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0年吉林一中高三冲刺(理科综合)化学部分 选择题 下列化工生产过程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氯碱工业 B硫酸工业 C玻璃工业 D合成氨工业 答案: C 镁与 100 mL 18 5 mol L-1的浓硫酸充分反应后,镁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气体甲 33 6L(标准状况)。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至 1 L,测得溶液的 pH=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反应中共消耗 1 8 mol H2SO4 B气体甲中 SO2与 H2的体积比为 4:1 C反应中共消耗 36g Mg D反应中共转移 3 mol电子 答案: B 某有机物 A是农药生产中的一种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右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有机物 A
2、属于芳香烃 B有机物 A可以和 Br2的 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 C有机物 A和浓硫酸混合加热,可以发生消去反应 D 1 mol A和足量的 NaOH溶液反应,最多可以消耗 3 mol NaOH 答案: D 已知,常温下某浓度 NaHSO3稀溶液的 pH7。则该稀溶液中下列粒子关系正确的是 A c(Na ) c(HSO-3) c(SO2-3) B c(Na ) c(HSO-3) c(H2SO3)c(SO2-3) C c(Na ) c(H )=2c(SO2-3) D c(Na ) c(H )=c(HSO-3) c(OH-) 答案: A 某无色溶液中只可能含有 Na Ba2 NO-3 Cl- B
3、r- SO2-3 SO2-4离子中的若干种(忽略水电离出的 H 、 OH-),依次进行下列实验,且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肯定有离子是 B肯定没有离子是 C可能含有的离子是 D不能确定的例子是 答案: D 据悉,奥运会上使用的发令枪所用的 “火药 ”成分是氯 酸钾和红磷,经撞击发出响声,同时产生白色烟雾。撞击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5KClO36P=3P2O5 5KCl,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上述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5 6 B上述反应中消耗 3 mol P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l5 mol C因红磷和白磷互为同分异构体,所以上述
4、火药中的红磷可以用白磷代替 D产生白色烟雾是因生成的 P2O5白色固体小颗粒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生成磷酸小液滴 答案: C 某些金属卤化物可跟其卤素反应,如 KI I2 KI3( KI3易溶于水)。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在配制碘水时,加入 KI可增大 I2的溶解度 B KI3溶液可用于检验淀粉的存在 C加入 KCl固体,会使 I-3的浓度增大 D KI3溶液中加入 AgNO3溶液会析出 AgI沉淀 答案: C 某温度下,向 PH=6的纯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保持温度不变,测得溶液的 pH=2,对于该溶液,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将该盐酸温度降低, pH不变 B该溶液的浓度 c(HCl)=0.01 m
5、ol L-1 C该溶液中水电离产生的 c(H )=10-10 mol L-1 D该温度下加入等体积 pH=12的 NaOH溶液,即可恰好完全中和 答案: D 实验题 鸡蛋壳中含有大量钙、少量镁和钾等元素。实验室可用图示流程测定鸡蛋壳中钙、镁元素含量。依据的反应可以表示为: Ca2 Y2-=CaY、 Mg2 Y2-=MgY。回答下列问题。 ( 1)测定 Ca2 、 Mg2 总含量时,控制溶液 pH=10。若 pH过大,测定结果将 (填 “偏大 ”、 “偏小 ”或 “无影响 ”)。 ( 2)如果鸡蛋壳粉质量为 m g,溶液中 Y2 浓度为 c mol/L,则鸡蛋壳样品中镁元素质量分数是 。 ( 3
6、)有同学提出可采用如下 装置,通过测定鸡蛋壳与盐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就能测定鸡蛋壳中的钙的总含量。 采用该方法进行实验,各装置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依次 12_(填各装置对应接口的数字序号)。 若排除实验仪器和操作的影响因素,此实验方法测得的结果是否准确?答:_(填 “准确 ”、 “不准确 ”或 “无法判断 ”)。原因是 。 答案: ( 1)偏小( 2分) ( 2) ( 3分) ( 3) 67453 或 67543 ( 2分) 不一定准确( 2分) 如果蛋壳中钙元素全部以碳酸钙形式存在,且不再含有能与盐酸反应产生酸性气体的其他物质,则测定结果准确;否则不准确( 2 分) 填空题 TiO2在工业
