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8 ,大小:184.28KB ,
资源ID:333405      下载积分:1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33340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1-2012学年度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二期中考试历史(文科)试卷与答案.doc)为本站会员(testyield36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1-2012学年度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二期中考试历史(文科)试卷与答案.doc

1、2011-2012学年度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二期中考试历史(文科)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 ”, “而田之所入,豪民得其半,耕者亦得其半 ”。上述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土地的何种经营方式 A自耕农经营 B田庄式经营 C租佃制经营 D官民合营 答案: C 2003年俄罗斯科学院某院士说, “我们俄罗斯人以我们自己的沉痛灾难为代价,成为耶稣,悲壮地走上祭坛,向世人和历史宣告:苏联的 民主化 私有化 完全是一条绝路、死路。 ”这说明他把苏联解体的原因归结为 A斯大林体制的弊端 B苏联政局动荡 C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 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答案: D 1958年的红旗杂志转引了毛泽东的

2、一句话: “我们的方针,应该有秩序的把工、农、学、商、兵组成为一个大公社,从而构成我国社会的基本单位。 ”这反映出当时政府 A变革生产关系,尽快实现 “一五 ”计划的指标 B希望加强民族凝聚力,应对严峻的国际形势 C忽视客观规律,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D忽视生产力发展水平,片面改革生产关系 答案: D 人民日报: 48年时间, 67本日记。从 1959年开始,河北省一位普通农民坚持每天写日记,用自己的亲身体验,记录了当年生活的点滴,见证了近半个世纪的农村历史。其中 1983年 8月 23日是这样记的 “今早开会,上午下午分自留地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反映了废除农村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历史

3、B反映了建立农村乡镇管理体制的历史 C该农民对 “自留地 ”有使用权 D该农民对 “自留地 ”有所有权 答案: C 英国卫报专栏作家的断言: “21世纪始于 1978年 ”,因为这一年 “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从平均主义向市场经济走出了尝试性的一步,它创造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历史。 ”文中的 “一步 ”是指 A结束 “两个凡是 ” B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C提出 “一国两制 ” D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 B 20世纪 30年代,在资本主义世界中展开的关税战、倾销战激烈而残酷。这种局面在二战后才得到比较好的解决,这主要得益于 A战后世界各国加强了经济文化的合作与交流 B社会主义经济取代了资本主

4、义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C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快速发展 D关贸总协定确立了国际自由贸易体制 答案: D 2009年 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组委会主席张雪倩曾表示: “APEC的 21个成员占了全球贸易总量的 54%,还包括了美国、日本和中国这三个全世界最大经济体。 APEC 可以发出一致和统一的声音来推动 WTO 的谈判。 ”这可以说明 A APEC和 WTO 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B APEC经济一体化必将实现政治一体化 C经济全球化是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最终归宿 D APEC是当今世界合作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经济联盟 答案: C 1992年 4月 8日华盛顿邮报刊登的文章说道: “美国以及盟国已进入一个永

5、久关系紧张的时代。 ”这种关系紧张是指 A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 B美国、日、欧矛盾加剧 C由意识形态对立转向经济实力抗衡 D第三世界联合反霸加强 答案: B 拉尔夫 达伦道夫在 1998年写道, 20世纪 “在相当大程度上为各种分裂所主宰,导致热战冷战不断,但 20世纪同时也是一体化的起源 ”;全球化开始 “主导人们的生活、想象和恐惧 ”,人们不得不 “从全球的角度去思考,以回应这一日益全球化的现实 ”。达伦道夫在这里强调的是, 20世纪 A全球剧变令人忧虑 B国家之间对抗激烈 C世界联系日益密切 D民族矛盾逐渐缓和 答案: C 有研究显示, 2001年全球有 6万多家跨国公司,这些公司通过建立

6、独资与合资企业、战略联盟等形式,几乎渗透到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所有产业领域和部门。这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中的 A贸易保护主义现象 B区域集团化趋势 C全球化趋势 D多极化现象 答案: C 赫鲁晓夫在 1957年提出,要在三四年内使苏联的人均肉类、牛奶、黄油产量赶上美国,要 “跑步进入共产主义 ”。这揭示了他改革失败的原因是 A作风专制 B局部改良 C脱离实际 D理论保守 答案: C 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趋向主要表现在 企业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 股票分散化 完善福利制度 推行计划经济 A B C D 答案: A 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 “许多人认为,五年计划不过是斯大林的个人幻想,但在相对落后的

