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届山东德州平原一中高三上学期 9月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关于时间和时刻的几种说法中 ,正确的是 A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在于长短不同 ,长的为时间 ,短的为时刻 B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是一段时间 C第 3s末和第 4s初是同一时刻 D第 3节下课和第 4节上课是同一时刻 答案: BC 试题分析:时间是指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在难以区分是时间还是时刻时,可以通过时间轴来进行区分。 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在于是一段时间还是一个时间点,而不是时间的长短,故 A错误; 两个时刻的间隔表示时间,两个不同时刻之间的间隔是一段时间,故 B
2、正确; 从时间轴上可知,第 3s末和第 4s初是同一时刻,故 C正确; 第 3节下课和第 4节上课指的是时刻,但不是同一时刻,故 D错误。 故本题选 BC。 考点:时间与时刻的辨析理解 如图所示,质量为 m的滑块在水平面上撞向轻弹簧,当滑块将弹簧压缩了x0时速度减小到零,然后弹簧又将滑块向右推开 .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k,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整个过程弹簧未超过弹性限度,则(重力 加速度为 g) A滑块向左运动过程中,始终做减速运动 B滑块向右运动过程中,始终做加速运动 C滑块与弹簧接触过程中最大加速度为 D滑块向右运动过程中,当弹簧形变量 时,物体的速度最大 答案: ACD 试题
3、分析:滑块向左运动过程中,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向右的摩擦力,撞上轻弹簧后,同时受到向右的弹簧的弹力,在此过程中弹簧的弹力是逐渐增大的,弹力、摩擦力与运动方向始终相反,物体做减速运动,所以选项 A正确滑块向右接触弹簧的运动是从弹簧压缩量最大时开始的,此时受到水平向右的弹力和向左的摩擦力,开始时弹簧的弹力大于摩擦力,但当弹簧伸长到一定程度,弹力和摩擦力大小相等,此后摩擦力大于弹力,所以滑块向右接触弹簧的运动过程中,是先加速,后减速;脱离弹簧后仅在摩擦力作用下做减速运动,所以选项 B错误由对 A的分析可知,当弹簧的压缩量为 x0时,水平方向的合力为F=kx0+mg,此时合力最大,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ama
4、x= = ,所以选项C正确在滑块向右接触弹簧的运动中,当弹簧的形变量为 时,由胡克定律可得 f=kx=mg,此时弹力和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水平方向上合外力为零,之后物体开始做减速运动,所以此时速度最大,选项 D正确故本题选 ACD 考点: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 如图所示,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一个质量为 m、半径为 R的球,用一轻绳悬挂在车厢光滑的竖直后壁上汽车以加速度 a加速前进 . 设绳子对球的拉力为 FT,车厢后壁对球的水平弹力为 FN.则当汽车的加速度 a增大时 A FT不变、 FN增大 B FT不变、 FN不变 C FT增大、 FN增大 D FT增大
5、、 FN不变 答案: A 试题分析:设绳子与车厢后壁的夹角为 ,球受重力 G、拉力 FT、弹力 FN共三个力的作用,其中重力和拉力 FT竖直方向的分力平衡,即 G=FT ,车厢在水平方向的加速度增大后,重力并没有变,夹角 未变,故拉力 FT不变;车厢后壁对物块的弹力 FN和拉力 FT水平方向的分力的合力提供物块的加速度,即=ma,又物块与车厢加速度相同,车厢加速度增大,则物块加速度同样增大,所以物块所受车厢的弹力 FN增大,故 A正确。故本题选 A。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 如图所示是骨折病人的牵引装置示意图,细绳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绕过定滑轮和动滑轮后挂着一个重物,与动滑轮相连的帆
6、布带拉着病人的脚,整个装置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若要使脚所受的拉力减轻一点,可采取的方法是 A只减小重物的质量 B只增加细绳的长度 C只将两定滑轮的间距增大 D只将病人的脚向左移动 答案: AC 试题分析:对与动滑轮接触的一小段绳子受力分析,如图 受到绳子的两个等大的拉力 F1=F2=mg, 2F1cos=F,解得 F=2mgcos。要减小拉力 F,关键是要增大角 或者减小 m,故 A正确;增加绳子长度不会改变角度,故不会改变力 F,故 B错误;将脚向左移动,会减小角 ,会增加拉力,故D 错误;由几何关系可知,两个滑轮间距增大,会增加角 ,故拉力 F 会减小,故 C正确;故本题选 AC 考点:力的合
7、成与分解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 几位同学为了探究电梯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他们将体重计放在电梯中 .电梯起动前,一位同学站在体重计上,如图 1所示 .然后电梯由 1层直接升到 10层,之后又从 10层直接回到 1层 .图 2至图 5是电梯运动过程中按运动顺序在不同位置体重计的示数 .根据记录,进行推断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A根据图 1、图 2可知,图 2位置时电梯向上加速运动 B 根据图 1、图 3可知,图 3位置时人处于超重状态 C根据图 1、图 4可知,图 4位置时电梯向下减速运动 D根据图 1、图 5可知,图 5位置时人处于失重状态 答案: A 试题分析:图 1表示电梯静止时体重计的示数,图
