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届河南省登封一中高三第一次段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 A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经常有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会聚在这里,他们各具民族风格与艺术特色的优美歌声在大厅内 交相辉映 ,久久回荡。 B沁阳市退休干部王锡柱先生,通过几年来 晨钟暮鼓 地勤劳耕作,终于在古稀之年了却了身为 “商隐故里 ”人的夙愿 由他主编的李商隐诗选浅释日前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 C清中叶后,佛教势渐衰微;太平天国用拜上帝教做门面,摧残异教,东南佛法 不绝如缕 ;同治以来,才得以重整兴复。 D每次试验,钟南山院士都尽量 寸量铢称 ,他说这样不仅能够
2、使实验结果更加精确,还能避免实验材料的浪费。 答案: C 试题分析: C项, “不绝如缕 ”:形容形势危急,或形容声音微弱悠长。 A项用错对象。交相辉映:各种光亮、彩色等互相映照。形容对象错了。 B项望文生义。 “晨钟暮鼓 ”:比喻令人警悟的语言,应该为 “起早贪黑 ”。 D项褒贬误用。“寸量株称 ”用于贬义,比喻点点滴滴地计量,烦琐不切实用。出自宋代苏洵史论下: “欲寸量蛛称,以摘其失,则烦不可举。 ”用在这里不合适。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 (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 混沌初开,人猿相别。 _。 _。 _。_。
3、 _。 _。所谓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是语言的定型化产品。说到底,语文就是力量。 可想而知,没有语文的世界将会是什么样子。 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外化,智慧的物化,说在口头上的叫 “语 ”,写在书面上的叫 “文 ”。 人生在世,靠语文进行学习、工作、生活, 语文是人们须臾不可缺少的工具。 人类有了语言,就标志着人类摆脱了愚昧、野蛮,进入文明、开化的时代。 语文就是口头语和书面语的合称。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言的外延就有多大。 交际交流,表达情意,人们利用语文这个工具 “接收 ”或 “表达 ”自己的精神思想,创造发明,形成认识论、世界观,铸造宏伟的文学殿堂,推进世界向前发展。 A B C D 答案: D
4、试题分析:解答此题首先要理清此段文字的逻辑顺序,语言 语文 语文的作用,与之相对应的句子分别是 ,即可得出答案:为 D。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 A工厂实行了生产责任制以后,成品率有了明显的提高,每月废品由原先一千只下降到一百只,废品率下降了九倍。 B百年来,中华书局一直以传承文明为己任,本着守正出新的原则,整理出版了大批古籍,也推出了许多高水平的学术新著。 C那几天阴雨连绵,造成他家住的平房 因年久失修而大面积漏雨,屋内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妻子只在这时才写信向他发一两句牢骚。 D哺乳期妇女如果
5、仅仅依靠服用补品中的含碘量,就有可能缺碘,若不及时添加含碘食品,则有可能导致婴儿脑神经损伤或智力低下。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项不合逻辑。数目的减少只能说减少或降低百分之几,而不能说减少或降低几倍,可将 “九倍 ”改为 “90 ”。 C项,关系混杂,可删去 “造成 ”,或将前两句改为 “那几天阴雨连绵,造成他家住的平房大面积漏雨 ”。 D项搭配不当。动词 “服用 ”和宾语 “含碘量 ”搭配不当。可改为 “服用含碘的补品 ”。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雾霾天气是一种重要的城市气象灾害。大范围雾霾天气主要出现在冷空气较弱和水汽
