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届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高三高考模拟训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韬 晦 (hu)散 (sn)漫 酵 (jio)母菌潸 (shn)然泪下 B 涨 (zhng)幅刊 载 (zi)发横 (hng)财沆瀣 (xi)一气 C 酗 (x)酒堵 塞 (s)潜 (qin)意识翩跹 (qin)起舞 D 咋 (z)舌揶 揄 (y)煞 (sh)风景插科打诨 (hn)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类题主要考查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生僻字的字音和字形,多音字要依照 “据义定音,音随义转 ”的特点,区分一般词语与专用词语的读音、词性辨别读音等。答题时,要采用比较排
2、除法, A项, “散漫 ”的 “散 ”应读 sn;C项, “蹁跹 ”的 “跹 ”应读 xin; D项, “煞风景 ”的 “煞 ”应读 sh。所以选 B。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泄密影碟机斐然成章口慧而实不至 B部署沼汽池义愤填庸毕其功于一役 C掂量和事老仗义直言有志者事竞成 D蜂拥流线型集腋成裘赔了夫人又折兵 答案: D 试题分析:用比较排除法。可以先排除固定词语、常用词语,然后,结合着词语意思来辨别词语搭配是否正确。 A项, “口慧而实不至 ”应改为 “口惠而实不至 ”; B项, “沼汽池 ”应改为 “沼气池 ”; C项
3、, “仗义直言 ”应改为 “仗义执言 ”。所以选 D。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近期,一套中华文化基础教材的教材引起人们强烈兴趣,这套由两岸学者编撰的书成为国学教材的首选。 (中华书局出版,新华书店发行 ) B传 统藏式建筑用的木料多,救火也有一套老办法 如 “砍柱子、掀房顶 ”等。而为了 “掀房顶 ”不费事,藏式建筑房顶梁和椽子不相互钉死。 C推进通用航空安全发展,应当严格飞行执照发放、严格飞行安全监控;任何空域、任何高度、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放任违规违章飞行。 D泰山的色调如油画一样层次分明:春日,山清水绿;夏日,葱
4、郁如盖;秋日,暖色宜人;冬日,静默雪白,四季色彩各异,韵味不同。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要根据句子的意思是否表达完整和句子结构形式以及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来判断。 A项,括号应调整至中华文化基础教材 后; B项,破折号与 “如 ”字重复; D项, “静默雪白 ”之后的逗号应改为句号。所以选 C。 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在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复杂的背景下,食品加工企业和监管部门应加强合作,社会各界 也应该积极参与, 双管齐下 ,把食品安全风险降至最低。 B英国金融时报指出, 2013年的中国经济增速超过了预定目标,中国经济在主动
5、调控的背景下取得了增长,这样的成绩 可圈可点 。 C近日,一则消息被炒得 沸反盈天 :著名品牌赛百味、星巴克出售的食物,含有名为 “偶氮甲酰胺 ”的食品添加剂,这种添加剂也被用于制作瑜伽垫和鞋底。 D台湾著名作家三毛曾言:心之何如,犹似万丈迷津,遥亘千里,其中并无舟子可以渡人,除了自渡,他人 望尘莫及 。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比喻做一件事两个方面同时进行或两种方法同时使用。 B值得加以圈点,形容出色,精彩,值得称道。本义指文章精彩,值得加以圈点。形容表现好,值得肯定或赞扬。 C沸反盈天 ,意思是声音象水开锅一样沸腾翻滚 ,充满了空间。形容人声喧闹 ,乱成一片。 D望见前面骑马的人走过扬起
6、的尘土而不能赶 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所以选 B。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清明假期期间,上海泗泾塘、洞泾港部分水域发现大量死鱼漂浮。目前,松江公布初步调查结果:可以肯定的是可能因信徒集中放生所致。 B 2013亚冠联赛小组赛第四轮广州恒大客场对阵泰国球队蒙通联队,最终恒大客场 4比 1战胜对手,基本奠定了小组出线。 C据古代文献记载,板蓝根能够治疗一些天行时毒、天行热毒之类的疾病,如 SARS、甲型 H1N1流感等,它们都属于这类疾病。 D “癌症村 ”在各大 媒体的报道中频繁出现,公益人士据此规划了中国的 “癌症村 ”分布图
