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5 ,大小:35.39KB ,
资源ID:318404      下载积分:1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31840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4届湖北省武穴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吴艺期)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4届湖北省武穴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1、2014届湖北省武穴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A重庆女孩虐童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震惊,许多人在讨论、谴责。从中我们看到的也许只是 一鳞半爪 ,此事件折射出的青少年心理问题更应引起高度的关注。 B美国部分民众 8月 28日在首都华盛顿集会,呼吁美国政府不要对叙利亚滥用武力,称这种行为 师出无名 ,只会劳民伤财,叙利亚需要和平。 C一些落马的的贪官,曾经占用大量社会公共资源,开百万豪车,住千万别墅, 一饭千金 ,却从不资助任何公益事业。 D韩寒和郭敬明是 80后作家群的翘楚,都拥有数量庞大的粉丝,其能量早已突破了

2、文学的领域,我们不必对他们的某些过激言论 求全责备 。 答案: C 试题分析: A一鳞半爪:原指龙在云中,东露一鳞,西露半爪,若隐若现,看不到它的全貌。比喻只是事物的一部分,也比喻事物的零星片段的。(此题虐童事件作为折射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一个典型案例,符合语境。) B师出无名:是指出兵没有正当的理由,也泛指行事没有正当的理由。(此题美国对叙利亚出兵没有正当理由,引发民众不满,所以符合语境。) C一饭千金:比喻 厚报对自己有恩的人。(不符语境) 出处:汉 韩信 少贫,在淮阴城钓鱼,有漂母见其饥,饭之。后信为楚王,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见史记 淮阴侯列传。后称受恩重报为 “一饭千金 ”。 唐 沉亚之

3、 旌故平卢军节士: “夫举食於人,当渴饥之望也,一饭千金,未足者不能十金。 ” D求全责备:求、责:要求;全、备:完备,完美,齐全。对人或对人做的事情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是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注意后面不能加宾语,此题符合语境和语法)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 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 有了风景,有了诗情,有了意象,这种美好就足够了吗?_ 这种艺术境界就是意境,让人品味,让人沉湎。 在中国诗歌里,还有意境。 景物与人心,一静一动,互相映衬、互相呼应乃至融合。 就是林语堂说的, “精神和自然融为一体 ”。 什么

4、是意境呢? 主观情意和客观物境构成一个流动的空间。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 A近日,长春市南湖公园内的 30余组雪雕作品已接近完工,形态各异的雪雕成为 “北国春城 ”的一道美景,深受市民所喜爱。 B记者从支付宝方面获悉,截至 17时,全国共有近 60万人次使用支付宝购买火车票。当中,长春乘客用支付宝购买的就超过 4100人次。 C在曾经的高一高

5、二的学习中,我们即使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这仅仅是第一步,因为我们还要面对高三的最后一搏。 D王老师是一位优秀的有着 20余年丰富教学经验的省实验中学的语文老师,她工作认认真真、勤勤恳恳,得到了学校和家长的认可。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类考查句子语病的题目,在分析思考时,要注意句子成分在搭配,句式杂糅等方面的错误,要仔细琢磨,推敲。 A杂糅,改为 “深受市民喜爱 ”或 “深为市民所喜爱 ”( “深受 喜爱 ”与 “为 所喜爱 ”杂糅) C 关联词误用, “高一高二 ”是过去时, “取得了一些成绩 ”是已经证实了的事实,“即使 ”表示假设, “即使 ”改为 “虽然 ”。 D语序不当。定语语序不当。

6、改为:王老师是吉林省实验中学一位有着 20多年丰富教学经验的优秀的语文老师。(定语语序:领属性的词数量性的词动词或动词短语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表性质的名词中心语)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学、艺术中的精品都有永久的魅力 ,后代人无法仿制。像诗经、楚辞都是被誉为不朽的作品。说它们不朽 ,无非是说它有比一般文学、艺术作品享有更长的寿命 ,在较长的时间里能继续发生影响 ,“不朽 ”并不具有哲学概念的 “永恒存在 ”的意思。拿屈原的作品来说,汉朝初年的贾谊被感动的痛哭 流涕,今天试找了一位大学中文系的青年来读一下,他的感受总难