6、条件较好的大尺度大气环流形势下,近地面低空为静风或微风。由于雾霾天气的湿度较高,水汽较大,雾滴提供了吸附和反应场所,加速反应性气态污染物向液态颗粒物成分的转化,同时颗粒物也容易作为凝结核加速雾霾的生成,两者相互作用,迅速形成污染。冷空气来临,风速增加,雾霾逐渐消散。研究表明,雾霾天气的形成和发展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 2009年 11月 3-8日的一 次持续性雾霾天气过程具有显著阶段性特征,是一次持续时间长、阶段性特征明显的雾霾混合性天气。本次持续性雾霾天气的第一阶段是霾阶段,该阶段 PM2 5浓度增加是影响雾霾能见度降低的主要因素;第二阶段是大雾阶段,该阶段相对湿度增大是导致能见度下降的重要因
7、素,在持续性大雾天气的静稳条件下,导致 PM2 5浓度累积增加;第三阶段后,由于北方冷空气的入侵,大雾天气结束。可以看出,雾霾过程能见度的变化和相对湿度、 PM2 5浓度、温度、风速的变化具有很好的阶段性对应关系。相对湿度与能见度在整个过程中保持稳定的负相关线性关系。由 于温度决定了相对湿度的水平,因此温度与能见度的关系实际上反映了相对湿度与能见度的关系;而从整个过程来看, PM2 5与能见度是明显的非线性关系,在第一阶段PM2 5对能见度影响的速率要明显高于第二阶段,而在第二阶段中, PM2 5对雾霾能见度的影响水平几乎保持不变。风速与雾霾能见度是正相关的线性关系,从整体上看,风速越大能见度
8、越好,而从风速对能见度影响的线性趋势上看,第一阶段风速对能见度的影响速率要大于第二阶段风速对能见度的影响速率,第三阶段能见度随着风速的增加而迅速增大,反映出风速对雾霾过程能见度的转好有重要 的作用。 以北京为例。研究发现:无论是年均水平还是月均水平,霾日都要远远高于雾日,说明霾天气比雾天气对北京的影响更为严重。从月际变化上来看,大雾天气月变化十分明显,更集中于 10-12月份;而霾天气在各月差异相对较小,除8-10月份的其他各月均有较多霾天气出现。从空间分布来看,雾霾天气在北京东南及城区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北京西北部雾霾发生频率最低、强度最小。城区和东南地区是霾天气影响最为严重的地区,而大
9、雾天气虽然在东南发生频繁,但是大雾强度在城区相对较弱,在城区的西北和西南大雾强度最大。 雾霾天气频繁发生 ,对城市大气环境、群众健康、交通安全、农业生产等带来的影响日益显著,极易酿成雾霾灾害。同时,由于大部分严重的雾霾天气一旦形成往往很难消散,此类持续性雾霾天气对城市环境的危害往往尤其严重,并容易带来较强的社会负面影响。 2011年,雾霾天气第一次入选中国十大天气气候事件,反映出社会公众对雾霾天气关注程度的进一步提高。雾霾气候特征和影响因素是雾霾灾害风险评估的基础性工作,对于雾霾防灾减灾和雾霾风险防范具有重要意义。 (摘编自读秀网雾霾天气的影响及对策) 【小题 1】下列对于雾霾天气的理解,不正
10、确的一项是( )( 3分) A雾霾天气是一种重要的城市气象灾害,严重的雾霾一旦形成,大多很难消散,对城市环境的危害很大,容易酿成雾霾灾害。 B雾霾天气的大范围出现,主要是在冷空气较弱或水汽条件较好的大气环流形势下,而且近地面低空为静风或微风。 C雾霾天气之所以形成污染,是由于反应性气态污染物向液态颗粒物成分的转化和颗粒物作为凝结核加速雾霾生成的相互作用。 D雾霾天气的湿度较高,水汽较大,最后的消散往往受到冷空气入侵的影响,它的形成和发展与气象条件的变化有密切关系。 【小题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是( )( 3分) A从具有显著的阶段性特征的雾霾天气过程来看,能见度的变化和
11、PM2 5浓度、相对湿度、温度与风速的变化具有良好的阶段性对应关系。 B在持续时间长的雾霾混合性天气的全过程中,温度、相对湿度与能见度保持稳定的负相关线性关系,风速与能见度的关系则成正比。 C 2009年 11月的那次雾霾天气的整个过程中, PM2 5与能见度是明显的非线性关系,它对雾霾能见度的影响水平几乎保持不变。 D北京的雾霾天气有以下特点:霾日多雾日少;霾日分散雾日集中;雾霾天气中,大雾在东南地区发生频繁,但强度在城区 相对较弱。 【小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尽管雾霾天气在北京东南及城区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但是雾天气和霾天气对这些地区的影
12、响却有着明显不同。 B雾霾天气如果持续时间长、阶段性特征明显,就会表现出: PM2 5浓度、相对湿度、风速与能见度保持稳定的线性关系。 C雾霾天气入选中国十大天气气候事件,体现了民众关注度的提高,也可以反映出政府关注民生、直面问题的工作态度。 D雾霾天气极易酿成雾霾灾害,如果对形成它的气候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灾害风险评估,采取针对措施,就有利于防范这种天气灾害。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小题 3】 B 【小题 1】 试题分析: “主要是在冷空气较弱或水汽条件较好的大气环流形势下 ”错,其条件不是二者居其一,而是两者都应具备, “或 ”应为 “和 ”。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
