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2013学年福建省厦门六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人类探测月球发现,在月球的土壤中含有较丰富的质量数为 3的氦,它可以作为未来核聚变的重要原料之一。氦的该种核素应表示为 ( ) A 34He B 23He C 24He D 33He 答案: B 试题分析: AZX中 A表示质量数, Z表示质子数。由氦的质子数为 2,质量数为3,故该种同位素应写为 23He。故选 B。 考点: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 点评:本题考查核素的表示方法,注意原子的质子数和质量数的书写位置,题目较为,一般不会出错。 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严重的核辐射泄漏,日本政府向核电站附近
2、居民发放碘片( 127I),以降低放射性碘对人体的伤害。已知放射性碘( 131I)的核电荷数为 5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127I与 131I互为同素异形体 B 131I和 131Xe 互为同位素 C 131I 原子的中子数为 78 D127I 原子和 131I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同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项: 127I原子和放射性 131I质子数相同,因此互为同位素,故错; B项:互为同位素的前提是同一种元素,故错; D项:原子的相对分子质量约等于质量数,故错。故选 C。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元素的概念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对有关原子知识的掌握情
3、况,理解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中子数之间的关系,才能顺利解答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 设 NA代表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1mol SiO2和 22 4L CO2的所含的氧原子数相等 B 18g D2O(重水)中含 10NA个中子 C 0 1molNH4+所含有的电子数为 NA D 35g35Cl2气体的体积约为 22 4L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D项:没表明标准状况下,故错; B项: 18g D2O 物质的量为0.9mol,即含 9NA个中子,故错。故选 C。 考点: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应用 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应用,题目难度
4、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掌握及应用。 今有 A、 B两种原子, A原子的 M层比 B原子的 M层少 3个电子, B原子的 L层电子数恰为 A原子 L层电子数的 2倍。 A和 B分别是 ( ) A碳原子和铝原子 B硼原子和氦原子 C氯原子和碳原子 D硅原子和钠原子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 B原子的 L层电子数恰为 A原子 L层电子数的 2倍,而L层最多排布 8个电子,因此, B的 L层有 8个电子,而 A的 L层有 4个电子(无 M层),根据 “A原子的 M层比 B原子的 M层少 3个电子 ”可知, B的 M层上有 3个电子,即 A共有 K、 L电子层,排布的电子数分别为 2、 4, B共
5、有K、 L、 M电子层,排布的电子数分别为 2、 8、 3,故 A是 C, B是 Al,因此 A正确。 故选 A。 考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点评:题要根据题目电子层和电子数的关系,逐步确定 A、 B的电子层数和各层上的电子数,有些同学思维混乱,原因是没理清题目中的信息,不能结合电子排布规律分析,因此要把排布规律与题意结合起来,整体把握。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 ) A氧化铝与 NaOH溶液反应: Al2O3 10OH - = 2Al(OH)4 - H2 B水玻璃中加入稀盐酸: Na2SiO3+2H+ =H2SiO3+2Na+ C Al2(SO4)3溶液中加入少量 Ba(OH)2溶液:
6、 Ba2+SO42-=BaSO4 D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 Al3+3NH3 H2O= Al(OH)3 +3NH4+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项:无法客观事实,应生成水,不是氢气,故错; B项: Na2SiO3是强电解质,应拆开,故错; C项:少写了 Al3+和 OH的反应,故错。故选 D。 考点: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点评: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要注意:看原则:看是否符合客观事实、看是否符合质量守恒、看是否符合电荷守恒、看是否符合得失电子相等。可溶的易电离的物质拆成离子。注意过量、少量、适量等。 已知 X+、 Y2+、 Z-、 W2-四种离子均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于 X、 Y、Z