7、, “癌症村 ”247个,涵盖 27个省份。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仔细分析病句的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 A项,不合逻辑, “可以肯定 ”与 “可能 ”矛盾; B项,成分残缺, “基本奠定 ”缺宾语,应加 “的基础 ”; D项搭配不当, “规划了 分布图 ”不搭配。所以选 C。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 袁行霈 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之一,就是选择包容。 包容,是中华文明固有的思想。早在尚书中就有这样的话: “有容,德乃大 ”。 (
8、周书 君陈 )意思是有所包容,所成就的功德才能巨大。老子也说: “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 ”意思是:有所包容,就能臻于 “公 ”,进而臻于 “王 ”,臻于 “天 ”,臻于 “道 ”,臻于 “久 ”。这些虽然都是针对统治者而言的,但在中华文明中具有普遍的意义。中华文明是一种包容性很强的文明,中国人常用 “海纳百川 ”来形容一个人的气度胸襟,这四个字也可以用来形容中华文明的品格。 越来越多的考古 资料证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不只是黄河流域,还包括长江流域。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又证明,除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还有许多文化遗存散布在全国各地。中华文明的组成,既包括定居于黄河、长江流域,
9、较早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华夏民族创造的文明,也包括若干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少数民族创造的文明。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是多种文明因素的整合。整合的模式是以华夏文明为核心,核心向周围扩散,周围向核心趋同,核心与周围互相补充、互相吸收、互相融合。汉族和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都为中华文明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例如:我们引为骄傲的山西应县 木塔那样精美的建筑,便是契丹族所建立的辽代的杰作;蒙古族所建立的元朝,首次开辟了我国南北海运航线;满族所建立的清朝,出现了康乾盛世。这些都为中华文明增添了精彩的一页。 我们还可以以战国和唐代为例进一步说明中华文明的包容性。战国时代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名家、阴阳家等不同
10、的学说和流派多元共存,自由争辩,这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实。我想强调的是,中华文明的包客性不只体现在统治者的包容性上,也体现在整个社会的包容性上。孔子有弟子三千, “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 ”(孟子 滕文公章句下 ),其他各家也各有自己的信徒或同道 ,这说明社会的包容度很大。包容,也是唐代文明鼎盛的一个重要标志,这表现在许多方面,例如儒、释、道三家并用;政府机构中各民族的人才都有施展才华的机会,以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使大量出身庶族的士人进入仕途,文学艺术的题材和风格多种多样,等等。仅以政府的将军为例,如哥舒翰、高仙芝、李光弼等都是少数民族。而日本的阿倍仲麻吕 (晁衡 )、新罗的崔致远都曾远离故国在
11、唐朝任职。 中华文明的历史告诉我们;文明的发展需要包客,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唯包容才能百川汇海,唯包容才能不断壮大。 (节选自 2011年新华文摘,有 改动 ) 【小题 1】下列关于原文第二、三两段内容的表述, 不正确 的一项是 A尚书中的 “有容,德乃大 ”,老子中的 “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 ”都是告诫统治者要以 “海纳百川 ”的胸襟来统治天下。 B中华文明是一种包容性很强的文明,我们可以用 “海纳百川 ”四个字来形容中华文明的品格。 C中华文明的整合模式具备以华夏文明为核心,核心向周围扩散,周围向核心趋同,核心与周围互相补充、互相吸收、互相融合的特点。 D中华文明