13、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 “几乎保持不变 ”理解有误。从整个过程来看, PM2 5与能见度是明显的非线性关系,在第一阶段 PM2 5对能见度影响的速率要明显高于第 二阶段,而在第二阶段中, PM2 5对雾霾能见度的影响水平几乎保持不变。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 “稳定的线性关系 ”分析有误。风速与雾霾能见度是正相关的线性关系,从整体上看,风速越大能见度越好,而从风速对能见度影响的线性趋势上看,第一阶段风速对能见度的影响速率要大于第二阶段风速对能见度的影响速率,第三阶段能见度随着风速的增加而迅速增大,反映出风速
14、对雾霾过程能见度的转好有重要的作用。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 题。 晚清名臣沈葆桢 沈葆桢的故居在福州城区宫巷 11号。这是一幢建于明天启年间的大宅,面积达1500平方米。当年的沈宅布局严谨,装饰富丽。 1936年,客居福州的郁达夫,曾对这条巷子有这样一番描写:走过宫巷,见毗连的大宅,都是钟鸣鼎食之家 两旁进士匾额,多如市上招牌。 沈葆桢有三个身份:林则徐的外甥兼女婿、大清船政大臣兼通商大臣、两江总督兼管台湾。这三个响当当的身份,也勾勒出他非凡的一生。 沈葆桢的母亲林蕙芳是林则徐的六妹。沈林两家既是近邻又是近亲。沈葆桢长相一般,个子不高
15、,少时多病。他从小就受到经世致用思想的熏陶,聪慧好学,林则徐早早看好了这个外甥,将自己最疼爱的二女儿林普晴嫁给他。姨表亲通婚,在当时是亲上加亲的大喜事。沈葆桢与妻子感情非常好,两人还曾相伴赴京赶考。 沈家并不怎么有钱,因为沈葆桢是个著名的清官。他先是中进士,入翰林院,后又外放九江知府,仕途更迭,唯一不变的是贫穷的生活。当时,将要到省城赴任的沈葆桢身无分文,还曾向人 “挪川费百金 ”作为盘缠。到了省城,他租了二进三间排的房子, “每 月租足纹十一两五钱 ”,为此他还发出了 “屋价之贵,可谓极矣 ”的感叹。 1855年, 35岁的沈葆桢刚刚被破格提升为九江知府,举债购买了这个宅院。沈葆桢装修好房子
16、,安顿好父母妻儿,自己就安心到江西任职去了。第二年,江西闹起了太平天国运动,沈葆桢采取攻其不备、袭扰辎重的战术,七战七捷,扬名官场。此后,平叛太平天国运动,成为沈葆桢的主要工作。 1865年,沈葆桢的母亲过世,朝廷终于给了他 27个月的假,沈葆桢回到这里过了几天清静日子。在他留下的大量家书中,几乎每封信都要嘱咐子女读书,并告诉他们,读书主要为了立品做人,做官 倒是其次。可惜那时中国正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困境,无法让人有一丝的安宁。 1866年,沈葆桢接到熟人左宗棠的邀请,出任福建船政大臣,这时他还重孝在身。 左宗棠请沈葆桢出山并非一帆风顺,也曾三顾茅庐,二人在这个古香古色的小院里畅谈了很久,左宗棠
17、准备打造中国自己的海军,而沈葆桢是他心中的不二人选。左宗棠第一次来到沈宅,恳请沈葆桢出山继承船政事业,沈葆桢婉言拒绝。左宗棠保证在接管之初,由他和沈葆桢联名署签奏折,并给他推荐著名商人胡雪岩相助,所有人马,归其调遣。沈葆桢还是犹豫不决,左宗棠干脆上疏,推荐沈葆桢主持船政。清廷 降旨,署沈葆桢 “先行接办 ”, “不准固辞 ”。本无心官场的沈葆桢,还是接受了这个艰巨的任务。出任福建船政大臣的沈葆桢,将办公的地点设在了自己的宅子里。宫巷 11号这个普通的民宅成了中国近代船政工业的思想发源地。沈葆桢建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船厂, 8年时间,造出了 5艘商船和 11艘兵舰,而就是这些轮船,后来装备起中国
18、第一代海军舰队。沈葆桢还创办了 “近代中国船舶工业与海军人才的摇篮 ” 福建船政学堂,培养出一大批叱咤风云的人物:甲午海战中牺牲的刘步蟾和林永升、清海军总长刘冠雄、中国海军元老萨镇冰 沈葆桢虽多受林则徐儒 雅之风的熏陶,但是做起事来,雷厉风行。他果断宣称“铁甲舰不可不造,日本不可不防 ”!于小事方面,有部下偷了外国人的汗衫,他认为此事有辱国格,将此人斩首示众。 1874年,日本进犯台湾后,沈葆桢被派往台湾加强防务。此后,他兴建台南的亿载金城和台湾最南端的恒春城,建设苏花公路前身、新中横公路前身等,废除渡台禁令,鼓励民众到台湾开垦,促成了台湾政经中心由南部转移到北部。2009年,台北市府为了纪念
