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5 ,大小:29.04KB ,
资源ID:317810      下载积分:1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31781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3届甘肃兰州一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eventdump27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3届甘肃兰州一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

1、2013届甘肃兰州一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卷(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第七届农运会开幕式表演围绕 “中原 ”“南阳 ”“农业 ”三大特色展开,演员们 绘声绘色 的表演把华夏文化的博大精深演绎得非常到位。 B历史上因贪腐而亡国的例子比比皆是,虽说值得注意,但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 流风余韵 绵绵不绝,令人遗憾不已。 C北京虽然是 “五四 ”运动的策源地,但从支持新青年的人们 风流云散 以来,倒有几分寂寞荒凉的古战场情景。 D据报道,面对铺天盖地的负面消息,丰田汽车公司的管理人员说,将用数据 反戈一击 ,澄清事实,恢复公司的信誉。 答案: C 试

2、题分析: C “风流云散 ”形容四散消失,使用恰当。 A “绘声绘色 ”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用在句中使用对象不当。 B “流风余韵 ”指前代流传下来的好的风尚或风雅韵事,用在句中褒贬不当。 D “反戈一击 ”比喻掉转头来反对自己原来所属的或拥护的一方,用在句中不合语境。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点评:注意方法,提高效率。 (1)准确审题,明确选择恰当的还是不恰当的。 (2)冷静分析,推测命题 者意图,寻找迷惑点。由于疏忽将正确答案:首先排除的现象是常有的,殊不知,当你苦于在说不清道不明的选项中徘徊时,却有一个漏掉的选项存在着十分简单的人选理由,而且理由可能还很充足。 (3)紧密结

3、合语境,忌先人为主。注重搭配、适宜范围、感情色彩、有无重复等等。 (4)利用相似或相近的熟语替换。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中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民俗 , 。在文字出现以前,民俗靠话语口口相传,有了 ,便有了 。文艺张扬民俗,民俗在不断的社会历史变革中得到重塑和创新。这样看来, 是一个问题, 更是一个问题。 是地域文化的沉积 探讨文艺话语保护和传承民俗 文字记载和文艺话语载体 承载着博大深远的文化品格和文化精神 寻找文艺介入民俗的有效切入点 生动鲜活、历久不衰的生命力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 “民俗 ”可知,这里是对民俗下定义,根据定义的格式,因此,可以确

4、定 ,从而排除 BD两项。 “民俗靠话语口口相传 ”可知, “口口相传 ”是说 “民俗 ”的载体,因此后文应选 ,从而排除 A项。 考点:语言表达连贯。 点评:本题考到了连贯题中常用的方法:话题一致、前后照应,是一道较好的连贯题。要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联系、衔接和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在 4月 20日四川雅安发生的 7.0级地震中,芦山老县城大批旧瓦房几乎全部倒塌,水电气全断。为保证受灾居民有房可住的目的,政府部门正在加快安置房建设。 B 2012年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正式实施后,多种添加剂及防腐剂被限制使用,月饼

5、保质期缩短为 30至 60天。月饼的销售期也就在一个月左右,使得月饼 商家和企业提前清货。 C舌尖上的中国为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美食类纪录片,主要内容是纪录中国各地的美食生态。本片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展现了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等方面。 D一项研究显示,地球人的总重量约为 2.87亿吨以上,其中约 1500万吨属于体重超重, 350万吨属于肥胖。体重越重,需要的能量越多。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句式杂糅,可以删掉 “的目的 ”。 C.句子成分残缺, “等方面 ”后应添加 “的文化 ”。 D.不合逻辑, “约为 2.87亿吨以上 ”中的 “约 ”与 “以上 ”不能用在一句话中,可

6、去掉任意一个。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 点评:对于病句的修改,要注意六种常见的错误: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这些错误有些是词语出错,但大多数都是句子结构的问题,所以提炼出句子主干,理清句子结构才是硬道理。 现代文阅读 用人文音乐滋润心灵 音乐对人的道德情操、精神面貌具有独特的影响。人文音乐更是蕴涵着丰富的生命哲理、深厚的文化底蕴,能在潜移默化中激励人、鼓舞人,还与社会发展相互产生积极的影响。 人文音乐有助于凝聚社会精 神。音乐活动实际上是一种社会活动,人文音乐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精神文化。人在劳动中总结、概括、创造了音乐,使音乐艺术从原始萌芽状态不断发展成