12、的演进过程,是多种文明因素的整合。若干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少数民 族创造的文明融入华夏民族创造的文明后,就逐渐消亡了。 【小题 2】下列理解和分析, 不符合 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除定居于黄河、长江流域,较早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华夏民族创造的文明外,若干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少数民族创造的文明,也是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 B我国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也为中华文明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如:山西应县木塔便是契丹族所建立的辽代的杰作;蒙古族所建立的元朝,首次开辟了我国南北海运航线。 C我国社会的包容性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因为战国时代出现了儒家、墨家、道家等不同学说和流派多元共 存、自由争辩的局面。 D
13、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证明,中华文明的发样地,不只是黄河流域,还包括长江流域;中华文明的许多文化遗存除了散布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外,还散布在全国各地。 【小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 的一项是 A孔子有弟子三千,同时 “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 ”,而且其他各家也各有自己的信徒或同道,致使当时社会的包容度很大。 B为了选拔更多的人才,唐朝统治者比较注重通过科举考试使大量出身庶族的士人进入仕途、建立功业。 C唐朝政府机构中各民族的人才都有施展才华的机会,唐朝政府的军队中就有哥舒翰、高仙芝、李光弼等少数民族的人做了将军。 D唐代儒、释、道三家并用,文学艺术的题材和风格多种多样,说明唐朝文
14、明的包容性在思想、艺术等很多领域中都有所体现。例如,在唐代诗歌中就可见一斑。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小题 3】 A 【小题 1】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首先找到原文第二、三两段,根据这两段内容仔细辨识选项的表述是否符合原文内容,然后做出判断取舍。 D项,表述不正确, “就逐渐消亡了 ”文中无根据。所以选 D。 考点:筛选 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根据文意的理解,可将选项分别代人原文进行比较分析做出判断。C项, “最早 追溯 ”时间推断有误。所以选 C。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
15、析:此题考查根据文意的理解来分析和判断选项是否正确的能力。 A项表述不正确, “致使 ” 强加因果。所以选 A。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昆明的雨 汪曾祺 (1)宁坤要我给他画一张画,要有昆明的特点。我想了一些时候, 画了一幅:右上角画了一片倒挂着的浓绿的仙人掌,末端开出一朵金黄色的花;左下角画了几朵青头菌和牛肝茵。题了这样几行字: (2)“昆明人家常于门头挂仙人掌一片以辟邪,仙人掌悬空倒挂,尚能存活开花。于此可见仙人掌生命之顽强,亦可见昆明雨季空气之湿润。雨季则有青头茵、牛肝茵,味极鲜腴。 ” (3)我想念昆明的雨。 (4)
16、我以前不知道有所谓雨季。 “雨季 ”,是到昆明以后才有了具体感受的。 (5)我不记得昆明的雨季有多长,从几月到几月,好像是相当长的。但是并不使人厌烦。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而 且并不使人气闷。我觉得昆明雨季气压不低,人很舒服。 (6)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 (7)我的那张画是写实的。我确实亲眼看见过倒挂着还能开花的仙人掌。旧日昆明人家门头上用以辟邪的多是这样一些东西:一面小镜子,周围画着八卦,下面便是一片仙人掌 在仙人掌上扎一个洞,用麻线
