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学年湖北省黄冈市团风中学高三(上)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几个关于力学问题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米、千克、牛顿等都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B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其重力沿垂直斜面的分力就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C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在同一直线上 D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力一定不为零 答案: D 试题分析:米、千克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而牛顿不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其重力沿垂直斜面的分力大小等于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但不能说就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物体的运动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力一定不为零 解: A、米
2、、千克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而牛顿不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到的导出单位故 A错误 B、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其重力沿垂直斜面的分力大小等于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但不能说就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压力的受力物体是斜面,而重力 的分力的受力物体是该物体故 B错误 C、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物体的运动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比如在水平圆盘上随圆盘一起匀速转动的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垂直故 C错误 D、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一定有加速度,则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知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力一定不为零故 D正确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力学中一些基本知识曲线运动的加速度一定不为零,其合力一定不为
3、零 如图甲所示,为测定物体冲上粗糙斜面能达到的最大位移 x与斜面倾角 的关系,将某一物体每次以不变的初速率 v0沿足够长的斜面向上推出,调节斜面与 水平方向的夹角 ,实验测得 x与斜面倾角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g取10m/s2,根据图象可求出( ) A物体的初速率 v0=3m/s B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0.75 C取不同的倾角 ,物体在斜面上能达到的位移 x的最小值 xmin=1.44m D当某次 =30时,物体达到最大位移后将沿斜面下滑 答案: BC 试题分析:由题意明确图象的性质,则可得出位移的决定因素;根据竖直方向的运动可求得初速度;由水平运动关系可求得动摩擦因数;再由数学关系可
4、求得位移的最小值 解: A、由图可知,当夹角 =0时,位移为 2.40m;而当夹角为 90时,位移为1.80m;则由竖直上抛运动规律可知: v02=2gh;解得: v0= =6m/s;故 A错误; B、当夹角为 0度时,由动能定理可得: mgx= mv02;解得: =0.75;故 B正确; C、 -mgxsin-mgcosx=0- mv02解得: x= = = ; 当 +=90时, sin( +) =1;此时位移最小, x=1.44m;故 C正确; D、若 =30时,物体受到的重力的分力为 mgsin30= mg;摩擦力f=mgcos30=0.75mg = mg;一般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
