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学年江苏省高邮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都 正确 的一项是( 3分)( ) 寥廓 蓼蓝 笔 杆 ( gn) 旗 杆 ( gn) 狼藉 慰籍 星 宿 ( xi) 三天两 宿 ( xi) 抛锚 瞄准 惩 艾 ( y) 方兴未 艾 ( i) 槁暴 艾蒿 锲 而不舍( qi) 提纲 挈 领( q) 答案: C 试题分析:笔 杆 ( gn) 旗 杆 ( gn) 慰籍 -慰藉 提纲 挈 领( qi)。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和字形。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各句中 没有语病 的一句是( 3分)( ) 我虽然生在北平,一直到
2、廿七岁才离开,但让我把北平一一道来,我没办法。 故乡与出生地不是一回事。只有艰辛劳动过奉献过的人,才真正拥有故乡。 在瓦尔登湖,我一边划船,一边看着盘满葡萄藤的树、婉转悠扬的鸟鸣声和圣洁清澈的湖水,心里惬意极了。 我们可以想象:车吼叫着,在坑洼不平的路面上颠簸,人摇得东倒西歪,使人一路受着皮肉之苦。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关联词与主语语序不当:虽然我生在北平 。 C搭配不当: 看着鸟鸣声。 D偷换主语:改为 “把人摇得 ” 。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选出对修辞手法判断 正确 的一项( 3分)( ) 打印社广告: “不打不相识。 ” 裘皮大衣厂广告: “该大衣唯一的
3、缺点是,将使您不得不忍痛扔掉以前购买的毛线衣。 ”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A反复 反衬 互文 夸张 B双关 反语 互文 夸张 C双关 拟人 对偶 比喻 D反复 反衬 拟人 比喻 答案: B 试题分析: “打 ”一语双关。 “缺点 ”是反语。 诗意是 “将军和壮士百战死,十年归 ”。 “手可摘星辰 ”是夸张,极言其高。 考点: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纯粹 ”觅得 “好声音 ” 张颐武 最近, “中国好声音 ”这档节目赢得了诸多关注和好评,这是中国电视文化新的变化的折射。 “中国好声音 ”之所以一出现就
4、引发轰动效应,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力求超越粉丝和明星的关系,不靠选手搞噱头,不靠评委耍牌子,也不靠庞大阵势的粉丝投票,而是着力于音乐的专业性,力图回到尽可能纯粹的音乐的本质,力图让 “好声音 ”成为唯才是举的最重要的砝码。让刘欢、那英这些当代流行歌坛最有声望的音乐人来指点新人,依据好声音来收徒;而选手也可以选择导师,进入音乐专业领城深造,从而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既不同于让年轻人成为粉丝热捧的超级明星,也不同于让普通人在舞台上一展即毕的走过场。这其实是从普通人中选择真正的 “好声音 ”,让他们得以成为好的歌唱家、艺术家,让选秀不再是一下子就实现梦想,也不是仅仅展现梦想,而是让梦想通过
5、一个专业的路径和较为严谨的程序得以延伸,最终成为一个职业生涯的选择。节目正是在这一点上赢得了公众。 今天的 “80后 ”、 “90后 ”,正处在竞争激烈、生活和事业发展的压力较大、而自身的适应和抗压能力相对较弱的矛盾之中。一举成名的冲动、展示自我的激情如何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具体路径,正是青年一代的焦虑所在。一般的选秀节目尚未从这一方面加以具体的指点,而青年的职业生涯的内在需求和成长渴望在 “中国好声音 ”中却 得到了展现。这很像是一个音乐的职场节目,对于激励青少年更好地学习,更艰苦地磨炼,培养更加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所标举的脚踏实地实现梦想的路径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正面和积极的价值取
6、向。这里不是梦想止步之处,也不是梦想瞬间实现的地方,而是一个实现梦想的起点,一个修业和锻炼的开始。而这一切都在公平和公开的舞台上进行,这正是节目具有无限魅力的地方。 但这个节目引起的质疑也值得反思。尤其是几位选手的经历描述引发了一些争议,这其实说明,这些年来公众对于诚信的要求有了更严格的标准,也要求电视节目应该有更严格的 自律,使得出现在屏幕上的选手更为真实。人们越来越不能容忍曾经相当盛行的 “托儿 ”或者胡乱编造情节的状况,因为大家越来越明白,诚信的缺失造成的损害和冲击是社会无法承受的。只有诚信,社会才能向更高处进发。年轻一代所需要的是更真实的人生的反映,而不是戏剧化的表演。这其实也给这个优
