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5 ,大小:27.48KB ,
资源ID:317952      下载积分:1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31795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3年福建漳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高三质量检查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fatcommittee26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3年福建漳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高三质量检查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1、2013年福建漳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高三质量检查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 , , , , “桃花源 ”也已经是理想社会和优美风景的代名词。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以文字的手法描绘出一个理想社会的蓝图 “桃花源中人 ”“不知秦汉,无论魏晋 ”,已成后人常用的词语 西方的政治名著乌托邦太阳城与其相类 从中可以看出老庄哲学与空想社会主义的影子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题目中的理想社会 “桃花源 ”来源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所以先选择 ,这是首句渊源。这个理想社会的理论来源 ,与 “桃花源 ”相似的场景在西方文学中也出现过,选

2、择 。 “桃花源中人 ”“不知秦汉,无论魏晋 ” ,过着隐逸舒适的生活,所以 “桃花源 ”也已经是理想社会和优美风景的代名词。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觉民、觉慧和一班年青人积极办黎明周报,遭到高老太爷严令禁止,但他们并不气馁,着手筹办新的周 报,很快就成立阅报处并办妥筹备事宜。(家) B面对罢工风潮,屠维岳让吴荪甫假令开除姚金凤而提拔告密女工薛宝珠,此令遭到了女工的反对。吴荪甫就以收回成命作为复工条件之一,从而平息了工潮。(子夜) C克洛德利用甘果瓦把爱斯梅拉达骗出圣母院并带到广场上

3、,要爱斯梅拉达在绞刑架和他之间做出选择。爱斯梅拉达表示宁死也不屈从于克洛德。(巴黎圣母院) D得知夏尔迎娶侯爵小姐的消息,欧也妮虽对爱情仍心存幻想,但还是答应与德 蓬风结婚,德 蓬风为此而激动得跪在她的脚下,浑身抖个不停。(欧也妮 葛朗台) E马斯洛娃知道聂赫留朵夫不能来庄园后,半夜到车站见他。当火车猛烈开动时,马斯洛娃紧追不舍,在最终无望后想自杀,但肚里的孩子又让她打消了念头。(复活) 答案: A D 试题分析: A觉民没有参与创办黎明周报; “遭高老太爷严令禁止 ”有误,应是 “警察局严令禁止 ”。 D 项 “迎娶侯爵小姐 ”有误,夏尔只是和侯爵小姐订婚;“欧也妮虽对爱情仍心存幻想 ”有误

4、,应是欧 也妮的爱情理想破灭。(答对一项给 3分,答对两项给 5分。)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 C;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鉴赏文学、 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南怀瑾:手无金印,权倾天下 9月 29日,南怀瑾在位于江苏庙港的太湖大学堂去世。终年 95岁。他一生花费很多时间向外人讲述佛经、易经等超脱世俗的学问,但他并非一个全然的出世者,他对世俗权力世界的经略和游移也是其人生的主题之一。 采访过南怀瑾的记者注意到一个事实:无 论这位被称为 “国学大师 ”的人在哪里落脚,他的门外总有很多人

5、等着,其中有商人、政客和学者。 这位老者影响了几代人。 南怀瑾的家曾被称为 “人民公社 ”,几乎每晚都高朋满座,许多台湾政要都拜于他门下。有一天,他给这些弟子上课,突然发现这些人大都是肩膀上 “戴星星 ”的军事要员。他数了一下,加起来一共有 28颗。 近 10年来,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每年都去拜访南怀瑾 4到 5次,最近一次登门拜访是 9月 22日。这次拜访不同于以往,前一天朱清时收到短信,南老师因感冒引发肺炎,病情转重,朱清时接到 “病危 ”短信后,便立即出发赶往庙港。 9月 29日下午 6时,朱清时再次收到短信,得知 “南老师圆寂 ”的消息。在朱清时看来,这位老者影响了几代人,包括他自己

6、。 “我想我们失去了一位老师,一位在当今社会为我们引路的提灯人。 ”他对记者说。 人们称南怀瑾为国学大师、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实业家,但这些标签用于他身上,似乎都不算准确。他幼承庭训,少习诸子百家,精通国学、易经和佛学等,却没有一心成为学界权威;他在政界声名鹊起,享誉两岸三地,却对政治有一种先天的敏感,始终保持合理距离;他长袖善舞,虽时而在经贸领域度化,但从不沾染铜臭味。 南怀瑾推崇儒家思想, 对朋友讲究 “仁义 ”二字,因此朋友众多,遍布政商学界。 无论是在他过世前还是之后,怀念和追忆的只言片语在商界要人中不断出现。亚太交流与合作基金会执行副主席肖武男回忆起自己和南怀瑾的第一次见面时最

