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 2014学年福建省长乐一中第一学期高三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混合物:氯水、氨水、漂白粉、水银; 电解质:明矾、冰醋酸、石膏、纯碱; 同位素: 1 H、 2H2、 3H+; 同素异形体: C60、 C80、金刚石、石墨; 弱电解质: Fe(SCN)3、 SO2、 NH3、 H2O A B C D全部正确 答案: A 试题分析: 水银是单质,不是混合物,错误; 明矾、冰醋酸、石膏、纯碱都是电解质,正确; 同位素是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 1 H是原子;2H2是分子; 3H+是离子,因此不能互称同位素,错误; C60、 C80、金刚石
2、、石墨都是 C元素的不同性质的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正确; Fe(SCN)3是强电解质, H2O是弱电解质, SO2、 NH3都是非电解质,错误。因此分类正确的是 ;选项是 A。 考点:考查物质分类的知识。 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时,该反应不能发生 B稀的强酸与稀的强碱反应放出的热量就是中和热 C由 C(石墨)( s) C(金刚石)( s); H0可行,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D在 101kPa, 25 时, 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 285.8kJ的热量;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2H2( g) + O2( g) 2H2O( 1); H -
3、285.8kJ/mol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时,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发生,错误; B稀的强酸与稀的强碱反应产生 1mol的水时放出的热量就是中和热,错误; C由 C(石墨)( s) C(金刚石)( s); H0可行,说明石墨比金刚石的能量低,物质的能量越低,稳定性就越强,所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D.物质的燃烧热是 1mol的可燃物完全燃烧产生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错误。 考点:考查物质的能量与稳定性的关系及燃烧热、中和热的计算的知识。 下图所示的电解池 I和 II中, a、 b、 c和 d均为 Pt电极。电解过程中,电极b和 d上没有气体逸出,但质量均增
4、大,且增重 bd。符合上述实验结果的盐溶液是 选项 X Y A MgSO4 CuSO4 B AgNO3 CuSO4 C FeSO4 Al2 (SO4)3 D CuSO4 AgNO3 答案: B 试题分析:有装置图可知:这是两个串联的电解池。在串联电路中电子转移数目相等。由于电极材料都是惰性电极,所以应该是溶液中的离子在电极放电。由于电解过程中,阴极电极 b和 d上没有气体逸出,但质量均增大,且增重bd,说明在溶液中都含有不活泼金属的盐,而且 X装置中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大于 Y装置,符合题意的只有 AgNO3溶液和 CuSO4溶液,故选项是 B。 考点:考查电解原理的应用的知识。 常温下,将等质
5、量的铜片、银片、铁片、锌片分别置于四个小烧杯中,然后分别加足量的浓硝酸,放出 NO2气体最多的是 A铜片 B银片 C铁片 D锌片 答案: A 试题分析:铁在常温下在浓硝酸中会发生钝化,而不能放出气体,在其它金属中,当金属的质量相等时每转移 1mol的电子需要的质量是: Cu:32g; Ag:108g; Zn: 32.5g,金属的摩尔电子质量越小,等质量时失去的电子就越多,硝酸得到电子产生的 NO2就越多,因此金属是 Cu,选项是 A。 考点:考查金属在反应中电子转移的知识。 “封管实验 ”具有简易、方便、 节约、绿色等优点,观察下面四个 “封管实验 ”(夹持装置未画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6、A加热时, 上部汇集了固体 NH4Cl,说明 NH4Cl的热稳定性比较好 B加热时, 、 溶液均变红,冷却后又都变为无色 C 中,浸泡在热水中的容器内气体颜色变深,浸泡在冰水中的容器内气体颜色变浅 D四个 “封管实验 ”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可逆反应 答案: C 试题分析:试题分析: A加热时, NH4Cl受热分解产生氨气和 HCl,在上部遇冷二者又重新化合产生氯化铵,因此在上部汇集了固体 NH4Cl,不能说明NH4Cl的热稳定性比较好,错误; B 加热时氨气从溶液中逸出,溶液的碱性减弱,所以红色变浅,当冷却时氨气在溶液中溶解度增大,溶液的碱性增强,又变为红色; 加热时 SO2从溶液中逸出,品
7、红溶液变红,当冷却后 SO2在溶液中溶解度增大,溶液又变为无色,错误; C 中由于 2NO2 N2O4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把平衡球浸泡在热水中,由于升高温度,品红向吸热反应方向即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产生更多的红棕色 NO2,使容器内气体颜色变深,浸泡在冰水中的容器由于温度降低,平衡向放热的正反应方向移动, N2O4浓度增大, NO2浓度减小,所以容器内气体颜色变浅,正确; D可逆反应是在相同的外界条件下,反应既可以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也可以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的反应,在第一个第三个 “封管实验 ”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不是可逆反应,错误。 考点:考查 “封管实验 ”所包含的化学反应原理及性质的知识。
