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2013学年广东省陆丰市碣石中学年高一第四次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可以把物体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点,即质点。物理学中,把这种在原型基础上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经过科学抽象而建立起来的客体称为 A控制变量 B理想模型 C等效替代 D科学假设 答案: B 试题分析: A、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而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从而研究这个因素对事物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它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思想方法,广泛地运用在各种科学探
2、索和科学实验研究之中;错误 B、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将实际问题简化为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学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之一,这种思维方法叫理想化方法质点就是利用这种思维方法建立的一个理想化物理模型;正确 C、等效替代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是 在保证某种效果(特性和关系)相同的前提下,将实际的、复杂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转化为等效的、简单的、易于研究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来研究和处理的方法物理学中有许多运用这种方法的实例,如在电路中以一个电阻来等效代替多个电阻,以便于分析电路;在研究二力合成的问题上,将两个力与等效的一个力作对比;错误 D、所谓科学假设,是指认识主体在已知的有限的科学事实和科学
3、原理的基础之上,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对未知自然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所做出的推测性的解释和说明,是自然科学理论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错误 故选 B 考点:对质点的认识 点评:知道各种方法的确切含义,再来判断就很容易了,理想模型是我们高中经常遇到的,如质点,点电荷等都是理想模型。 电梯的顶部挂一个弹簧秤,秤下端挂了一个质量为 1kg的重物,电梯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秤的示数为 10N,在某时刻电梯中的人观察到弹簧秤的示数变为 12N。关于电梯的运动(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g取 10/s2) A电梯可能向上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2m/s2 B电梯可能向下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4m/s2 C电梯
4、可能向上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4m/s2 D电梯可能向下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2m/s2 答案: AD 试题分析:弹簧秤的示数为弹簧称对物体的拉力大小 ,电梯中的人观察到弹簧秤的示数变大了,物体所受的拉力大于重力,合力竖直向上,处于超重状态,可能加速度上升,也可能减速下降设电梯的加速度大小为 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可得 故选 AD 考点:超重和失重 点评:超重和失重现象是牛顿运动定律应用的特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产生的条件。 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可以测定木块 A与长木板 B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把一个木块 A放在长木板 B上,长木板 B放在水平地面上,在恒 力 F作用下,长木板 B以速
5、度 v匀速运动,水平弹簧秤的示数为 T.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块 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 T B木块 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 F C若用 2F的力作用在长木板 B上,木块 A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仍等于 T D若长木板 B以 2v的速度匀速运动时,木块 A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等于 2T 答案: AC 试题分析: AB、 B匀速运动时, A保持静止 A水平方向受到弹簧的拉力和 B对 A的滑动摩擦力,由平衡条件可知,木块 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的拉力 T; A正确 C、若用 2F的力作用在长木板上,木板加速运动, AB间动摩擦因数不变, A对 B的压力不变,则木块 A受到的滑动
6、摩擦力的大小不变,仍等于 T,与 F无关;正确 D、若长木板 B以 2v的速度匀速运动时, AB间动摩擦因数不变, A对 B的压力不变,则木块 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不变,仍等于 T;错误 故选 AC 考点:滑动摩擦力 点评:本题关键有两点:一是研究对象的选择;二是抓住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体的速度大小无关。 如图所示, A、 B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关于 B物体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物体可能受三个力,也可能受四个力 B B物体一定受到四个力 C B物体必受到地面的静摩擦力作用 D B物体可能不受地面的支持力作用 答案: BC 试题分析:以 A为研究对象知, A受重力和绳子拉力静止
