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届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商海沉浮,胜败乃兵家常事。可在商业世界的惊涛骇浪中,迷失自己航线的企业不计其数,而奇迹般地穿越风暴 起死回生 的,却屈指可数。 B虽然眼下还是一派春日严寒,但追逐潮流的时尚人士,纷纷身着 奇装异服 ,追逐属于自己的那份独特美,酝酿出春季的风情。 C改革换了经济的飞速发展,却让环境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如果有一天,人们 司空见惯 了绵延不散的雾霾,那我们还如何走出这令人窒息的污染围城 D每次医改都会历经一个反复论证的过程。步子迈大了,要提防摔倒;步子迈小了,又体现不出改革的
2、意义。这种 患得患失 的谨严态度也是为了更好地对患者负责。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来分辨,做出判断。 A项:起死回生,使死人复活,多形容医术或技术高明,也比喻把处于毁灭境地的事物挽救过。 B项:奇装异服,与现时社会上一般衣着式样不同的服装(多含贬义)。 C项:司空见惯,指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不能带宾语。 D项:患得患失,指对于个人的利害斤斤计较。不合语境。所以选 A。 考点:正确使 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自古以来,文艺中 “实 ”与 “虚 ”的调配,是一门颇费心思的技巧。
3、 , , , , , ,一篇文,一幅画,倘若太 “实 ”了,反而会失去神韵。 “实 ”中有 “虚 ”或 “虚 ”中有 “实 ”,在中国古代诗文和绘画作品中极为常见。 如此做法,追求的是一种 “象外之象 ”“此时无声胜有声 ”的效果。 比如诗人写白马只写 “雪中放出空寻迹,月下牵来只见鞭 ”,画家画寺庙只画出尖尖的屋檐一角,而留出大量空白供读者和观者去玩味。 这就是清代王士祯所说 的: “诗如神龙,见其首不见其尾,或云中露一爪一鳞而已,安得全体? ” 古人赋诗作画,十分讲究点与染、藏与露的关系。 留出空白就是以 “虚 ”写 “实 ”, “虚 ”是对 “实 ”的补充和扩展。 A B C D 答案:
4、 B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可以用排除法。从总体看,论述 “实与虚 ”,结合前后文可知, 应为提出的观点,在内容上,与第一句吻合,故首先 。 “古人赋诗作画 ”与 在内容上相吻合,紧密衔接,故 紧随 ; 是举例证明 ,故紧随 后; 是引用别人的话来评价 ,故紧随 后; “如此做法 ”与 相衔接,故紧随其后;从最后一句内容可知, 符合。所以选 B。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因为公投,克里米亚瞬间成为
5、全世界的焦点,而 1981年出生的克里米亚总检察长纳塔莉娅 波克洛恩斯卡娅更是一夜之间爆红全球网络,成为名副其实的 “网络大红人 ”。 B当地时间 3月 19日下午,湖南的收藏家群体自从向佳士得正式提出联合洽购 “皿方 ”,佳士得就与 “皿方 ”当前所有者沟通后达成拍卖前的成功洽购。 C财政部门切蛋糕,凭什么标准?依据什么科学数据?在一些地方政府中,财政拨款并没有一个系统的量化标准,很多时候都靠领导个人的主观判断为评断的标准依据。 D申银万国等多家券商纷纷发表报告称,随着人民币阶段性贬值持续及人民币长期升值预期显著削弱,短时间内市场流动性将不可避免地出现边际收紧。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类题
6、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仔细分析病句的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 B介词“自从 ”提到主语之前。 C句式杂糅: “很多时候都靠领导个人的主观判断为评断的标准依据。 ”D缺宾语:出现缺宾语,在边际收紧后加 “的现象或状况 ”。故选 A。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时间是哲学中永恒之谜。什么是时间 它意味着什么 离开了人有时间么 在中国人的意识里,时间首先是与人的生死存亡联系在一起的。事物在变迁,生命在流逝,人生极其有限,生活何其短促 那么,有没有可能或如何可能去超越它呢 去构造一个永
