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学年广东汕头市潮师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 不相同 的一组是 A残 垣 /盘 桓 标 识 鳞次 栉 比押 解 浑身 解 数 B 蟠 桃 /磐 石 剽 悍 彪 炳千古 炮 烙如法 炮 制 C 愠 怒 /蕴 藉拜 谒 竭 泽而渔 勒 紧敲诈 勒 索 D 赡 养 /瞻 仰 枢 纽自出机 杼 纰 缪 未雨绸 缪 答案: D 试题分析: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命题形式主要有找出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组三类。复习时分类
2、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 A项残垣( yun矮墙) / 盘桓( hun逗留)标识( zh 同 “志 ”) /鳞次栉比( zh梳子齿)押解( ji押送) /浑身解数( xi手段) B蟠桃( pn) /磐石( pn大石,纡回层迭的山石)剽悍( pio敏捷而勇猛)彪炳千古( bio文采焕发;照耀)炮烙 ( po烧)如法炮制( po 烧) C愠怒( yn 怒,怨恨) /( yn 蕴藉藏在其内,隐藏而不外露)拜谒( y拜见)竭泽而渔 ji(弄尽掏干)勒紧( li 用绳子等捆住和套住,然后用力拉紧 )敲诈勒索( l威胁或要挟) D赡养( shn供给人财物) /瞻仰( zhn往上或往前看)枢
3、纽( sh指重要的部分)自出机杼( zh比喻心思、心意) 纰缪( mi错误)未雨绸缪( mu绸缪:修缮)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 不恰当 的一项是 11月 11日菲律宾中部遭到 空前绝后 的超强台风 “海燕 ”的袭击,当地官员称,仅莱特省就有近万人死亡。多国元首就菲律宾遭台风袭击表示慰问,并表示愿意尽力提供 援助 。超强台风 “海燕 ”重创 菲律宾中部,留下一片废墟,生还者形容如同遭海啸袭击,令人 触目惊心 。这次台风给菲律宾造成相当严重的损失,也使许多人丧生。 空前绝后 B援助 C重创 D触目惊心 答案: A 试题分析:成语本身
4、是没有错的,错在与语境不合、修饰对象不当、褒贬不当、范围不当、谦敬不当等等。所以学生首先要知道成语的意思,然后关注它所修饰的对象,所在的语境。 A空前绝后 :指从前没有过,今后也不会再有。指从古到今非常突出,独一无二的事物。这里形容台风 “海燕 ”,可能之前没有,但不代表今后不会出现。与语境不合。 B援助:以出钱、出力或出主意以及提供精神上支持等方式相助别人。为某个人或集体提供支持和帮助。 C重创:使受到重大伤亡、损害。 D触目惊心:看见某种严重情况,心里感到震惊。故选A项。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旺盛的国内需求正在成
5、为跨国巨头获取暴利的重要市场,尤其是针对中国的石油、铁矿石以及基础能等方面表现 得异常突出。 B只要将更多的科学合理的指标纳入地方官员政绩考核体系,并加强打击腐败的力度,是有可能逐步扭转地方经济被开发商绑架。 C微博一经推出,就以其强大的即时通信功能,受到了广大网民的追捧,它正有力地介入我们的社会生活。 D防止考试作弊的手段已从道德层面延伸到技术层面,手机探测仪、录像监控设备等将对防止考生作弊起到震慑作用。 答案: C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查病句的题目。语病题通常的做法是压缩,看主干有没有残缺、搭配不当等毛病,再看压缩掉的修饰成分与主干之间是否存在修饰不当的毛病,最后看句子中有没有典型的语病特
6、征,比如表并列的词或标点,是否、能否、好坏等两面的词,是、成为、变成表判断的词。 A主宾搭配不当,将 “市场 ”该为 “因素 ”。当句中的谓动词是 “成为 ”“变成 ”“成了 ”“是 ”等表判断性小词语时,考生一定要关注句子的主语与宾语是否是同类事物。 B成分残缺,缺少宾语, “扭转 ” ,应该是 “扭转 局面 ”,在 “绑架 ”后加上 “的局面 ”D“对防止考生作 弊起到震慑作用 ”中的 “防止 ”赘余。 “手机探测仪、录像监控设备 ”应该是对 “考生作弊 ”起到震慑作用。原句意思表达反了。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7、( ) 汉字书写最初以书面交流的实用性为目的, , , , , , ,文人士大夫的参与提升了书法的地位,使书法在中国艺术的殿堂里占据独特的中心位置。 人们发现了汉字书写所表现出的美感 由此把它发展为一门自觉独立的艺术 文人士大夫逐渐成为中国书法艺术实践的主体 但在书写过程中 加速了书法的 文人化进程 这一特性吸引越越多的文人士大夫参与其中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这道题目重点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连贯和文章逻辑顺序安排的能力。首先要浏览语段,了解大概内容,这段内容主要写汉字如何从单纯的实用性升级到一门艺术的过程。然后再看所给的句子,发现汉字功能的转变中,文人士大夫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因为