7、达到贾谊的程度,即使这位青年也有深沉的苦闷,满腹牢骚。红楼梦也是一部名著,和诗经、楚辞一样产生过广泛的影响。 “五四 ”前后青年男女知识分子没有读过红楼梦的占少数,现在青年读红楼梦的占少数,现在青年读红楼梦的比例显然要少得多。 以上现象,借用电信通讯的概念,可以称 为 “文化影响衰减 ”现象。远距离的通讯联络,讯号逐渐衰减,距离越远衰减越明显,为了防止衰减,中间设有接力站,使讯号得到增益,衰减现象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古人的处境与今人不同,古人的思想感受有与今人相同处,也由与今人不同处,世代相去久远,古今人之间感受的差别越大。 中国哲学有极丰富的文化遗产,孔子、老子等思想流派到今天还有影响。我们常

8、听人说孔子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要继承中华名族的优良传统,首先要发扬孔子的哲学。也有人认为孔子思想与今天中国的现代化关系不大,倒是有些保守思想是孔子哲学造成的。这两种看法都有根据, 现在从文化影响的衰减现象来看,我不相信世界上有一种文化现象两千多年永远长寿而不衰减。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影响长久不衰,完全是凭借了两次接力站的补充,得到增益的结果。第一次增益,西汉的董仲舒抬出孔子为号召,增加了汉朝流行的天人感应、阴阳五行学说,建立了宗教神学,在他的带动下,中国哲学史上出现了全国性的第一个高潮。思想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变革而变革的,当董仲舒的哲学不能应付佛教、道教的冲击,孔子的独尊地位保不住了,宋朝的

9、朱熹起了第二次接力作用,把魏晋隋唐时期已经趋于衰减的儒家振兴起来。朱熹把儒家学说变成儒教,形成了 儒教经学,为了壮大自己,儒教吸取了佛教、道教的心性修养内容,从而大大丰富了儒家经学。 经典文句是凝固的。它的影响会随着时移世变而衰减,但对经典的解释却可以随时改变、充实,使它免于衰减,记载孔子言行的可靠经典论语,这部书不过一万多字,它对后世的影响主要来自各家的解释、阐发。朱熹的四书集注就经常用注解的形式来阐发自己的思想,为了取得权威性的理论根据,不得不抬出孔子作为招牌,以述为作,是古代学者通用的办法。辨明这个事实,就不难看清董仲舒的孔子是汉代的孔子,朱熹的孔子是宋代的孔子。 “五四 ”时期提出 “

10、打倒孔家 店 ”,要打倒的不是鲁国孔丘,而是经过朱熹改造的巩固封建社会的儒教。长久不衰的不只孔子一家,道教老子也火了两千多年,道教老子也是一个招牌。 (摘编自任继愈文化遗产的寿命) 【小题 1】下列表述的内容,对 “文化影响衰减 ”现象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楚辞虽然被人们称为不朽的作品,但在事实上它们只是比其他古代文学作品存世的时间更加长久一些罢了。 B屈原的作品可以使汉初的贾谊感动的痛哭流涕,但是无法使今天的青年有同样深切的感受,因为这个青年不可能也有过那样痛苦的遭遇。 C “五四 ”时期,红 楼梦在青年男女知识分子当中曾经产生过广泛的影响,但是现在,红楼梦在青年中几乎没多少影响。

11、 D古人的处境跟今人有所不同,所以古人的思想感受也就可能跟今人有所不同,时代距离越远,古人和今人思想感受的差别就越大。 【小题 2】下列关于孔子思想和儒家学说的理解,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虽然孔子的思想在当时和后代都有影响,但是实际上按 “文化影响衰减 ”的说法来看,孔子思想的影响力量只会越来越小。 B孔子的思想在秦汉之际出现了衰减,但西汉儒家学说在全国形成了一个高潮,于是董仲舒把当时流行的天人感应, 阴阳五行学说加进孔子思想中。 C魏晋隋唐时期孔子思想出现了第二次衰减,宋朝的朱熹把儒家学说变成儒教,并吸取了佛教、道教的心性修养内容,大大丰富了儒家经学。 D孔子的思想主要表现在论语一书

12、中,由于这部书只有一万多字,不可能造成深远的影响,造成深远影响的主要是后代各家的解释和阐发。 【小题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当我们说孔子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时候,是把董仲舒、朱熹等人的思想影响也一起考虑在内而这样说的。 B有人说,今天中国有些保守思想是孔子哲学造成的。其实这种保守思想应该是后人加入的,并不是当初鲁国孔丘原来的思想。 C以述为作,就是通过注解古代经典的形式来阐发自己的思想,为了获得权威性的理论根据,朱熹四书集注一书就采用了这种方法。 D中国哲学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老子的道家思想和孔子的儒家思想同样长寿,当然道家思想中也同样存在着后人的接力作用。

