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届福建省俊民中学、梧桐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分类是化学学习与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的程度,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B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均属于碱 C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 D Na2O、 MgO、 Al2O3均属于碱性氧化物 答案: A 试题分析: A、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的程度,完全电离的是强电解质,部分电离的是弱电解质,错误; B、石灰石为 CaCO3,属于盐;生石灰为 CaO,属于氧化物,错误; C、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可鉴别出胶体,无法区分浊液和溶液,错
2、误; D、 Al2O3为两性氧化物,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类。 化学反应经常伴随着颜色变化,下列关于颜色的叙述正确的是 ZXXB 鸡蛋白溶液遇浓硝酸 黄色 淀粉溶液遇碘离子 蓝色 溴化银见光分解 白色 热的氧化铜遇乙醇 红色 新制氯水久置后 无色 过氧化钠在空气中久置 淡黄色 Fe3+离子遇苯酚 紫色 石蕊试液中通二氧化硫气体 无色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鸡蛋白溶液遇浓硝酸变为黄色,为蛋白质的显色反应,正确; 淀粉溶液遇 I2变蓝,而不是碘离子,错误; 溴化银见光分解生成 Ag的小颗粒,为黑色,错误; 热的氧化铜遇乙醇生成乙醛和铜,铜为红色,正确; 新制氯水久置转化为
3、稀盐酸,为无色,正确; 过氧化钠在空气中久置,最终转化为 Na2CO3,为白色固体,错误; Fe3+离子遇苯酚,生成紫色物质,正确; 石蕊试液中通二氧化硫气体变为红色,错误,故 C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及反应现象的判断。 溶液中可能含有 H+、 Na+、 NH4+、 Mg2+、 Fe3+、 Al3+、 SO42-、 HCO3-等离子。当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 NaOH溶液时,发现生成沉淀物质的量随 NaOH溶液的体积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d点溶液中含有的溶质只有 Na2SO4 B ab段发生的离子反应为: Al3+3OH-= Al(OH)3, M
4、g2+2OH-= Mg(OH)2 C原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 H+、 NH4+、 Mg2+、 Al3+、 Na+ D原溶液中含有的 Fe3+和 Al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1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 图象第一段,沉淀不是马上出现,可知一定有氢离子,生成沉淀在后面溶解一部分,一定有铝离子,所以 d点溶液中的溶质除了 Na2SO4,还含有 NaAl(OH)4,故 A项错误; Al3+不与 HCO3共存,所以一定不含 HCO3,根据第三段,和氢氧化钠反应的离子不产生沉淀,证明是铵根离子,根据坐标得生成沉淀用了 6 体积的氢氧化钠,其中氢氧化铝溶解用了一体积的氢氧化钠,所以形成氢氧化铝用了三体积的
5、氢氧化钠,还有三体积的氢氧化钠一定是被三价铁离子消耗,所以一定含有三价铁离子,一定不含镁离子,即原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 H+、 NH4+、 Fe3+、 Al3+,故 B项、 C项错误;根据坐标得生成沉淀用了 6体积的氢氧化钠,其中氢氧化铝溶解用了 1体积的氢氧化钠,所以形成氢氧化铝用了 3体积的氢氧化钠,还有 3体积的氢氧化钠一定是被三价铁离子消耗,原溶液中含有的 Fe3+和 Al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 1,故 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离子的推断。 在含有 Fe2+、 Fe3+、 Al3+、 NH4+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 Na2O2固体,再加入过量的稀 HCl,完全反应后,离子数目几乎没有
6、改变的是 ( ) A Fe2+ B Al3+ C Fe3+ D NH4+ 答案: B 试题分析: Na2O2具有强氧化性,可把 Fe2+氧化为 Fe3+,所以 Fe2+数目减少, Fe3+数目增多, Na2O2与 H2O 反应生成 NaOH, NaOH与 NH4+反应,使 NH4+数目减少,足量的 NaOH与 Al3+反应生成 Al(OH)4,再加入过量的稀 HCl,生成Al3+,所以 Al3+数目不变,故 B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离子的判断。 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反应后,最终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 金属钠投入到 FeCl3溶液中 过量 Ba(OH)2溶液和明矾溶液混合 少量 Ca( OH) 2
