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学年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一上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课内文言文 【小题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张良是时 从 沛公 沛公旦日 从 百余骑来见沛公 B 沛公欲 王 关中 秦地可尽 王 也 C 沛公今事有急,亡 去 不义 相 去 百余里 D 项伯 乃 夜驰之沛公军 乃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小题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 备他盗之出入与 非常 也 B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 婚姻 C 封闭 宫室,还军霸上 D 所以 遣将守关者 【小题 3】下列句子中,不属于特殊句式的一项是( ) A 大王来何操? B 我持白璧
2、一双,欲献项王 C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D 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 答案:【小题 1】 C 【小题 2】 D 【小题 3】 D 【小题 1】 试题:此题的前三小题考查文言实词,第四小题考查文言虚词。答题时,应先具体分析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再加以对比。题中, C项的 “去 ”都表示 “离开(相互离开) ”之意。 A项的 “从 ”,前句是 “跟从 ”之意,后句是 “使人跟从 ”之意。 B项的 “王 ”,前句是 “称王 ”之意,后句是 “(属于)大王 ”之意。 D项的 “乃 ”,前就作副 词,表顺承,相当于 “就 ”;后句作副词,相当于 “竟然 ”。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
3、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词语的古今异义知识。其中, D项的 “所以 ”属于虚词,不在古今意义范围。 A项的 “非常 ”,在这里是 “不同平常 ”之意,而今义相当于 “十分 ”。 B项的 “婚姻 ”,在这里是儿女亲家之意;今义是指男女结婚。 C项的 “封闭 ”,在这里是 “查封、关闭 ”之意;今义只是 “关闭 ”。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关于文言句式的知识。解答此题时,应先将各句句式特点分析清楚。题中, D是一般陈述句。 A是宾语前置句。 B是定语后置句( “一双
4、”是 “白璧 ”的定语)。 C是介词结构后置句( “以事 ”翻译时应提到 “告 ”之前)。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拿出血汗换的钱来孝敬工头,在她们当然是一种难堪的负担。 但是在包身工,那是连这种送礼的权利也没有的! 外头工人在抱怨这种额外的负担,而包身工却在羡慕这种可以自主地拿出钱来贿赂工头的权利! 实际上,拿莫温对 待外头工人,也并不怎样客气,因为除了打骂之外,还有更巧妙的方法。 譬如派给你难做的 “生活 ”,或者调你去做不愿意去做的工作。 所以,外头工人里面的狡猾分子,就常常用送节礼巴结拿莫温的手段,来保障自己的安全。 A B
5、 C D 答案: B 试题:解答此题,要仔细分析题中六句话之间的逻辑关联,注意各句话中的代词及其指代的对象,注意关联词语。题中六句话的总话题是拿摩温对待 “外头工人 ”的办法。比较四个选项,以 排在首位最佳,于是排除 C D选项。比较A B,可发现 中的 “这种送礼的权利 ”指代的是 所说的内容;但 却不宜连在 之后。于是得出正确答案:。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蔡惠媚是蒋孝武的第二任妻子,她和蒋孝武婚后 琴瑟甚笃 ,恩爱多年。 教师康居工程,确实抓到了点子上,消息一传出,广大教师奔走相告, 弹冠相庆
