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河北保定某重点中学同步课时作业(必修 1苏教版) 1.1.4分散系 选择题 下列分散系,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 ) 鸡蛋清 淀粉溶液 硫酸钠溶液 Fe(OH)3胶体 Fe(OH)3悬浊液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能够产生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是胶体。硫酸钠溶液属于溶液,Fe(OH)3悬浊液属于浊液。 考点:分散系 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一种名为 “钴酞菁 ”的分子 (直径为 1 310-9m)恢复了磁性。 “钴酞菁 ”的分子结构和性质与人体内的血红素及植物体内的叶绿素非常相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钴酞菁 ”分子所形成的分散系具有丁达尔效应 B “钴酞菁
2、”分子既能透过滤纸,也能透过半透膜 C此项工作可以用来改变分子的某些物理性质 D此工作可以广泛应用于光电器件、生物技术等方面 答案: B 试题分析: “钴酞菁 ”的分子直径为 1 310-9m,符合胶体粒子大小,所以 “钴酞菁 ”分子所形成的分散系是胶体,因而具有丁达尔效应,能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纳米技术在生物学、光电器件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考点:胶体及其性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固体氯化钠不导电,所以氯化钠不是电解质 B铜丝能导电,所以铜是电解质 C醋酸是电解质,但无水醋酸不导电 D SO3溶于水能导电,所以 SO3是电解质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氯化钠是电解质,
3、固体氯化钠中含有离子,但由于不能自由移动,因此不能导电,错误; B,铜丝能导电是因为含有自由移动的电子,但铜是单质,不是化合物,所以不是电解质,错误; C,醋酸在水溶液中能够电离,所以醋酸是电解质,但醋酸在无水条件下不能电离,不导电,正确; D, SO3溶于水能导电,是因为发生反应: SO3+H2O=H2SO4, H2SO4电离产生了自由移动的 H+和 S 。所以应该说 H2SO4是电解质, SO3没有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故是非电解质,错误。 考点:非电解质、电解质 把 0 05 mol NaOH固体加入到 100 mL下列液体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最小的是 ( ) A自来水 B 0 5 mo
4、l L-1盐酸 C 0 5 mol L-1NaOH溶液 D 0 5 mol L-1KCl溶液 答案: B 试题分析:自来水中离子浓度很小,当加入 NaOH固体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明显增加,溶液导电能力明显增强;含 0 1 L0 5 mol L-1=0 05 mol HCl的盐酸中,当加入 0 05 mol NaOH固体,反应后生成 0 05 mol NaCl和 H2O,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基本不变;而在 NaOH、 KCl溶液中加入 NaOH固体后,都会使 100 mL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增加,浓度增大,导电性 增强。 考点:电解质 下列现象或应用中,不能用胶体知识解释的是 ( ) A在饱和 Fe
5、Cl3溶液中逐滴加入 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B用微波手术刀进行外科手术,可使开刀处的血液迅速凝固而减少失血 C清晨,在茂密的树林,常常可以看到从枝叶间透过的一道道光柱 D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 答案: A 试题分析: A项产生了红褐色氢氧化铁沉淀, B项是由于蛋白质胶体的聚沉,C项是由于胶体的丁达尔效应, D项是胶体的渗析。 考点:胶体及其性质 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利用过滤的方法,可将 Z中固体与液体分离 B X、 Z烧杯中分散质相同 C Y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CaCO3+2Fe3+3H2O=2Fe(OH
6、)3(胶体 )+3CO2+3Ca2+ D Z中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答案: B 试题分析: X是溶液,分散质为氯化铁, Z为胶体,分散质为氢氧化铁胶粒。 考点:分散系 将淀粉、 KI混合液装在半透膜中,浸泡在盛蒸馏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某学生取烧杯中液体滴加几滴试剂便立即报告老师说:这 个半透膜袋已经破损了,老师肯定了他的做法。这位学生所滴的试剂及观察到的现象是 (已知 Cl2+2I-=2Cl-+I2) ( ) A滴两滴碘水显蓝色 B滴淀粉试液显蓝色 C滴入氯水,淀粉试液显蓝色 D滴 AgNO3溶液,溶液出现黄色沉淀 答案: A 试题分析:淀粉溶液是胶体, KI溶液是溶液,胶粒无法通过半透膜
7、而溶质小分子或离子能够通过半透膜。该学生只要往来自半透膜外的烧杯中的液体加入能检验到淀粉胶粒的试剂,就可以肯定半透膜出现破损,而检验淀粉最直接的办法是滴入碘水, I2会与淀粉结合生成蓝色化合物。 考点:胶体及其性质 下列化合物中,只有在水溶液中才能导电的电解质是 A NaCl B CH3CH2OH C HCl D KOH 答案: C 试题分析: NaCl、 KOH二者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能导电, CH3CH2OH是非电解质, HCl 只有在水溶液中才能导电,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所以选 C。 考点:电解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硫酸钡不溶于水,所以硫酸钡是非电解质 B氨气溶于水可以导电
