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0-2011学年浙江省兰溪一中高二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选择题 下列物理量中能够反映物体做机械振动强弱的物理 量是( ) A频率 B振幅 C回复力 D周期 答案: B 2009年 7月 22日,我国长江流域可以观测到罕见的日全食现象。 2010年 1月 15日,我国再次出现更加难见的日环食现象。很多人目睹了这两次难见的奇观。若不考虑天气情况,关于日全食、日环食、日偏食,下列情况有可能出现的是 ( ) A地球上同一地点的同一天里,日偏食和日全食都能观测到 B地球上同一地点的同一天里,日偏食和日环食都能观测到 C地球上同一地点的同一天里,日全食、日偏食及日环食都都能观测到 D地球上同一地点的同一
2、天里,只能观测到日偏食 答案: ABD 一个矩形金属框 MNPQ 置于 xOy平面内,平行于 x轴的边 NP的长为 d,如图( a)所示。空间存在磁场,该磁场的方向垂直于金属框平面,磁感应强度B 沿 x 轴方向按图( b)所示正弦规律分布, x 坐标相同各点的磁感应强度相同。当金属框以大小为 v的速度沿 x轴正方向匀速运动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 d =l,则线框中始终没有感应电流 B若 d = l/2,则当线框的 MN 边位于 x = l处时,线框中的感应电流最大 C若 d = l/2,则当线框的 MN 边位于 x = l/4处时,线框受到的安培力的合力最大 D若 d = 3l/2,则线框
3、中感应电流周期性变化的周期为 l/v 答案: ACD 右图是磁流体发电机的原理示意图,金属板 M、 N 正对着平行放置,且板面垂直于纸面,在两板之间接有电阻 R。在极板间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当等离子束(分别带有等量正、负电荷的离子束)从左向右进入极板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N 板的电势高于 M板的电势 B M板的电势高于 N 板的电势 C R中有由 b向 a方向的电流 D R中有由 a向 b方向的电流 答案: BD 质谱仪是测量带电粒子的质量和分析同位素的重要工具 ,如图为质谱仪原理示意图现利用这种质谱议对氢元素进行测量氢元素的 各种同位素从容器 A下方的小孔 S无初速度飘入电势差
4、为 U的加速电场 ,加速后垂直进入磁感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氢的三种同位素氕、氘、氚的电量之比为 1: 1: 1,质量之比为 1: 2: 3,它们最后打在照相底片 D上,形成 a、 b、 c三条 “质谱线 ” 关于三种同位素进入磁场时速度的排列顺序和 a、 b、 c 三条 “质谱线 ” 的排列顺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进入磁场时速 度从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氚、氘、氕 B进入磁场时速度从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氘、氚、氕 C a、 b、 c三条质谱线依次排列的顺序是氘、氚、氕 D a、 b、 c三条质谱线依次排列的顺序是氚、氘、氕 答案: D 下图为某一质点的振动图象,从图可知,在 t1 和 t2,两时刻
5、 |x1| |x2|,质点速度 v1、 v2 与加速度 a1、 a2的关系为( ) A v1 v2,方向相同 B v1 v2,方向相反 C a1 a2,方向相同 D a1 a2,方向相反 答案: AD 一个做简谐振动的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 8 所示,在 t1、 t2、 t3、 t4 各时刻中,该质点所受的回复力的即时功率为零的是( ) A t4 B t3 C t2 D t1 答案: D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于同一列波,障碍物、孔或缝的尺寸越小,衍射现象越不明显 B只有横 波才能发生衍射现象,纵波不能发生衍射现象 C两列相干波某时刻 t在 P点出现振动加强,则在( t+T /2)时刻 P点出现振
6、动减弱 D向你驶来的汽车发出的汽笛声特别刺耳,是因为你耳朵接收到的声波频率变大了 答案: D 两列完全相同的波叠加后产生的干涉图样 .实线和虚线表示同一时刻的波峰和波谷。若 a、 b、 c、 d四点位置如图所示,那么再过半个周期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b 点变为振动加强点, c 点变为振动减弱点 B a 点仍为振动减弱点, c 点仍为振动加强点 C b 点变为振动加强点, d 点变为振动加强点 D a 点仍为振动加强点, b 点仍为振动减弱点 答案: D 如图示,在匀强磁场中有一 U形导线框 abcd,线框处于水平面内,磁场与线框平面垂直, R为一电阻 . ef为垂直于 ab、 cd的一根导