8、人们发现了汉字表现出的美感,因而吸引了文人士大夫的眼睛,文人士大夫的参与加快了汉字功能的扩展。找出句中的关联词、代词,关注句首和句尾,串起一个一个小分句,然后在根据整个语段的内在逻辑关系将这些小团体合为一起。关联词常常成对出现,代词出现前前面一定要出现此人或事物,而句首和句尾应该是 一致的。注意话题的前后一致,由开头的 “书写 ”到结尾句的 “文人士大夫 ”等词语,理清思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落日 朱启平 一九四五年九月二日上午九时十分,我在日本东京湾内美国超级战舰 “密苏里 ”号上,离开日本
9、签降代表约两三丈的地方,目睹他们代表日本签字,向联合国投降。 这签字,洗净了中华民族七十年的奇耻大辱。这一幕,简单、庄严、肃穆,永志不忘。 天刚破晓,大家便开始准备。我是在七点多钟随同记者团从另一艘军舰乘小艇登上 “密苏里 ”号的。 “密苏里 ”号舰的主甲板有两三个足球场大,但这时也显得小了。走动不开。到处都是密密簇簇排列着身穿卡叽制服、持枪肃立的陆战队士兵,军衣洁白、折痕犹在、满脸笑容的水兵,往互相招呼的军官以及二百多名各国记者。灰色的舰身油漆一新,十六英寸口径的大炮,斜指天空。这天天阴,灰云四罩,海风轻拂。 海面上舰船如林,飘扬着美国国旗 。舱面上人影密集,都在向 “密苏里 ”号舰注视着。
10、小艇往疾驶如奔马,艇后白浪如练,摩托声如猛兽怒吼,几乎都是载着各国官 兵 “密苏里 ”号舰参加典礼的。陆地看不清楚,躺在远远的早雾中。 仪式开始 九时整,麦克阿瑟和尼米兹、海尔赛走出将领指挥室。麦克阿瑟走到扩音机前,尼米兹则站到徐永昌将军的右面,立于第一名代表的位置。海尔赛列入海军将领组,站在首位。麦克阿瑟执讲稿在手,极清晰、极庄严、一个字一个字对着扩音机宣读。日本代表团肃立静听。麦克阿瑟读到最后,昂首向日本代表团说:“我现在命令日本皇帝和日本政府的代表,日本帝国大本营的代表,在投降书上指定的地方签字。 ”他说完后,一个日本人走到桌前,审视那两份像大书夹一样白纸黑字的投降书,证明无 误,然后又
11、折回入队。 重光葵挣扎上前行近签字桌,除帽放在桌上,斜身入椅,倚杖椅边,除手套,执投降书看了约一分钟,才从衣袋里取出一枝自水笔,在两份投降书上分别签了字。梅津美治郎随即也签了字。他签字时没有入座,右手除手套,立着欠身执笔签字。 麦克阿瑟继续宣布: “盟国最高统帅现在代表和日本作战各国签字。 ”签完字后,回到扩音器前说: “美利坚合众国代表现在签字。 ”这时,尼米兹步出行列,他请海尔赛将军和西门将军陪同签字。这两人是他的左右手。海、西两人出列后,尼米兹入座签字,签完字,就各归原位。麦克阿瑟接着又宣布: “中华民 国代表现在签字。 ”徐永昌步至桌前,由王之陪同签字。这时我转眼看看日本代表,他们像木
12、头人一样站立在那里。之后,英、苏、澳、加、法、荷等国代表在麦克阿瑟宣布到自己时,先后出列向麦克阿瑟敬礼后,请人陪同签字。各国代表在签字时的态度以美国最安闲,中国最严肃,英国最欢愉,苏联最威武。荷兰代表在签字前,曾和麦克阿瑟商量过。全体签字毕,麦克阿瑟和各国首席代表离场,退入将领指挥室,看表是九点十八分。我猛然一震, “九 一八 ”!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寇制造沈阳事件,随即侵占东北;一九三三年又强迫我们和伪满通车,从关外开往北平的 列车,到站时间也正好是九点十八分。现在十四年过去了。没有想到日本侵略者竟然又在这个时刻,在东京湾签字投降了,天网恢恢,天理昭彰,其此之谓欤! 投降书 按预定程序,日
13、本代表应该随即取了他们那一份投降书(另一份由盟国保存)离场,但是他们还是站在那里。麦克阿瑟的参谋长苏赛兰将军本是负责把那份投降书交给日方的,这时他却站在签字桌旁,板着脸和日本人说话,似乎在商量什么。大家都不知道出了什么事,记者们议论纷纷。后看见苏赛兰在投降书上拿笔写了半晌,日本人才点头把那份投降书取去。事后得知,原是加拿大代表在日本那份投降书上签 字时签低了一格,占了法国签字的位置,法国代表顺着签错了地方,随后的各国代表跟着也都签错了,荷兰代表首先发现这错误,所以才和麦克阿瑟商量。苏赛兰后用笔依着规定的签字地方予以更正,旁边附上自己的签字作为证明。倒霉的日本人,连份投降书也不是干干净净的。 日