6、 ,称赞政府为他们办了一件实事、好事、大事。 在这个厂里,她是敢于摔了铁饭碗去干个体的 始作俑者 ,在她之后,不少人相继辞职,投入自主创业的潮流中。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 一经传出,在社会中激起了 “千层浪 ”,莫言认为没有想到自己会获得这样的 不虞之誉 。 答案: A 试题:题中, A项的 “琴瑟甚笃 ”一般指夫妻关系很好,指夫妻之间志趣相投。符合此句语境。 B项的 “弹冠相庆 ”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其他人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用于贬义的意思。不符合此句语境。 C项的 “始作俑者 ”本意指最早开始用木或陶等制作俑人来代替真人进行殉葬的人,后引申为某种恶劣风气的开创者。有贬义,不符合此句语
7、境。 D项的 “不虞之誉 ”意思是没有意料到或意想不到的赞扬。不符合此句语境。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 表达运用 E。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高速公路上发生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不当造成的,交通部门要加强安全宣传,提高司机的安全意识。 B在交通干线上设卡收费的方案必须经地方人大常委会讨论通过,并公诸于社会。 C为了全面推广利用菜籽饼或棉籽饼喂猪,加速发展养猪事业,这个县举办了三期饲养员技术培训班。 D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虽然中国和太平洋岛国相距遥远,但双方人民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友好交往源远流长。 答案: D 试题:解答病句辨识题最基本也
8、最常用的方法是分析句子结构,题中, A项句式杂糅; B项中的 “诸 ”和 “于 ”有语义重复指出; C项动词 “推广 ”缺少宾语中心语,可改为 “为了全面推广利用菜籽饼或棉籽饼喂猪的技术 ”。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当我们暂时摆脱从有用性的角度看待事物的功利心态时,就会在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发现美。相对于分散在日常生活中的审美活动,艺术却能给予我们更强烈更集中的审美快感,画廊、美术馆、博物馆、雕刻馆,这些场所仿佛有一种天然的魔力,把日常生活里的利害关系完全驱除在外,保护我们彻底地沉醉于作品中,这时 引起我们快感的只是艺术品本身
9、,而不是其他东西。当然也会有人会想起把这些作品据为己有,或者想起这些作品能卖多少钱,这时艺术作品就从审美对象转化为物欲的对象,所进行的活动也不再是审美活动了,审美活动与非审美活动最主要的区别就是不以实际的需要为目的。 审美活动的特性总的来说可以归为两点:一是能够使人产生愉悦,二是没有直接的功利目的。 愉悦感也要分有功利关系的和无功利关系的,所谓功利,指的是做一件事情是为了别的目的,而不是这件事情本身。审美的愉悦感是纯粹的无功利的,因为它除了让你心情愉悦以外没有任何用处,比如一朵鲜 花,当你静静地欣赏着它娇艳的花瓣和新鲜的色彩,陶醉于她的阵阵芳香中,在心中浮现出美好的感情时,才真正有了审美的愉悦
10、,审美愉悦只是停留在你的行动对象本身,而不为了任何别的目的。 当然有人会说,审美也是一种功利啊,因为它让我心情愉悦了,这不也是事物自身以外的目的吗?从这个意义上讲,审美也有功利,但这种 “功利 ”是伴随着审美欣赏在无意识之中获得的东西,没有任何预先的设想的使用目的,只是一种我们在事后对审美活动进行分析考察时才看到的,因此是一种潜在的功利性,所以我们也说,审美是一种无功利的功利。 【小题 1】关于 “审美活动 ”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审美活动以实际需要为目的 B 审美活动需要我们摆脱从有用性角度看待事物的功利心态 C 审美活动能够给予我们一定的审美快感 D 审美活动在某种意义上也存在着一定的
