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届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高三第三次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绿色荧光蛋白质( GFP)是高分子化合物,其水溶液有丁达尔效应 B世博停车场安装催化光解设施,可将汽车尾气中的 CO和 NOx反应生成无毒物质 C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D高容量的储氢材料研究是推广应用氢氧燃料电池的关键问题之一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项蛋白质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微粒半径在 1nm到 100nm之间,所以溶于水后属于胶体,有丁达尔现象,正确; B项在催化剂存在下, CO和NOx可以反应生成 CO2和 N2,都是无毒物
2、质,正确; C项绿色化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 “原子经济性 ”,即充分利用反应物中的各个原子,因而既能充分利用资源,又能防止污染,错误; D项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材料就是氢气,所以研究高容量的储氢材料很必要,正确。答案:选 C。 考点:化学与环境 点评:这类习题经常作为化学高考的第一道题。难度比较小,但是考查的知识面比较广。 部分氧化的 FeCu 合金样品(氧化产物为 Fe2O3、 CuO)共 5.76g,经如下处理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液 A中的阳离子为 Fe2+、 Fe3+、H+ B V 224 C样品中 CuO 的质量为 4.0g D V 448 答案: D 试题分析:合金中, m(Cu
3、) 3.2g, n(Fe) 3.2g/160g mol-12 0.04mol, m(Fe) 0.04mol56g mol-1 2.24g, m(O) 5.76 g-3.2g-2.24g 0.32g, n(O)0.32g/16g mol-1 0.02mol,由合金中铁由 0价变成 +2价失去电子的总物质的量等于氧气氧化部分合金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与 H+反应变成 H2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之和,得 n(H2)2 n(O)2 n(Fe)2,即 n(H2)2 0.02mol2 0.04mol2,解得 n(H2) 0.02mol, V(H2) 448mL,故 D项正确, B项错;有滤渣,滤液 A中不存在 F
4、e3+, A项错;样品中氧元素的物质的量总共 0.02mol, CuO 的物质的量最多 0.02mol,质量最大 0.02mol80 g mol-1 1.6g, C项错。答案:选 D。 考点:化学计算 点评:本题属于金 属与酸反应的计算,综合性强,很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难度较大。 在 T 时,将 a g NH3完全溶于水,得到 V mL溶液,假设该溶液的密度为 g cm-3,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w,其中含 NH4+的物质的量为 b mol。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w 100% B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c 1000a/17a mol L-1 C溶液中 c(OH-) 1000b/V
5、 mol L-1 D上述溶液中再加入 V mL水后,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 0.5w 答案: B 试题分析:氨水中溶质是氨气,所以该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是 a/17mol,溶液的体积是 Vml,因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选项 B 正确,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不正确。根据电荷守恒氨水中有c(H+)+c(NH4+)=c(OH-), c(OH-) c(NH4+)= , C不正确。氨水的密度小于水的,即氨水浓度越大,密度越小,所以再进入等体积的水后,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 0.5w, D不正确,答案:选 B。 考点: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综合性强,主要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
6、的能力。 T1 时,向容积为 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 CO和 H2O,发生反应: CO( g) +H2O( g) CO2( g) +H2( g),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如下表: 反应时间 /min n(CO)/mol n(H2O)/mol 0 1.20 0.60 10 0.80 20 0.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在 10min内的平均速率为 v(H2)=0.04mol L-1 min-1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 0.60 molCO 和 1.20 mol H2O,达到平衡时 n(CO2)= 0.40 mol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再通入 0.20