17、穿了,挂在钉子上。昆明仙人掌多,且极肥大。有些人家在莱园的周围种了一圈仙人掌以代替篱笆。 种了仙人掌,猪羊便不敢进 园吃莱了。仙人掌有刺,猪和羊怕扎。 (8)昆明菌子极多。雨季逛菜市场,随时可以看到各种菌子。最多,也最便宜的是牛肝菌。牛肝菌下来的时候,家家饭馆卖炒牛肝菌,连西南联大食堂的桌子上都可以有一碗。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炒牛肝菌须多放蒜,否则容易使人晕倒。青头菌比牛肝菌略贵。这种菌子炒熟了也还是浅绿色的,格调比牛肝菌高。菌中之王是鸡,味道鲜浓,无可方比。鸡土从 是名贵的山珍,但并不真的贵得惊人。一盘红烧鸡土从 的价钱和一碗黄焖鸡不相上下,因为这东西在云南并不难得。有一
18、个笑话:有人从昆明坐火车到呈 贡,在车上看到地上有一棵鸡土从 ,他跳下去把鸡土狄捡了,紧赶两步,还能爬上火车。这笑话用意在说明昆明到呈贡的火车之慢,但也说明鸡土从 随处可见。有一种菌子,中吃不中看,叫做干巴菌。乍一看那样子,真叫人怀疑:这种东西也能吃 !颜色深褐带绿,有点像一堆半干的牛粪或一个被踩破了的马蜂窝。里头还有许多草茎、松毛、乱七八槽 !可是下点功夫,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肉粗细的丝,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 !还有一种茵子,中看不中吃,叫鸡油菌。都是一般大小,有一块银圆那样大,有的溜圆,颜色浅黄,恰似 鸡油一样。这种菌子只能做莱时配色用,没甚味道。 (9)
19、雨季的果子,是杨梅。 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板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唤一声 “卖杨梅 ” ,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 昆明的杨梅很大,有一个乒乓球那样大,颜色黑红黑红的,叫做 “火炭梅 ”。这个名字起得真好,真是像一球烧得炽红的火炭 !一点都不酸 !我吃过苏州洞庭山的杨梅、井冈山的杨梅,好像都比不上昆明的火炭梅。 (10)雨季的花是缅桂花。缅桂花即白兰花,北京叫做 “把儿兰 ”(这个名字真不好听 )。 云南把这种花叫做缅桂花,可能最初这种花是从缅甸传入的,而花的香味又有点像桂花,其实这跟桂花实在没有什么关系。 不过话又说
20、回来,别处叫它白兰、把儿兰,它和兰花也挨不上呀,也不过是因为它很香,香得像兰花。我在家乡看到的白兰多是一人高,昆明的缅桂是大树 !我在若园巷二号住过,院里有一棵大缅桂,密密的叶子,把四周房间都映绿了。缅桂盛开的时候,房东(是一个五十多岁的寡妇 )就和她的一个养女,搭了梯子上去摘,每天要摘下来好些,拿到花市上去卖。她大概是怕房客们乱摘她的花,时常给各家送去一些。有时送来一个七寸盘子,里面摆得满 满的缅桂花 !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 (11)雨,有时是会引起人一点淡淡的乡愁的。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是为许多久客的游子而写的。我有一天在积雨少住的早晨和德熙从联大新校舍到莲花池
21、去。看了池里的满池清水,看了作比丘尼装的陈圆圆 (传说陈圆圆随昊三桂到云南后出家,暮年投莲花池而死 )的石像,雨又下起来了。莲花池边有一条小街,有一个小酒店,我们走进去,要了一碟猪头肉,半市斤酒 (装在上了绿釉的土磁杯里 ),坐了下来。雨下大了。酒店有几只鸡,都把脑袋反插在翅膀下面,一只脚着地,一动也不动地在檐下站着。酒店院子里有一架大木香花。昆明木香花很多。有的小河沿岸都是木香。但是这样大的木香却不多见。 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 密匝匝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我们走不了,就这样一直坐到午后。四十年后,我还忘不了那天的情味,写了一首诗
22、:莲花池外少行人,野店苔痕一寸深。浊酒一杯天过午,木香花湿雨沉沉。 (12)我想念昆明的雨。 【小题 1】题为 “昆明的雨 ”,文章开篇为什么要描 述给宁坤的画呢 (4分 ) 【小题 2】分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 (4分 ) (1)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板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唤一声 “卖杨梅 ” ,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 (2分 ) (2)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 (2分 ) 【小题 3】第 (3)段和第 (12)段,作者都只有一句 “我想念昆明的雨 ”,分析这两段在文中的作用。 (4