7、为人类精神文化产品。人文音乐的民族性体现了音乐来自民族的生活和历史,脱离不了民族的精神特点。特别是民歌,更是鲜明地反映了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思想感情等。从根本上说,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人文音乐的发展,但人文音乐的发展也会反过来对社会生产力发展产生促进作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人文音乐文化活动贴近人们的实际生活,能够对人们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并在一定范围内形成特定的价值 观念、道德规范、群体意识,在不知不觉中增强民族凝聚力。 人文音乐有利于培育健康人格。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途径。人文音乐教育既利于传承民族精神文化,又有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在我国古代社会,音乐教育占有重要地位。孔子认为音乐具

8、有极强的教化功能,在论语中有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的说法。一个人通过学习诗,在内心修养、情感意象等方面得到培养和陶冶,通过学习礼,使行为修养、人际交流等方面得到培养和陶冶,然后再通过 “乐 ”的教化,将前面的学习有机融合,使人外在修养与内在修养融为一体。人通过 “乐 ”的教化功能,修养 成一个彬彬有礼的谦谦君子。 人文音乐可以协调人际关系。音乐是最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由于人文音乐与人的生活有着直接的、密切的联系,对人的情绪有着强烈的激发作用,可以提供给人有教养的娱乐、有文化的休息,对人的生理、感情以及行为举止等方面产生有益的影响,因而音乐可以对人进行道德、情操、精神品质方面的潜移默

9、化地熏陶,发挥对人的启迪感化作用。人文音乐中美妙的旋律、轻松的节奏、悦耳的音色可以让人身心愉悦、心境良好。人们在音乐活动中容易产生情感上的沟通和联系,最终在契合中增进友谊。所以,优美的人文音乐可以有效协调人与 人之间的关系,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合作。 人文音乐体现时代精神。音乐如同其他社会意识形态一样,是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又反作用于社会现实。人文音乐的形式和内涵都必然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发展变化。实际上,每一个时代都要求音乐体现这个时代的精神,适应社会的需要,并且对社会生活起积极作用。优秀的音乐作品在创作中都体现了所处时代的精神,比如贝多芬的交响乐,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等。作为现代社会精神文明

10、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音乐与社会发展应保持契合,让生活在这一时代的人们得到音乐的潜移默化地启示。当今时代,人类文明快速发 展,音乐元素也复杂多样。这就需要我们正确地观察、审视,有意识地让音乐体现出积极的社会价值观念。要把生活融入音乐,用音乐去表达生活、反映生活,又要让音乐引导社会思潮,为社会向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发挥作用。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小题 1】下列有关人文音乐的作用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 A人文音乐不仅对个体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还与社会发展相互产生积极的影响。 B人文音乐是人类的精神文化产品,来自民族的生活和历史,具有民族的精神特点。 C人文音乐具有极强的

11、教化功能,使人的外在修养 与内在修养融为一体,有利于培育健康人格。 D人文音乐的美妙旋律、轻松节奏、悦耳音色,容易让人产生情感上的沟通和联系,从而增进友谊。 【小题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 A民歌是人文音乐的一个典型代表,它能鲜明地反映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思想感情等,具有增强民族凝聚力的作用。 B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表现了孔子对音乐的教化功能的深刻认识,同时也说明人文音乐有利于培育健康人格。 C人文音乐对人的情绪有着强烈的激发作用,因而可以直接对人进行道德、情操、精神品质方面的教 育。 D贝多芬的交响乐、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等优秀的音乐作品都是时代的产

12、物,都体现了它们所处的时代的精神。 【小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因为人文音乐能增强民族凝聚力,所以,人文音乐能在一定范围内形成特定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群体意识。 B我国古代就重视音乐教育,古人认为,音乐能将 “诗 ”与 “礼 ”的学习有机融合在一起,使人的外在修养与内在修养融为一体。 C由于人们在音乐活动中容易产生情感上的沟通和联系,所以,在一些社交场合演奏或播放一些优美的人文音乐,能让人在契合中增进友谊。 D音乐是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又反作用于社会现实。为了引导社会向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就应该多创作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 答案: 【小题 1】 B 【

13、小题 2】 C 【小题 3】 A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项说的是人文音乐的属性和特点,而非作用。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点评:对概念含义的考查,命题人往往通过转换表述角度、改变陈述对象等方式设置陷 阱。对这类题目一定要注意看命题人是否偷换概念,抓住概念的本质特点进行判断。 ( 2)对概念理解还要抓住概念含义的外延,不能过于宽泛,也不能缩小。 ( 3)联系语境理解。词语在特定语境中才有特定的内涵,对概念的理解,要看其所在 句子,看与其相关的、搭配的词语组成的是什么结构,从而判定概念的内涵。 【小题 2】 试题分析:人文音乐 “可以直接对人进行道德、情操、精神品质方面的教育 ”有误,