8、MCFC型燃料电池可同时供应电和水蒸气,其工作温度为 600 700 ,所用燃料为 H2,电解质为熔融的 K2CO3。该电池的总反应式为: 2H2 + O2 2H2O,负极反应为: H2 + CO32 2e H2O + CO2。则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A 正极反应为 4OH 4e 2H2O+O2 B放电时 CO32 向负极移动 C当生成 1 mol水时,转移 4 mol电子 D通 H2的一极为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答案: B 试题分析:在该燃料电池中,通入 H2的电极是负极,通入 O2的电极在正极。A在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反应为 O2+4e +2H2O 4OH ,错误; B放电时阴离子 CO32
9、 向正电荷较多的负极移动,正确; C当生成 1 mol水时,转移2mol电子,错误; D通 H2的一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错误。 考点:考查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的知识。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加点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完全消耗的是 A用 50 mL 12 mol/L的氯化氢水溶液与足量二氧化锰共热制取氯气 B常温下,将 1 g铝片投入 20 mL 18.4 mol/L的硫酸中 C向 100 mL 3 mol/L的稀硝酸中加入 5.6 g铁 D常温常压下, 0.1 mol氯气通入 1 L水中反应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当盐酸发生反应到一定程度就变为稀盐酸,反应就不再发生,因此 HCl不能完全反应,
10、错误; B.在常温下 Al在浓硫酸中会发生钝化而不能继续发生反应,错误; C. 5.6 gFe发生最多失去 0.3mol的电子,而 100 mL 3 mol/L的稀硝酸中含有硝酸 0.3mol,发生反应 Fe 4HNO3(稀 )= Fe(NO3)3 NO 3H2O时 0.1mol的 Fe需要硝酸 0.4mol,而发生反应 3Cu 8HNO3(稀 )=2Cu(NO3)22NO 4H2O, 0.1mol的 Fe只需要 0.8/3mol0.025mol,所以发生中和反应的物质的量应该以不足量的酸为标准,中和热 H -Qn=-1.421KJ0.025mol=56.8kJ /mol. A实验装置保温、隔
11、热效果差 ,使热量部分散失,导致中和热偏低,正确; B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则 NaOH的物质的量偏多,使热量产生的多,则中和热偏多,错误; C分多次把 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则在测量过程中热量会部分散失,导致中和热偏低,正确; 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 H2SO4溶液的温度,则在测量酸时就一部分反应放出,使热量部分散失,导致中和热偏低,正确。因此选项是 A、 C、 D;( 5)实验中若用 60mL0.25mol L-1H2SO4溶液跟 50mL0.55mol L-1NaOH溶液进行反应,则 n(H+)= 0.06L0.25mol L2=0.003
12、mol0.02750 mol,所以放出的热量应该以酸为标准;由于反应的物质增多,所以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就不相等;但是所求中和热由于是产生 1mol的水时放出的热量,因此不会发生变化;若用 50mL0.50mol/L醋酸代替 H2SO4溶液进行上述实验,由于醋酸是弱酸,电离需要吸收热量,因此发生酸碱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就少,则测得反应前后温度的变化值会减小。 考点:考查中和热的测定的有关知识,包括数 据处理、误差分析、不同物质的影响的知识。 填空题 ( 15分)五种短周期元素 A、 B、 C、 D、 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结合下列信息: ( 1) A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是内层电子数的三倍, A
13、、 E同主族 ( 2) 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 F与其气态氢化物 G反应,得到离子化合物 H。 ( 3) C的焰色应呈黄色。 ( 4) D在同周期主族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中,离子半径最小 回答下列问题: ( 1)写出 D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 2)化合物 H的水溶液 pH 其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3)上述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有一种物质 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与其他四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写出该物质的电子式 ( 4)某同学设计实验证明 A、 B、 E的非金属性强弱关系。 溶液 a和 b分别为 , 。 溶液 c中的离子方程式为 。 答案:( 1)第三周期 A族( 2分)