5、擦力;故小球达到最高点后,不会下滑;故 D错误; 故选: BC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动能定理、受力分析及竖直上抛运动;并键在于先明确图象的性质,再通过图象明确物体的运动过程;结合受力分析及动能定理等方法求解 如图所示,同步卫星与地心的距离为 r,运行速率为 v1,向心加速度为 a1;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 a2,第一宇宙速度为 v2,地球半径为 R,则下列比值正确的是( ) A = B =( ) 2 C = D = 答案: AD 试题分析:卫星运动时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第一宇宙速度是近地轨道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同步卫星运行周期与赤道上物体自转周期相同,由此展
6、开讨论即可 解: A、因为地球同步卫星的角速度和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由 a1=2r, a2=2R 得: = ,故 A正确、 B错误; C、对于地球同步卫星和以第一宇宙速度运动的近地卫星,由万有引力提供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向心力得到: = , = ,解得: = ,故 D正确,C错误; 故选: AD 点评:求一个物理量之比,我们应该把这个物理量先用已知的 物理量表示出来,再进行之比 运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和运用圆周运动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列出等式解决问题 如图所示,在匀速转动的水平圆盘上,沿半径方向放着用细线相连的质量相等的两个物体 A和 B,它们与盘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当
7、圆盘转速加快到两物体刚要发生滑动时,烧断细线,则( ) A两物体均沿切线方向滑动 B物体 B仍随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同时所受摩擦力减小 C两物体仍随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不会发生滑动 D物体 B仍随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物体 A发生滑动,离圆盘圆心越来越远 答案: BD 试题分析:对 AB两个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找出向心力的来源,即可判断烧断细线后 AB的运动情况 解:当圆盘转速加快到两物体刚要发生滑动时, A物体靠细线的拉力与圆盘的最大静摩擦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做匀速圆周运动, B靠指向圆心的静摩擦力和拉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所以烧断细线后, A所受最大静摩擦力不足以提供其做圆周运动所需要
8、的向心力, A要发生相对滑动,离圆盘圆心越来越远,但是B所需要的向心力小于 B的最大静摩擦力,所以 B仍保持相对圆盘静止状态,做匀速圆周运动,且静摩擦力比绳子烧断前减小故 B、 D正确, A、 C错误 故选 BD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找出向心力的来源,知道 AB两物体是由摩擦力和绳子的拉力提供向心力,难度中等 ( 2008 四川) 1990年 4月 25日,科学家将哈勃天文望远镜送上距地球表面约 600km的高空,使得人类对宇宙中星体的观测与研究有了极大的进展假设哈勃望远镜沿圆轨道绕地球运行已知地球半径为 6.4106m,利用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表面的距离为 3.6107m这一事实可得到哈勃望
9、远镜绕地球运行的周期以下数据中最接近其运行周期的是( ) A 0.6小时 B 1.6小时 C 4.0小时 D 24小时 答案: B 试题分析:哈勃天文望远镜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哈勃天文望远镜的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和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公式,列出两式联立求解出周期表达式,再代入进行计算;也可以将哈勃天文望远镜与同步卫星的周期直接比较求解;还可以运用开普勒第三定律求解 解:哈勃天文望远镜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设卫星的质量为 m、轨道半径为 r、地球质量为 M,有 F=F 向 ,因而 G =m( ) 2r,解得 T=2 ,故 T哈 : T同 =2 : 2 , T哈 = T同
10、 1.6h. 故选 B 点评:本题关键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求出周期的表达式,再进行比较求解 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物块静止在木板上,木板和物块间有摩擦现用水平力向右拉木板,当物块相对木板滑动了一段距离但仍有相对运动时,撤掉拉力,此后木板和物块相对于水平面的运动情况为( ) A物块先向左运动,再向右运动 B物块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变小,直到做匀速运动 C木板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变小,直到做匀速运动 D木板和物块的速度都逐渐变小,直到为零 答案: C 试题分析:据题,当物块相对木板滑动了一段距离仍有相对运动时撤掉拉力,此时物块的速度小于木板的速度,两者之间存在滑动摩擦力,根