13、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C 【小题 3】 B 【小题 1】 试题分析:。 B项,原文说 “即使这位青年也有深沉的苦闷,满腹牢骚 ”; C原文说 “现在青年读红 楼梦的占少数,现在青年读红楼梦的比例显然要少得多 ”, “几乎没多少影响 ”的说法过于绝对。 D项是解释文化影响衰减现象出现的原因。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 A从原文表述来看是说单凭孔子思想自身,影响的力量只会越来越小, “孔子思想的影响力量只会越来越小 ”说法绝对。 B因果倒置,西汉董仲舒把当时流行的天人感应,阴阳五行学说加进孔子思想中,使儒家学说在全国形成了一个高潮

14、。 D论语可靠的记载了孔子的言行, “不可能造成深远的影响 ”错。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鲁国孔丘原来的思想中有保守的思想。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25分) 特立独行梁漱溟 梁漱溟有 “中国最后一位儒家 ”之称,他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他不依附任何势力,也不趋新媚时;没留过学,没上过大学;不崇拜西方也不崇拜东方 这是一个直道而行的狂士,是一个以思考为志业的思想家,是一个重视行动的仁者。在中国人利用一切思想资源来追求个性时,粱先生已经实践了一个世纪中国人的梦想。但遗憾的是, 我们绕过

15、了梁先生。这不是粱先生的悲剧,而是我们浮躁社会的悲剧。 1953年 9月,在全国政协常委会的小组讨论会上,梁漱溟的发言引起了毛泽东的不满。在一个公开场合,梁漱溟被毛泽东批得一无是处。自此梁漱溟深居简出。文革中,他受到冲击,被抄家,被打耳光,但他承受下来了。 1972年毛泽东生日那天,梁漱溟把尚未出版的中国 理性之国手抄书稿送到中南海作为寿礼。这并不代表梁漱溟臣服了,他在人格上始终是平视对方的。 文革结束后,不少人希望听到梁漱溟对毛泽东的批评, 90岁高龄的他却说:“当时是我的态度不好,讲话不分场合, 使他(指毛泽东)很为难,我更不应该伤了他的感情,这是我的不对 他已故世了,我感到深深的寂寞 ”

16、 这是一位世纪长者的直言。粱先生的态度值得我们尊重,甚至应该是我们思考的起点。 走近梁先生,我们也许能够理解,他最大的贡献在于给我们示范了一种在中国文化中极为稀有的人格:我们的社会总是压抑人的个性,我们自身也会背叛曾经有过的自尊自强,转而依附,随大流。梁先生却一以贯之地坚持了自己的思考人生,在时代变迁中直道而行。 新文化运动后,西方文化支配着中国知识精英,梁漱溟却坚持自己的思考。1921 年,他发表著作东西文化及 其哲学,以极大的勇气批评 “向西走 ”不对,宣称他就是要 “向东走 ”。他没有把中国经典悬置起来,而是把儒、佛、西方哲学糅合在一起。遗憾的是,直到今天,我们中国人要么欠缺西方知识,要

17、么排斥中国经典,要么对佛教文化想当然,甚至不少人以为只有科学或西方社会学科教授的,才称得上知识。 1973年底,全国兴起 “批林批孔 ”运动。在学习会上,人人要 “表态 ”,梁漱溟一直沉默不语。众人追问他对 “批林批孔 ”的态度时,他说 “我的态度是不批孔,只批林 ”,这番话引起了对他的大规模批判。 l974午 9月,对梁历时大半年的批判会告一段落时,主 持人询问梁漱溟对大家批判他的感想,梁漱溟脱口而出: “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主持人勒令他作解释,梁漱溟说: “匹夫 就是独人一个,无权无势。他的最后一招只是坚信他自己的 志 。什么都可以夺掉他,但这个 志 没法夺掉,就是把他这个

