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西省萍乡市 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 其他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小小介词 “被 ”,伴随着一个个看似荒谬的搭配,不经意间,迅速蹿红网络与主流媒体,并日渐铺陈至人们的日常生活。 “被 ”现象的共同点是:当事人并非按自己意愿去履行或完成某事,而是被别人强加造成了某种事实。放在 “被 ”字后面的行为或状态,有的是人们情愿的,比如很多人都希望 “被爱 ”、 “被关心 ”;有的是人们不情愿的,比如家长无视子女的兴趣爱好,休息日强迫子女参加各种培训班,人们将其戏称为 “被学习 ”;有的是人们难以接受的 “被自愿 ”、 “被捐款 ” 细想想,连 “被爱 ”“被关心 ”有时候也会变得
2、很辛苦 “被 ”,昨天有, 今天有,明天一定还会有。在 “被 ”的作用下,我们常常不由自主地扮演着各种角色,感受着生活的甜蜜、酸楚、痛苦,当然还有激励、振奋、希望 请围绕生活中的 “被 ”现象,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议论文。 答案:无 阅读下面材料,用一个单句概括出主要信息。(不超过 15字) (4分 ) 语文教育有三重境界: “人技教育 ”、 “人格教育 ”和 “人生教育 ”。 “人技教育 ”侧重于给学生以生活技能, “人格教育 ”注重将语文养料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精神, “人生教育 ”则引导学生最终把 “语文素质 ”(包括知识、技能、思想、精神、人格、信念等等)与自己的人 生融为一体。如果说
3、 “人技语文 ”给学生以 “真 ”, “人格语文 ”给学生以 “善 ”,那么, “人生语文 ”则将学生引向生命之 “美 ”。 答案:语文教给学生真善美 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5分 ) 子曰: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 或曰: “以德报怨,何如? ”子曰: “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 ( 1)请用一个熟语概括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的意思。 (2分 ) 答: ( 2)孔子提倡仁爱,却不同意 “以德报怨 ”而主张 “以直报怨 ”,谈谈你对这一主张的理解和看法。 (3分 ) 答: 答案:( 1)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1分 ,仅答 “严于律己 ”不给分。) ( 2
4、)赞同孔子的观点。用恩德来回报仇怨是一种美德,但不应当用丧失原则的仁爱之心去宽宥别人的过失,而应该以公正、正直的原则正确对待有负于你的人和事。 不赞同孔子的观点。善良的人,我以善意对待他,不善良的人我也以善意对待他,结果就会使他也变得善良。 “以德报怨 ”,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了人们向 “善 ”的心理。 可以赞同(以 “原则 ”为关键点),也可以不赞同(以 “感化 ”为关键点),言之成理即可给 3分。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红叶归处是秋风 查 干 自古至今,红叶有着无尽的话题。每每 读到有关红叶的文字,我便心动,不由自已地沉浸于哲理的思考,这一思考也带一些禅的意味。 有一年在京郊红螺寺,我真真
5、切切地读到了一片元宝枫叶内心的独白。那正是十月末的一天,天空一片高蓝,远山近岭到处是燃烧的红叶在秋风中静默,使人不由想起禅气这个词。我仰头去读高岩上的一树红叶,猛然,其中一片硕大的从高处安然飘落,不带一丝忧伤,仿佛是一位远游的行僧,在欣欣然归来。枫叶红透,似一袭袈裟,在秋阳下闪着奇异的光芒。我想到了去西天取经的那位高僧和他的白马。这样的时刻,恰有一声声晚钟从红螺寺高墙里传了出来,像是迎宾曲。 叶落归根,就该是这样的氛围,叶落,是一种美好庄严的过程,是一种天律,不可违背,也不可抵触。 有时,人不如红叶。对于自然规律,人总是明知故违,不去顺从。古代帝王去炼长生不老丹就是典型。而植物则不,尤其红叶。