14、音乐可以对人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但不能直接对人进行教育。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点评:要充分尊重文本事实,高度注意命题人设置的 虚假信息,如偷换概念、以偏概全、夸大缩小、肯定否定、答非所问等。它只是考查局部的、字面上语词概念内涵的细微差别辨析,只要稍加留意,就可看出与原文的区别。 【小题 3】 试题分析:此项前后句子因果关系不当。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点评:首先要弄清选项中的 “观点态度 ”所指的具体对象、文句范围。就是要看选项中列举的作者观点态度是针对哪一个人物、哪一桩事件的,具体在文中表现为一个语句还是一个物,一件事、一个文段,还是涉及全文。如果题干要求选正确项,

15、则选两者吻合的;如果选错误项,则选两者不相符合的。 严 复及其教育救国论 1894年 7月 25日,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甲午战败犹如一记闷棍,把中国打懵了,彻底打掉了中国人的希望、自信,更打掉了中国人通过洋务运动 “自强 ”“求富 ”的幻想。在谭嗣同悲怆地吟着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时,有一位福建侯官人也在天津北洋水师学堂的后院 “中夜起而大哭 ”。 甲午战争改变了严复的人生轨迹,如果不是这场战争, “海归 ”严复也许会在待了 15年的北洋水师学堂继续待下去,会将他落第了四次的科举考试进行到底。但没有那么多也许,对于颓败腐朽的满清王朝来说,甲午战争是一个历史的必然,因此有着 天纵之

16、才、又饱读西方学说的严复走上历史前台也是一个必然。他注定不是一生沉浮宦海的官僚,而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 严复走向启蒙思想家的圣殿,从 1895 年在天津直报上发表一系列论文开始,论世变之亟原强辟韩救亡决论四篇论文是他吹响维新变法思潮的第一波号角。严复分析当时的局势,认为中国面临着自古以来未有之变局,亡国亡种之危近在旦夕,要救亡图存,只能维新变法。救亡图存、维新变法是当时整个时代的大主题,时局就摆在眼前,再糊涂保守的人也不能不改弦易辙,故而满清皇室为了自身的利益也采取支持态度。严复对此一 大主题的阐述,最为关键的两点:一是用达尔文进化论和赫胥黎庸俗进化论来分析中国面临的危机,这些新颖深刻的观点令

17、人耳目一新,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的观念更是无异于天外惊雷,产生特别发聋振聩的效果;二者,严复鼓吹维新变法之具体内容最为有特色,他认为要救亡先得启蒙,因为中国之最为可悲的不是缺少救亡之法,这些 “法 ”中国文化本身中有,西方文化中更是有很多可以学习,最为可悲的是 “民智之已下,民德之已衰,与民气之已困耳 ”。 “民 ”是组成社会、形成国家最为基础的个体,这些个体的强弱优劣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国家的强弱优劣,如果不 先从国民素质上下手,再好的政治制度、科学技术也无法让中国强大起来,因为根本无法贯彻落实下去,西方再好的东西到中国也会有 “淮橘为枳之叹 ”。他比较中西文化的差异,认为西方之所以富强

18、是能讲民主、自由,中国积贫积弱是千年的专制毒害所致,因此要以 “自由为体,民主为用 ”进行革新,然而 “政欲利民,必自民各能自利始;民各能自利,又必自皆得自由始;欲听其皆得自由,尤必自其各能自治始;反是且乱。顾彼民之能自治而自由者,皆其力、其智、其德诚优者也。 ”于是他提出了著名的教育救国论,希望塑造优秀的国民,形成新的道德规范和社会秩序,扫 除中国人伪饰、自私、懈惰的德性。通过启蒙国民以达到救亡的目的,在当时的维新思潮中的确是非常独特的一道亮色,也贯穿严复思想始终。 教育救国归根结底还是要用西方的文化制度、科学技术来教育启蒙人民,而要真正认识和了解西方,就必须精通外语和翻译。严复不仅著文鼓吹

19、学习西语的重要性,一生中还屡次筹办编译培训所,就职于编译局。而究其大半生精力翻译的天演论原富法意穆勒名学诸书更是把西方一整套先进文化都介绍到中国来,作为启蒙的资粮,对中国几代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严复不仅是坐而论道的思想家,也是起而能行的教 育实践家。 1906年 4月,严复就任安徽高等学堂监督 (校长 )之职。他按照自己的思路对学校进行改革,首先制定规章,明确办学方向和教学内容。他把学生分为两部分,师范生和预备生,前者主要为培养中小学师资;后者寄希望于以后能继续深造,成为专门人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选择专业。关于教学内容,自然以西学为主,特别重视西语、数物化质等自然科学的学习。严复