7、、 W四种元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原子半径: X Y W Z B原子序数: Y X Z W 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Z W Y X D离子半径: X+ Y2+ W2- Z- 答案: D 试题分析: X+、 Y2+、 Z-、 W2-四种离子均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 X、 Y处于同一周期,原子序数 Y X; Z、 W处于同一周期,且处于 X、 Y所在周期上一周期,原子序数 Z W,所以原子序数 Y X Z W; A、 Z、 W处于同一周期,且处于 X、 Y所在周期上一周期,原子序数 Y XZ W,同周期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所以原子半径 X Y, W Z,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半径
8、越大,所以 X Y W Z,故 A正确; B、 X、 Y处于同一周期,原子序数 Y X, Z、 W处于同一周期,且处于 X、 Y所在周期上一周期,原子序数 Z W,所以原子序数 Y X Z W,故 B正确; C、 X、 Y处于同一周期,原子序数 Y X,则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Y X; Z、 W处于同一周期,原子序数 Z W,则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Z W, X、 Y形成阳离子, Z、 W形成阴离子,所以最外层电子数 Z W Y X,故 C掌握; D、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的离子 ,核电核数越大,半径越小所以离子半径 W2- Z- X+ Y2+,故 D错误。 故选 D。 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率的关系
9、 点评:本题考查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及应用,根据核外电子排布确定元素所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以及把握元素周期律的递变规律是解答该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下述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 编号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A 将 Na2CO3和 NaHCO3 的固体混合物加热灼烧 除去 NaHCO3中的 Na2CO3 B 常温时将 CO通过装有 SiO2 的硬质玻璃管 制取粗硅 C 向新制得的 K2S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 比较氯与硫的得电子能力 D 分别向 2支盛有冷水的试管中加入相同大小的镁条和铝条。 比较镁铝的金属性强弱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项: NaHCO3加热分解, Na2CO3加热不分解,故
10、错; B项:需要高温条件,故错; D项:都不反应,故错。故选 C。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点评:本题考查实验方案的评价,涉及知识点较多,熟悉溶液的配制、沉淀的转化、酸性的比较、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等知识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选项 C为易错点。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 无色溶液中: K+、 Na+、 Cu2+、 SO42- 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中: CO32-、 Na+、 Al(OH)4 -、 NO3- 加入 Al能放出 H2的溶液中: Cl-、 HCO3-、 SO42-、 Na+ 无色透明溶液中: SiO32-、 Na 、 Cl-、 OH- A B C D 答案
11、: C 试题分析: 中 Cu2+有颜色,不能大量共存,故错; 加入 Al能放出 H2的溶液,呈酸性或碱性, HCO3-在酸、碱性溶液中都反应,不能故错,故错。故选 C。 考点:离子共存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问题,熟悉离子的性质及发生的反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1)离子间相互结合形成沉淀、气体、弱电解质、络离子时不能大量共存;离子间发生双水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时不能大量共存。( 2)注意题目的限制条件。 向 100 mL 0 25 mol L-1的 AlCl3溶液中加入金属钠完全反应,恰好生成只含 NaCl和 NaAl(OH)4的澄清溶液,则加入金属钠的质量是 ( ) A 3 45
12、 g B 2 3 g C 1 15 g D 0 575 g 答案: B 试题分析: 100 mL 0.25mol/L的 AlCl3溶液中 n( Al)=0.001100L0.25mol/L=2.510-2mol, n( Cl) =0.001100L30.25mol/L=7.5a10-2mol, 则加入的 Na 的物质的量为: 2.510-2mol+7.510-2mol= 10-1mol=0.1mol,即 2.3g。 故选 B。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 钠的化学性质 镁、铝的重要化合物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注意从元素守恒的角度解答较为简单,可省去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中间过
