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2012学年海南省海南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科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现代民主生活的原则在雅典古代民主改革中已经出现萌芽的有 以法律保障人身自由 反对出身和财产的不平等 比例代表选举法 议员选举机会均等,任期制 人民权威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索伦改革中颁布 “解负令 ”,以法令形式保障平民免受债务奴隶的危险,故 正确;伯利克里改革废除了以财产多寡确定了政治权力大小的制度,故 正确; “十将军委员会 ”体现了比例代表选举法,故 对;雅典实行直接民主选举模式,选举机会均等,并有一定的任期, 正确;公民大会是雅典民主改革中最高权力机关,体现了人民权威, 正
2、确,故正确答案:为 D。 考点: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点评:本题考查对雅典民主政治内容、特征的掌握及理解,解题时须牢固把握以下相关知识点: 索伦改革; 克里斯提尼改革; 伯利克里改革。同时还须掌握雅 典政治机构如公民大会、陪审法庭、以及十将军委员会等的相关功能。 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应出当时 A对僧人爱恨交加的社会心态 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 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特色浓厚 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反映出宋代文化生活的内容,结合所学的知识可知宋代文化因商品经济的活跃而呈现出下移趋势,创造
3、文化的对象由社会上层统治者下移至市民阶层, D项符合题意。 考点:宋代社会的特征。 点评:该题为 2012年全国高考课标卷试题,考查学生对宋代社会生活的理解和把握,宋代由于商品经济繁荣使得市民阶层不断发展壮大,继而影响到社会文化的创造与价值取向,宋代的话本即是例证。 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 “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立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 ”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C专制程度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答案: C 试题分
4、析:材料中 “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 ”说明专制程度随着中央对地方的严格控制而不断强化,故 C符合题意。 考点:中国古代专制主义的发展。 点评:本题为 2012年全国高考课标卷试题,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秦代以后,中国古代专制主义发展的总趋势是不断强化,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 王安石在河北民诗中写道,边境百姓 “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 ”,感慨他们生不逢时, “入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 ”这些诗句表现了作者 对冗兵冗官的不满 对田园生 活的赞美 对唐代治世的向往 对北宋孱弱的无奈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5、材料的诗句反映了王安石对河北民众既要承担繁重的赋役又要服兵役苦难生活的同情,表达了王安石对当时北宋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唐贞观盛世的向往, D项符合题意。 考点:宋代的社会特征。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王安石变法前期北宋 “三冗 ”现象严重,阶级矛盾激化,社会动荡不安,但材料中并未直接反映这一社会现实,故解题时应准确理解题意,并不是符合史实的选项就一定是正确答案:。 康熙帝晚年曾说: “海外如西洋等国,千百年后,中国恐受其累 ”这表明康熙帝 A对西方文化力量已有警觉 B认为中国迫切需要学习西方文化 C对西方文化具有深入的了解 D已经感受到西方文化的巨大压力 答案: A 试题分析
6、:材料表明了康熙皇帝对西方文化的担忧,但这种忧虑对康熙而言是长远的,而并非清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清王室而言,当下最重要的任务是巩固国内统治而非抵御西方文化的侵略。 A正确, B、 D两项与题意不符, C项不符合史实。 考点:中国明清时期的思想变革。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康熙是中国古代一位非常有作为的贤明君主,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其思想并未能与时代接轨,就其统治政策而言依然在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四品以下官员以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其目的是 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
