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2014学年福建省宁德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 A)(带解析) 选择题 根据我省中心气象台报道,近年每到春季,我省沿海一些城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根据物质的分类,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A溶液 B悬浊液 C乳浊液 D胶体 答案: D 试题分析:雾为气溶胶,属于胶体,选 D。 考点:考查胶体的性质。 用等体积的 0.1 mol L-1 BaCl2溶液,分别使相同体积的 Fe2 (SO4 )3、 Na2SO4、KAl(SO4)2三种溶液中的 SO4 -恰好完全沉淀,则三种硫酸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 3 2 3 B 3 1 2 C 2 6 3 D 1 1 1 答案: C 试
2、题分析:根据题意知,等体积的 0.1mol/L的 BaCl2溶液,可使相同体积的三种溶液的 SO42-完全沉淀,则 Fe2( SO4) 3、 Na2SO4、 KAl( SO4) 2三种溶液中 n( SO42-)相同,根据硫酸根守恒可知, 3nFe2( SO4) 3= n( SO42-), n( Na2SO4)=n( SO42-), 2nKAl( SO4) 2= n( SO42-),三种溶液的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之比等于溶质物质的量之比,所以三种硫酸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cFe2( SO4) 3: c( Na2SO4): cKAl( SO4) 2= 2: 6: 3,选 C。 考点:考查物质的
3、量浓度的计算。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盐酸与碳酸钡反应: CO3 - 2H CO2 H2O B往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 Ba2 2OH- Cu SO4 - BaSO4Cu(OH)2 C稀硫酸溶液与氨水反应: H OH- H2O D铁与稀盐酸反应: 2Fe 6H 2Fe 3H2 答案: B 试题分析: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 注意 “七查 ”。 1.“一查 ”是否符合客观事实,2.“二查 ”“反应条件 ”“连接符号 ”“”“”是否使用恰当, 3.“三查 ”拆分是否正确,4.“四查 ”是否 “漏写 ”离子反应, 5.“五查 ”是否符合三个守恒( 1)质量守恒( 2)电荷守恒( 3)得失电
4、子守恒, 6.“六查 ”是否符合离子配比, 7.“七查 ”反应物的“量 ” 过量、少量、足量等。 A、碳酸钡为难溶物,应用化学式表示,错误;B、往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 Ba2 2OH- Cu SO4 - BaSO4Cu(OH)2,正确; C、一水合氨为弱电解质,应用化学式表示,错误; D、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不符合客观事实,错误。 考点:考查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 如图所示, A处通入氯气,关闭旋塞 B时, C处红色布条无明显的变化,打开旋塞 B时, C处红色布条逐渐褪色。由此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A D中不可能是浓硫酸 B D中可以是水 C通入的氯气中含有水蒸气 D D中
5、可以是饱和食盐水 答案: C 试题分析:潮湿的氯气具有漂白性,干燥的氯气不具备漂白性。根据题意知,A处通入氯气,关闭旋塞 B时, C处红色布条无变化,打开旋塞 B时, C处红色布条褪色,说明通入的氯气中含有水蒸气,氯气和水反应生成次氯酸起漂白作用,遇到有色布条使其褪色; A、 D 中可能是浓硫酸,吸收氯气中的水蒸气,干燥的氯气不能漂白有色布条,所以 C处红色布条无变化,错误; B、 D中为水时,氯气通过后会含有水蒸气,会使有色布条褪色,错误; C、 A处通入氯气,关闭旋塞 B时, C处红色布条无变化,打开旋塞 B时, C处红色布条褪色,说明通入的氯气中含有水蒸气,正确; D、 D中是饱和食盐水
6、时,氯气通过后会含有水蒸气,会使有色布条褪色,错误。 考点:考查氯气的化学性质。 在无色的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Mg 、 Na 、 Cl-、 SO4 - B K 、 Na 、 Cl-、 Cu C K 、 Na 、 NO3-、 CO3 - D Na 、 Ba 、 OH-、 SO4 - 答案: A 试题分析:解离子共存问题注意:( 1)离子之间能反应不能大量共存,反应有四类: 复分解反应:生成气体、沉淀、难电离的物质, 氧化还原反应 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 络合反应;( 2)注意题目中的隐含条件:颜色、酸碱性等。A、组内离子在给定条件下不反应,能大量共存,正确; B、 Cu 在水溶液中显蓝色