19、沈葆桢,将市府大厅命名为 “沈葆桢厅 ”。 1879年 7月,久受病痛折磨的沈葆桢在南京与世长辞。他告诉儿孙 “究竟笔墨是稳善生 涯,勿嫌其淡 ”。 (删节自文史参考 2011年总第 44期) 【小题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 5分) A沈葆桢的三个响当当的身份,从家庭成员和朝廷官员两方面,表现出了他的不平凡,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林则徐不以貌取人,而是以健康状况取人,早早看好了从小就遵奉经世致用思想又聪慧好学的沈葆桢,后将自己的二女儿嫁给了他。 C沈葆桢赴省城担任九江知府时身无分文,只好向别人借钱作盘缠,后来还为了能到江西去安心任职而举债买房
20、。 D左宗棠为请沈葆桢出山而三顾茅庐 ,第一次来恳请,第二次作出保证,第三次后则上疏推荐,终于实现了心愿。 E沈葆桢的部下有人偷了外国人的汗衫,他一怒之下将此人斩首示众,这样的小事表现了他雷厉风行的做事风格。 【小题 2】本文第一段引用郁达夫的话有什么作用?请简要概括。( 6分) 【小题 3】作为 “晚清名臣 ”,沈葆桢有哪些主要功绩?请简要分析。( 6分) 【小题 4】成就沈葆桢 “名臣 ”声誉的原因有很多,请就你对 “出身 ”、 “读书 ”、“无私 ”三个方面的理解,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8分) 答案: 【小题 1】 A( 3分) E( 2分) C( 1分) 【小题 2
21、】 描写了沈葆桢故居的环境(内容作用); 烘托出沈宅的富丽和文化气息(手法作用); 为后面写沈葆桢重视读书的特点和他的功绩(与他有深厚的文学文化功底有关)作铺垫。(结构作用)(答对一点给 2分,意思答对即可) 【小题 3】 平叛太平天国运动七战七捷; 建起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船厂; 装备起中国第一代海军舰队; 创办福建船政学堂并培养出一大批叱咤风云的人物; 明确提出 “铁甲舰不可不造,日本不可不防 ”的主张; 建设台湾并改善了台湾的经济。(答对一点给 1分,意思答对即可) 【小题 4】观点一:出身有可能帮助人获得声 誉。观点二:读书能帮助人获得成就和声誉。观点三:无私一定能帮助人获得美誉和成就。
22、【小题 1】 试题分析: B.林则徐也没有以健康状况取人, “从小就遵奉经世致用思想 ”的说法曲解原意。 C.“还为了能到江西去安心任职而举债买房 ”的说法与前面文意联系不确切。 D.“三顾茅庐 ”的具体内容属无中生有。 E.“他认为此事有辱国格 ”与“他一怒之下 ”相关却不完全相同。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引用类作用题的解答,一定要把握其具体的语境,也就是要明白作者在什么情况下引用的。因此,一定 要回到原文中,找到引用的话的上文和下文,并明确这些文字所表达的内容。具体解答时,也可按照作用类题的一般答题思路考虑作答。 考点:分析语言特色,
23、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首先根据文本内容,找到本题的答题区间,文章从第五段始,一直到文章的结尾,都是在讲沈的主要功绩,这是本题的答题区间。然后将区间中的内容进行归类,分为几个层次,这样就能概括出来了。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探求成就沈葆桢 “名臣 ”声誉的原因,解 答时,要根据题目的要求,不要面面俱到,只要能就其中的一个方面进行探究即可。在组织探究答案:时,根据观点明确,论述合理,理由充分。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
24、后各题。 一只套鞋 (前苏联 )左琴科 电车实在太拥挤了,而且你不能乱动,如果你不听劝告,非要在那狭小的空间里展示你的活泼,那你一定保不住你的套鞋。 当然,只是一只套鞋,很多人根本不会放在心上。 但如果你的套鞋在两分钟内就没了,你一定不会装作若无其事的。 我再清楚不过了,上电车的时候两只套鞋都在脚上 ,但等到下车的时候,结果却是:两只套鞋已经分居了。所有的衣物都老老实实地呆在它应在的地方,惟独我右脚上的那只套鞋不见了。 车已经载着那只套鞋飞驰而去了 我脱了剩下的那只套鞋,用报纸包上,就这么上班去了。等着吧:下班后我一定把它找回来。 下班了,这成了我的头号大事。我先找了一个认识的电车司机,希望从