14、本代表团顺着路下舰,上小艇离去。在他们还没有离舰时,十一架超级堡垒排列成整齐的队形,飞到 “密苏里 ”号上空,随着又是几批超级堡垒飞过。 机声中,我正在数架数时,只见后面黑影簇簇,蔽空而,那都是从航空母舰上起飞的飞机,一批接一批,密密麻麻,不知有多少架,顷刻间都到了 上空,然后向东京方向飞去。大战中空军将士厥功甚伟,理应有此荣誉,以这样浩浩荡荡的阵势,参加敌人的投降典礼。 我听见临近甲板上一个不到二十岁满脸孩子气的水手,郑重其事地对他的同伴说: “今天这一幕,我将可以讲给孙子孙女听。 ” (有节选) 【小题 1】开头第三段 “海面上舰船如林,飘扬着美国国旗 ”句有什么含义?( 4分) 【小题
15、2】文章划线处作者是怎样描写日本代表签字情景的?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 5分) 【小题 3】作者以 “落日 ”为标题有何深意?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6分) 答案:【小题 1】该句描 写海面上如林的舰船,满天飘扬的美国国旗,渲染出胜利的喜悦场面,( 2分)在日本东京海湾出现这种兵临城下的气势,严重挫伤日本侵略者嚣张的气焰。( 2分) 【小题 2】作者对人物的动作做了详尽细致的描写(运用了细节描写),( 1分)通过人物的行为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日本代表故作矜持和内心的沉重,( 2分)更能体现新闻的客观性和真实性的特点。( 2分) 【小题 3】作者以 “落日 ”为标题有象
16、征意义。( 2 分)日,日本的国旗是太阳旗。落日,寓示日本投降。( 2分)作者详细记叙了日本投降签字的场面, 用包含感情的议论叙事抒情,如 “这 签字,洗净了中华民族七十年的奇耻大辱 ”“永志不记。 ”“这一幕,将可以讲给孙子孙女听。 ” “倒霉的日本人,连份投降书也不是干干净净的 ”,渲染出胜利国的喜悦,表达对胜利的快乐与欣慰,对日本的痛恨,对日本投降拍手称快的痛快之情。( 2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这道题目考查句子的含义。这类题目主要有四种办法:关键词突破法、语句结构透析法、表达意图透析法、语句位置切入法。解答此类题目的步骤为:利用题干本身的指定和暗示语,确定答题区域;或是利用题干中
17、的相关语句在文中的位置,向下或向上延伸确定答题区域。然后根据命题材料和 问题的不同,再提炼表述语言,主要有三种措辞方式:一是 “照抄式 ”,原文有完全合适的语句,把它抄过来即可;二是 “选组式 ”,略加组合即成答案:;三是 “自撰式 ”,即用自己的语言自制成答案:。首先看这句话的性质, “海面上舰船如林,飘扬着美国国旗 ”属于写景,写景的目的是为了渲染一种氛围;然后回到文中,联系前后可以知道此时是日本签定投降条约的时候, “满脸笑容的水兵 ”可以知道此时人们的心情是喜悦的激动的。再看句子本身 “舰船如林 ”说明战胜方的气势,严重挫伤了日本的气势。 考点: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18、。能 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这道题目是考查人物描写的方式及其作用。人物描写的方式有正面描写,有侧面描写。正面描写有: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等。题干的目标很明确,是 “划线处日本代表签字的情景 ”,然后回到文中。重光葵是 “挣扎上前 ”, “除帽 ”“放在桌上 ”, “斜身入椅 ”, “倚杖 ”, “除手套 ”, “执投降书 ”“看 ”“签 ”;而梅津美治郎 “没有入座 ”, “除手套 ”, “立着 ”“欠身 ”“执笔签字 ”。从这里可以看出文段中运用了一系列的动作描写(细节描写),从他们除帽、除手套、倚仗等一系列的动作中可以看出他们看似很 绅士,很矜持,但从 “挣扎
19、上前 ”“看了一分钟 ”才 “签字 ”中,可以看出他们内心的沉重,前面的一系列动作其实是在掩饰自己的内心。动作描写让场面更真实,更逼真,体现了新闻客观真实的特点。 考点: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这道题目是考查标题的含义。标题的含义主要有表面意、深层意、双关意、象征意、比喻意等。答题的时候既要答出文中具体的意思也要答出与主题相关的意思,还有对揭示主题、塑造人物形象等作用。先看标题 “落日 ”,再看文章所写内容:日本签定投降条约。然后找两者 之间的连接点:日本的国旗是 “日 ”,落日象征日本的投降。其中包含的感情可以联系文中作者写日本