7、,错误; C、酸性条件下, H+和 CO3 -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错误; D、酸性条件下, H+和 OH-反应生成水, Ba 和 SO4 -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错误。 考点:考查离子反应、离子共存。 将 Na2O2投入 FeCl3溶液中,对观察到的现象描述准确的是 A生成白色沉淀 B生成红褐色沉淀 C有气泡产生 D生成红褐色沉淀、有气泡产生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知,将 Na2O2投入 FeCl3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2Na2O2+2H2O4NaOH+O2, Fe3+与氢氧化钠反应, 3OH-+Fe3+Fe( OH) 3,立即生成红褐色的 Fe( OH)
8、3沉淀,所以看到的现象是:有大量气泡生成,有红褐色沉淀生成,结合选项知,选 B。 考点:考查过氧化钠、氢氧化钠、铁的化合物的性质。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 NaOH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将 NaOH固体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托盘上称量 B将 NaOH固体加水溶解,待所得溶液冷却到室温后,再转移至容量瓶中 C定容时如果加水超过了刻度线,用胶头滴管直接吸出多余部分 D定容摇匀后发现溶液体积低于刻度线,再补加少量蒸 馏水至刻度线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NaOH固体易潮解、具有腐蚀性,不能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托盘上称量,应放在烧杯中称量,错误; B、将 NaOH固体加水溶解,待所得溶液冷却到室温
9、后,再转移至容量瓶中,正确; C、定容时如果加水超过了刻度线,应重新配制,错误; D、定容摇匀后发现溶液体积低于刻度线,再补加少量蒸馏水至刻度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错误。 考点:考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下列有关离子检验的方法正确的是 A NH4 :加 NaOH溶液,加热,滴入酚酞溶液检验所得溶液 B CO3 -: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 Fe :加入 KSCN溶液,溶液呈血红色 D Cl-:加入 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加 NaOH溶液,加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可能是因为加入氢氧化钠使溶液呈碱性,错误。 B、加入稀盐
10、酸,产生无色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溶液可能含有 CO3 -、碳酸氢根等离子,错误; C、加入KSCN溶液,溶液呈血红色,溶液中一定含有 Fe ,正确; D、加入 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中可能含有氯离子、碳酸根等离子,错误。 考点: 考查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如图利用培养皿探究氨气的性质,实验时向 NaOH固体上滴几滴浓氨水,立即用另一培养皿扣在上面。下表中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及所做的解释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 验 现 象 解 释 A 浓盐酸附近产生白烟 NH3与 HCl反应生成了 NH4Cl固体 B 浓硫酸附近无明显现象 NH3与浓硫酸不发生反应 C 氯化铜溶液变白色浑浊 白色浑浊
11、的成分是 Cu(OH)2 D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NH3是一种可溶性碱 答案: A 试题分析: A、向 NaOH固体上滴几滴浓氨水,会产生氨气,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铵,反应现象是有白烟生成,正确; B、向 NaOH 固体上滴几滴浓氨水,会产生氨气,与浓硫酸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铵,错误; C、向 NaOH固体上滴几滴浓氨水,会产生氨气,氨气与氯化铜溶液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错误; D、氨气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原因是与水反应生成 NH3 H2O,电子生成 OH-离子,溶液呈碱性,但氨气为非电解质,不属于碱,错误。 考点:考查氨气的性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 l mol任
12、何物质的体积均为 22.4 L B CH4的摩尔质量为 16 g C 1mol H2O的质量为 18 g mol- D 3.01l023个 SO2分子的质量为 32 g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标准状况下, l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均为 22.4 L,错误; B、摩尔质量的单位是 g mol- , CH4的摩尔质量应为 16 g mol- ,错误; C、 1mol H2O的质量应为 18 g,错误; D、 3.01l023个 SO2分子的物质的量为 0.5mol,质量为32 g,正确。 考点:考查气体摩尔体积、摩尔质量和质量的概念及计算。 需要加入适当的氧化剂才能实现 的反应是 A MnO