7、投入过量 NaHCO3溶液中 向 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 CO2 向饱和 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 CO2 A只有 B只有 C只有 D全部 答案: A 试题分析: 金属钠投入到 FeCl3溶液中,得到红褐色沉淀; 过量 Ba(OH)2溶液和明矾溶液混合,生成 BaSO4白色沉淀; 少量 Ca( OH) 2投入过量NaHCO3溶液中,生成 CaCO3白色沉淀; 向 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 CO2,生成 Al(OH)3白色沉淀; 向饱和 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 CO2,生成溶解度更小的 NaHCO3,会析出白色的 NaHCO3,故 A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的化学性质和反应现象的
8、判断。 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再加入下列物质: FeCl3; Fe2O3; Cu(NO3)2; KNO3,铜粉溶解的是( ) A只有 或 B只有 或 或 C只有 或 或 D上述任意一种 答案: D 试题分析: FeCl3可与 Cu反应生成 FeCl2和 CuCl2,; Fe2O3与 H2SO4反应生成 Fe2(SO4)3, Cu可与 Fe2(SO4)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u(NO3)2与 KNO3含NO3, NO3、 H+可氧化 Cu,所以这 4种物质加入后,铜都可以溶解,故 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的化学性质。 已知甲、乙、丙、 X 是 4 种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转化关系
9、符合下图。则甲和 X不可能是( ) A甲: C、 X: O2 B甲: NaOH溶液、 X: CO2溶液 C甲: Na、 X: O2 D甲: AlCl3溶液、 X: NaOH溶液 答案: C 试题分析:可用代入法进行判断。 A、 C和少量 O2反应生成乙 CO, CO继续和O2反应生成丙 CO2, CO2和 C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 CO,正确; B、 CO2与NaOH反应生成 Na2CO3,继续和 CO2反应可生成 NaHCO3, NaHCO3与 NaOH反应生成 Na2CO3,正确; C、 Na和 O2在常温下反应生成乙 Na2O, Na2O 和 O2加热可生成丙 Na2O2,但 Na2O2不
10、与 Na 反应,错误; D、 AlCl3与少量的 NaOH反应生成乙 Al(OH)3, Al(OH)3继续和 NaOH反应生成丙 NaAl(OH)4,NaAl(OH)4与 AlCl3反应生成 Al(OH)3,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的化学性质及相互转化。 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可通过实验的方法加以确定。下列有关氯水中存在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入有色布条,一会儿有色布条褪色,证明有 Cl2存在 B溶液呈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证明有 Cl2分子存在 C先加入盐酸酸化,再加入 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有 Cl-存在 D加入 NaOH溶液,氯水黄绿色消失,证明有 HClO 分
11、子存在 答案: B 试题分析:使有色布条褪色的是 HClO,错误; B、 Cl2我黄绿色,所以溶液呈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证明有 Cl2分子存在,正确; C、盐酸含有 Cl,所以先加入盐酸酸化,再加入 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不能证明 Cl-存在,错误; D、加入 NaOH溶液,氯水黄绿色消失,说明 Cl2与 NaOH发生反应,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氯水的成分。 根据下列物质的化学性质,判断其应用错误的是( ) A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 B CaO 能与 SO2反应,可作工业废气的脱硫剂 C明矾水解形成的 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 D酒精能使蛋白质