13、程。 下列物 质的性质比较,正确的是 ( ) A酸性: H2SO4 HClO4 HBrO4 B碱性: NaOH KOH RbOH C非金属性: P S Cl D气态氢化物稳定性: HF H2O PH3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非金属性 Cl Br S,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为HClO4 HBrO4 H2SO4,故 A错误; B、金属性 Rb K Na,则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为 NaOHKOH RbOH,故 B错误; C、同周期,从左向右非金属性在增强,则非金属性 P S Cl,故 C错误; D、非金属性 F O N,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为 HF H2O NH3,故 D
14、 正确; 故选 D。 考点: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 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 点评:本题考查非金属性的比较及元素周期律,熟悉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变化规律及非金属性的比较方法即可解答,难度不大。 短周期元素 W、 X、 Y、 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 B Y的原子半径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 C W的非金属性比 Z的弱 D Z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在同主族元素中最强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元素所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 X为 He, Y为 F, W为 Cl, Z为 S,则 A W为 Cl,非金
15、属性较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 HClO4,为酸性最强的含氧酸,故 A正确; B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 Y的原子半径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小,故 B错误; C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则 W的非金属性比 Z的强,故 C错误; D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对应的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 W为 S,同主族元素中 O 对应的氢化物的稳定性最强,故 D错误。 故选 A。 考点: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 点评:本题考查元素位置结构及性质的关系和应用,题目难度中等,本题中元素的推断可直接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进行推断,难度不
16、大,但要注意元素周期律的递变规律问题。 下列各组指定原子序数的元素 ,不能形成 AB2型化合物的是 ( ) A 6和 8 B 16和 8 C 12和 9 D 11和 6 答案: D 试题分析: A、原子序数为 6和 8的元素分别为 C元素和 O 元素,可以生成 C0、CO2等化合物,故 A不选; B、原子序数为 16和 8的元素分别为 S元素和 O 元素,可以生成 S02、 SO3等化合物,故 B不选; C、原子序数为 12和 9的元素分别为 Mg元素和 F元素,可以生成 MgF2,故 C不选; D、原子序数为 11和 6的元素分别为 Na元素和 C元素,不能生成 AB2型化合物,故 D选;
17、故选 D。 考点:原子序数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点评:本题考查原子序数与物质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短周期元素形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 信息、材料和能源被称为新科技革命的三大支柱。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复合材料保持了原材料的优点,又有优于原材料的特点 B玻璃钢是一种新型合金材料,其强度和韧性都强于钢铁 C “神六 ”飞船使用了大量的复合材料 D铜是一种有色金属材料 答案: B 试题分析:通常把材料分成四大类: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合成材料和复合材料 金属材料包括金属单质与合金;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为无机盐,如玻璃、陶瓷等; 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复合材料是把多
18、种材料复合在一起得到的一种具有特别性能的材料; 玻璃钢是玻璃纤维与合成材料复而成的一种特殊材料,属于复合材料。 故选 B。 考点:用化石燃料的利弊及新能源的开发 常用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化学成分及其性能 点评:题考查新能源和新材料的应用,难度不大,平时注意知识的积累。 镁铝合金因坚硬、轻巧、美观、洁净、易于加工,而成为新型建筑装潢材料,主要用于制作窗框、卷帘门、防护栏等。下列与这些用途无关的性质是( ) A不易生锈 B导电性好 C密度小 D强度高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镁铝合金的性质是坚硬、轻巧、美观、洁净、易于加工,所以主要用于制作窗框、卷帘门、防护栏等; A、 C、 D都符合这些特点,只有