7、mol H2O,与原平衡相比,达到新平衡时 CO转化率增大, H2O 的体积分数减小 D.温度升高至 T2 ( T2 T1)时,上述反应平衡常数为 0.64,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答案: B 试题分析:试题分析:根据表中数据可知, t1 时 CO 的物质的量减少了 0.2mol,所以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就是 0.2mol,则氢气的反应速率是 , A 不正确;由于 t1 t2,所以平衡时剩余水蒸气是 0.2mol,则消耗水蒸气是 0.4mol,因此生成 CO2是 0.4mol。而选项 B中温度不变,因此平衡常数不变,则反应前后体积不变,因此平衡时 CO2的物质的量仍然是 0.4mol, B正确;该反
8、应的平衡常数时 ,则 C中设平衡时生成氢气、 CO2的浓度都是 x,则根据平衡常数表达式可知 ,解得 x 0.24L/mol,所以水蒸气的含量是( 0.4-0.24) 1 16,而原平衡状态中水蒸气的含量是 0.10.9 11.1,因此选项 C错误;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所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即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因此平衡常数减小,答案:选 BC。 考点:考查反应速率、平衡常数的有关计算 点评:该题 容易漏选 C。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如果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反应物的含量应该是降低。但由于该题是反应前后体积不变的,所以需要根据平衡常数进行计算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而不能只凭表象,需要
9、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运用。 氢化亚铜( CuH)是一种不稳定物质,能在氯气中燃烧;也能与酸反应。用 CuSO4溶液和 “某物质 ”在 40 50 时反应可产生它。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某物质 ”具有还原性 B CuH与盐酸反应,可能产生 H2 C CuH在氯气中燃烧: CuH Cl2=CuCl HCl D CuH与足量的稀硝酸反应: CuH 3H NO3 =Cu2 NO 2H2O 答案: C 试题分析:用 CuSO4溶液制备 CuH,铜的化合价降低,所以某物质具有还原性,A 项正确; CuH 中的氢元素是 -1 价的,所以可以与 HCl反应生成 H2, B项正确;氯气是强氧化性物质,
10、可以将铜氧化成最高价,而不能生成 CuCl, C项错误;D项离子方程式正确。答案:选 C。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方程式 点评:本题综合性较强,主要考查学生对信息的分析能力。 X、 Y、 Z、 M、 W为五种短周期元素。 X、 Y、 Z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周期元素,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5; X 与 Z可形成 XZ2分子; Y与 M形成的气态化合物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 0.76g L -1, W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W Y X B元素 X与 M形成化合物的空间构型可以是正四面体型、直线型或平面型等 C将 X Z2通入 W单质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生
11、成的盐一定只有一种 D Y元素的含氧酸都属于强酸 答案: B 试题分析: Y与 M形成的气态化合物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 0.76 g/L,则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0.7622.4 17,因此是氨气,则 M是 H, Y是 N,所以X是 C, Z是 O。 W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则 W是 Na。原子半径:W X Y, A错误; X与 M形成化合物很多,其中 CH4正四面体构型,CH2=CH2平面构型, CHCH直线型, B项正确; CO2与 NaOH反应由于量的不同可以生成 NaHCO3 和 Na2CO3 两种盐, C 项错误; HNO2 属于弱酸, D 项错误。答案:选 B。 考点:
12、元素推断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物质结构与性质关系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具体化学问题的能力。本题基础性较强,属于中等难度的试。 著名化学家徐光宪获得 2008年度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以表彰他在稀土萃取理论方面作出的贡献。稀土铈( Ce)元素主要存在于独居石中,金属铈在空气中易氧化变暗,受热时燃烧,遇水很快反应。已知:铈常见的化合价为 +3和 +4,氧化性: Ce4+Fe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铈( Ce)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 B铈溶于氢碘酸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Ce + 4HI = CeI4 + 2H2 C用 Ce( SO4) 2溶液滴定硫酸亚铁溶液,其离子方程式为:
13、Ce4+2Fe2+ = Ce3+2Fe3+ D四种稳定的核素 、 、 、 ,它们互称为同位素 答案: D 试题分析:金属铈在空气中易氧化变暗,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化合态存在, A错误;氧化性: Ce4+Fe3+, Fe3+I2则 Ce能把氢碘酸氧化生成单质碘,选项 B不正确;选项 C不正确,电子的得失不守恒。答案:选 D。 考点:物质的性质、氧化还原反应、同位素、离子方程式 点评:本题综合性强,考查的知识点多,而且都以信息的形式出现,考查学生分析信息的能力。 氧族元素包括氧、硫、硒、碲、钋等,右图为氧族元素氢化物 a、 b、 c、 d的生成热数据示意图,下列关于氧族元素的说明正确的 A含有 18e
14、-的两种氢化物中只存在极性键 B氢化物的沸点大小是 H2O H2S H2Se H2Te C a所对应的氢化物是 H2O D每 1mol H2S分解会吸收 20KJ的热量 答案: D 试题分析: H2O2也含有 18e-其分子中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 A项错误; H2O分子可以形成分子间氢键,所以沸点比同族氰化物的沸点大, B项错误; O 元素的非金属最强,其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则生成时放出的热量最多,所以 d所对应的氢化物是 H2O, C错误。答案:选 D。 考点:元素周期律 点评:本题形式新颖,根据同族元素形成氢化物的反应热来进行判断,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的稳定性就越强,生成时放出的
15、热量就越多。 下列各组中的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 ( ) A乙烷和氯气制氯乙烷;乙烯与氯化氢反应制氯乙烷 B乙醇和氧气制乙醛;葡萄糖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共热 C蔗糖与稀硫酸共热;苯和氢气制环己烷 D乙醇制乙烯;苯的硝化反应 答案: B 试题分析:乙烷和氯气制取氯乙烷属于取代反应,乙烯与氯化氢反应制氯乙烷属于加成反应, A项错误;乙醇和氧气制乙醛属于氧化反应,葡萄糖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共热属于氧化反应, B项正确;蔗糖与稀硫酸共热属于水解反应,苯和氢气制环己烷属于加成反应, C项错误;乙醇制乙烯属于消去反应,苯的硝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D项错误。答案:选 B。 考点:有机反应类型 点评:有机反应类型
16、的判断主要根据反应的特点来确定。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 NaOH溶液与 SO2反应,当 n( NaOH) n( SO2) =4 3时: 4OH- + 3SO2 = SO32-+ 2HSO3-+ H2O B酸性条件下 KIO3溶液与 KI溶液发 生反应生成 I2: IO3- 5I- 3H2O 3I26OH- C AgN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 Ag 2NH3 H2O Ag( NH3) 2+ 2H2O D 1 mol L-1的 NaAlO2溶液和 2.5 mol L-1的 HCl等体积互相均匀混合:2AlO2-+5H+=Al(OH)3+Al3+H2O 答案: B 试题分析:酸性条件下
17、的反应不能生成碱,所以 B错误,其他选项均正确。答案:选 B。 考点:离子方程式书写正误判断 点评: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要注意:看是否符合客观事实、看是否符合质量守恒、看是否符合电荷守恒、看是否符合得失电子相等。可溶的易电离的物质拆成离子。注意过量、少量、适量等。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如果设 “此 ”为电解质, “彼 ”为非电解质,不是所有的物质都是非此即彼的 B硅便于运输、贮存,燃烧放出的热量大,将是 “21世纪的最佳能源 ” C相同温度下,同一化学反应的化学计量系数不同,平衡常数的值可能也不同 D在迄今发现的元素中,不一定所有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除外)都满足条件 “主族元素的族序数 其周期序
18、数 ” 答案: D 试题分析: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在化合物的范围内讨论,而单质和混合物都不在讨论的范围内,所以单质和混合物就不是非此即彼的, A项正确;硅化学性质稳定,便于储存和运输,另外燃烧放热又多,所以作为能源很理想, B项正确;平衡常数是平衡时产物浓度的系数次幂的乘积与反应物浓度系数次幂的乘积的比值,所以与系数有关,当同一个反应方程式在同一温度下,计量系数不同,平衡常数也可能不同, C项正确;迄今为止,总共发现发现 16个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除外),所有的非金属都满足主族元素的族序数 其周期序数,D项错误。答案:选 D。 考点:化学概念 点评:这类习题经常作为化学高考的第一道题。难度比较