8、2示数大于静止时体重计的示数,所以电梯是加速上升,故 A正确;图 1表示电梯静止时体重计的示数,图 3示数小于静止时体重计的示数,加速度方向向下,处于失重状态,故 B错误;图 4示数小于静止时体重计的示数,加速度方向向下,电梯在向下加速运动,故 C错误;图 5示数大于静止时体重计的示数,加速度向上,速度向下,人处于超重状态,故 D错误。故本题选 A 考点:超重和失重 如图所示,甲、乙、丙、丁四图均是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得到的图象,其横坐标均为时间 t.则 A甲可能是 a-t图象 B乙可能是 a-t图象 C丙可能是 v-t图象 D丁可能是 v-t图象 答案: BD 试题分析: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9、,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是加速度恒定不变,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速度时间图象是倾斜的直线,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公式:s=v0t+ at2,其 s-t图象应该为一条抛物线,故 C错误、 D正确;物体的加速度不变,其 a-t图象为一条平行于 t轴的直线,故 A错误、 B正确;故本题选 BD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问题 如图所示,一物块放在水平地面上,通过细绳在水平力 F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设物块受力的个数为 N,物块与周围其他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对数为 P,则 A N=2, P=2 B N=3, P=3 C N=4, P=2 D N=4, P=4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物块受
10、到重力、拉力、地面的支持力和地面的摩擦力,它的反作用力分别是物块对地球的吸引力、物块对细绳的拉力、物块对地面的压力和物块对地面的摩擦力故本题选 D 考点:受力分析,牛顿第三定律 广州地区的重力加速度为 9.8 m/s2,一物体由 t=0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下落过程中,物体在任一秒末的速度是该秒初速度的 9.8倍 B t=0时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 C下落开始的连续三个两秒末的速度之比为 1:2:3 D下落开始的连续三个两秒内的位移之比为 1:4:9 答 案: C 试题分析:加速度为 g=9.8m/s2,根据加速度的意义可知物体速度每秒增加9.8m/s,故 A错误;刚下落时
11、物体的速度为零,加速度是 9.8m/s2,故 B错误;根据 v=gt, 2s、 4s、 6s末速度之比为 1:2:3,即下落开始连续的三个两秒末的速度之比为 1:2:3,故 C正确;根据 h= gt2, 2s、 4s、 6s内的位移之比为 1:4:9,故下落开始连续的三个两秒内的位移之比为 1:3:5,故 D错误;故本题选 C 考点:自由落体运动 某物体运动的 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第 1s末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B物体在第 2s内和第 3s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C物体在第 4s末返回到出发点 D物体在第 5s末离出发点的位移为 2.5m 答案: C 试题分析: v-t图象
12、中,倾斜的直线表示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加速度,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在时间轴上方的面积表示位移为正,下方的面积表示位移为负,看物体是否改变运动方向就看速度图象是否从时间轴的上方到时间轴的下方 由图象可知:物体在前 2s内速度都为正,运动方向没有发生改变,故 A错误;物体在第 2s内、第 3s内图象的斜率相同,所以加速度是 相同的,故 B错误;物体在 4s末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为零,此时回到出发点,故 C正确;物体在第 5s末离出发点的位移为 0.5 m,故 D错误故本题选 C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 一质点在 x轴上运动,每秒末的位置坐标如下表所示,则: t (
13、s ) 0 1 2 3 4 5 x ( m ) 0 1 4 -1 -7 1 A.质点在这 5s内做的是匀速运动 B.质点在这 5s内做的是匀加速运动 C.质点在第 5s内的位移比任何一秒内的位移都大 D.质点在第 4s内的平均速度比任何一秒内的平均速度都大 答案: C 试题分析:质点在 x轴上往复运动,质点的位移等于初末坐标之差,即 x=x2-x1,确定出前 5s每 1秒内的位移,再判断哪一秒内位移最大,位移大小是位移的绝对值,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根据题表数据可知质点在这 5s内做非匀变速运动,在第 5s内的位移比任何一秒内的位移都大且平均速度最大,本题选 C。 考点:位移、平均速度
14、等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 关于力学单位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kg、 m、 s都是基本单位 B kg、 m/s、 N都是导出单位 C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可以是 kg,也可以是 g D只有在国际 单位制中,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才是 F=ma 答案: AD 试题分析:在力学中,质量、长度及时间作为基本物理量,其单位作为基本单位,而由这三个量推出的单位称导出单位;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组成单位制;而在国际单位制中,我们取长度单位米,质量单位千克,时间单位秒作为基本单位;而由这些基本单位根据物理公式推导得出的单位为导出单位 kg、 m、 s是基本单位, m/s、 N是导出单位,故 A正确 B错误;在国