7、 B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 D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 答案: B 试题分析:材料中唐高宗任用品级低的官员行使宰相职权,反映了唐代为达 到加强君主专制的目的,而不断分割地相权。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不难发现 B符合题意,并与史实相符。 考点:中国古代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国古代专制主义制度加强的显著特点是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除此之外还有通过以下措施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注重对官吏的选拔和监察; 加强思想控制。 秦汉至明代,商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阶层认为商人 A不事生产 B不
8、尊儒术 C不敬宗族 D不纳租税 答案: A 试题分析:中国古代的封建统治者之所以推行抑商政策的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认为商人不事生产,在进行投机取巧,社会上多一个商人,田亩中就少了一个农夫,故选 A。 考点: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能力。 “重农抑商 ”政策是中国古代经济政策中最突出的政策之一,之所以推行此政策在于中国古代社会统治基础是以农业为主的小农经济,这是封建统治长期存在的根基。 隋都城图题记: “畦分棋布,闾巷中绳墨,坊有墉(墙),墉有门,逋亡奸伪无所容足。而朝廷宫寺、民居市区不复相参,亦一代之精制也。 ”由此可见,隋都城设计重在 A打破市坊的空间界
9、限 B便利居民的交通出行 C加强官府的严格控制 D促进城市的离业活动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隋代都城的设市有严格的规定,这主要是为了加强对城市严格控制以保障专制统治的安全,而宋代以后地方城市的经济功能开始日益增强,市坊的空间界限也逐渐被打破。故 C项符合史实。 考点:中国古代城市功能的变化。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中国古代城市功能经历了由军事城堡 政治文化中心 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演变,尤其是宋代是城市经济功能增强的转折点。 秦汉而后,官府下层文职人员俗称 “刀笔吏 ”,这一称谓起因于秦汉时期此类人员的 A工作器具 B工作内容 C工作职责 D工作性质 答案:
10、A 试题分析:政府工作人员之所以被称为 “刀笔吏 ”是因为秦汉时期纸并未普遍使用,官府文书主要是通过低级官吏用刀在竹木简上刻制而成。故 A符合题意。 考点:中国古代汉字的发展演变。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汉字本身的发展演变与书写材料的变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学习时应牢固把握汉字发展演变的历程及特点,同时也应体会纸的发明与使 用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 唐太宗说: “工商杂色之流 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 ”在此唐太宗强调的是 A防止官商勾结 B维持社会等级 C重义轻利 D重农抑商 答案: B 试题分析:材料
11、中唐太宗认为商人与士大夫不能 “比肩而立,同坐而食 ”说明士大夫比商人政治地位高,唐太宗此举意在维护士农工商的社会等级,故选 B。 考点:中国古代 “重农抑商 ”的思想。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材料信息的能力, “重农抑商 ”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占据上风,其原因在于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统一国家,农耕经济是中国封建王朝的统治基础,而商人则被认为不事生产之人。 周初,周公封儿子伯禽于鲁,要他 “大启尔宇,为周室辅。 ”唐睿宗时,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充河西节度使。节度使贺拔延嗣不同于诸侯伯禽的地方是 A与天子没有宗法关系 B其辖区可能发展为割据势力 C拥有辖区内的全权 D其职位设置的目的是为了
12、拱卫中央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封制与郡县制下地方官员与统治者之 间的关系。分封制下天子既是各地诸侯的共同长官,也是各诸侯的大宗长,而郡县制下皇帝仅是地方官员的上层领导而无宗法血缘关系。 考点:中国古代的地方管理制度。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融为一体;郡县制是中国古代单纯的地方管理制度,从分封制到郡县制体现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明清两代的皇室宗亲触犯国法,有宗人府按皇室家法处置。宗人府一度成为连皇帝也要礼敬三分的超然机构。它既管皇室人丁户籍,也管皇室祭祀礼仪,还包揽皇室的教育后勤,俨然一个独立的小政府。对 材料理