11、“功利 ” 【小题 2】下面不符合作者意思的一项是 A 审美愉悦是以伴随着审美欣赏在无意识之中获得的 B 审美活动能使我们产生达到活动预期目的的愉快 C 审美活动产生的愉悦只停留在行动对象本身 D 日常生活中存在着有功利性的愉悦感和无功利性的愉悦感 【小题 3】下列活动中 ,属于审美活动的一项是 A 采到一朵美丽的 花,想把这朵花送给妈妈欣赏 B 在画廊买一幅名家的画作 C 在日落时分陶醉于晚霞的绚烂 D 和同学讨论一朵花的科属 答案:【小题 1】 A 【小题 2】 B 【小题 3】 C 【小题 1】 试题: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关于 “审美活动 ”的表述文字加以比较,以发现异同,确定
12、正误。其中, A项错误在于,此项关于 “审美活动以实际需要为目的 ”的表述同文本第二自然段 “(审美活动)二是没有直接的功利目的 ”的说法明显相悖。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 容加以比较,以发现异同,确定正误。根据文本第 4自然段中 “这种 功利 是伴随着审美欣赏在无意识之中获得的东西,没有任何预先的设想的使用目的 ”一语,可知 B项表述是错误的。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应先明白 “审美活动 ”所包括的内容。根据文本,所谓审美活动, “
13、一是能够使人产生愉悦,二是没有直接的功利目的 ”。题中的四个选项, A表现的是爱心, B写的是买东西, D是讨论科学问题,它们都不属于审美活动。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 下面的文章,完成以下小题。 母亲带来的福气 李运鼎 推开屋门,母亲在蒙头睡觉。我叫了一声,妈!她没有理我。我推推她,她不情愿地嘟囔道,谁呀! 是我,妈,你不得劲了吗?她缓慢地翻身坐起,白发蓬乱,一脸倦容地看我一眼,瞌睡。 我一边拿起梳子给她梳头一边笑说,大白天的,睡啥觉?她看一下外面,这不,天才亮吗? 我说,快吃晌午饭了,你不去捡 “宝贝 ”,别人就捡跑了! 她说,老神仙给我留着哩 别梳了,
14、老婆子了,头发梳恁理顺有啥用? 我说,头发梳理顺后捡 “宝贝 ”时,人家就说,看这老太太多漂亮;乱蓬蓬的头发,人家就会说,看 ,那捡垃圾的疯婆子又过来了!母亲就笑起来,你这娃儿咋不说正经话呢! 母亲晚上七、八点就睡觉,夜里一点多坐起来自顾自说话,说累了再睡一会儿;四五点就起床,到外面捡垃圾 “ 宝贝 ”;吃过早饭,还去街上捡 “宝贝 ”,捡累了回来就睡。一晌下来,她的 “宝贝 ”就能堆一屋子。生物钟完全乱了,搞得一家人也跟着乱。 妹妹老在为清理垃圾的事与母亲发生争执。妹妹要把垃圾清理出去,母亲横竖不让。每次都要等母亲出门捡 “宝贝 ”时,妹妹才能把堆满屋子的垃圾清扫一遍。 我清理母亲的 “宝贝
15、 ”时,总是先从口袋里掏出几个硬币递给母亲,对她说,这是 收垃圾人给的定金。她接过来问,这是多少钱啊?我说,你数数。在母亲数钱时,我就把一屋子的垃圾清理干净了。 母亲虽然疲倦,我还是鼓动他出去捡 “宝贝 ”,毕竟生命在于运动。母亲八九十岁了,这大半辈子,哪一天都会走很多路,干很多活。如果不让她干活,不让她走路,就等于给她带来极大的伤害。所以,妹妹每每抱怨母亲捡 “宝贝 ”的事时,母亲就说,你哥叫我捡哩,咋着? 给母亲梳完头,母亲就问我,娃儿,今儿个你咋不去上班啊?我说回来看看你就走,你是不是想去捡 “宝贝 ”呀?母亲说,谁还捡呀,你们不是都不让我捡吗?我瞌睡了,你上班走吧! 说着母亲又躺下了。
16、我给母亲盖好被子说,妈,你一会儿捡 “宝贝 ”别跑恁远,迷了路找不到家咋办?母亲说,我就恁笨?嘴底下就是家! 我走到街上,见了邻居站在那儿说话,邻居就给我说些母亲捡垃圾的小趣闻。一转脸看见母亲已经走了出来,两眼不停地在路两边查看,手里已经捡了一把垃圾。她看见我时,本能地把垃圾背到后面。 我走过去问,妈,你不是睡觉吗?母亲说,我出来送送你。我说,你手里拿的啥呀?母亲只得拿出来,啥,捡哩宝贝!我一看又是一沓垃圾纸,手上已弄得很脏,就拉她到邻居家水池上洗手。她说,好好的手洗啥哩!我说,把手洗干净才能捡宝贝呀! 洗手时,我看见母亲的一个指甲劈了,就掏出指甲剪给她剪指甲。她就认真地看我的手,又用另一只手