6、它们那种面对凛冽秋风时的坦然和睿智,不能不叫人深思。 在岁月漫漫中,甚至连小小动物都去勇敢地面对生与死。我不是动物学家,不谙鸟类的生死规律,但我观察多年,从来没有见到一只自然死亡的鸟。我说的是自然死亡、弃身明眼处。连麻雀都如是,我甚疑惑,它们是怎样处理自己后事的呢?或者说生死更替的呢? 而 人类就有些不同,首先想的是长命百岁,甚或万岁。就是到了百年之后,也要讲阔气讲排场。我每到兵马俑发掘处,就感到浑身不自在,替那些帝王将相脸红。他们活着时作威作福,死后也不叫百姓安宁。人是万物之灵,却不知顺从自然规律,一见死神就乱了方寸,这是一种很是可悲的心态。 有一年深秋,我们到二郎山深处的喇叭河风景区采风游
7、览,这里还没有柏油路,天然小路曲曲弯弯,一直沿着山下的河流,伸向旷野和原始。河水清澈,似一条玉液在静静地流。作家毕淑敏动情地对我说,她从未见到如此美妙的河水,这哪里是什么河水,简直就是流动中的碧玉。 爬上一处高地,远眺近目,夕阳依依,诸峰相衔,山上山下都是斑斓的梦境。金黄和火红,已是这里的主色调,尤其变红的槭树漫山遍野地灿烂在那里,使人目不暇接神魂颠倒。是夜,山月当空,金黄和火红都退到了一山的朦胧里。一阵山风拂过,树木花草夺人魂魄的清香,不但醉倒了山客,也引来了一大群高大的水鹿,它们如约而至,来舔喇叭河宾馆为它们准备的硝,离我们只有百米之距,它们仍有些许警觉,但很安静,以它们发蓝的眸子,看着我
8、们。我一时兴起,给这些不速之客唱起一首又一首的蒙古民歌,其中一只,顾不得舔硝,竖耳聆听,同游者笑着说,你 终于在这蛮野之地遇上知音了。没错,它一定听懂了我的歌声,并且体会了其中的内涵。天人合一,绝非仅仅是理想,只要人类怀有一腔慈悲之心。 不料,这一天的后半夜猛然间刮起了山风,气势逼人,似排山倒海。我心中起忧,担心红叶的命运,久久不能入睡。晨五时,梦中有了幻听,听到了钟声由远而近,轰然而优雅。我披衣而起,抓起相机便匆匆出得门去,山风有些冷,但安静了许多,俯仰之间,满眼都是落叶,像一地微微挪动的落霞。它们落得安然飘得富有诗意,竟无半点忧伤,躺成了一山的哲思,忧郁的我,却成了多余。惊愕之余,我终于有
9、了一些禅悟。 自然万物,原本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只是人类给自己戴上了一副有色眼镜,读不到事物的本色罢了。 淡淡的山雾中,我站在秋风中的山野,终于明白,人,或者说我自己是弱智者,而非万物之灵。眼下,躺了一山的红红落叶,正在完成一种交接仪式,生与死,在这里只是一个概念而非实质。我有幸列席这样的一次仪式,不知不觉中提升了自己的一点点高度,并且读到自己灵魂的色泽,也正在由灰变红。 红叶归处是秋风,拥有秋风的万物有福了。 (选自中国作家网,有删改) 【小题 1】文章开头说: “每每读到有关红叶的文字,我便心动,不由自已地沉浸 于哲理的思考,这一思考也带一些禅的意味。 ”结合全文,作者有哪些 “禅的意味 ”
10、的 “思考 ”?请分条简要概括。( 6分) 【小题 2】根据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6分) ( 1)文章描写红叶,作者为什么在 段写到小河,在 段写到水鹿?( 3分) ( 2)在 段文章说: “读到自己灵魂的色泽,也正在由灰变红。 ”“灰 ”和 “红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变化过程?( 3分) 【小题 3】文章 段和 段都写到了钟声,两者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在内容的表达上各有什么作用?( 6分) 答案: 【小题 1】 叶落,是一种美好庄严的过程,是一种天律,不可违背,也不可抵触。 只要人类怀有一腔慈悲之心,就能天人合一。 自然万物,没有高低优劣之分。 人非万物之灵,人要顺从生与死的自然规律。(
11、答一点 1分,两点 3分,答 3点即可给 6分) 【小题 2】( 1)作者写到小河,衬托二郎山环境的优美,为后文进一步描写红叶作铺垫。作者写到小鹿,突出树木花草的清香,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衬托 ”“铺垫 ”“突出 ”“表现 ”等各 1分,共 3分,答对三点即可)( 2) “灰 ”是指山风刮起后,作者对红叶的命运的担忧和忧郁。 “红 ”是指意识到躺了一山的落叶完成的是生命的仪式的交接,作者心中的坦然和释然。(能答出 “担忧和忧郁 ”到 “坦然和释然 ”的感情变化过程即可得分,共 3分) 【小题 3】( 1) 段的钟声是红螺寺里传出的钟声,是实写; 段的钟声是作者的幻觉,是虚写。( 3分