20、在皖期间,带来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为安徽高等教育近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摘编自吴新苗一个伟大启蒙思想家的剪影 ) 【小题 1】下列对传记的分析和概括,最恰 当的两项是 ( )( ) (5分 ) A中日甲午战争失败,使中国认识到了严重的后果,无论是统治阶级还是有思想的知识分子,都为了富国强民而对维新变法采取支持的态度。 B严复引用达尔文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的观点是想告诉民众要顺应天道、适应自然。 C严复的教育救国论力主通过启蒙国民达到救亡的目的,他翻译的介绍西方先进文化的著作,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D严复认为要更好地向西方学习,就必须精通外语并了解西方的科学技术,因此在其执掌

21、安徽高等学堂时,教学内容自然以西语、数物化质为主。 E传记通过对严复 教育救国论及办学实践的论述,表现了严复作为启蒙思想家的独特深刻,也反映了近代中国的历史现状。 【小题 2】请简要概括严复教育救国论的思想内涵,并加以阐述。 (6分 ) 【小题 3】严复没有成为 “沉浮宦海的官僚 ”,而成为 “著名的思想家 ”,原因是什么 请简要分析。 (6分 ) 【小题 4】读了这篇传记,严复的人生经历及其思想对你有怎样的启示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 (8分 ) 答案: 【小题 1】 CE 【小题 2】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鼓民力就是培养国民健全的体格、充沛的精力及其昂扬向上的精神;开民智就是

22、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新民德就是把西方民主、自由的思想同爱国主义结合起来,让人民认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形成新的生产自救规范和社会秩序。(每一条 2分,必须有概括与分析,若无概括只有陈述至多给 5分) 【小题 3】 甲午战败,中国积贫积弱,危在旦夕,要救亡图存,只能维新变法,这是朝代的大主题; 严复有天纵之才,又饱读西方学说,于是向西方寻找真理,启蒙国民,救亡图存。(每一条 3分) 【小题 4】观点一:严复为国为民 的献身精神值得学习。( 1)面对控中国积贫积弱的现状,严复没有只考虑自身的官位与发展,而是关注国家的命运,自觉地把自己的人生与国家民族的命运前途结合在一起,致力于探索救亡之

23、路。( 2)严复为启蒙国民,呕心沥血,穷尽在半生精力翻译了许多介绍西方先进文化的著作。观点二:严复教育救国论的思想新颖、先进而深刻,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观点三:严复不仅坐而论道,也起而能行。观点四:严复所提出的教育救国论思想也有不当之处。 【小题 1】 试题分析: A满清皇室是为了自身利益才对维新变法采取支持态度; B是想告诉民众只有强民强国才能不受 欺侮,立身于世界; D关于教学内容,自然以西学为主,特别重视西语、数物化质等自然科学的学习。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点评: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一要注意着眼于全文,不能只盯住局部。作者直接表述的观点,可从字面上看出来,分散在文

24、中各个部分的观点,就需要综合与概括;二要注意把握关键句子,如各段的起始句、结束句,文章的结论性句子等,把握这些句子,都有助于正确的分析概括。 【小题 2】 试题分析:首先划定答题区间,即文章 34 段。严复认识到 “最为可悲的是 民智之已下,民德之已衰,与民气之已困耳 。 ”因此,主张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鼓民力就是培养国民健全的体格、充沛的精力及其昂扬向上的精神;开民智就是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新民德就是把西方民主、自由的思想同爱国主义结合起来,让人民认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形成新的生产自救规范和社会秩序。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点评:阅读文本答题有一个基本原则:答案:就在

25、原材料中。为此,根据题意,从原材料中找出与各个选项相对应的句段,并从这些句段中提炼有效信息,找准已知条件,作为解题的依据。这是答题的关键。 【小题 3】 试题分析:严复成为 “著名的思想家 ”,这需要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来分析。从外因来看,午战败,中国积贫积弱,危在旦夕,要救亡图存,只能维新变法,不能固守旧路。从内因来看,严复有天纵之才,又饱读西方学说,于是向西方寻找真理,启蒙国民,救亡图存。 考点: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 解题思路: 快速读懂原文,深入理解文意(作者记叙、议论了哪些方面的事) 跳出文章外,整体把握文旨(文章涉及哪些社会问题?) 舍末逐本,归纳要点,把握文章真意和神魂(作者的真正意

26、图是什么) 按照题目要求,整理提取有效的信息。 【小题 4】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对于这种试题,没有统一的答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有一点还是需要注意的:对于这种题型,一定要先亮明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文本和自己的经历展开论述,这种题实际上相当于一片小的论文。 考点:探究文本某个问题。 点评:此类题目跟封闭型题目的区别在于,虽然它也不能离开文本,但考生有了对文本表达不同意见的空间。学生在答题时仍然要先吃透文本,然后再谨慎提出观点,再进行简单论证。答此类题目,考生必须要在答题的一开始就明确表明态度,再进行论 述。 心与手 美 欧 亨利