7、深刻的印象是南对朋友热情相迎。当年,肖向南怀瑾的秘书提出见面请求,秘书要求肖武男提供生辰八字、出生年月,并告知他,南先生繁忙,未必能见。但半小时后,秘书又跟肖武男联系,告知南老师要他马上从上海赶去苏州见他。 南怀瑾一生从未谋得半官一职,但海峡两岸的政要均视他为关键人物。在大陆和台湾关系微妙的 80年代,南怀瑾是促成两岸 “汪辜会谈 ”的重要触媒。 1988年,南怀瑾移居香港,当年在成都军官学校时的老同事、民革中央副主席贾亦斌登门拜访。贾亦斌此行来香港正是希望借助南的影响力,在两岸间搭建一个新的密使平台。当年 4 月的一天,南怀瑾从香港打电话给他的学生苏志诚:“志诚,你告诉叔叔 (指李登辉 ),

8、那边有贾亦斌带朋友来,你懂不懂朋友啊? ”苏志诚答: “听懂了。 ”南说: “你告诉他,快派人过来! ”1990年 12月 31日,在南怀瑾的引荐下,时任中共中央对台办主任杨斯德与李登辉办公室主任苏志诚在香港南怀瑾的家中见面。此后几年里,双方往来频繁。 与南有 深交的阳光国际传媒董事长陈平曾在接受采访时回忆道: “南老一直希望在两岸和平发展中起作用,实际上也起了部分作用。 ” 南怀瑾曾经亲笔起草和平共计协商统一建议书,交密使分别送达两岸最高当局,提出三条基本原则:一是和平共计、祥化宿怨;二是同心合作、发展经济;三是协商国家民族统一大业。但建议书发出后却没有得到有关方面的回复,最后流产。这成为他

9、一生未了的心愿。 (选自博客天下杂志 105期,有删改) 【小题 1】下列对作品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 A南怀瑾一生花很多时间向外人讲述佛经、易经等出世的学问 ,但实际上他是以一个入世者的角度来讲出世的学问的。 B南怀瑾的家曾被称为 “人民公社 ”,几乎每晚高朋满座,众多 “戴星星 ”的军事要员来听他讲课,体现了人们对其依赖心理。 C朱清时对记者说的 “我们失去了一位老师,一位在当今社会为我们引路的提灯人 ”,从侧面体现了南怀瑾的价值与影响。 D “他长袖善舞,虽时而在经贸领域度化,但从不沾染铜臭味 ”这句话可作为他 “并非一个全然的出世者 ”的一个形象阐释。 E.本文记叙、

10、描写与议论相结合,从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实业家的层面全方位地展示了国学大师南怀瑾超脱世俗的形象。 【小题 2】文章写到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两次收到短信,有何作用?( 4分) 【小题 3】南怀瑾作为一个学者可谓 “手无金印 ”,而作者为什么说他 “权倾天下 ”?请结合文本探析其原因。( 6分) 答案: 【小题 1】 BE( 5分) 【小题 2】 两次短信,交代了南怀瑾从病危到病逝的过程,更好地体现人们对南怀瑾生命最后时刻的关注。 两次短信时间较为具体,增强了传记作品的真实性。( 4分,每点 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小题 3】示例: 南怀瑾在思想文化等方面具有引领地位。

11、他作为学者,却有众多商界、政界、学界人 物时常听他讲课,向他讨教各种各样的问题。 南怀瑾在政治上影响极大。他是海峡两岸 “汪辜会谈 ”的重要触媒,为两岸搭建密使平台。 南怀瑾赢得政商学界的普遍尊重。他推崇儒家思想,对朋友讲究 “仁义 ”,因此能广结善缘。( 6分,每点 3分,答对两点即可。如有其他说法,言之成理即可。) 【小题 1】 试题分析: B “人们对其依赖心理 ”说法有误,文中并没有这个意思; E “全方位 ”说法有误,而且 “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实业家的形象 ”在作者看来 “似乎都不算准确 ”,文章后半部分主要写的是南怀瑾在政治上的贡献。(答对一项给 3分,答对两项给 5分。) 考点:

12、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 “近一次登门拜访是 9月 22日。这次拜访不同于以往,前一天朱清时收到短信,南老师因感冒引发肺炎,病情转重,朱清时接到 病危 短信后,便立即出发赶往庙港。 9月 29日下午 6时,朱清时再次收到短信,得知 南老师 的消息。 ”介绍了南老师从病危到病逝的过程。朱清接到短信马上赶去说明他对南老师的关系和尊重,再次接到信息说明他一直在关注南老师的最后时刻。 考点: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无论这位被称为 “国学大师 ”的人在哪里落脚,他的门外总有很多人等