17、摸摸我的手说,娃儿你恁有福,看你这中指多长;男人有福一人福,女人有福发满屋! 几个邻居听见,都夸她,你看这老太太不迷了,还出口成章呢!就是您有福,才给您娃儿们带来了福气!母亲笑咪咪地问,真哩?是我给她 们带来的福气? 我看着母亲认真地点点头,是哩,都是你给我们带来的福气! 【小题 1】下面对文章有关的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本文截取了与母亲生活的几个片段,字里行间中渗透了作者与母亲真挚、深厚的母子之情,读来感人肺腑,而无琐碎之感。 B文章第一段写 “她没有理我。我推推她,她不情愿地嘟囔 ”,刻画了作为老年人的母亲面对儿子的关心所特有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C文章采取以顺叙为主
18、,间以分叙的叙事方式,在平实的叙事中,作者娓娓道来,自然流露情感,表达了对天下所有母亲美好的祝愿。 D文章把 “我 ” 和 “妹妹 ” 对待 “母亲 ”捡垃圾的态度作对比,表现了我对母亲的尊敬爱戴之情以及 “妹妹 ”的年幼无知。 E文章采取有限的视角,使用第一人称叙述角度,通过 “我 ”之眼、 “我 ”之口来写 “母亲 ”的言行, “我 ”既是见证者,也是重要的参与者。 【小题 2】联系全文,概括母亲形象,并结合具体内容作简要分析。( 4分) 【小题 3】作者在文章最后写几个邻居对母亲的夸赞,请简要分析作者这样安排的写作意图。( 4分) 【小题 4】文章标题是 “母亲带来的福气 ”,结合全文并
19、联系实际来探究其内涵。( 6分) 答案:【小题 1】 C D 【小题 2】母亲是一个普通的老年妇女形象。( 1)年迈:母亲的满头白发、作息时间以及容易疲倦都表现了老年人的特点。( 2)勤劳:母亲每天捡拾 “宝贝 ”表现了母亲的勤劳。( 3)节俭:母亲数硬币的细节,表现了母亲的节俭。( 4)可爱:母亲捡拾垃圾见到 “我 ”时的言行体现了母亲可爱的一面。 【小题 3】( 1)内容上:既表现邻居们的淳朴善良和邻里之间的和睦友善,又从侧面烘托母亲的形象。( 2)结构上:既延宕故事的情节,又引出后面文章的主题。 【小题 4】( 1)文章标题的含义有两层意思:一是母亲给了我们生命,抚养我们成人,母亲的养育
20、 之恩我们将终生铭记;二是母亲的关爱和母亲的健康长寿是我们的幸福。( 4分)( 2)文本中的 “我 ”为了母亲的身体健康鼓动母亲每天出去捡拾 “宝贝 ”,体现了作者的良苦用心,希望母亲能运动,能健康长寿,而对母亲关切的问候,替母亲梳头、洗手、剪指甲等细节都表现了 “我 ”对母亲的感恩之心。( 2分)( 3)联系自身实际, 2分。 【小题 1】 试题: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发现异同,确定正误。其中, C项错误在于, “分叙 ”应为插叙,且主题无限拔高。 D项 “妹妹的年幼无知 ”的说法理解有错。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 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2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赏析作品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题时,可根据小说对母亲这个行所做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为动作描写和心理活动描写等进行分析,然后加以总括。在肖像描写方面,写母亲的满头白发,写母亲的作息时间,写母亲的容易疲倦等,都表现了母亲年纪已老。在行为动作方面,母亲每天捡拾“宝贝 ”,母亲数硬币的细节,母亲捡拾垃圾见到 “我 ”时的言行等等,则分别体现了母亲的勤劳、母亲的节俭和母亲可爱。而这些,都说明母亲是一个普通的老年妇女形象。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 ,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 试题分析:回答此题,要根据文本分析作者这样安排对突出作品主题、