12、变性,可用于杀菌消毒 答案: A 试题分析: A、制作光导纤维的材料是二氧化硅,错误; B、 CaO 与 SO2、 O2反应可得 CaSO4,所以 CaO 可作工业废气的脱硫剂,正确; C、明矾中的 Al3+水解生成 Al(OH)3胶体, Al(OH)3胶体表面积比较大,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正确; D、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杀菌消毒,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有关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少量钠应保存在煤油中,实验后剩余的钠需放回原瓶 B 2 3g钠与 97 7g 水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 4% C钠与 CuSO4溶液反应生成的蓝色沉淀上有时出现暗斑
13、,这是析出的金属铜 D用一般的化学还原法不能制取金属钠,但可用电解熔化 NaCl的方法制得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少量钠应保存在煤油,可防止钠与空气中的 O2、水分反应,为了安全,剩余的钠需放回原瓶,正确; B、 2 3g钠与 97 7g 水反应后,生成4g NaOH,因为生成了氢气,溶液的质量小于 100g,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4%,正确; C、 Na 与 H2O 反应生成 NaOH, NaOH 再与 Cu2 反应生成 Cu(OH)2,因 Na与 H2O 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放出的热导致生成的 Cu(OH)2表面部分分解为 CuO(黑色 )而非 Cu,错误; D、金属钠不能用还
14、原法制取,但用电解熔融的 NaCl的方法可制取金属钠,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钠 的性质、制取和保存。 500 mL 2 mol/L FeCl3溶液和 500 mL 2 mol/L明矾溶液分别滴入沸水中,加热制成甲、乙两种分散系,经测定甲分散系中分散质的粒子大小在 1 100 nm之间,乙分散系中分散质的粒子大小在 10-9 10-7 m之间。下列关于甲、乙分散系的判断合理的是 ( ) A在暗室里用一束明亮的 “强光 ”照射甲、乙两种分散系,发现甲有丁达尔效应,乙没有丁达尔效应 B向甲、乙两种分散系中分别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现象都是 “先聚沉,后溶解 ” C蒸干、灼烧 FeCl3和明矾溶液
15、会得到对应的固体盐 D向甲、乙两种分散系中分别滴加过量氢碘酸溶液,现象分别是深褐色溶液、无色溶液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10-9 10-7 m即为 1 100 nm,所以甲、乙分散系都是胶体,都会产生丁达尔效应,错误; B、甲为 Fe(OH)3胶体,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只产生聚沉的现象,不会溶解,错误; C、因为 FeCl3的水解和 HCl的挥发,蒸干、灼烧 FeCl3得到 Fe2O3固体,错误; D、 Fe(OH)3与 H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 I2,溶液的颜色为深褐色,乙为 Al(OH)3,与 HI反应生成 AlI3,为无色溶液,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分散系和胶体的性质。 下
16、列有关实验的做法正确的是 ( ) A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上层液体应由下口倒出 B用加热分解的方法不能区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固体 C配制 0 100 0 mol L-1氯化钠溶液时,将液体转移到容量瓶中需用玻璃棒引流 D检验 NH4+时,往试样中加入 NaOH溶液,微热,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逸出的气体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上层液体应由上口倒出,错误; B、NaHCO3加热分解可生成 CO2, Na2CO3不分解,可用加热分解的方法区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固体,错误; C、把溶液转移到容量瓶需用玻璃棒引流,正确; D、取少量试样于试管中,加入浓 NaOH溶液,微热
17、,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逸出的气体,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基本仪器的使用、基本操作和物质的检验。 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18 g H2O 中含有的质子数为 10NA B 1 mol Na与足量 O2反应,生成 Na2O 和 Na2O2的混合物,钠失去 NA个电子 C 46 g NO2和 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总数为 3NA D常温常压下, 22 4 L N2和 O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 NA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18 g H2O 中含有的质子数为: 18g18g/mol10NAmol-1=10NA,正确; B、 Na由 0价升高到
