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2012学年江苏省苏州五中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过程中 H小于零的是 A氯酸钾分解制氧气 B氯化铵加热制备氨气 C氢气还原氧化铜 D实验室制备氢气 答案: D 将质量相等的铜片和铂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铜片与电源正极相连铂片与电源负极相连,以电流强度 1A通电 10min,然后反接电源,以电流强度 2A继续通电 10min。下列表示铜电极 .铂电极 .电解池中产生气体的质量和电解时间的关系图正确的是答案: A 一定量的盐酸跟过量的铁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适量的 A NaOH固体 B K2SO4溶液 C Cu
2、SO4固体 D CH3COONa固体 答案: BD 可逆反应 2NO2 2NO+O2,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O2的同时生成 2n molNO2 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O2的同时,生成 2n mol NO NO2.NO.O2的反应速率的比为 2 : 2 : 1的状态 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A B C D 答案: 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Cl-2e-= Cl2 B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 O2 + 2H2O+ 4e- = 4
3、OH- C粗铜精炼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纯铜 D钢铁发生电化腐蚀的正极反应式: Fe-2e-= Fe2+ 答案: A 某同学设计了一种电解法制取 Fe(OH)2的实验装置 (如图 )。通电后,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且较长时间不变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源中 “a”为负极, “b”为正极 B. 电解池中的电解液不可以是 NaCl溶液 C B电极发生的反应: 2H2O+2e-=H2+2OH- D A.B两端都必须使用铁作电极 答案: C 一种新燃料电池,一极通入空气,另一极通入丁烷气体;电解质是掺杂氧化钇( Y2O3)的氧化锆( ZrO2)晶体,在熔融状态下能传导 O2-。下列对该燃料说法正确的
4、是 A在熔融电解质中, O2-由负极移向正极 B电池的总反应是: 2C4H10 + 13O2 8CO2 + 10H2O C通入空气的一极是正极,电极反应为: O2 + 4e- = 2O2- D通入丁烷的一极是正极,电极反应为: C4H10 + 26e- + 13O2 = 4CO2 + 5H2O 答案: BC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下一定能够发生 C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差决定了化学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 D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 (如常温、加热等 )也能发生 答案: CD 甲、乙两个容器内都在进行 AB的反应,甲中每分钟减少 4 m
5、ol A,乙中每分钟减少 2 mol A,则两容器中的反应速率 A甲快 B乙快 C相等 D无法确定 答案: D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大; B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C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D催化剂不影响反应活化能但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增大反应速率。 答案: C 如图所示,杠杆 AB两端分别挂有体积相同 .质量相等的空心铜球和空心铁球,调节杠杆并使其在水中保持平衡,然后小心地向烧杯中央滴
6、入浓 CuSO4溶液,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杠杆的偏向判断正确的是(实验过程中,不考虑铁丝反应及两球的浮力变化) A杠杆为导体和绝缘体时,均为 A端高 B端低 B杠杆为导体和绝缘体时,均为 A端低 B端高 C当杠杆为绝缘体时, A端低, B端高;为导体时, A端高, B端低 D当杠杆为绝缘体时, A端高, B端低;为导体时, A端低, B端高 答案: D 下列事实不能用电化学理论解释的是 A轮船水线以下的船壳上装一定数量的锌块 B铝片不用特殊方法保存 C纯锌与稀硫酸反应时,滴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后速率加快 D镀锌的铁比镀锡的铁耐用 答案: B 用惰性电极实现电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氢氧化钠稀溶
7、液,溶液浓度增大 pH变小 B电解氯化钠溶液,溶液浓度减小 pH不变 C电解硝酸银溶液,要消耗 OH-溶液 pH变小 D电解稀硫酸,实质是电解水,溶液 pH不变 答案: C 同温同压下,已知下列各反应为放热反应,下列各热化学方程式中热量数值最小的是 A 2A ( l ) + B ( l ) = 2C (g ) H1 B 2A ( g ) + B ( g ) = 2C (g ) H2 C 2A ( g ) + B ( g ) = 2C ( l ) H3 D 2A ( l ) + B ( l ) = 2C ( l ) H4 答案: A 实验题 ( 14分)铁生锈是比较常见的现象,某实验小组,为研究
8、铁生锈的条件,设计了以下快速 .易行的方法: 首先检查制氧气装置的气密性,然后按图连接好装置,点燃酒精灯给药品加热,持续 3分钟左右,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 直形管中用蒸馏 水浸过的光亮铁丝表面颜色变得灰暗,发生锈蚀; 直形管中干燥的铁丝表面依然光亮,没有发生锈蚀; 中潮湿的铁丝依然光亮。 试回答以下问题: (1)由于与接触的介质不同,金属腐蚀分成不同类型,本实验中铁生锈属于_。 能表示其原理的反应方程式为 _ (2)仪器 A的名称为 _,其中装的药品可以是 _ _,其作用是 _ (3)由实验可知,该类铁生锈的条件为_。决定铁生锈快慢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_ 答案: (1)电化腐蚀 负极: Fe 2
9、e- = Fe2+,正极: 2H2O + O2 + 4e- = 4OH- (2)球形干燥管 碱石灰 (或无水氯化钙 ) 干燥 O2(3) 与 O2接触 与水接触 氧气浓度 填空题 (12分 )(1)化学平衡常数 K 表示可逆反应的进行程度, K 值越大,表示 _ , K 值大小与温度的关系是:温度升高, K 值 _ 。 (填一定增大、一定减小、或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 (2) 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 3 L的密闭容器中,一氧化碳与氢气反应生成甲醇 (催化剂为 Cu2O/ZnO): CO(g) 2H2(g) CH3OH(g) 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各题: 反应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表达式 K ,升高温度