13、2 Mn2+ B SO2 SO3 - C Cl2 HCl D PCl3 PCl5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明确元素化合价变化熟练运用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A、 MnO2转化为 Mn2+,锰元素的化合价由 +4 价降为 +2 价,被还原,应加入还原剂,错误; B、 SO2SO3 - :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错误; C、 Cl2 HCl: 氯元素的化合价由 0价降为 1 ,被还原,应加入还原剂,错误; D、 PCl3 PCl5:磷元素的化合价由 +3价升高到 +5价,被氧化,应加入氧化剂,正确。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 1 mol L-1 NaCl溶液
14、的含义是 A 1 L水中含有 1 mol NaCl B溶液中含有 1 mol NaCl C 1 L溶液中含有 58.5 g NaCl D将 58.5 g NaCl溶于 1 L水中所得的溶液 答案: C 试题分析: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为:单位体积溶液中含有溶质的物质的量, 1mol/L NaCl溶液的含义是: 1L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溶质 NaCl的物质的量为1mol。 A、 1 mol L-1 NaCl溶液是 1 L溶液 中含有 1mol NaCl,不是 1L水中含有1mol NaCl,错误; B、没有指出溶液的体积,错误; C、 1mol/L NaCl溶液的含义是: 1L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溶质
15、 NaCl的物质的量为 1mol,质量为 58.5 g,正确; D、将 58.5 g NaCl溶于 1 L水中所得的溶液的体积不是 1L,溶液的浓度不是 1mol/L,错误。 考点: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若不小心误将水加入你家里的食用花生油里,你将采用下列何种方法分离 A过滤 B分液 C渗析 D萃取 答案: B 试题分析:食用花生油和水为互不相溶且密度不同的两种液体,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 A、过滤用于固体和液体分离,错误; B、食用花生油和水为互不相溶且密度不同的两种液体,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正确; C、渗析用于胶体的精制,错误; D、萃取是利用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
16、从它与另一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食用花生油和水两种物质互不相溶,分层,不能用萃取的方法分离,错误。 考点:考查物质的分离。 下列做法不能体现低碳生活的是 A减少食物加工过程 B注意节约用电 C尽量购买本地的、当季的食物 D大量使用薪柴为燃料 答案: D 试题分析:低碳生活的核心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A、食物加工过程减少,可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能体现低碳生活,错误; B、目前电力的主要来源是火电,节约用电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能体现低碳生活,错误; C、购买本地食物能减少运输消耗,当季食物能减少贮存的能量消耗,能体现低碳生活,错误; D、薪柴为燃料能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不能体现低碳思
17、想,错误。 考点:考查化学与环境、低碳生活。 下列过程属于人工固氮的是 A分离液态空气制氮气 B闪电时 N2转化为 NO C工业合成氨 D豆 科作物根瘤菌将 N2转化为含氮化合物 答案: C 试题分析:人工固氮是指在人为的条件下将氮元素的单质转化为化合物的过程。A、分离液态空气制氮气不是氮的固定,错误;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将氮的化合物转变成植物蛋白属于生物固氮过程,故 A错误; B、闪电时氮气和氧气反应生成 NO,属于自然固氮,错误; C、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方式,正确; D、豆科作物根瘤菌将 N2转化为含氮化合物属于生物固氮,错误。 考点:考查氮的固定。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如