7、,则绳子拉力等于 A物体的重力,因为绳作用在 A上的力不为零,所以绳对 B的拉力在水平方向向左的分力不为零,而 B又处于静止状态,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水平面对 B一定有向右的静摩擦力由于摩擦力的存在,水平面对 B一定有支持力综上所述, B物体一定会受到四个力的作用(重力、绳子的拉力、水平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 . 故选 BC 考点:共点力平衡条件及应用 点评:此题关键是 绳子拉力不为零, B静止,则一定受摩擦力,有摩擦力一定有弹力。 某人用力推一下原来静止在水平面上的小车,小车便开始运动,此后改用较小的力就可以维持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可见: A力是使物体产生速度的原因 B力是产生物体加速度的原
8、因 C力是改变物体惯性的原因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答案: BD 试题分析: AB、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时,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用力推小车,小车开始运动,是改变了小车的运动状态,即力使小车产生了加速度,可见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不是产生速度的原因; B正确 C、惯 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力不能改变物体的惯性;错误 D、用力推小车,小车开始运动,是改变了小车的运动状态,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正确 故选 BD 考点:力与运动的关系 点评:注意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原来运动的物体由于惯性继续运动,运动靠惯性来维持。 如图所示,用两个弹簧秤同时作用在水平橡皮筋上,使之沿水
9、平方向伸长一定的长度,弹簧秤的读数分别为 F1和 F2;改用一个弹簧秤拉橡皮筋,使橡皮筋仍沿水平方向伸长相同的长度,弹簧秤的读数为 F。这一实验直接说明 A弹簧秤的弹力大小跟形变大小成正比 B橡皮筋的弹力大小跟形变大小成正比 C F1和 F2共同作用效果与 F的作用效果是相同的 D F1和 F2对橡皮筋产生的效果可用 F来替代 答案: CD 试题分析: AB、弹簧秤与橡皮筋的弹力大小都跟形变大小成正比,但本题没有测量伸长量;错误 CD、本题中两个弹簧的拉力与一个弹簧的拉力产生了相同的形变效果,故 F是与 的合力, 与 是 F的分力,即 和 共同作用效果与 F的作用效果是相同,可等效替换;正确
10、故选 CD 考点:力的合成 点评:注意合力与分力是一种等效替代关系,不是重复受力。 在国际单位制中,哪三个物理量的单位是力学的基本单位 A力、质量、加速度 B质量 、长度 、力 C速度、加速度 、质量 D质量 、长度 、时间 答案: D 试题分析:国际单位制规定了七个基本物理量分别为长度、质量、时间、热力学温度、电流、光强度、物质的量它们的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称为基本单位,而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推到出来的物理量的单位叫做导出单位他们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分别为米、千克、秒、开尔文、安培、坎德拉、摩尔 力学中的基本物理量有三个,它们分别是长度、质量、时间,它们的单位分别为 m、 kg、 s。 故选
11、D 考点:力学单位制 点评:国际单位制规定了七个基本物理量,这七个基本物理量分别是谁,它们在国际单位制分别是谁需要牢记。 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 C速度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 D物体惯性大小与物体运动状态无关 答案: D 试题分析: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惯性由物体的质量决定和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故选 D 考点:对惯性的理解 点评:掌握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度量。 如图,用弹簧测力计来拉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 A,逐渐增加拉力,直到木块运动为止,这一探究性的实验是用来说明 A静摩
12、擦力大小是一个固定的值 B静摩擦力有一个最大限度 C动摩擦因数与接触面的材料及粗糙程度有关 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总是相等 答案: B 试题分析: A、由题可知逐渐增加拉力,物块 A始终静止在水平桌面上, A所受摩擦力为静摩擦力,可见静摩擦力大小不是一个固定的值;错误 B、由题可知当拉力增大到某一值时,物体开始运动,静摩擦力变为滑动摩擦力,所以静摩擦力有一个最大限度;正确 C、此过程研究的是静摩擦力,不是滑动摩擦力;错误 D、用一个弹簧不能测量作用力与反作用间的关系;错误 故选 B 考点:静摩擦力 点评:受静摩擦力的物体受力平衡,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求解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无关。 在某段上,分别如
13、图所示的甲、乙两块告示牌,告示牌上各数字的意思是 A甲是指位移,乙是平均速度 B甲是指路程,乙是平均速度 C甲是指位移,乙是瞬时速度 D甲是指路程,乙是瞬时速度 答案: D 试题分析:告示牌甲是里程牌,表示路程限速是指瞬时速度不能超过多大,告示牌乙上面的数字是瞬时速度。 故选 D 考点:位移与路程,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点评:本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识的了解程度。里程牌的数字、计程器的读数等都表示路程速度计测量瞬时速度的大小。 如图所示为一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根据图象作出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2s末物体位于出发点 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 30m/s2 C物体的初速度是 30m/s D该