23、分 ) 【小题 4】昆明的雨能对读者产生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就在于作者对 “凡人小事 ”的审视, 用 “以小见大 ”的视角,折射出了一位老人浓烈如火的情怀。结合文本,试分析文中是如何 “以小见大 ”的。 (6分 ) 答案: 【小题 1】 1所画的是昆明雨季特有的现象与产物,突出昆明多雨的特点; 2为下文做铺垫,引出下文对 “昆明的雨 ”的描述, 3吸引读者,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答任意两点即得满分) 【小题 2】( 1)运用人物的外貌、语言描写(细节描写),( 1分)用卖花女孩的娇美情态衬托出昆明雨季的柔美,抒发作者对昆明的怀念、喜爱之情。( 1分)( 2) “爬 ”“遮 ”等动词,把木香拟人化
24、,( 1分)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木香的茂盛,表达作者喜 爱、赞叹之情。( 1分) 【小题 3】第( 3)段内容:点明了文章中心,表达了作者对昆明雨季的深切怀念的感情。( 1分) 结构:这句独立成段的句子承接上文的画面介绍。引起下文对 “我思念昆明的雨 ”的缘由的抒写。( 1分)第( 12)段内容:深化主题,表达作者对 “昆明的雨 ”的想念之情,( 1分) 结构:照应第三段,收末全文,使结构显得完整。( 1分) 【小题 4】作者对昆明的爱是深沉的,寄托感情的载体越小,越显得爱得醇厚。( 1分)仙人掌、清头菌、牛肝菌等各类菌子,杨梅,缅桂花等,作为承载感情的载体,都具有非凡的意义,它们共同昭示 了汪老
25、散文的 “凡人小事 ”之美,共同彰显着汪老对昆明、对生活的热爱。( 3分)生活的美存在于身边的一草一木中,作者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捕捉到了它们,然后携来入文,遂成美文。( 2分)(只要举出文中事例并简单分析即可。)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类题一般都要从内容、结构、文体特点等方面分析作答,如在内容上,要分析宁坤的画与昆明雨季的关系,在结构上,要把引出下文对 “昆明的雨 ”的描述,即为下文做铺垫的作用答出来;在文体上,要从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角度组织答案:。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题可从语句中,找出关键字词,来分析作答。如第一句,
26、“戴、穿、坐、吆喝 ”这一系列的动词,很明显,运用了细节描写或者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等表现手法,来描写出卖花姑娘的柔美,抒发作者对昆明的怀念、喜爱之情。第二句, “爬 ”“遮 ”等动词,把木香拟人化,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要把拟人的作用生动形象答出来,由此可以体会出作者的内心情感。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此类题可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进行分析作答。答题时,由于第( 3)段和第( 12)段在文章中的段落位置不同,所以所起的作用也有所不同,在内容上,段中的语段,一般都是点明文章中心,抒发情感;在结构上,往往都是引出下文。段尾在
27、文章中的作用,在内容上,一般都是深化主题,在结构上,结束全文,使故事情节更完整。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此类题是考查对作者写作特色的理解, “以小见大 ”是本文的一个特色,答题时,可结合着文章中具体的事例内容,然后加以分析即可。如仙人掌,青头菌、牛肝菌等各类菌子,杨梅,缅桂花等,都体现了 “凡人小事 ”之美,共同彰显 着汪老对昆明、对生活的热爱。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吕元膺,字景夫,郓州东平人。姿仪瑰秀有 器 识。历右司员外郎。出为蕲州刺史,尝
28、录囚,囚或白: “父母在,明日岁旦不得省,为恨。 ”囚泣,元膺恻然,悉释械归之,而戒还期。 吏白 “不可 ”,答曰: “吾以信待人,人岂我违 ”如期 而至。自是群盗感愧,悉避境去。 元和中,累擢给事中。俄为同州刺吏。既谢,帝 逮 ,所对详诣。明日,谓宰相曰: “元膺直气谠言,宜留左右,奈何出之 ”李簿、裴珀谢,因言: “陛下及此,乃宗社无疆之休。 臣等 昧 死请留元膺给事左右。 ”未几,兼皇太子侍读,进御史中丞。拜鄂岳观察使。尝夜登城,守者不许。左右曰: “中丞也。 ”对曰: “夜不可辨。 ”乃还。明日,擢守者为大将。入拜尚书左丞。度支使潘孟阳、太府卿王递交相恶,乃除 孟 阳散骑常侍,遂邓州刺