18、图所示,则下列化学反应类型属于阴影部分的是 A 2Na2O2 2H2O 4NaOH O2 B NH4HCO3 NH3 CO2 H2O C 4Fe(OH)2 O2 2H2O 4Fe(OH)3 D Br2 2KI I2 2KBr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知,阴影部分表示:不是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的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A、该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所以是氧化还原反应,但它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或置换反应,正确; B、该反应中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所以不是氧化还原反应,错误; C、该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所以是氧化还原反应,但同时它也是化合反应
19、,错误; D、该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但同时它也是置换反应,错误。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类型的判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浓硝酸应保存于无色试剂瓶中 B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所以要多吃富含 I2的食物 C二氧化硫可广泛用于食品的增白 D次氯酸钠溶液可用于环境的消毒杀菌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浓硝酸见光或受热易分解,应保存于棕色试剂瓶中,错误; B、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所以要多吃富含碘元素的食物,错误; C、二氧化硫有毒,不可广泛用于食品的增白,错误; D、次氯酸钠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环境的消毒杀菌,正确。 考点:考查常见物质的用途、保存等。 除去混在 Na2CO3粉末中的少量
20、 NaHCO3,下列最合理的方法是 A加入适量 NaOH溶液 B加热到固体质量不变 C加入适量 HCl溶液 D加入适量 CaCl2溶液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熟练掌握相关物质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除杂的原则是:不增、不减、操作易行,即除去杂质不能增加新的杂质,一般不减少被提纯物质的量,操作简便易行。碳酸氢钠不稳 定,受热易分解,碳酸钠受热不分解,可用加热的方法除去 NaHCO3固体。 A、因不能确定NaHCO3的量,加入 NaOH的量难以控制,易混入新杂质,错误; B、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碳酸钠受热不分解,可用加热的方法除去 NaHCO3 固体,正确; C、加入
21、盐酸, Na2CO3 和 NaHCO3 都与盐酸反应氯化钠,违反不减原则,错误; D、加入适量 CaCl2溶液,碳酸钠与 CaCl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违反不减原则,错误。 考点: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 下列气体中,不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 A NO2 B NO C O2 D H2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气体的溶解性、是否和氧气反应及气体的密度来确定气体的收集方法,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的气体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和氧气反应的气体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 A、 NO2 易溶于水且与水反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正确; B、NO难溶于水且和水不反应,可以用排水法收集,错误; C、氧气难溶于水且和水不反应,可以用
22、排水法收集,错误; D、氢气难溶于水且和水不反应,可以用排水法收集,错误。 考点:考查常见气体的收集方法。 下列有关钠的叙述正确的是 A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钠 B钠元素在自然界中可以以游离态形 式存在 C少量金属钠可以保存在煤油中 D金属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有铜生成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错误; B、钠化学性质活泼,易与空气中的水、氧气反应,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化合态存在,错误; C、少量金属钠可以保存在煤油中,正确; D、金属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钠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铜再与硫酸铜溶液中反应生成氢氧化铜,错误。 考点:考查钠的存在、性质和保存。 实