25、他那里得到些有用的信息。 他的话让我心里踏实多了。他说: “嗯 !是在电车上啊 !应该没有什么问题。要是丢在别的公共场所,那就不保险啦。丢在电车上,找到的希望有百分之九十以上。我们局里有个失物招领处,到那儿就能领回失物,他们专负责这种事。 ” “噢,谢天谢地, ”我说, “现在我心就定啦。唉,我的套鞋是全新的。 ” 很快,我就找到了失物招领处。 “朋友,我的一只套鞋在电车上弄丢了,我希望能在这里找回来。 ” “可以, ”招领处的人回答说, “请描述一下您的套鞋吧。 ” “套鞋嘛,好像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我说, “鞋号是十二号。 ” “十二号的鞋,我们这里可能有一万二千多只,你再细细地说一下吧
26、。 “特点嘛,也 很普通,那是绿颜色的,鞋的两旁有白色条纹。 ” “这样的鞋我们这儿也有上千只,说得再详细点好吗 ” “那是一只全新的套鞋,连鞋油都没来得及上。 ” “请您稍等。 ” 瞧,她手里的确拿着我的套鞋。 我当时真是激动极了。我想,这里的工作真出色,工作人员竟在一只套鞋上花这么大的功夫。 “谢谢, ”我说, “朋友,真不知如何感谢您的帮助,这对我来说太重要了。快给我吧,我好穿上。谢谢你啦 !” “不行,尊敬的同志,我仍不能确定这套鞋的真正主人。 ” “我何必去骗一只套鞋呢 ” “我们丝毫不怀疑这一点。很可能这就是您丢的那只套鞋,但 现在不能给您。请您开个证明来,证明您确实是丢了套鞋。让
27、居委会再开个证明确保一下吧 !这样才符合我们的工作程序。 ” “朋友, ”我说, “好同志,可是我的街坊并不知道我出了这档子事,他们可能不给开这样的证明。 ” “他们一定会帮你的,而且 ” 他坚持原则,我只好无奈地离开了。 第二天,我找到了居委会主任,对他说: “请给我开个证明,我丢了一只套鞋。 ” “这是事实吗 我可是上过不少次当了 !是不是想捞个非分之财 ”居委会主任说。 “真的, ”我说, “我是丢了套鞋。 ” 他说: “那就拿一张电车公司的证明,单凭你一句话,我可不 敢胡乱开证明,我必须为居委会的声誉负责。 ” 我说: “就是他们让我来这儿开证明的。 ” 他说: “那你打个报告吧。 ”
28、 我说: “怎么写呢 ” 他说: “你就写:某年某月某日丢失套鞋一只等等,再加上点保证,就说你以什么样的名义起誓 ” 我写了报告,随后便拿到了居委会的证明。 我拿着证明又到了失物招领处。好在一切都很顺利,套鞋被我拿了回来。 现在我终于拿回了我的那只套鞋,并把它重新穿到我的脚上。 “瞧,他们的服务态度多好 !要是别的单位,为一只套鞋肯定不会花那么多时间 !从车上扔出去完事了。虽然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但毕竟不是 一无所获。 ” 但事情总不是那么尽如人意,又有一回,我丢了另一只套鞋 一星期以来,我把它包在报纸里一直随身夹带着。这次可记不得丢在哪里了。但我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一定不是在电车上。 虽然
29、有所损失,但总算没全白忙活,现在我把它放在五斗柜上。每当心里烦闷时,只要朝这只套鞋看上一眼,我就心平气和了。那时我心里总会想:总会有像这样优秀的机构给我帮助的。 这只套鞋对我来说已远远地超出了它应有的价值,我一定会永远地保留着。 【小题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 (5分 ) A “我 ”在电 车上丢失了一只套鞋,本不应该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但因为套鞋在很短的时间丢失,才使得 “我 ”心里很难受。 B下班后, “我 ”在电车公司找了一个认识的人,希望通过他找到丢失的套鞋。事实上,我也由此顺利地找到了丢失的套鞋。 C在失物招领处,工作人员一再要求 “我 ”提供
30、详细的信息。此时 “我 ”也表现得很有耐心,对找回套鞋抱有希望。 D “我 ”到了居委会开证明,结果受到了刁难。向电车公司打了报告后,才拿到居委会的证明,最终拿到了丢失的套鞋。 E另一只套鞋丢失后, “我 ”没有上次那么幸运能找到套鞋。前后对比,更加突出 了之前的工作人员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小题 2】小说中的 “我 ”为了找到丢失的一只套鞋,都做了哪些事 请简要概括。(6分 ) 【小题 3】小说结尾提到 “我 ”对于丢失的另一只套鞋不抱找到的希望。这样写有什么样的作用 请简要分析。 (6分 ) 【小题 4】小说以 “一只套鞋 ”为题,有主题思想和情节结构方面的考虑,请任选一个方面,谈谈自己
31、的看法。 (8分 ) 答案: 【小题 1】答 A给 2分,答 C给 3分,答 B给 1分。 【小题 2】 ) 经认识的电车司机指点,到电车公司招领处提供了丢失套鞋的信息。 到居委会开证明,在打报告后拿到证明。 在招领处,拿到丢失的套鞋。(每点 2分,意思对即可。 ) 【小题 3】 与前文形成呼应,强化了讽刺的效果:前文写找套鞋的波折,表现工作人员的死板教条,讽刺意味明显。 (2分 ) 给读者留下回味的空间,更能引发人们的思考。 (2分 ) 结尾处写对丢失另一只套鞋不抱找到的希望,更加突出了讽刺的意味。 (2分 )(从文章结构内容及对读者的作用方面考虑,意思对即可。 ) 【小题 4】主题思想方面