7、秀的节目提了一个更为苛刻的要求。只有更加真实,让每一个选手的过去都经得住追问,节目才可能赢得更多的观众。这是对 “纯粹 ”的另一意义指向,也凸显了今天社会的必然要求。 【小题 1】 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 6分) 【小题 2】根据文意,理解标 题中 “纯粹 ”的含义。( 6分) 【小题 3】概括选秀节目怎样才能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之路?( 6分) 答案:【小题 1】 首先文章提出了 “中国好声音 ”这个论题,接着分析了这档节目赢得公众、独具魅力的原因,最后反思了公众的质疑。(每点 2分,连接词占一分) 【小题 2】 “中国好声音 ”着力音乐的专业性,追求音乐的本质;电视节目应坚守诚信,严格自
8、律;选手应反映自身真实的人生,不作戏剧化的表演。(每点 2分) 【小题 3】 选秀节目不要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应该积极发现并呈现有个性形象风格的选手,在形式、程序上不断创新,避 免重复。 选秀节目应该关注公众的需求,引导公众将梦想的实现转换为实实在在的修业和长期学习努力的过程。 选秀节目要想经得住质疑和追问,就应该标举脚踏实地,倡导正面而积极的价值观,严格自律,自觉奉行诚信的社会准则。(每点 2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本文的写作思路非常清晰:首先提出论点,接着分析原因,最后作出反思。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理解文章题目
9、的含意和分析题目作用的试题。题目的含意要结合文章的主旨来解释其表层意、深层意和象征意等,题目的作 用要从结构作用、内容作用和表达作用等几个方面分析。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概括内容要点题,要结合文本的所有内容筛选概括,找出相应区间,分点概括,要准确、全面。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端午的鸭蛋 汪曾祺 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系百索子。五色的丝线拧成小绳,系在手腕上。 丝线是掉色的,洗脸时沾了水,手腕上就印得红一道绿一道的。做香角子。丝
10、线缠成小粽子,里头装了香面,一个一个串起来,挂在帐钩上。贴五毒。红纸剪成五毒,贴在门坎上。贴符。这符是城隍庙送来的。城隍庙的老道士还是我的寄名干爹,他每年端午节前就派小道士送符来,还有两把小纸扇。符送来了,就贴在堂屋的门楣上。一尺来长的黄色、蓝色的纸条,上面用朱笔画些莫名其妙的道道,这就能辟邪么?喝雄黄酒。用酒和的雄黄在孩子的额头上画一个王字,这是很多地方都有的。有一个风俗不知别处有不:放黄烟子。黄烟子是大小如北方的麻雷子的炮仗,只是里面灌 的不是硝药,而是雄黄。点着后不响,只是冒出一股黄烟,能冒好一会。把点着的黄烟子丢在橱柜下面,说是可以熏五毒。小孩子点了黄烟子,常把它的一头抵在板壁上写虎字
11、。写黄烟虎字笔画不能断,所以我们那里的孩子都会写草书的 “一笔虎。 ”还有一个风俗,是端午节的午饭要吃 “十二红 ”,就是十二道红颜色的菜。十二红里我只记得有炒红苋菜、油爆虾、咸鸭蛋,其余的都记不清,数不出了。也许十二红只是一个名目,不一定真凑足十二样。不过午饭的菜都是红的,这一点是我没有记错的,而且,苋菜、虾、鸭蛋,一定是有的。这三样,在我的家乡,都不贵,多数人 家是吃得起的。 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 “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 ”上海的卖腌腊的店
12、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 “高邮咸蛋 ”。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有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 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袁枚的随园食单 小菜单有 “腌蛋 ”一条。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己并不会做菜。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 “与有荣焉 ”。文不长,录如下: “腌蛋以