7、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重要用途。 I工业上用钛矿石( FeTiO3,含 FeO、 Al2O3、 SiO2等杂质)经过下述反应制得: 其中,步骤 发生的反应为: 2H2SO4 FeTiO3=TiOSO4 FeSO4 2H2O。 ( 1)净化钛矿石时,是否需要除去杂质 FeO?答: (填 “需要 ”或 “不需要 ”)。 ( 2)净化钛矿石时,需用浓氢氧化钠溶液来处理,写出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 答: 。 II TiO2可通过下述两种方法制备金属钛: “方法一 ”是电解 TiO2来获得 Ti(同时产生 O2):将处理过的 TiO2作阴极,石墨为阳极,熔融 CaCl2为电解液,用碳块作电解槽池。
8、 ( 3)阴极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 _。 ( 4)电解过程中需定期向电解槽池中加入碳块的原因是_。 “方法二 ”是先将 TiO2与 Cl2、 C反应得到 TiCl4,再用镁还原得到 Ti。因下述反应难于发生: TiO2 (s) 2Cl2 (g) TiCl4(l) O2 (g) H= 151 kJ mol-1 所以不能直接由 TiO2 和 Cl2反应(即氯化反应)来制取 TiCl4。当往氯化反应体系中加入碳后,碳与上述反应发生耦合,使得反应在高温条件下能顺利进行。 ( 5)已知: C(s) O2 (g) = CO2 (g) H=-394 kJ mol-1。请填空: TiO2 (s) C (s) 2
9、Cl2 (g) = TiCl4 (l) CO2 (g) H= _ ( 6)从化学平衡的角度解释:往氯化反应体 系中加入碳时,氯化反应能顺利进行的原因。 答: _。 答案: ( 1)不需要( 2分) ( 2) Al2O3 2NaOH 2NaAlO2 H2O ( 2分) SiO2 2NaOH Na2SiO3 H2O ( 2分) ( 3) TiO2 4e-=Ti 2O2-(或 Ti4 4e- Ti)( 3分) ( 4)碳单质会与阳极产生的氧气反应而不断减少( 2分) ( 5) -243 kJ mol-1( 2分) ( 6)碳单质与氧气反应减小产物浓度使平衡向右移动,导致反应顺利进行( 2分) A、
10、B、 C、 D、 E、 F六种元素均是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B、F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其电子层数的两倍, D、 F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X、 Y、 Z、 W、甲、乙六种物质均由上述元素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元素 B形成的单质 M与甲、乙均能反应(相对分子质量甲 乙)转化关系如图(反应条件略去),元素 E形成的单质是 “21世纪的能源 ”,是目前应用最多的半导体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 1)写出 M与甲的浓溶液加热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2) X、 Y、 Z、 W 属于同一类物质,这类化合物固态时的晶体类型为 ; X、 Y、W都能与 Z反应,则 Z的结构式为 。 (
11、3)将 X、 W与 D2按 1 1 n的物质的量之比通入 Z中,充分反应后无气体剩余或生成,则 n=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4)化合物 ED2与元素 B形成的某种单质晶体类型相同,且在高温下能发生置换反应。若反应中 B的单质被破坏 1 mol共价键,则参加反应的化合物 ED2的质量为 g。 ( 5)元素 B的另一种单质具有平面层状结构,同一层中的原子构成许许多多的正六边形,则 12 g该晶体中含有 NA个正六边形。 答案: ( 1) C + 4HNO3(浓 ) =CO2+ 4NO2+ 2H2O ( 3分) ( 2)分子晶体( 2分) HOH ( 2分) ( 3) ( 2分) 4SO2
12、 4NO2 3O2 6H2O 4HNO3 4H2SO4( 3分) ( 4) 15 ( 2分) ( 5) 0.5 ( 2分) 有一可左右滑动的密封导热隔板,当拔起销钉后,两侧分别开始进行如图所示的可逆反应,隔板随之开始移动。 各物质的起始加入量 物 质 H2 Br2( g) HBr X Y Z R 物质的量( mol) 2 0 2 0 5 0 设 x 8 0 0 50 1 5 当 x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均可因为隔板的导热作用而调节反应器左右两侧的温度,使两侧反应都达到平衡。在整个反应过程中隔板始终左滑,一段时间后,隔板恰好处于反应器左端 1/3处不动,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试回答: ( 1)化学
13、方程式中 R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n为(填编号,下同) A 3 B 4 C 5 D 6 ( 2)若 x 6 5,则右侧反应在起始时向 方向(填 “正反应 ”或 “逆反应 ”)进行;欲使起始反应维持向该方向进行,则 x的取值范围为 。 ( 3)若已知 H 1 0, H 2 0, x分别为 6 5和 7 0时,在这两种情况下,反应分别达到平衡状态( )时,请比较 H2体积分数(分别记作 ( H2)、 ( H2)的相对大小 。 A ( H2) ( H2) B ( H2) ( H2) C ( H2) ( H2) D不能确定 ( 4)若 x 6 5时,左右两侧反应体系达平衡后,设法向左侧容器中再充入 a mol氢气,当左、右两侧反应体系再次平衡时(隔板平衡点位置不变,下同) a的取值范围是 。 ( 5)若 x 6 5时,且左右两侧反应体系均达到平衡后,如向右侧反应体系中充入 b mol氦气,片刻后,使容器两侧又均达到平衡。 则右侧化学平衡将向 方向(填 “正反应 ”或 “逆反应 ”)移动; b的最大值应小于 。 答案: ( 1) D ( 3分)( 2)正反应, 6 0 x 8 0(每空 3分) ( 3) A( 2分) ( 4) 0 a 0 25 ( 3分) ( 5)逆反应, 1 75(每空 3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