18、人消灭掉,也无法夺掉 !” 梁澈溟是一个特立独行之人,他的独特曾被视为迂腐,但他并非不近人情。他一生从不坐人力车,因为年轻时碰见一个老人拉人力车,内心感到痛楚难忍。梁漱溟好布施,他自己花销少,却经常接济别人。后来成为哲学家的唐君毅,就收到过梁漱溟托人带给他的 5元钱。 晚年,梁 漱溟苦于络绎不绝的访客,亲自书写了 “敬告来访宾客 ”的字条,上写:“漱溟今年九十有二,精力就衰,谈话请以一个半小时为限,如有未尽之意,可以改日续谈,敬此陈情,唯希见谅,幸甚。 ”有心人看出,那 “一个半小时 ”的“半 ”字,是后来加上去的。所谓 “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 ”。 梁漱溟说: “我愿终身为华夏民族尽力,并愿

19、使自己成为社会所永久信赖的一个人。 ”他做到了自己所说的, 1988年 6月 23日,梁漱溟去世,享年 95岁,他弥留之际说的最后一句话是: “我累了,我要休息 !” (有删改,作者余世存) 【小题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 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 ) A梁漱溟先生虽然没留过学,没上过大学,却成为一位特立独行的思想家,被人称为 “中国最后一位儒家 ”。 B在许多中国人运用各种方式来追求个性时,梁漱溟先生差不多做到了个性十足,实践着一个世纪中国人的梦想。 C梁先生没有像一般中国人一样欠缺西方知识,排斥中国经典,对佛教文化想当然,而是把儒、佛、西方哲学糅合在一起。 D在 “批

20、林批孔 ”运动中,虽然遭受了大半年的批判,但梁先生认为 “匹夫不可夺志 ”,仍然坚持反对 “批林批孔 ”的观点。 E梁先生的品格与言行,使他 成为社会永久信赖的人;临终的话 “我累了,我要休息 !”表明他终身都在为华夏民族尽力。 【小题 2】梁漱溟 “是一个以思考为志业的思想家 ”,在文章中有哪些表现?请简要说明( 6分) 【小题 3】文章说梁漱溟先生是 “重视行动的仁者 ”,请结合全文分析这样说的原因。( 6分) 【小题 4】梁漱溟是 “中国最后一位儒家 ”,在他身上有许多言行品格值得我们去学习,请你从 “治学 ”和 “做人 ”等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实际谈谈你的认识和看法。( 8分) 答案:

21、【小题 1】选 A得 3分,选 E得 2分,选 B得 1分。 C、 D不得分 【小题 2】 他作为一个以思考为志业的思想家,有自己深刻的认识与见解。他不依附任何势力,也不趋新媚时;不崇拜西方也不崇拜东方。新文化运动后他坚持自己的思考,他发表著作宣称就是要 “向东走 ”。 “批林批孔 ”运动中面对对他大规模的批判,他 “匹夫不可夺志 ”的阐释体现了他深度的思考。 他承受着政治上的压力,深居简出,默默忍受着寂寞与孤独。梁漱溟的发言引起了毛泽东的不满,在公开场合被批得一无是处。文革中,受到冲击,被抄家,被打耳光,但他承受下来了。 他宽容的态度和不随大流的立场体现了他的人格魅力。他善于反思,善于担当;

22、 “批林批孔 ”运动中,他的立场明确 “不批孔,只批林 ”。面对对他大规模的批判,他 “匹夫不可夺志 ”的阐释体现了他深度的思考。 【小题 3】 受到毛泽东批评,但在毛泽东逝世后,没有批评攻击毛泽东。 富有同情心,不坐人力车。 好布施,常接济、帮助别人。 仁厚,体谅他人。晚年被访客所苦,书写的 “敬告来访宾客 ”的字条,将谈话时限,由一小时改成一个半小时。(每点 2分,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 4】 治学上严谨认真,实事求是,不人云亦云。比如:对待中西文化,不随大流,有自己独立的见解。新文化运动时期有自己的思考,认为文化应 该 “向东走 ”,反对当时流行的 “向西走 ”;在做

23、人上宽容善待别人,与人为善,比如:对待有权势的人,平视对方,体现出人格的独立。文革结束后不少人希望听到梁漱溟对毛泽东的批评,他却反省自己,客观对待当时的事。更多从对方角度思考,善解人意。比如条子上后加的 “半 ”字。或自圆其说,合理就给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 B错在差不多 C原文是 “要么 ”,表示选择关系, “没有什么文化 ”不对, D不反对 “批林 ”,只反对 “批孔 ”。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关键词 “思考 ”在文章的第一至 第五段中反复出现,可以根据 “就近性 ”原则可以概括出其独特人格的三个方面。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