18、 +1价,所以 1 mol Na与足量 O2反应,生成 Na2O 和Na2O2的混合物,钠失去 NA个电子,正确; C、 NO2与 N2O4的最简式相同,则46 g NO2和 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总数为: 46g46g/mol3 NAmol-1=3NA,正确; D、常温常压不是标准状况, 22 4L气体不是 1mol,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应用。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无色溶液中: K 、 Na 、 MnO4-、 SO42- B酸性溶液中: Fe2 、 Al3 、 NO3-、 I-、 Cl- C加入 Al能放出 H2的溶液中: HCO3-、
19、NO3-、 Mg2 、 Na D pH 11的溶液中: CO32-、 Na 、 AlO2-、 NO3-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MnO4为紫色,不符合题意; B、酸性溶液中含 H+, NO3、H+能氧化 Fe2+、 I,不能大量共存; C、加入 Al能放出 H2的溶液可能是酸性溶液,也可能是碱性溶液, HCO3都能反应,不能大量共存; D、 pH=11的溶液为碱性,各离子互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 考点:本题考查离子共存。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Al3+ + 4NH3 H2O= AlO2- + 4NH4+ + 2H2O B NaAlO2溶液
20、中通入少量 CO2: 2A1O2_+CO2+3H2O=2Al(OH)3+CO32- C碳酸氢铵溶液和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NH4+ + OH - =NH3 H2O D NaHCO3溶液和少量 Ba(OH)2溶液混合: HCO3- + OH- +Ba2+ = H2O + BaCO3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Al3+与 NH3 H2O 反应生成 Al(OH)3沉淀,错误; B、少量的 CO2、H2O 与 AlO2-反应生成 Al(OH)3沉淀,正确; C、氢氧化钠足量, OH与 HCO3、 NH4+都要反应,错误; D、少量的 Ba(OH)2 完全反应, OH的系数应为 2,2HCO3-
21、+2OH- +Ba2+ = H2O + BaCO3+CO32,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氧化还原反应中,水的作用可以是氧化剂、还原剂、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既非氧化剂又非还原剂等。下列反应与 Br2 SO2 2H2O=H2SO4 2HBr相比较,水的作用相同的是 ( ) A 2Na + 2H2O 2NaOH + H2 B 2F2 2H2O=4HF O2 C 4Fe(OH)2 O2 2H2O=4Fe(OH)3 D 2Al 2NaOH 2H2O=2NaAlO2 3H2 答案: C 试题分析: Br2 SO2 2H2O=H2SO4 2HBr中 H2O 既非氧化剂又非还原剂, A项化学
22、反应 H2O 作氧化剂, B项化学反应 H2O 作还原剂, C项化学反应 H2O 既非氧化剂又非还原剂, D项化学反应 H2O 为氧化剂,故 C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 海洋中有丰富的食品、矿产、能源、药物和水产资源。下图是从海水中提取某些原料的流程图。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从第 步到第 步的目的是浓缩、富集溴单质 B工业上通过氯碱工业制取金属钠 C第 步中除去粗盐中的 SO42-、 Ca2 、 Mg2 、 Fe3 等杂质,加入的药品顺序为Na2CO3溶液 NaOH溶液 BaCl2溶液 过滤后 加盐酸 D第 步的反应条件是高温加热 答案: A 试题分析: A、
23、第 步得到浓度较低的 Br2,经过第 步可得浓度较高的 Br2,所以从第 步到第 步的目的是浓缩、富集溴单质,正确; B、氯碱工业可制得氯气、氢气、氢氧化钠,无法制取金属钠,错误; C、 Na2CO3溶液可除去Ca2+,还可以除去过量的 BaCl2溶液,所以 Na2CO3溶液的顺序在 BaCl2溶液之后,错误; D、第 步使 MgCl2 H2O 脱水,为防止 MgCl2的水解应在 HCl气流中加热脱水,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化学流程的分析。 下述实验设计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除去 CO2中少量的 SO2 将混合气体通过饱和 Na2CO3溶液 B 证明 H2C