32、:通过 “我 ”找套鞋的过程揭示主题。 (2分 )以小见大讽刺某些部门工作作风僵化,办事效率低下的不良现象。 (3分 )表现作者对社会工作质量效率等方面的思考。 (3分 ) 情节结构方面:有交代线索的作用。 (2分 )小说情节以 “丢 找 又丢 ”套鞋为线索,构成情节结构。 (3分 )以 “套鞋 ”的故事为纽带,聚拢各种人物关系,使结构层次有序展开。 (3分 ) 【小题 1】 试题分析: B项虽说此时还没有拿到,但也算由电车的人提供的线索 “顺利 ”找到了鞋;而此时招领处的工作人员又很繁琐,所以找到也不是太顺利。 D项不是向电车公司打的报告,是向居委会。 E项这是讽刺小说,批判工作作风。 考
33、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这是对故事情节的概括,而且对情节的限制要求也非常明确,那就是找到丢失一只套鞋的相关情节。在文本中指相关的答题区间,可知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知道了到哪儿去找 电车公司招领处;二是开证明,打报告 居委会;三是领到丢失的套鞋 电车公司招领处。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对本题的解答,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作用类答题的一般思路:内容与结构,二是文本的体裁特点:小说的要素。具体解答时 ,要综合考虑这两个方面,否则的话,极容易丢失答案:要点。 考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
34、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本题其实也是作用类的题目,只不过对作用方面内容作了限制,要求较为具体,主要就主题思想和情节结构方面的其中一点来考虑。对此,还是应该结合小说的特点来考虑。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薛万均,本墩煌人,后徙京兆咸阳。父世雄,大业末为涿郡太守,万均与弟万彻因客幽州,以材武为罗艺所厚善。与艺归款,高祖 授万均上柱国、永安郡公。 建德帅众十万寇范阳,艺迎拒之。万均曰: “众寡不敌,宜以计胜。 ”即教艺羸兵阻水以诱之,万均自以精骑百匿城左。建德师度水,邀半度击之,大败
35、其众。明年,建德以二十万骑来攻,兵已缘堞,万均与万彻率死士百人出地道,掩击其背,众惊溃去。柴绍之讨梁师都也,以万均为副,万彻亦从。距朔方数十里,突厥兵骤至,王师却,万均兄弟横击之,斩其骁将,虏阵欢,乘之,俘杀相藉。突厥走,遂围师都。诸将以城险未可下,万均曰: “城中气死,鼓不能声,破亡兆也。 ”既而贼果斩师都降。俄从李靖讨吐谷浑。军次青海,万均、万彻各以 百骑行前,卒与虏遇,万均单骑驰突,无敢当者。还语诸将曰: “贼易与。 ”复驰进击,斩数千级,勇盖三军。追奔至积石山,大风折旗,万均曰: “虏且来! ”乃勒兵。俄而虏至,万均直前斩其将,众遂溃,追至图伦碛乃还,与靖会青海。副侯君集击高昌,曲智盛
36、坚守未下,万均麾军进,智盛惧,乃降。进潞国公。 会有诉万均与高昌女子乱,太宗欲穷治。魏徵曰: “君使臣以礼,若所诉实,罪且轻,虚则所失重矣。 ”诏勿治。后帝幸芙蓉园,坐清宫不谨下狱,忧愤卒。帝惊悼,为举哀,诏陪葬昭陵。后尝赐群臣貘皮,及万彻而误呼万均,怆然曰:“万均朕勋旧,忽口其名 ,岂死者有知,冀此赐乎? ”因命取焚之,举坐感叹。 (节选自新唐书 )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建德以二十万骑来攻,兵已缘堞缘:向上爬,攀援 B乘之,俘杀相藉藉:抚慰 C各以百骑行前,卒与虏遇卒:通 “猝 ”,猝然,突然 D岂死者有知,冀此赐乎冀:希望 【小题 2】以下各组句子中
37、,全都直接表明薛万均作战勇猛的一组是 ( ) 邀半度击之,大败其众 万均兄弟横击之 既而贼果斩师都降 万均单骑驰突 万均直前斩其将 万均麾军进,智盛惧,乃降 A B C D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薛万均本是敦煌人,而且是隋朝官员的后代,但后来他同弟弟跟罗艺一起归顺了唐朝,并和罗艺迎击过窦建德入侵范阳的十万军队。 B柴绍出讨梁师都时,命薛万均为副帅,万彻也随同出征。离朔方数十里地时,突厥兵马突然而至,唐军退却,在这种不利的情况下,薛氏兄弟却扭转了战局。 C随同李靖抵达青海征讨吐谷浑时,薛万均所向披靡,还鼓励诸将说贼寇是容易对付的,并第二次驰马杀回敌