12、)( 2) 段的钟声是以实写实,主要是衬托京郊的静默和红叶飘落过程中的庄严的场面, 段的钟声是以虚写虚,借梦中的幻觉虚写红叶在山风中的飘落过程。( 3分) 【小题 1】无 【小题 2】无 【小题 3】无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帝子降兮北渚, _。 (2)鹿门月照开烟树, _。 (3)千岩万转路不定, _。 (4)岁暮阴阳催短景, _。 (5)_,只是朱颜改 . (6)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_,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答案:( 1)目眇眇兮愁予 ( 2)忽到庞公栖隐处 ( 3)迷花倚石忽已暝 ( 4)天涯霜雪霁寒宥 ( 5)雕栏玉砌应犹在 ( 6)弃掷逦迤 把文言文阅读
13、材料中画横线的句 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寇来在吾,无尔劳苦。( 2分) 于是待之以待盗贼之意,而绳之以绳盗贼之法。( 4分) 若夫肆意于法律之外,以威劫齐民,吾不忍为也。( 4分) 答案: 敌寇来了由我负责,不必劳苦你们。(宾语前置 1分,大意 1分。) 于是上司就用对待盗贼的心意去对待他们,用处置盗贼的刑法去处置他们。(状语后置 1分;省略句 1分;绳:处置 1分;大意 1分。) 至于说到超出法律之外任意胡来,用权势胁迫平民百姓,我不忍心做。(若夫:至于说到 1分;劫:胁迫 1分;为:做 1分。)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张益 州画像记 苏洵 至和元年秋,蜀人传言,有寇至边。边军
14、夜呼,野无居人;妖言流闻,京师震惊。方命择帅,天子曰: “毋养乱,毋助变!众言朋兴,朕志自定。外乱不作,变且中起。既不可以文令,又不可以武竞。惟朕一二大吏,孰为能处兹文武之间,其命往抚朕师? ”乃推曰: “张公方平其人。 ”天子曰: “然。 ”公以亲辞。不可,遂行。冬十一月至蜀。至之日,归屯军,撤守备,使谓郡县: “寇来在吾,无尔劳苦。 ”明年正月朔旦,蜀人相庆如他日,遂以无事。又明年正月,相告留公像于净众寺,公不能禁。 眉阳苏洵言于众曰: “未乱易治也,既乱易治也。有乱 之萌,无乱之形,是谓将乱。将乱难治:不可以有乱急,亦不可以无乱弛。惟是元年之秋,如器之 ,未坠于地。惟尔张公,安坐于其旁,
15、颜色不变,徐起而正之。既正,油然而退,无矜容。为天子牧小民不倦,惟尔张公。尔 以生,惟尔父母。且公尝为我言: 民无常性,惟上所待。人皆曰蜀人多变。 于是待之以待盗贼之意,而绳之以绳盗贼之法。 重足屏息之民,而以砧斧令,于是民始忍以其父母妻子之所仰赖之身,而弃之于盗贼,故每每大乱。夫约之以礼,驱之以法,惟蜀人为易。至于急之而生变,虽齐、鲁亦然。吾以齐、鲁待蜀人,而蜀人亦自以齐、鲁之人待其 身。 若夫肆意于法律之外,以威劫齐民,吾不忍为也。 呜呼!爱蜀人之深,待蜀人之厚,自公而前,吾未始见也。 ”皆再拜稽首,曰: “然。 ” 苏洵又曰: “公之恩在尔心,尔死在尔子孙,其功业在史官,无以像为也。且公
16、意不欲,如何? ”皆曰: “公则何事于斯?虽然,于我心有不释焉。今夫平居闻一善,必问其人之姓名,与其邻里之所在,以至于其长短大小美恶之状;甚者,或诘其平生所嗜好,以想见其为人,而史官亦书之于其传。意使天下之人,思之于心,则存之于目;存之于目,故其思之于心也固。由此观之,像亦不为无助。 ”苏洵无以诘,遂为之记。 公南京 人,慷慨有大节,以度量雄天下。天下有大事,公可属。 (节选自古文观止) 【注释】 (q):倾斜 。 ( y):是,指代张方平的措施。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众言朋兴,朕志自定朋:一齐。 B虽然,于我心有不释焉释:放下。 C既正,油然而退,无矜容