13、着,其中有商人、政客和学者。这位老者影响了几代人。南怀瑾的家曾被称为 “人民公社 ”,几乎每晚都高朋满座,许多台湾政要都拜于他门下。他幼承庭训,少习诸子百家,精通国学、易经和佛学等。他在政界声名鹊起,享誉两岸三地。他在经贸领域度化,从不沾染铜臭味。南怀瑾推崇儒家思想,对朋友讲究 “仁义 ”二字,因此朋友众多,遍布政商学界。南怀瑾一生从未谋得半官一职,但海峡两岸的政要均视他为关键人物。在大陆和台湾关系微妙的 80年代,南怀瑾是促成两岸 “汪辜会 谈 ”的重要触媒。 考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 F; 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 F。

1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母亲解梦 韦如辉 弟弟每天早晨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对着慌里慌张从厨房里跑来的妈妈说,我又做梦了。 若是霞光初现,太阳即将跳出来,母亲会让弟弟将梗阻在喉咙里的话说出来。若是阴天下雨,根本不可能见到阳光,母亲会想尽办法阻止弟弟把话说下去。 弟弟觉得母亲十分诡秘。 有诗曰:有梦不祥,来到西墙,日光一照,百事无妨。母亲用这首通俗易懂的打油 诗教导弟弟,还列举自古至今的一些与人有碍的典型事例警示弟弟。在母亲的嘴里,有大量的事实足以让弟弟把梦憋在心里,脸色发青。至于母亲说的那首诗和那些事例,有多少科学依据,无人考证。 我厌恶弟弟老做梦。母亲护着弟弟,说老大,你懂什么? 我

15、无法理解母亲的解释,母亲说,你还小,不懂,有的时候梦是反的。 反正我不太信,而且已经读了几年的书,觉得弟弟无知不可怕,可怕的是母亲也跟着无知。 其后弟弟的一个梦,让我信了,甚至感到十分巨大的可怕,像孤魂野鬼一样游走在我们家里。 弟弟憋了几天才说出自己的一个梦。弟弟梦见父亲骑着高头 大马披红戴花,娶新纳妾哩。 母亲那几天尤其郁闷,即使温暖的阳光妩媚的照耀,也融化不了她冰冻三尺的脸色。 父亲终于从他自如行走十一年的脚手架上摔下来,折了一条腿。 弟弟再说做梦的时候,母亲紧张得如临大敌。 那件事之后,弟弟似乎长大了,懂事了,轻易不对母亲说又做梦了。 有一天,弟弟又做梦了。 弟弟说,梦见一群人抬着棺材向

16、他走来,无论怎么躲,就是躲不开。垂头丧气的弟弟说着那个不祥的梦,眼眶里溢满泪水。 母亲竟然有意想不到的兴奋。她高声朗气地冲着东方升起的太阳喊,好梦!老韦家就要扬眉吐气了。看到我们可疑的目光,她接着说,棺即是官,材即是财。看来我们家要有当官的,也要有发财的。 母亲的解梦似乎真的应验了。之后的岁月,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不但如愿以偿上了大学,而且官运亨通,几乎二三年一个台阶。弟弟做生意赚得盆满钵溢,数着数着票子就喊累了。 我和弟弟都很忙,整天像陀螺一样转个不停,甚至连给母亲打个电话的时间都没有。 母亲经常给我们打电话。母亲在电话那头喋喋不休,突然会问,你们没做梦?对于母亲莫名其妙的问题,我们 常常

17、不以为然。母亲却说,自己做梦了。母亲做的什么梦?我们没时间问,也没时间听。母亲好像十分失望,总是唉声叹气地挂上电话。 母亲一个人住在乡下,无数次接她进城,她要么拒绝,要么偶尔来一次,就火急火燎往乡下赶,留也留不住。家里那些鸡啊鸭啊猫啊狗啊,是她一生永远的牵挂。母亲牵挂的肯定还有别的什么,母亲不愿说,当儿子的也不好多问。 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我和弟弟才能像模像样地陪伴她老人家一两天。 母亲此时十分高兴,虽然身体渐渐老去,但总能焕发出短暂的活力。她房前屋后忙里忙外,空闲下来常对我们炫耀她那对梦的研究成果。比 如火是财,水是命。比如瓜果就是有结果,开花就是烟消云散。也就是说,梦大都是反的,正的极少。

