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届河北省容城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实验中所选用的仪器合理的是 A用 200 mL量筒量取 5.2 mL稀硫酸 B用 250 mL容量瓶配制 250 mL 0.2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 C用托盘天平称量 11.75 g氯化钠晶体 D用碱式滴定管量取 25.1 mL溴水 答案: B 试题分析: A不正确,应该用 10ml量筒;托盘天平只能读数到 0.1g, C正确;溴水显酸性,且具有腐蚀性,应该用酸式滴定管, D不正确,答案:选 B。 考点:考查常见的基本实验操作。 点评: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进行化学实验的基础,对化学实
2、验的考查离不开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主要是以常见仪器的选用、实验基本操作为中心,通过是什么、为什么和怎样做重点考查实验基本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下图所示,其中甲池的总反应式为: 2CH3OH 3O2 4KOH 2K2CO36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池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乙、丙池是化学能转化电能的装置 B甲池通入 CH3OH的电极反应为 CH3OH-6e- 2H2O CO32- 8H+ C反应一段时间后,向乙池中加入一定量 Cu(OH)2固体,能使 CuSO4溶液恢复到原浓度 D甲池中消耗 280 mL(标准状况下) O2,此时丙池中理论上最多产生 1
3、.45g固体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装置图可知,甲是原电池,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乙和丙是电解池,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A不正确;甲中电解质是氢氧化钾,所以 B不正确,应该是 CH3OH-6e- 8OH- CO32- 6H2O;乙中石墨和电源的正极相连,做阳极,溶液中的 OH-放电生成氧气。银电极是阴极,铜离子放电生成铜,所以要使CuSO4溶液恢复到原浓度,应该加入氧化铜, C不正确; 280ml标准状况下的氧气是 0.0125mol,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0.0125ml4 0.05mol。所以根据电子的得失守恒可知,溶液中可以生成 0.025mol氢氧化镁,其质量是0.025mol58g/m
4、ol 1.45g, D正确,答案:选 D。 考点:考查电化学的有关判断和应用 点评:该题剩余中等难度的试题。电解池的难点在于电解产物的判断,在判断电解产物时,首先判断阳极电极材料。如果是活性电极,则电极本身失去电子。如果是惰性电极,则溶液中的阴离子失去电子。而阴 极是溶液中的阳离子得到电子,所以需要熟练记住常见离子的放电顺序。 100g碳粉燃烧所得气体中, CO占 2/3、 CO2占 1/3体积,且 C(s)+1/2O2(g) CO(g) H=110.35kJ/mol , CO(g)+1/2O2(g) CO2(g) H=282.57kJ/mol 与这些碳完全燃烧相比损失的热量是 A 784.9
5、2kJ B 2489.44 kJ C 1569.83kJ D 3274.3 kJ 答案: C 试题分析:碳完全燃烧,则不会造成热量的损失。只有当不完全燃烧时才会造成热量的损失。根 据热化学方程式可知,损失的热量就相当于是不完全燃烧生成的 CO 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生成的 CO 的物质的量是 100/122/3 50/9mol。所以损失的热量是 50/9mol282.57kJ/mol 1569.83kJ,答案:选 C。 考点:考查反应热的有关计算 点评:该题也可以采用常规解答,即分别计算出生成 CO 和 CO2 时放出的热量,然后再计算出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其差值就是损失的热量,但过程略显繁琐
6、。 能证明反应: H2(g)+ I2(g) 2HI(g)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c(H2):c(I2):c(HI)=1:1:2 单位时间内生成 nmolH2的同时消耗 nmolI2 反应速率 2v(H2)=2v(I2)= v(HI) 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温度和压强一定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在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但不为 0),反应体系中各种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颜色深浅和浓度有关系,所以 正确。平衡时浓度不再发生变化,但各物质的浓
7、度不一定相等,或满足某种关系, 不正确; 中反应速率的方向相反,且满足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正确;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因此 中的关系始终是成立,不正确;根据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体积不变,因此压强也是始终不变的, 不正确;密度是混合气的质量和容器容积的比值,在反应过程中质量和容积始终是不变的, 不正确,所以答案:选 B。 考点:考查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点评: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有: (1)任何情况下均可作为标志的: 正 =逆(同一种物质 ); 各组分含量 (百分含量、物质的量、质量 )不随时间变化; 某反应物的消耗 (生成 )速率、某生成物的消耗 (生成 )速率 =化学计