20、代表的句子, “这签字,洗净了中华民族七十年的奇耻大辱。这一幕,简单、庄严、肃穆,永志不忘。 ”“我转眼看看日本代表,他们像木头人一样站立在那里 ”“倒霉的日本人,连份投降书也不是干干净净的 ”“大战中空军将士厥功甚伟,理应有此荣誉,以这样浩浩荡荡的阵势,参加敌人的投降典礼 ”“一个不到二十岁满脸孩子气的水手,郑重其事地对他的同伴说: 今天这一幕,我将可以讲给孙子孙女听。 ”这些句子中可以体现出作者此时此刻胜利的激动喜悦,对日本 的蔑视痛恨。 考点: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 F。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教授看门 何休 王教授评上教授两年后,学院专业设置走向市场,采
21、煤专业撤消,他又不愿转型,成了闲置的教学资。学院党委会和院长办公会把王教授作为一个专门的议题讨论,讨论的结果是:要么内退,要么到保卫处挂个号,守大门。 王教授才四十五岁,不到内退年龄,分管保卫工作的陈副院长找王教授谈话,王教授二话没说就答应了。王教授上岗的那天,大家开玩笑说,这是学院有史以职称和工资最高的守门员。 看门人一直都是聘请临时工,活儿也 轻松,不外乎是为进出车辆开门,登记访者,为晚归者开门等。上班第一天,王教授就捅了一个不小的娄子:中午,一老乞丐在学生食堂乞讨,被学生食堂管理人员撵了出后,七弯八拐的跑到学院小餐厅里去了。此时小餐厅里,陈副院长正陪客人吃饭。 保卫处长向陈副院长深刻检讨
22、后,打电话到值班室。王教授却一本正经地说,人是我放进去的,我没有违反工作细则。 保卫处长气咻咻地说,细则上写得很明白,闲杂人等,不得入内。 乞丐要饭,他不是闲人。至于他是不是杂人,你没提供判断标准,凭我的主观理解,他不是杂人。 保卫处长是转业军人,王教授咬文嚼字 ,令他一时语塞,便气急败坏地挂了电话,火烧火燎地跑到大门值班室,对王教授说:现在我把工作细则的第五款改掉,凡是非本学院的师生,原则上不得进入校园,办事的,必须有介绍信,找人的,必须和相关责任人电话联系上,否则一律不放行。 保卫处长话音刚落,一份 “值班人员工作细则补充说明 ”伸到保卫处长的鼻子底下:处长,请签字。保卫处长哭笑不得,他一
23、边签字一边想,别人说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兵遇到秀才,也难缠啊,这还是个开头,往后还不知道会惹出什么事。 果然不出所料,半月后,陈副院长接到市政府一位领导的电话,说是建议学院换掉 看门人。 陈副院长派保卫处长去调查,很快,保卫处长哭丧着脸见陈副院长。原,头天晚上,市委宣传部长吃请后回家,车行驶至学院门前时,内急了,司机跟他出主意,学院里面厕所多。王教授当班,死活不开门。宣传部长摇下车窗,借着酒疯指着王教授的鼻子骂:你一个看门狗,神气个鸟,老子有公干,快开门。 王教授从没挨过这样的骂,气得脸发紫。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你公干,拿出介绍信。 宣传部长急了,一手捂着裤裆,一手掏出手机。把你们保卫处长
24、的电话报,我给他打电话。不巧的是,保卫处长手机关机,家里座机没人接。僵了几分钟,宣传部长内急难忍,只得喊司机开车,到大街上找一个角落方便。 了解情况后,保卫处长敢怒不敢言,因为王教授把自己签了字的那份 “补充说明 ”放大五倍贴在值班室最显眼的地方。 一个学期下,保卫处长想在开中层干部会议时,提议把王教授换掉。没有特殊情况,一般都是教务处长与学工处长先发言,保卫处长的发言放最后,所以,保卫处长还未得及开口,学工处长发言时对王教授大加赞扬,还建议给予王教授 “先 进工作者 ”称号。这本不是学工处的事,学工处长哪根神经搭错了吗 当然不是。 近几年,学生通宵上网现象非常严重,自从王教授看门之后,本院学
25、生通宵上网现象锐减。 晚上十点后,王教授不放学生出门;清晨或上午,只要有面容憔悴的学生进校门,王教授就要验他们的学生证,如果没带学生证,王教授就用数码相机给他们拍照,再叫他们留下班级姓名学号,一丝不苟。有一次,有两个学生捂着肚子诈称生病,要去医院。王教授关切地问,钱带够了没有啊 我这里有五百块钱,你们先拿着,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俩学生拿着王教授的钱,在网吧门前徘徊了半小时,最 后还是跑到药店买了一瓶感冒药,乖乖地回学校,把钱还给王教授。 会后,王教授被评为 “先进工作者 ”。教授看门,本身就是新闻,加上学工处长的渲染,本地报纸与电视台均对王教授作了专题报道。 再后,省里下发一份文件,要求至少有