24、O3酸性比 H2SiO3强 将 CO2通入 Na2SiO3溶液中 C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 Fe2 向溶液中滴入氯水后,再滴加KSCN 溶液 D 除去 Cu粉中混有的 CuO 向混合物中滴加适量稀硝酸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饱和 Na2CO3溶液可以吸收 CO2,错误; B、 CO2通入 Na2SiO3溶液可生成 H2SiO3沉淀,说明 H2CO3的酸性大于 H2SiO3,正确; C、检验 Fe2+,应先滴加 KSCN 溶液,再滴入氯水,错误; D、稀硝酸与 Cu也反应,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实验设计和实验目的判断。 实验题 已知稀溴水和氯化铁溶液都呈黄色。现在足量的稀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
25、12滴液溴,振荡后溶液呈黄色,现对溶液呈黄色的原因进行探究。 ( 1)限选用的试剂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四氯化碳、硫氰化钾溶液、硝酸银溶液、淀粉 碘化钾溶液。请完成以下实验探究过程: 【提出假设】 假设 1:溶液呈黄色不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是溶液中 引起的(填微粒的化学 式,下同)。 假设 2:溶液呈黄色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是溶液中 引起的。 【设计实验方案】 为了验证上述假设 1和假设 2的推断,请用简要的文字说明你的实验方案: 假设 1方案: 。 假设 2方案: 。 ( 2)根据高中所学的知识判断,你认为 (填 “假设 1”或 “假设 2”)的推断是正确的;若选用淀粉 碘化钾
26、溶液验证你的假设是否可行? (填 “可行 ”或 “不可行 ”),理由是 。 ( 3)若向稀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答案:( 1)【提出假设】 Br2 Fe3+ 【设计实验方案】假设 1方案:向黄色溶液中加入 CCl4,振荡,静置,下层溶液呈橙红色 假设 2方案:向黄色溶液中滴加 KSCN 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 ( 2)假设 2 不可行 因为 Br2和 Fe3+都能把 I-氧化成 I2,使溶液变蓝,无法得出结论 ( 3) 2Fe2+4Br-+3Cl2 2Fe3+2Br2+6Cl 试题分析:( 1)由于稀溴水和氯化铁溶液都呈黄色,溶液呈黄色的原因可能是稀溴水的颜色,也可
27、能是氯化铁溶液呈现的黄色,所以可提出两种假设;对于假设 1,可以使用四氯化碳进行检验,若是存在溴单质,静置后下层呈橙红色,对于假设 2,可以采用 SCN检验铁离子的方法检验,向溶 液中加入硫氰化钾溶液,若是变成血红色,说明存在铁离子。 ( 2)因为 Br2的氧化性大于 Fe3+,所以 Br2可把 Fe2+氧化为 Fe3+,故假设 2 正确;因为 Br2和 Fe3+的氧化性都大于 I2,都能把 I氧化为 I2,使淀粉变蓝,无法得出结论。 ( 3)由于氯气是足量的,溴化亚铁中的溴离子和亚铁离子都会被氯气氧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Fe2+4Br-+3Cl2=2Fe3+2Br2+6Cl-。 考点:
28、本题考查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分析、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填空题 某些化学反应可表示为: A+BC+D+H2O。请回答下列问题: ( 1)若 A、 C、 D均含有氯元素,且 A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介于 C与 D之间,则该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 ( 2)若 A为黑色固体, C是黄绿色气体,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 3)若 C 为 NaCl, D 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若 A 为盐,B为酸,则 A是 _或 _ (填化学式 )。 ( 4)若 A是铁的一种氧化物, B是盐酸,则 A与 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答案:( 1) Cl2 + 2OH-=Cl- + ClO- + H2O 或 3Cl
29、2 + 6OH -= 5Cl- + ClO3- + 3H2O ( 2) MnO2 + 4HCl(浓 ) MnCl2 + Cl2 + 2H2O ( 3) Na2CO3 NaHCO3 ( 4) Fe3O4 + 8HCl =FeCl2 + 2FeCl3 + 4H2O 试题分析:( 1) A、 C、 D中均含有氯元素,且 A中的 Cl的化合价介于 C和 D之间,该反应为氯气在碱性条件下的歧化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l2+2OH-Cl-+ClO-+H2O,或 3Cl2 + 6OH -= 5Cl- + ClO3- + 3H2O ( 2)若 A黑色粉末, C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则 C为 Cl2,应为浓盐酸