13、解正确的是 A明清时期的皇族犯法与民同罪 B宗人府是权力很大的政府机关 C宗人府负责主持皇室的家族活动 D宗人府的法律地位一度高于皇帝 答案: C 试题分析:明清时期的宗人府是专门负责处理皇室内部事务的皇帝私属机关,不参与皇宫之外的国家大事,所以其不是国家政府机构,其职责仅是处理皇帝的家事,故 C项符合题意。 考点: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理解材料信息的能力,从表面上看宗人府的职权很大,但仔细分析便会发现其不过是在处理皇帝的个人私事而不牵涉军国大事。学生在学习中必须要锻炼透过现象归纳本质的能力,以应对各种新材料、新情境。 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 “
14、田宅逾制 ”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 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当时 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B政治权利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 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 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中汉武帝将 “田宅逾制 ”的豪强大族迁往长安居住,一方面可以加强对其的管理,巩固统治,另一方面有利于抑制豪强大族势力的继续膨胀,缓解土地兼并, C符合题意。 D项尽管经济手段有加强专制集权的功能但不是其主要方式。 考点:中国古代社会的特点。 点评:该题为 2012年全国高考课标卷试题,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由于其涉及
15、“刺史 ”设置,故有很多学生会误选 B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题意。 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 “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 ”这句话意在强调 A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 B选官须注重才学。 C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 D选官应注重品行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中反映出仅从才学为标准选拨官员会带来严重弊端,故选官应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品行,故 D符合题意。 考点: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概括大意的能力,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经历了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每一种选官制度都有自己的标准。 梭伦把 “好的政府 ”解释为 “平衡公民互相冲突的利
16、益 ”。后来的哲学家叔本华把它归纳为 “不要伤害任何人,但要尽力帮助所有人! ”为此,梭伦在改革中 A帮助工商业奴隶主获得更多的权利 B帮助平民以避免他们沦为奴隶的可能性 C赋予平民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权利 D尽力维护各个阶层的利益,避免冲突 答案: D 试题分析:索伦改革的实质是调和阶级矛盾,材料中索伦和叔本华的话也正体现了索伦改革的目的:平衡不同人的利益,故 D项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索伦改革的特点与本质。 点评:索伦改革开启了雅典民主改革的先河,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为后来克里斯提尼改革和伯利克里改革铺平了道路,但必须要注意的是索伦推行改革的特点是采用调和矛盾的办法,其实质依然
17、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 战国策 秦策三载: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材料反映出 商鞅变法统一度量衡、 “为田开阡陌封疆 ”、奖励耕战等措施 商鞅变法收富国强兵之效 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奠定了基础 富国是商鞅变法的根本目标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不难发现商鞅变法措施中有统一度量衡、废井田、奖励耕战等措施,这些措施使秦国国富兵强,故 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正确,但商鞅变法的根本目的是使秦国能在战国时代诸侯兼并的战争中取得胜利,故 表述错误,因此,正确答案:为 B
18、。 考点:商鞅变法的内容和作用。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正误的能力,难度较大。解题时不仅要关注商鞅变法本身的内容与作用,还要从战国时代变法浪潮的全局中思考商鞅变法的作用和 影响。 一个俄国官员在 “二一九法令 ”颁布后评价农民的变化时说: “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 ”该评价 A客观的反映出废除农奴制对农民的影响 B是一种完全否定客观事实的溢美之词 C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奴制改革的社会影响 D站在封建主阶级的立场上诋毁改革 答案: C 试题分析:俄国 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尽管在制度上废除了奴隶的普遍存在,农奴