22、展现人物形象、展开故事情节等方面的作用,即从内容和结构上进行分析。在内容上,作者这样安排,既能表现邻居们的淳朴善良和邻里之间的和睦友善,又从侧面烘托出母亲的形象。在结构上:作者这样安排既能延宕故事的情节,使情节跌宕有致,又标语引出后面文章的主题。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回答此题,可在分析标题文字含义的基础上,分析标题对展示 作品主旨、体现写作目的等方面的作用。 “母亲带来的福气 ”这个标题,有两层意思:一是母亲给了我们生命,抚养我们成人,母亲的养育之恩我们将终生铭记;二是母亲的关爱和母亲的健康长寿是我们的幸福。这个标题有利
23、于作者写出对母亲的感恩之心。 考点: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 F。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张汝明,字舜文,世为庐陵人,徙居真州。汝明少嗜学,刻意属文,下笔辄千百言。入太学,有 声 一时。国子司业黄隐将以子妻之,汝明约无饰华侈,协力承亲欢,然后受室。 登进士第,历卫真、江阴、宜 黄、华阴四县主簿,杭州司理参军,亳州鹿邑丞。母病疽,更 数 医不效,汝明刺血调药,傅之而愈。 江阴尉贫且病,市物不时予直,部使者欲绳以法。 汝明为鬻橐中装,代偿之。华阴修岳庙,费钜财窘,令以属汝明。汝明严与为期,民德其不扰,相与出力佐役,如期而成。他庙非典祀、妖巫凭以惑众者,则
24、毁而惩其人。滞州县二十年,未尝出一语干进,故无荐者。 大观中,或言其名,召置学制局,预考贡士,去取皆有题品。值不悦者诬以背王氏学,诏究其事,得所谓去取录,徽宗览之曰: “考校尽心,宁复有此? ”特改宣教郎。耀监察御史。尝摄殿中侍御史,即日具疏 劾政府市恩招权,以蔡京为首。帝奖其介直。京颇惮之,徙司门员外郎,犹 虞 其复用,力排之,出通判宁化军。地界辽,文移数往来,汝明名触其讳,辽以檄暴于朝。 安抚使问故,众欲委罪于吏,汝明曰: “诡辞欺君,吾不为也。 ”田法行,受牒 按 境内。时主者多不亲行,汝明使四隅日具官吏所至,而躬临以阅实,虽雨雪不渝,以敌吏不得通贿谢。 晚知岳州,属邑得古编钟,求上献。
25、汝明曰: “天子命我以千里,惧不能仰承德意,敢越职以幸赏乎? ”汝明事亲孝,执丧,水浆不入口三日。日饭脱粟,饮水,无醯盐草木之滋。浸病羸,行辄踣。 汝明学精微,研象数,贯穿经史百家,所著书不蹈袭前人语,有易索书张子卮言大究经传于世。 (节选自宋史 张汝明传) 【小题 1】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入太学,有 声 一时声:声望 B更 数 医不效数:屡次 C犹 虞 其复用虞:担忧 D田法行,受牒按境内按:巡视 【小题 2】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部表现张汝明尽职尽责的一组是 为鬻橐中装,代偿之 未尝出一语于进 预考贡士,去取皆有题品 具疏劾政府市恩招权 躬临以阅实,虽雨雪不渝 惧不能仰承
26、德意,敢越职以幸赏乎 A B C D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汝明勤奋好学,学问精深。写文章时动不动就下笔千言,对经史百家融会贯通,著书立说有自己独到的思想,有很多文章流传后世。 B张汝明为人正直,不惧权贵。刚刚当上殿中侍御史,就弹劾以蔡京为首的卖恩揽权行为,最终受到蔡京排挤,出任宁化军通判。 C张汝明为官清廉。主政岳州时,属地有人请求把得到的古代编钟献给他,他断然拒绝,认为自己应该恪守职分对得起皇上的恩德。 D张汝明非常孝顺。母亲生了毒疮,他用自己的血 亲自调药,治好了母亲的病。为亲人服丧时,三天不吃不喝,后来也仅吃点糙米。 【小题 4】把文言文中画横