8、,所以氨气是电解质 C固态磷酸是电解质,所以磷酸在熔化时和溶于水时都能导电 D液态氯化氢不能导电,但氯化氢是电解质 答案: D 试题分析:硫酸钡虽不溶于水,但它是电解质;氨气溶于水可以导电,但氨气不是电解质;磷酸是电解质,它溶于水时能导电,但熔化时不导电;液态氯化氢不能导电,但在水溶液中能导电,所以氯化氢是电解质。 考点:非电解质、电解质 下列有关分散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食盐溶液静置后会分层,下层比上层咸 B悬浊液中一定不含直径小于 10-9m的微粒 C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胶体可发生丁达尔效应 D Al(OH)3胶体能够使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沉降 ,达到净水目的 答案: D
9、试题分析: A项,溶液具有均一性,静置后不会分层,错误; B项,悬浊液中的分散剂含直径小于 10-9m的微粒,错误; C项,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 10-7 10-9m之间,错误。 考点:胶体及其性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直径在 1 100 nm之间的粒子称为胶体 B电泳现象可证明胶体属于电解质溶液 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 D胶体粒子很小,可以透过半透膜 答案: C 试题分析:胶体是指分散质粒子直径在 1 100 nm之间的分散系;部分胶体粒子带有电荷,能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即电泳,而有的胶体因为不带电荷,所以不发生电泳;丁达尔效应是
10、胶体的重要特征,可用来区别溶液和胶体;胶体粒子可以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 考点:胶体及其性质 判断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电解质的是 ( ) A硝酸钾 B稀硫酸 C氧化钠 D氢氧化钡 答案: B 试题分析:判断一种物质是否是电解质,一方面要看是否符合定义中的三个条件,另一方面要看导电的是不是其本身电离所致。稀硫酸是混合物,不符合定义,故 B 不是。硝酸钾和氢氧化钡溶于水和熔融态均导电,氧化钠熔融时导电,所以是电解质。 考点:电解质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就是溶液 B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就是溶液 C一种物质里分散着另一种物质的液体是溶液 D溶液一定是均一
11、、稳定的混合物 答案: D 试题分析: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分散系,是混合物。由于胶体也是均一、稳定的分散系,因而说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是溶液或长期静置不分层的液体是溶液都是不正确的;溶液、胶体、浊液都是由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 分散系。 考点:分散系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NaCl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成 Na+与 Cl- B溶于水后能电离出 H+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酸 C氯化氢溶于水能导电,但液态氯化氢不能导电 D导电性强的溶液里自由移动离子数目一定比导电性弱的溶液里自由移动离子数目多 答案: B 试题分析:电解质电离的条件是溶于水或受热熔化,不是通电, A错误;酸的定义是电离
12、出的阳离子全部为 H+,如 NaHSO4虽电离出 H+但不是酸,而是酸式盐, B正确; HCl溶于水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 H+和 Cl-,故能导电,但液态 HCl是由分子组成,无离子,不能导电, C正确;溶液的导电性主要是由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浓度和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决定的, D错误。 考点:电解质电离 填空题 现有以下物质: NaCl晶体; 液态 SO3; 纯硫酸; 汞; BaSO4固体; 葡萄糖 (C6H12O6); 酒精 (C2H5OH); 熔化的 KNO3,请回答下列问题(用序号 ): ( 1)以上物质中能导电的是 。 ( 2)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 ( 3)以上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
13、的是 。 ( 4)以上物质中溶于水后形成的水溶液能导电的是 。 答案: 答案:( 1) ( 2) ( 3) ( 4) 试题分析: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均为化合物,均是纯净物,电解质要导电,必须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各物质的情况如下表: 物质 物质类别 能否导电 结论 NaCl晶体 盐 不导电 电解质 液态 SO3 非金属氧化物 不导电 非电解质 纯硫酸 酸 不导电 电解质 汞 单质 导电 都不属于 BaSO4固体 盐 不导电 (熔融时导电 ) 电解质 葡萄糖 有机物 不导电 非电解质 酒精 有机物 相关试题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横岗街道深峰路 3号启航商务大厦5楼 邮编:518000