23、验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想通过下图实验装置探究 SO2与 Na2O2反应的产物。(夹持装置已略去,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实验中装置 B可吸收水分,干燥 SO2气体,其目的是:_。 装置 D除了吸收过量的 SO2,避免污染空气外,还起到的作用是:_。 对 C中固体产物提出如下假设:(假设 Na2O2已全部反应) 假设 1: _。 假设 2:只有 Na2SO4; 假设 3:既有 Na2SO3又有 Na2SO4。 ( 1)甲同学认为 SO2与 Na2O2的反应不同于 CO2,应为假设 2成立,请据此写出 C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 2)若假设 2成立,为确定 C中固体产物的成分,甲同学
24、设计如下实验: 得出结论: C中固体产物只有 Na2SO4。该方案是否合理?答: _。(填 “是 ”或 “否 ”)理由是 _。 ( 3)乙同学为证明假设 3成立,设计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和结论为: 取少量 C中固体产物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溶解; 滴加过量的 1mol L-1B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 C中固体产 物中有_; 滴加适量的 1mol L-1 稀盐酸,若白色沉淀部分溶解,并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则证明 C中固体产物中有 _。 答案: 防止水蒸气与 Na2O2反应,防止空气中的水和 CO2进入玻璃管 C。 假设 1:只有 Na2SO3 ( 1) SO2 Na2O2 Na
25、2SO4。( 2)否; NO3-在酸性条件下可将 BaSO3氧化成BaSO4 或硝酸根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 ( 3) Na2SO3和 Na2SO4至少有一种;( 2分) 既有 Na2SO3又有 Na2SO4。( 2分) 试题分析: 、 A装置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中含有水蒸气,水能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 B装置中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吸收水蒸气;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碱石灰是干燥剂,所以能吸收水分,防止水蒸气的干扰;碱石灰能和二氧化碳反应,防止二氧化碳的干扰,所以装置 D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入 C装置与 Na2O2反应; 、根据题给信息知,假设 1:只有 N
26、a2SO3; ( 1)若假设 2成立,二氧化硫和过氧化钠反应的方程式为: Na2O2+SO2=Na2SO4 ;( 2)硝酸有强氧化性,能把亚硫酸根离子氧化成 硫酸根离子,所以该方案不合理;( 3)乙同学为证明假设 3成立,设计如下实验。实验步骤和结论为: 取少量 C中固体产物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溶解; 滴加过量的 1mol L-1B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由于硫酸钡和亚硫酸钡均为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则证明 C中固体产物中 Na2SO3和 Na2SO4至少有一种; 滴加适量的 1mol L-1稀盐酸,若白色沉淀部分溶解,并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则证明 C中固体产物中既有 Na2SO3又
27、有 Na2SO4。 考点: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硫的性质。 填空题 实验室里常用的干燥剂有: 生石灰, 固体氢氧化钠, 变色硅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在其中掺入少量的无水氯化钴 (CoCl2)作指示剂, 五氧化二磷, 无水氯化钙, 浓硫酸, 碱石灰 (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氧化钙 )等。 ( 1)上述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_。 A B C D全部 ( 2)上述 、 、 、 四种干燥剂中,其主要化学成分所属的类别依次为_、 _、 _、 _。(填序号) 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 ( 3)硅胶中无水氯化钴 (CoCl2)呈蓝色,吸水后变为粉红色的 CoCl2 6H2O,该变化
28、过程属于 _(填 “物理变化 ”或 “化学变化 ”)。 ( 4)下列气体中,能用固体氢氧化钠干燥的是( ) A CO2 B HCl C NO2 D NH3 E NO ( 5)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久置后易失去干燥能力,其原因为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 6)上述干燥剂中,仅有浓硫酸为液体干燥剂,下列关于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 B浓硫酸在 常温下可迅速与铜片反应放出二氧化硫气体 C浓硫酸为液体干燥剂,干燥效率高,能用于干燥所有的气体 D浓硫酸在常温下能够使铁、铝等金属钝化 答案:( 1) C;( 2) B、 D、 C、 A;( 3)化学变化;( 4
