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0 ,大小:62.19KB ,
资源ID:334638      下载积分:1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33463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1年河北省南宫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doc)为本站会员(bowdiet14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1年河北省南宫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doc

1、2011年河北省南宫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选择题 下列区域经济集团按正式成立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欧盟 东盟 北美自由贸易区 亚太经合组织 A B C D 答案: D 英国通史中说: “ 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为单位 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为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依据材料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A火车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很大 B火车的发明使人养成了戴手表的习惯 C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D科技发明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答案: C 1625年,运往欧洲的棉布为 22.15万匹,到 1 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棉织品

2、不仅比毛织品轻,而且便宜 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该材料主要说明的是 A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 B资本流动带动工业革命 C市场需求刺激工业革命 D经济发展要求工业革命 答案: C 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 “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他任何一种手段或力量为基础,不如说是以蒸汽机为基础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蒸汽机提供动力,工业生产进入机器大生产时期 蒸汽机使用技术不断提高,推动了动力理论的发展 蒸汽机促进交通运输的发展,使世界联系更加紧密 欧洲列强以武力侵略为主转向以商品输出为主 A B C D 答案: B 17世纪,荷兰成为世界上的 “海上

3、马车夫 ”,但 “海上马车夫 ”不能说明的是 A荷兰对外贸易发达 B荷兰有一支强大的商船队,可以垄断世界航运业 C马车是荷兰的主要运输工具 D荷兰造船业和运输业发展较快 答案: C 20世纪后半叶以来,大众传媒的发展非常迅速,正在崛起的媒介是 A印刷媒介 B电波声像媒介 C互联网 D报纸广播和电视媒介 答案: C 列强争夺在华的铁路修筑权,带来的客观积极作用是 清政府丧失了铁路及沿线的所有权 促使部分清朝官员认识到修铁路的紧迫性 修铁路成为中国人救亡图存的强烈愿望 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A B C D 答案: D “黄金周 ”假日是人们休闲放松的一种方式,也拉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它透出的主要历史

4、信息是 A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B旅游业、餐饮业的快速发展 C假日经济是一种新经济 D是几千年来家庭生活的重大变革 答案: A 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在与西方文化交融碰撞中孕育出了许多新的富有民族传统特色的新生事物。以下最具有代表性的是 A旗袍 B铁路 C京剧 D电影 答案: A 近代中国社会风俗的变化呈现出严重的不平衡,主要是因为 A列强侵略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B清政府对外开放的地域集中在东部 C中国各地经济的发展严重不平衡 D中国各地的风俗习俗严重不平衡 答案: C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迅速蔓延全球,对全球经济造成冲击。这说明经济全球化 A是社会生产力发展

5、的产物 B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失衡 C直接带来经济风险的全球化 D导致了贫富分化更加严重 答案: C 胡佛说: “我们没有达到目标。但是,只要给我们机会,我们会继续执行过去八年的政策。 ”这里 “过去八年的政策 ”是指 A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B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C解决经济大危机的政策 D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措施 答案: B 折线图说明了什么问题 A 1932年的工业产值比 1929年下降了 36.2亿美元 B此表证明了苏联这个时期重工业急速发展起来的史实 C随着时间的推移,世界工业生产不断扩大 D世界范围的大萧条沉重打击了资本主义各国的工业生产 答案: D 20世纪 30年代,美国成立了著名

6、的田纳西流域管理署,负责对田纳西河进行综合治理,这是当时美国兴办的最大的工程,包括建立水电站提供廉价电力、生产化肥、植树造林,以及控制洪水泛滥、防止水土流失等。美国政府建立这一工程的直接目的在于 A拉动就业以缓和社会矛盾 B发展农业以摆脱经济危机 C兴修水利以防止水土流失 D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答案: A 2008年 9月,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宣告申请破产保护后,全球股市出现巨大波动,亚洲、欧洲各国股市纷纷下跌。这说明当今世界不断加强的趋势是 A经济多极化 B经济全球化 C经济区域集团化 D世界经济体系以美国为主导 答案: B “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的主要宗旨是 A降低关税,减少关税