7、恒不变的理念世界吗 去皈依上帝相信灵魂永在吗 先秦儒家持守的是一种执著于现实人生的实用理性,它拒绝作抽象思辨,也没有狂热的信仰,不去追求超越时间的永恒,而是把永恒和超越放在当下既得的时间中。在这种哲学背景下,个体生死之谜便被溶解在时间性的人际关系和人性情感 之中。在儒家哲人看来,只有懂得生,才能懂得死,才能在死的自觉中感觉到存在。人之所以在走向死亡中痛切感受存在本身,正因为存在本身毕竟在于生的意义。正因为 “生 ”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对死亡就可以无所谓甚至不屑一顾。正因为 “生 ”有意义和价值,就让个体生命自然终结而无需恐惧哀伤,如果要哀伤,那哀伤的就并非死而是短促的生 时间大快,对生的价值和意
8、义占有和了解得太少,这便是儒家哲人所追求的生死理想。 生的意义既然只存在于人际关怀的现实群体中,那么,追求个体灵魂的不朽或对感性时空的超越和舍弃,以投入无限实体的神的怀抱,便是 不必要和不可能的。如何可以赋予个体所占有的短促的生存以密集的意义,如何在这稍纵即逝的短暂人生和感性现实本身中赢得永恒和不朽,才是应该努力追求的存在课题。一方面,是沉重地慨叹着人生无常、生命短促,另方面则是严肃的历史感和强烈的使命感。时间在这里通过人的历史而具有积淀了的情感感受意义,成了农依不舍,眷恋人生、执着现实的感性情感的纠缠物。时间情感化是华夏文艺和儒家美学的一个根本特征,它是将世界予以内在化的最高层次。 孔子说:
9、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是通由人的情感的渗透,表达了对生的执著,对存在的领悟和对生成的感受 。在这里,时间是情感性的,它的绵延或顿挫,它的存在或消亡,是与情感性在一起的。如果时间没有情感,那是机械的框架和恒等的苍白;如果情感没有时间,那是动物的本能和生命的虚无。只有期待 (未来 )、状态 (现在 )、记忆 (过去 )集于一身的情感的时间,才是活生生的人的生命。在中国艺术中,无论是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及时行乐,莫负年华也好;无论是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济世救民,建功立业也好;无论是化空间为时闻的中国建筑、绘画也好;或者是完全由心理的真实来支配和构造
10、时空的中国戏曲也好,都通 由时间的情感化而加重了生死感受和人生自觉的分量。它并没有解决、也不可能解决生死问题,它只是不断地通过情感而面对着它,品味着它。这样,有关存在的哲学最终就在这人类化了的具有历史积淀成果的流动着的情感本身。 (节选自李泽厚华夏美学 人生的领悟,有删改 ) 【小题 1】根据文意,下列关于 “时间情感化 ”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关于时间情感化,在儒家看来,也只是与人的生死存亡联系在一起。只有懂得生,才能懂得死。悟到了生死的意义,就明白了时间的意味。 B关于时间情感化,儒家认为应该努力追求在稍纵即逝的短暂人生和感 性现实本身中赢得永恒和不朽,这样,时间就具有了丰富的情感感受意
11、义。 C时间情感化是华夏文艺和儒家美学的一个根本特征,它虽没有解决、也不可能解决生死问题,但它却是理解生死问题的最高层次。 D时间情感化加重了人生的生死感受和自觉的分量,形成了儒家独特的美学,它体现在中国艺术的各个领域里。 【小题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先秦儒家持守的是一种执著于现实人生的实用理性,不去追求超越时间的永恒,他们信奉 “朝闻道,夕死可矣 ”,坦然面对死亡,因为死不过是新生的开始。 B在儒家哲人的思想中 ,个体生命自然终结无需恐惧哀伤,如果要哀伤,也是哀伤生,因为人们对生的价值和意义占有和了解得太少。 C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这是孔子面对如何在这稍纵即
12、逝的短暂人生和感性现实本身中赢得永恒和不朽的深沉感喟。 D在儒家有关存在的哲学中,时间的存在或消亡,是与情感联系在一起的,如果时间没有情感,或是情感没有时间,都是不可想象的。 【小题 3】从全文看,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 “什么是时间 ”这是哲学中永恒之谜。儒家哲人的谜底是个体生死之谜被溶解在时间性的人际关系和人性情感之中。 B儒家先哲拒绝作抽象思辨,也没有狂热的信仰,不去追求超越时间的永恒,因而他们对人生普遍缺乏理性的思考。 C只有集过去、现在、未来于一身的情感的时间,才是活生生的人的生命,这也是人与动物的主要区别。 D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不论是及时行乐、莫负年华的咏叹,还是济世救