27、 在丹佛车站,一帮旅客拥进开往东部方向的 BM 公司的快车车厢。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衣着华丽的年轻女子,她身边摆满了有经验的旅行者才会携带的豪华物品。在新上车的旅客中走来了两个人。一位年轻英俊,神态举止显得果敢而又坦率;另一位则脸色阴沉,行动拖沓。他们被手铐铐在一起。 两个人穿过车厢过道,一张背向的位子是唯一空着的,而且正对着那位迷人的女人。 他们就在这张空位子上坐了下来。年轻的女子看到他们,脸上即刻浮现出妩媚的笑容,圆润的双颊也有些发红。接着只见她伸出那戴着灰色手套的手与来客握手。 她开口说话的声音听上去甜美而又舒缓,让人感到她是一位爱好交谈的人。 她说道: “噢,埃斯顿先生,怎么,他乡异地

28、,连老朋友也不认识了 ” 年轻英俊的那位听到她的声音,立刻强烈地一怔,显得局促不安起来,然后他用左手握住了她的手。 “费尔吉德小姐, ”他笑着说, “我请求您原谅我不能用另一只手来握手,因为它现在正派用场呢。 ” 他微微地提起右手,只见一副闪亮的 “手镯 ”正把他的右手腕和同伴的左手腕扣在一起。年轻姑娘眼中的兴奋神情渐渐地变成一种惶惑的恐惧。脸颊上的红色也消退了。 她不解地张开双唇,力图缓解难过的心情。埃斯顿微 微一笑,好像是这位小姐的样子使他发笑一样。他刚要开口解释,他的同伴抢先说话了。这位脸色阴沉的人一直用他那锐利机敏的眼睛偷偷地察看着姑娘的表情。 “请允许我说话,小姐。我看得出您和这位警

29、长一定很熟悉,如果您让他在判罪的时候替我说几句好话,那我的处境一定会好多了。他正送我去内森维茨监狱,我将因伪造罪在那儿被判处 7年徒刑。 ” “噢, ”姑娘舒了口气,脸色恢复了自然, “那么这就是你现在做的差事,当个警长。 ” “亲爱的费尔吉德小姐, ”埃斯顿平静地说道, “我不得不找个差事来做。钱总是生翅而飞的。你也清楚在华盛顿是要有钱才 能和别人一样地生活。我发现西部是赚钱的好去处,所以 ” 姑娘的眼光再次被吸引到了那副亮闪闪的手铐上,她睁大了眼睛。 “请别在意,小姐, ”另外那位来客又说道, “为了不让犯人逃跑,所有的警长都把自己和犯人铐在一起,埃斯顿先生是懂得这一点的。 ” “要过多久

30、我们才能在华盛顿见面 ”姑娘问。 “我想不会是马上, ”埃斯顿回答, “我想恐怕我是不会有轻松自在的日子过了。 ” “我喜爱西部, ”姑娘不在意地说着,眼光温柔地闪动着。看着车窗外,她坦率自然,毫不掩饰地告诉他说: “妈妈和我在西部度过了整个夏天,因为父亲生病,她一星期 前回去了。我在西部过得很愉快。金钱可代表不了一切,但人们常在这点上出差错,并执迷不悟地 ” “我说警长先生, ”脸色阴沉的那位粗声地说道, “这太不公平了,我需要喝点酒,我一天没抽烟了。你们谈够了吗 现在带我去抽烟室好吗 我真想过过瘾。 ” 这两位系在一起的旅行者站起身来,埃斯顿脸上依旧挂着迟钝的微笑。 “我可不能拒绝一个抽烟

31、的请求, ”他轻声说, “这是一位不走运的朋友。再见,费尔吉德小姐,工作需要,你能理解。 ”他伸手来握别。 两位来客小心翼翼地穿过车厢过道进入吸烟室。 另外两个坐在一旁的旅客几乎听到了们的全部谈 话,其中一个说道: “那个警长真是条好汉,很多西部人都这样棒。 ” “如此年轻的小伙子就担任一个这么大的职务,是吗 ”另一个问道。 “年轻 !”第一个人大叫道, “为什么 噢 !你真的看准了吗 我是说 你见过把犯人铐在自己右手上的警官吗 ” 【小题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小说开头男女主人公依次出场,只介绍人物的外貌神态,并不点明人物的具体身份,目的是设置悬念,推