11、据摩擦力的方向分别分析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 解:由题知道:当物块相对木板滑动了一段距离仍有相对运动时撤掉拉力,此时物块的速度小于木板的速度,两者之间存在滑动摩擦力,物块受到木板的滑动摩擦力方向向右,与其速度方向相同,向右做加速运动,而木板受到物块的滑动摩擦力方向向左,与其速度方向相反,向右做减速运动,当两者速度相等时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故 C正确, A、 B、 D错误 故选: C 点评: 本题关键要分析得到撤掉拉力时两个物体之间仍存在摩擦力,考查分析物体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的能力 ( 2008 江苏模拟)在军事演习中,某空降兵从飞机上跳下,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在 t1时刻,速度达较大值 v1时打开
12、降落伞,做减速运动,在 t2时刻以较小速度 v2着地他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空降兵在 0 t2或 t1 t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0 t2, = B t1 t2; = C t1 t2; D t1 t2; 答案: D 试题分析:空降兵在 0 t1时间内做自由落体运动,在 t1 t2时间内做加速度不断减小的减速运动;根据速度时间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位移来分析讨论 解: A、空降兵在 0 t1时间内做自由落体运动,为匀变速直线运动,故 ,故 A错误; B、在 t1 t2时间内做加速度不断减小的减速运动,位移等于速度时间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此面积比虚线(直线)面积
13、小, 故 ,故 BC错误, D正确 故选 D 点评:本题关键根据速度时间图象与坐标轴包围的面积表示位移以及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内的初速度与末速度的平均值来进行分析计算 两个完全相同的条形磁铁,放在平板 AB上,磁铁的 N、 S极如图所示,开始时平板及磁铁皆处于水平位置,且静止不动 甲:现将 AB突然竖直向上平移(平板与磁铁之间始终接触),并使之停在AB处,结果发现两个条形磁铁吸在了一起 乙:如果将 AB从原来位置突然竖直向下平移(平板与磁铁之间始终接触),并使之停在位置 AB处,结果发现两条形磁铁也吸在了一起,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始时两磁铁静止不动说明磁铁间的作用力是
14、排斥力 B开始时两磁铁静止不动说明磁铁有惯性 C甲过程中磁铁开始滑动时,平板正在向上减速 D乙过程中磁铁开始滑动时,平板正在向下减速 答案: C 试题分析:开始时两块磁铁在电梯底板上处于静止,说明磁铁间引力不大于最大静摩擦力电梯突然向下开动时,先加速下降后减速下降,先处于失重状态,后处于超重状态,失重时磁铁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减小,可能两块磁铁可能已碰在一起同样,分析电梯突然向上开动时,两块磁铁是否可能碰在一起 解: A、 B、开始时两磁铁静止不动说明磁铁间引力不大于最大静摩擦力,故 A错误, B错误; C、甲过程中磁铁先加速上升(由静到动)后减速上升 (由动到静),失重时最大静摩擦力减小并开始
15、滑动时,故磁铁开始滑动时,平板正在向上减速,故C正确; D、乙过程中磁铁开始滑动时,平板正在向下加速(失重),故 D错误; 故选 C 点评:本题关键在于:不管向上还是向下,磁体都是先加速后减速,同时要明确加速度向上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加速度向下时物体处于失重状态 如图所示为水上摩天轮的照片假如乘客在轿箱中,随转轮始终不停地匀速转动,环绕一周需 18 分钟试判断下列关于轿箱中乘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乘客受到的合外力为零 B乘客在乘坐过程中速度保持不变 C乘客对座椅的压力大小不变 D从最低点到最高点的过程中,乘客先超重后失重 答案: D 试题分析:转轮始终不停地匀速转动,乘客做匀速圆周运动,加
16、速度不为零乘客所受的合外力提供向心力,方向指向圆心,时刻在变化,是变力乘客对座位的压力大小是变化的,在最低点最大到达摩天轮的最高点时,乘客的加速度向下,处于失重状态 解: A、每个乘客在做匀速圆周运动,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变化,所以是变速运动,加速度不为零,合力不为零,故 AB错误 C、乘客对座位的压力大小是变化的,在最低点最大到达摩天轮的最高点时,乘客的 加速度向下,处于失重状态故 C错误 D、当有向上的加速度时处于超重状态,有向下的加速度是处于失重状态,所以从最低点到最高点的过程中,乘客先超重后失重, D正确; 故选: D 点评:本题是实际生活中的圆周运动问题,要抓住加速度、合外力都是矢量,