7、国家要实现工业化,五年计划或许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好的办法,但它却是一条有效的捷径。 ”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生与斯大林没有任何直接关系 B计划经济的做法对于落后国家来说有一定的合理性 C计划经济是所有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最佳途径 D计划经济的做法对苏联工业化没有发挥过积极作用 答案: B 国语齐语: “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锄、斤,试诸壤土。 ”这段史料说明 A春秋时期青铜器制造业发达 B春秋时期铁制农具使用 C春秋时期畜牧业发达 D春秋时期农业耕作技术提高 答案: B 日升昌票号由山西商人创建于道光四年( 1824年),分号遍布全国 30多个城市,远及欧美、东

8、南亚等地,以 “汇通天下 ”著称于世。山西票号商人在中国历史上显赫一时,至今还传颂着 “山西人善于经商、善于理财 ”的佳话。这最能说明 A商人成为独立的社会群体 B明清时期,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实力雄厚 C明清商业出现新的特点 D商业竞争的加剧 答案: B “唐朝时在广州设置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清朝时则在广州设置 十三行 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以下是对这句话的概括,其中恰当的是 A中国古代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B广州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 C清朝时期中国对外贸易不断萎缩 D中国古代政府完全垄断了对外贸易 答案: B 1814年 11月 29日,正当泰晤士报的手工印刷工人准备工作时,社长竟向他们

9、出示了一份印好的报纸,并骄傲地对工人们说: “本期报纸在一个小时内就印刷完毕,这是印刷术发明以来的最大成就。 ”四位同学对这则材料发表了如下的意见 甲说:这不可能,活字印刷术在 19世纪还没有传入西方呢。 乙说:这太夸张了,不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印好报纸。 丙说:这是可能的,工业革命使机器生产的效率明显优于传统手工方式。 丁说:我也认为是真实的,因为我听说这则材料来自于一位学者的著作。 哪一位 同学的意见最为合理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C 新航路开辟前,人类文明尚未超出地域的发展,不同区域文明之间的交流少、相互影响小。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人类对世界尚缺乏整体的了解 B不同文明的

10、交往存在观念差异 C人类技术水平难以克服地理障碍 D缺少富有冒险精神的伟大航海家 答案: C “他们之间有遍布全球的冲突点 北大西洋的渔业、东方的商战、美洲的殖民地以及非洲和西印度群岛的奴隶贸易。这些争端直接促成 1652至 1674年的接连三次的战争。 ”这里的 “他们 ”指的是下列哪两个国家 A葡萄牙与西班牙 B英国与西班牙 C英国与荷兰 D英国与法国 答案: C 下表为美国钢铁业统计表 年份 1870 1900 企业总数 (个 ) 808 669 工人总数 (个 ) 78000 272000 产量 (吨 ) 3200000 29500000 投资额 (美元 ) 121000000 590

11、000000 表中所反映的 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发展变化的主要特征是 A. 行业竞争激烈 B. 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 C. 企业规模保持稳定 D. 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 答案: B 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收集的素材主要有: “从工场到工厂 ”、 “火烧圆明园 ”、“洋务运动 ”、 “逐渐缩小的世界 ”等。其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晚清政府的自救 B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 C工厂制度成为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 D工业文明下的世界 答案: D 1921年苏俄实施的新经济政策和新中国过渡时期实施的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政策都 A恢复和扩大了资本主义的自由贸易秩序 B是两国社会主义经济政策成熟的基本标志 C有利于

12、提高社会生产力 D是两国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长期策略 答案: C 简答题 据该图,判断中国进出口总额(以粗实线表示)开始出现较快增长的时间,与此同步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A设立四个经济特区 B开放 14个沿海港口城市 C开发上海浦东地区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答案: B 1984年 3月 24日,福建省 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 “请给我们松绑 ”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 “松绑 ”风吹向全国。这里的 “松绑 ”主要是指 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B承认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 C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 C 综合题 ( 19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

13、料一 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于农。 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 吕氏春秋 上农 材料二 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 “充积于夏口 ”。洋布、洋棉 “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 ”因此, “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 ”,“闽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 ” “松太布市,销减大半,丝、茶出口日盛。 ” 材料三 1910年,张謇说,根据海关贸易关册统计,中国进口商品中以棉货为最多,最高时值银 1.8亿两,其次是铁货,值