24、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此类有关人物形象的分析题,在分析时,要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分析。此题可以从原文中找出有关语段,通过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把人物性格展现出来。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4】 试题分析:这是个拓展题,此类题目的答题思路一般是观点加分析。要结合对文章的理解,并联系实际,做到言 之成理,有理有据。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王朴字文伯,东平人也。少举进士,为校书郎,依汉

25、枢密使杨邡。邡与王章、史弘肇等有隙,朴见汉兴日浅,隐帝年少孱弱,任用小人,而邡为大臣,与将相交恶,知其必乱,乃去郡东归。 周世宗镇澶州,朴为节度掌书记。世宗即位,迁比部郎中。世宗新即位,锐意征伐,已扰群议,亲败刘 F于高平,归而益治兵,慨然有平一天下之志。数 顾大臣问治道,选文学之士徐台符等二十人,使作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及平边策,朴在选中 。而当时文士皆不欲上急于用武,以谓平定僭乱,在修文德以为先。 惟朴等言用兵之策,谓江淮为可先取。世宗 雅 已知朴,及见其议论伟然,益以为奇,引与计议天下事,无不合,遂决意用之。显德三年,征淮,以朴为东京副留守。还,拜户部侍郎、枢密副使,迁枢密使。 世宗之时,外

26、事征伐,而内修法度。朴为人明敏多材智,非 独 当世之务,至于阴阳律历之法,莫不通焉。 朴性刚果,又见信于世宗,凡其所为,当时无敢难者,然人亦莫能加也。 世宗征淮,朴留京师,广新城,通 道路,壮伟宏阔,今京师之制,多其所规为。其所作乐,至今用之不可变。其陈用兵之略,非特一时之策。至言诸国兴灭次第云: “淮南可最先取,并必死之寇,最后亡。 ”其后宋兴,平安四方,惟并独后服,皆如朴言。 六年春,世宗遣朴行视汴口,作斗门,还, 过 故相李谷第,疾作,仆于坐上,舁归而卒,年五十四。世宗临其丧,以玉钺叩地,大恸者数四。赠侍中。 (选自新五代史 周臣传,有删节 ) 【小题 1】对下列句子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

27、的一项是( ) A世宗 雅 已知朴雅:向来、平日 B非 独 当世之务独:只有 C数 顾 大臣问治道顾:顾虑 D 过 故相李谷第过:拜访 【小题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王朴 “明敏而多材智 ”的一组是( ) 知其必乱,乃去郡东归 外事征伐,而内修法度 其陈用兵之略,非特一时之策 至于阴阳律历之法,莫不通焉 世宗临其丧,以玉钺叩地,大恸者数四 凡其所为,当时无敢难者 A B C D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朴很有政治眼光。他最初依附枢密使杨 ,后来发现隐帝任用小人,而杨与将相关系不好,料知混乱必然要发生,就离开了他。 B王朴不仅多才

28、多艺,精通音律、历法等,还善于搞城市建设,将京师改造得大路通畅,壮伟宏阔。 C王朴在众文士主张兴修文教的情况下,主张用武,得到世宗的赏识,世宗征伐并州回来后,王朴最终被提拔为枢密副使。 D王朴视察汴河口,到前任宰相李谷的府第拜访,疾病发作,倒在座位上,抬回去后就死了。世宗伤心地用玉钺触地。大声痛哭了好几次。 【小题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 (1) 而当时文士皆不欲上急于用武,以谓平定僭乱,在修文德以为先。 (5分 ) (2) 朴性刚果,又见信于世宗,凡其所为,当时无敢难者,然人亦莫能加也。 (5分 )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D 【小题

29、3】 C 【小题 4】 (1) 而当时的文士都不建议皇帝急于用兵。认为平定犯上作乱,应该把提倡文化道德放在首位。( “欲 ”“僭乱 ”“以为 ”各 l分,句子大意 2分,共 5分 ) ( 2)王朴性格刚毅果断,又被世宗所信任,凡是他所做的事情。当时没有谁敢责备的,然而也没有谁能能超过他。( “见信于 ”翻译出被动句特点 1分,“难 ”“莫 ”各 1分,句子大意 2分,共 5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一定要在答题时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结合具体语境和上下文来理解。顾,应为拜访、看望。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 说的是世宗,与王