18、 唠叨完自己的研究成果,母亲会将身子侧过去,谨慎地问弟弟做了什么梦。弟弟绘声绘色地说做了什么什么梦。我也会郑重其事地告诉母亲,做梦了,怎么跟弟弟一样喜欢做梦了呢?母亲把身子扭过来,老大,你做梦了?做的什么梦?我像弟弟一样绘声绘色地说做了什么什么梦。我说的梦虽然与弟弟的梦情节不同,但是非常符合母亲解梦的规律。 母亲听着听着笑了,笑着笑着睡着了。母亲一头华发,睡姿十分安祥。 (选自小说月刊 2012年第 7期,有删改) 【 小题 1】下列对作品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5分 ) A母亲在阴天下雨时会阻止弟弟把梦话说下去,因为在她看来,做不祥的梦要等太阳出来一照,灾厄才会消散。 B

19、 “我 ”厌恶弟弟说他做梦,也不信母亲解梦,这是因为 “我 ”始终认为母亲对梦的认识和理解很无知、愚昧。 C在母亲看来,父亲从脚手架上摔下来折了腿,是因为弟弟的梦造成的,所以以后弟弟再说做梦,母亲都会很紧张。 D这篇小说叙写了母亲用自己的方式解梦的故事,体现了一个为孩子着想,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家庭的母亲形象。 E小说的标题 “母亲解梦 ”既是贯穿小说的线索,又暗示了小说的主题,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情怀的理解。 【小题 2】小说开头写弟弟 “每天早晨起床的第一件事 ”说他做梦,有什么作用?( 4分) 【小题 3】小说结尾写我与弟弟陪伴母亲过节的情节有什么好处?请从情节、主题和创作技巧等角度中任选

20、两个方面作简要探析。( 6分) 答案: 【小题 1】 B C( 5分) 【小题 2】( 1)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2)为后面 “母亲解梦 ”的情节作铺垫(或:埋下 “母亲解梦 ”情节发展的线索)。(答对一点给 2分。如有其它说法,言之成理即可。)( 4分) 【小题 3】示例 : 儿子回家听母亲解梦、给母亲说梦,实际上是儿子理解、关爱母亲,对母亲尽一份孝顺之心的体现。 只有逢年过节才陪伴母亲,是上面 “我和弟弟都很忙 ”这一情节的自然发展,借此表达了作者让母亲享受天伦之乐的美好愿望,深化了小说主题。 这种结局符合读者的阅读心理。一方面它符合人们阅读小说以寄托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心理需求特

21、点,同时也符合我们传统的民族审美习惯。( 6分) (每点 3分,答对两点即可。如有其他说法,言之成理亦可。) 【小题 1】 试题分析: B “我 始终认为母亲对梦的认识和理解很无知、愚昧 ”说法有误,“我 ”只是无 法理解; C母亲并没有认为父亲摔折了腿是弟弟的梦造成的。 )(答对一项给 3分,答对两项给 5分。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推动情节发展,是故事发展的线索。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 试题分析:儿子是母亲一生的牵挂。但是逢年过

22、节的时候,我和弟弟才能像模像样地陪伴她老人家一两天。听母亲解梦、给母亲说梦,实际上是儿子理解、关爱母亲,对母亲尽一份孝顺之心的体现。 “我和弟 弟都很忙 ”,只能借此让母亲享受天伦之乐。文中的 “孝悌 ”观念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里用母亲在儿子的关爱下进入甜蜜的梦乡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与媒体良性互动应是执政共识 河南兰考私人弃婴收养所的一场大火, “烧 ”出了一系列问题,也引发了公众的强烈关注。但是火灾发生 5天,作为最高主管部门的民政部迟迟没有回应舆论关切

23、。针对此次事件,人民日报记者归纳了公众关注的相关热点问题,于 1月 8日致电民政部寻求回应,结果打了 15通电话,在不同的司局处室被来回 “踢皮球 ”之后,只得到一句 “领导不在 ”。这一过程的披露,进一步引发了舆论的不满。 在公众等待有关部门的权威说法之时,有关部门选择敷衍、推托、拖延或充耳不闻;在社会期待围绕焦点事件有一场良性互动之时,有关部门选择回避或置之不理,甚至以某些强硬的 “堵 ”、 “压 ”手段来应对,这样的事例近年来时有发生。深究这种应对失措、非良性互动的原因,既有能力不足的问题,也有态度和认识问题。 当下,媒体发展一日千里,如何认识媒体、对待媒体,已成为执政者执政素养不 可或

24、缺的部分。我们早已告别 “一报两刊 ”时代,全国成千上万家报刊,不仅仅是量的增加,更有质的演进。尤其随着互联网的崛起,跨入社交媒体时代,网络的去中心化、去权威化和参与性、互动性的增强,极大地改变了媒体环境。怎样适应这样一个全新的媒体时代,理应成为必备的执政能力。如果在一个 “人人都有喇叭 ”的时代,还以 “大喇叭年代 ”的思维来应对的话,会使得摩擦增多、矛盾加剧。 新闻工作者不是麻烦制造者,而是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沟通者;新闻媒体也并非心怀恶意的捣乱者,而是执政者与公众交流、沟通、互动的有力平台。说到底,怎样对待 媒体和媒体从业者,关系到怎样对待公众。善待媒体,是现代治理的应有之义,不仅关乎执