38、阵,斩杀敌兵几千人,勇冠三军。 D有人控告薛万均,虽经魏征劝说,太宗没有追究他,但已心存怨怒,以致后来为一点小事,把他囚禁。薛万均忧愤而亡后,太宗却又非常悲痛。 【小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万均与弟万彻因客幽州,以材武为罗艺所厚善。 (2)城中气死,鼓不能声,破亡兆也。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小题 3】 D 【小题 4】 (l)万均与弟弟万彻于是客居幽州,凭借才能勇武被罗艺厚遇善待。 (2)城中气氛死寂,击鼓不能成声调,这是破败灭亡的征兆啊。 薛万均本是敦煌人 ,后来移居京兆府咸阳县父亲薛世雄 ,大业末年任涿郡太守 , 薛万均与他弟弟万彻于是客
39、居幽州 ,凭借才能勇武被罗艺厚遇善待 (后 )与罗艺一同归顺款服唐朝 ,高祖授予薛万均上柱国、封为永安郡公的官爵 【小题 1】 试题分析:藉:衬垫,这里指俘虏和杀死的敌兵多而杂乱,重重叠叠。如学过的捕蛇者说中的 “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句,可作联想。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本题是信息的筛选,筛选时要特别注意题干中的筛选要求,注意 “直接表明 ”这几个字眼。试题中所给的几句, 都不是 “直接 ”表明。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 C 【小题 3】 试题分析: “心存怨怒,以致 ”在原文中没有体现,属乱加因果。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
40、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翻译时,首先是理解所翻译的文句意思,因此,要先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把握两个句子的基本文意,然后重点分析句子的特点,一是看句子的句式特点: (1)句 “以材武为罗艺所厚善 ”是被动句; 句是判断句。二是看有否词类活用: 句中,客,名词用作动词,客居他乡;厚善: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厚遇善待; 中,鼓,名词活用作动词,击鼓;声,名词活用作动词,成声调。明确了这些 之后,在翻译的时候在这些方面就要有所体现。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窦建德率领十万军队入侵范阳 ,罗艺迎出抵抗他薛万均说 :“(敌我军队 )众寡不对等,应当
41、用计谋取胜 ”就教罗艺用羸弱兵卒在水边阻击来诱惑敌人 , 薛万均自己率领一百名精锐骑兵藏匿城左建德军队渡河 , 薛万均趁他们渡过一半时阻击他们 ,大败他的军队第二年 ,建德率二十万骑兵前来进攻 ,贼兵已经爬上城墙 , 薛万均与万彻率领敢死勇士百人钻出地道 ,乘敌不备攻打他们的背后 ,敌军惊慌溃败离开柴绍征讨梁师都时 ,任命薛万均为副帅 ,万彻也随同出征距离朔 方数十里地时 ,突厥军队突然而至 ,唐朝军队退却 , 薛万均兄弟纵横击杀 ,斩其骁将 ,虏阵大乱 ,乘势进攻 ,俘获及杀伤甚多突厥军败逃 ,唐朝军队就围困住师都诸将都认为城池险要不能攻下 , 薛万均说 :“城中气氛死寂 ,击鼓不能成声 ,
42、这是破败灭亡的征兆 ”不久贼人果然斩杀师都后归降不久跟随李靖征讨吐谷浑军队停驻在青海 , 薛万均、薛万彻各率百名骑兵行走在前 ,猝然与虏寇相遇 , 薛万均单枪匹马奔驰突击 ,没有敢于阻挡的回到阵营后对诸将说 :“贼寇容易对付 ”再次骑马前进攻击 ,斩首数千级 ,勇冠三军追击虏寇飞奔到积石山时 ,大风吹折军旗 , 薛万均 说 :“虏寇将要来了 !”于是整兵布阵,不久虏寇果然到来 , 薛万均径直冲上前斩杀了他们的将领 ,敌人的军队就溃败了 , 薛万均追击到图伦碛 (q)才回师 ,与李靖在青海会师作为侯君集的副帅攻打高昌 ,曲智盛坚固防守,城池不能攻下 , 薛万均指挥军队进击 ,智盛恐惧 ,就投降了
43、被进封为潞国公。 适逢有人控告薛万均与高昌女子关系不正当 ,太宗想要彻底查办魏征说 :“君主应以礼节对待大臣 ,如所控告的是实情 ,罪行尚且是轻的 ,如不是实情 ,那么损失就惨重了 ”下诏不再查办后来太宗临幸芙蓉园 , 薛万均因为清理行宫不谨慎 (致有闲杂人等 )被捕入狱 ,忧愁愤懑而死太宗惊愕悲痛 ,为他哀悼 ,下诏陪葬于 (皇家 )昭陵后来曾经赏赐群臣貘皮 ,到薛万彻时错叫成薛万均 ,(于是 )伤感地说 :“薛万均是我的元勋旧臣 ,忽然口呼他的名字 ,难道是死者有知 ,希望 (得到 )这个赏赐吗 ”于是命人取过貘皮焚烧 ,满座的人都伤感叹息。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文后各题。 蝶