19、 B不符合。 故选: B。 考点:金属与合金在性能上的主要差异 合金的概念 及其重要应用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合金的性质及应用,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根据镁铝合金的性质判断即可。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二氧化硅是制造光导纤维的材料 , 单质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B SiO2和 CO2都是酸性氧化物,但 SiO2不能和水反应生成硅酸 C保存 NaOH溶液时不能用玻璃塞 D二氧化硅性质稳定,不与任何酸反应 答案: D 试题分析: D项:二氧化硅可以与氢氟酸反应,故错。故选 D。 考点: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的相关知识,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基础
20、知识的学习、掌握及应用。 向甲溶液中加入(或通入)乙溶液(或气体),生成的沉淀的量与加入的乙的量的关系符合右图的是 ( ) 选项 A B C D 甲 Al2(SO4)3 NaAl(OH)4 AlCl3 Ca(OH)2 乙 NH3 HCl NaOH CO2 答案: C 试题分析:图象的意义是:随着乙的不断加入,反应开始气体或沉淀逐渐增加,当达到最大量时,随着乙的不断加入,反应生成的气体或沉淀逐渐减少直至为0,并且产生最大量的气体或者沉淀消耗乙的量是将所有的气体或沉淀消耗完毕所消耗的量的 3倍 A、氨气通入到 Al2( SO4) 3中,会产生白色沉淀,直到最大量,但是氢氧化铝不溶于氨水中,沉淀量不
21、会减少,不符合图象,故 A错误; B、 1molNaAl( OH) 4中加盐酸时,产生最大量的氢氧化铝沉淀消耗盐酸 1mol,将所有的沉淀消耗完毕所消耗盐酸的量为 3mol,前后量之比是 1: 3,不是 3:1,所以不符合图象,故 B错误; C、氯化铝和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最大量的氢氧化铝沉淀消耗盐酸 3mol,将所有的沉淀消耗完毕所消耗盐酸 的量为 1mol,前后量之比是 3: 1,符合图象,故 C正确; D、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碳酸钙沉淀以及碳酸钙和二氧化碳继续反应将沉淀消耗完毕的两个过程中,消耗的二氧化碳量之比是 1: 1,所以不符合图象,故 D错误 故选 C。 考点:两性氧化物和
22、两性氢氧化物 镁、铝的重要化合物 点评:本题是图象和化学知识相结合的题型,涉及知识点较多要求学生有将图象信息转换为化学信息的能力,同时对化学知识必须十分熟练,才可能快速解题。 下列各组物质均属于硅酸盐制品的是 ( ) A陶瓷、水泥 B单晶硅、玻璃 C石膏、漂白 粉 D水玻璃、铝热剂 答案: A 试题分析: A、制陶瓷的主要原料是粘土,制备水泥主要原料是石灰石和粘土,都通过高温加热,水泥主要成分为 3CaO SiO2、 2 CaO SiO2、 3CaO Al2O3,陶瓷、水泥属于硅酸盐工业产品,故 A正确; B、晶体硅不属于硅酸盐工业产品,故 B错误; C、漂白粉 主要成分 Ca ( ClO)
23、2和 CaCl2、氮肥不属于硅酸盐工业产品,故 C错误; D、铝热剂不属于硅酸盐工业产品,故 D错误 故选 A。 考点:水泥的主要化学成分、生产原料及其用途 玻璃的主要化学成分、生产原料及其用途 陶瓷的主要化学成分、生产原料及其用途 点评:本题考查硅酸盐产品,难度较小,明确物质的组成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掌握。 能实现下列物质间直接转化的元素是 ( ) A铝 B铜 C硅 D硫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铝可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但氧化铝与水不反应,不符合题意; B、铜 +氧气 氧化铜,氧化铜与水不反应,不符合题意; C、硅可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硅,但二氧化硅与水不反应,不符合题
24、意; D、硫 +氧气 二氧化硫,二氧化硫 +水 亚硫酸,亚硫酸 +氢氧化钠 亚硫酸钠 +水,亚硫酸钠属于盐 ,由此可知,硫元素可实现这一系列转化,正确; 故选 D。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转化,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与变化规律,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基本的知识基础,属于教材知识的考查,较简单。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同种元素的质子数必定相同 B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也相同的粒子,不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 C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D电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 答案: C 试题分析: C项: 11H原子,没有种子,故错。故选 C。 考点:原子结构 点评:本题考
25、查的是原子结构的相关知识,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学习及应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除零族元素外,短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在数值上都等于该元素所属的族序数 B R2 离子核外有 a个电子, b个中子, R原子表示为: R C碱金属元素是指 A族的所有的元素 D除短周期外,其它周期均为 18种元素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项:除零族元素外,短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在数值上不一定都等于该元素所属的族序,如氟元素没有正价,氧元素没有最高正价,故错; C项: H元素位于 A族,但不是碱金属元素,故错; D项:第七周期是不完全周期,故错。故选 B。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 点评:本题考