13、民、建功立业的抒写,都在时间的情感化中体现出生命主题的厚重。 答案:【小题 1】 B 【小题 2】 A 【小题 3】 B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题要先从文中找到论述 “时间情感化 ”的语段,然后将选项带入原文,并仔细辨识与原文内容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取舍。 A项 “只是 ”绝对化,“只有懂得生,才能懂得死 ”说少了。 C,最高层次错,原文是指通过艺术和美学把生命过程赋予了情感意义。 D与原文不符,原文为 “艺术加重了 分量 ”。 所以选 B。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在整体感知文意的基础上,将选项带入原文进行比较分析,做出判断
14、, A项, “因为死不过是新生的开始 ”,表述不正确,对原文理解有误。所以选 A。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此题可根据文中作者论述的观点来分析和推断选 项是否符合作者的观点, B项, “他们对人生普遍缺乏理性的思考 ”表述错误,文中有 “执著于现实人生的实用理性 ”。所以选 B。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25分 ) 承认自己是 “神经病 ”的章太炎 光绪二十九年 (1903),上海大同书局出版了一本名为革命军的小册子,作者为年仅十八岁的青年邹容,书前并有章太炎作序。由于此书
15、宣扬反清思想,向来鼓吹反清革命的苏报特地刊文介绍,并获得广大回响。然而对清政府来说,此举不啻叛国行为,于是派员前往逮捕邹、章二人。 据章太炎于坐牢期满出狱、东渡日本后所撰的邹容传记述,当时他正在整理学社事务,且 “志在流血 ”,所以不肯离去,坐等巡捕前来捉拿。而邹容原本已从后门逃跑,躲在一英国传教士住所,但听说章太炎被捕下狱,立刻到衙门自首。 后来,这对忘年之交以平民的身份与清政府在上海租界法庭当庭对质,痛斥朝廷的腐败。虽然清政府想以 “毁谤朝廷 ”“大逆不道 ”“图谋不轨 ”的罪名将他们凌迟处死,但在强大舆论的压力与租界当局的干预下,只得分别判处邹、章二人两年及三年徒刑。审讯结束后,章太炎与
16、邹容被送回牢房,不想沿路观者如堵,章太炎见状,即高声 吟道: “风吹枷锁满城香,都市争看员外郎。 ”回到牢里,他还与邹容互吟诗相赠。不久,邹容因无法适应狱中恶劣的环境而病逝,章太炎则刑满出狱,继续从事革命活动。 袁世凯窃取大总统宝座后,曾聘章为总统府高等顾问。章太炎看出袁有称帝野心,拟效方孝孺故事,执丧杖,穿麻衣,痛哭于国门,以哀共和之将亡,为同人所劝阻。然而 “章疯子 ”的名声,由此传开。 章太炎就是这样喜欢特立独行,当听到有人说他是 “疯子 ”和 “神经病 ”时,他非但不以为忤,还赞成对方的说法,自认是神经病,且希望他的同志、朋友,都能带点神经病。他在东京加入同盟会时,曾 有过一段演讲:
17、“大几非常的议论;不是神经病的人断不能想,就能想亦不能说,遇着艰难困苦的时候,不是神经病的人断不能百折不回,孤行己意。所以古来有大学问成大事业的,必得有神经病,才能做到。为这缘故,兄弟承认自己有神经病,也愿诸位同志人人个个都有一两分神经病。近来传说某某有神经病,某某也有神经病,兄弟看来,不怕有神经病,只怕富贵利禄当面出现的时候,那神经病立刻好了,这才是要不得呢 !” 章太炎被袁世凯幽禁于北京龙泉寺时,因愤怒而绝食以示抗议。由于正逢隆冬,滴水成冰,绝食两天后,他又冷又饥,躺在床上已奄奄一息。门人朱 逖先、吴承仕、钱玄同等闻讯,纷纷跑去劝他进食,但从早到晚,不管大家怎么劝说,章太炎都摇头不理会。
18、就在无计可施时,吴承仕突然灵光一闪,问: “您比祢衡如何 ”章太炎两眼一瞪,哼声道: “祢正平 (祢衡 )怎么比得上我 ”吴承仕于是告诉他,刘表欲杀祢衡,但自己不想背罪名,所以将弥衡送到黄祖那里,让他下手当恶人;如今袁世凯比刘表更厉害,因为他不需利用黄祖那样的人,就可让先生 (指章太炎 )自己把自己杀了。龙泉寺软禁中的章太炎一听,赶紧从床上翻身坐起,斥道: “这是什么话 !”众门人见状趁机苦劝,并拿出荷包蛋等章太炎爱吃的食物, 终于让他恢复了饮食。 胡适所著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是中国最早使用新式标点符号的书籍。书出来后,胡适特地送一本给章太炎,并在封面里写上 “太炎先生指谬 ”,署名 “胡适敬赠