27、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 1)江阴尉贫且病,市物不时予直,部使者欲绳以法。( 5分) ( 2)安抚使问故,众欲委罪于吏,汝明日: “诡辞欺君,吾不为也。 ”( 5分) 答案:【小题 1】 B 【小题 2】 B 【小题 3】 C 【小题 4】( 1)江阴尉贫穷有病,买东西的时候不能即时付钱,掌管督查郡国的官员要用法律制裁他。(采分点:不时、直、绳)( 2)安抚使询问缘故,众人想把这人推到下属官吏身上,张汝明说: “用虚假的话欺骗 皇上,我不做这样的事情。 ”(采分点:故、委、诡辞、省略 “之 ”) 【小题 1】 试题:解答此题,可用代入法,即将各选项解释代入原文语境考察。题中,
28、B项对 “数 ”的解释有误,应解释为 “几个 ”。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紧扣题干中 “全部表现张汝明尽职尽责的一组 ”这一要求对题中六句话逐一仔细审视,不难发现, 说张汝明为县偿还债务, 说张汝明不想献出编钟来谋求迁升,它们都不合题干要求,因此凡含此两句的选项都不是正确答案:。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 C。 【小题 3】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较,以发现异同,确定正误。题中, C项错误在于,编钟不是 “献给他 ”,而是先给皇帝。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
29、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翻译文言首先要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识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本题中,第( 1)句中的 “不时 ”是 “不能及时 ”之意; “直 ”通“值 ”,价值; “绳 ”是制裁之意。第( 2)句中的 “故 ”即缘故; “委罪 ”即 “推罪 ”,把罪过推给别人; “诡辞 ”即虚假的话; “为 ”字后省略的 “之 ”(指代这样干)应补译出来。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参考译文】张汝明,字舜文,祖上为
30、庐陵人,后移居真州。张汝明小时候喜欢学习,潜心致志撰写文章,下笔就能千言。进入太学,一时间很有声望。国子司业黄隐想把女儿嫁给他,张汝明与她约定好不能追求奢侈华丽的生活,要共同孝敬父母,然后才与她拜堂成亲。 考中进士后,历 任卫真、江阴、宜黄、华阴四县主簿,杭州司理参军,亳州鹿邑丞。母亲生了毒疮,换了好几个医生都不见疗效,汝明刺出自己身上的鲜血调制药物,敷在母亲伤口上把病治好了。江阴县尉贫穷而且有病,买东西不能及时给钱,掌管督察郡国的官员要用法律制裁他。张汝明为他卖了袋中的行装,替他偿还了债务。华阴县修建岳庙,花费了巨额钱财,境况艰难。县令把这件事交给了张汝明。张汝明严格约定了期限,百姓感激他不
31、扰民,就一起出力帮助劳动,终于按期完工。其他的寺庙不是用祭祀,而是妖巫用迷惑百姓的,就毁坏并惩罚当事人,在州县滞留了二十年,不曾说过一 句求人升官的话,所以没有人举荐他。 大观年间,有人提起了他的名字,被召入学制局,参与贡士的考试,录取与否都有品评。恰逢反对他的人诬陷他背离了王氏的学说,朝廷下诏追查这件事,得到了去取录,徽宗看了后说: “他考校这样用心,怎幺会有这样的事情? ”特改为宣教郎。擢升为监察御史。曾经任殿中侍御史,当天上疏弹劾政府收买人心扩大权力,以蔡京为首。皇上夸奖他耿直。蔡京非常害怕他,改任司门员外郎,还是担心他再被重用,极力排挤他,张汝明出京担任宁化军通判。宁化和辽国交界,文书
32、多次往,张汝明的名字触犯了辽国的忌讳,辽国通过檄 文使朝廷知道了。安抚使询问原因,大家想把责任推到小吏身上,张汝明说: “用虚假的话欺骗皇上,我不做这样的事。 ”耕种之法施行,他接到文书巡视境内。当时主管的官吏多不亲自推行,张汝明让四方每天都准备好官吏所去的地方,而自己亲临现场审查核实,即使下雨下雪也不改变,因此官吏无法相互赠礼酬谢。 晚年主政岳州,所管辖的城邑得到古代的编钟,请求献给皇上。张汝明说: “皇上让我管理千里之地,我唯恐承受不起皇上的恩德,怎敢超越职分通过献物希求奖赏呢? ”张汝明对父母孝敬,行丧礼时,三天不吃不喝,后也只吃糙米,喝点水,饭中没有油盐酱 醋蔬菜的滋味。染上疾病身体很