26、一位五十岁以下、正高职称的党外人士充实学院领导班子。在所有教授中,只有王教授两个条件都符合。 王教授只看了一年大门,就成为院长助理,一年后,提为分管学生工作的副院长。王教授,也就是王副院长,在就职演说中慷慨激昂地说,学院的门,是学院的窗口,我们不能小视它的存在。 此后,学院再也没有聘过临时工看大 门,据说,这个岗位有很多人明争暗夺着呢。 (选自当代人,有删改) 【小题 1】请简要概括王教授的性格特点。( 4分) 【小题 2】小说中的情节如果存在读者意料之外的因素无疑会大大增强小说的可读性。请从这一角度赏析教授看门的艺术魅力。( 5分) 【小题 3】王教授最后被提拔为副院长,作品的结局安排是否合
27、理 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6分) 答案: 【小题 1】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查人物形象的题目。这道题目的解题思路是:先到文中找现成的形容词,然后再找直接写人物言行举止的句子,最后再找他人的评价或其周围的环境 。答案:组织主要从三方面:一是职业身份,二是性格脾气,三是精神品质。答题的模式是:他(或她)是一位 的 (定位)形象,通过 体现了他 的特点(品质、精神)。通过文本,可以给王教授的定位是:教授(老师、教育者)。人物的特点可以通过事例、各种描写体现出来。事例有: “采煤专业撤消,他又不愿转型 ”可见他热爱自己的专业; “王教授二话没说就答应了 ”可见他不计较工作岗位;放老乞丐进入食
28、堂,可见他富有同情心;不让副部长进校园,可见敢于坚持原则;拦截上网学生,给他们拍照,可见工作有方法,一丝不苟;掏钱给 “生病 ”的学生 ,可见爱护学生;就职演说中的 “学院的门,是学院的窗口,我们不能小视它的存在 ”可见思想有见地,有远见卓识。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这道题目是考查小说的情节安排。题干中问的非常明白,是从 “意料之外 ”的角度来赏析本文的艺术魅力。根据小说的情节构成,一般在这些方面会有这种出乎意料的效果:开头回设置悬念,吸引读者;中间一波三折,波澜迭起;结尾情节逆转,出人意料。可以从这三个方面
29、来找看似不合理的情节。开头的教授看门本身就是一大亮点,工作认 真却又犯低级错误,坚持原则又犯 “大错 ”,保卫处长想撤消他的看门资格,学工处长又把他推为 “先进工作者 ”,本来要受批评的王教授阴差阳错又当上了副院长,一个临时工的岗位成了热点。文中一环扣一环,让人不禁捧腹,又不禁深思。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这道题目是考查小说情节中的结尾的艺术。小说的结尾一般有四类:出人意料的结尾,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尾,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尾,戛然而止的结尾。这篇小说的结尾是属于第一类:出人意料的结尾。从这种结尾的作用角度来说即可,同时要结 合文本。这种
30、结尾的作用主要有:从结构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如石破天惊,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到深化主题。这篇小说的结尾是王教授成了王院长,看似出人意料,其实根据前文又在情理之中。从前面的种种故事中可以得知他是一个极其负责任,极其认真,极有能力,又非常爱护学生的一位教授。根据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被提拔为副院长又在情理之中。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 中国传统道德肯定人的价值,肯定人格尊严。孔子讲 “天地之行,人为贵
31、 ”,即在天地之间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人是最有价值的。孟子对此又加以发挥,提出 “良知 ”观念,认为每一个人都有良知,都有自己的内在价值。内在价值的内容就是道德意识。因为人有道德意识,所以人就有内在价值。因为人有内在价值,所以就有人格尊严。 孟子讲过两句话: “所欲有甚于生者 ”,意为我所要求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即人格尊严; “所恶有甚于死者 ”,意为我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具有负价值的,即丧失人格。这两句话正是注重人格尊严和内 在价值的表现。 “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即肯定人格高于生命。