10、, K 值 (填 “增大 ”、 “减小 ”或 “不变 ”)。 在 500 ,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 v (H2) 。 据研究,反应过程中起催化作用的为 Cu2O,反应体系中含少量 CO2有利于维持催化剂 Cu2O 的量不变,原因是: 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答案: (12分 ) (1) 可逆反应的进行程度越大 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2) K ; 减小。 mol (L min)-1。 Cu2O CO 2Cu CO2 (8分 )1918年, Lewis提出反应速率的碰撞理论:反应物分子间的相互碰撞是反应进行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每次碰撞都能引起反应,只有少数碰撞才能发生化学反应。能
11、引发化学反应的碰撞称之为有效碰撞。 (1)图 I是 HI分解反应中 HI分子之间的几种碰撞示意图,其中属于有效碰撞的是 (选填 “A”、 “B”或 “C”); (2)20世纪 30年代, Eyring和 Pelzer在碰撞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化学反应的过渡态理论:化学反应并不是通过简单的碰撞就能完成的,而是在反应物到生成物的过程中经过一个高能量的过渡态。图 是 NO2和 CO反应生成 CO2和 NO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 NO2和 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3)过渡态理论认为,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的原因是改变了反应的途径,对大多数反应而言主要是通过改变过渡态而导致有效碰撞所需要的能量发生
12、变化。 请在图 中作出 NO2和 CO反应时使用催化剂而使反应速率加快的能量变化示意图; (4)进一步研究表明,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H)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键能有关。键能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断开 1 mol 化学键时所需吸收的能量。下表是部分化学键的键能数据: 化学键 C-H Cl-Cl CCl HCl 键能 / kJmol1 X 243 330 432 已知:反应 CH4(g)+Cl2(g)=CH3Cl(g)+HCl(g); H=-106kJ/mol,则上表中 X 。 答案: (8分 )(1)C (2) NO2(g)+CO(g) CO2(g)+NO(g); H -234 kJ/mol (3)(见
13、图 ) (4)413 ( 12分)火箭推进器中盛有强还原剂液态肼( N2H4)和强氧化剂液态双氧水。当把 0.4mol液态肼和 0.8mol H2O2混合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7kJ的热量 (相当于 25 、 101 kPa下测得的热量 )。 ( 1)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 2)又已知 H2O(l) H2O(g) H +44kJ/mol。则 16g液态肼与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 kJ。 ( 3)此反应用于火箭推进,除释放大量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是 答案:(各 4分,共 12分) ( 1) N2H4(l)+2H2O2(l) = N2(g)
14、 +4H2O(g) H -644.25 KJ/mol ( 2) 410.125 ( 3)产物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 10分)( 1) (4分 )某温度时,在 2 L容器中, X、 Y、 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反应开始至 2 min, Z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_。 ( 2) (6分 )取 a mol A和 b mol B置于 V L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 A( g) B( g) C( g) D( g), 1 min后,测得容器内 A的浓度为 x mol -1,这时 B的浓度为: ; C的浓度为: 。在这段时间内反应速率若以物质A的浓度变化
15、来表示,应为 _。 答案:( 10分)( 1) 3X + Y 2Z; 0.05 mol/L min ( 2) bx/a; c/V- ; mol/L min ( 12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电极与原电池的电解质之间关系,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用铝片、铜片、镁片作电极,分别与下列溶液构成原电池,并接电流表。 (1)若电解质溶液为 0.5mol/L硫酸,电极为铜片和铝片,则电流计指针偏向 (填“铝 ”或 “铜 ”)。铝片上的电极的反应式为 ; (2)若用浓硝酸作电解质溶液,电极为铜片和铝片,则电流计指针偏向 (填 “铝 ”或 “铜 ”),铝片为 极(填 “正 ”或 “负 ”)。铜极上电极反应式为
16、: ,正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 (3)若电解质溶液为 0.5mol/L氢氧化钠溶液,电极为镁片和铝片,则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 通过上述实验探究,你受到的启示是 。 答案: (12分 )( 1)铝; 2Al+6H+=2Al3+3H2; (2)铜;正, Cu-2e-=Cu2+.2NO3-+2e-+4H+=2NO2+2H2O (3)2H2O+2e-=2OH-+H2 启示 1,电极类型与电解质溶液性质有关;启示 2,金属活泼性相对某溶液而言,不同的物质相对同一种金属,可能活泼性发生变化;启示 3,根据电极类型比较金属活泼性不一定正确;启示 4,可以通过电流流向确定金属的相对活泼性。 ( 10分
17、)在实验室中做下列实验:把物质 A、 B按一定比例充入一个表面积为 300 ,容积为 2 L的球形容器,使压强为 P,然后将整个容器用加热器加热到 t 时,发生如下反应: 2A( g) B( g) 2C( g); H -180 kJ ( 1)若平均每分钟生成 0.5 mol的 C,则此反应速率可表示为 v( C)_;若容器表面向外散热速率平均为 400 J ,为了维持恒温 t ,平均每分钟需用加热器提供 _kJ的热量; ( 2)反应过程中 A( g)、 B( g)、 C( g)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所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 _。 A 10 15 min可能是加入了正催化剂 B 10 15 min可能是降低了温度 C 20 min时可能是缩小了容器体积 D 20 min时可能是增加了 B的量 答案:( 10分)( 1) 0.25 mol ( 2) 75 ( 3) AD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