26、查学生元素周期律的应用知识,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 实验题 铝是一种重要金属,从铝土矿 (主要成分为 Al2O3, Fe2O3、 SiO2等 )中冶炼 Al的工业生产流程如下图: ( 1)沉淀 B的化学式为 ,溶液 A中含的阳离子主要有 。 ( 2)写出步骤 II生成溶液 C 的离子方程式 , 步骤 I、 II、 III都要用到的分离方法是 。 ( 3)生产过程中,除 CaO 可以循环使用外,还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有: (填化学式)。 ( 4)生产中曾用铝热反应焊接钢轨,则铝与氧化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经分析, a吨铝土矿可以冶炼出 b吨的铝(假设各生产环节中无损耗)
27、,则原铝土矿中 Al2O3的纯度(质量分数) (用含 a、 b的最简式表示 )。 答案:分) (1) SiO2 (1分 ); Al3+、 Fe3+、 H+ (2分,有错不得分,漏选得 1分 ) (2)Al3+4OH-=Al(OH)4- (2分 ) 过滤 (1分 ) (3)CO2、 NaOH (2分 ) (4)2Al+ Fe 2O3 高温 Al 2O3 + 2Fe (2分 ) ( 5) 17b/9a 或 (17b/9a)*100% (2分 ) 试题分析:( 1)二氧化硅和盐酸不反应,所以沉淀 B是二氧化硅,溶液 A中含有 H 、 Al3 、 Fe3 。 (2)加入过量的烧碱则生成氢氧化铁沉淀,而
28、溶液 C是偏铝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液。步骤 II生成溶液 C 的离子方程式为 Al3+4OH-=Al(OH)4-。步骤 I、 II、III都要用到的分离方法是过滤。 (3)生产过程中,除 CaO 可以循环使用外,还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有 CO2、NaOH。 (4)铝热反应的方程式为 2Al+ Fe 2O3 高温 Al 2O3 + 2Fe。 ( 5) Al2O3中 Al的质量分数为: 9/17或 (9/17)*100%,故原铝土矿中 Al2O3的纯度(质量分数)为 17b/9a 或 (17b/9a)*100%。 向 D中通入过量的 CO2,则生成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铝白色沉淀。氢氧化铝不稳定,加热分解
29、生成氧化铝和水。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则生成单质铝。 考点:镁、铝的重要化合物 硅和二氧化硅 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点评:本题以框图 题形式考查铝的化合物的性质,难度中等,清楚提取的操作过程原理,是对知识迁移的综合运用。 已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越强,元素原子的得电子能力越强。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了验证硫与碳的得电子能力的强弱,用如图所示装置设计实验。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 1)仪器 a应盛放的药品是 (填选项)。 A. H2SO4 B. H2SO3 C H2S D. H2CO3 ( 2)仪器 b应盛放的药品是 (填选项)。 A. Na2SO4 B. Na2CO3 C NaCl D.
30、CaCO3 ( 3)仪器 c盛放的药品是 ,通过 现象,可以证明得电子能力 比 强。 答案:( 5分( 1) A ( 2) B( 3)澄清石灰水 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硫 碳 (各 1分) 试题分析:比较 C、 S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碳酸和硫酸的酸性强弱来证明硫与碳的非金属性的强弱所需进行的反应是硫酸和碳酸盐的反应,强酸可以制得弱酸,所以可以在 A中放稀硫酸,在 B中放碳酸盐,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来证明二氧化碳的生成,进而确定硫酸可以和可溶性的碳酸盐反应生成碳酸。根据硫酸可以和可溶性的碳酸盐反应可以知道硫酸酸性强于碳酸,而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说明该元素的非金属性
31、越强。 考点: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 比较弱酸的相对强弱的实验 点评:本题通过实验的办法来考查元素周期律的有关知识,设计角度新颖,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 铝镁合金已成为轮船制造、化工生产等行业的重要材料。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测定某不同品牌铝镁合金(不含其它元素)中镁的质量分数,设计下列两种不同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填写下列空白。 探究一 实验方案:铝镁合金 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 实验装置如下图,问题讨论: ( 1)反应完毕 ,每间隔 1分钟读取气体体积,气体体积 逐渐减小,直至不变。气体体积减小的原因是 (仪器和实验操作的影响因素除外)。 ( 2)为使测定结果尽可能精确