32、动情节发展。 这篇小说讲述的故事,情节曲折离奇,读后给人带来一种悬疑得到解决的刺激,这也是这篇小说最大的魅力。 欧 亨 利的小说一般具有讽刺的味道,这篇小说实际上是在嘲笑这个罪犯装得像真警察一样,讽刺了装腔作势的人。 欧 亨利的这篇小说技巧性很强,埋下伏笔,作好铺垫,勾勒矛盾,而情节的设置显得有些逊色,缺乏戏剧性。 本文的结尾显示了欧 亨利的小说独特的艺术魅力,让读者感到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 【小题 2】请根据小说内容简要概括费尔吉德小姐的形象特点。( 6分) 【小题 3】这篇小说结尾暗示了什么?前文对这一结尾作了哪些铺垫?( 6分) 【小题 4】小说的题目是 “心与手 ”,请从情节和主

33、题的角度探究以此为题的理由。( 8分) 答案: 【小题 1】 AE 【小题 2】长相妩媚,衣着华丽,声音甜美、舒缓;爱好交谈,坦率自然,纯真善良。( 6分) 【小题 3】暗示承认自己是罪犯的人才是真正的警长,而埃斯顿才是罪犯。( 2分)铺垫有以下几处: 埃斯顿的神情。当姑娘给他打招呼时,他显得局促不安。 埃斯顿的语言。当姑娘问多久能见面时,他说 “我想恐怕我是不会有轻松自在的日子过了。 ” 自称是罪犯的人的神情。这位脸色阴沉的人一直用他那“锐利机敏的眼睛偷偷地察看着姑娘的表情 ”。(写出其中两处铺垫即可) 【小题 4】小说的情节是和两只铐在一起的手紧密相关的。一个女子在火车 上遇到了老朋友,却

34、发现老朋友的一只手和另外一个人的手用手铐铐在了一起,女子惊讶,朋友尴尬,而另外一个被铐的人 真正的警长出于好心解释说自己是罪犯,她的朋友是警长,缓解了这一尴尬局面。( 4分)小说表面上写的是 “被铐在一起的手 ”的故事,揭示的却是 “心 ”的问题 心灵深处的人性美。警长为了保护罪犯的面子和尊严,不给他造成心灵上的负担,编造了一个善意的谎言,这体现了警长善解人意,为别人着想、体谅他人之心。( 4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 B项, “情节曲折离奇 ”, “带来一种悬疑得到解决的刺激,这也是这篇小说最大的魅力 ”有误。 C项,对文章主旨的解读错误。 D项, “而情节的设置显得有些逊色,缺乏戏剧性

35、 ”有误。 考点:筛选文中信息。 点评:在理解和把握文章主要观点的前提下,寻找在文中的对应内容,然后比较辨析,最后做出判断。错误的设置,有的是手法错误,有的是表达效果的错误,有的是人物形象的分析错误,一定要静下心了,判断时要仔细认真。 【小题 2】 试题分析: “坐着一位衣着华丽的年轻女子 ”衣着华丽; “脸上即刻浮现出妩媚的笑容 ”长相妩媚; “她开口说话的声音听上去甜美而又舒缓 ” 声音甜美、舒缓;“她身边摆满了有经验的旅行者才会携带的豪华 物品 ”身份高贵。 “让人感到她是一位爱好交谈的人 ”爱好交谈。 “她坦率自然,毫不掩饰地告诉他 ”坦率自然;“我在西部过得很愉快。金钱可代表不了一切

36、,但人们常在这点上出差错,并执迷不悟地 ” ,而且自始至终都没有发现警官的破绽,这说明纯真善良。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点评:欣赏作品的人物形象,一般从两个方面着手。 1、分析人物形象: 关注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 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提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2刻画人物的手法: 正面、直接描写,如肖像、神态、语言、行动、 心理、细节描写等; 对比、衬托或烘托。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通过环境描写来衬托或烘托。 【小题 3】 试题分析: “见过把犯人铐在自己右手上的警官吗 ”说明埃斯顿和所谓的犯人的身份应该对调,即承认自己是罪犯的人才是

37、真正的警长,而埃斯顿才是罪犯。文中处处有铺垫: “年轻英俊的那位听到她的声音,立刻强烈地一怔,显得局促不安起来 ”可见埃斯顿见到熟人时显得非常不自然,怕对方看出自己的身份。当问及多久能在华盛顿见面时, “我想恐怕我是不会有轻松自在的日子过了。 ” 考点:整理文章思路。 点评:本题重在弄清文章是怎么写 的和写了什么:文章各段说的是什么内容,是从哪些角度说的;段与段之间是什么关系(相并,相承,相属),它们之间是如何照应的,又是如何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各段与中心的关系)。只要你把作者起承转合的行文思路看出来了,把文章的领起段、过渡段、中心段、归旨段、结语段分辨清楚了,文章的脉络层次与主要内容就在你眼