14、( 2) c(OH-),所以水溶液 pH H2CO3 H2SiO3,所以证明了元素的非金属性: NCSi。溶液 c中的离子方程式为 SiO32-+CO2+H2O=H2SiO3+CO32-;或 SiO32-+2CO2+2H2O=H2SiO3+2HCO3- 。 考点:考查元素及化合物的推断、盐的水解、元素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物质的结构的知识。 ( 11分)新型高效的甲烷燃料电池采用铂为电极材料,两电极上分别通入CH4和 O2 ,电解质为 KOH溶液。某研究小组将两个甲烷燃料电池串联后作为电源,进行饱和氯化钠溶液电解实验,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 1)甲烷燃料电池正极、负极的电极反应分别为 、
15、。 ( 2)闭合 K 开关后, a、 b电极上均有气体产生其中 b电极上电极反应式为 ; ( 3)若每个电池甲烷通入量为 1 L(标准状况 ),且反应完全,则理论上最多能产生的氯气体积 为 L (标准状况 )。 答案:( 1) 2O2 4H2O 8e = 8OH-;( 3分), CH4 10OH-8e = CO32 -7H2O( 3分)。 ( 2) 2H2O + 2 e = H2+ 2OH-( 3分)。 ( 3) 4 ( 2分)。 试题分析:( 1)在甲烷燃料电池中通入甲烷的电极是负极,通入氧气的电极是正极,由于电解质溶液是 KOH溶液,所以正极、负极的电极反应分别为 2O24H2O 8e =
16、 8OH-; CH4 10OH-8e = CO32 - 7H2O;( 2)闭合 K开关后,电极 a与电源的正极连接,是阳极, b电极与电源的负极连接,是阴极。阴极 b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2H2O + 2 e = H2+ 2OH-;( 3)若每个电池甲烷通入量为 1 L(标准状况 ),且反应完全,由于在整个闭合回路中电子转移数目是 (1L22.4L/mol)8=(VL22.4L/mol)2,解得 V=4L。 考点:考查原电池、电解池的反应原理及应用的知识。 ( 15分)氧化镁在医药、建筑等行业应用广泛。硫酸镁还原热解制备高纯氧化镁是一种新的探索。以菱镁矿 (主要成分为 MgCO3,
17、含少量 FeCO3 )为原料制备高纯氧化镁的实验流程如下: ( 1) MgCO3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 2)加入 H2O2氧化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3)滤渣 2的成分是 (填化学式 )。 ( 4)煅烧过程存在以下反应: 2MgSO4+C 2MgO+2SO2+CO2 MgSO4+C MgO+SO2+CO MgSO4+ 3C MgO+S+3CO 利用右图装置对煅烧产生的气体进行分步吸收或收集。 D中收集的气体可以是 (填化学式 )。 B中盛放的溶液可以是 (填字母 )。 A NaOH溶液 B Na2CO3溶液 C稀硝酸 D KMnO4溶液 A 中得到的淡黄色固体与热的 N
18、aOH 溶液反应,产物中硫元素最高价态为 +4,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答案:( 1) MgCO3+2H =Mg2 +CO2+H2O。( 3分) ( 2) 2Fe2+ + H2O2+2H+ =2Fe3+ + 2H2O。( 3分) ( 3) Fe(OH)3。( 2分) ( 4) CO( 2分) D( 2分) 3S+6OH- 2S2-+SO32-+3H2O。( 3分) 试题分析:( 1) MgCO3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MgCO3+2H =Mg2+CO2+H2O;( 2) Fe2+形成的沉淀与 Mg(OH)2的的形成的 pH很接近,不容易分离,加入 H2O2氧化时,就可以把 Fe2+氧
19、化为 Fe3+,形成沉淀的 pH 差别大,溶液除去杂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Fe2+ + H2O2+2H+ =2Fe3+ + 2H2O;( 3)向经 H2O2氧化的溶液中加入氨水,调节溶液的 pH是 4,这时就形成 Fe(OH)3沉淀,因此滤渣 2的成分是 Fe(OH)3;( 4)由煅烧反应方程式可知:在煅烧的过程中会形成 SO2、 CO2、 CO,所以将混合气体通过酸性 KMnO4溶液将 SO2氧化为硫酸除去;然后把 CO2、 CO的混合气体通过 NaOH 溶液除去,所以最后在集气瓶中收集的气体是 CO; D中收集的气体可以是 CO; B中盛放的溶液可以是 KMnO4溶液,选项是 D; A中得到的淡黄色固体与热的 NaOH溶液反应,产物中硫元素最高价态为 +4,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S+6OH- 2S2-+SO32-+3H2O。 考点:考查物质的作用、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实验操作步骤及目的的关系的知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