14、银 4600余万两。因此,中国 “实业亦必有的, 何在?在棉铁,而棉尤宜先。 ” 张謇十分重视农业的改革,他向朝廷奏请开办农会时说: “臣窃上溯三代,旁考四洲,凡有国家者,立国之本不在兵也,立国之本不商也,在乎工与农,而农为尤要。盖农不生则工无所作,工不作则商无所鬻。 ”“天下之大本在农,今日之先务在商,不商则农无输产之功。 ” 现在世界以大企业立国,而中国以公司法、破产法不备, 故无公司法,则无 以集厚资,而钜业为之不举,无破产法,则无以维信用,而私权于以重丧,此尤其显著者,加以自今而后,经济潮流横溢大地,中外合资经营之事,必日益增多。我无法律为之防,其危险将视无可得资为尤甚,故农林工商部第

15、一计划即在立法。 实业之梦 张謇传 回答问题: (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经济政策?( 1分)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政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4分) (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经济在近代出现了什么变化?( 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2分) ( 3)根据材料三概括张謇关于 “实业救国 ”的主要主张。( 4分) 答案:( 19分) ( 1)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 1分) 影响: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安定和巩固统治;( 2分)另一方面使社会经济活动受到抑制,阻碍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和发展。( 2分) ( 2)变化: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6、;中国逐渐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 2分,每点 1分) 原因: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输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 2分,每点 1分) ( 3)主张:振兴实业必须以棉、铁两种工业为中心;振兴农务的新农本思想;重视工商业的发展;加强经济立法,对实业加以 指导和保护。( 4分,每点 1分) ( 17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3年 5月 12日,(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后来政府还对各州、各区甚至很多大农场规定农产品的生产定额,对超过国家规定生产定额的产品课以重税。 从分

17、散到整体的世界史 现代分册 材料二 (新政)所谓 “新 ”,指的是(美国)抛弃了自 1776年以来所确定的自由放任、自由竞争和通过资本主义经济本身自我调节的基本原则,实现国家对经济 生活的全面干预和调节。 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 现代分册 材料三 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列宁选集卷四 材料四 粮食税自然是意味着农民在纳税后有支配余粮的自由 余粮的自由也就自然意味着资本主义的自由发展 在一个遭受极度破坏和落后的小农国家里,受无产阶级国家监督与调节的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有益,而且必要,因为它能立刻促进农

18、业的高涨。 列宁选集卷四 材料五 邓小平在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谈 话中讲:中国的主体,十亿人口的地区坚定不移地实行社会主义 在这个前提下,可以容许在自己的身边、在小地区和小范围内实行资本主义。 邓小平文选 回答问题: ( 1)依据材料一归纳罗斯福新政在农业方面的主要措施,并说明其目的。( 5分) ( 2)结合材料二分析罗斯福新政的实质。( 2分) ( 3)材料三中列宁的初衷与现实为什么会发生矛盾?( 2分) ( 4)材料四与材料一相比,在农业政策上有何异同之处?( 4分) ( 5)通过分析材料五,你如何看待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的经济政策 ( 4分) 答案: ( 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前的 20多年中,国际货币体系分裂成几个相互竞争的货币集团,各国货币竞相贬值,动荡不定,每一经济集团都想以牺牲他人利益为代价,解决自身的国际收支和就业问题。国际贸易呈现出一种无政府状态。 20世纪 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和二次大战后,各国的经济政治实力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盟主地位,美元的国际地位因其国际黄金储备的巨大实力而空前稳固。这就使建立一个以美元为支柱的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国际货币体系成为可能。 材料二 1973年底,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游荡的 “欧洲美元 ”高达 1000亿。为了稳定美元,尼克松政府实行新经济政策,宣布停止以美元兑换黄金,同时对进口商品

20、加征 10%的附加税,试图迫使其他国家的货币升值,美元实行贬值,减少美国国际收支的逆差。于是,欧共体国家对美元实行联合浮动汇率,内部实行固定汇率制,建立了欧洲货币体系。 材料三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 2008年 10月 14日在纽约经济俱乐部发表演讲时表示,为重塑世界金融体系,各国的政策制定者应该努力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约束市场数十年的纪律回归。特里谢称,全球可能需要回归至最初的布雷顿 森林体系,需要 “重返纪律 ”。 回答问题: ( 1)根据材料一,概括布雷顿森林体系产生的历史背景。( 3分)其主要特征是什么?( 1分)结合所学知识,该体系的出现反映了什么经济趋势?( 1分)可见战后世界经济朝怎样的方向发展?( 1分) ( 2)材料二反映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分)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分) (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出现的局面。( 1 分)这一局面的出现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分) ( 4)材料四中特里谢主张 “全球可能需要回归至最初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你认为这一 主张能实现吗?( 1分)为什么?( 3分) 答案: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