然而生命还是人格的本原,如果没有生命,也就没有所谓人格。从 “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32、”的意义上说,可以说道德高于生命。应该承认,道德本于生命,而在某种意义上又高于生命。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这是正常的情况。在正常的情况中,一方面要充实生命,一方面要提高道德自觉性,遵守道德的制约。生命与道德是相需相成的。充实生命力必须满足物质生活的需要,也即满足一定的欲望,但是欲望的满足不可能是不节制的,如果无节制地追求欲望的满足,纵欲无 度,必然会戕害生命,同时也会加剧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引起纠纷扰乱。为了保持生命的正常发展,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协调,生命的充实提高与道德的自觉自律都是必要的。道德的要义在于每一个人不但要追求个体的利益,而且要考虑群体的利益。 在中国思想史上,儒家
33、是基本上肯定生命的,但是一部分儒者重义轻利、存理去欲的学说,对于物质需要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较忽视充实生命力的必要性,对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与重义轻利、存理去欲的思想成为对照的是纵情肆欲、唯利是图的流俗思想,追求个人享乐,见利忘义。这种流俗思想古已有之,于今为 烈。这种庸俗作风,既违背了道德的准则,也逆反了生命的规律,是不足取的。 孟子曾引阳虎之言说: “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 ”这里所谓为富指执政者聚敛财富,所谓为仁指施行仁政。聚敛财富与施行仁政确实是相悖的。但是,如果从另一意义上讲,如果为富指经营商业,为仁指做有益于人民的事情,则为富与为仁还是可以相容的,不但可以相容,而且是相得
34、益彰的。据闻现代日本有一位企业家提出 “仁富合一 ”的主张,运用仁富合一经营企业,取得显著的成就。这是值得注意的。事实上,在中国历史上,实行仁富合一的,也不泛先例,如孔子弟子子贡,善于货殖, 但作为孔门弟子,也是 “以仁为己任 ”的,表现了很高的道德品质。当代有很多国外华人企业家,致富之后,大力资助祖国的文教事业,这也是仁富合一的典范。 社会生活必须分工,在社会中有人为增加物质财富作贡献,有人为提高人类的精神生活做贡献。仁富可以合一,然而也不妨分途。在精神领域中,有人致力于探求自然的奥秘,有人沉思人生的终极价值。这都是应该鼓励的。 富(经济)属于物质文明,仁(道德)属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与精神
35、文明是相辅相成的,必须兼顾并重。 (材料自张岱年恪守人格尊严,追求人伦和谐,有删节) 【小题 1】下列说法 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5分) A孔子讲 “天地之行,人为贵 ”,孟子提出 “良知 ”的观念,说明他们都肯定人的价值,肯定人格的尊严。 B孟子说 “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认为人格高于生命。但作者认为生命高于人格,因为生命是人格的本原 C孟子说 “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强调道德高于生命。但作者认为道德本于生命,只能说生命高于道德。 D作者认为追求欲望的满足必然会戕害生命,因此,人在充实生命的同时,必须提高道德自觉性,遵守道德的制约。 E作者认为重义轻利、存理去欲
36、的学说和纵情肆欲、唯利是图的思想都不利于人的发展。后者古已有之,于今为烈,更应大力批判。 【小题 2】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论据证明 “仁富可以合一 ”的是( 3分) A孟子曾引阳虎之言说: “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 ” B现代日本有一位企业家运用仁富合一经营企业,取得显著的成就。 C子贡既善于货殖,也是 “以仁为己任 ”的。 D当代有很多国外华人企业家,致富之后,大力资助祖国的文教事业。 【小题 3】关于 “生命 ”与 “道德 ”的关系,作者有些什么样的认识?请根据原文,简要概括。( 4分) 【小题 4】根据文意,恪守人格尊严,应该处理好哪些关系?( 4分) 答案:【小题 1】 CD 【小题