19、变身为农民,提高了政治地位,但在经济上依然受到地主阶级和政府的重压和盘剥,所以材料中的信息仅仅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奴制改革的积极影响而未涉及其全部的内容,故选 C。 考点: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点评: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历史进程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它开启了俄国资本主义较快发展的新步伐,但依然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所以在学习中对俄国农奴制改革要全面认识,不可只关注其单方面的影响。 19世纪 80年代初,日本明治政府认识到 “好事贪功,反而挫折 人民自主独立之气势,养成百事依赖政府之风习 ”, “其弊害大不可测 ”,进而采取的措施是 A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 B整顿财政
20、金融以改善私人投资环境 C建立 “样板 ”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 D将大量的国营企业转让给私人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反映了日本明治维新期间政府为了培养国民的独立自主精神和鼓励私人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壮大,采取了将国有企业无偿或低价形式转让给私人资本发展的措施,故 D项符合史实和题意。 考点: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日本明治维新内容。明治维新的具体举措涉及多个方面:政治改革、发展经济、军事改革以及文化和社会风俗的改革等,它是日本全面近代化的起点,也是日本由弱小走向强盛的开端,解题时要注重对材料信息的解读。 在 1889年日本帝国宪法的下列规定中,具有封建性特点的是 A万世一系的天
21、皇总揽统治权 B天皇不得以诏令改变法律 C天皇是军队的统帅 D臣民在 “法律范围内 ”享有基本人权 答案: A 试题分析:天皇不能改变法律说明天皇的权力受到极大的限制,是政治民主的表现, B 错误;天皇统帅军队说明天皇拥有军事权,这与封建性无关, C 错误;D项中臣民享有基本人权是政治自由的体现,与封建性正好相反;天皇世袭掌握统治权是封建性的表现,故选 A。 考点:日本明治维新的局限性。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调动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时若能把握住明治维新的局限性是还保留了天皇制度,问题便可迎刃而解。同时也应关注日本明治维新的积极影响。 有人说 “日本近年来奇迹般的成功和第二次
22、世界大战中几近毁灭性的失败,都孕育在明治维新中 ”。对此话最正确的理解是 A日本因明治维新而走向富强 B明治 维新使日本在富强中走向战争 C日本因明治维新而走向战争 D明治维新使日本在战争中走向富强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治维新对日本的影响。明治维新开启了日本全面现代化的进程,日本因此快速地实现了由弱小到强盛的愿望,但由于日本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尤其是军国主义彩色,这就使得日本凭借强盛与武力而走向侵略亚洲各邻国的道路,选项 B正确说明了明治维新与日本富强和发动侵略战争的关系,因而 B正确。 考点:明治维新的影响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逻辑思维能力,抓住明治维新
23、与日本富强之间的关 系以及理清日本富强与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点。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 “三十年后,日本其兴,国其弱乎 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一欧洲者,询某厂船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 ”梁启超这段话的根本意图是 A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变革的必要性 B寻找甲午中日战争日胜中败的原因 C批评洋务运动未能使中国富强 D比较中日近代化道路的异同 答案: A 试题分析:材料中梁启超比较了中日两国在向西方学习时所表现的巨大差异:日本向西方学习政治与教育,并付诸于实践而日趋强盛,中国向西方学习器械制
24、造而未能使中国富强。通过日本与中国的强弱对比,用意在说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变革的必要性, A符合题意。 考点:清末的维新变法主张。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调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在正确理解材料信息含义的基础上,通过对比中日变革一成一败得出维新派主张中国进行政治变革的原因。 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 “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 今为机器之世, 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 ” 这表明资产阶级维新派实质上要求 A改革社会风尚 B吸收世界文明 C发展近代交通 D主张机器生产 答案: B 试题分析:材料中康有为主张变革中国的服饰和发型以与世界接轨,说明