30、朴无关; 世宗悲痛,说明两人关系密切。不能作为王朴明敏才智的证明; 是说人们对王朴性格刚毅果断的反映。与王朴明敏才智无关。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 C是征讨淮南后,不是并州,征讨后最后被提拔为枢密使。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参考译文: 王朴,字文伯,东平(今山东东平县)人。年轻时考中进士。担任校书郎

31、,依附于汉枢密使杨 。杨 和王章、史弘肇等人不和,王朴见后汉建立的时间较短。后汉隐帝(刘承佑)年少软弱,任用小人,而杨 作为大臣,和将相的是关系不和睦,料知他一定会作乱,于是 离开扬 回到家乡。 周世宗(柴荣)镇守澶州时,王朴担任节度掌书记,周世宗即位,王朴又改任比部郎中。周世宗刚即位,锐意征伐,排除众议,亲自在高平打败了刘 F,回来后更加治理军队,慷慨豪迈,俨然有扫平天下的志向。多次看望大臣询问治国因之道,选拔文士徐台符等二十人,让他们写作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及平边策,王朴就在被选的行列中。而当时的文士都不建议皇帝急于用兵。认为平定叛乱,应该先修德,收买民心。只有王朴认为江淮地区可以首先平定。周

32、世宗从前就了解王朴,看到他高妙的论述后,更加认为他有奇才。召来他一同商讨天下太 事,都合自己的想法,于是决心采用他的建议。显德(周世宗年号)三年,征讨淮河地区,任命王朴为东京副留守。回师后,加封他为户部侍郎、枢密副使,又升枢密使。 周世宗时期,对外征讨,对内修订法度。王扑聪明,才智很高,不只当世政务。就是阴阳律历巧等方面,也没有不精通的。王朴性格刚直果断,又被周世宗所信任,凡是他所做的事情,当时没有谁敢责备的,然而也没有谁能超过他;周世宗讨伐淮河地区,王朴留守京师,增广新城,开通道路,京城更加庄严宏伟。现在京师的情况,大多是他规划的。他制定的音乐,至今还采用着,无法更改。他上奏的用兵方 略,也

33、不是只能用在一时的策略。他说的各国灭亡的次序: “淮南可以最先平定,并州是一定要消灭的敌人,在最后灭亡。 ”后来宋朝兴起,平定天下,只有并州最后臣服。都像王朴说的一样。 显德六年春天,周世宗派王朴巡视汴河口,建造斗门,回京到前任宰相李谷的府第拜访,疾病发作,倒在座位上,抬回去后就死了,时年五十四岁。周世宗亲临了他的丧礼凭吊,用玉馘敲门地,大声痛哭了好几次。追赠王朴为侍中。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建业 丁开 谁遣凄凉满眼中, 花渺渺又秋风。 龙蹲虎踞江山大,马去牛来社稷空。 纵有千人惟诺 诺,本无百岁更匆匆。 乾坤颠倒孤舟在,聊复残生伴钓翁。 【注】此诗大约作于南宋灭亡后。诗人

34、途经建业(今南京),有感于它的残破荒芜。 【小题 1】首句中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找出来并赏析。( 5分) 【小题 2】赏析颔联诗人表达感情的手法。( 6分) 答案: 【小题 1】 “遣 ”字传神, “使、令、让 ”的意思。( “满 ”也可)( 2分)说明建业的残破荒芜是人为的,是蒙古军的铁骑和南宋统治者的昏庸造成的。( 3分) 【小题 2】 颔联将建业的今昔作了鲜明的对比。( 2分)南宋王朝的领土十分广阔,建业的地势也相当的险峻,现在却落得个 “社稷空 ”的下场,( 2分)表达了诗人对元朝统治者的抗议之情和对南宋昏庸君臣的无情鞭挞。( 2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 此题为炼字题。答题格式

35、基本为:字的含义 +句中意义 +作者情感。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 这首诗是一首怀古诗,第二联主要运用了古今对比的手法,感慨古盛今衰,从而借古讽今。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语言表达 根据下面的短文,给 “阙 ”下一个定义,不超过 45个字( 5分) 汉阙、白鹤梁、张飞庙和石堡寨号称三峡库区 “四大国宝 ”。据专家介绍,在汉代,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建筑物。在显宦富豪的宅第、宫室、衙署,在城门的两旁,都要立阙,它显示着王权的威严、门第的高贵。由于汉代人 “视死如生 ”,所以