13、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 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间,先夹取 以敬客,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 油亦走散。 ” 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 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 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 “空头 ”用筷子挖着吃。 筷子头一扎下去,吱 红油就冒出来了。 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 “朱砂豆腐 ”,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端午节,我们那里的孩子兴挂 “鸭蛋络子 ”。头一天,就由姑姑或姐姐用
14、彩色丝线打好了络子。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 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挑好了,装在络子里,挂在大襟的纽扣上。这有什么好看呢?然而它是孩子心爱的饰物。鸭蛋络子挂了多半天,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就把络子里的鸭蛋掏出来,吃了。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 (节选自汪曾祺故乡的食物) 【小题 1】概括文章第一节叙述了家乡端午的哪些风俗?并从结构上谈谈本节的作用。( 4分) 【小题 2】作者为什么要专门提及袁枚的随园食单 小菜单?引用的文章有何用意
15、?( 4分) 【小题 3】汪曾祺的 作品语言看似平淡,实则醇厚。简要赏析文中划线语句。( 6分) ( 1)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 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 3分) ( 2)筷子头一扎下去,吱 红油就冒出来了。( 3分) 【小题 4】端午的鸭蛋看似内容单一,实则蕴含多种情感内容,请联系全文探究。( 6分) 答案:【小题 1】 风俗: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 “五毒 ”、贴符、喝雄黄酒、放黄烟子、吃 “十二红 ” 作用:生动活泼的叙述,为下文重点描述端午节与鸭蛋有关的场景做铺垫或蓄势。 (风俗 3分;作用 1分) 【小题 2】 原因:袁枚的文章客观真
16、实地写出了高邮鸭蛋的优点( 2分), 用意:从侧面印证家乡鸭蛋的名气之广,反映作者非常喜欢家乡的鸭蛋。( 2分) 【小题 3】 ( 1)对比,比喻。生动突显了家乡咸鸭蛋的滑润,可口。暗含自豪之情。(写文白夹杂也对)( 3分) ( 2) “吱 ”,拟声词,形象地描摹出筷子扎进咸鸭蛋红油从中冒出来的动态,生动地写出了家乡咸鸭蛋的美味可口,让人垂涎欲滴。(每句 1分) 【小题 4】 对童年快乐生活的怀念之情、对故乡的热爱和自豪之情、对故乡民俗民风的赞美之情、对质朴自然生活的眷念。(每点 2分,三点即可 。) 【小题 1】 试题分析:本文第一节的结构结构作用主要是为下文作铺垫。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
17、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引用的目的是借他人之口,言自己之意。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语言特色类试题,这类试题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语句的含义和作用。对文章的语句的作用和意义进行鉴赏。 语言的特点。一般从准确简洁、清新明快、生动形象、浅显质朴等方面思考。 语言的风格。有幽默、辛 辣、自然和谐、含蓄、深刻等。 语言的技巧。多从修辞角度思考。 语言的作用。表达了什么意义,有何表达效果,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