19、小,但是考查的知识面比较广。 下列对化学用语的理解正确的是 A原子结构示意图 可以表示 12C原子或 13C原子 B比例模型 可以表示 CO2分子或 SiO2分子 C电子式 可以表示羟基或氢氧根离子 D离子方程式 H+OH =H2O:表示盐酸和 NaOH溶液的反应,也可以表示醋酸和氨水的反应 答案: A 试题分析: 12C比 13C少一个中子,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完全相同,所以可以用同一个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 A项正确; CO2是分子晶体,存在分子, SiO2是原子晶体不存在分子,不能用同一个比例模型表示, B项错误;羟基是中性粒子, OH-是带负电荷的离子,所以电子数一定不相同,不能用同一个电
20、子式表示, C项错误;醋酸和氨水都是弱电解质写离子方程式的时候不能拆分,因此不能用 H+OH =H2O 表示, D项错误。答案:选 A。 考点:化学属于 点评:这类习题经常作为化学高考的选择题。难度比较小,但是考查的知识面比较广,综合性强。 以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5 , 101KPa条件下, 24.5L的 N2和 CO混合气体含有的原 子数大于 2NA B 15.6 g Na2O2与过量 CO2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 0.4NA C 1 mol SiO2中含有 2 mol SiO 单键 D 14g分子式为 CnH2n的 (n2)链烃中含有的 C=C的数目一定为 N
21、A/n 答案: D 试题分析: 25 , 101KPa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是 24.5L/mol,因此 N2和 CO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等于 2NA, A项正确; Na2O2与 CO2反应时, 1mol Na2O2转移 1mol电子,所以 15.6 g Na2O2转移的电子数为 0.2 NA, B项错误; 1 mol SiO2中含有 4 mol SiO 单键, C项错误; CnH2n分子中含有 1个 C=C,所以14gCnH2n含有的 C=C的数目一定为 NA/n, D项正确。答案:选 D。 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 点评:阿伏伽德罗常数是历年高考的 “热点 ”问题。多年来全国高考化学试题出现的几
22、率为 100%。这双因为它既考查了学生对物质的量与粒子数、质量、气体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关系,又可以与物质结构、盐类水解、弱电解质的电离等其他的概念性知识点结合成综合性习题。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乙醇和甘油互为同系物 B分子式为 C7H8O 且分子中有苯环的有机物共有 4种 C苯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个平面上 D除去乙烯中混有的甲烷,可将混合气体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答案: C 试题分析:乙醇分子式为 C2H6O,甘油分子式为 C3H8O3,在分子组成上不是相差若干个 CH2原子团,所以不是同系物, A项错误;分子式为 C7H8O 且分子中有苯环的有机物共有 5中
23、,醇一种,醚一种,酚三种, B项错误;高锰酸钾可以将乙烯氧化,而与甲烷不反应,所以不能除去乙烯中混有的甲烷, D 项错误。答案:选 C。 考点:有机化合物的性质 点评:同系物 指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原子团的物质,结构相似不紧要有相同的官能团,而且官能团的个数也要相同。 实验室需配制一种仅含五种离子 (水电离出的离子可忽略 )的混合溶液,且在混合溶液中五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 1 mol/L,下面四个选项中能达到此目的的是 A Ca2+、 K+、 OH 、 Cl 、 NO3 B Fe2+、 H+、 Br 、 NO3 、 Cl C Na+、 K+、 SO42 、 NO3 、 Cl
24、D Al3+、 Na+、 Cl 、 SO42 、 NO3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项中 Ca2+、 OH 不能大量共存; B项中 Fe2+、 H+、 NO3 不能大量共存; C项中不能遵守电荷守恒。答案:选 D。 考点:离子共存 点评:本题不仅要考虑离子共存还要考虑电荷守恒。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烷的标准燃烧热为 890.3 kJ 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CH4(g) 2O2(g)=CO2(g) 2H2O(g) H -890.3 kJ mol-1 B 500 、 30 MPa下,将 0.5 mol N2和 1.5 mol 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 NH3