8、量数之比; (2)在一定条件下可作为标志的是: 对于有色物质参加或生成的可逆反应体系,颜色不再变化; 对于有气态物质参加或生成的可逆反应体系,若反应前后气体的系数和相等,则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M 和反应总压 P 不变 (恒温恒容 ); 对于恒温绝热体系,体系的温度不在变化; (3)不能作为判断标志的是: 各物 质的物质的量或浓度变化或反应速率之比 =化学计量数之比 (任何情况下均适用 ); 有气态物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若反应前后气体的系数和相等,则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M和反应总压 P不变 (恒温恒容 )。 下列物质的制备,符合工业生产实际的是 A将氯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制漂白粉 B用
9、离子交换膜法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备烧碱、氢气和氯气 C将氢气和氯气混合后点燃,产物用水吸收制备盐酸 D工业制硫酸在吸收塔中用水吸收 SO3生成硫酸 答案: B 试题分析: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澄清的石灰水浓度低, A不正确,应该是石灰乳;将氢气和氯气混合后点燃容易发生爆炸,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首先在反应器中将氢气点燃,然后通入氯气进行反应,制得氯化氢气体, C不正确; D不正确,这样容易形成酸雾,应该用 98.3%的浓硫酸吸收,答案:选 B。 考点:考查常见的工业制备 点评:工业关于的制备,主要是掌握反应的原理,同时还考虑到工业上是大规模的生成,这和实验室制取是不同的,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正确掌握化学
10、用语和化学基本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有关表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A过氧乙酸 (CH3COOOH)与羟基乙酸 (HOCH2COOH)互为同分异构体; 与 互为同系物 B金刚石、 CH4、 粒子的空间构型均为正四面体;晶体硅、碳化硅均为原子晶体 C 16O 与 18O 互为同位素; 、 、 、 互为同素异形体 D Ca2 的结构示意图为 , NH4CI的电子式为 答案: B 试题分析: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若干个 CH2原子团的同一类有机物的,互称为同系物。 A中的苯酚和苯甲醇不是同一类有机物,二者不能互为同系物,A不正确;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因此 、 、 不能互为同素异形体,
11、 C不正确; D中氯化铵的电子式应该是, D不正确,答案:选 B。 考点:考查常见化学用语的正误判断 点评:常见的化学用语主要包括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结构式、结构简式以及方程式和各种模型等,需要熟练记住。 一定温度下,某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可逆反应: CO(g) H2(g)C(s) H2O(g); H 0以 l mol CO 和 2 mol H2为起始反应物, tl时达到平衡,生成 0 6mol H2O(g)。 t2时改变反应条件,化学反应速率 (v)与时间 (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起始时刻和 t1达到平衡后 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45
12、B平衡后若加入少量碳,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平衡后若加入氢气,上述反应的 H会增大 D t2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增大了压强 答案: D 试题分析: tl时达到平衡,生成 0 6mol H2O(g),则根据方程式可知,消耗 CO和氢气的物质的量元素 0.6mol,则剩余 CO和氢气的物质的量分别是 0.4mol和1.4mol,所以起始时刻和 t1达到平衡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2.4 54, A不正确;碳是固体,改变固体的质量,平衡不移动, B不正确;反应热对于具体的化学方程式是不变的, C不正确;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正确,答案:选 D。 考点:考查可逆反应
13、的有关计算、平衡状态的有关判断以及外界条件对平衡状态的影响等 点评:在判断外界条件对平衡状态的影响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浓度和压强。前者不能适用于固体或纯液体,后者只能适用于气体体系。 有 Fe2 、 NO3-、 Fe3 、 NH4 、 H 和 H2O六种微粒,分别属于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8l B还原产物 为 NH4 C若有 l mol NO3-参加还原反应,则转移 8mol e- D若把该反应设计为原电池,则负极反应为 Fe2 -e- Fe3 答案: A 试题分析:硝酸的氧化性强于亚铁离子的,所以在反应中硝酸是氧化剂,氮元素的
14、化合价从 5价降低到 -3价,得到 8个电子。亚铁离子是还原剂,铁元素的化合价从 2 价升高到 3 价,失去 1 个电子,所以根据电子的得失守恒可知,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8, A不正确, B和 C都是正确的;原电池中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因此选项 D正确,答案:选 A。 考点:考查氧 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计算和应用 点评: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所以准确标出有关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情况是判断的前提。至于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往往是采用电子的得失守恒进行。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室温下 pH=7的 CH3COOH与 CH3COONa的混合液中离子的浓度大小顺序为:
15、 c( Na+) c( CHCOO-) c( H+) = c( OH-) B 0.1 mol/L KHS的溶液中, c( K+) = 2c( S2-) + c( HS-) + c( H2S) C 25 时, pH均为 12的 NaOH溶液和 Na2CO3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c( OH-),前者小于后者 D中和 pH和体积相同的盐酸与醋酸溶液,消耗 NaOH的物质的量相等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电荷守恒可知, c( Na+) c( H+) c( OH-) c( CHCOO-)溶液显中性,则 c( Na+) c( CHCOO-) c( H+) = c( OH-), A不正确; B不正确,不符合
16、物料守恒,应该是 c( K+) c( S2-) + c( HS-) + c( H2S);氢氧化钠是强碱,抑制水的电离,碳酸钠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所以 C正确;醋酸是弱酸,在 pH相同的条件下,醋酸的浓度大于盐 酸的,因此醋酸消耗的氢氧化钠多, D不正确,答案:选 C。 考点:考查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点评:在判断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时,一定要充分利用好几个守恒关系,即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和质子守恒。 霉酚酸酯(结构如图)是器官移植中抑制细胞增殖最常用的药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霉酚酸酯能溶于水 B霉酚酸酯能与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C 1 mol霉酚酸酯能与含 4 moINaOH的溶液反应 D 1mo
17、lMMF能与 4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 D 试题分析:该化合物属于酯类,难溶于水, A 不正确;分子中虽然含有 酚羟基,但酚羟基的邻位和对位上已经没有氢原子,所以不能和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B 不正确;分子中含有 2 个酯基、 1 个酚羟基,需要 3mol 氢氧化钠, C 不正确;1个苯环、 1个碳碳双键,所以需要 4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答案:选 D。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点评:判断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的关键是准确判断出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然后依据相应官能团的结构和化学性质判断即可。 中学化学中很多 “规律 ”都有其使用范围,下列根据有关 “规律 ”推出的结论合理的是 A根据
18、较强酸可以制取较弱酸的规律,推出 CO2通入 NaClO 溶液中能生成HClO B根据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与族序数的关系,推出卤族元素最高正价都是+7 C根据 F、 Cl、 Br、 I非金属性依次减弱,推出 HF、 HCl、 HBr、 HI的酸性依次减弱 D若 M 和 R2-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可推出原子序数: RM 答案: A 试题分析:碳酸的酸性强于次氯酸的, A正确; B不正确,因为 F元素没有正价; C不正确, HF、 HCl、 HBr、 HI的酸性依次增强; D不正确,原子序数应该是 R小于 M的,答案:选 A。 考点:考查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和有关判断 点评:该题主要是通过举例、排
19、除 逐一筛选得到,这也是一种比较常用的解题方法,需要熟练掌握。 三氟化氮 (NF3)是微电子工业中优良的等离子刻蚀气体,它在潮湿的环境中能发生反应: 3NF3 5H2O=2NO HNO3 9HF。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NF3是氧化剂, H2O 是还原剂 B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 1 C若生成 0.2 mol HNO3,则转移 0.2 mol电子 D NF3在潮湿的空气中泄漏会产生红棕色气体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反应的方程式可知,氮元素的化合价从 3 价部分降低到 2 价,得到 1个电子。部分从 3价升高到 5价,失去 2个电子,所以 NF3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 A不正确
20、;根据电子的得失守恒可知,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 2, B不正确; C不正确,若生成 0.2 mol HNO3,则转移 0.2 mol2 0.4mol电子;由于 NO极易被氧气氧化生成红棕色的 NO2,所以选项 D正确,答案:选 D。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判断和计算 点评: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所以准确标出有关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情况是判断的前提。至于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往往是采用电子的得失守恒进行。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常温下, c(H+)/c(OH )=110-12的溶液: K 、 AlO2-、 CO32-、 Na 加入苯酚显紫