25、政能力建设,更关乎执政伦理。 善待媒体,不是应付媒体,也不是利用各种纯熟的公关技巧来 “忽悠 ”媒体,更不是对付和 “摆平 ”媒体,而是懂得尊重媒体,尊重新闻规律和传播规律,充分利用好媒体这一平台,与公众和社会进行良性互动。 舆情并非 “敌情 ”,民意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敷衍民意,漠视民意,是在矛盾出现时缺少良性互动和沟通机制。 只有沟通才能达成理解,只有对话才能增进善意,只有互动才能促进共识。良性互动是凝聚执政资源的必需,理应成为治国理政的共识。 好在, 1月 9日下午,民政部在官网上,以问答形式,由 “有关负责人 ”公开回应了河南兰考火灾事件。虽然有些姗姗来迟,但毕竟是互动的开始。 (中国

26、青年报 2013年 1月 10日,有删改) 【小题 1】下列对原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第 段中 “舆论的不满 ”指的是公众对民政部在兰考火灾后迟迟没有回应舆论以及事后相互推诿的态度表示不满。 B执政者要学会适应当今媒体环境改变的全 新时代,正确认识、对待媒体,这理应成为执政者所必备的重要素养和能力。 C执政者面对公众关注的重大问题刻意推诿回避,作者认为,这是因为在与媒体的互动过程中缺少沟通交流平台造成的。 D文章最后一段回到兰考火灾事件上,交代了事态的最新状况,这样写既呼应了开头,又扣紧 “互动 ”这一文章的关键词。 【小题 2】作者为什么说 “怎样对待媒体和媒体从业者,

27、关系到怎样对待公众 ”?( 3分) 【小题 3】在作者看来,执政者怎样才能做到 “与媒体的良性互动 ”?( 3分) 答案: 【小题 1】 C( 3分) 【小题 2】媒体从业者是公众与执政者之间的沟通者;新闻媒体是公众与执政者之间的交流平台;执政者处理与媒体关系的方式直接影响了公众对执政者的看法和认识。(共 3分,每小点 1分。)( 3分) 【小题 3】 勇于面对社会问题; 在对待媒体曝光社会问题上应有正确的态度; 转变观念,适应新闻自由和开放的媒体时代; 尊重新闻规律和传播规律,借助媒体与公众进行良性沟通。(一点 1分,答对三点即可。)( 3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 “与媒体的互动过程中

28、缺少沟通交流平台 ”的说法有误,应是 “政府与公众之间缺少沟通交流平台 ”。 考点:分析文章结构 ,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 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 “新闻工作者不是麻烦制造者,而是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沟通者;新闻媒体也并非心怀恶意的捣乱者,而是执政者与公众交流、沟通、互动的有力平台。说到底,怎样对待媒体和媒体从业者,关系到怎样对待公众。善待媒体,是现代治理的应有之义,不仅关乎执政能力建设,更关乎执政伦理。 ”也关系到人民对于执政者的观点和看法。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提

29、高执政能力,转变态度和认 识。勇于面对社会问题;在对待媒体曝光社会问题上应有正确的态度;转变观念,适应新闻自由和开放的媒体时代,应这样一个全新的媒体时代,提高执政者得素质; “尊重新闻规律和传播规律,分利用好媒体这一平台,与公众和社会进行良性互动。 ”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薛显,萧人。赵均用据徐州,以显为元帅,守泗州。均用死,以泗州来降,授亲军指挥,从征伐。南昌平,命显从大都督 文正守之。陈友谅寇南昌,显守章江、新城二门。友谅攻甚 急。显随方 御之,间出锐卒搏战,斩其平章刘进昭,擒副

30、枢赵祥。固守三月,乃解。武昌既平,邓仲谦据新淦,久不下,显讨斩之。因徇下未附诸郡县,以功擢江西行省参政。从徐达等收淮东,遂伐张士诚,与常遇春攻湖州。别将游军 取德清,攻升山水寨。士诚遣其五太子盛兵来援,遇春与战,小却。显帅舟师奋击,烧其船。众大溃,五太子及 暹、吕珍等以旧馆降,得兵六万人。遇春谓显曰: “今日之战,将军功,遇春弗如也。 ”五太子等既降,吴人震恐,湖州遂下。进围平江,与诸将分门而军。吴平,进行省右丞。 命从大将军徐达取中原。濒行,太祖谕诸将,谓薛 显勇略冠军,可当一面。帅马步舟师取德州、长芦。败元兵于河西务,又败之通州,遂克元都。分兵逻古北诸隘口,略大同,获乔右丞等三十四人。进征