19、 ”。其中 “太炎 ”和 “胡适 ”二词右边都加条黑线,表示是 “人名 ”。然而,章太炎不懂新式标点符号的应用,所以看到自己 名字旁的黑线,即骂说: “何物胡适 !敢在我名上胡抹乱画! ”继而发现 “胡适 ”两字旁边也画一黑线,这才笑说:“他名字边也有线。就彼此抵消了。 ” 章太炎晚年居住上海时,离家五十公尺之外,即找不到路回来。偏偏他又记不得自家地址,只能沿途问人,其 问法是: “我家在哪里? ”被问到的人,常当他是疯子。某次,他从南京返回上海,由于家人记错班次,没接到他,他只好雇一辆马车,并告诉车夫说: “到我家里。 ”车夫无法,只好在街上穷兜,转了半天才被家人寻获。此外,章太炎也不会用钱
20、,只知一张钞票可用一次。所以他叫佣人买烟一包,给五元大洋;儿子想买大衣,他给五元大洋;后来要在苏州盖房子,他也只拨了五元大洋。 (选自晚清民国人物另类档案,有改动 ) 相关链接: 民国成立后,章太炎自日本返国,担任孙中山的总统府枢密顾问。宋教仁遇刺后,因参与讨袁活动而被袁世凯禁锢。 924年脱离国民党,并在苏州设立 “章氏国学讲习会 ”,从此以讲习为业。 “九一八事变 ”后,积极赞助抗日运动。后病逝于苏州。 (承认自己是 “神经病 ”的章太炎 ) 在革命军中,邹容开宗明义的提出,要用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朝的皇权,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国家,并为这个国家定名 “中华共和国 ”。 (历史上的今天 ) 革命军
21、被誉为中国近代的人权宣言。孙中山赞誉它 “为排满最激烈之言论 ”, “能大动人心,他日必收好果 ”的作品。当时苏报主笔章士钊著文说:革命军 “诚今日国民教育之一教科书也 ”。可见其宣传鼓动力量之巨大。(历 史上的今天 ) 【小题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 A在 “苏报案 ”中,章太炎因为志在流血,所以才坐等巡捕前来捉拿;而邹容到衙门自首,是因为听说章太炎已被捕入狱。 B章太炎在审讯结束后回牢房的路上,见围观的群众很多,于是高声吟诵诗句,这样做是因为他想唤醒民众反清的意识。 C章太炎对别人称自己为神经病非但不以为忤,还自认就是神经病,是因为他认为只有特立独行
22、的人才能百折不回,孤行己意,成就大学问、大事业。 D章太炎性格开通,并不固执己见。听到劝说有理便停止绝食,看到书中 胡适的名字旁也有黑线便怒气平息,就体现了这一点。 E邹容在他的革命军中提出要用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朝的皇权,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国家,得到了包括章太炎在内的许多革命志士的积极响应。 【小题 2】本文是章太炎先生的传记,但文章开头为什么却写了邹容之事 请结合全部材料作简要分析。 (6分 ) 【小题 3】你认为作品中章太炎的哪些革命行为可能让人们觉得他是 “神经病 ” (6分 ) 【小题 4】当章太炎听说别人称他为神经病时,他并不以为忤,并自认是神经病。请你结合对 “神经病 ”内涵的分析,谈
23、谈你对章太炎的这种态度的看法。 (8分 ) 答案:【小题 1】 CE 【小题 2】 有助于了解章太炎当时生活的时代背景。 章太炎因为为邹容的革命军作序,而受连累,这就自然简捷地引出了主人公。 展示邹容的思想倾向,有力地烘托了章太炎先生的形象。 【小题 3】 在苏报案中,因为事业在身,且志在流血,不仅不肯逃离,还要坐等巡捕前来捉拿。 在法庭上受审时不顾生死,而大声斥责清廷的腐败。 在审讯结束回牢房的路上向沿路的围观群众高声吟诗。 准备执丧杖,穿麻衣,到国门痛哭,以哀共和将亡。 【小题 4】 为追求进步与真理不顾个人安危的牺牲精神。 面对牢狱之灾仍能表现从容的 乐观精神。 在艰难困苦面前要具有百折
24、不回、孤行己意的顽强精神。 能想能说 “非常议论 ”的无畏精神。 (以上每点 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 我认同他的这种态度。要想成就非常之事业,当然要有非常的精神和行为,(1分 )章太炎正是在别人不理解他的情况下仍能坚持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才最终成为民国著名的思想家、革命家和学者。他的这种态度对于今天的我们仍有借鉴意义。 (2分 ) 【小题 1】 试题分析:可根据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将选项带入文本进行比较分析, A“志在流血 ”前有 “且 ”字,表明原因并非一个; B “唤醒民众意识 ”无依据; D “看到胡适的名字旁也有黑线便怒气平息 ”与 “性格开通 ”和 “不固执己见 ”没有关系。所以选