29、史,诏辞无所轻重。元膺上其诏,请明枉直, 以 显褒惩。 江西装堪按度州刺史李将顺受赇,不覆讯而贬。元膺曰: “观察使奏部刺史,不加覆, 虽 当诛,犹不可为天下法。 ”请遣御史按问,宰相不能夺。选拜东都留守。故事,留守赐旗甲,至元膺不给。 或 上言: “用兵讨淮西,东都近贼,损其仪,沮威望,请比华、汝、寿三州。 ”帝不听,并三州罢之。留守不赐旗甲,自此始。都有李师道留邸,邸兵与山棚谋窃发,事觉,元膺禽破之。始,盗发,都人震恐,守兵弱不足恃,元膺坐城门指纵 部分 ,意气闲舒,人赖以安。东畿西南通邓、虢,川谷旷深,多麋鹿,人业射猎而不事农,迁徙无常,皆趱悍善斗,号曰 “山棚 ”。权德舆居守,将羁縻之
30、,未克。至是,元膺募为山河子弟,使卫宫城,诏可。 改河中节度使。时方镇多姑息,独元膺秉正自将,监军及中人往来者,严惮。入拜吏部侍郎。 正色立朝,有台宰望,处事裁宜,人服 其有体 。以疾改太子宾客。居官始终无訾缺。卒,年七十二,赠吏部尚书。 (节选自新唐书 卷八十七 ) 【小题 1】下列对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姿仪瑰秀,有 器 识器:能 B既谢,帝 逮 问政事逮:机 C臣等 昧 死请留元膺给事左右昧:愚昧 D元膺坐城门指纵 部分 部分:部署,分派 【小题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A 如期 而 至 君子博学 而 日参省乎己 B 请明枉直, 以 显褒惩 留待限期
31、, 以 塞官责 C 虽 当诛,犹不可为天下法 今以钟磬置水中, 虽 大风浪不能鸣也 D 或 上言 人固有一死, 或 重于泰山 【小题 3】下列各句中,全都表现吕元膺 “正直无私 ”的一项是 悉释械归之,而戒还期 上其诏,请明枉直 请遣御史按问,宰相不能夺 留守赐旗甲。至元膺不给 独元膺秉正自将 居官始终无訾缺 A B C D 【小题 4】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A吕元膺任蕲州刺史时,不顾属下反对,在大年初一将囚徒释放回家探望父母,而这些囚徒也很守信用,如期而返,境内的盗贼也受到感动,主动离开了蕲州。 B吕元膺任鄂岳观察使时,曾在夜间想登城巡视,守城人认为夜间辨认不清身份,
32、不许他登城,元庸不但没有责怪他,反而提拔他做了大将。 C吕元膺任尚书左丞时,度支使潘盂阳与太府卿王遂两人闹矛盾,关系紧张,他就安排 盂阳做了散骑常侍,王遂做了邓州刺史。在公文中并不明确指出谁是谁非,成功地化解了二人的矛盾。 D吕元膺任东都留守时,邸兵与山棚人阴谋叛乱,守军势力孤弱,人们惶恐不安,面对 危急的形势,吕元膺坐在城门上从容不迫,指挥若定,很快稳定了局势,平定了叛乱。 【小题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 (1)吏白 “不可 ”,答曰: “吾以信待人,人岂我违 ”(4分 ) (2)陛下及此,乃宗社无疆之休。 (3分 ) (3)正色立朝,有台宰望,处事裁宜,人服其有
33、体。 (3分 )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A 【小题 3】 D 【小题 4】 C 【小题 5】 (1)下属陈述说 “不行 ”,元膺回答说: “我用诚信待人,他们怎么(难道)会背叛(欺骗)我呢(吗)? ” ( 2)陛下过问(问及)此事,这是宗庙社稷万世流传的喜庆征兆。 ( 3)(他)在朝廷上神态庄重,立身端正,有宰相的声望,处理事务非常合宜人,人们佩服他做事得体。 【小题 1】 试题分析:在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 C项,昧:冒着。昧死:冒死,古时臣下上书多用此语,以表示敬畏的意思。所以选 C。 考点:理解常见
34、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类文言虚词题,一般要结合具体语境,去判定某一虚词的具体用法和意义。 A项,两句中的 “而 ”均是连词,第一句中的 “而 ”表修饰关系,第二句中的 “而 ”表递进关系。 B项,两句中的 “以 ”均是连词,表示目的关系, “以便 ”。C项,两句中的 “虽 ”均是连词,表假设关系 , “即使 ”。 D项两句中的 “或 ”都是不定代词, “有人 ”“有的人 ”。所以选 A。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此类题可先疏通选项句意,然后根据文意及句意来判断是否全都表现吕元膺 “正
35、直无私 ”。 均与 “正直无私 ”无关。 句均能表现他 “正直无私 ”,综合各分组情况,很容易选 D。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 C。 【小题 4】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 C项的不是吕元膺,而是朝廷,吕元膺只是反对朝廷这种无 原则的做法。所以选 C。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5】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