18、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4】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理解和概括散文主题类的试题,对散文主题的概括,必须是在理解语句,把握文意的基础上进行。其基本方法有: 1、 从寻找语段的中心句入手。文段的中心句常在段首或段尾。文体不同,所揭示的中心也就不同;小说为议论的语句;散文为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即 “文眼 ”。 2、 从分析文章的 结构层次入手。从文章的结构可以分析作者的行文思路 ,进而明确作者的写作重点与中心。分析语段时 ,还要注意从句与句间的关系入手;明确句群所表达的重点。 3、 从体会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写人的文章 ,由 “人 ”及 “义 ”;写事的文章,由“事 ”及 “理 ”
19、;写景的文章,由 “景 ”及 “情 ”。 考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 F。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追和 陶渊明诗引 苏辙 东坡先生谪居儋耳,置家罗浮之下,独与幼子过负担度海;葺茅竹而居之,日啖 薯芋,而华屋玉食之念不存于胸中。平生无所嗜好,以图史为园囿,文章为鼓吹,至是亦皆罢去。独犹喜为诗,精深华妙,不见老人衰惫之气。 是时,辙亦 迁 海康,书来告曰: “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则始于吾。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 而 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吾
20、前后和其诗凡一百有九,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今将集而并录之, 以 遗后之君子。其为我志之。 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 如其为人,实有感焉。渊明临终,疏告俨等: 吾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 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 贻 俗患,黾勉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 渊明此语,盖实录也。吾真有此病而不早自知,平生出仕,以犯世患,此 所以 深服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 ” 嗟乎!渊明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儿,而子瞻出仕三十余年,为狱吏所折困,终不能悛,以陷大难,乃欲以桑榆之末景,自托于渊明,其谁肯信之?虽然,子瞻之仕其出处进退,犹可考也,后之君子其必有以处之矣。孔子曰:“述而不作,
21、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孟子曰 “曾子、子思同道。 ”区区之迹,盖未足以论士也。 辙少而无师,子瞻既冠而学成,先君命辙 师 焉 。子瞻尝称辙诗有古人之风,自以为 不若也。然自其斥居东坡,其学日进,沛然如川之方至。其诗比李太白、杜子美有余,遂与渊明比。辙虽驰骤从之,而常出其后。其和渊明,辙继之者,亦一二焉。 丁丑十二月海康城南东斋引。 注释: 依照别人诗词的格律或内容作诗。 【小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 的一项是( 3分)( ) A日 啖 薯芋啖:吃 B辙亦 迁 海康迁:贬官 C此 所以 深服渊明所以: 的原因 D自量为己必 贻 俗患贻:赠送 【小题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
