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年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选择题 下面的汉代画像石拓片和民间剪纸作品 ,形象地反映了中国古代( ) A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B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C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D乡村生活的祥和富足 答案: B “重农抑商 ”的观念与政策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理解错误是 ( ) A重农抑商政策并不禁止商人追求利润 B重农抑商观念是中国农耕社会的产物 C重农抑商政策提升了战国时秦国国力 D重农抑商观念在明清时期已基本瓦解 答案: D 20世纪 20年代开始, 列宁在苏维埃俄国提出 “新经济政策 ”;毛泽东重视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并开创 “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
2、 ”的道路; 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推行 “新政 ”; 80 年代邓小平在中国提出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有这些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互相学习借鉴 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 C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D实事求是这一人类智慧的意义是世界性的 答案: D 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从人类文明演 进的角度看,它对中国最主要的影响是( ) A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 B自然经济迅速崩溃 C现代化进程开始启动 D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答案: C 英国人麦考利 1830 年说: “如今我们国家比 1790 年还
3、穷吗?我们坚决相信,尽管统治者有种种管理不当之处,但英国一直变得越来越富。有时略有停顿,有时暂时倒退,但总的趋势是不容置疑的。 ”这一说法的主要历史背景是( ) A国际局势平稳发展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C工业革命成效显著 D西方殖民主义体系确立 答案: C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一股反全球化的浪潮滚滚而来。这主要是因为全球化导致了( ) 全球环境的恶化 南北差距的进一步拉大 发达国家就业机会的减少 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 A B C D 答案: D 明朝中后期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 ”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商品经济繁荣 B手工业发展迅速 C资本主
4、义生产关系萌芽产生 D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答案: C 李鸿章认为: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西方利器,欲学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上述认识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A引进了西方一些近代生产技术 B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接受了西方近代政治制度 D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 答案: C 随着汽车、火车、轮船在近代中国的出现, “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 ”这样的竹枝词也开始流行起来,这反映了( ) A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B新式交通工具并没有改善人们的出行状况 C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 D人们从没有停止过对交通工具改进的追求 答案
5、: A 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是( ) A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中国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国决定开发西部 答案: B 苏联农民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地对老婆说: “我们可以炸鱼吃了! ”老婆说: “没有油啊! ”伊万说: “那就煮! ”老婆说: “没有柴啊! ”伊万气坏了,抓起鱼扔进河里 那鱼刚进水,就探出身体,高举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 ”该笑话主要针对了斯大林时期的(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片面发展重工业政策 D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答案: C 欧洲联合的进程从 1951年签订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开始,不断向前发展。下列
6、哪一事件标志着欧洲的联合从以经济为主扩大到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 ) A欧共体成立 B欧洲统一大市场的运作 C欧盟成立 D欧元正式使用 答案: C 人们在历史研究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 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哥伦布航行到美洲这一事件,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美洲土著则立足自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的引导下,人们又有了新的认识。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 A欧洲 /发现,美洲 /文明遭遇,全球史观 /侵犯 B欧洲 /文明遭遇,美洲 /侵犯,全球史观 /发现 C欧洲 /侵犯,美洲 /发现,全球史观 /文明遭遇 D欧洲 /发 现,美洲 /侵犯,全球史观 /文明遭遇
7、答案: D 明朝中期以后,私营手工业在许多行业取代以前占主导地位的官营手工业、这主要是因为( ) A官营作坊产品 有限 B私营作坊工人增加 C资本主义的萌芽 D商品经济的发展 答案: D 至 20世纪 90年代中期,我国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 A沿海开放城市 经济特区 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地 B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地 C内地 沿海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经济特区 D经济特区 内地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答案: B “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 “1 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 1978年增长 49%。 ”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实
8、行(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答案: A 四川地震灾后重建任务艰巨,除努力自救外,中国如需向国际社会寻求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应该向下列哪一国际机构提出申请( ) 答案: A “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 ”。这首新民歌创作的时代背景是( ) A改革开放新时期 B农业合作社高潮中 C “大跃进 ”运动 D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答案: C 下表反映了英国农业人口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是( ) A工业化 B殖民战争 C资产阶级革命 D第一次世界大战 答案: A 导致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瓦解和封建土地
9、所有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诸侯国相继承认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 B封建的剥削方式逐步产生并发展 C战国时各国进行变法确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D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答案: D 瓷器在英文单词中是 CHINA。古代中国瓷器制造领先世界,被西方国家誉为 “瓷器大国 ”。中国瓷器大量输出国外,远达欧洲、非洲,是从哪个朝代开始的( )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答案: A 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 展现了一代晋商乔致庸的传奇一生。晋商等商帮活跃的时期是( ) 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 答案: D 17世纪世界头号贸易强国、被称为 “海上马车夫 ”的欧洲国家是( ) A葡萄牙 B西