21、色的溶液: K 、 NH4 、 Cl-、 I- 使酚酞变红的溶液: Fe3 、 Al3 、 NO3-、 SO42- 使 pH试纸变蓝的溶液中: NH4 、 Na 、 SO42-、 Cl- 无色溶液中: K 、 Al3 、 NO3-、 HCO3-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离子间如果发生化学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反之是可以的。 中氢离子浓度小于 OH-浓度,溶液显碱性,可以大量共存; 中含有铁离子,而铁离子能氧化碘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中溶液显碱性, Fe3 、 Al3 ,不能大量共存; 中溶液显碱性, NH4 ,不能大量共存; 中 Al3 和 HCO3-水解相互促进,不能大量共存,
22、答案:选 C。 考点:考查离子共存的正误判断 点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是:( 1)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即生成沉淀,气体,水、弱酸、弱碱等难电离物质);( 2)能生成难溶物的离子之间(如: Ca2+和 SO42-; Ag+和 SO42-);( 3)能完全水解的离子之间,如多元弱酸和弱碱盐的阴、阳离子(如: Al3+, Fe3+与 CO32-、 HCO3-、 AlO2-等);( 4)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如: Fe 、 H+、 NO3-; S2-、 ClO-; S2-、 Fe3+等);( 5)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之间(如 Fe3+和 SCN-);解决离子共存问题时还应该注意
23、题目所隐含的条件,题目所隐含的条件一般有:( 1)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 H+或 OH-;( 2)溶液的颜色,如无色时可排除 Cu2+、 Fe2+、 Fe3+、 MnO4-等有色离子的存在;( 3)溶液的具体反应条件,如 “氧化还原反应 ”、 “加入铝粉产生氢气 ”;( 4)是 “可能 ”共存,还是 “一定 ”共存等。 在物质分类中,前者包括后者的是 A氧化物、化合物 B溶液、分散系 C溶液、胶体 D化合物、电解质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形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而氧化物是指由2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因此化合物包括氧化物, A不正确;分散
24、系包括溶液, B不正确;溶液和胶体之间没有交叉点, C不正确;溶于水或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所以化合物包括电解质,答案:选 D。 考点:考查物质分类的有关判断 点评:关于物质和反应的分类,主要是熟练记住有关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灵活运用即可。 用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 22.4L己烷中共价键数目为 19NA B由 CO2和 O2组成的混合物中共有 NA个分子,其中的氧原子数为 2NA C常温常压下的 33.6L氯气与 27g铝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3NA D 1L浓度为 1mol L-1的 Na2CO3溶液中含有 NA个 CO32- 答案:
25、 B 试题分析: A 不正确,标准状况下,己烷不是气体,不能适用于气体摩尔体积;不论是 CO2还是氧气都含有 2个氧原子, B正确; C不正确,因为氯气不是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不能确定氯气的物质的量;碳酸钠溶于水 CO32-水解,所以1L浓度为 1mol L-1的 Na2CO3溶液中含有的 CO32-个数小于 NA个, D不正确,答案:选 B。 考点: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和判断 点评:阿伏加德罗常数是历年高考的 “热点 ”问题。多年来全国高考化学试题重现率几乎为 100。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的题目,为高考必 考题目,这是由于它既考查了学生对物质的量、粒子数、质量、体积等与阿伏加德罗
26、常数关系的理解,又可以涵盖多角度的化学知识内容。要准确解答好这类题目,一是要掌握好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化学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二是要准确弄清分子、原子、原子核内质子中子及核外电子的构成关系。 等浓度的下列稀溶液: 乙酸、 苯酚、 碳酸、 乙醇,它们的 pH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乙酸的酸性强于碳酸的,碳酸的酸性强于苯酚的,而乙醇是非电解质,显中性,所以它们的 pH由小到大排列是 ,答案:选 D。 考点:考查常见酸的酸性大小比较 点评:常见酸的酸性需要熟练记住,但需要注意的是碳酸的酸性强于苯酚的,但苯酚的酸性强于 HCO3-的,在有关的判断中需要灵活运用