22、法和意义 完全相同 的一项是( 3分)( ) A 其诗 质 而 实绮,癯而实腴 披草 而 坐 B 自 以为 不若也 以为 轮 C 先君命辙师 焉 则耻师 焉 D 以 遗后之君子 举匏尊 以 相属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不正确 的一项是( 3分)( ) A苏轼垂暮之年,远谪天涯,生活非常艰难,其他读书写作活动大都终止了,唯喜欢写诗,尤其喜欢读陶渊明的诗歌,追和陶诗。 B文中对陶渊明其诗其人的评价全用苏轼来信的原文来表现,引文占全文的三分之一,这样更贴近苏轼的本意,也含蓄地表达了苏辙对陶诗不做评论的态度。 C文章第一段虽不是直接论苏轼和陶诗,却谈了苏轼和陶诗的写作背景,暗示
23、苏轼和陶诗与他当时的处境和心境有关。 D本文是苏辙应苏轼要求为其和陶诗写的序言,文章充分肯定了苏诗的成就,对苏轼追和陶诗的心机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并相信后人自有公论。 【小题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分) ( 1)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追和陶渊明诗引)( 3分) ( 2)自余为 J人 ,居是州 ,恒惴栗。(始得西山宴游记)( 3分) ( 3)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赤壁赋)( 3分) ( 4)固一世之雄也, 而今安在哉?(赤壁赋)( 3分) 答案:【小题 1】 D 【小题 2】 D 【小题 3】 B 【小题 4】 ( 1)然而我对于陶渊明,难道只是喜欢他的诗吗
24、?( 3分,岂 哉、独、语意通顺) ( 2)自从我成为罪人,居住在这个州,常常忧惧不安。( 3分, J人、恒、语意通顺) ( 3)任凭小船到它(可以)到达的地方,越过浩荡渺远的江面。( 3分,之所如、定后、语意通顺) ( 4)本来是一代枭雄啊!但现在(又)在哪里呢?( 3分,判断句、宾前句、语意通顺)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一定要在答题时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结合具体语境和上下文来理解。贻:遗留。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分析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 A转折 顺承 ;B认为 把 做成 ;C兼词 ”于之 ”语气词 ;D介词 ,来。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
25、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 B “含蓄地表达了苏辙对陶诗不作评论的态度 ”的说法没有依据。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 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附文言文翻译: 东坡先生贬官到海南,把家安置在罗浮山下,只和小儿子苏过挑着担子过海;修葺了茅屋居住,每天吃红薯芋头,但是华丽的房屋贵重的食物从来不想。平生没有其他嗜好,把图书历史当作花园,文章作为演
26、奏的音乐,到现在也都废弃了。尤其喜欢写诗,精深奥妙,丝毫看不到老人衰老疲惫的气象。 当时,苏辙也被迁到海康,写信来告诉他说: “古代的诗人有模仿古代的诗作,却没有和古人诗的作品。追和古人的诗从我开始。我作为诗人也没有其他爱好,只喜欢陶渊明的诗 。陶渊明作的诗不多,但是他的诗看起来朴实其实很华丽,看起来简陋其实很丰满。曹植、刘昆、鲍照、谢灵运、李白、杜甫等人都比不上。我前后和他的诗共有一百零九首,其中我得意的诗篇,自认为不比陶渊明差。现在打算收集一起记录下来,留给后代的君子。让他们明白我的志趣。但是我对于陶渊明,难道只是喜欢他的诗吗?比如他的为人,我有很有感触。陶渊明临终时,写信告诉儿子陶俨等人
27、: 我从小就穷苦,每当家里穷困,就东西奔波。性格刚直才能有限,和世人多不相容,自认为一定为让世俗痛恨,告别人世,让年幼的你们忍受饥寒。 陶渊明的这些话,应该 是实情了。我也有着各毛病却不知道,平生出任官职,触犯了不少人,这一点很是比不上陶渊明,打算用晚年来模仿他的万分之一。 ” 啊!陶渊明不肯为五斗米、一身官府学乡里小人,而苏轼出任官职三十多年,被狱吏羞辱,最终不被宽恕,深陷大难,经打算晚年隐居效仿陶渊明,谁肯信呢?就算如此,苏轼的官宦浮沉生涯还能考证,后代的君子一定有类似的。孔子说 “阐述而不创作,笃信而喜爱古代文化,私下里与老彭(商朝的贤大夫)相比。 ”孟子说 “曾子、子思的思想相同。 ”
