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四川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语言基础知识诗歌鉴赏练习卷与答案 8(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雾霾元宵节得垄望蜀原形毕露 B蛰伏休闲装长年累月良辰美景 C蕴藉发祥地万事具备无事生非 D辐射副作用闲情逸志难辞其咎 答案: B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2012年 12月,中国移动总裁李跃抛出 “腾讯威胁论 ”。但中国移动挑起的这场激烈讨论很快被随后的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腾讯总部 ”这一更热的话题 消弭 于无形。 B面对雾霾天气,人们如遇出行,就钻进各种类型的交通工具中,大多数人感觉其中的空气总比室外的要好些。其实,无论公交车、长途汽车、火
2、车 乃至家用汽车和飞机,内部空气质量都实在堪忧。 C 2012年手机杂志的阅读用户规模不断扩大,移动互联网对中国杂志出版市场带来的冲击已显现,行业变革 拭目以待 。 D为了做一名优秀歌手,她多次到北京拜师学习,每次 下车伊始 便直奔老师家,舍不得浪费一分钟。 答案: B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 A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我们要大力发扬健康向上的农村文化,积极倡导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B在今年自主招生的面试选拔中,对于沪浙苏以外地区的考生,同济大学主要依据此次联考笔试成绩为基础,择优确定自主选拔录取对象。 C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
3、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 “乡 ”到 “城 ”的转变。 D著名作家梁晓声依然以执着的态度,直面转型社会时期中国社会的痼疾,字里行间灌注着作家深沉的 “醒世 ”“忧世 ”“劝世 ”。 答案: C 诗歌鉴赏 阅 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 岑 参 一身从远使,万里向安西。 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 寻河 注 愁地尽,过碛觉天低。 送子军中饮,家书醉里题。 注 寻河:历史记载张骞出使西域时曾经去寻找黄河的源头。 【小题 1】 “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 ”一联运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其中两种加以分析。 答:_ _ _ _ 【小题 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
4、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_ _ _ _ 答案: 【小题 1】 拟人,将月亮人格化,生动地写出了在长安与家人见惯了的一轮明月,此时挂在沙漠上,显得愁惨,仿佛在对人垂泪一样。 主客移位,不说自己因为对月思乡,却说月对自己垂泪,将自己的思乡之情寄托于月亮。 融情于景,汉月高照,胡沙无边,天上地上的景物融为一体,更衬托孤身一人在苍凉的沙漠上行走的艰难。 “费 ”炼字极佳,不直接写沙漠夜行的艰难,而用 “费马蹄 ”间接体现,明写对马蹄的磨损,暗写沙软难行,间接写行进的艰难。 【小题 2】 “一身从远 使,万里向安西 ”表达了诗人不畏艰辛,远戍边疆的报国之心。 (2分 )“送子军中饮,家书
5、醉里题 ”暗含对李判官入京旅途艰难、须多保重的惜别之意,抒发了作者怀念亲友的思乡之情。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菩萨蛮 宿水口 南宋 洪 断虹远饮横江水,万山紫翠斜阳里。系马短亭西,丹枫明酒旗。 浮生常客路,事逐孤鸿去。又是月黄昏,寒灯人闭门。 【小题 1】古典诗歌在景物描写时常 “以画入诗 ”,简析词的上阕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 答:_ _ _ _ 【小题 2】简析词的 下阕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_ _ _ _ 答案: 【小题 1】 构图上由远及近,由远处的彩虹、万山,到近处的短亭、丹枫、酒旗,层次分明。 色彩上绚烂明丽,词人选取了彩虹、紫中带翠的山岭、青旗 (酒旗色青,亦称青旆 )、
6、红枫等意象,织就了一幅灿烂美丽的画面。 【小题 2】 词的下阕抒写了羁旅愁思和孤独寂寞之感。 前两句,描写了词人旅途奔波,一事无成, “浮生 ”一词意为漂泊不定的经历,表示了对羁旅漂泊的厌倦; “事逐孤鸿去 ”,意为往事不可追寻,不能再返。 结尾 两句更透出了羁旅夜晚、黄昏来临、空屋寒灯的凄凉。一个 “又 ”字,尤其能说明词人漂泊的漫长,尝尽了千愁万苦。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东马塍 注 宋 朱淑真 一塍芳草碧芊芊,活水穿花暗护田。 蚕事正忙农事急,不知春色为谁妍? 注 东马塍:地名;塍,田间的土埂子。 【小题 1】第二句中 “暗 ”字用得最传神,请简要赏析。 答:_ _ _ _ 【小题 2】第三、四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_ _ _ _ _ 答案: 【小题 1】 “暗 ”字有 “默默的 ”“悄悄的 ”之意,运用拟人手法,描绘出东马塍芳草碧芊,繁花满目,活水穿流其间,静静地润泽农田的景象。流露出诗人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小题 2】以浓浓春色无人欣赏来衬托蚕事的 “忙 ”、农事的 “急 ”,巧妙地渲染了农村一派繁忙、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既表达了诗人对美 丽田园的热爱,又有对辛勤劳作农人的赞美 (或表达了春色正美而无人欣赏的惋惜之情 )。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