7、壁垒 B推行实施互惠和非歧视原则 C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 D美国操纵世界贸易 答案: C 一些史学家认为, “以 一半是失败 ,因而也就有另一半是成功 这种较长远的政治眼光看来,诸如赫鲁晓夫这样伟大的革新者们,只有在当他们的经历成为历史以后,才能得到我们充分的理解和尊敬。 ”上述观点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 A彻底冲破了苏联原有模式的束缚 B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原有观念的束缚 C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模式 D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苏联的军事力量 答案: B 赫鲁晓夫从美国种植玉米的成功看到了提高粮食产量和给畜牧业提供大量饲料的前景,于是大力推广种植玉米,在伴有行政命令式的要求之下,玉米的种植面积迅猛扩大,

8、但由于很多地方因生长条件欠佳和管理不善,产量并不理想。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玉米运动 ”失败的原因不包括 A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B生产管理不善 C超越了生产力水平 D忽略自然地理条件 答案: C 据统计,从 1929年 7月到 1930年 7月,在苏联农村中,牛减少了 20%,马减少了 13%,猪减少了 33%,羊减少了 26%。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农业集体化政策的强行实施 D为配合社会主义工业化 答案: C 1921年,列宁曾说: “内战使一切陷于停顿,现在我们必须从头做起。 我们希望建立一种给外国人的工商业承租权的制度,来加速我们的经济发

9、展。 ”这种想法后来在什么政策中付诸实施 A新经济政策 B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 C农业集体化运动 D五年计划模式 答案: A 20世纪 50年代后期,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 费里德曼创立了 “货币主义 ”理论。主张通过对货币供应的管理调节经济,反对国家全面干预经济,公开与凯恩斯主义唱反调。 70年代初,开始受到普遍重视,并因此于 1976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二战后至九十年代美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体现了米尔顿 费里德曼这一主张的是 A二战后,经济进入 20年的快速增长时期 B 20世纪 50年代后期到 60年代末经济出现复苏局面 C 20世纪 70年代初,经济出现滞胀局面 D 20世纪 80年代初,经

10、济复苏并持续增长 答案: D 有人称罗斯福新政是 “社会主义计 划经济 ”政策,这一看法的缺陷是 没有从政策实施的根本目的上看问题 没有看到政策是在一定限度内的调整 只看现象不看本质 没有从发展的、辩证的角度看问题 A B C D 答案: A 20世纪 30年代的经济危机也给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机遇,这主要是指 A有些国家法西斯势力趁机扩大政治影响 B各国加紧对国际市场争夺 C各国加紧对殖民地半殖民地进行掠夺 D迫使政府调整政策,加强对经济干预 答案: D 以凯恩斯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美国历届政府不包括 A罗斯福政府 B杜鲁门政府 C艾森豪威尔政府 D克林顿政府 答案: D 与近代相比,二

11、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不同之处是 A发达国家居于主导地位 B建立起制度性协调机制 C最终实现自由贸易政策 D欧美与其他地区差距悬殊 答案: B 20世纪 70年代,美国相继两次宣布美元贬值,各国纷纷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采取浮动汇率制。这一现象说明 A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B美元不再是世界货币 C国际贸易实现自由化 D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 答案: A 1524年,有人说西班牙已 “位于世界的中央 ”。这主要是因为西班牙 A属于世界贸易的中心地区 B发展成为世界殖民大帝国 C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继英国以后掌握世界霸权 答案: B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出现 “价格革命 ”的主要原因是

12、A封建主恣意采购各种贵重商品 B大量贵金属涌入欧洲造成金银贬值 C社会分化和西欧封建制度解体 D欧洲市场充斥世界各地的商品 答案: B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这样总结道: “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 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 ”对这一观点最恰当的解释是 A否认了航海家们的贡献 B突显了企业家的作用 C企业家为航海活动提供了物质支持 D资本的发展是海外扩张的根本原因 答案: D 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 “昔日女布 (指土布 )遍于县市,然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下列对这段材料的解说中不正确的是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传统手工业面临破