27、。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蒸馏实验中,温度计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 B制备乙酸乙酯的实验中,导管末端要伸入饱和 Na2CO3溶液液面下 C分液操作中,待下层液体流出后,再将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D测定溶液 pH时,可用 pH试纸蘸取少量待测液,并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答案: A 试题分析:乙醇和乙酸都是易溶于水的,所以制备乙酸乙酯的实验中,导管末端不能伸入饱和 Na2CO3溶液液面下,以防止倒吸, B不正确; C不正确,分液操作中,待下层液体流出后,再将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上口放出; D不正确,应该用玻璃棒蘸取,点在 pH试纸上,所以答案:选 A。 考点:考查常见的基本实验操作。 点
28、评: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进行化学实验的基础,对化学实验的考查离不开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主要是以常见仪器的选用、实 验基本操作为中心,通过是什么、为什么和怎样做重点考查实验基本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反应 4NH3(g) 5O2(g) 4NO(g) 6H2O(g)在 10 L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 0.45 mol,则此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 v(X)(反应物的消耗速率或产物的生成速率 )可表示为 A v(O2) 0.001 mol L-1 s-1 B v(NH3) 0.01 mol L-1 s-1 C v(NO) 0
29、.001 mol L-1 s-1 D v(H2O) 0.045 mol L-1 s-1 答案: C 试题分析:半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 0.45 mol,则水蒸气的浓度变化量是 0.45mol10L 0.045mol/L。所以用水蒸气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045mol/L30s 0.0015mol/(L s),又因为反应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是,所以只有选项 C是正确的,其余选项都是错误的,答案:选 C。 考点:考查反应速率的有关计算 点评:计算反应速率除了根据定义式外,另一重要的关系式就是反应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需要熟练掌握,并能灵活运用。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
30、的是 A乙酸的结构简式: C2H4O2 B F-的结构示意图: C中子数为 20 的氯原子: 2017 Cl D NH3的电子式: 答案: B 试题分析: A不正确,乙酸的结构简式是 CH3COOH;中子数为 20 的氯原子是,C不正确; D不正确,氨气的电子式是,所以正确的答案:选 B。 考点:考查常见化学用语的正误判断 点评:常见的化学用语主要包括元素符号、化学式 、化合价、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结构式、结构简式以及方程式和各种模型等,需要熟练记住。 X、 Y、 Z、 W四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 Y、 Z的质子数之和为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X Y Z W A
31、.常压下,四种元素单质中, W单质的熔点最高 B.Z的阳离子与 Y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 C.X的气态氢化物比 Y的气态氢化物稳定 D.W元素的金属性比 Z元素的金属性强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 X和 Y是第二周期元素, Z和 W 是第三周期元素。如果设 X 的原子序数是 a,掌握 Y 是 a 2、 Z是 a 7、W 是 a 9。又因为 Y、 Z 的质子数之和为 21,即 a 2 a 7 21,解得 a 6,所以 X是 C、 Y是 O、 Z是 Al、外 W是 P。 A不正确,金属铝的熔点最高; C不正确,因为氧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碳元素的,所以水的稳定性强于甲烷
32、的稳定性; D不正确,铝的金属性强于 P,答案:选 B。 考点: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点评:本题主要是元素 “位、构、性 ”三者关系的综合考查,比较全面考查学生有关元素推断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该题以 “周期表中元素的推断 ”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熟悉 程度及其对表中各元素性质和相应原子结构的周期性递变规律的认识和掌握程度。考查了学生对物质结构与性质关系以及运用元素周期律解决具体化学问题的能力。 向含有 FeCl3、 BaCl2的酸性溶液中通入 SO2气体会有沉淀产生,该沉淀是 A BaSO4 B FeS C BaSO3 D S 答案: A 试题分析:铁离子具有氧
33、化性,能把 SO2氧化生成硫酸,进而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答案:选 A。 考点:考查物质的化学性质 点评:该题属于基础性试题,难度不大,关键是记住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 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 FeSO4酸性溶液暴露在空气中: 4Fe2 O2 4H 4Fe3 2H2O B为缓解胃酸过多,服含 NaHCO3的抗酸药: HCO3 +H H2O+CO2 C过量 Na投入 AlCl3溶液: Al3 + 4Na + 2H2O = AlO2- + 4Na + 2H2 D向 NH4Al(SO4)2溶液中滴入 Ba(OH)2溶液恰好使 SO42-完全沉淀: 2Ba2 Al3 2 SO42- 4OH-=AlO