25、(g),放热 19.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H -38.6 kJ mol-1 C活化能的作用在于使反应物活化,所以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不可能接近于零或等于零 D常温下,反应 C(s) CO2(g)=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 H0 答案: D 试题分析:燃烧热必须生成稳定的氧化物, H2O 在常温下液态稳定, A 项错误;可逆反应的 H表示完全生成产物的能量变化,而 0.5 mol N2和 1.5 mol H2不能完全反应生成 1molNH3, B项错误;某些反应如离子反应可以瞬间完成,其活化能接近于零或等于零, C项错误; C(s) CO2(g)=2CO(g), S0,该反应不能自
26、发,所以 H0, D项正确。答案:选 D。 考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点评:本题综合性较强,知识点全面,可以锻炼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实验题 ( 13分)二氧化氯( ClO2)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熔点为 -59 ,沸点为 11.0 ,易溶于水。工业上用稍潮湿的 KClO3和草酸( H2C2O4)在 60 时反应制得。某学生拟用左下图所示装置模拟工业制取并收集 ClO2。 ( 1) A 中反应产物有 K2CO3、 ClO2 和 CO2 等,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2) A必须添加温度控制装置,除酒精灯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 B也必
27、须添加温度控制装置,应该是 装置。 ( 3)反应后在装置 C中可得 NaClO2溶液。已知 NaClO2饱和溶液中在温度低于38 时析出晶体是 NaClO2 3H2O,在温度高于 38 时析出晶体是 NaClO2。根据上图所示的 NaClO2的溶解度曲线,请补充从 NaClO2溶液中制得 NaClO2的操作步骤: ; ; 洗涤; 干燥。 ( 4) ClO2很不稳定,需随用随制,产物用水吸收得到 ClO2溶液。为测定所得溶液中 ClO2的含量,进行了下列实验: 步骤 1:准确量取 ClO2溶液 10 mL,稀释成 100 mL试样;量取 V1 mL 试样加入到锥形瓶中; 步骤 2:调节试样的 p
28、H2.0,加入足量的 KI晶体,静置片刻; 步骤 3:加入淀粉指示剂,用 c mol/L 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 Na2S2O3溶液 V2 mL。(已知 2 Na2S2O3 + I2 = Na2S4O6 + 2NaI) 滴定过程中,至少须进行两次平行测定的原因是 。 原 ClO2溶液的浓度为 g / L(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 1) 2KClO3 + H2C2O4 K2CO3 + CO2+ 2ClO2+ H2O ( 2)烧杯、温度计 冰水浴(或冷水浴) ( 3) 蒸发浓缩结晶 趁热过滤 ( 4) 减少实验误差 135cV2/ V1 试题分析:( 1)根据原子守恒可知,生
29、成物还有水,所以反应的方程式是2KClO3 + H2C2O4 K2CO3 + CO2+ 2ClO2+ H2O。 ( 2)温度的控制必须利用温度计,所以还缺少温度计,以及盛放溶液的烧杯。由于二氧化氯的沸点是 11 ,所以要控制温度不超过 11 ,应该采用冰水浴(或冷水 浴)。 ( 3)由于在温度高于 38 时析出晶体是 NaClO2,而在在温度低于 38 时析出晶体是 NaClO2 3H2O,所以必须是趁热过滤,即正确的操作是蒸发浓缩结晶、趁热过滤,然后洗涤干燥即可。 ( 4) 由于只做一次实验,误差大,结果不准确,所以在滴定过程中,至少须进行两次平行测定的原因是减少实验误差。 根据电子的得失守
30、恒可知, ClO2和 Na2S2O3 的关系是 ClO2 5Na2S2O3 。所以原溶液中 ClO2的物质的量是 0.001V2 c5/0.001V10.1 V2 c/50V1,所以原 ClO2溶液的浓度为 V2 c/50V167.5g0.01L 135cV2/ V1g/L。 考点:化学实验 点评:本题综合性强,主要考查学生的实验答题能力,难度较大。 填空题 ( 9 分)短周期主族元素 A、 B、 C、 D、 E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B C D A E ( 1) B、 C、 D元素的非金属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填元素符号) ( 2) E的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
31、水化物的钾盐共热能发生反应,生成一种气体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3) C有多种氧化物,其中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在一定条件下 2L甲气体与 0.5L氧气相混合,若该气体混合物被足量的 NaOH溶液完全吸收后没有气体残留,所生成的含氧酸盐的化学式是 ; ( 4)在 298K 下, A、 B的单质各 1 mol 完全燃烧,分别放出热量 aKJ和 bKJ,又知一定条件下, A的单质能将 B从它的最高价氧化物中置换出来。若此置换反应生成 3mol B的单质,则该反应在 298K 下的 H (注:题中所设单质的为稳定单质)。 ( 5)要证明与 D 同主族且相邻的元素的非金属性与 E 的非金属性