17、当它们的方向改变时,矢量也是变化的 关于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地球卫星和宇宙飞船,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若已知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半径和它的周期,利用引力常量,就可以算出地球质量 B两颗人造地球卫星,只要它们的绕行速率相等,不论它们的质量、形状是否相同,它们的绕行半径和绕行周期一定是相同的 C两颗人造卫星一前一后在同一轨道上沿同一方向绕行,若要后一卫星追上前面卫星并发生碰撞,只要将后者速率增大一些即可 D在绕地球飞行的宇宙飞船中,若宇航员从舱内慢慢走出,并离开飞船,此飞船的速率不会因质量减小而改变 答案: C 试题分析:知道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半径和它的周期,根据地球的万有引力提供卫星的
18、向心力,可以算出地球的质量根据卫星速度公式分析:两卫星的速率相等,轨道半径相等,则周期一定 相同原来在某一轨道上沿同一方向绕行的人造卫星一前一后,速率相同,后一卫星速率增大时,做离心运动,不可能与前一卫星碰撞飞船飞行速度与其质量无关,飞船质量减小,飞行速度不变 解: A、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m ,若已知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半径和它的周期,利用引力常量,就可以算出地球质量,故 A正确; B、人造地球卫星速度公式 v= ,可见,卫星的速率与质量、形状无关,当它们的绕行速率 v相等时,半径 r相等,由周期 T= 得到,周期 T相同故B正确 C、两颗人造卫星一前一后在同一轨道上沿同一方向绕行,若要
19、后一卫星 追上前面卫星并发生碰撞,必须从低轨道加速才能实现若在同一轨道上加速时卫星将做离心运动,半径增大,不能实现碰撞故 C错误 D、由上可知,卫星的速度与其质量无关,则知宇航员从舱内慢慢走出,并离开飞船,此飞船的速率不会因质量减小而改变故 D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 C 点评:本题是卫星类型,是万有引力和圆周运动的知识的综合,要建立模型,由牛顿第二定律推导速度公式 实验题 如图为用拉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探究 “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 ”实验装置用拉力传感器记录小车受到拉力的大小,在长木板上相距 L=48.00cm 的 A、B两点各安装一个速度传感器,分别记录小车到达 A、 B时的速率 实验
20、主要步骤如下: 将拉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 平衡摩擦力,让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把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拉力传感器上,另一端通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 接通电源后自 C点释放小车,小车在细线拉动下运动,记录细线拉力 F的大小及小车分别到达 A、 B时的速率 vA、 vB; 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重复 的操作 ( 1)表中记录了实验测得的几组数据, 是两个速度传感器记录速率的平方差,请将表中第 3次的实验数据填写完整(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请写在 答题纸的横线上); 次数 F/N ( m3/s3) a( m/s2) 1 0.60 0.77 0.80 2 1.04 1.61 1.68 3 1.42 2.34
21、 4 2.62 4.65 4.84 5 3.00 5.49 5.72 ( 2)依据表中数据,在坐标纸上作出 a F关系图线; ( 3)比较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得到的关系图线(图 2中已画出理论图线),造成上述偏差的原因是 答案:( 1) 2.44; ( 2)如图所示 ( 3)没有完全平衡摩擦力或拉力传感器读数偏大 试题分析:( 1)根据运动学公式中速度和位移的关系可以写出正确的表达式,带入即可求解; ( 2)利用描点法可正确画出图象; ( 3)对比实际与理论图象可知,有外力时还没有加速度,由此可得出产生偏差原因 解:( 1)根据运动学公式 v2-v02=2as有: a= = ,带入数据解得: a