29、) DE;( 5)CaO H2O Ca(OH)2; ( 6) D。 试题分析:( 1)纯净物应只含有一种物质,上述物质中属于纯净物有 生石灰 固体氢氧化钠 五氧化二磷 无水氯化钙,选 C; ( 2) 固体氢氧化钠属于碱, 五氧化二磷属于氧化物, 无水氯化钙属于盐, 浓硫酸的主要成分硫酸属于酸,答案:为 B、 D、 C、 A;( 3)硅胶中无水氯化钴 (CoCl2)呈蓝色,吸水后变为粉红色的 CoCl2 6H2O,该变化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4)固体氢氧化钠属于碱性干燥剂,不能干燥溶于水显酸性的气体, A、 CO2溶于水生成碳酸,显酸性,不能用固体氢氧化钠干燥,错误; B、 HCl
30、 溶于水显酸性,不能用固体氢氧化钠干燥,错误; C、 NO2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硝酸,显酸性,不能用固体氢氧化钠干燥,错误; D、 NH3溶于水显碱性,可用固体氢氧化钠干燥,正确; E、 NO可用固体氢氧化钠干燥,正确,选 DE;( 5)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久置后易失去干 燥能力,其原因为 CaO H2O Ca(OH)2;( 6) A、浓硫酸使蔗糖炭化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错误; B、浓硫酸与铜片反应的条件为加热,错误; C、浓硫酸为液体干燥剂,干燥效率高,只能用于干燥与浓硫酸不反应的气体,错误; D、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在常温下能够使铁、铝等金属钝化,正确,选 D。 考点:考查物质的分类、
31、干燥剂的选择及浓硫酸的性质。 硝酸是一种强氧化性、腐蚀性的强酸,其还原产物因硝酸浓度的不同而有变化,从总体上说,硝酸浓度越高,平均每分子硝酸得到的电子数越少,浓硝酸的还原产物主要为 NO2,稀硝酸的 还原产物主要为 NO。 实验室中,常用 Cu与浓 HNO3反应制取 NO2,用 Cu与稀 HNO3反应制取 NO。 ( 1)请写出实验室中用 Cu与浓 HNO3反应制取 NO2的化学方程式:_。 ( 2)该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 _, 1 mol氧化剂 _(填“得到 ”或 “失去 ”)_ mol电子。 ( 3) 48.0 g Cu与适量的浓 HNO3反应,铜全部作用后,共收集到 22.4 L气
32、体(标准状况下 ),反应中消耗 HNO3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 A 1.5 mol B 2.0 mol C 2.5 mol D 3.0 mol ( 4)实际上硝酸不仅可被还原为 NO2或 NO,浓度更稀时硝酸还可以被还原为N2O、 N2、 NH4NO3等。请将 3种物质: FeSO4、 Fe(NO3)3和 Fe2(SO4)3分别填入下面对应的横线上,组成一个未配平的化学方程式。 HNO3 _ _ _ N2O H2O 并写出配平后的离子方程式: _。 ( 5)硝酸的还原产物 NO、 NO2、 N2O 等对环境均有副作用,为了 可持续发展,当今社会提出的一个新概念 “ 绿色化学 ”,它要求从经济、
33、环保和技术上设计可行的化学反应,则下列由单质铜制取硝酸铜的方法可行且符合 “绿色化学 ”的是( ) A Cu Cu(NO3)2 B Cu CuO Cu(NO3)2 C Cu CuO Cu(OH)2 Cu(NO3)2 D Cu CuSO4 Cu(NO3)2 答案:( 1) Cu 4HNO3(浓 ) Cu(NO3)2 2NO2 2H2O;( 2) Cu;得到, 1 ;( 3) C ; ( 4) HNO3 FeSO4 Fe(NO3)3 Fe2(SO4)3 N2O H2O 8Fe2 2NO3- 10H 8Fe3 N2O 5H2O ( 5) B 试题分析:( 1) Cu与浓 HNO3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
34、化氮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Cu 4HNO3(浓 ) Cu(NO3)2 2NO2 2H2O;( 2)该反应中铜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硝酸中氮元素的化合价由 +5价降为 +4,作氧化剂, 1 mol氧化剂得到 1mol电子;( 3)铜和硝酸反应,随着浓度的减少,硝酸的还原产物的价态越低,铜和浓硝酸反应生成 NO2,而与稀硝酸反应时则生成 NO,故生成的气体有 NO2和 NO,则 n( NO2) +n( NO) =1mol,即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1mol, 48.0 g Cu的物质的量为 0.75mol,则生成 n( Cu( NO3) 2)=0.75mol,可知表现酸性的硝酸的物质的