32、,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除了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加入足量盐酸使合金完全溶解和按( 1)操作外,请再写出两点: ( 3)如果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 0.51g镁铝合进行实验,测得生成气体体积为560 mL(已折算成标况下体积),请计算合金中镁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 _ _。 探究二 实验方案:称量 Bg另一品牌铝镁合金粉末放在如下图所示装置的惰性电热板上,通电使其充分灼烧。 问题讨论: ( 1)欲计算 Mg的质量分数,该实验中还需测定的数据是 。 ( 2)用本方案进行实验时,装置中至少要充入 O2的物质的量 mol(用含 B的最简式表示)。 实验拓展 研究小组对某无色透明的溶液进行实验,发现该溶液
33、跟铝反应时放出 H2,试判断下列离子: Mg2+、 Cu2+、 Ba2+、 H+、 Ag+、 SO42-、 HCO3-、 OH-、NO3-,在下列两种情况下 ,可能存在于此溶液中的是: 当与铝反应后生成 Al3+时,原溶液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 。 当与铝反应后生成 Al(OH)4-时,原溶液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 答案: (12分) 探究一 ( 1)反应放热,气体温度较高,温度降低时,气体体积减小。 1分 ( 2) 调整量气管 C的高度,使 C中液面与 B液面相平; 读数时保证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点相平; (各 1分 )( 3) 47 1% (4分 ) 探究二 ( 1)灼烧后固体的质量 (1分
34、) ( 2) B/36 (2分 ) 实验拓展 Mg2+、 SO42-、 H+ Ba2+、 OH-、 NO3-(各 1分 ) 试题分析: 探究一 ( 1)活泼金属与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故气体体积减小的原因是反应放热,气体温度较高,温度降低时,气体体积减小。 ( 2) 要使容器中的压强相等才能计量准确,即调整量气管 C的高度,使 C中液面与 B液面相平; 排除认为的原因,即读数时保证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点相平。 ( 3) 560 mL即 0.025mol, MgH2、 Al3/2 H2, 24n(Mg)+27n(Al)=0.51、 n(Mg) +3/2 n(Al)=0.025。解得 n(Al)=0.
35、01mol,n(Mg)=0.01mol。 m(Mg)= 24n(Mg)=0.024(g)。合金中镁的质量分数为 0.024g/0.51g*100%=47.1%。 探究二 ( 1)欲计算镁的质量分数,该实验中还需测定的一种数据是:完全反应后生成的固体的质量。 ( 2)如果合金全是铝,消耗氧气是最少的,关系式为 Al3/4O2,经计算得装置中至少要充入 O2的物质的量为 B/36mol。 实验拓展 (1) 生成 Al3+,证明体系中存在 H+ 能与 H+共同存在的是 Ba2+, Cu2+, Mg2+, H+, SO42-, NO3-, Cl- 溶液无色,排除 Cu2+ 若存在 NO3-,则不与 A
36、l反应产生 H+,产生 NO或者 NO2,故而 NO3-不存在 余下的 Ba2+和 SO42-不能同时存在 故而体系中存在 Ba2+, Mg2+, H+, Cl-或者 Mg2+, H+, Cl-, SO42-,无论哪种情况Ag+均不能存在, Ag2SO4和 AgCl均溶解度不好 (2) 生成 AlO2-,证明体系含 OH- 2Al + 2OH- + 2H2O = 2AlO2- + 3H2 含有 OH-,则不能含有 Mg2+(否则 Mg(OH)2沉淀),不能有 H+,不能有 Ag+,不能有 Cu2+,不能有 HCO3- 剩余为 Ba2+, SO42-, SO32-, NO3-, OH-和 Cl-
37、 溶液中必有阳离子, Ba2+ 所以没有 SO32-和 SO42- 只剩下: Ba2+, NO3-, OH-和 Cl- 考点:探究物质的组成或测量物质的含量 镁的化学性质 铝的化学性质 点评:主要考查物质含量的测定、对实验原理与装置的理解、实验方案设计等,难度中等,理解实验原理是解题的关键,是对知识的综合考查,需要学生具有知识的基础与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填空题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某一化 学元素。根据表中所列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b e g h a c f i j d (1)元素 d是 (填 “金属元素 ”或 “非金属元素 ”);最活泼非金属元的元
38、素符号是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化合物是 ; (2)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于周期表的位置是 ,其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 (3) 表中能形成两性氢氧化物的元素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 ),写出该元素的单质与a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 f、 e、 g、 h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 (填元素符号); e、 g、 h的氢化物稳定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填化学式)。 (5) 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不能装在带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请用离子方程式说明其原因_; (6)工业上生产 f单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答案: (14分 )(1)金属元素 F HC1O4 (各 1分