10、班牙 C荷兰 D英国 答案: C 1851年 5月 1日,万国博览会在伦敦开幕,前来剪彩的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反复使用一个词 语,来表达自己的兴奋情绪:荣光、荣光、无尽的荣光。在当时能让英国女王感到 “荣光 ”的参展产品是( ) A万能蒸汽机、火车机车 B电灯泡、电动机 C汽车、汽轮 D电话机、内燃机 答案: A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社会并存的经济成分有( ) 自然经济 民族工业 洋务企业 外国资本主义企业 A B C D 答案: A 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 ,它 “新 ”在( ) A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B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C国家控制经济命脉 D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
11、 答案: D 下列关于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新中国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 B “大跃进 ”期间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C 19561966 年经济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D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城市取得突破 答案: C 20世纪 50年代初,中国面临的困难是 “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政府( ) A推行了土地改革 B组织了人民公社 C实施了 “一五 ”计划 D发动了 “大跃进 ” 答案: C 一位中国古代的妇女,她已经能够在分散于宅屋之间和城郊乡村等地的 “市 ”里
12、购物,还能在大街小巷看到叫卖食品杂物的小贩。这位妇女最有可能是生活在( ) A汉代 B春秋 C唐代 D宋代 答案: D 流行语是带有明显阶段性历史色彩的词汇,印证了历史发展的进程。下列四组流行语能够反映建国初期历史的一组是( ) A工业化、三大改造、过渡时期、一五计划 B红卫兵、走资派、伟大的舵手、造反派 C身份证、包产到户、私营企业、发家致富 D互联网、安居工程、股票、房地产 答案: A 1967年,英国工党领袖麦克米伦在参加首相竞选时提出的口号是: “让每个英国人都成为股东。 ”这一口号包含的主要思想是( ) A “混合经济 ” B “经营者革命 ” C “人民资本主义 ” D建设 “福利
13、国家 ” 答案: C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近代经历了产生、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的 “三次高潮 ”,它的不同点是( ) A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以轻工业为主 B都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 C一直受到中国政府的严厉限制 D始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但又对外国资本主义有依赖 答案: C 斯塔里夫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 “(苏联的)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 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 ”当时的 “模仿 ”主要是指( ) A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B人民资本主义的推行 C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 D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 答案: A 徐珂清稗类
14、钞记述: “先由男子陈志愿于父母,得父母允准,即延介绍人约期订邀男女会晤,男女同意,婚约始定。 ”这反映晚清婚俗的变化是 ( ) A媒妁之言控制婚约缔定 B婚姻尊重当事人的意愿 C婚姻听凭父母安排 D婚姻仪式简约文明 答案: B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是( ) 世界银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关贸总协定 联合国 A B C D 答案: A 综合题 ( 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真正的天赋在于,它懂得改变。 ”“( 20世纪 30年代)当绝望和大萧条袭来的时候, 通过新的政策、新的工作和新的共同目标战胜了恐惧。是的,我们可以! ” 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演讲文摘 ( 1)材料
15、一中 “新的政策 ”是指什么?( 2分)该政策 “新 ”在何处?( 2分) 材料二 苏联虽然号称 “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 ”,但主要消费品长期供应不足。1985 年苏联人均收入为西方国家的三分之一左右,生活水平与西方的差距更大。而且,主要消费品长期短缺、供给不足,经常需要凭票供应,暗藏了通货膨胀的危险,人民生活水平从一战前的欧洲第五位下降到在八十年代的居世界第八十八位。 1985年人均住房面积仅 15平米,为西方国家 50%;每百户汽车拥有量为 14辆,仅为西方国家的 17.50%。 全球通史 ( 2)材料二反映了苏 联社会发展的什么问题?( 2分)为此, 20世纪 80年代后期,苏联曾进行过
16、什么改革?( 2分)结果如何?( 2分) 材料三 注:粮票( 1955年起发行至 1993年停止流通)曾关系到国计民生,虽已退出历史舞台,但仍能昭示那个时期的经济体制特色,颇具史料价值。新中国第一张股票是 1983年 7月 8日由深圳市宝安县联合投资公司发行的,它打破了 “股票是资本主义的专利 ”的旧观念。此后,上市公司在中国纷纷涌现。 (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图一到图二反映出中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分) 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分) ( 4)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2分) 答案: (1)新的政策:罗斯福新政。( 2分) 新: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17、2分) (2)问题:经济发展极为缓慢,人民生活水平低。( 2分)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 2分) 结果失败,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2分) (3)变化:由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2分) 原因: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2分) (4)启示:经济体制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创新。(或经济改革要依据国情,实事求是;要善于总结和借鉴他国的经验和教训等。)( 2分,言之有理即可。) ( 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91933 年爆发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更加助长了本已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浪潮,各国间的关税大战愈演愈烈。美国将关税水平提高至 53,推动了 45个国家不同程度地
18、提高了关税。国际贸易进一步趋于萎缩,而这反过来又加深了危机本身。深刻的教训,促使各国开始认识到在生产国际化日益发展的背景下,广泛开展国际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 杨起善关贸总协定与复关对策研究 材料二 作为世界性则,保证了国际贸易的相对自由、透明及其稳定性,极大地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增长和发展。据统计,自总协定 成立以来,世界贸易总额增长了 10倍上。 关贸总协定知识读本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关贸总协定成立的原因。( 2分)并指出关贸总协定的作用。( 2分) 材料三 ( 2)材料三中,图一是哪一国际组织的标志?( 2分)图二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何种趋势?( 2分) ( 3)材料三中,图三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4 分)你认为应如何正确对待?( 2分) 答案: (1)原因:贸易保护主义阻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美国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并积极倡导建立国际贸易组织;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等。( 2分,答出两点即 可) 作用: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促使世界贸易朝体系化和制度化的方向发展。( 2分) (2)世界贸易组织。 (2分 ) 经济全球化趋势。 (2分 ) (3)原因: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引发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威胁人类的生存等。( 4分) 对待:积极顺应全球化趋势,趋利避害等。 (2分 )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