28、我的小小成就,不足以议论读书人。 苏辙年少没有拜师,苏轼成年后并学成出师,父亲就 让苏辙向苏轼学习。苏轼常常称赞苏辙的诗有古人之风,自认为自己不如苏辙。但是自从居住在东坡,学问也与日俱增,充沛的好像大河奔来。他的诗比李太白、杜子美有余,于是就和陶渊明相比。苏辙于是奋力跟随,但是常常不如苏轼。苏轼和陶渊明的诗,苏辙有跟着和的,也有一二首。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解】:回乐峰:唐代有回乐县,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回乐峰即当地的山峰。 受降城:唐代有东、中、西三座受降城,都在内蒙
29、古自治区境内。 【小题 1】全诗从哪些词可以看出它是一首边塞诗?( 2分) 【小题 2】诗歌的前两句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试结合诗句分析。( 3分) 【小题 3】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采用了什么抒情方式?( 3分) 答案:【小题 1】受降城、 沙漠 、征人。 (写出两个即可, 2分) 【小题 2】描写了一幅空寂惨淡、凄清寒冷的边塞月夜图。举目远眺,蜿蜒数十里的丘陵上耸立着座座高大的烽火台,烽火台下是一片无垠的沙漠,在月光的映照下如同积雪的荒原。近看,高城之外月光皎洁,如同深秋的寒霜。(概括 1分,分析 1句 1分。) 【小题 3】表达了征人的思乡之情。( 1分);直抒胸臆。( 2分)
30、【小题 1】 试题分析: 边塞诗是唐代汉族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一些有切身边塞生活经历和军旅生活体验的作家,以亲历的见闻来写作;另一些诗人用乐府旧题来进行翻新的创作。参与人数之多 ,诗作数量之大,为前代所未见。其创作贯穿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其中,初、盛唐边塞诗多昂扬奋发的格调,艺术性最强。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是初唐写作边塞诗较多的诗人,他的边塞诗一方面题材开阔,内容包括: 1、边塞风光; 2、边疆战士的艰苦生活; 3、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4、边疆将士思乡的情思。内容不仅涵盖了盛唐边塞诗的大多领域,而且格调高亢。 考点:分析作
31、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 诗歌的前两句描写了一幅边塞月夜的独特景色举目远眺,蜿蜒数十里的 丘陵上耸立着座座高大的烽火台,烽火台下是一片无垠的沙漠,在月光的映照下如同积雪的荒原。近看,高城之外月光皎洁,如同深秋的寒霜。沙漠并非雪原,诗人偏说它 “似雪 ”,月光并非秋霜,诗人偏说它 “如霜 ”。诗人如此运笔,是为了借这寒气袭人的景物来渲染心境的愁惨凄凉。正是这似雪的沙漠和如霜的月光使受降城之夜显得格外空寂惨淡。也使诗人格外强烈地感受到置身边塞绝域的孤独,而生发出思乡情愫。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32、【小题 3】 试题分析: 如果说前两句写景,景中寓情,蓄而未发;那么后两 句则正面写情。在万籁俱寂中,夜风送来呜呜咽咽的芦笛声。这笛声使诗人想到:是哪座烽火台上的戍卒在借芦笛声倾诉那无尽的边愁?那幽怨的笛声又触动了多少征人的思乡愁?在这漫长的边塞之夜,他们一个个披衣而起,忧郁的目光掠过似雪的沙漠,如霜的月地,久久凝视着远方 “不知何处 ”,写出了诗人月夜闻笛时的迷惘心情,映衬出夜景的空寥寂寞。 “一夜 ”和 “尽望 ”又道出征人望乡之情的深重和急切。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语言表达 请说明下面漫画砍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中的寓意。( 6分) 内容(
33、4分): 寓意( 2分): 答案:( 1)内容:有许多树桩,一个人脚踏在树桩上 ,站立着他一手拄着一把大斧,一手摁在抬起的腿上,他砍光了树,脑袋也不翼而飞。( 4分) ( 2)寓意:滥砍滥伐森林,最终断送的是人类自己的生命。 ( 破坏环境 ,必将殃及人类自身 ) ( 2分) 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图文转换试题的漫画题,解答漫画题,读懂漫画、理解其寓意是核心。具体说来,应遵循以下答题思路: 一、仔细观察画面 漫画的重要特点是用笔简洁,但不会缺少人或物的动作、表情、语言等;只有多个 “要素 ”整合起来,才能形成特定情景,从而表现主题思想。所以,画面上的每一个 “要素 ”都对表达寓意起着提示作用。审读