25、CE。 考点: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根据开篇内容,从内容、结构、手法等角度分析,在内容上,由于邹容在革命军这本小册子上牵涉到章太炎,一同被捕,故写邹容的事情,自然交代了专主的生活背景,并在结构上,起着引出下文的作用;在表现手法上,写邹容的形象,自然能烘托出章太炎的形象。 考点: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从不同 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 F。 【小题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答题时,可着眼于全文,找出叙述章太炎革命行为的语段,
26、然后根据提示性的语句筛选出来加以概括即可。例如,第2 段 “志在流血 ”,所以不肯离去,坐等巡捕前来捉拿。 ”就表现了他的 “神经病 ”。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需要正确理解章太炎的 “神经病 ”的思想精神,可根据文本中章太炎的革命行为来概括出章太炎的精神品质,可参考第三题。在阐述自己的看法和理解时 ,要采用肯定和赞赏的态度来评价章太炎的精神,并结合现实和自己的生活实际,阐述章太炎的这种精神对我们今天的重要意义。 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 F。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2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一条绳索 秘鲁 弗朗西斯科 埃斯卡特 胡安发现了一条从天上垂下来的绳索。 那条长得令人难以置信的绳索一直往上延伸,延伸,直至消失在冬日的云层里,胡安一边看着它一边想身边没有人会相信他看到的这一幕。 “这孩子太孤独,出现幻觉了。 ”听到胡安的故事,他姑姑会这么说。 “应该带他去看心理医生! ”最后她会得出这样的结论。 于是胡安一直跑回了家,看见他爸爸正坐在门口的那段老树干上。 “有一条绳子从天上垂下来! ”胡安喊道。 父亲沉默地看了他一眼,好像胡安说的是一种奇怪的无法理解的方言。 胡安痛恨没有人认真地对待这件事,然而他已经习惯了,人们总是把他当成一个小孩子,尽管
28、他都快十岁了,在大草原上可以骑着自行车到处来去。 “爸爸,你得看看,我发现的那条绳子非常粗大,我一个人没法把它运回家。 ”胡安试着用父亲的语言表达 ,想让他别再像平时那样用轻蔑的表情看着自己。 “请您跟我来一下吧,爸爸,就一会儿。 ”胡安哀求道。 但这仍是徒劳,父亲不喜欢胡安求他玩耍,就像不喜欢玩耍本身,于是那孩子决定再次消失,重新向发现那条绳索的地方跑去。 他很快又看到了它,在大草原中央,纹丝不动,风吹拂着,但那条绳索仍定定地悬在那里,并不是绷紧了,只是静静的。胡安看了它一会儿,又向天上望去,寻找一种解释,但是同样一无所获,这时他想到直到现在他还没有碰过那条绳索,就决定碰碰看,好证明那是真实
29、的,而不仅仅是一种幻觉,或是海市蜃楼,就像那些在沙漠里迷 路的旅行者所看到的。 胡安重新看了一下绳索,决定走过去。但因为某种原因,他又想起了搂着绳索渴死的旅行者,不敢向前走一步。考虑了几秒钟后,他吸了一口气,向前迈出了第一步,然后,又一步,又一步,直到剩下不到一米的距离,他伸出胳膊,用指尖轻轻地碰了一下绳索。 “很软。 ”他想。 胡安决定拉一下那条绳索。他用双手抓住绳索,使劲向下一拉,但是什么也没发生,绳索顶住了他的全部力量,于是他决定全身吊上去,他助跑,牢牢地搂着绳索纵身一跳,就像一个九岁的人猿泰山一样吊在了绳索上。 胡安想起了一个小孩和三颗菜豆的故事,那个小孩在他 家院子里种下了三颗菜豆,
30、最后菜豆长成了一棵巨大的爬蔓植物,一直长到了天上,那孩子顺着它爬上去,在顶端发现了一座城堡,里面满是财宝。但是真的是菜豆吗?菜豆不会长成爬蔓植物呀,真是个奇怪的故事 胡安学校的作业本上总是写满了老师的评语,说他是个非常不专心的孩子,喜欢在课堂上想入非非。现在胡安可给了所有那些老师一个理由了,在他眼前出现了一条悬空的神奇的绳索。 “我应该爬上去,我得看看这是什么。 ”他这样想着,开始攀着绳索向上爬。 胡安爬到了十米高的时候,就害怕得不敢继续了,但是也没有勇气松开手,于是就停在了那里,不 知道该怎么办,他的小手很疼,胳膊开始颤抖,他决定慢慢地滑到地面上去,然后从家里随便找个人来,让他看看这条绳索。