13、产 C中国卷入世界市场 D民族资本主 义产生 答案: D 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 “庄园 ”一词,指被圈占的成片土地。唐代均田制实行后, “庄园 ”一词的使用更普遍。这反映了均田制实施后 A井田制得以恢复 B不存在土地私有现象 C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 D庄园由中央直接管理 答案: C 周杰伦曾经唱道: “消失的旧时光 l943 老街坊小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 ”下列情况与歌词中的现象不可能同时出现的是 A报纸撰文介绍国产电影片 B人们谈论知名导演的电影 C人们观看当地的电视节目 D电影院上演孤儿救祖记 答案: C 中华民国成立后,我国境内出现了大量通俗性报刊,其主要特点

14、是 A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 B更加强调商务信息传递 C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 D多数是由西方人创办的 答案: C 1949年 ll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的成立 A是国人自办邮电通信事业的开始 B说明邮政通信开始囊括中心城市 C开创了邮政和电信合一的新时代 D使我国开始与国际邮电事业接轨 答案: C 在现代中国,马车、人力车、电车、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并行使用,最主要的原因是 A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B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 C各种交通工具大量并存 D地方政府提倡程度不同 答案: A 近代婚俗变化的表现是 A删繁就简,仿西式婚礼 B婚姻完全自主 C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D定亲迎娶有一整套烦

15、琐的程序 答案: A 下列现象反映了西方饮食文化对中国传统食俗产生重要影响的是 A洋葱进入老百姓的饭桌 B粤菜等四大菜系的形成 C中国人开始经营西餐馆 D中餐与西餐并行于中国 答案: A 17世纪,英国雷莱爵士指出: “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贸易。 ”下列史实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葡萄牙垄断与东方的贸易 B西班牙建立起殖民大帝国 C荷兰发展成 “海上马车夫 ” D英国推行 “重商主义 ”政策 答案: D 19世纪是英国百货公司的世纪, “从街上望去,便宜的商品堆积如山 各样商品多得好象要流到门外。 ”这种状况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城市化导致人口的大量增加 B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C消

16、费观念变化促进经济发展 D机器大生产取代了手工生产 答案: D 1970年,苏联工业利润总额从 1965年的 225亿卢布提高到 560亿卢布,国民收入年均增长也随之提高。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企业取得独立自主地位 B “加速发展战略 ”的实施 C “新经济体制 ”广泛推行 D斯大林体制最终被废弃 答案: B 在斯大林模式下,苏联全国是一个统一的 “大工厂 ” 甚至 “每一双皮鞋或每一件内衣,都要由中央调配 ”。这表明斯大林模式 A实行指导性计划管理 B完全排斥市场调节 C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 D导致生活物资的短缺 答案: B 20世纪 30年代初,苏联领导人曾在一次演讲时强调: “已经是布尔

17、什维克自己成为专家的时候 了 技术决定一切。 ”这主要是着眼于 A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发展农业集体经济 D进行工业化建设 答案: D 1921年苏俄实行固定的粮食税, l933年美国政府规定由政府收购剩余农产品。两者的相似之处是 A消除了阶级予盾 B讽整了工农关系 C制约了农业发展 D加强了宏观调控 答案: D 列宁认为,在苏俄 “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 ”是错误的。导致这种错误的根本原因是 A扩大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范围 B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很快灭亡 C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的作用 D西方列强对苏俄的武装干涉 答案: C 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主要特征有 让

18、市场充分发挥调节作用 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进行大规模的国有化改革 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控制 A B C D 答案: A 美国思想体系 “在每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 ”20世纪 90年代,美国 “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 ”的举措是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B实行自由放任主义经济政策 C积极推行资产阶级强权政治 D大力扶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答案: D 罗斯福总统就职时说: “在此紧急关头 ( 美国人民 )选我出来实现他们的愿望。 ”为实现人民的愿望,罗斯福采取的措施是 A坚持自由放任 B推行以工代赈 C实行计划经济 D厉行专制独裁 答案: B 1933年,美国成立农