17、 。矜:夸耀。 D天下有大事,公可属属:归属。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乃推曰: “张公方平其人。 ” 四望无际,乃知太白 “开帆入天镜 ”之句为妙。 B 不可以有乱急,亦不可以无乱弛 东野云,汝殁以六月二日 C 既正,油然而退,无矜容 子路率尔而对曰 D 为天子牧小民不倦,惟尔张公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小题 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张方平合理施政的一组是 归屯军,撤守备 寇来在吾,无尔劳苦 民无常性,惟上所待 安坐于其旁,颜色不变 夫约之以礼,驱之以法 存之于目,故其思之于心也固 A B C D 【小题 4】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18、A第 1段首先交代了张方平至蜀的背景,接着记叙了张方平至蜀后准备迎击来犯之敌的策略,即抓紧训练驻军,并加强守备。 B张方平爱惜蜀人非常深切,对待蜀人非常厚道,因此蜀地百姓坚持要把他的像安放在净众寺里,表现了蜀地百姓对他的爱戴之情。 C苏洵认为祸乱未发生或祸乱已成都容易治理,祸乱将发未发之际最难治理。他由此充分肯定了张方平面对紧张局势,从容不迫,措施得当的治理才能。 D张方平分析了蜀人经常发生大乱的原因,并拿齐、鲁的人与之比较,强调如果用礼义来约束蜀人,用法律来差使蜀人,动乱就可能避免。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小题 3】 B 【小题 4】 A 【小题 1】无 【小题 2】
19、无 【小题 3】无 【小题 4】无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 美国总统奥巴马抵达哥本哈根时将面对所有与会方的疑问:美国是否将进一步提高减排目标,美国目标是否写入国际协议,美国将为发展中国家带来多少资金。归结为一点,美国是否愿意在未来全球低碳经济发展中发挥显著作用,奥巴马 “绿色新政 ”的诚意到底有多大。 美国正处在应对气候变化的 “十字路口 ”,若干问题在谈判桌上迟迟没有给出答案:,也正反映了美国选择经济发展战略模式上的踌躇 。 2001年,布什总统宣布退出京都议定书是由于国会的否决,更是由于美国利益集团的反对。美国强大的石油财团不希望背负减排的责任,不希望看到可再生能源抢夺
20、现有市场。 如今,美国新能源行业面临窘境,奥巴马的 “绿色新政 ”充满挑战。奥巴马将面临一个选择,即是否将本国经济引入一个不占优势的国际竞赛场。 以太阳能行业为例,美国太阳能的发展不仅落后于德国、西班牙,甚至落后于中国、印度。新能源企业还需要与传统能源企业进行激烈的博弈,美国政府如果不在新能源发展上迈出积极步伐,很难提出 “有雄心 ”的减排目标。 相比之下, 欧盟承诺减排的额度远高于美国。为了让发展中国家承担更多的减排责任,欧盟在本轮谈判中承诺未来三年拿出 72亿欧元援助发展中国家用于减排。欧盟展现尚不为发展中国家认可的 “积极 ”姿态,除了想要争取 “道德模范 ”声望外,更是看到了应对气候变
21、化背后的巨大商机。 自上世纪 70年代以来,欧盟一直在环保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掌握了全球大部分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核心技术,并拥有一批跨国新能源企业。从欧盟的利益考虑,全球高标准的排放额度将意味着一个庞大市场。欧盟之所以极力要求一些“先进发展中国家 ”如中国、印度、巴西、南非等承担强制性减排 义务,就是希望欧盟能够有 “用武之地 ”。 而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发达国家,随着减排额度的提高,减排成本不断上升,因此不愿承担更多减排义务,同时又鼓吹要求发展中国家承担减排义务。 当前世界各国已经达成共识,低碳经济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主渠道。尤其是金融危机之后,全球正在酝酿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以低碳、绿色