31、但是他刚准备动一下,就感到绳索开始下降。 突然,从很高的地方传来一声:砰 胡安一下子掉在了地面上,绳索开始往他身上落,好像终于从固定它的地方松开了。 绳索不停地往胡安身上落,把胡安埋在里面形成了一座小山;胡安绝望地挪动着胳膊,这时他感到绳索湿透了 他终于从里面钻了出来,一溜烟跑回了家。 父母不想听胡安解释,他到家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开始下着细雨;一顿惩罚后,他上楼回到自己的房间,透过窗户看着雨,无 法讲述自己的奇遇。雨不停地下了三天三夜,胡安的父母决定停止度假回城去;胡安无法回到发现绳索的地方了,全家人都监视着他,同时全家人都受够了那场绵绵不绝的雨。似乎所有人都认为他是那场雨的罪魁祸首 在绳索落
32、地的地方,大雨形成了一个湖;随着时间的流逝,湖带来了植物,植物引来了动物,大草原变成了一个山谷;七十年后,那个被称为 “拉坎提亚 ”的山谷里的湖成了当地河鳟最多的地方。最近一次我去那里,一些东西引起了我的注意,湖里的所有小艇上只有一个人没有在垂钓,那是一个老人,他看着沁凉的湖水,似乎在思念着什么,看了他好一会儿 ,我禁不住好奇心驱使,上前问他在找什么。 “我的绳索。 ”他回答道。 (译林 2010年第 2期,有删改) 【小题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小说生动形象地塑造了胡安这个人物,运用了语言和心理描写表现他的性格特点。 B小说通过细节描写,将现实生活中
33、不存在的 “绳索 ”写得充满真实感,比如绳索从空中垂下来的样子,对胡安爬绳索的过程描写也很真实。 C小说主要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手法,这样可以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使故事更具有真实感,留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 D对比鲜明是这篇小 说最突出的特色,看起来不可能发生的行为,就是通过胡安和 “我 ”的对比表现出来的。 E小说中的 “绳索 ”象征意义丰富,象征着成人缺失的童年好奇本能、象征人们向往的某种奇迹或理想等内容。 【小题 2】第 段的插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6分) 【小题 3】小说主人公胡安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6分) 【小题 4】小说最后两段安排七十年后寻找绳索的情节,结合文本探究
34、这样写的作用。( 8分) 答案:【小题 1】 BE选 E给 3分,选 B给 2分,选 A给 1分。 【小题 2】 人物性格上,通过补充他回忆故事和学校经历的描写,进一步 表现了胡安喜欢幻想的性格,使胡安的行为更加合理; 内容上,交代胡安决定爬上绳索的动因,为后文情节做铺垫; 结构安排上,使情节更加起伏,充满波澜,摇曳多姿。(每点 2分,共 6分) 【小题 3】( 1)充满好奇和自信、喜欢探索:看见绳索极力攀爬想探寻究竟、喜欢在课堂上想入非非。( 2)谨慎胆怯,小心细致:一步一步十分小心接近绳索,用指尖轻轻触碰绳索,爬到十米害怕得不敢继续。( 3)勇敢执着,有冒险精神:在央求父亲无果后,自己向绳
35、索跑去。七十年后还在寻找绳索。(每点2分,共 6分,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不分析者最多得 3分) 【小 题 4】 表现人物性格,用七十年的发展轨迹进一步表现胡安充满好奇的精神和探索的欲望,符合人物性格特征。 照应前文情节,使绳索成为小说线索,贯穿全文,使小说结构完整。 深化了小说的主题,丰富了小说主题意蕴。 加大小说时间长度和空间广度,丰富了小说的艺术技巧。 增加了小说的神秘感,激发读者丰富的想象。(每点 2分,共 8分,答出四点即可) 【小题 1】 试题分析:可在整体感知小说内容的基础上,从小说的人物、故事情节、环境等三个角度分析, A “运用了语言、心理描写 ”概括不全面,缺少了动作描写。 C