36、墓室前也都修建门阙。阙就是门楼,立在大门的两边,像两座小楼阁,中间是人进出的通道。因为它的中间是空缺的,古人便称之为 “阙 ”。古代的阙有木阙和石阙两种。研究表明,木阙今天巳荡然无存,而建造在宗庙祠堂、墓室神道两旁的石阙,历尽千年沧桑,却得以 存留一小部分。 阙是_ 答案:阙是古代修建在宅第、宫室、衙署、城门、祠庙、陵墓前的左右各一、中间通人的楼式建筑。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下定义类试题,所谓下定义,就是用简短明确的语句提示概念的内涵,即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点或本质的一种逻辑方法。用公式表示就是:被定义概念 =种差 +邻近属概念( “种差 ”是指同一属概念下的种概念所独有的属性(既和其它属概

37、念的本质的差别), “邻近属概念 ”是指包含被定义者的最小的属概念。这段文字中 “像两座小楼阁 ”就是对 “阙 ”这一事物的形象化描写,运用比喻修辞,使 “阙 ”的形状更加具体可感,易于理解,但不是 “阙 ”的本质属性,应剔除。当然,这段文字对 “阙 ”的全面介绍中,还包含许多其他类别非本质属性的信息。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请描述这幅题为扶不起漫画的内容,并说明其寓意。 (6分 ) 谁扶谁遭殃 被家属诬陷成 肇事者咋办 内容 :_ 寓意 :_ 答案: 内容:题目是扶不起,图中一位老人摔倒在地,而不少旁观者无人搀扶,担心反被诬陷,有的想: “不敢扶 ”,有的想:

38、“谁扶谁遭殃 ”,有的想: “被家属诬陷成肇事者咋办? ” 寓意:扶老人反被诬陷,伤到的不仅是老人自己,还有世道人心 。(标题、老人、旁观者描述各一分,共 3分) 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图文转换试题的漫画题,解答漫画题,读懂漫画、理解其寓意是核心。具体说来,应遵循以下答题思路: 一、仔细观察画面 漫画的重要特点是用笔简洁,但不会缺少人或物的动作、表情、语言等;只有多个 “要素 ”整合起来,才能形成特定情景,从而表现主题思想。所以,画面上的每一个 “要素 ”都对表达寓意起着提示作用。审读试题时,一定要仔细察看画面,注意各个 “要素 ”所提供的信息(比如看看画中有几个人、几件物,看清人物的神态、动作

39、,把握人与物、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等)。 二、看画中的语言文字 漫画为了更好地表达寓意,常配有言简意赅的文字,这对我们领会含意大有帮助。因此,面对一幅漫画,要仔细品味画中文字,认真思考其中隐含的观点。 三、看清漫画标题 有些漫画试题会展示漫画的标题。标题,很可能就是漫画的 “眼睛 ”;而这个“画眼 ”,常常暗示了画旨。 四、联系生活实际而不就图论事 漫画是作者用图画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真善美的歌颂、对假恶丑的鞭挞的,是现实生活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因而,要深入理解漫画,不妨将直观图像所反映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社会实际联系起来,想一想自己的周围有没有画中歌颂(或 讽刺)的对象,从而准确把握作品的要义

40、。 五、其他几个答题要点 说明画面内容,要力求囊括整幅画的所有信息,不能丢三落四。组织答案:时应做到: 抓住内容要点; 确定结构顺序; 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应防止的两种失误: 误将说明写成记叙文; 误将说明写成议论文。 揭示作品寓意,一般应从人的角度(比如道德品质、心理情感、保护环境等等)展开思考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 1)先帝知臣谨慎, 。 (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 3) ,此时无声胜有声。 ( 4) , 崖转石万壑雷。 ( 5)艰难苦恨繁霜鬓, 。

41、 ( 6) ,只是朱颜改。 答案: ( 1)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 2)濯清涟而不妖 ( 3)别有幽愁暗恨生 ( 4)飞湍瀑流争喧 ( 5)潦倒新停浊酒杯 (6)雕栏玉砌应犹在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60分) 台湾漫画家蔡志忠说: “如果拿橘子来比喻人生,一种橘子大而酸,一种橘子小而甜,一些人拿到大的就会抱怨酸,拿到甜的又会抱怨小。而我拿到了小橘子会庆幸它是甜的,拿到酸橘子会感谢它是大的。 ” 要求选准