37、2】 A 【小题 3】( 1)道德本于生命,而在每种意义上又高于生命。( 2)生命与道德是相需相成的。( 3)既不能因道德而否定生命,也不能因生命而违背道德的准则。(根据第 2、 3、 4 段,可以分别得出以上三点认识)(答对 2 点给 3 分,答对 3点给 4分) 【小题 4】应该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 1)生命与道德的关系;( 2)义与利的关系;( 3)仁与富的关系。(答对 2点给 3分,答对 3点给 4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本的 内容的辨析能力。出现的干扰项主要有:随意扩大或缩小范围(关注限制词),胡乱做出判断,妄测文意等等。此时需要到文中找到选项所在的段落句
38、子,细细将选项与之进行比较。比较得知 C项“只能说生命高于道德 ”错,原文第二段说 “从 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的意义上说,可以说道德高于生命。应该承认,道德本于生命,而在某种意义上又高于生命 ”,从句中可以知道 “而在某种意义上又高于生命 ”。 D项 “追求欲望的满足必然会戕害生命 ”错,原文第三段说 “如果无节制地追求欲望的满足,纵欲无度,必然会戕害生命 ”。故选择 CD 考点:筛选并整 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这道题目主要考查论点与论据之间的论证关系。要想知道论据能否证明论点,就要看论据与论点之间是否存在一致的关系。本题的论点是 “仁富可
39、以合一 ”,这一句话是在文章第五段的最后,由此可以推测,论据应该在此句的前面。然后分析第五段的段内关系。文段讲了两个内容,一是阳虎的话及分析,二是 “仁富可以合一 ”。在这两者中间有一句 “但是,如果从另一意义上讲,如果为富指经营商业,为仁指做有益于人民的事情,则为富与为仁还是可以相容的,不但可以相容,而且是相得益彰的。 ”句中的 “但是 ”提示本段的重点在 “仁富可以合一 ”。而阳虎的话恰恰是相反的。所以答案:选 C 考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这道题目是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题干中问的是 “生命 ”与 “道德 ”的关系,并且是作者的
40、认识,依据这两点可以到文中找到答题的区间,主要在课文的 2、 3、 4段。第二段提到 “道德 ”与 “生命 ”的句子主要在结尾, “道德本于生命,而在某种意义上又高于生命 ”,由此得到第一点。第三段提到二者的句子是 “一方面要充实生命,一方面要提高道德自觉性,遵守道德的制约。生命与道德是 相需相成的 ”,由此得到第二点。第四段提到二者关系的主要在结尾 “既违背了道德的准则,也逆反了生命的规律,是不足取的 ”,意思就是既不能违背道德的准则,也不能逆反了生命的规律。由此得到第三点。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筛选和概括文本的能力。
41、根据题干中的 “恪守人格尊严 ”“处理好哪些关系 ”的提示,可以得知,答案:既要围绕 “人格尊严 ”,又要有两者之间的关系。经过审题可以得知答题的区间主要在 2、 3、 5段。第二段从 “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 可以说 道德高于生命。应该承认,道德本于生命,而在某种意义上又高于生命 ”中可以知道是道德与生命之间的关系。第三段从 “道德的要义在于每一个人不但要追求个体的利益,而且要考虑群体的利益 ”中可以知道是义与利的关系。第五段从 “大力资助祖国的文教事业,这也是仁富合一的典范 ”中可以得知是 “仁与富 ”之间的关系。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文言文阅
42、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文中三个 “”是为考查而设),完成文后小题。(共 22分) 日 (音 m)字翁叔,本匈奴休屠王太子也。 父不降见杀,与母阏氏、弟伦俱没入宫, 输黄门养马,时年十四矣。 久之,武帝游宴见马,后宫满侧。日 等数十人牵马过殿下,莫不窃视,至日 独不敢。日 长八尺二寸,容貌甚严,马又肥好, 上异而问之,具以本状对。上奇焉,即日赐汤沐衣冠,拜为马监,迁侍中、驸马都慰、光禄大夫。日 既亲近,未尝有过失,上甚信爱之,赏赐累千金,出则骖乘,入侍左右。贵戚多窃怨,曰: “陛下妄得一胡儿,反贵重之! ”上闻,愈厚焉。 日 母教诲两子,甚有法度,上闻 嘉之。病死,诏图画于甘泉宫, 署 曰 “休