36、主要采取的是第三人称手法, 最后两段使用了第一人称。 D“对比鲜明是这篇小说最突出的特色 ”、 “通过胡安和 “我 ”的对比表现出来 ”都有误。所以选 BE。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插叙的作用的分析能力,答题时可根据插叙在小说中的一般性作用,结合着具体语段分析,可先分析插入的段落的内容,然后注意和主要人物的关系,再考虑结构和主题的关系。组织答案:时,可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作答。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可根据人物的言行举止等描写内容,然
37、后再根据小说中塑造人物的手法主要正面和侧面,正面主要是肖像、语言、动作、心理,侧面主要是环境的烘托,对他人的影响以及他人的评价等,在文中找到这些句子进行归纳,可以找到到答案:。答题时注意用文中的事实对性格进行解释分析。例如第 10段,看见绳索极力攀爬想探寻究竟,表现了他充满好奇和自信、喜欢探索的性格。以此类推即可。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4】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根据小说故 事情节内容分析结尾这一情节在内容上、结构上的作用。探究情节要先明确情节的内容,然后注意和情节本身、人物、主旨的关系。答题时要结合小说的情节内容作答
38、并结合着作者的写作意图答题。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 F。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高 ,字昭玄,自云渤海蓓人也。父宾,背齐归周,大司马独孤信引为僚佐,赐姓独孤氏。 少明敏,有器局,略涉书史,尤善词令。初,孩孺时,家有柳树,高百许尺,亭亭如盖。里中父老曰: “此家当出贵人 。 ”年十七,周齐王宪引为记室。武帝时,袭爵武阳县伯,除内史上士,寻迁下大夫。以平齐功,拜开府。寻从越王盛击隰州叛胡,平之。 高祖得政,素知 强明,又习兵事,多计略,意欲引之入府,遣邗国公杨惠谕意。承旨欣然曰: “愿受驱驰。纵
39、令公事不成, 亦不 辞 灭族。 ”于是为相府司录。 时长史郑译、司马刘 P并以奢纵被疏,高祖弥属意于颊,委以心膂 。尉迟迥之起兵也,遣子 什狡锇送颍唤 臀溱臁咦媪钗 砘髦 梁友簦 蚁冉 咦嬉灾罱 灰唬 畲拗俜郊嘀 俜酱歉冈谏蕉 憋 G又见刘 P、郑译并无去意,遂自请行,深合上旨,遂遣 ;受命便发,遣人辞母,云忠孝不可两兼, 欷就路。至军,为桥子沁水,贼于上流纵火筏, 预为土狗以御之。既渡,焚桥而战,大破之,因平尉迟迥。军还,侍宴于卧内,上撤御帷以赐之。进位柱国,改封义宁县公,迁相府司马,任寄益 隆 。 高祖受禅,拜尚书左仆射,兼纳言,进封渤海郡公,朝臣莫与为比,上每呼为独孤而不名也。 深避权势
40、,上表逊位,让于苏威。上欲成其美,听解仆射。数日,上曰: “苏威高蹈 注 前朝, 能推举。吾闻进贤受上赏,宁可令去官 !”于是命 复位,俄拜左卫大将军,本官如故。 每坐朝堂北槐树下以听事,其树不依行列, 有司将伐之。上特命勿去,以示后人。其见重如此。 母忧去职,二旬起令视事。 流涕辞让,优诏不许 。 开皇九年,晋王广大举伐陈,以 为元帅长史,三军谘禀,皆取断于 。及陈平,以功加授上柱国,进爵齐国公。 又逊位,诏曰: “公识鉴通远,器略优深,此则天降良辅,翊赞朕躬, 幸 无词费也。 ”其优奖如此。是后右卫将军庞晃及将军卢贲等,前后 短 于上。上怒之,皆被疏黜。因谓 曰: “独孤公犹镜也,每被磨莹
41、,皎然益明。 ”未几,尚书都事姜晔、楚州行参军李君才并奏称水旱不调,罪由高 ,请废黜之。二人俱得罪而去,亲礼逾密。上尝从容命 与贺若弼 言及平陈事, 曰: “贺若弼先献十策,后于蒋山苦战破贼。臣文吏耳,焉敢与大将军论功! ”帝大笑,时论嘉其有让。 (选自隋史 高 传 注 高蹈,隐居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 亦不 辞 灭族辞:回避 B任寄益 隆 隆:隆重 C 幸 无词费也幸:希望 D前后 短 于上短:诋毁 【小题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高颇有谦让之礼的一组是 (3分 ) 纵令公事不成, 亦不辞灭族 上表逊位,让于苏威 顾每坐朝堂北槐树下以听事