19、业调整署,购买并屠宰了大量牲畜,其主要目的是 A增加肉类储备应急救济 B减少农业津贴开支 C提高并稳定农副产品价格 D缓和农场主间的竞争 答案: C 第二次工业革命引起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其主要表现是 A垄断组织的产生和发展 B社会财富日益高度集中 C商品价格控制不断加强 D国际垄断集团开始出现 答案: A 某同学进行了 “第二次工业革命过程中社会变迁 ”的研究性学习。下列事实不能证明其观点的是 A艾克斯穿着人造纤维的衣服 B爱丽丝乘坐汽船到德国旅游 C李克尔梅潜心学习化工技术 D摩尔根家族投资于石油工业 答案: B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22分): 材料一 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没有造

20、成生产力的提高,而这一点在我们党纲里却被认为是刻不容缓的基本任务 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 1921年春天我们就在经济战线上遭受了严重的失败。 列宁新经济政策和政治教育的任务 材料二 应该利用资本主义 (特别是要把它引到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上去 )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列宁论新经济政策 材料三 列宁说: “改造小农 是需要经过几代人的事情。只有有了物质基础,只有有了技术,只有在农业中大规模地使用拖拉机和机器,只有大规模地实行电气化 才能根本地和非常迅速地改造小农。 ” 一俄共 (布 )第十次代表大会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中 “经

21、济政策 ”的含义,说明 1920年底苏俄实行该政策的目的。( 6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苏俄实行 “国家资本主 义 ”的措施及其直接目的。( 8分) (3)材料三说明列宁认为改造小农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列宁对小农问题的认识说明了什么?( 8分) 答案: (1)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 分)目的:摆脱严重的经济困难;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 4分) (2)措施:将部分国有企业以租让制和租借制的形式转给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 4分)直接目的:改造小农经济;提高社会生产力。( 4分) (3)基本条件:农业生产实现机械化、电气化等物质条件。( 4 分)说明的问题:注重从经济文化相对落

22、后的实际情况出发,探索从小农经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 4分 ) (如答其他且符合题意,同样正确 ) 阅读下列材料( 28分): 材料一 半个世纪以来,欧洲人为实现 “统一的欧洲 ”,一直进行着不懈的努力。2004年 5月 1日,欧洲联盟迎来了历史上最大规模和最富雄心的一次扩张。波兰、匈牙利、捷克等 10国的加入使欧盟增加至 25个,经济总量与美国不相上下,整体实力有所增强。欧盟轮值主席爱尔兰总理伯蒂 埃亨评价说,这 l0 国加入欧盟是自 15年前柏林墙推倒之后欧洲统一进程迎来的又一高峰。 材料二 在对伊拉克动武问题上,美国与德国、法国之间的分歧严重。恼怒之际,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脱口向

23、 德法甩出了一句 “这是陈旧的欧洲 ”!在他看来,北约的重心正东移到 “新欧洲 ”,这里的波兰、波罗的海三国等北约新成员国,还有即将加入欧盟的中东欧小国似乎更赞同美国计划的对伊行动,与 “老欧洲 ”大国相比,这些欧洲小国对美国更为忠诚,配合美国展开了一系列外交攻势。 这次动员这些小国向德国和法国叫板,是美国首次公开发挥 “新欧洲 ”小国的作用,对欧洲的一体化和团结是严峻的挑战。 根据新华网有关资料整理 请回答: (1)欧洲共同体从 l967年成立之初的 6个成员国,发展到 2004年的 25个成员国。请分析 20世纪 60年代以来 ,欧洲迅速走向一体化的原因和影响。( 14分) (2)二战后至今,欧洲统一的过程有何显著趋势 反映了当今世界的哪些发展特点 ( 10分) (3)有人说,欧洲中部时间 5月 1日零点那声钟声,是欧盟新纪元的开始;但也有人说,那是一片未知的水域的起点。据材料二说明一体化发展趋势面临的问题。( 4分) 答案: (附加题 10分)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也引起了社会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 1)世界市场是通过哪些方式建立起来的? ( 2)从工业革命以来的社会变化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答案: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