38、前了。 【小题 4】 试题分析:从情节来看,本小说主要写的是:费尔吉德小姐在火车上遇到了老朋友,却发现老朋友的一只手和另外一个人的手用手铐铐在了一起,费尔吉德小姐惊讶,朋友尴尬,而另外一个被铐的人 真正的警长出于好 心解释说自己是罪犯,她的朋友是警长,缓解了这一尴尬局面。从主题来看,小说通过 “被铐在一起的手 ”的故事,揭示了 “心 ”的问题 心灵深处的人性美,体现了警长善解人意,为别人着想、体谅他人之心。 考点:分析标题的含义标题含义。 点评:分析标题的含义标题含义一般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个方面来分析。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意义,深层含义即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标题如果是比喻句的,文中往往

39、不是围绕标题的字面含义来展开叙述,那么我们就应该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弄清比喻义,这样我们就可以领悟出标题的深刻含义。 文言文阅读 耶律 休哥,字逊宁。祖释鲁,隋国王。休哥少有公辅器。 乾亨元年,宋侵燕,北院大王奚底、统军使萧讨古等败绩,南京 被围。帝命休哥代奚底,将五院军往救。遇大敌于高梁河,与耶律斜轸分左右翼,击败之。是年冬,上命韩匡嗣、耶律沙伐宋,以报围城之役。休哥率本部兵从匡嗣等战于满城。翌日,将复战,宋人请降,匡嗣信之。休哥曰: “彼众整而锐,必不肯屈,乃诱我耳。宜严兵以待。 ”匡嗣不听。休哥引兵凭高而视,须臾南兵大至,鼓噪疾驰。匡嗣仓卒不知所为,士卒弃旗鼓而走,遂败绩。休哥整兵进击,

40、敌乃却。 圣宗即位,太后称制,令休哥总南面军务,以便 宜从事。休哥均戍兵,立更休法,劝农桑,修武备,边境大治。统和四年,宋复来侵,其将范密、杨继业出云州;曹彬、米信出雄、易。时北南院、奚部兵未至,休哥力寡,不敢出战。夜以轻骑出两军间,杀其单弱以胁余众;昼则以精锐张其势,使彼劳于防御,以疲其力。又设伏林莽,绝其粮道。曹彬等以粮运不继,退保白沟。月余,复至。休哥以轻兵薄之,伺彼蓐食,击其离伍单出者,且战且却。由是南军自救不暇,结方阵,堑地两边而行。 军渴乏井,漉淖而饮,凡四日始达于涿 。闻太后军至,彬等冒雨而遁。太后益以锐卒,追及之。彼力穷,休哥围之。至夜,彬、信以数 骑亡去,余众悉溃。太后旋 洹

41、馑喂 酢 br及太后南征,休哥为先锋,败宋兵于望都。时宋将刘廷让以数万骑并海而出,约与李敬源合兵,声言取燕。休哥闻之,先以兵扼其要地。会太后军至,接战,杀敬源,廷让走瀛州。 休哥以燕民疲弊, 省赋役,恤孤寡,戒戍兵无犯宋境,虽马牛逸于北者悉还之 。远近向化,边鄙以安。休哥智略宏远,料敌如神。每战胜,让功诸将,故士卒乐为之用。身更百战,未尝杀一无辜。 (选自辽史,有删改) 【注】 南京:这里的南京指今北京市。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休 哥整兵进击,敌乃 却 却:退却 B休哥以轻兵 薄 之薄:靠近、迫近 C太后 益 以锐卒益:更加 D身 更 百战,未尝

42、杀一无辜更:经历 【小题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耶律休哥军事才能的一组是( 3分) 休哥率本部兵从匡嗣等战于满城 彼众整而锐,必不肯屈,乃诱我耳 又设伏林莽,绝其粮道 伺彼蓐食,击其离伍单出者 先以兵扼其要地 每战胜,让功诸将,故士卒乐为之用 A B C D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耶律休哥出身贵族之家,年少的时候就表现出做王公辅相的才能,乾亨元年深受皇帝器重,耶律休哥不负所望。 B耶律休哥深知兵不厌诈,看出宋军假降后,规劝韩匡嗣。韩匡嗣不听而兵败,幸亏耶律休哥才得以击退敌军。 C耶律休哥追随太后南征,为先锋。耶律休哥预先扼守住要道,恰好太