25、其有变革社会风尚的主张,但这一主张背后所隐藏的实质问题是吸收世界文明为我所用,以达成其富国强民的意图,故 B项符合题意。 考点:清末的维新变法运动。 点评:康有为、梁启超是清末维新变法运动的主将,他们的思想和主张反映了维新变法运动时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分子变革中国政治制度的愿望,标志着中国在向西方学习的进程中由器物文明开始深入到制度文明的层面。 日人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 “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 ”如此推理,近
26、代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该走的道路是 A政治革命 洋务运动 新文化 运动 B洋务运动 新文化运动 政治革命 C新文化运动 洋务运动 政治革命 D新文化运动 政治革命 洋务运动 答案: D 试题分析: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进程经历了由器物文明 制度文明 思想文明的进程,这正与福泽谕吉的主张正好相反,因此按福泽的主张中国应沿着思想文明 制度文明 器物文明的进程前进,故 D为正确答案:。 点评: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复杂而曲折的历程,总体而言经历了由器物文明到制度文明再向思想文化转变的过程,但其最突出的特点是与救亡图存的思想紧密相关。 明治维新时期,西服流行的同时,和服 被当作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下来;酒吧多
27、起来了,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西洋歌剧开始唱响,能剧和歌舞伎也在走向兴盛。这反映了当时的日本 A用西方文明提升国民的知识水平 B引进西方文化以巩固统治 C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多元共存 D西方文明占据主导地位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反映出日本在向西方学习中一方面吸收了西方文化中的内容,同时也积极保留了日本传统文化中极具民族特色的东西,体现了外来文化与日本本土文化多元共存的特点,故选 C。 考点: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与特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难度较低,只要读懂材料的基本含义即可选出正确答案:。 清雍正年间,军机处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军机大臣多从
28、 “亲臣重臣 ”中遴选,任命谕旨通常说,命某人 “在军机大臣上行走 ”或 “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 ”。材料中未能体现出 A在军机处办理要务易于保密 B军机处官员便于皇帝宣召 C军机处官员按才德标准遴选 D军机大臣多为临时差遣性质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反映了清代军机处设置的相关内容。军机处设在皇宫之内一方面便于保密,另一方面也便于皇帝召 见军机大臣, A、 B两项正确;军机大臣多为 “亲臣重臣 ”,说明军机大臣并非按德才标准选拔,故 C错误,符合要求, D项在材料中亦有体现。 考点:清代的军机处。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准确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时须仔细体会材料中的含义,再结合所学知
29、识不难得出军机大臣的选拔标准不是德才兼备而是与皇帝的紧密关系。同时,本题属于否定式选择题,应予以注意。 综合题 ( 15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0世纪 8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在广州等地陆续发现了南越王墓等重要历史遗迹。这些发现对研究岭南历史有重要的价值。 材 料一 秦始皇兼并六国后,开凿灵渠,攻打百越,设置南海、桂林、象郡三郡。秦汉之际,中原战乱,秦南海郡龙川县令赵佗举兵兼并三郡,自称南越武王,定都番禺(今广州市),于通向内地的各关口屯兵, “绝道聚兵自守 ”。 刘邦称帝之后,民生凋敝,无力南征,遂封赵佗为南越王, “与剖符通使 ”,命其 “和集百越,毋为南边患害 ”,开通关市。
30、南越国乘机发展,广泛使用铁器工具,海内外贸易也相当活跃。吕后执政,汉朝 “禁南越国关市铁器 ”,赵佗遂自称南越武帝,举兵北犯,战争持续了一年多。吕后去世后,双方罢兵休战。赵佗又以财物收买附属于汉朝的闽越 等部族,势力所及, “东西万余里 ”, “以兵威边 ”。赵佗以皇帝自居, “与中国侔(对等) ”。汉文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遣使对赵佗 “自立为帝 ”的行为予以谴责。赵佗迫于压力,表示 “去帝制 ”,继续 “为藩臣,奉贡职 ”。但在内部, “窃如故号名 ”。 汉武帝决心彻底解决南越国问题,要求南越王赵兴入朝, “用汉法,比内诸侯 ”。南越国相吕嘉等杀汉朝使者及主张 “内属 ”的南越王、王太后,