14、物体 0-4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是 3m/s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根据速度图线的 “面积 ”等于位移,由图可知物体在前 2s内,一直向正方向运动,位移大小为 30m,没有回到出发点;错误 B、速度图线的斜率为加速度,由图可得 ;错误 C、由图可知 t=0是物体的初速度为 30m/s;正确 D、根据速度图线的 “面积 ”等于位移,由图可知物体在前 2s内的位移为:,后 2s内的位移为: ,则 4s内位移为,可得该物体 0-4s内的平均速度为零;错误 故选 C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点评:根据速度图象读出任意时刻的速度、加速度和位移是应具备的基本能力,抓住 “面积 ”等于位移,斜率等于
15、加速度是关键。 一辆汽车以 20m/s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开始汽车紧急刹车,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 4.0m/s2,则从刹车起,汽车在 6.0秒末的速度大小是 A 0m/s 2.0m/s 2.4m/s D 4.0m/s 答案: A 试题分析:汽车刹车到停止所需的时间 ,所以汽车刹车后在 5.0s末速度为零,由 则从刹车起,汽车在 6.0秒末的速度大小为零。 故选 A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点评:此题注意先求出汽车刹车到停止所需的时间,因为汽车速度为零后不再运动,以免盲目套用公式出现错误。 自屋檐上先后落 下两个雨滴,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在它们落地之前,下列说法正确的
16、A两雨滴的距离始终不变 B两雨滴的距离越来越大 C两雨滴的距离越来越小 D两雨滴的速度之差越来越小 答案: B 试题分析:自由落体的加速度保持不变,始终为 g,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求出两球的距离差,可得出距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求出两球的速度差,从而得出速度差随时间变化关系 ABC、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得两雨滴间的距离, 不变,可见,两雨滴间的距离越来越大; B正确 D、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可得两雨滴的速度之差 ,可见两雨滴速度之差不变;错误 故选 B 考点:自由落体运动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和速度时间公式,根据运动
17、学公式得出速度差和位移差随时间的关系。 关于速度、速度变化量及加速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速度为零,速度可以不为零;速度为零,加速度可以不为零 B速度变化量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C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加速度大,速度一定大 D加速度的大小只反映物体速度变化快慢,不能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物体的加速度为零,速度可以不为零,速度为零,加速度也可以不为零;正确不选 B、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不一定越大,还取决于变化所用的时间,所以速度变化量大,加速度不一定大;正确不选 C、加速度大小与速度大小无关,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加速度大,速度也一定大;错误应选 D、加速
18、度是表示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大小只反映物体速度变化快慢,不能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正确不选 故选 C 考点:加速度 点评:对于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关键抓住两者无关,可结合加速度的物理意义和定义公式来理解。 水平地面上放着一包重 400N 的水泥,某人用 200N 的力向上提它,此时,水泥包所受的合力是 A 0N B 200N C 400N D 600N 答案: A 试题分析:水泥中 400N,拉力大小为 200N,方向竖直向上,可见拉力小于物体的重力,物体仍然静止在地面上,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作用,由平衡条件可知,物体所受合力为零。 故选 A 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点评:本题关键
19、拉力小于物体的重力,物体仍然静止,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可以求出物体受到的合力。 实验题 如图所示为 “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与质量的关系 ”实验装置图。图中 A为小车, B为装有砝码的小桶, C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车通过纸带与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相连,计时器接 50HZ的交流电。小车的质量为 m1 ,小桶及砂的质量为 m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 A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时,应重新平衡摩擦力 B实验时应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再释放小车 C本实验 m2应远大于 m1 D在用图像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时,应作 a- 图像 实验时,某同学由于疏忽,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他测量得到的 a一F图像,