7、体杆,可以在 ab、 cd上无摩擦地滑动 . 杆 ef及线框的电阻均不计 . 开始时,给 ef一个向右的初速度v0,则 A ef将减速向右运动,但不是匀减速 B ef将匀减速向右运动,最终停止 C ef将匀速向右运动 D ef将往返运动 答案: A 弹簧振子做简谐振动, 0为平衡位置,以它从 0点开始运动作为计时起点,经过 0.45s后第一次到达 M点,再经过 0.3s后第二次到达 M点,则它第三次到达 M点还需要经过的时间可能为:( ) A 0.5s B 0.75s C 1.9s D 2.1s 答案: AD 如图所示,金属导轨上的导体棒 ab 在匀强磁场中沿导轨做下列哪种运动时,线圈 c将靠
8、近金属导轨 ( ) A向右做匀速运动 B向左做匀速运动 C向右做减速运动 D向右做加速运动 答案: C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的匝数 n1=1000匝,副线圈的 匝数 n2=200匝原线圈两端所加的电压 U1=220 V时,副线 圈两端的电压 U2 为 ( ) A 1100 V B 44 V C 440 V D 22 V 答案: B 如图所示,在空气中,一细光束以 60的入射角射到一平行玻璃板的上表面ab上,已知该玻璃的折射率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束可能在 ab面上发生全反射而不能进入玻璃板 B光束可能在 cd面上发生全反射而不能射出玻璃板 C光束一定能从 ab面进入玻璃板且折射角为
9、30 D光束一定能从 cd面射出玻璃板且折射角为 30 答案: C 在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是 A医院里常用 X射线对病房和手术室消毒 B医院里常用紫外线对病房和手术室消毒 C在人造卫星上对地球进行拍摄是利用紫外线有较好的分辨能力 D在人造卫星上对地球进行拍摄是利用红外线有较好的穿透云雾烟尘的能力 答案: BD 如下图所示的电路中, L是电阻不计的电感线圈, C是电容器,电键 S接 1待电路稳定后,将电键 S改接 2,则 A电容器开始放电,放电过程中电感线圈磁场能减小 B电容器开始放电,放电过程中电感线圈阻碍电流增大 C若增大电容器极板间距,电容器充放电时间增大 D若去掉线圈 中的铁芯,电容器充
10、放电频率会减小 答案: B 实验题 ( 1)光线以某一入射角从空气射入折射率为 的玻璃中,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恰好垂直,则折射角等于 _;若光线以入射角 从折射率为的某液体射入空气 中正好发生全反射,入射角 等于 _ ( 2)如图所示,沿波的传播方向上有间距为 1m的 13个质点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它们均静止在各自的平衡位置。一列横波以 1m/s的速度水平向右传播,在 t=0时刻到达质点 a,且 a开始由平衡位置向上振动,在 t=1s时刻,质点 a第一次达到最高点,求: 这列波的波长和周期; 从 a开始振动,经过多长时间 d点第一次向下达到最大位移; 在上图中画出
11、 d点第一次向下达到最大位移时的波形图象。 答案:( 1) 300 450 ( 4分) ( 2) 波长 =4m,周期 T=4s ( 4分) 经 t=6s后 d点第一次向下达到最大位移 ( 6分) 点 d第一次向下达到最大位移时的波形图象如下图所示 ( 6分) 某同学把卡尺间的窄缝调节到 0.5 mm去观察某一线光源,看到了彩色条纹 .他把缝的宽度增加到 0.8 mm,再观察同一光源,看到的现象是 但亮度增大 .若他把缝的宽度减小到 0.2 mm,则看到的现象是_.这说明在衍射现象中,衍射图样条纹的宽度及亮度与 _有关,当其 _时,衍射现象更为明显 . 答案:彩色条纹变窄 彩色条纹变宽但亮度减弱
12、 单缝宽度 变窄 填空题 两只完全相同的灯泡 L1 和 L2 分别与相同的电感串联,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相同的部分电路 .现在甲电路两端加恒定电压 U, L1 灯发光;而在乙电路两端加最大电压为 U,的正弦交变电压, L2 灯也发光 .比较两灯的明暗程度,是 L1 灯的亮度 _L2灯亮度 .(填 “大于 ”、 “等于 ”、 “小于 ”)答案:大于 考点:自感现象和自感系数 分析:由题,乙电路两端正 弦交变电压的最大值为 U,有效值等于 U,与甲电路的电压相等根据两个电路中电感 L的感抗关系,分析电路中电流关系,判断两灯亮度关系 解:据题,乙电路两端所加正弦交变电压的最大值为 d,有效值等于
13、 d,与甲电路的两端电压相等乙电路中所加的交流电,电感 L2有感抗,甲电路所加的是恒定电压, L1没有感抗,则甲电路中总阻抗小于乙电路中总阻抗,甲电路中电流大于乙电路中电流,所以 L1灯的亮度 大于 L2灯亮度 故答案:为:大于 点评:本题只要懂得电感线圈对交流电流有阻碍作用,就能分析出两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关系基础题 图所示为一平行玻璃砖的截面,若一细束光从 ab面上斜入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入射光是单色光,经 ab面折射后直接射到 cd面上,则单色光有可能在cd面上发生全反射 B若入射光是单色光,经 ab面折射后直接射到 bc面上,则单色光有可能在bc面上发生全反射 C若入射光是白光,经