31、“发兵守要害处 ”。公元前 111年,汉军十万分数路越岭,平定南越并将其地分设为九郡,实行与内地统一的制度法令。 据史记等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 知识,概括指出汉朝对岭南地区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 11分) (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汉平定南越的历史意义。( 4分) 答案: ( 1)变化:从承认南越国半独立状态到无力解决。再到最终制度统一。 (3分 ) 原因:汉朝社会经济状态从凋敝到繁荣;汉朝政治上从分封诸侯王到全面解决诸侯王问题;北方匈奴的威胁基本解决;南越国经济发展,分立的趋势明显。( 8分) ( 2)意义:结束了南越的分立局面;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加强了对岭南地
32、区的管理;促进了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边疆地区的发展。( 4分) 试题分析:( 1)三段材料分别从不同时间说明了南越地区与中原统治王朝之间的关系,所以回答变化时只须将汉代皇帝对南越的态度加以概括即可得到答案:。至于原因分析出汉代和南越当时处于什么样的社会背景即可作出回答。 ( 2)南越分裂割据势力被消灭,既是少数民族臣服于中原王朝,也是地方割据势力重新回到中央集权的管理体制之下,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原王朝和南越两个角度解答积极影响即可。 考点:中国古代社会的统一趋势。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材料信息的能力,总体难度较低。解题时,只须按照题目要求分析概括材料含义即可。就内 容而言
33、,中国古代社会的统一趋势在不断增强,尽管这一过程中偶有反弹,但总体发展方向是非常明确的。 ( 13分 ) 著名学者余英时指出 :科举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 ,它将社会结构紧密地联系了起来 ,形成一个多面互动的整体 ,一直发挥着无形的统合功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科举之善 ,在能破朋党之私。 前此选举 ,皆权在举之之人 ,士有应举之才 ,而举不之及 ,夫固无如之何。既可 (科举 ), 不能应试者 ,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 ;苟能应试 ,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材料二 渐渐 地 ,这些考试 (指科举 )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 ,最后的结
34、果是形成一种制度 ,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 只要中国仍相对地孤立在东亚 ,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 ( 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 ,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 ,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 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 ,而且将其制度化。 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 “朝为田舍郎 ,暮登天子堂 ”式的 “机会均等 ” 的机制 ,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 ,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请回答 : (1)据材料一 ,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汉晋
35、时期的选官制度 ,并通过与上述选官制度的比较 ,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 (7分 ) (2)据材料二 ,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科举制所具有的政治、思想以及整体的统合功能。 (3分 ) (3)据材料三 ,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 (3分 ) 答案: 试题分析:( 1)汉晋时期的选官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分析概括材料一中的内容不难发现科举制的进步性在于打破私人集团对政府权力的垄断。 ( 2)材料二主要说明科举制对思想统一和维护国家稳定有积极推动作用,科举的综合功能就是思想的统一和政治统治的强化功能。 ( 3)主要考查科举制对现代人才选拔的影响。科举制的创新之处
36、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 ,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最大合理性在于机会均等,激励了个人的奋斗。能通过材料归纳出这些,便可以得出问题答案:。 考点:中国古代的科举制。 点评:本题主要 考查中国古代科举制的积极影响,解题时需要将科举制之前后的选官制度与科举制作精细的对比,才能理解科举制的优越性。同时从材料中亦可得出科举制对后世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例如公平合理的竞争机制、激励机制等。 ( 13分)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绩(部分) 时期 内容 备注 春秋战国 牛耕、铁农具 都江堰、郑国渠 测知二十四节气 有利于安排农事 秦汉 楼车 提高播种效率 选种、育秧 提高产