33、弱,一走路就跌倒。 张汝明学问精深,研究象数,对经史百家融会贯通,著作不沿袭前人的说法,有易索书张子卮言大究经流传于世间。 诗歌鉴赏 古代诗歌阅读( 11分) 踏莎行 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小题 1】下片中 “砌 ”字用得精巧,历来为人称道,请从炼字的角度加以赏析。( 5分) 【小题 2】 “此恨无重数 ”,此乃少游心中之语。请结合全词说一说 “恨 ”有哪几重。( 6分) 答案:【小题 1】 “砌 ”化无形之愁为具体可感之 “砖石 ”,化抽象为具体(或化虚为实)( 2分),生动
34、表现了愁绪之多,之浓,之不可化解( 1分)。 【小题 2】恨可概括为如下几重:孤身飘零之恨;贬谪不遇之恨;思乡怀人之恨。(答出 1点给 1分, 2点给 3分, 3点给满分。) 【小题 1】 试题:此题考查赏析诗歌炼字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时,可从对此字的本义和句中义的分析出发。 “砌 ”字本用于建筑上,但这里却说 “砌成此恨 ”,用在无形的 “恨 ”上,这就将无形之愁化为具体可感之物,化虚为实,使读者倍感愁绪之多。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 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先读懂诗句意思,再分析其中的 “恨 ”有哪几重含义。由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35、 ”可知其有 “贬谪不遇 ”之恨;由 “可堪孤馆闭春寒 ”可知其有孤身飘零之恨;由 “为谁流下潇湘去 ”可知其有思乡怀人之恨。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的一则消息,为其拟写一个简明的标题。( 5分) 人民日报 北京 2月 18日电 商务部、中国农业银行、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今日在京举行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 ”信息化建设合 作协议签约仪式,政银企三方携手打造现代化农村流通网络。 根据合作协议,商务部、中国农业银行、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将以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 ”建设的流通网络为载体,整合三方优势资源,通过实施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 ”信
36、息化改造,促进农村商流、信息流、资金流融合。 据悉,三方合作后将对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 ”承办企业和农家店进行信息化改造,配备硬件终端设备,安装管理软件,开发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 ”信息系统平台,实现农村商品流通信息的互联互通,提高农村流通效率,提高农村流通业的现代化水平。 答案:(示例)政银企联手建设现代化农村 流通网络。 试题:解答此题,必须首先知道,压缩语段时要先了解整个语段的意思,然后提取筛选重要信息,然后按照 “什么 怎么样 ”的模式表述。此消息的总体意思是建设现代化农村流通网络,实施此事的主体是商务部(政府)、银行(银)和企业(企)。分析至此,便可得出答案:。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