43、屠王阏氏 ”。日 每见画常拜,乡之涕泣,然后乃去。日 子二人皆爱,为帝弄儿,常在旁侧。弄儿 或自后拥上项,日 在前,见而目之。弄儿走且啼曰: “翁怒。 ”上谓日 “何怒吾儿为? ”其后弄儿壮大,不谨,自殿下与宫人戏,日 适见之,恶其淫乱,遂杀弄儿。弄儿即日 长子也。上闻之大怒,日 顿首 谢 ,具言所以杀弄儿状。上甚哀,为之泣,已而心敬日 。 初,莽何罗与江充相 善 ,及充败卫太子,何罗弟通用诛太子时力战得封。后上知太子冤, 夷灭充宗族党与。何罗兄弟惧及,遂谋为逆。日 视其志意有非常,心疑之,阴独察其动静,与俱上下。何罗亦觉日 意,以故久不得发。是时,上行幸林光宫,日 小疾卧庐。 何罗与通矫制夜
44、出,共杀使者,发兵。 明旦,上未起,何罗亡何从外入。日 奏厕心动,立入坐内户下。须臾,何罗袖白刃从东箱上,见日 ,色变,走趋卧内欲入,行触宝瑟,僵。日 得抱何罗,因传曰: “莽何罗反! ”上惊起,左右拔刃欲格之,上恐并中日 ,止勿格。日 酆逗温薜钕拢 们莞恐 钪谓苑 肌墒侵 倚 凇 br日 自在左右,目不忤视者数十年。赐出宫女,不敢近。上欲内其女后宫,不肯。其笃慎如此,上尤奇异之。及上病, 属 霍光以辅少主,光让日 。日 曰: “臣外国人,且使匈奴轻汉。 ”于是遂为光副。光以女妻日 子赏。初,武帝遗诏以讨莽何罗功封日为 侯,日 以帝少不受封。辅政岁余,病困,大将军光白封日 ,卧授印绶。一日薨赐
45、葬具冢地送以轻车介士军陈至茂陵谥曰敬侯。 (节选自汉书 霍光金日 传)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正确 的一项是( 3分) A 署 曰 “休屠王阏氏 ”署:部署 B日 顿首 谢 谢:感谢 C莽何罗与江充相 善 善:善良 D 属 霍光以辅少主属:嘱咐 【小题 2】填入下列句子 “口 ”中的词语, 最恰当 的一项是( 3分) 父不降见杀,与母阏氏、弟伦俱没入宫 日 母教诲两子,甚有法度,上闻 嘉之 后上知太子冤, 夷灭充宗族党与 A 且 则 为 B 以 而 乃 C 且 则 乃 D 以 而 为 【小题 3】下列文句中,断句 正确 的一项是( 3分) A一日薨 /赐葬具冢地 /送以轻车介
46、士军 /陈至茂陵 /谥曰 /敬侯 B一日薨 /赐葬具冢地 /送以轻车介士 /军陈至茂陵 /谥曰 /敬侯 C一日 /薨 /赐葬具冢地 /送以轻车介士军 /陈至茂陵 /谥曰敬侯 D一日 /薨 /赐葬具冢地 /送以轻车介士 /军陈至茂陵 /谥曰敬侯 【小题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不正确 的一项是( 3分) A金日 原本是匈奴休屠王的太子,父亲被杀后自己入宫做了马夫,但他忠于职守,态度诚信,所以很快得到皇帝的器重,被封为 “侯 ”。 B金日 怀疑莽何罗兄弟有谋反之心,独自一人在暗处观察他们的动静,和他们一同起居生活,并且通过斗智和斗勇,最终制止了一场叛乱。 C皇上病重时,嘱咐大将军霍光
47、辅佐少主,面对霍光的谦让,金日 认为自己是一个外族人,不能担此重任,这么做只会让匈奴看不起汉朝。 D金日 作为一个异族战俘,却能凭借自己的 “忠孝 ”、 “笃慎 ”受到皇上的恩宠,除了个人努力外,与汉武帝知人善任的胆识和气魄分不 开。 【小题 5】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 10分) (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7分) 上异而问之,具以本状对。( 3分) 何罗与通矫制夜出,共杀使者,发兵?( 4分) 从文章中找出能体现金日 “忠孝 ”的两个事例。(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 3分) 答案:【小题 1】 D 【小题 2】 B 【小题 3】 D 【小题 4】 A 【小题 5】(
48、1) 皇上觉得奇怪就问他,日 完全用实情回答。 莽何罗与莽通伪造皇帝命令连夜外出,一起杀死了使者,调遣军队。 ( 2) 每见画常拜乡之涕泣 阴独察其动静,与俱上下 酆 逗 温薜钕拢 们莞恐 /p 【小题 1】 试题分析:这道题目主要考查文言实词中的一词多义。可以将之代入文章,利用上下文来推敲词义;也可以向课内迁移,利用课内学过的词义来解决;也可以利用成语来解决,因为成语中的词往往保留了古意。 A项可以让句子回到文中,利用前一句 “诏图画于甘泉宫 ”和后一句 “日 每见画常拜 ”,可以推知此处的“署 ”与今天的 “署名 ”意思相近,意思是 “题写 ”B 项中的 “谢 ”在古文中常考义项有:谢罪,感谢,辞别,凋谢等等。结合语境 “上闻之大怒 ”可以知道,皇上大怒,作为臣子必然不能是感谢,而应是 “谢罪 ”C 项中的 “善 ”在文言中的常见义项有:擅长,好,与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