35、量为 0.75mol2=1.5mol,则: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1mol+1.5mol=2.5mol,选 C。( 4)所给的物质中,HNO3中氮元素化合价位于最高价,具有氧化性,对应还原产物为 N2O,能将还原性的 FeSO4氧化为 Fe2( SO4) 3、 Fe( NO3) 3,故发生的反应为 HNO3 FeSO4 Fe(NO3)3 Fe2(SO4)3 N2O H2O;根据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及氧化还原方程式配平原则写出配平后的离子方程式: 8Fe2 2NO3- 10H 8Fe3 N2O 5H2O;( 5) A、铜与硝酸反应会产生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大气污染物,错误; B、该途径符合
36、绿色化学原理,正确; C、该流程中氧化铜与水不反应,不能制得硝酸铜,错误; D、该途径中铜与稀硫酸不反应,不能制得硫酸铜;铜与浓硫酸反应会产生二氧化硫气体,污染大气,错误,选 B。 考点:考查硝酸的性质、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的制备及绿色化学。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中国要实施海洋强国战略,实现由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迈进的梦想。海洋经济已经成为拉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海水的综合开发、利用是海洋经济的一部分,海水中可提取多种化工原料,下面是工业上对海水的几项综合利用的示意图。其流程如下图所示: ( 1)写出 、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 _。 ( 2)工业上利用电解饱和食盐水产生的氢气
37、和氯气制取盐酸,为了体现绿色化学理念,使氯气充分反应,采取将氯气在氢 气中燃烧的办法,可避免氯气燃烧不完全污染空气,请写出氯气在氢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_。 ( 3)粗盐中含有 Ca 、 Mg 、 SO4 -等杂质,精制后可得到饱和 NaC1溶液。现有下列除杂试剂: A盐酸 B氢氧化钡溶液 C碳酸钠溶液。精制时加入过量除杂试剂的正确顺序是 _。(填序号) ( 4)金属镁在空气中燃烧时,除生成 MgO外,还有少量 Mg3N2生成。把等物质的量的金属镁分别放在: A纯氧气( O2)中; B二氧化碳气体中; C空气中。完全燃烧后,得到的固体物质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填序号) ( 5)将电解饱和
38、 NaCl溶液生成的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可以得到 NaClO。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 NaClO与尿素 CO(NH2)2的反应产物,通过实验发现产物除某种盐外,其余产物都是能参与大气循环的物质,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答案:( 1) 2Cl- 2H2O 2OH- Cl2 H2( 3分) Mg2 Ca(OH)2 Mg(OH)2 Ca2 ( 3分) ( 2)发出苍白色火焰 ( 2分) ( 3) BCA ( 2分) ( 4) B A C( 2分) ( 5) 3NaClO CO(NH2)2 3NaCl CO2 N2 2H2O 或 NaOH 3NaClO CO(NH2)2 3NaCl NaHCO3 N
39、2 2H2O 或 2NaOH 3NaClO CO(NH2)2 3NaCl Na2CO3 N2 3H2O( 3分) 试题分析:( 1)根据题给流程图知,反应 为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离子方程式为 2Cl- 2H2O 2OH- Cl2 H2;反应 为镁离子和石灰乳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Mg2 Ca(OH)2 Mg(OH)2 Ca2 ;( 2)氯气在氢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发出苍白色火焰;( 3)粗盐中含有 Ca 、 Mg 、 SO4 -等杂质,可用过量氢氧化钡溶液除去镁离子和硫酸根,用过量碳酸钠溶液除去过量的钡离子和钙离子,过滤,用盐酸调节滤液的 PH,精制时加入过量除杂试剂的正确
40、顺序是 BCA ;( 4)设金属镁的物质的量为 1mol, A 1mol镁在纯氧气( O2)中燃烧生成1mol氧化镁,质量为 40g; B 1mol镁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生成 1mol氧化镁和 0.5mol碳,质量为 46g; C 1mol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氧化镁和氮化镁的混合物,质量小于 40g,得到的固体物质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B A C;( 5) NaClO与尿素 CO(NH2)2的反应产物,通过实验发现产物除某种盐外,其余产物都是能参与大气循环的物质,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NaClOCO(NH2)2 3NaCl CO2 N2 2H2O 。 考点: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方程式的书写及关系式法计算。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