36、键词句有:信、人岂我违(宾语前置句)、休、色、望、裁、体。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8分 ) 归燕诗 张九龄 海燕虽微眇,乘春亦暂来。岂知泥滓贱, 只见玉堂开。 绣户时双入,华堂日几回。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 【注】本诗写于诗人被罢免宰相之后,时朝政大权由李林甫把持。 【小题 1】简要分析诗中的归燕形象。 (4分 ) 【小题 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 答案: 【小题 1】燕子虽弱小,但对春天有着执着的向往与追求。( 2分)它为筑巢不辞辛苦,日夜劳作,而且安分守己,不与鹰隼相争。 【小题 2】表达了自
37、己不辞辛苦、不争名夺利报效国家的一片忠心,( 2分)也流露出对遭受权臣排挤的牢骚与不满。( 2)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作为咏物诗,咏叹对象为 “归燕 ”,鉴赏此类诗歌,可从物与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如外形、内心世界、品质、感情等。咏物诗通常采用拟人的修辞的手法或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来抒发自己的感情。此诗亦为张九龄借归燕来表达自己的忠心和苦闷的诗歌。此题考查考生对归燕的形象的把握,要注意的是题目问的是燕子的形象,不可答成诗人的形象。首联 “海燕虽微眇,乘春亦暂来 ”表明海燕虽然渺小,但依然乘着春风暂来追逐春天,颔联和颈联表明燕子为在华堂筑巢不知辛劳,任劳任怨,尾联直抒胸臆,表明燕子安
38、分守己,不与鹰隼争斗。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 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鉴赏作者的思想感情,结合注解,可知此诗为自喻诗。那么辛劳筑巢的归燕就是一心为国为民、忠心耿耿报效国家的张九龄,而最后一联即为直抒胸臆,表达自己不与李林甫争权夺利却被罢相的无奈和郁闷。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语言表达 请从雇佣者和被雇佣者两个不同角度,分别给 “银行代排 ”下一个定义。 (所下定义要分别突出两者不同的利益,每条不超过 20字 )(4分 ) “代排 ”本不是什么新鲜事,最近成都一家服务公司推出的 “银行代排
39、”颇有意思;付 2元钱,就帮你排队。许多市民说,上银行少则排队半小时,多则 2小时, 2元钱换 2小时,值得啊;还有人说,这种服务的推出,银行应该感到脸红。 ( 1)雇佣者角度: “银行代排 ”就是 _的一种雇佣行为。 ( 2)被雇佣者角度: “银行代排 ”就是 _的一种雇佣行为。 答案:( 1)花 2元钱雇人去银行排队以节省时间 ( 2)到银行去替别人 排队得 2元的报酬(每条有两个要点,每点 1分,共 4分) 试题分析:此类题可先在感知和理解文段的基础上,去掉冗余,筛选出关键词“银行 ”“排队 ”“2元钱 ”“2小时 ”,然后根据雇佣者和被雇佣者不同的利益或者目的,对关键词进行大致的排序,
40、前者要突出节省时间,后者要突出报酬。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在下面句子的空缺处填入恰当的内容,使全句语意连贯,句式协调。 (4分 ) 如果说生命是一座庄严的城堡,那么,信念就是那穹项的粱柱 ;_, _, _; _, _, _。没有信念,生命的动力便荡然无存;没有信念,生命的美丽便番然西去。 答案:示例:如果说生命是一颗参天大树,那么,信念就是那深扎的树根;如果说生命是一只飞翔的海鸟,那么,信念就是那扇动的翅膀。(句式一致 2分,内容恰当 2分) 试题分析:仔细揣摩所要仿写的语句的句式结构,然后根据内容要求选择对象,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可从 “形似 ”和 “神似 ”
41、两个方面进行相似联想。例句的基本格式为 “如果说生命是 , 那么,信念就是 ” ;注意比喻、排比句的要求;内容上,要以 “信念 ”为主题。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请你拟写一条以 “关爱留守儿童 ”为主题的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感情真挚,语言简明生动,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字数在 18字以内。 所谓 “留守儿童 ”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据调查,中国农村目前 “留守儿童 ”数量超过了 5800万人,他们中大多需要得到更多的关爱和接受良好的教育。 答案:示例:为留守儿童撑起爱的蓝天。 试题分析:在内容上,要含有关键词 “留