42、 流涕辞让,优诏不许 臣文吏耳,焉敢与大将军论功 时论嘉其有让 A B C D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高 父亲因曾做独孤信幕僚,被赐独孤氏。高 小时就聪敏好学,很有气量,乡里的父老乡亲根据他们家柳树的特征,就预测高家将来一定会出现贵人。 B高祖主持朝政时,知道高 精明强干,并且熟习军事,足智多谋,就派邗国公杨惠表达了想要召他到自己府里委以重任的意愿,高 欣然答应。 C尉迟迥起兵进犯,高祖所派将领不敢贸然前进,所派监军又不愿意前去,高 自荐前往,巧施计策,大败敌军,得到朝廷的嘉奖。 D高祖称帝后,多次封赏高 ,对高 常呼独孤而不称名;还罢黜了一
43、些诋毁高 的官员,可见皇帝想成就高 美名的意图。 【小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 (1)时长史郑译、司马刘 P并以奢纵被疏,高祖弥属意于颊,委以心膂。 (5分 ) (2)母忧去职,二旬起令视事。 流涕辞让,优诏不许。 (5分 ) 答案:【小题 1】 B 【小题 2】 C 【小题 3】 D 【小题 4】 (1)(5分 )当时长史郑译、司马刘 P都因为奢侈放纵被疏远,高祖愈加看重高颠,把他作为心腹重臣。 (2)(5 分 )因母亲去世而离职,二十天就被命令起身来朝办公。高 流着眼泪推辞,但皇帝褒奖的诏书不同意。 【小题 1】 试题分析:在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
44、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 B项解释不正确,由原文上下句大意内容可知, B项,隆,高,深。所以选 B。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类题可先疏通选项句意,然后根据文意及句意来判断是否全都 表明高颇有谦让之礼。 表明高 是高祖心腹重臣; 表现的是高 办公处理政务的地点; 表现的是因母亲的去世而推辞。所以选 C。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 D项, “可见 ”一句与前面的内容没有因果关系。所以选 D。
45、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 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 “弥 ”“属意 “心膂 ”“忧 “视事 ”“优诏 ”。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译文参考: 高 字昭玄,自称是渤海蓓人。父亲高宾,背弃北齐归顺北周,北周大司马独孤信召他做了幕僚,赐他独孤姓氏。高 少年时聪明敏捷,很有度量胸襟,读了一些史书,特别擅长辞令。当初,在孩童时,家有一棵
46、柳树,有百尺多高,繁茂挺拔如同车盖。乡里的父老说: “这家要出大贵人。 ”十七岁,周的齐王宇文宪召引他做记室。武帝时,又承袭爵位做了武阳县伯, 又被任用为内史上士,不久又升为下大夫。因平定北齐有功,被封为开府。不久随越王宇文盛进攻隰州叛乱的胡人,平定了叛乱。 高祖主持朝政,早知道高 精明强干,并且熟习军事,计谋丰富,便想延揽入丞相府。于是派邗国公杨惠传达丞相的意思,高 领会旨意十分高兴地说: “愿意接受驱使。即使事业不能成功,我也不怕灭族之灾。 ”于是任丞相府司录。当时长史郑译、司马刘 P都因为奢侈放纵被疏远,高祖愈加看重高 ,把他作为心腹重臣。尉迟迥起兵叛乱,派遣自己的儿子尉迟 狡锉 送颍
47、溱臁咦婷 钗 砉髋丫 倬 胶友簦 盥反缶 疾桓 伊煜瘸稣健咦婕 罱 挥型骋恢富樱 忝 畲拗俜角叭嗑 拗俜揭愿盖自谏蕉 赏拼恰鞘备唢 G见郑译、刘 P都没有前往前线的意思,便主动请求出行,很合高祖的心意,于是派遣高 。高 接受指令立即出发,派人代为辞别母亲,说忠孝不能两全,便感慨叹息着上了路。到军中,在沁水上架桥,贼军在上游放下点着火的小船,高 预先制作土狗 (水中障碍,前锐后广,前高后低,状如坐狗的土墩 )以抵御火船。渡过沁水后烧掉桥与叛军背水一战,大败叛军,于是平定了尉迟迥。军队撤回,出席皇帝内室举办的宴会,皇帝竟撤下御帐赏给他。晋位柱国,改封义宁 县公,升任丞相府司马,信任倚托的地位更加提高。 高祖接受周的禅让,高 拜受尚书仆射,兼任纳言,进封渤海郡公,朝臣中没有谁能比得上他,皇上常常称他为 “独孤 ”而不叫他的名字。高 很注意避开权力地位,上表章请求辞职,请苏威接替。皇上想成就他让贤的美名,同意他解除仆射的官职。几天后,皇帝说: “苏威在前朝隐居不肯做官,高 能推举他。我听说推荐贤能的人受上赏,怎么能让他除去官职呢 ”于是命令高 恢复原位,不久又拜高 为左卫大将军,原来的官职不变。高 时常坐在朝堂北边的一棵槐树下办公处理政务,那棵树不在行列之内,主事的要 砍掉它,皇帝特别指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