31、山西,次保定,取七垛寨。与友德将铁骑三千,略平定西,取太原。邀击贺宗哲于石州,拔白崖、桃花诸山寨。与大将军达会平阳,以降将杜旺等十一人见,遂从入关中。抵临洮,别将攻马鞍山西番寨,大获其畜产,袭走元豫王,败扩廓于宁夏。复与达会师取平凉。张良臣伪以庆阳降,显往纳之。良臣蒲伏 道迎,夜劫显营,突围免。良臣据城叛,达进围之。扩廓遣韩扎儿攻原州,以挠明师。显驻兵灵州,遏之。良臣援绝,遂 败。追贺宗哲于六盘山,逐扩廓出塞外,陕西悉平。 洪武三年冬,大封功臣。以显擅杀胥吏、兽医、马军及千户吴富,面数其罪。封永城侯,谪居海南。分其禄为三:一以赡所杀吴富及马军之家;一以给其母妻,令功过相掩。显居海南逾年,帝念之

32、,召还。卒,赠永国公。 节选(明史 列传第十九),有删改) 【注】 随方:这里指依据情况的变化。 游军:流动作战的军队。 蒲伏:通 “匍匐 ”,伏地而行。 【小题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陈友谅寇南昌寇:侵犯 B遇春与战,小却却:后退 C与诸将分门而军军:驻扎 军队 D面数其罪数:屡次 【小题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薛显富有军事才能的一组是( 3分) 显随方御之,间出锐卒搏战 显帅舟师奋击,烧其船。 五太子等既降,吴人震恐,湖州遂下 分兵逻古北诸隘口,略大同 良臣据城叛,达进围之 追贺宗哲于六盘山,逐扩廓出塞外 A B C D 【小题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

33、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薛显是萧地人,曾任赵均用的元帅,镇守泗州,后来能审时度势,率领泗州军民投降明军。 B与张士诚五太子援军作战,在常遇春不能取胜的情形下,薛显却能大败敌军,这让常遇春自叹不如。 C薛显在帮助太祖建立明朝的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但因曾滥杀无辜,在大封功臣时被朝廷追究罪责。 D薛显对明朝忠心耿耿,为向朝廷赎罪,即使被贬居海南,也主动把自己的俸禄部分资助他人。 【小题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 1)太祖谕诸将,谓薛显勇略冠军,可当一面。( 3分) ( 2)张良臣伪以庆阳降,显往纳之。( 3分) 答案: 【小题 1】 D( 3分) 【小

34、题 2】 A( 3分) 【小题 3】 D( 3分) 【小题 4】( 1)明太祖告谕各位将领,说薛显勇敢而有谋略,位列于各军之首,可以独挡一面。( 3分) ( 2)张良臣假装把庆阳城(献出)投降,薛显前去招纳他。( 3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数:数落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 是间接表现; 说的是徐达而非薛显。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 C;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 “为向朝廷赎罪 ”、 “主动把自己的俸禄部分资助他人 ”说法有误,薛显的俸禄被分,是朝廷对他的 处罚。 考

35、 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 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1)句意对、语句通顺 1分; “冠军 ”、 “当 ”译对各 1分。 ( 2)句意对,语句通顺 1分; “伪 ”、 “以 ”译对各 1分。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参考译文: 薛显是萧地人。赵均用占据徐州,任命薛显为元帅,镇守泗州。赵均用死后,他把泗州城献出,投降(朝 廷),(朝廷)任命他当亲军指挥,跟随(朝廷大军)征伐

36、。南昌平定后,命令薛显跟随大都督 文正镇守南昌。陈友谅侵犯南昌,薛显守卫章江、新城二个城门。陈友谅攻打非常急烈。薛显依据情势抵挡敌军,暗中派出精锐的士兵与敌军拼死搏战,斩杀敌军将领平章政事刘进昭,擒获副枢使赵祥。坚守了三个月,才得以解围。武昌平定后,邓仲谦占据新淦,明军久攻不下,薛显讨伐并杀掉他,把首级向未归附的各郡县示众,凭借功劳提拔为江西行省参政。(薛显接着)跟随徐达等收复淮东,进而讨伐张士诚,与常遇春攻打湖州。他另率领流动作战的军队攻取德清,攻打升山 水寨。张士诚派遣他的五太子结集重兵来支援,常遇春与他交战,稍稍后退。薛显率领水军奋力抗击,烧毁敌军的船只。敌军溃败,五太子和 暹、吕珍等人