37、量的重要捷径 魏晋南北朝 翻车 齐民要术 隋唐 筒车、曲辕犁 宋元 踏犁 由人力操作弥补耕牛的不足 农桑辑要 元朝政府研发的农业指导用书 十二气历 明清 农政全书 请回答: ( 1)精根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显著特点。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特点表现在那些方面?( 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 3分) 材料二 伴随着第二次科技革命,美国新发明的农机具大量出现并广泛应用,到1899年,近 7万项农机具发明和农业技术得到美国专利局认证,仅播种机就达到 9156 项。 1862 年颁布莫里尔土地法,政府拨地资财建立农学院。同年,美国建立农业部并坚持科研导向。 1887年通过海契法案,展开
38、建立高效农业产业相关研究。各地纷纷举办农业展览会、组织农业协会、发展各种农业杂志,推广农业科技。 1914年,国会批准史密斯 利弗法,从法律上确认此前的各种农技推广工作,并将它们纳入联邦、州、县三级管理结构中。 - 据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 根据材料二,评述美国政府在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举措。( 6分) 答案: ( 1)表现:发明创新农业生产工具;改进耕作技术;兴修农田水利;重视农时;总结推广农业经验。( 4分,每点 1分,任答四点即可) 原因:人多地少;( 1分)小农经 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1分)重农抑商观念的长期影响。( 1分) ( 2)重要举措:抓住科技革命的机遇,鼓励农业机械
39、的发明创造,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迅速实现( 2分);建立农业科研和农机推广体系,促进农业科技化进程( 2分);建立和完善法律体系,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法律保障( 2分) 试题分析:( 1)中国古代在农业发展中体现出精耕细作的特点,这一特点表现在很多方面,就材料一而言, “牛耕、铁农具 ”、 “翻车 ”、 “筒车、曲辕犁 ”等内容体现了生产工具的进步;都江堰、郑国渠则体现出水利工程的兴修; “二十四节气 ”等内容体现了合理安排农时 ;齐民要术、农政全书体现了注重农业经验的积累。根据教材中的相关知识,不难回答中国农业之所以会出现精耕细作的模式的原因是:土地数量少,小农经济的长期大量存在和政府重视农业发展
40、等。 ( 2)在材料二中,可以归纳提炼出美国政府为促进农业现代化而采取的具体措施。 考点: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特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时应关注对图表信息的解读和材料出处的研究,这能提供解题的重要线索。就试题内容而言,难度较低,主要通过中西之间农业发展的古今对比理解农业发展对国家发展和文明进步的重要影响 。 ( 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意志) “所有教士职位都应该脱离那暴虐的教皇,并且要恢复地方主教的职权 ” ;“应该规定,凡属世俗的事都不应该送到罗马判决,只应该由世俗当局处理。 ” 马丁 路德(致德意志民族基督教贵族公开书) ( 1520 年
41、) 材料二 (致德意志民族基督教贵族公开书)第一版印了 4000册,不到一周便销售一空。这本书在一年之中,至少重版了十三次。 克利斯坦(宗教改革) 材料三 九十五条论纲原本只是那个时代教会改革声中的一声 就像一个在黑暗森林中行走的小孩,他划 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 刘新利欧洲文艺复兴史 ( 1)据材料一指出马丁 路德的主张。为什么材料二所述 “公开书 ”销售这么大? ( 4分) ( 2)如何理解材料三中 “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 ”?推动 “点燃了整片森林 ”的力量还有哪些?( 4分) 答案: (l)主张:建立民族教会;司法权实行政
42、教分离。( 2分) 原因:反映了德意志民族的迫切要求;印刷技术的应用。( 2分) (2)理解:路德原本反对罗马教会兜售赎罪券,结果引发了西欧宗教和世俗社会的改革。 力量 :( 2分)国王、诸侯等;人民群众;卡尔文(加尔文)等教会人士。 ( 2分) 试题分析:( 1)概括材料一中的内容即是马丁 路德的主张。马丁 路德的主张(公开书)之所以会大量发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及民众强烈要求摆脱罗马教会残酷统治的愿望,当然印刷的发明为其书籍广泛发行提供了技术支持。 ( 2)结合材料三中信息,可以得出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成果的远远超出其原先的愿望,也就是超出了宗教改革本身。结合所学的知识可知推动宗教改革的力量除马丁 路德之外还有加尔文、亨利八世和西欧的资产阶级。 考点:欧洲的宗教改革。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欧洲宗教改革内容和影响的理解,就内容而言,难度较大。解题时须要在牢固把握教材相关知识点的基础上仔细体会材料中的深沉含义,才能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不仅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而且也是一场政治运动。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