34、试题时,一定要仔细察看画面,注意各个 “要素 ”所提供的信息(比如看看画中有几个人、几件物,看清人物的神态、动作,把握人与物、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等)。 二、看画中的语言文字 漫画为了更好地表达寓意,常配有言简意赅的文字,这对我们领会含意大有帮助。因此,面对一幅漫画,要仔细品味画中文字,认真思考其中隐含的观点。 三、看清漫画标 题 有些漫画试题会展示漫画的标题。标题,很可能就是漫画的 “眼睛 ”;而这个 “画眼 ”,常常暗示了画旨。 四、联系生活实际而不就图论事 漫画是作者用图画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真善美的歌颂、对假恶丑的鞭挞的,是现实生活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因而,要深入理解漫画,不妨将直观图
35、像所反映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社会实际联系起来,想一想自己的周围有没有画中歌颂(或讽刺)的对象,从而准确把握作品的要义。 五、其他几个答题要点 说明画面内容,要力求囊括整幅画的所有信息,不能丢三落四。组织答案:时应做到: 抓住内容要点; 确定结构顺序; 选择 恰当的说明方法。应防止的两种失误: 误将说明写成记叙文; 误将说明写成议论文。 揭示作品寓意,一般应从人的角度(比如道德品质、心理情感、保护环境等等)展开思考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 1) ,善假于物也。 (选自劝学) ( 2)故木受绳则直, 。 (
36、选自劝学) ( 3) ,不绝如缕。 (选自赤壁赋) ( 4)生乎吾前, 。 (选自师说) ( 5)曾记否, ,浪遏飞舟? (选自沁园春 长沙) ( 6) ,无长 无少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选自师说) ( 7) ,用之不竭。 (选自赤壁赋) ( 8) ,旌旗蔽空 。 (选自赤壁赋) 答案:( 1)君子生非异也 ( 2)金就砺则利 ( 3) 余音袅袅 ( 4)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 5)到中流击水 ( 6)是故无贵无贱 ( 7)取之无禁 ( 8)舳舻千里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
37、级为识记 A。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 记叙文 。 有一个村予里的人只见过麻雀 ,听到麻雀的叫声便觉动听。后来村里来了乌鸦,它一叫,村人便十分惊奇:乌鸦的叫声多特别啊 !后来村里又飞来了百灵,百灵的叫声赢得了所有人的赞赏。渐渐地,人们无法容忍乌鸦的叫声了,他们驱赶了乌鸦,后来又赶走了麻雀。村人们就只听到百灵的声音了。 要求: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角度自选; 立意自定; 题目自拟; 不少于 800字 答案:未 央 多年之前。我还坐在小河边微滑的青石板上,外婆在河边洗衣,白鹅在我面前结伴游过桃花落在初融的春水上。邻家的大哥哥撑着一只小木舟,摇摇晃晃惊起一池鱼虾。远处一缕炊
38、烟升起,灯半昏时,姐姐温柔的呼唤声溢在微风中,隔断在如今大楼的缝缭间,渐渐地,渐渐地,隐没了 幼时爱读 诗经,在每一个最平常的午后,母亲坐在一旁的摇椅土织毛衣,听着我稚嫩的噪音,时不时抬头对我温柔地笑。父亲一向对我是严加管教的,尤其是在对经典的背诵上,他几乎是命令式地让我背书。经过了论语长时间的折磨后,我自己选择了论语。儿童的想法多么 简单啊,诗经里的句子多有重复,又富有节奏韵律,一小时能背上好几页。没多久,家里那本薄薄的诗经节选就背完了。为了免遭圣人之言的再次 “荼毒 ”,我拿起了唐诗、宋词。我对儿时的记忆最深的,就是这段日复一日背诵的时光,时不时偷个懒跑到爷爷家,让他 “保护 ”我。 当时
39、一树梨花明媚,午后一团花影清寂渺渺,远处一林树叶沙沙,我站在一旁帮爷爷磨墨,如此眉生细香,寂静清芬。 再从家里搜罗出这些书时,它们早已蒙上了尘埃,卷页泛黄,是冷落已久的残破。再拿起心中五味杂陈卷页里还夹着多年前摘的那朵桃花,轻轻一碰,化为 粉末,是在责 备我长久以来的遗弃吗 刚上初中时我终于有借口摆脱那些折磨了我多年的书了,便迫不及待地拿起小说和漫画书,开始了一段荒唐的时光。我日日沉浸在书中那浪漫而又刺激的情节里,不理会母亲那若有若无的叹息。我向周围的朋友同学讲述那段 “可怕 ”的背书岁月,他们都说从来没有背过那些书。那时我是多么羡慕他们啊,没有日复一日的背诵功课,一群小 伙伴们在阳光下尽情玩