32、强弱,正确、合理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 。 答案:( 1) O N C ( 2) 8HCl KClO4 KCl 4Cl2 4H2O ( 3) NaNO2 ( 4) -( 4a-3b) KJ/mol 或 (3b-4a)KJ/mol ( 5)将氯水(或氯气)滴入(通入)硫化钠(或硫氢化钠)溶液中,有淡黄色沉淀生成 试题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可知 B为 C, C为 N, D为 O, A为 Al, E为 Cl。 ( 1)根据同周期从左往右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判断,非金属性 O N C。 ( 2)盐酸与高氯酸钾反应的方程式为 8HCl KClO4 KCl 4Cl2 4H2O。 ( 3)氮的氧化物中相 对分子
33、质量最小的是 NO, 2LNO 与 0.5L氧气混合得到1LNO2和 1LNO 的混合气体,被足量的 NaOH吸收气体无残留,因此发生了归中反应,生成 NaNO2。 ( 4) 4Al(s)+3O2(g)=2Al2O3(s) H=-4akJ/mol C(s)+O2(g)=CO2(g) H=-bkJ/mol,可知反应 4Al(s)+3CO2(g)=3C(s)+2Al2O3(s)的反应热 H为 -3 =(3b-4a)KJ/mol。 ( 5)证明非金属强弱可以用非金属性强的将非金属性弱的置换出来,所以将氯气通入到硫化钠溶液中 ,有淡黄色的沉淀生成。 考点: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 点评:该题以 “周期表
34、中元素的推断 ”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熟悉程度及其对表中各元素性质和相应原子结构的周期性递变规律的认识和掌握程度。考查了学生对物质结构与性质关系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具体化学问题的能力。本题基础性较强,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 ( 8分)下图是无机物 A M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未列出)。其中, I是由第三周期元素组成的单质中熔点最高的金属, K 是一种红棕色气体。 请填写下列空白: ( 1)在周期表中,组成单质 G的元素位于第 _周期 _族。 ( 2)在反应 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 3)在反应 、 、 、 中,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35、。(填写序号) ( 4)反应 的离子方程式是: 。 ( 5)将化合物 D与 KNO3、 KOH共融,可制得一种 “绿色 ”环保高效净水剂K2FeO4(高铁酸钾),同时还生成 KNO2和 H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答案:( 1)四(或 4); ( 2) 1:2 ( 3) ( 4) 3Fe2 NO3- 4H = 3Fe3 NO 2H2O ( 5) Fe2O3 3KNO3 4KOH =2K2FeO4 3KNO2 2H2O 试题分析:本题是无机框图题,关键是找准突破点。 I是由第三周期元素组成的单质中熔点最高的金属,所以 I是 Al。 K 是一种红棕色气体,则 K 是 NO2,所以根据反应
36、可知, J是硝酸。根据反应 可知, L是 NO。根据提示可知, D应该是氧化铁, A是 SO2,根据反应 可知, B是三氧化硫,三氧化硫溶于水生成硫酸,所以 C是硫酸。反应 是铝热反应,所以 H是氧化铝, G是铁。根据反应 可知, M应该是硝酸亚铁,所以 F是铁盐。因此根据反应 可知, E是氢氧化铁,氢氧化铁分解即生成氧化铁。 考点:无机框图 点评:化学推断题是一类综合性较强的试题,如元素及化合物性质和社会生活,环境保护,化学计算等知识,还可引入学科间综合。它不仅可考察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程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思维方法。解框图题的方法:最关键的是寻找 “突破口 ”, “突破口
37、 ”就是抓 “特 ”字,例如特殊颜色、特殊状态、特殊气味、特殊反应、特殊现象、特殊制法、特殊用途等。 (11分 )学校化学研究小组对某溶液进行检测分析,该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NH4+、 K+、 Al3+、 HCO3 、 Cl 、 MnO4 、 SO42-等离子中的几种离子。 经实验可知溶液明显呈酸性。 取 10mL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 Ba(NO3)2溶液,加稀硝酸酸化后过滤得到0.03mol白色沉淀甲,向滤液中加入 AgNO3溶液未见沉淀产生。 另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 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乙,当沉淀增加到一定量后开始产生气体丙,最后沉淀完全溶解。 ( 1)写出气体丙的电子式 _。 (
38、2)该溶液中一定不含有: _(填离子的化学式)离子,一定含有的离子有 _(填离子的化学式)。 ( 3)在这些不存在的离子中,有一种离子在酸性环境中与 SO2反应,试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 ( 4)请设计实验方案,检验该试液中是否存在可能含有的离子_。 ( 5)为确定上述溶液中所含的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取 100mL上述溶液并向其中加入 Na2O2固体,产生的沉淀和气体与所加 Na2O2固体物质的量的关系曲线如图 :该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的物质的量为 _mol。 答案:( 1) ( 2) MnO4-、 HCO3-、 Cl-; NH4+、 Al3+、 SO42- ( 3) 2MnO4-+5