15、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只能用 kg,故 C错误;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为 F=kma,只有在国际单位制中, k才取 1,表达式才能写成 F=ma,故 D正确。本题选 AD。 考点:力学单位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力是改变物体惯性的原因 D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答案: D 试题分析: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即使物体发生形变,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根据力的作用效果之一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可知: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而不是使物体运动或维持运动状态的原因,所以物体的运
16、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选项 AB错误 D正确;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故选项 C错误。本题选 D。 考点:力与运动的关系,惯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地面向下 B弹力的方向一定与接触面垂直 C物体受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运动方向相反 D摩擦力的大小总是与物体间的弹力成正比 答案: B 试题分析: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与物体所处的位置无关, A错误;弹力有三种:压力、支持力和拉力,压力和支持力一定与接触面垂直,轻绳的拉力沿着绳子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B正确;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总是与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C错误;滑动摩擦力的
17、大小与弹力的大小总是成正比,而静摩擦力的大小与弹力的大小没有直接关系,故 D错误。本题选 B。 考点:三种常见性质力(重力、弹力、摩擦力)的特点 如图是 体育摄影中 “追拍法 ”的成功之作,摄影师眼中清晰的滑板运动员是静止的,而模糊的背景是运动的,摄影师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运动的美 .请问摄影师选择的参考系是 A大地 B太阳 C滑板运动员 D步行的人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于运动员和摄影师以相同的速度运动,故以运动员作为参考系,摄影师是静止的,故运动员的图片是清晰的,但由于背景相对于运动员是运动的,所以背景相对于摄像机是运动的,所以拍摄的背景是模糊的故在 “追拍法 ”中摄影师选择的参考系是运动
18、员,故 C正确故本题选 C 考点:参考系的选取 实验题 ( 6分)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定某地重力加速度,得到图乙所示的一段纸带,测得 AB=7.65cm, BC=9.17cm. 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频率是 50Hz,则(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1)打点计时器打 B点时重物的瞬时速度大小为 _m/s. ( 2)由纸带计算出重力加速度的数值为 _m/s2, 当地重力加速度公认值为 9.80m/s2,该实验值对比公认值产生偏差的主要原因是 . 答案:( 1) 2.1m/s ( 2) 9.5m/s2 物体及纸带下落过程中受到阻力 试题分析:( 1)根据某点瞬时 速度等于该点的相邻的两段位移内的
19、平均速度得vB= = m/s=2.10m/s. ( 2)根据推论式 x=aT2,重力加速度为: g m/s29.5m/s2,如果实验测出的重力加速度值比公认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下落过程中存在阻力等 考点:打点计时器系列实验中纸带的处理,自由落体运动 ( 8分)某探究小组在做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实验时,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通过控制装置让两小车同时开始运动,同时停止,测量两小车运动的位移,从而讨论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某次实验中,测得两小车总质量均为 300g,现保持两小车质量不变,改变盘中砝码的质量,进行几次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表中的 m1、 m2分别表示两盘与砝码的总质量
20、, x1、 x2分别表示两小车运动的位移 . ( 1)在安装实验装置时,应调整滑轮的高度,使 ;在实验时,为减小系统误差,应使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 _小车的质量 (选填 “远大于 ”、 “远小于 ”或 “等于 ”) ( 2)由运动学知识可知,两小车加速度之比 a1/a2与位移之比 x1/x2之间的大小关系为 _ (选填 “相等 ”、 “不相等 ”、 “没有关系 ”) 次数 小车 1 小车 2 比 值 结论 m1/g x1/cm m2/g x2/cm m1g/m2 g x1/x2 在误差允许的范围1 9.00 28.80 14.00 45.00 0.64 0.64 2 9.00 23.20 19