22、为特点的经济新模式正在逐渐形成。在全球经济格局中, “碳排放 ”问题 “牵一发动全身 ”,将影响不同产业和行业的竞争格局。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是所有国家共同的责任。妥协与博弈同样重要。在激烈交锋的同时,各国 的共识也在不断增多,这是达成协议的基础。正如大会主席、丹麦气候与能源大臣赫泽高所言,在当前的谈判中, “妥协 ”应当成为一个关键词。(取材于凤凰网评论,有删改) 【小题 1】下列各项中关于 “减排额度 ”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减排额度 ”提高标准,减排成本就会上升,对于还没有拥有新能源的国家是个挑战。 B “减排额度 ”的大小也牵一发而动全身,也将影响不同产业和行业的竞争格局。 C美国的
23、“绿色新政 ”客观上也是有关降低 “减排额度 ”政策。 D各国制定 “减排额度 ”的高低反映了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态度是否积极。 【小题 2】下列对 “从欧盟的利益考虑,全球高标准的排放额度将意味着一个庞大市场 ”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盟在环保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掌握了全球大部分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核心技术,并拥有一批跨国新能源企业,说明高标准的排放额度对它有利,会使它有更多的商机。 B欧盟极力要求 “先进发展中国家 ”承担强制性减排义务,就是希望欧盟能够有“用武之地 ”,以便占领市场,获得利润。 C欧盟倡导提高减排标准,意在以气候大会为契机,在美国犹豫不决之际,与美国在经济上争高下,取代美国在
24、全世界的经济地位,获得更多的利润。 D欧 盟展现的 “积极 ”姿态实质上就是看到了应对气候变化背后的巨大商机,这也是不为发展中国家认可的原因之一。 【小题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金融危机前后,全球正在酝酿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以低碳、绿色为特点的经济新模式逐渐形成了。 B由于美国朝野上下特别是利益集团不希望背负减排的责任,不希望看到可再生能源抢夺现有市场, 2001年美国退出了京都议定书。 C美国新能源的发展不仅落后于德国、西班牙,甚至落后于中国、印度,美国政府想要在新能源发展上迈出积极步伐,就得提出 “有雄心 ”的减排目标 。 D欧盟在本轮谈判中承诺未来三年拿出 72亿欧
25、元援助发展中国家用于减排,目的是让发展中国家承担更多的减排责任,使自己获得更大的利益。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C 【小题 3】 D 【小题 1】无 【小题 2】无 【小题 3】无 选择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大自然在冬天是一架旧橱柜,各种干枯了的标本按照它们生长的次序,摆放得井然有序。 。 。 。 。 。 。 我们到草木干枯的沼泽地里去看看夏天残留的足迹,看看赤杨、柳树和枫树吸收了多少温暖的阳光,沐浴了多少雨露,现在有多高 树叶和野草保持着完美的形态,在空气的压力下,不需要用螺丝钉或胶水来固定 草原和树林成了一座植物标本馆 巢不用挂在假树上,
26、虽然树已经枯萎了,可那毕竟是真树,鸟儿在哪里建的,还保留在哪里 过不了多久,这些沉睡的枝丫就要茁壮成长,总有一天,它们会 “欲与天公试比高 ” 看看它们的枝丫在经历酷夏后,是否长得又粗又长 A B C D 答案 : A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 2010年全国两会微博中,人大代表徐秀玉针对药品价格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要想避免降价药品一次次 “死去活来 ”,必须建设一套完整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 B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在 G20财长会议上警告,现在撤出旨在促进经济增长为目的的刺激政策还为时过早,各国仍需维持一定规模的刺激经济举措。 C中国冰雪健儿们在温哥华冬奥会取得的战绩,再一次说明中