37、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 1)真的猛士,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 ( 2)惨象, ;流言, ( 3)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 ,士皆垂泪涕泣。 ( 4)携来百侣曾游,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 。 ( 5)桑之未落, 。 ( 6)寻梦?撑一支长篙, ,满载一船星辉, 。 答案:( 1)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2)已使我目不忍睹 尤使我耳不忍闻( 3)为变徵之声( 4)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挥斥方遒( 5)其叶沃若( 6)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试题:要答好此类题,平时就要注意积累。只有弄懂意思才有利于记
38、住字形,尤其是那些容易被写错的字,要加倍注意。本题的重点字如:直面、睹、闻、变徵之声、峥嵘、挥斥、遒、沃若、谩溯等。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 力层级为识记 A。 作文 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60分) 著名诗人北岛在他的诗作红帆船里写道:如果大地早已冰封,就让我们面对着暖流,走向海。如果礁石是我们未来的形象,就让我们面对着海,走向落日。 人类要面对自然,个人要面对社会,政府要面对群众。古往今,诸如成功、荣誉,挫折、困难,乃至灾祸等等,无一不要人们面对。其时总会有人勇敢,有人怯懦;有人镇定,有人慌乱;有人理智,有人糊涂。回顾成长历程,瞻望人生前途,我们也已经并必将面对许许多多事情
39、。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写一篇作文,抒发你的真情实感,阐明你的思 想观点。 注意: 立意自定,角度自选。 文体为议论文。 不少于 800字。 不得抄袭。 答案:学会面对挫折 在人生斑驳的记忆里,这中间必然经历曲折、磨难。当你遭遇到挫折时,你是否会坦然面对,抑或是逃避懊恼呢? 其实,挫折是人生一笔宝贵的财富,当我们身陷逆境,即是聚敛财富的过程。 挫折是通往成功道路的奠基石。学会接受挫折,接受现实,才会激发斗志,勇往直前。就像林肯总统一样,他一生处在逆境之中, 8次竞选, 8次失败,但正因为他无私无畏,勇于面对,所以获得成功,成就个人梦想。的确,只有勇于接受挫折的磨练,不断积累人生 经验,才会收获人生
40、的第一桶金。 挫折是人生的润滑剂。当人生的车轮行驶在崎岖不平的幽径小道时,路旁的荆棘就成为我们最大的障碍。就像人生航海的旅途上,忽然遭遇狂风暴雨;当破茧成蝶的幼蝶折翼时 生活中总有些许不尽人意,正如泰戈尔所说: “上天完全是为了坚强我们的意志,才在我们的道路上设下重重的障碍。 ”但在失去的同时,我们收获了应对挫折的信心和勇气,使自己不断提升和完善。 挫折是人生的一首诗,是直面人生度过艰难后的灵感。著名诗人屈原虽有满腹才华,忠心耿耿,偏偏遇上昏聩的楚怀王;岳飞挥军北上,誓要直捣黄龙,恢复中原, 却偏偏被十二道金牌召回临安。这些有识之士饱经挫折和遗憾。屈原咏叹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的
41、千古绝句,充溢着诗人的伟大情怀,诠释着诗人灵魂最深处的召唤。所以挫折散发着一种诗意的美,是一种美的精神之光的闪烁,是自由的心灵在广阔世界里飞翔撞击出的美丽火花。 挫折是一把解读人生的钥匙。人生好比爬山,人生这座山,从不缺少攀登的人,只是有的人半途放弃,看到的只是身边的小片风景;但惟有坚持下来 “会当凌绝顶 ”的人,才能 “一览众山小 ”,收获最美丽的风景。 试题: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但也可以看成是一篇以 “面对 ”为话题 的作文。构思时,可先根据自己的熟悉情况,确定 “面对 ”的主体和对象(比如材料中所说的 “人类要面对自然,个人要面对社会,政府要面对群众 ”以及诸如 “成功、荣誉,挫折、困难,乃至灾祸 ”等),选定文章的主题( “应该怎样面对 ”),再选择论据和思路,写出议论性文章。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