14、 ab面折射后直接射到 bc面上,可以由 bc面射出并发生色散现象,出射光线中与 bc面夹角较小的单色光,其光子能量较小 D若入射光是白光,经 ab面折射后直接射到 bc面上,可以由 bc面射出并发生色散现象,出射光线中与 bc面夹角较小 的单色光,其在玻璃中传播的速度较慢 答案: BD 远距离输电时,如果输送的电功率不变,输电电压升高到原来的 n倍,则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将变为原来的 倍,输电线上的电压损失将变为原来的 倍。 答案: 在赤道附近的地磁场可看作是沿南北方向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 B。如果赤道上空有一根沿东西方向的直导线,长为 L,通有从东向西的电流 I,则地磁场对这根导线的作用
15、力大小为 ,方向 。 答案: BIL 竖直向下 如图所示,一简谐波沿 x轴正方向传播已知轴上 x1=0和 x2=1m两处的振动图象分别如图 和图 所示又知此波的波长大于 1m,则此波的传播速度v= m/s。 答案: m/s 在均匀介质中,各点的平 衡位置在同一条直线上,相邻两点间的距离为 a,如图( a)所示,波向右传播,质点 1的起始速度方向竖直向上,经过时间 t,前 13个质点第一次形成如图( b)所示的波形,则该波的周期是 ,波长为 。答案: t/2 8a 一弹簧振子小球的质量为 m 0.5kg,弹簧的劲度系数 k 4.9N/m,振子在光滑水平面内做简谐运动的图象如下图所示,则小球具有正
16、向最大加速度的时刻为 s,其最大值为 m/s2,在 t 1.75s时,小球加速度为_m/s2,方向为。 答案: .0s, 0.06m/s2, 0.04m/s2, -x方向 在收音机接收中波段时其 LC 振荡电路的电感 L是固定的,当可变电容器电容为 C1时可接收频率为 535 kHz的电磁波,当可变电容器的 电容为 C2时可接收频率为 1605 kHz的电磁波,则电容之比 C1: C2= ,这两列电磁波的波长之比 。 答案: 1 3 1 计算题 如图为演示用的手摇发电机模型,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 B= 0.5 T,线圈匝数 N=50匝 ,线圈面 积为 S=0.48 m2,转动的角速度 =2.5r
17、ad/s,线圈的总电阻r=1,电阻 R=2。在匀速转动过程中 ,从中性面开始计时 . (1) 写出电动势瞬时值表达式 . (2) 求电阻 R的发热功率 P 答案:( 1)电动势的最大值 ( 2分) 所以 ( 2分) ( 2)电动势的有效值 ( 1分) 电流的有效值 ( 1分) 所以 ( 2分) 如图所示,虚线所围区域内有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 B。一束电子沿圆形区域的直径方向以速度 v射入磁场,电子束经过磁场区后,其运动的方向与原入射方向成 角。设电子 质量为 m,电荷量为 e,不计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及所受的重力。求: ( 1)电子在磁场中运动轨迹的半径 R;( 2)电子在
18、磁场中运动 的时间 t; ( 3)圆形磁场区域的半径 r。 答案: ( 2) ( 3) 如图交流发电机电动势的瞬时表达式 ,内阻不计。理想变压器的输出端并联 24只彩色小灯泡,每只灯炮均标有 “6V, 0.25W”,灯泡都正常发光,导线电阻不计 .问 : ( )降压变压器初级、次级线圈的匝数比 ( )发电机的输出功率 ( )若第 20只彩色小灯泡不久就损坏不亮了 ,则其它 23只 彩色小灯泡还能正常工作吗 为什么 答案: ()因为 U1=18V,U2=6V 根据变压器变压比 n1/n2=U1/U2=3/14 分 ()由 P1=P2=240.25=6W2 分 ()能 .因为 U1 与 U2 不变
19、 2 分 如图所示,在匀强磁场中有一个 “ ” 形导线框可绕 AB轴转动,已知匀强磁场的磁感强度大小 B= T,方向竖直向下 ,线框的 CD边长为 20cm、 CE、DF 长均为 10cm,转速为 50r/s,若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 :( 1)写出线框中感应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瞬时值表达式 .( 2)若线框电阻 r=3 ,再将 AB两端接入一个 “6V, 12W”的小灯泡,小灯泡能否正常发光?若不能,小灯泡实际消耗功率多大? (设小灯泡的阻值不变 ) KS*5 答案:( 1) e=10 cos100t(V) ( 2)小灯泡不能正常发光,其实际功率是 P=8.3(w) 本题考查的是交流发电机及其产生
20、正弦式电流的原理;交流的峰值、有效值以及它们的关系。 ( 1)根据线框中感应电动势最大值 ,求出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由转速求出角速度。图示时刻线圈与磁场平行,初相位为 从而写出感应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瞬时值表达式 线框中感应电动势最大值 感应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瞬时值表达式为 ( 2)根据欧姆定律电路中电流的有效值,由灯泡的额定电压与额定功率求出灯泡的电阻,再求解实际功率 小灯泡的电阻为 电动势有效值为 ,电路中电流有效值为 小灯泡的额定电流为 ,所以小灯泡不能正常发光,其实际功率是 答案:( 1)线框中感应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瞬时值表达式是( 2)小灯泡不能正常发光小灯泡实际消耗功率是 8.3W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