44、恋花 送春 朱淑真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 也愁人苦。把酒问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注】 莫,莫非。 【小题 1】上片描写了一个怎样的 垂杨形象?请简要分析。( 5分) 【小题 2】词的下片是如何表达感情的?这样表达的好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6分) 答案: 【小题 1】( 5分)上片描写了一个喜爱春天,对春天的归去依依不舍的垂杨形象。( 2分)春天来到后,楼外垂杨的千万缕枝条想要把春系住,可见其对春天的喜爱;春天离开后,垂杨不舍春的离去,便飘起柳絮跟随着春要看它回到哪里去。诗人借垂杨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爱春、
45、惜春之情。( 3分) 【小题 2】( 6分) 借物抒情(或 “侧面烘托 ”、 “想象 ”),( 1分)前两句作者不直接写自己为春归而愁,却想象说即使无情的杜宇也 因人的愁苦而发出愁啼之声,含蓄地表现了作者的愁思之深。( 2 分) 借景抒情(或 “融情于景 ”),( 1分)最后一句作者描写黄昏时分天空飘洒的潇潇暮雨来表达春归之后内心的孤寂与凄冷,含蓄蕴藉,韵味悠远。( 2分) (答拟人也可酌情给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要分析出词的上片描写了一个怎样的垂杨形象,就要注意词的上片中垂杨的行为举止,这些作者一般采用拟人的手法来描写。对此要抓住其中的关键语句如 “欲系青春 ”“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
46、且看归何处 ”,句中的 “青春 ”,指的是春天,由此把这两句诗句的意思描述一下,就可以看出垂杨的形 象了。而作者塑造这一形象,还是为了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这一点,易丢失。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 “如何表达感情 ”,是问采用什么手法来表达感情的,实际上就是抒情方式。从下片来看,它不是直抒胸臆,而是间接抒情。然后再结合下片的具体诗句来进一步指出是间接抒情的哪一种即可。至于这样表达的好处,也就是艺术效果,这要结合具体的手法作用和情感的表达来考虑。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语言表达 概
47、括下面一项研究的结论。不超过 35个字。( 5分) 对哥斯达黎加 4000余人的一项研究发现,大约一半人具有让 “咖啡因 ”在体内停留的遗传特点,被认为是 “咖啡因 代谢缓慢者 ”。这些人喝咖啡容易导致心脏病的发作。另一半人则有相反的遗传特点,这种特点使他们的身体能迅速对 “咖啡因 ”进行代谢,喝咖啡反倒能帮助他们降低心脏病发作的危险。一位参与研究的人说,此项发现能解释为什么早先那些检验 “咖啡因 ”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的研究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答案: “咖啡因 ”导致或降低心脏病发作的危险,取决于两种相反的遗传特点。 试题分析:阅 读所给文字,知道有一个句子对概括研究的结论很重要,这就是“为什么早先那些检验 咖啡因 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的研究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我们抓住了这个句子,分析 “为什么 ”“结果 ”的内容,之后用分析出的内容对 “为什么 ”“结果 ”进行替换,并在此基础上对这个句子进行适当的增删和语序调整。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模仿下面例句的句式和修辞手法,另选两个陈述对象,再写两组与例句意思相连的句子,以构成连贯的排比。 (6分 ) 例句:蓝天有深邃的灵魂,才能吸引星月; 山峰有高昂的头颅,才能俯视原野。 答案: 大地有慷慨的心肠,才能哺育万物;大海有宽广的胸怀,才能容纳百川。 试题分析:句子的仿写,追求所仿写句子的形似与神似。对此,要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