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届广东省华南师大附中高三综合测试(三)历史卷 选择题 某史学家认为: “后世官制,变化繁赜。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军、监察官吏三者之外;此亦可见秦之定制,非漫然而设也 ”以下的相关评述中正确的是 A材料中的 “原理 ”指的是三权分立与制衡 B汉朝的中央官制最早体现了此 “原理 ” C作者对 “原理 ”开创者持赞赏的态度 D作者对 “后世 ”的官制持否定态度 答案: C 世界正在形成一个经济单位,南北美洲和东欧(与西伯利亚一起)生产原料,非洲提人力,亚洲提供各种奢侈商品,而西欧则指挥这些全球性活动。其描述的现象开始于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开辟 C “光荣革命 ” D工业革命 答案:
2、B 下列表述所体现的经济思想不同于其他几个的是 A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而民或不务本而事末,故生不遂 B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富绅,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 C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放商贾之事,阙而不录 D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皆本也 答案: D 美国历史学家杰里 本特利指出:当 1945年同盟围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 “重建世界 ”的主要原因是 A战后欧洲力图重建其中心地位 B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掀起高潮 C战后
3、新的经济体系形成刺激了贸易竞争 D美苏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加剧 答案: D 20世纪 80年代末,邓小平提出了 “韬光养晦 ”的外交战略,强调在国际事物中 “决不当头 ”, “有所作为 ”。这一战略提出的主要国际背景是 A苏联已经解体 B两极格局濒于瓦解 C中美关系好转 D世界多极化正在形成 答案: B 法国政治制度史写道: “1871年的巴黎公社是劳动群众通过其政治代表当家作主的新政治制度的萌芽 ”。对此解读准确的应包括 “巴黎公社 ”是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产物 “劳动群众 ”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主义政权 “政治代表 ”是公社委员 “新政治制度 ”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制度 A B C
4、D 答案: D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 “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这里说的 “插上一刀 ”指的是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A千里跃进大别山 B百万雄师过长江 C挺进大西南 D挥师大西北 答案: A 美国总统在致蒋介石并转重庆人民的信函中说: “为向中国人民 一尤其重庆市民 对于联合国家作战努力之伟大贡献表示敬意起见,兹特附呈纪念状一帧。贵国人民对于侵略者之坚强抵抗,已为贵国之友人树立楷模。 ”此信反映的史实发生在 A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 B国共十年对峙期间 C国共第二次合作期间 D国共全面内战期间
5、 答案: C 美国作家马克 吐温于 1900年 8月 l2 日说他 “同情中国人 ”, 11月 23日更公开宣称他 “也是一个义和团员 ”,无论何时都站在义和团一边,义和团是爱国者 ”。马克 吐温上述言论的主要依据是因为义和团运动 A揭露了清政府的卖国本质 B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 C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计划 D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新觉醒 答案: C 历史学家余英时在研究中国近代历史的过程中提出了 “转石效应 改革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经发动,便如危崖转石,非达于平地不止,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之后,浪潮就会冲击到法律和政治领域。依据上述观点,在中国近代史上引发 “转石效应 ”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
6、争 B 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答案: B 学者余秋雨曾这样评价某国政治制度的演进: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俱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 温和中包含着刚健,渐进中累积着大步。 ”他评价的是 A法国共和政体 B美国民主共和制 C英国君主立宪制 D德国君主立宪创 答案: C 梭伦在一首诗中写道: “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 ”该诗反映的梭伦改革的基本原则是 A维护多数公民利益 B兼顾不同公民群体利益 C关照少数公民利益 D重视男性公民群体利益 答案: B 综合题 (26分 )阅读下列