39、 ,共 3分 ) (2)第二周期 VIA族 (各 1分 ,共 2分 ) (3)Al (1分 ) 2NaOH +2Al+6H2O=2NaAl(OH)4+3H2( 2分) (4)F(1分 ) HF H2O CH4 (1分 ) (5) SiO2+2OH-=SiO32-+H2O (2分 ) (6) SiO2 + 2C 高温 Si + 2CO (2分 ) 试题分析: (1)d所在的位置是过度金属所处的位置,故元素 d是金属元素。周期表中最右上边的金属最活泼,即 F元素。 O、 F没有最高正价,剩下的就属Cl元素的非金属最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化学式为HC1O4。 (2) 地壳中含量最高
40、的元素是 O 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是第二周期 VIA族。其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 (3) 能形成两性氢氧化物的元素是铝元素,即 Al。 a是钠, a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 NaOH,方程式为 2NaOH +2Al+6H2O=2NaAl(OH)4+3H2。 (4)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同主族,在上向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故 f、 e、 g、 h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 h符号代表的元素,即 F元素。 e、 g、 h的氢化物稳定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HF H2O CH4。 (5) a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 NaOH,玻璃中含有 SiO2,能发生反应,方程式为
41、 SiO2+2OH- SiO32-+H2O。 考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元素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周期律的应用知识,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 按要求填空: (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镁和水反应 _ 氧化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_ 硅酸钠溶液露置在空气中变质 _ ( 2)写出表示含有 8个质子, 10个中子的原子的化学符号: ; 在 H、 H、 H中共有 种原子,它们能形成 种氢气分子。 ( 3)某简单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为 且 X、 Y 均为不大于 20的正整数,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若呈电中性时该微粒不易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这种微粒的符号是 ; 若该
42、微粒为负一价阴离子,则 x ,该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 某元素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 4,且最高价 氧化物中含氧质量分数为 60%。则该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 。 答案: (13分 )(1) Mg+2H2O Mg(OH)2+H2; Al2O3+2NaOH=2NaAlO2+H2O; Na2SiO3+CO2=Na2CO3+SiO2 2Na+2H2O=2NaOH+H2( (各 2分共 6分 ) (2) 188O; 3 ; 6(各 1分 ,共 3分 ) (3) Ar 17 C12O7 (3分 ) (4) H2S (1分 ) 试题分析:( 2)核内质子数 =其原子序数,所以该元素是
43、8号 O 元素,质量数为 18,所以该原子的化学符号: 188O,故答案:为: 188O。 ( 3) 该微粒一般情况下不与其它元素的原子反应,说明该原子的最外层达 8电子的稳定结构,即 y=8, x=18,所以是 Ar,故答案:为: Ar; 该微粒有很强的氧化性,且只需得到一个电子就能达到稳定结构,所以该元素最外层 7个电子,即 y=7,那么 x=17,即 Cl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C12O7。 元素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 4以及元素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和为 8,所以元素的最高正价为 +6,设元素符号为 R,相对原子质量为 X,则氧化物为 R03,最高价氧化物中含氧 质量分数为(163)/( 163+X)100%=60%,所以 X=32,为硫元素,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H2S。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核素 同位素及其应用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 点评:本题考查了核素、同位素、同素异形体的定义及对元素周期表的掌握,侧重考查学生对概念的辨别能力。 单原子离子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1、阳离子的核内质子数 =其核外电子数 +所带电荷数; 2、阴离子的核内质子数 =其核外电子数 -所带电荷数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