34、2- 2BaSO4+ 2H2O 答案: D 试题分析:选项 D不正确,恰好使 SO42-完全沉淀时,其余生成物应该是氢氧化铝和氨水,其余选项都是正确的,答案:选 D。 考点:考查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点评:判断离子方程式正确与否的方法一般是:( 1)检查反应能否发生。( 2)检查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正确。( 3)检查各物质拆分是否正确。( 4)检查是否符合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等)。( 5)检查是否符合原化学方程式。 实验题 ( 10分 )“84消毒液 ”与硫酸溶液反应可以制取氯气( NaClO+ NaCl+H2SO4Na2SO4 + Cl2+H2O)为探究氯气的性质,某同学利用此原理
35、制氯气并设计了 如下所示的实验装置 ( 1)从 、 、 装置中选择合适的制气装置( A处) _ (填写序号 )。 ( 2)装置 B、 C中依次放的是干燥的红色布条和湿润的红色布条,实验过程中该同学发现装置 B中的布条也褪色,其原因可能是 _说明该装置存在明显的缺陷,请提出合理的改进的方法 _ ( 3)为了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将氯气通 Na2SO3溶液中,写出氯气与 Na2S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 ( 4)氯气通入饱和 NaHCO3溶液能产生无色气体,已知酸性 :盐酸 碳酸 次氯酸,该实验证明氯气与水反应的生成物中含有 _ 答案:( 1) ( 2分)( 2)产生的氯气中含有水蒸气会反应生成次
36、氯酸( 2分) 在装置 A、 B之间增加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或干燥装置)( 2分) ( 3) Cl2 + SO32 + H2O = SO42 + 2Cl + 2H+( 2分) ( 4) HCl(或盐酸)( 2分) 试题分析:( 1)根据制取氯气的方程式可知,该反应是固体和液体反应制取气体的,因此选择的装置应该是 。 ( 2)由于产生的氯气中含有水蒸气,会和氯气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漂白性,使布条褪色。因此要防止该现象的发生,在需要干燥氯气,所以合理的改进方法是在装置 A、 B之间增加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或干燥装置)。 ( 3)氯气能把亚硫酸钠氧化生成硫酸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Cl2 +
37、SO32 + H2O = SO42 + 2Cl + 2H+。 ( 4)由于酸性强弱顺序是盐酸碳酸次氯酸,所以根据较强的酸制取较弱的酸以 及生成的 CO2可知,反应中一定有盐酸生成,但不能确定是否有次氯酸生成。 考点:考查氯气的制备、氯气性质检验等 点评:该题主要是围绕着氯气的制备、性质检验,重点考查学生的实验基本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填空题 ( 15分 )保水剂使用的是高吸水性树脂,它是一种吸水能力特别强的功能高分子材料。无毒无害,反复释水、吸水,因此农业上人们把它比喻为 微型水库。有机物 I为一种保水剂,可通过烃 A经下列转化生成 : 提示 : 不能稳定存
38、在。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A和 I的结构简式为 A _ I _ (2)F中官能团的名称为 _ (3)反应 、 和 的反应类型为 _ 反应, _ 反应, _ 反应 (4)M是一种普遍使用的抗生素类药物,它是由 2个 F分子在一定条件下脱去 2个水分子形成的环状酯,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5)D有两种能发生银镜反应且属链状化合物的稳定 同分异构体,请写出它们的结构简式 _ 答案: (1) CH3CH CH2 (2分 ) (2分 ) (2) 羟基、羧基 (2分 )(3) 取代 (或水解 )反应 (1分 ) 加成反应 (1分 ) 消去反应 (1分 ) (4) (2分 ) (5) OHCCH
39、2CHO (2分 ) HCOOCH CH2 (2分 ) 试题分析: D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 D中含有醛基。而 D是 C的催化氧化产物,C又是卤代烃 B的生成物。又因为醛基和碳碳双键相连是不稳定的,所以根据D的分子式可知, A应该是丙烯,结构简式是 CH3CH CH2。丙烯和单质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B,则 B的结构简式是 CH3CHBrCH2Br。 B通过水解反应生成C,则 C的结构简式是 CH3CHOHCH2OH,因此 D的结构简式是 CH3COCHO。D发生银镜反应生成 E,所以 E的结构简式是 CH3COCOOH。根据 F的分子式可知, E生成 F的反应是羰基的加成反应,因此 F的结构简式
40、是CH3CHOCOOH。根据 G的分子式可知, F生成 G是羟基的消去反应,则 G的结构简式是 CH2=CHCOOH。 G中含有羧基,能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羧酸钠和CO2,所以 H的结构简式是 CH2=CHCOONa。 H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聚反应,则 I的结构简式是 。 考点:考查结构简式、官能团、有机反应类型、同分异构体的判断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 点评:有机物的合成是通过化学反应使有机物的碳链增长或缩短,或碳链和碳环的相互转变,或在碳链或碳环上引入或转换各种官能团,以制取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有机物。有机合成题能较全面地考查学生的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创造思维能力等。解答有机合