37、在旧馆投降,他得到兵员六万人。常遇春对薛显说: “今日的这场战斗,是将军的功劳,我不如啊。 ”五太子等人投降后,吴地一带百姓十分惊恐,湖州于是被攻克。进军围攻平江,他和各位将领分城门驻扎军队。吴地平定后,升任行省右丞。 (朝廷)下命(薛显)跟随大将军徐达攻取中原。临行前,明太祖告谕各位将领,说薛显勇敢而有谋略,位列于各军之首,可独挡一面。他率领骑军步军水师攻取德州、长芦。在河 西务打败元兵,又在通州大败元军,于是攻克元都。他分派士兵巡逻古北各个关口,夺取大同,抓获乔右丞等三十四人。进军征伐山西,临时驻扎保定,夺取七垛寨。他和友德带领三千骑兵,夺取平定定西,夺取太原。在石州阻拦截击贺宗哲,攻下白

38、崖、桃花等山寨。与大将军徐达在平阳会师,会见降将杜旺等十一人,(收编后)就让他们跟从进入关中。抵达临洮,另派将领攻打马鞍山西番寨,缴获他们大量的牲畜和财产,袭击并赶跑元豫王,在宁夏大败扩廓。又与徐达会师,而后攻取平凉。张良臣假装把庆阳城(献出)投降,薛显前去招纳他。张良臣伏地而行来迎接他,在 夜里却劫掠薛显营地,(薛显)突围幸免于难。张良臣占据庆阳城反叛,徐达进兵围攻他。扩廓派遣韩扎儿攻打原州,来阻挠明军。薛显驻兵灵州,阻止韩扎儿。张良臣外援断绝,于是溃败。(薛显)追击贺宗哲到六盘山,追逐扩廓出塞外,陕西全部平定。 洪武三年冬天,(朝廷)大封功臣。因为薛显擅自杀掉小官吏、兽医、骑兵及千家吴地富

39、户,(太祖)当面数落他的罪状。封他为永城侯,贬谪居住在海南。把他的俸禄分为三份:一份拿来赡养他所杀吴地富户及骑兵之家;一份拿来给他的母亲妻子,让他功过相抵。薛显在海南一年后,太祖想念他,征召他回朝。死后,赐 封永国公。(明史 列传第十九) 诗歌鉴赏 ( 13届福建漳州高三毕业班质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6分) 烟 明 孟洋 湘流落口外,沙炯暮生烟。 杳杳千峰失,霏霏万壑连。 鹊翻知浦树,人语辨江船。 暗里猿声断,愁深搅夜眠。 【小题 1】诗中的前两联写了哪些景物,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分) 【小题 2】这首诗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任选一种,对其艺术效果作简要赏析。( 4

40、分) 答案: 【小题 1】( 2分)示例:描写了湘江流水、迷蒙烟雾、似乎消失了的群峰、云雾下的深谷,描绘了一幅幽静迷蒙的湘江烟雨图。 【小题 2】( 4分)示例:动静结合。如前两联写了江水流动、浓雾升起和在烟雾笼罩下的群峰以及连成一片的深谷的景象,由动入静,动静相衬,营造了幽静迷蒙的氛围,触动了作者深深的忧愁。 【小题 1】 试题分析:根据诗句,前两联的景物有湘江的流水,傍晚的烟雾、若隐若现的、云雾下的深谷,好一副烟雾朦胧的湘江烟雨图。景物 1分,描绘画面 1分。共2分。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41、【小题 2】 试题分析:这首诗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例如动静结合。诗中宁静的青峰、深谷、烟雾,流动的江水、翻飞的鹊儿,还有低低的人语和猿声,在宁静的环境里更加的清晰可辨。手法 1分,举例 1分,赏析 2分。如果从缘景生情、情景交融、远近结合等角度赏析,言之成理亦可。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回答后面问题。( 7分)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侯会近日发表两篇博文, 讨论有关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等在中学课本的存废问题,在网上掀起了轩然大波。侯教授在博文中认为,因为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42、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武松醉打蒋门神三篇文章血腥内容较多,加之当代中学生的辨别能力不强,所以这三篇文章不宜编入中学课本。 对于侯教授的观点,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 150字左右) 答案:示例一:侯教授的观点值得肯定。首先,入编中学课本的文章应当体现一种健康、积极的导向;其次,提供给当代中学生学习的重要文字材料有过多的血腥内容,会对中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产生误导;最后,在选编课文时应当充分考虑到当代中学生的辨别能力和接受能力。因此,入编中学课本的文章应慎重选择,教材中不适宜的篇目也应删去。 示例二:侯教授的观点有失偏颇。首先,入编中学课本的文章不必过分拘泥于内容