30、和二氧化锰的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nO2 + 4HCl(浓 ) MnCl2 + Cl2 + 2H2O ( 3)若 C为氯化钠, D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味气体,应为 CO2,可为NaHCO3或 Na2CO3与盐酸的反应,则 A是 NaHCO3或 Na2CO3。 ( 4)若 A是铁的一种氧化物, B是盐酸,则根据生成物有两种盐可知, A应该是四氧化三铁,所以反应的方程式是 Fe3O4 + 8HCl =FeCl2 + 2FeCl3 + 4H2O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的判断和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试回答下列问题: ( 1)已知 24克 A和 40克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0 8molC和 32克
31、D,则 C的摩尔质量为 。 ( 2)如图为实验室某浓盐酸试剂瓶的标签上的有关数据,试根据标签上的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该浓盐酸中 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若实验室配制 450mL2 38 mol/L的稀 盐酸,需用该浓盐酸 _ mL,如下图所示的仪器中配制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 _(填序号 ),配制上述溶液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_(填仪器名称 )。 在实验中其他操作均正确,若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则所得溶液浓度_2 38mol/L (填 “大于 ”“等于 ”或 “小于 ”,下同 )。 答案:( 1) 40g mol_1 (没单位的 0分 ) ( 2) 11 9 100 A、 C(全对才
32、得分 ) 烧杯、玻璃棒 (全写才得分 ) 小于 试题分析:( 1)根据质量守恒定 律, C的质量为: 24g+40g-32g=32g,则 C的摩尔质量为: 32g0 8mol=40g/mol。 ( 2) 设盐酸的体积为 1L,则该浓盐酸 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001 1936 5%36 5mol L 1 =11 9mol L 1。 因为容量瓶规格没有 450mL,所以应选用 500mL容量瓶,设需用浓盐酸的体积为 VL,则 0 5L2 38mol L 1=V11 9mol L 1,可得 V=0 1L=100mL;取浓盐酸用到量筒,配制溶液用到 500mL容量瓶,定容时用到胶头滴管,所以不
33、需要 A 烧瓶和 C 分液漏斗;稀释浓盐酸还需要烧杯和玻璃杯这两种玻璃仪器;定容时仰视刻度线,会使溶液的体积变大,则所得溶液的浓度小于 2 38mol L 1。 考点:本题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 A、 B、 C、 X 是中学化学常见物质,均由短周期元素组成,转化关系如图。请针对以下三种不同情况回答: ( 1)若 A、 B、 C中均含同一种常见金属元素,该元素在 C中以阴离子形式存在,将 A、 C的水溶液混合可得 B的白色胶状沉淀。 A中含有的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该金属元素的单质与某红色氧化物在高温下反应,可用于焊接铁轨及定向爆破,
34、已知: 1mol该单质完全反应,当温度恢复至 298K 时,共放热 QkJ,请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 2)若 A、 B、 C的焰色反应均呈黄色,水溶液均为碱性。 用化学方程式表明 B溶液呈碱性的原因 。 自然界中存在 B、 C和 H2O 按一定比例结晶而成的固体。取一定量该固体溶于水配成 100 mL溶液,测得溶液中金属阳离子的浓度为 0 5 mol/L。若取相同质量的固体加热至恒重,剩余固体的质量为 _。 答案 :( 1) 2Al(s)+Fe2O3(s) Al2O3(s)+2Fe(s); H -2QkJ/mol ( 2) CO32-+H2O OH-+ HCO3- 2 65 g
35、 试题分析:( 1) 若 A、 B、 C中均含同一种常见金属元素,将 A、 C的水溶液混合可得 B的沉淀,由转化关系可知, A含有铝离子, B为氢氧化铝, C含有偏铝酸根, x为氢氧化钠,因此可得出 A中含金属元素 Al的结构示意图。 该金属元素的单质与某红色氧化物在高温下反应为铝与 Fe2O3发生的铝热反应,配平后 Al的系数为 2,则 H -2QkJ/mol,则人化学方程式为2Al(s)+Fe2O3(s) Al2O3(s)+2Fe(s); H -2QkJ/mol ( 2) 若 A、 B、 C 的焰色反应均呈黄色,水溶液均为碱性,则 A 为氢氧化钠,B为碳酸钠, C为碳酸氢钠, x为二氧化碳。 Na2CO3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 CO32发生了水解反应,方程式为: CO32-+H2O OH-+ HCO3-。 溶液中金属阳离子的浓度为 0 5 mol L 1,即钠离子浓度为 0 5mol/L取相同质量的固体加热至恒重,剩余固体为碳酸钠,根据钠离子守恒可知,碳酸钠的质量为 1/20 1L0 5mol/L106g/mol=2 65g。 考点: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推断、结构示意图、方程式的书写以及相关计算。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