43、后大军赶到,宋军大败,耶律休哥被封为宋国王。 D耶律休哥戍边有方,重视边境的建设,创立轮休法,鼓励农桑,整修装备,教化边境百姓,因此边境安宁。 【小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军渴乏井,漉淖而饮,凡四日始达 于涿。( 5分) 省赋役,恤孤寡,戒戍兵无犯宋境,虽马牛逸于北者悉还之。( 5分)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小题 3】 C 【小题 4】 宋军缺水没有井,就过滤烂泥中的水喝来解渴,一共四天才到达涿州。 休哥减少赋役,照顾孤寡,告诫戍边士兵不要侵犯宋朝的边境,即使是跑到北边来的马和牛,也要全部归还给宋人。 【小题 1】 试题分析:益:添加,增

44、加。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点评:要准确理解文言实词的词义,一是识记和累积,掌握文言实词的基础知识;二是学会推断。只有把知识的积累和方法的巧妙 运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形成较高的阅读能力。推断方法如下: 1.根据学过的课内实词来推断词义。2.使用组词法来推断词义。 3.利用相似的语言结构推断词义。 4.借助成语来推断词义。 5.根据字形推断词义。 6.语境分析推断。 【小题 2】 试题分析: 句只是客观地叙述耶律休哥率军跟随匡嗣作战。 句说的是耶律休哥让功劳与于其他将领和士卒对他的爱戴。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 点评:题干对人物的某种品质或才智的说法,有时是明晰的,无需多费周

45、折;但有时却是隐 含的,这就需要考生悉心揣摩。命题人有时便利用考生对题干某些说法内 涵把握不清的认知 缺陷,把一些似是而非的例句混杂其中。 【小题 3】 试题分析:耶律休哥被封为宋国王是在战败宋将曹彬、米信之后,在南征之前。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点评:对于该题型,一般情况下都是选 “不正确 ”的一项,因此该题中的选项对理解文章有很好的指导性作用,同学们遇到难以理解的部分,可以参照本题的选项进行分析。不过也有该题这样的选择 “正确 ”的,所以同学们首先要先看清楚题干。 【小题 4】 试题分析:注意得分点:( 1) “军 ”宋军; “乏 ”没有; “漉 ”过滤; “凡 ”一共。各1

46、分,语句通顺 1分 ( 2) “省 ”减少; “虽 ”即使; “逸 ”跑。各 1分, “牛马逸于北者 ”定语后置 1分,语句通顺 1分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点评:文言句子的翻译一定要把握句子中的关键词。这样关键词一定要翻译好,因为它关乎整个句子的翻译和翻译的得分。而要把握住这一点,高一的时候,就要做好这方面的功课。 诗歌鉴赏 鹧鸪天 严 仁 一曲危弦断客肠。津桥捩 篱伞 脑拼 逊 兀 戏绱捣劾嵯恪 瑶草碧,柳芽黄。载将离恨过潇湘。请君看取东流水,方识人间别意长。 【小题 1】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一曲危弦断客肠 ”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 ( 5分) 【小题 2】下片在

47、写景抒情上有什么特点?结尾句让人联想到李煜的哪两句词?( 6分) 答案: 【小题 1】表达了词人的惜别之情。( 2分) “一曲危弦断客肠 ”,写别筵情景:宴席将散,一曲哀弦,愁肠欲断。这一句给全词罩上凄婉愁怨的气氛,给通篇定下了惜别的感情基调。( 3分) 【小题 2】 “瑶草碧,柳芽黄 ”两句以美好之景,反衬惜别之情; “载将离愁过潇湘 ”句化抽象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离恨的沉重;末两句以悠悠不尽的东流江水,比喻绵绵不断的离愁别 恨,使主题进一步深化。( 4分)结尾句让人联想到李煜虞美人中的词句: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2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 “断客肠 ”“ 粉

48、泪香 ”“ 柳芽黄 ”“ 离恨 ”这些典型的意象,可见诗人浓浓的离情别意。 “一曲危弦断客肠 ”。写楼上别筵情景:宴席将散,一曲哀弦,愁肠欲断。万种愁情,借琴曲传出,令人魄荡魂销。首句便给通篇定下了依依惜别的基调。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点评:理解古诗词的思想感情要充分利用诗词本身的暗示信息,这些暗示信息可以是诗歌的标题,可以是诗前的小序,也可以 是诗后的注解。这些内容,有的给我们提供了创作的时代背景,有的介绍了作者的经历,有的交代了作者的创作动机或创作经过,有的则直接指向作者的情感基调。 【小题 2】 试题分析:头两句仍为写景。碧草芳美,岸柳才芽,青春作别,倍觉魂销。正是 “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两句以美好的春景,反衬惜别之情。“载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