14、 2004-2016 21世纪教育网 粤 ICP备 09188801号 粤教信息(2013)2号 工作时间 : AM9:00-PM6:00 服务电话 : 4006379991 ( 1)写出下列物质在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HCl H2SO4 NaOH Ca(OH)2 KHSO4 NaHCO3 ( 2)将下列物质 醋酸 (CH3COOH)、 苛性钠、 氨水、 铁、 蔗糖、 水、 CaCO3、 二氧化碳,根据表格内容进行填写。 属于电解质的是 (填序号,下同 )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 非电解质的是 答案:( 1) HCl=H+Cl- H2SO4=2H+S NaOH=Na+OH-
15、Ca(OH)2=Ca2+2OH- KHSO4=K+H+S NaHCO3=Na+HC ( 2) 试题分析:( 1)根据酸碱盐的定义书写相应的电离方程式,注意碳酸氢钠电离出碳酸氢根离子和钠离子,硫酸氢钾电离出钾离子、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 2)单质铁、混合物氨水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二氧化碳、蔗糖是非电解质;酸、碱、盐是电解质。 考点:物质的分类 三氯化铁晶体 (FeCl3 6H2O)跟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铁胶体具有净水作用,三氯化铁被用作净水剂,并且具有实用价值。明矾 KAl(SO4)2 12H2O也是具有实用价值的净水剂之一,城市自来水厂常用其在常温下对大量的水进行净化。 ( 1)如果选
16、择适当的分类标准,可以将三氯化铁晶体和明矾这两种不同的物质归为同一类物质,请你来进行划分 (只要答出其中两项即可 ): 分类标准: ,物质类型名称 。 分类标准: ,物质类型名称 。 ( 2)取某浑浊水 50 mL盛在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明矾粉末并用玻璃棒将水搅拌,发生的现象是 。 ( 3)食盐水和明矾溶液都是无色、澄清、透明的液体。对这两种液体进 行鉴别方法很多,如果不用任何试剂进行鉴别,有关的方法、现象和结论是 。 答案:( 1) 都是含有结晶水的晶体 结晶水合物 都可以用来净水 净水剂 都是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 金属化合物 (任意选两项,答案:合理即可 ) ( 2)产生沉淀,水由
17、浑浊、不透明变为澄清、透明 ( 3)取两种液体各 50 mL盛在两个烧杯中,在暗室中用聚光手电筒从侧面照射液体,从光的垂直方向观察液体里的现象。如果液体里有光亮的通路,该液体就是明矾溶液;如果液体里没有光亮的通路,该液体就是食盐水 试题分析:( 1)将三氯化铁和明矾归为同一类 物质,首先要找到它们的共同属性,即分类标准。共同属性可以是组成方面的,也可以是性质方面的,还可以是用途方面的等,所以答案:具有开放性。例如: 都是含有结晶水的晶体,结晶水合物; 都可以用来净水,净水剂; 都是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金属化合物。 ( 2)浑浊水遇到净水剂会被净化,净化后形成沉淀,得到澄清、透明的水。 ( 3
18、)食盐水属于溶液,没有丁达尔效应;明矾溶于水能生成 Al(OH)3胶体,有丁达尔效应。 考点:物质的分类、胶体及其性质 丁达尔效应是区分胶体与溶液的一种最常用的方法。 ( 1)如图所示是在实验室中 进行氢氧化铁胶体丁达尔效应实验的示意图,该图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 (试从分散系的分类进行讨论说明 )。 ( 2)欲在树林中观察到丁达尔效应,你认为一天中最有可能观察到该现象的时间是 ,理由是 。 ( 3)去树林观察丁达尔效应有诸多不便,聪明的你能想出许多在家里观察丁达尔效应的方法,其中最简单、最环保的方法是 。 ( 4)有下列词语: A渗析、 B聚沉、 C电泳、 D丁达尔效应,选出适当的词语将其序号
19、填入下列空白处。 在肥皂水中透过强光,可看到光带,这种现象称为 。 在 Fe(OH)3胶体中加入 (NH4)2SO4产生红褐色沉淀,这种现象叫做 。 用半透膜把制取 Fe(OH)3胶体中生成的氯化钠分离出的方法叫做 。 在水泥和冶金工厂常用高压电对气溶胶作用,除去大量烟尘,以减小对空气的污染。这种做法应用的主要原理是 。 答案:( 1)空气中也出现了光柱,进入烧杯前,光穿过的是空气,不是胶体,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 ( 2)清晨 水蒸气被太阳加热,形成水雾,可能构成直径为 1 100 nm的分散质,阳光透过树叶间隙形成光束,穿过这些水雾会产生丁达尔效应 ( 3)打开暖瓶 (加热 水 )让水汽升腾起
20、来,用一束光照射即可 (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 ( 4) D B A C 试题分析:( 1)进入烧杯前,光穿过的是空气,不是胶体,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所以该图中的明显错误是空气中也出现了光柱。( 2)清晨,水蒸气被太阳加热,形成水雾,可能构成直径为 1 100 nm的分散质,阳光透过树叶间隙形成光束,穿过这些水雾会产生丁达尔效应,所以一天中最有可能观察到该现象的时间是清晨。 ( 3)打开暖瓶 (加热水 )让水汽升腾起来,用一束光照射即可。( 4) 肥皂水中透过强光,看到光带,此现象为丁达尔效应。 Fe(OH)3胶体中加入电解质(NH4)2SO4时发生聚沉。 用半透膜将胶体提纯,此过程叫渗析。 水泥和冶金厂产生的气溶胶,其分散质粒子带有电荷,利用电泳现象,使烟尘在高压直流电的作用下定向移动,达到除尘的目的。 考点:胶体及其性质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