42、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面朝阳光,春暖花开 台湾著名漫画家蔡志忠说过,如果拿橘子来比喻人生,一种橘子大而酸,一种橘子小而甜。一些人拿到大的橘子会抱怨酸,拿到甜的又抱怨小;而我拿到了小的会庆幸它是甜的,拿到酸橘子会庆幸它是大的。 是啊!上 帝常常在不经意间开了你一个玩笑 ,也许 ,他累了 ,所以世界上多了那么多不完美和缺陷,他给了你大橘子 ,那却是酸的 ,他给了你甜橘子 ,那却是小的。于是 ,世界上有了各种各样的人:有人成功 ,有人失败;有人快乐,有人悲伤 但我始终认为 ,上帝是公平的。藏在阳光下 ,背靠阳光 ,你看到的将

43、是一片阴影 ,面向阳光 ,你看到的将是一片光明。不变的是阳光 ,但是你的改变 ,却收获了不同人生。 李白,曾有 “仰天大笑出门去 ,我辈岂是蓬篙人 ”的踌躇满志 ,也曾苦心抑志写清平调以取悦贵妃圣主 ,曾在堂堂王宫之上让高力士拖靴磨墨,也曾在玄幻梦 境之中,任思绪飞扬天姥。可是, “总为浮云能蔽日 ”黑暗的官场不容傲骨天成的他,然而他在酸楚中却仍活得很 “甜 ”,寄情千山万水之间,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纵使才华无处伸展,却仍书写了半个盛唐。 司马迁,他的人生是酸的,一句好心的劝告却反而受到宫刑。但是他并没有让自己一直酸下去,仅凭着一股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

44、之变,成一家之言 ”的信念,写着别人的事迹,却让自己的事迹彪炳史册,名字流传千年。 我想,他们生活在酸楚的社会中,他们改变不了,但是,他们应该是甜的,因为他们改变了自己,为了自 己的活着而活着。李白也好,司马迁也好,他们都靠着阳光,带来了历史的光明。 是的,上帝是公平的,他在给人关上一扇门的时候,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所以天空一直是光明的,人生就是有酸也有甜。但是只要你从酸中体会出甜的味道来,那么成功永远是属于你!也许你感伤花在最美丽的时候凋谢,也许你曾遗憾自己空有美丽的躯壳而无才学,但是只要从今天开始,面朝阳光,你就会收获甜甜的味道!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试题分析:材料类话题作文的审题,第一步

45、是 “整体感知 ”,就是全面理解材料,把握材料的中心寓意。阅读本段材料,有两个方面的提示必须抓 住:一是 “如果拿橘子来比喻人生 ”这句话,它是理解材料中心寓意的线索,橘子有大有小,有酸有甜,就是提示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 ”,运用 “求本法 ”,抓住材料的本质即材料的中心寓意,人生有顺利有坎坷,有挫折有失败,有如意有不如意,有句常言不是说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 ”嘛;另一提示是 “一些人 ” 会 “抱怨酸 ”、 “抱怨小 ”, “而我 ”“庆幸它是甜的 ”、 “感谢它是大的 ”,两种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两个方面的提示一结合,中心寓意就出来了,人生状况不同是客观存在,无法改变,要想活得轻松快乐

46、,只能改变自己的人生态度。这就是这则材料的中 心寓意。 虽然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是大而甜的橘子,但那只能是我们的美好愿望而已。任何人的一生都不会绝对的完美。这就要看我们怎么个活法,看我们如何对待自己手中的橘子。蔡先生拿到酸的庆幸其大,拿到小的则庆幸其甜。他的做法充满了智慧,而这样的人生就是一种智慧的人生。 我们的人生充满了无数个这样的橘子,蔡先生的做法对我们来说犹如一剂良药。倘若我们总是以自己的尺度来衡量万事万物,则我们连一个橘子也拿不到。因此我们不能奢求人生,不能抱怨生活,相反,我们要以感恩的心态来对待这并不算漫长的人生。 审题立意方面, 正确看待人生中的得与失,不要患得患失。 处在任何环境中,都要从良好角度寻求优势。这两种为最佳立意。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