42、守儿童 ”“爱 ”等方面的主题,作为 “公益广告 ”,语言一定要富有感染力和号召力,能真正获得广告的高 “效益 ”。本题要求比较详细、全面,拟写的语句一定要符合这些要求。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 (1)野芳发而幽香, _。 (欧阳修醉翁亭记 ) 蟹六跪而二螯, _,用心躁也。 (荀子劝学 ) (2)千岩万转路不定, _。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_,此时无声胜有声。 (自居易琵琶行 ) (3)_,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_。 (苏轼赤壁赋 ) 答案:( 1)佳木秀而繁阴 ( 2)迷
43、花倚石忽已暝 ( 3)清风徐来 歌窈窕之章。 试题分析:此类 “名句默写 ”题目要注意通假字与较难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此题中易出错的字有:阴、倚、暝、窈、窕。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 记 A。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有人说: “想要走得快,就单独上路;想要走得远,就结伴同行。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 自选角度; 立意自定; 自拟题目; 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文体特征鲜明。 答案: 同行与孤往 独自上路,意味着少了拘束,多了自
44、由,奔跑时脚步无所顾忌,冲刺的速度难以企及;结伴而行,则代表着互相扶持,减少消耗,前途的障碍群起克之,前进的步伐绵延远方。 而在我看来,同行与孤往,本都不是我们前行的目的。无论选择哪一种方式,终究是希望以我们生命的能量 ,以更快的速度走向更远的彼方,抵达我们念兹在兹的理想之地。因而我想最完满的方式,当是先与心念一致的伙伴携手同行,以群策群力披荆斩棘,而后在面对理想的分岔或目标的多样时,勇敢地以一己之力走上自己的道路,以无所畏惧的冲刺速度到达终点。其合其分,本质大抵相同。 彼时欣赏印象派画家的杰作,常常感慨扼腕,想他们建立落选沙龙,一致对抗权威,在新风格的路上走了这样远,却终于大多分道扬镳。然而
45、看得越多,越觉心下释然,无需伤感。他们联手远行,抵达消除了禁锢的广阔天地,而后坚持各自内心所想,飞速地各奔东西。同行时意义不同同行本 身,而在同向一个目标集结努力,独行的姿态亦不是孤独,而是前往自己的梦想。莫奈微酡的睡莲绚丽的绽放,雷诺阿粗砺的铜像骄傲的矗立,梵高旋转的星空固然炫目,高更野性的人体亦有生命之力,最终那一场独行的冲刺,留下这许多独特而伟大的结晶。 譬如水汇于江,切山开道,奔流茫茫,同行千万里,终于走出重重阻隔,此时骤然铺开,各向四面八方,成就广大的冲积扇,气象风物,阔大非常。 独行的方式或许不同,最终却可能殊途同归。世纪之前的俄罗斯诗人,常让我感叹先聚后独的力量,曾经一同为诗歌的
46、美丽与真实奋斗的帕斯捷尔纳克、曼德尔斯塔姆、茨 维塔耶娃,还有稍后的艾基,他们在书信与诗作中携彼此发现广袤大地上未发掘的美景,认识在时代中变迁的城市,在政治洪流中努力捍卫彼此,保护彼此。最终远行之后,他们独自走向不同的方向。有人投向 “更人道的作品 ”,用小说记录一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心声;有人呼唤昨日的太阳,用生命歌唱自由;有人用死亡捍卫美好;有人用田园勾勒民族。彼此分离,他们用短得惊人的时间创造了各自的精彩。而这精彩又静静归于一体,从不同的角度,述说着一个时代人们的挣扎和良知。 仿佛水滴成云,因为聚合而不惧太阳烤炙蒸发,因为一体而运行万里,最终化为个体疾落,滋润不同的地方,而漫流之后,殊途同归
47、。 或如水汇于江河,或如云浮于原野,目标只是理想的远方。同行而后孤往,方能既远且疾。挽起身边的手,挥别旧时的人,没有犹豫没有嗟叹,前进的远方,一片光明。 试题分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此材料的中心词有两个: “快、单独 ”和 “远、结伴 ”,所以立意可从两大方面入手。 一、从 “单独 ”看,可以有以下的立意: 1守得住孤独,才能走得更好(更远、更深)。因为人的思想不同,所以有些人的想法与众不同,被视为异己 、怪物,被孤立,被排斥,只有守得住孤独,才能走到最后。例如梵高、布鲁诺等人。 2人与人不同,他们所选的道理也许不同,所以独自上路也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二、从 “结伴 ”看,可以有这样的立意:人各有所长,又各有所短,要走得更远,那就得学会结伴、合作,取长补短。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