43、方面的因素,入编中学课本的文章多数是水浒传这样的名篇,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其次,入编文章是当代中学生了解、欣赏中国文化的重要媒介,部分文章可能带有血腥内容,但要相信当代中学生具备一定的是非观和辨别能力,不致于被轻易误导。因此不宜对入选名篇作简单否定。 试题分析:侯教授的观点可以选择支持,也可以选 择反对。支持主要是因为文章内容血腥,误导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反对主要是因为水浒传本身的文学艺术价值,还可以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观点明确 2分,阐述合理 2分,表达简明连贯 3分。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依据要求回答问题。( 3

44、分) 启蒙运动有激进的、反传统的一面,但处理得当的国家并没有走向灾难,就在于他们在改变传统和 方面,充分尊重了人文精神的价值,让社会自发地去选择和扬弃。一部近代史也告诉我们, 如果以进步和启蒙之名 , 强行进行所谓文化 革命 , 最终可能导致激进的暴力灾难值得我们反思和铭记 。 【小题 1】填入文中空白处的一个恰当的成语是( 1分) A移花接木 B移风易俗 C破旧立新 D承前启后 【小题 2】文中几处划横线的语句有一处语病,请指出并加以修改。( 2分) 有语病的是 处(填序号),该处改为: 答案: 【小题 1】 B( 1分) 【小题 2】 改为:最终可能导致激进的暴力灾难,这一点值得我们反思和

45、铭记。( 2分)(指出错误 1分,修改正确 1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 B变旧的风俗习惯。 A把一种花木的枝条或嫩芽嫁接在另一种花木上。比喻暗中用手段更换人或事物来欺骗别人。 C破除旧的,建立新的 D承接前面的,开创后来的。指继承前人事业,为后人开辟道路。根据文段意思选择B。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小题 2】 试题分析:原句 没有主语。改为 “最终可能导致激进的暴力灾难,这一点值得我们反思和铭记 ” 。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名著导读 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到了这一天黛玉绝粒之日,紫鹃料无指望了

46、,守着哭了会儿,因出来偷向雪雁道: “你进屋里来好好儿的守着他。我去回老太太、太太和二奶奶去,今日这个光景大非往常可比了。 ” “今日这光景 ”指什么?紫鹃因为什么事说 “这个光景大非往常可比 ”?请简述这件事。 答案:黛玉的病情。( 1分)黛玉得知宝玉与宝钗定亲的消息后,( 1分)便刻意糟蹋自己的身体,不盖被子也不添衣裳,最后发展到绝食的地步。( 2分)她的身体在绝食中日渐垂危。( 1分) 试题分析:黛玉为怕失去宝玉而烦恼,贾母、王夫人、王熙凤等却已合议决定以金配玉,要娶宝钗为媳妇。袭 人进言,失去黛玉恐宝玉会闯出天大的祸来!贾母为难,凤姐献了一个用宝钗暗代黛玉的掉包之计。掉包计被傻丫头泄密

47、,黛玉听到,如雷击顶,气急吐血。 黛玉听说宝玉结婚的消息后,病情日重。她自料万无生理,就将作为自己和宝玉爱情见证的旧帕与诗稿付之一炬。贾府上下忙于娶亲,无暇顾及黛玉,还把她的丫环叫走使唤。黛玉在直声叫道 “宝玉!宝玉!你好 ” 后便去世了。而此时,远处隐隐约约传来了娶亲的音乐之声,潇湘馆外竹梢风动 ,月影移墙 ,好不凄凉冷淡 !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 C;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鉴赏文学、 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程昱曰: “某素知云长傲上而不忍下,欺强而不凌弱;恩怨分明

48、,信义素著。丞相旧日有恩于彼,今只亲自告之,可脱此难。 ”操从其说,即纵马向前。 “此难 ”指什么?曹操怎样 “脱此难 ”?请简述这个情节。 答案:曹操在华容道被云长的伏兵堵截。( 1分)曹操上前求情,云长想起曹操以前对他的许多恩义,便把马头勒回。曹操等一齐冲将过去。( 2分)云长大喝一声,众军皆下马哭拜;后看到张辽又动故旧之情,于是就放了 他们。( 2分) 试题分析:关羽华容释曹操(第 50回) 赤壁大败后,曹操从华容道败走。他一笑诸葛亮、周瑜智谋不足,未在险要处暗设伏兵;二笑笑出张飞,多亏部下相救才得以逃脱;三笑笑出关羽,且又在万夫莫开的华容狭路上。曹操以昔日之情说动关羽,关羽义重如山,放了曹操。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