20、可能是图中的图线 _。 (选填 “甲 ”、 “乙 ”、 “丙 ”) 如图所示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纸带中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已标出,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由此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 _ 2。(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答案: BD 丙 0.19或 0 20 试题分析: (1) A、平衡摩擦力后,沿斜面方向有 ,可见改变小车质量后,不用重新平衡摩擦力;错误 B、实验时应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再释放小车;正确 C、实验时认为绳子拉力与小桶及砂重力相等,际上绳子的拉力,故应该是 ;错误 D、由 可知 ,即当 F一定是 a与 成正比,所以在用图像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时,应作 图像;正确 故选 B
21、D 实验时若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就会出现当有拉力时,物体的加速度为零的情况故测量得到的 a一 F图像为图线丙。 由逐差法 可得小车的加速度为考点: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与质量的关系 点评:会根据实验原理分析分析为什么要平衡摩擦力和让小车的质量远远大于小桶(及砝码)的质量,且会根据原理分析实验误差。 在做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实验时:除已有的器材(方木板、白纸、弹簧秤、细绳套和铅笔)外, 还必须有 _和 _.要使每次合力与分力产生相同的效果,必须 _ A每次将橡皮条拉到同样的位置 B每次把橡皮条拉直 C每次准确读出弹簧秤的示数 D每次记准细绳的方向 答案:刻度尺 图钉 A 试题分析:
22、除已有的器材(方木板、白纸、弹簧秤、细绳套和铅笔)外,还必须有刻度尺和 图钉; 要使每次合力与分力产生相同的效果,每次将橡皮条拉到同样的位置,即用一个力与用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故选 A 考点: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点评:要了解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实验原理 ,知道该实验需要的仪器;关键要知道分力和合力的效果是等同的。 计算题 一物体自悬空的直升飞机上落下,测得物体经 5s着地。若视这一物体下落的运动为自由落体运动,且 g取 10m/s2。求: ( 1)直升飞机的悬空高度; ( 2)物体落地速度的大小; ( 3)物体下落的高度等于总高度一半时的速度大小。 答案:( 1) 125m(
23、2) 50m/s( 3) 试题分析:( 1)据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公式可得直升飞机的悬空高度为 代入数据可得: ( 2)据自由落体运动速度公式可得,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 代入数据可得: ( 3)设物体下落的高度等于总高度一半时的速度大小为 据自由落体运动位移速度公式可得 则 考点:自由落体运动 点评:熟练掌握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灵活运用。 如图所示,在倾角 a=37的斜面上有一块竖直放置的挡板,在挡板和斜面之间放有一个 m=2kg的光滑圆球,处于平衡状态。 ( 1)试画出球体的受力图; ( 2)求出球体对档板和斜面的压力。( sin37=0.6, cos37=0.8,重力加速度 g取 10m/
24、s2) 答案:( 1)球体受力如图 ( 2) 15N、水平向左 25N、垂直于斜面向下 试题分析:( 1)球体受力如图所示球受到斜面的支持力为 ,球受到挡板的压力为 , ( 2)小球的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得: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球对挡板的压力 球体对斜面的压力 联合以上各式解得: 方向水平向左 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下 考点:力的合成与分解 点评:不好求解的力可用牛顿第三定律进行转换,如本题转换成对小球的力后,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运用力的合成或分解结合共点力平衡条件解决问题。 如图所示,小木块在沿斜面向上的恒定外力作用下,从 A点开始由静止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前进了 0.45m抵达
25、B点时,立即撤去外力,此后小木块又前进 0.15m到达 C点速度为零。已知木块与斜面动摩擦因数 ,木块质量 m 1kg,试求: ( 1)木块向上经过 B点时速度 ( 2)木块在 AB段所受的外力。( g=10m/s2) 答案:( 1) 1.5m/s ( 2) 10N 试题分析:( 1)撤去外力后,小木块做匀减速运动,从 B运动到 C,设加速度大小为 a。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由运动学公式有: 由以上式子联解得: ( 2)设从 A运动到 B的加速度为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刚开始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有: 代入数据可求得: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应用 点评:本题关键是对木块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各个时间段的加速度,然后根据运动学公式列式求解。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