22、=2.44m/s2 ( 2)根据表中数据,得出图象如图所示: ( 3)对比图象可知,实际图象没有过原点而是和横坐标有交点,造成原因为没有完全平衡摩擦力或拉力传感器读数偏大 点评:明确实验原理,正确进行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是对学生学习实验的基本要求,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如图甲所示,为 “用 DIS(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 ”的实验装置 ( 1)在该实验中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应保持 不变,用钩码所受的重力大小作为 ,用 DIS测小车的加速度 ( 2)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 a-F关系图线(如图乙所示)分析此图线的 OA段可得
23、出的实验结论是 ( 3)(单选题)此图线的 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 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答案:( 1)小车的质量,拉力;( 2)加速度与小车受到的合外力成正比;( 3) C 试题分析: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实验,首先要平衡摩擦力;当钩码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时,小车受到的拉力近似等于钩码受到的重力;如果钩码质量太大,小车受到的拉力小于钩码重力,图象发生弯曲 解:( 1)在该实验中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应保持 小车的质量不变,用钩码所受的重力大小作为 拉力,用 DIS测小车的加速度; ( 2)由图可知,在 OA
24、段几乎是直线,即加速度与小车受到的合外力成正比 ( 3)小车质量保持不变,改变所挂钩码的个数,开始钩码总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 a与拉力成正比, a-F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随着钩码质量的增加,码质量不再远小于小车质量,小车受到的拉力明显小于钩码的重力,加速度 a与钩码重力不成正比,加速度随钩码重力的增加而变大,但加速度的增加幅度将逐渐减小, a-F图象向下弯曲,是由于没有满足钩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故C正确 故选: C 故答案:为:( 1)小车的质量,拉力;( 2)加速度与小车受到的合外力成正比;( 3) C 点评: 要清楚实验的研究方法和实验中物理量的测量当钩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总质量时,
25、钩码所受的重力才能作为小车所受外力 计算题 如图所示,半径 R=0.9m的光滑的半圆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直径 AC竖直,下端 A与光滑的水平轨道相切一个质量 m=1kg的小球沿水平轨道从 A端以 VA=3 m/s的速度进入竖直圆轨道,后小球恰好能通过最高点 C不计空气阻力, g取 10m/s2求: ( 1)小球刚进入圆周轨道 A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多少? ( 2)小球从 C点离开轨道后的落地点到 A点的距离为多少? 答案:( 1)小球刚进入圆周轨道 A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 60N;( 2)小球从 C点离开轨道后的落地点到 A点的距离为 1.8m 试题分析:( 1)对 A点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向心力
26、公式求解; ( 2)根据高度求出平抛运动的时间,再根据初速度和时间求出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 解:( 1)在 A点,根据向心力公式得: N-mg=m ,解得: N=60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小球对轨道的压力为 60N。 ( 2)小球恰好能通过最高点 C,则在 C点只有重力提供向心力, mg=m ,解得: vC=3m/s,小球从 C点抛出后做平抛运动,则 t= s=0.6s,所以 x=vCt=1.8m。 答 :( 1)小球刚进入圆周轨道 A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 60N; ( 2)小球从 C点离开轨道后的落地点到 A点的距离为 1.8m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向心力公式及平抛运动基本公式的直接应用,难度
27、适中 如图所示,小球由静止开始沿光滑轨道滑下,并沿水平方向抛出,小球抛出后落在斜面上已知斜面的倾角为 ,斜面上与小球抛出点在同一水平面上,斜面长度为 L,斜面上 M、 N 两点将斜面长度等分为 3 段小球可以看作质点,空气阻力不计为使小球能落在 M点以上,释放小球的位置相对于抛出点的高度 h应满足什么条件? 答案:要使小球落在 M点以上 ,则 h 满足的条件是: h 试题分析:设小球沿轨道滑至最低点的速度为 v0,由动能定理列出表达式,小球离开桌面后做平抛运动,若正好落在 M点,设运动的时间为 t,根据平抛运动特点列式,联立方程即可求解 解:设小球沿轨道滑至最低点的速度为 v0,由动能定理得:
28、 小球离开桌面后做平抛运动,若正好落在 M点,设运动的时间为 t: 水平方向有: 竖直方向有: 由 解得: h= ,根据题意,要使小球落在 M点以上,则 h 满足的条件是: h 。 答:要使小球落在 M点以上,则 h满足的条件是: h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抛运动的基本公式及动能定理得直接应用,难度适中 ( 2014 江西二模)有一个小圆环瓷片最高能从 h=0.18m高处静止释放后直接撞击地面而不被摔坏现让该小圆环瓷片恰好套在一圆柱体上端且可沿圆柱体下滑,瓷片与圆柱体之间的摩擦力是瓷片重力的 4.5倍,如图所示若将该装置从距地面 H=4.5m高处从静止开始下落,瓷片落地恰好没摔坏已知圆柱体与瓷
29、片所受的空气阻力都为自身重力的 0.1倍,圆柱体碰地后速度立即变为零且保持竖直方向( g=10m/s2) ( 1)瓷片直接撞击地面而不被摔坏时,瓷片 着地时的最大速度为多少? ( 2)瓷片随圆柱体从静止到落地,下落总时间为多少? 答案:( 1)瓷片直接撞击地面而不被摔坏时,瓷片着地时的最大速度为1.8m/s;( 2)瓷片随圆柱体从静止到落地,下落总时间为 1.2s 试题分析:( 1)由已知小圆环瓷片最高能从 h=0.18m高处静止释放后直接撞击地面而不被摔坏,由牛顿第二定律求瓷片的加速度,由运动学公式求得瓷片落地时的速度; ( 2)先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求得圆柱体落地时瓷片的速度和时间,
30、然后对瓷片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瓷片圆柱体停止后瓷片下落的加速度,进 而由速度时间公式求出瓷片继续下落的时间 解:( 1)瓷片从 h=0.18m处下落,加速度为 a0,设瓷片质量为 m,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mg-0.1mg=ma0得: a0=9m/s2,落地时速度为: v02=2a0h,得: v0=1.8m/s。 ( 2)瓷片随圆柱体一起加速下落,加速度为 a1,则有: a1=a0=9m/s2,圆柱体落地时瓷片速度为: v12=2a1H得: v1= =9m/s,下落时间为: t1= =1s,瓷片继续沿圆柱体减速下落直到落地,加速度大小为 a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4.5mg+0.1mg-
31、mg=ma2得: a2=3.6g=36m/s2,则瓷片继续下落的时间为: t2= =0.2s, 瓷片随圆柱体从静止到落地,下落总时间为: t=t1+t2=1+0.2=1.2s。 答:( 1)瓷片直接撞击地面而不被摔坏时,瓷片着地时的最大速度为 1.8m/s; ( 2)瓷片随圆柱体从静止到落地,下落总时间为 1.2s 点评:本题属于实际问题,很好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的应用,为已知受力情况求解运动情况的类型,加速度是将力与运动联系起来的桥梁 如图所示的装置叫做阿特伍德机,是阿特伍德创制的一种著名力学实验装置,用来研究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绳子两端的物体下落(上升)的加速度总是小于自由落体
32、的加速度 g,同自由落体相比,下落相同的高度,所花费的时间要长,这使得实验者有足够的时间从容的观测、研究已知物体 A、 B的质量相等均为 M,物体 C的质量为 m,轻绳与轻滑轮间的摩擦不计,绳子不可伸长,如果 m= ,求: ( 1)物体 B从静止开始下落一段距离的时间与其自由落体下落同样的距离所用时间的比值; ( 2)系统由静止释放后运动过程中物体 C对 B的拉力 答案:( 1)物体 B从静止开始下落一段距离的时间与其自由落体下落同样的距离所用时间的比值为 3( 2)系统由静止释放后运动过程中物体 C对 B的拉力为 试题分析:( 1)隔离 A,对 B、 C整体分析,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的
33、大小,结合位移时间公式求出物体 B从静止开始下落一段距离的时间与其自由落体下落同样的距离所用时间的比值 ( 2)隔离对 C分析,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拉力的大小 解:( 1)设物体的加速度为 a,绳子的张力为 T,对物体 A: T-Mg=Ma,对 B、C整体:( M+m) g-T=( M+m) a,解得 a= 因为 m= ,所以 a=,根据运动学公式得, , h= ,解得 ,所以物体 B从静止开始下落一段距离的时 间是自由下落同样距离所用时间的 3倍 ( 2)设 B、 C间的拉力为 F,对 C物体: mg-F=ma, F=mg-ma=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 C对 B的拉力为 答:( 1)物体 B从静止开始下落一段距离的时间与其自由落体下落同样的距离所用时间的比值为 3( 2)系统由静止释放后运动过程中物体 C对 B的拉力为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能够正确地受力分析,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掌握整体法和隔离法的运用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