7、材料: 材料一 民国初年中国的政治发展其实应视为近现代中国史上的第一次民主转型下图 记录了 18331913 年 “民主 ”“共和 ”这两个关键词在部分著作和报刊中出现的频率 一一真假共和 1912 中国宪政实验的台节幕后 材料二 很清楚的,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强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 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 义的社会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 一一新民主主义论 材料三 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 方民
8、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一一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2005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 18331913 年 “民主 ”“共和 ”字眼出现的频率呈现什么趋势? ( 2分)当时导致这一趋势出现的重大政治事件有哪些?( 2分)分析近代中国照搬西方 民主政治 模式失败的原因。( 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毛泽东的主要观点。( 5分)并简单说明我国是如何实现以上两个步 骤的。( 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是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 制建设的?( 5分) 答案: (1)呈现快速增加的趋势。( 2分) 事件:维新变法;辛亥
9、革命。( 2分) 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基础薄弱;专制主义传统深厚;教育水平低下,民主意识淡薄。( 6分) (2)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当前的目标是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以后的目标是建立社 会主义社会。( 5分) 第一步:国共合作、 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4分) 第二步;三大改造。( 2分) (3)平反冤假错案:颁布 1982年宪法,逐步建成以宪法为核心的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改 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完善政治协商制度;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民族团结:加强基层政权和基层民主建设: 1999年 “依法治国 ”被正式写入宪法。(任答 5点给 5分) (26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
10、03年(英国)最富裕的 1.4%的家庭取得国民总收入的 15. 7%,到1867 年, 0. 07%的家庭就取得 l6.2%的国民总收入 l867 年,占家庭总数约 3 4的劳动者 家庭在国民总救入中只占有不到 40%的份额,而占家庭总数约 l 4的中上社会阶层则占 有国民总收入的 60%强 一一摘自钱乘旦工业革命中的贫穷 材料二; 19世纪下半期英国工业生产与工资增长指数 (1900年 =100) 一一以上表格根据全球通史有关数据整理制定 材料三 本杰明 迪斯雷利 的小说西比尔对 19世纪中期的英国社会阶级的分化 作了以下描述: “两个民族(富人和穷人),它们之间没有往来、没有同感;它们好像
11、不同地 带的居住者即不同行星上的居民,不了解彼此的习惯、思想和感情;它们在不同的繁育情况 下形成,吃不同的食物,按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不受同样的法律支配 ” 注 :英国政治家,保守党领袖, 1868年、 1874年两度出任英国首相当政时期推行 了一系列社会改革措施,包括把投票权延伸至工人阶级男性、工会的合法化和罢工的权利条 款等。 材料四 富裕市民的 “占有阶级 ”,即 “资产阶级 ”,和依赖工资的工人的 “劳动阶级 ”, 即 “无产阶级 ”,这两个阶级之间不可避免地要发生斗争和战争和平解决问题,已经为时 过迟 只要小小的撞击,就足以引起雪崩然后,战斗的呼喊就会传遍全国: “向宫殿 开战,给茅
12、屋和平! ” 一一摘自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了当时英国的哪些社会现象( 6分)分析这些现象产生的原 因。( 6分) (2)依据上述材料,针对当时英国社会阶级分化的问题,本杰明 迪斯雷利和恩格斯在认 识上有何不同?( 6分)他们两人之中谁的认识更符合英国历史发展的客观事实?( 2分)为什么?( 6分) 答案: (1) 19世纪上半期,英国社会贫富分化严重。( 2分) 原因:第一次工业革命使拥有生产资料的资本家(或工业资产阶级)财富迅速增长,而 劳动者(或工人阶级)相对贫困。( 2分 ) 19世纪下半期,英国工业生产迅速发展。( 2分) 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
13、( 2分) 19世纪下半期,英国工人的工资水平增长幅度较大(或经济待遇有较大改善)。( 2分) 原因: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发展;殖民掠夺给英国带来财富的迅速增长;工人为争取 经济权利不断进行斗争。(任答 2点即给 2分) (2)迪斯雷利:从改良主义思想出发,主张通过政府改革,提高 “穷人 ”阶级(无产阶级) 的政治地位,缓和社会矛盾。( 3分) 恩格斯:从阶级斗争的思想出发,强调工人阶级应该以暴力革命(武装斗争)的方式反 对资产阶级统治,求 得自身解放。( 3分) 迪斯雷利的认识更符合英国历史发展的客观事实。( 2分) 因为:英国资本主义制度适应当时英国经济发展(或生产力发展)需要( 2 分) 英国并不具备工人阶级通过暴力革命夺取政权的条件( 2分) 19世纪中后期英国政府的一系列改革缓和了社会矛盾,推动了英国社会的稳定发展 (2分 )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