27、国队不管是男女项目还是团体项目,抑或是各单项,都取得了长足进步。 D针对 “三农 ”问题,全国政协组织专题调研组分赴黑龙江等地,与全国 13个产粮大省政协联合调研,提出了关于稳定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拉动农村消费的建议。 答案: D 选出下列名著情节叙述不正确的两项 (4分 ) ( ) A佗曰: “某有一法:先饮麻肺汤,然后用利斧砍开脑袋,取出风涎,方可除根。 ”操大怒曰: “汝要杀孤耶 !”曹操的头疼病复发,华佗提出了要想根治就要打开头颅的治病方案。曹操担心他是要谋害自己而不同意,华佗以关羽刮骨疗毒为例劝说曹操,曹操认定华佗是来为关羽报仇的 ,于是杀了他。 (三国演义 ) B红楼 梦中在宝
28、玉身上最突出的闪光点是他的叛逆性格,在红楼梦第三十二回中,薛宝钗劝他: “也该常常的会会这些为官做宰的人们,谈谈讲讲些仕途经济的学问,也好将来应酬世务。 ”宝玉听了十分逆耳,忙说: “姑娘请别的妹妹屋里坐坐,我这里仔细污了你知经济学问的。 ”(红楼梦 ) C “绞刑架让我厌恶的程度还远远不如你呢。 ”当克洛德最后一次在绞刑架前让爱斯美拉达选择时,虽然爱斯美拉达非常想活下去,但面对克洛德的求爱,她作了上述回答。 (巴黎圣母院 ) D堂 吉诃德说: “在征险方面你还是外行。他们是巨人。如果你害怕了,就靠边 站,我去同他们展开殊死的搏斗。 ”堂吉诃德第一次出游,遇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郊野里的三四十架
29、风车当作一群巨人。他不顾桑丘的劝阻,向第一架风车扑去,用长枪刺进了风车的翅翼,刚好这时起了一阵风,那风车将他连人带马都摔了出去。 (堂吉诃德 ) E家中的觉新因为与同学们一道向督军请愿,被高老太爷训斥了一顿,不许再出门 觉慧常常吹箫,那种声音,似乎是直接从心灵深处发出来的婉转的哀诉,使得空气里充满了悲哀。原来他得知梅从宜宾回省城来了。 (家 ) 答案: BE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针 对目前气温较高的情况,专家指出,对天气的观察不能目无全牛,而应该从全国的卫星云图上做长期的观察。 B兽首买家蔡铭超拒付拍卖款的消息如石破天惊,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网友们唇枪舌剑,讨论非
30、常的激烈。 C入围本届柏林电影节竞赛单元的两部中国影片,三枪拍案惊奇令人遗憾地铩羽而归,团圆则获得了最佳编剧银熊奖。 D “您认为目前我国校园安全的形势如何?应该怎样预防校园灾害事故? ”肩扛摄像机、手持话筒采访 “两会 ”的小记者煞有介事,提问很专业。 答案: C 下列词语中,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绸缪 麾下精萃狂放不羁 B仓皇跌宕痼疾面面相觑 C修茸溽热聒躁钩心斗角 D言迄凌厉阴霾磬竹难书 答案: B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诡谲( ji)怨怼( du) 桎梏 ( k )偃旗息鼓( yn) B罹难( l )国殇( shng)布衾 (jn)深中肯綮( qn) C怵然( ch)
31、剽掠( pio)急遽( j )喷薄出之( b) D骀荡 (di)风靡( m)戏谑( nu)鼎铛玉石( chng) 答案: C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7分) 夜 坐 张耒 庭户无人秋月明, 夜霜欲落气先清。 梧桐真不甘衰谢, 数叶迎风尚有声。 本诗写梧桐,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情感?使用了什么手法?( 3分) 答: 古典诗词摹写梧桐抒发秋意。通常表达怎样的情怀?举你所知的一句印证你的观点( 4分) 答: 答案: 写梧桐不甘凋谢,在秋风中振作精神,表达了作者面对秋天不伤感,自勉自励的情怀。( 2分)使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1分) 通常表达落寞、寂寥、孤独、凄婉的悲愁情怀,对生命凋谢的伤感。( 2 分)“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等。( 2分,一句即可)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