39、SO2+2H2O=2Mn2+5SO42-+4H+ ( 4)焰色反应,用洁净的铂丝蘸取试样在无色火焰上灼烧 , 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颜色,若紫色,则含有 K+。 ( 5) 0.1 试题分析:无色溶液,则 MnO4-一定不存在,根据 溶液呈酸性,则 HCO3-一定不存在,根据 可知溶液中一定有 SO42-,且 SO42-为 0.03mol,一定没有 Cl-,根据 可以确定溶液中一定有 NH4+和 Al3+。 据图可知加入 Na2O20.15mol,沉淀达到最大值,则 Al3+为 0.1mol, Na2O2从0.15mol增至 0.25mol是与 NH4+反应产生氨气,则 NH4+为 0.2mo
40、l,根据溶液中电荷守恒,一定有 K+且为 0.1mol。 考点:元素推断、离子共存、金属的性质 点评:本题综合性强,主要锻炼学生的推断能力,难度较大,尤其最后的计算。 (11分 )以 CO2为碳源制取低碳有机物成为国际研究焦点,下面为 CO2加氢制取低碳醇的热力学数据: 反应 I: CO2(g)+3H2(g) CH3OH(g)+H2O(g) H = 49.0 kJ mol-1 反应 II: 2CO2(g)+6H2(g) CH3CH2OH(g)+3H2O(g) H = 173.6 kJ mol-1 (1)写出由 CH3CH2OH+_ 2CH3OH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 (2)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反
41、应 I:在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的标志是_ (填字母 ) a CO2和 CH3OH 浓度相等 b H2O 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c H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 d v正 (CO2)=3v逆 (H2) e.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改变 f.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发生改变 如果平衡常数 K 值变大,该反应 (填字母 ) a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在平衡移动时正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c一定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在平衡移动时逆反应速率先减小后增大 其他条件恒定,如果想提高 CO2的反应速率,可以采取的反应条件是 (填字母 ) , 达到平衡后,想提高 H2转化率的是 _(填字母 ) a、降低温
42、度 b、补充 H2 c、移去甲醇 d、加入催化剂 ( 3)在密闭容器中,对于 反应 II 中,研究员以生产乙醇为研究对象,在 5MPa、m= n(H2)/n(CO2)=3时,测得不同温度下平衡体系中各种物质的体积分数( y%)如图所示,则表示 CH3CH2OH体积分数曲线的是 ;表示 CO2的体积分数曲线的是 。 ( 4)当质量一定时,增大固体催化剂的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上图是反应: 2NO(g) + 2CO(g) 2CO2(g)+ N2(g) 中 NO的浓度随温度 (T)、催化剂表面积 (S)和时间 (t)的变化曲线,若催化剂的表面积 S1 S2 ,在上图中画出 NO的浓度在 T1、
43、S2 条件下达 到平衡过程中的变化曲线,并注明条件。 答案:( 1) CH3CH2OH(g)+H2O(g)= 2CH3OH(g) H = +75.6 kJ mol-1 ( 2) bcf , ad ,bd ac ( 3) I III (2分 ) ( 4) 试题分析:( 1) I2-II得 CH3CH2OH(g)+H2O(g)= 2CH3OH(g) H = +75.6 kJmol-1 ( 2)不能用反应达平衡时物质浓度之间的关系来判断达平衡, a错误,可逆反应达平衡时为动态平衡,速率不为 0, c错误, CO2与 H2的计量系数之比为 1:3,所以 v正 (CO2)=3v逆 (H2)正逆反应速率不
44、等, d错误。所以 bef可以判断达平衡的标志。 I反应为放热反应, K 增大,说明降温,平衡正向移动,因此选 ad。想提高 CO2的反应速率,可以升高温度,增大压强,增加浓度,使用催化剂,因此选 bd。提高 H2转化率,平衡要正向移动,因此选 ac。 ( 3)反应 II为放热反应,随着温度升高,乙醇的体积分数应该减小,根据反应可知 CO2和 H2即使完全转化,乙醇的体积分数最大也只有 25%,所以曲线 I是表示乙醇体积分数。随着温度升高, CO2的体积分数应该增大, CO2最大的体积分数不能超过 25%,所以曲线 III是表示 CO2体积分数。 ( 4)催化剂表面变小,催化效果变差,速率减慢,但是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所以 T1的温度下达平衡, NO的浓度不变,但是达平衡的时间增加,所以变化曲线如图。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