21、.00 50.50 0.47 0.46 内: 3 14.00 29.90 24.00 52.20 0.58 0.57 4 14.00 23.40 29.00 51.20 0.48 0.46 ( 3)用 m1g和 m2 g分别代表两小车所受拉力 . 根据实验数据可知,当小车的质量不变时,小车的加速度与拉力的关系是: 。 答案:( 1)细线与木板平行;远小于 ( 2)相等 ( 3)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小车的加速度与拉力成正比 试题分析:( 1)在安装实验装置时,应调整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木板平行(或水平),如果细线不保持水平,那么小车的合力就不等于绳子的拉力,小车的合力就不能正确测量 设小车的质量
22、为 M,砝码盘和砝码的质量为 m,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对 m: mg-F 拉 =ma,对 M: F 拉 =Ma,解得: F 拉 = 。 当 m M时,即当砝码盘和砝码的总重力要远小于小车的重力,绳子的拉力近似等于砝码盘和砝码的总重力 ( 2)本实验中,两小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两小车的运动时间相等,所以两小车的位移之比等于加速度之比。 ( 3)因为两小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两小车的运动时间相等即位移与所受合外力成正比,所以拉力之比应该近似等于位移之比,故当小车的质量不变时,小车的加速度与拉力成正比。 考点:力学实验 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 计算题 ( 12分
23、)一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冲上一倾角为 的斜面,结果最后静止在斜 面上,如下图所示,在第 1 s内位移为 6 m,停止运动前的最后 1 s内位移为2 m,求: (1)在整个减速运动过程中质点的位移大小; (2)整个减速过程共用多少时间 答案:见 试题分析:设质点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a,初速度为 v0 由于质点停止运动前的最后 1s内位移为 2m,则 x2= a ,所以 a 4m/s2 质点在第 1s内位移为 6m, x1=v0t1- at2, 所以 v0= =8 m/s 在整个减速运动过程中质点的位移大小为: x= =8 m ( 2)对整个过程逆向考虑 x= at2,所以 t= =2 s
24、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 10分)如图所示,球重为 G,半径为 R,墙壁顶点 A光滑,现用一细绳拉着球,使它沿光滑的竖直墙壁缓慢向上运动,若绳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 F,求: 球心能达到的最高点到 A点的距离? 球心到达最高点时,墙壁对球的压力 . 答案:见 试题分析:( 1)设球心能到达的最高点到 A的距离为 L,球受力分析如图, 由平衡条件得: G=Tsin ( 2分) 由几何知识可知: /L ( 2分) 联立上述方程解得: L=TR/ ( 2分) ( 2) N=Tcos=T = ( 4分) 考点:受力分析,共点力的平衡 ( 10分)如图所示,长为 L=6
25、 m、质量为 M=4 kg的长木板放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其左端有一大小可忽略、质量为 m=1 kg的物块,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4,开始时物块与木板都处于静止状态,现对物块施加方向水平向右的恒定拉力 F=8 N,使物块在木板上滑动起来,取 g=10 m/s2. 求: 物块和木板的加速度大小; 物块从木板左端运动到右端经历的时间 . 答案:见 试题分析:( 1)设小物块的加速度为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 2分) , 代入数据得: 4m/s2 ( 1分) 设木板的加速度为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 2分) 代入数据得: 1 m/s2 ( 1分) ( 2) ( 4分) 代入数据得: t=2s
26、 ( 2分)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 12分)质量为 2 kg的物体在水平推力 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后撤去 F,其运动的 v-t图象如图所示 g取 10 m/s2,求: (1)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 (2)水平推力 F的大小; (3)0 10 s内物体运动位移的大小 答案:( 1) 0.2 ( 2) 6N ( 3) 46m 试题分析:( 1)设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为 t2、初速度为 v、末速度为0、加速度为 a2, 则: a2= = =-2m/s2 设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 F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f=ma2 Ff=-mg 联立 得: = =0.2 ( 2)设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为 t1、初速度为 v0、末速度为 v、加速度为 a1,则: a1= = =1m/s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Ff=ma1 联立 得: F=mg+ma1=6N (3)( 4分)解法一:由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得 x x1 x2 v10t1 a1t12 v20t2 a2t22 46 m 解法二:根据 v-t图象围成的面积,得 x 46 m.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