41、成题目的关键在于: 选择出合理简单的合成路线; 熟练掌握好各类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相互衍生关系以及重要官能团的引进和消去等基础知识。具体的方法是教材中 “旧 ”知识和题意中 “新 ”知识的应用。 ( 10分 )有 X、 Y、 Z三种元素,已知: X2-、 Y-均与 Y的气态氢化物分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 Z与 Y可组成化合物 ZY3, ZY3溶液遇苯酚呈紫色。 请回答: ( 1) 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 _ ( 2)将 ZY3溶液滴入沸水可得到红褐色液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此液体具有的性质是 _(填写序号字母)。 a.光束通过该液体时形成光亮的 “通路 ” b.插入电极通
42、直流电后,有一极附近液体颜色加深 c.向该液体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无沉淀产生 d.将该液体加热、蒸干、灼烧后,有氧化物 生成 ( 3) X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已知一定条件下,每 1 mol该气体被 O2氧化放热 98.0 kJ。若 2 mol该气体与1 mol O2在此条件下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是 176.4 kJ,则该气体的转化率为 _ 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与含 1.5 mol Y的一种含氧酸(该酸的某盐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一种强酸和一种氧化物。若有 1.56.021023个电子转移时,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答案:(
43、1) HClO4 (2)Fe3+3H2O Fe(OH)3(胶体) +3H+ a、 b、 d (3) 90% SO2+2HClO3=H2SO4+2ClO2 试题分析:( 1) ZY3溶液遇苯酚呈紫色,说明 Z是 Fe, Y是 Cl。 X2-、 Y-均与Y的气态氢化物分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所以 X 是 S。氯元素的最高价是 7价,所以 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 HClO4。 ( 2)将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可得到红褐色液体,这是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因此该分散系属于胶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Fe3+3H2O Fe(OH)3(胶体) +3H+。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能发生电泳选项,与能发生
44、聚沉,且生成的氢氧化铁固体受热可以分解生成氧化铁和水,所以选项 a、 b、 d都是正确的, c不正确,答案:选 abd。 ( 3) 根据反应热可知,参加反应的 SO2的物质的量是 176.4 kJ98.0 kJ/mol1.8mol,所以 SO2的转化率是 1.8mol2mol 90%。 该酸的某盐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 ,所以该盐是氯酸钾。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1.5mol,这说明在反应中氯酸钾得到 1个电子,因此氯酸钾的还原产物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4价,则应该是 ClO2,所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SO2+2HClO3=H2SO4+2ClO2。 考点:考查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胶
45、体的性质、反应热的有关计算和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判断等 点评:该题属于中等浓度的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常见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关于对热化学方程式和焓变的理解、计算,以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计算并不麻烦。化 学计算的实质是用数学工具处理化学问题,不仅能考查学生利用化学知识解决化学问题能力,而且还能考查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 7分)硫 碘循环分解水制氢主要涉及下列反应: . SO2 2H2O I2=H2SO4 2HI . 2HI H2 I2 . 2H2SO4=2SO2 O2 2H2O (1) 分析上述反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_ a反应 易在常温下进行 b反应 中 S
46、O2氧化性比 HI强 c循环过程中需补充 H2O d循环过程产生 1 mol O2的同时产生 1 mol H2 (2) 一定温度下,向 1 L密闭容器中加入 1 mol HI(g),发生反应 , H2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0 2 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 v(HI) _ 该温度下, H2(g) I2(g) 2HI(g)的平衡常数 K _ 相同温度下,若开始加入 HI(g)的物质的量是原来的 2倍,则 _是原来的 2倍。 a平衡常数 b HI的平衡浓度 c达到平衡的时间 d平衡时 H2的体积分数 (3) 实验室用 Zn和稀硫 酸制取 H2,反应时若加入少量下列试剂中的_产生 H2的速率将增大。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