40、闹 小河里长满了芦苇,小舟被迫搁浅,河水开始发脏发臭,再听不见河边那清晨时的捣衣声了。 这样的时光不知持续了多久,直到有一天我终于倦了,不再理会周围人 递来的一本又一本漫画和小说了,它们是那样的浅薄,我已索然寡味。我重新翻出少年时光冷落的诗经,一字一句吟诵,恍觉云影天光,岁月几般般仿佛又回到那段流萤点灯的岁月。现在想来,只有外婆是一直坚守着的吧,那些旧日的农具,即使不用,也妥善地保管不舍得丢弃,搬家了一次又一次它们依旧如影随行。如今光阴在它们身上开出花来,说不出的 美丽与温柔。 夜如何其 夜未央 点评 本文截取了三个生活片段来演绎自己对经典的感知、感受和感悟的过程。儿时懵懂读经典。因不解而折磨
41、;少时痴迷读漫画、小说,因叛逆而迷失;现时解得经典 义,因深味而怀想。它向我们昭示了一个深刻的生活哲理:感情支配认识,表明我们还在成长;认识调控感情,表明我们已走向成熟。对世间的事物,我们不能因自己一时的好恶而取舍;否 t,待参悟出。其中真义时,你将追悔莫及。此外,文中三处景物描写情景交融有 配乐伴奏之妙;篇末外婆妥善保管农具一笔。四两拨千斤,有指点迷津之功。 不识东风 人类无论如何狂妄都不应该在美的可能性面前失去谦卑。 一一题记 骑车经过东风路时,我犹犹疑疑。拓宽的街道簇然一新,路边石阶砌高几与门槛相平,熟悉而又陌生不再是记忆中的模样。 吃惊又惶然 ,我像一缕寻不到树梢的风,只不过搬离这儿小
42、半年,自小熟悉的街道怎么就换了模样 天一直阴沉着,前方仍在施工的路段 “硝烟 ”弥漫。调皮的风试图把沙粒吹进我的眼睛一片迷蒙中我才似乎找到一点熟悉的感觉。骑到拐角处,才发现某一条小巷内三 三两两地挤着几个小吃摊一一其中糯米糕的香味更是与我味蕾的记忆达到了共鸣。 我停下车买了一块糯米糕,顺道打听了街道的遭遇原来是城市规划者把这一带规划为绿化带兼停车场。他们说: “这是为了整顿市容,创建文明城市。 ”卖糕的阿姨拿了效果图给我看,果然整洁大气,端庄美观。 原来是为了追求统一规 划的城市美,所以才赶走小摊小贩,赶走路边长了几十年的树,赶走经年的糯米香气,赶走我们记忆里的风。 空气中飘浮着新植的行道树枝
43、叶的香味在以后的几代人的记忆里,也许这便是美,因为他们的标准已由城市规划者统一规定,因为他们的记忆已被卡在一个个停车位的方寸之间。他们无法感受到昔年的风拂过心扉,无法体会夏日倾盆大雨后在坑洼石板路上奔跑 的快意。一张薄薄的效果图,斩断了一代人回忆中美的可能性。 我悲哀地站在整齐划一的街道上,突然意识到,那年雨后泛起的土腥味,那年枝头新叶的嫩绿,那年奔跑在这条街道上的我们,都已在被怀念 。 据说多年以前这儿曾是农田,有一望无际的麦浪。更多年以前这儿曾是海洋,有阳光下粼粼的细波。可如今,沧海桑田的轮回在此终结。我们当然承认城市规划效果图上的美,只是让我们如何去寻找时间留下的痕迹以及它带来的美的可能
44、性 赶走了所谓的 “麻雀 ”和 “乌鸦 ”,百灵鸟能否唱一曲春天 而村民的子孙们只能领略单调的百灵叫声,却再也见不到叽叽喳喳的麻雀、投石喝水的乌鸦了。他们也许永远都不会懂什么叫 “好听 ”,什么叫真正的美了 ! 扔掉手中的效果图,我骑车离开,没有犹疑,这条东风路,以后我只在记忆中经过。 点评 本文最大特色是对自 己身边生活的热切关注。正因为此,文章给人以真切的触感和痛感。作者调动视觉看城市拆迁,调动听觉闻城市规划,调动味觉品街头小吃 而对石板路、糯米糕等行将逝去的城市印记则充满了深切的怀念,更对城市统一规划中对城市记忆和美的可能性的扼杀充满了深深的惋惜。作者在篇末已 “出离愤怒 ”,踏上了追忆
45、记忆中的 “城市之梦 ”的痛苦历程。 试题分析:这是一则寓言类材料,写作时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审题和立意。在审题和立意的过程中,一定要思辨三种鸟对自身应持有的态度、三种鸟之间应保持的关系以及村民对三种鸟应持有的态度。细细品读文本,从 三种鸟对自身应持有的态度出发,可有如下立意: 世界因不同而精彩; 我 “异 ”故我在; 我型我秀; 开创我自己的一片天; 小狗不应该因为有大狗的存在而慌乱不安,所有的狗都应该大声叫一一就按上帝给的嗓门大声叫好了 (契诃夫语 )。从三种鸟之间应保持的关系出发,可有如下立意: 应学会共存; 红花仍需绿叶衬;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费孝通语 ); 和而不同。从村民对三种鸟应持有的态度出发,可有如下立意: 要学会包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切勿喜新厌旧 ;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不要以情感的好恶影响对事物的判断; 平等对待众生 (勿以差 e心对待万物 );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