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年宁夏银川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选择题 诗经云: “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这种现象开始出现于 A商朝 B西周 C春秋 D战国 答案: C 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是 A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经济特区 -内地 D经济特区 -沿海经济开放区 -沿海开放城市 -内地 答案: A 既是南京条约中被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 1980年被正式确定为经济特区的城 市是 A广州 B珠海 C福州 D厦门 答案: D 从 1978年到 1992年,历经 14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
2、义道路最终有了明确方向。这里的 “方向 ”指 A对内进行改革同时对外开放 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长期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 D “从西至东,从北至南, 机械装置遍及四方,世界获得了一种新的动力,一个时代的风气如新世界的大河汹涌奔腾,不可阻挡。 ”材料描述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历史人物的贡献密切相关 A哈格里夫斯 B瓦特 C爱迪生 D贝尔 答案: B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所经过的大洋的先后顺序是 A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B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C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大西洋 D大西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答案: A 美国人哈默被称
3、为 “红色资本家 ”、他 23岁时到苏俄访问,为俄国人购买了100 万美元的小麦,列宁接见了他,并授予他在苏俄开采石棉的特许权。他 81岁时乘坐自己的专机进入中国,他旗下的西方石油公司随后也成为首批进入中国的企业。以上活动发生的重要历史时期分别是 A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中国处于改革开放新时期 C苏联实施 “一五 ”计划的时期,中国处于 “大跃进 ”时期 D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中国处于 “文革 ”时期 答案: B 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 凡尔纳的著名作品八十天环游地球讲述了公元1872年, 主人公福克与人打赌,用 80天环游地球的故
4、事。在当时,现实中的凡尔纳要环游地球,可以使用的交通工具有 火车 轮船 汽车 飞机 A B C D 答案: A 针对 1929年的经济危机,有的学者认为:危机并不一定就绝对是一件不好的事情。 “危机 ”这个词本身就包含着 “危害 ”和 “机会 ”两层含义。就资本主义发展而言, “机会 ”指 A国家获得了对外扩张的好时机 B调整生产关系,经济重新获得活力 C部分企业获得重生的有利时机 D给部分政客提供了有利的政治时机 答案: B 前苏联著名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这样一个情景:冬妮亚和她的丈夫乘坐的列车因缺少燃料,被迫停在铁路工地附近,工地负责人表示,工地可以提供燃料,但列车上的乘客必须参加一天的
5、义务劳动。这种情景符合 A新经济政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 B 就实质而言,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经济改革失败的相同原因是 A改革重点放在农业或工业上 B美苏争霸加剧了苏联的经济困难 C缺乏正确的理论、周密的计划和必要的实践 D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答案: D 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一套自我调节的机制,主要表现 推行较广泛的社会福利制度 变革社会制度 实行计划经济 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宏观管理 A B C D 答案: C 下面三幅图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欧元成为世界通用货币 B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明显 C世界银行主宰世界经济 D世界经济多极化
6、格局形成 答案: B 下列不同时代生产发展速度的数据表深刻地揭示出 A人类文明分成四个阶段 B社会生产力呈匀速上升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生产发展存在平均速度 答案: C 1956年全国高考的作文题是 “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 ”。下列事件不可能发生在这个 “幸福的年代里 ”的是 A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D “一五 ”计划即将完成 答案: A 艺术创作反映了时代特征。作为直接证据,图的宣传画可以用于研究新中国成立后 A三大改造和 “一五计划 ”的实现 B经济建设历程中的 “左 ”倾思想 C “文化大革命 ”的历史与教训 D邓小平全面改革开放的
7、理论思想 答案: B 1947年,上海五家印制钞票的印刷厂一分钟印制 1600万元的纸币,日夜赶制仍不 能满足需要。后来,国民政府只好发行 10万元的大钞。这给民族工业带来的影响是 A提供了更多的民族资本 B使民族工业得到恢复和发展 C减轻了官僚资本的压迫 D使民族工业遭到了致命打击 答案: D 春秋战国时期,被称为我国 “农用动力革命 ”的是指答案: B 下列措施有利于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有 重农政策 兴修水利 轻徭薄赋 编写农书指导生产 A B C D 答案: D 唐代诗人王绩在田家一诗中写到: “倚床看妇织,登垅课儿锄 ”对诗中反映的生产模式表述错误的是 A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B以家庭
8、为生产生活单位 C生产目的是为了生活的需要和缴纳赋税 D生产中存在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答案: D 中国古代每一个历史时期手工业发展的水平,常以某种手工业品为代表,下列搭配准确的是 A商周 铁器 B秦汉 彩瓷 C唐宋 青铜器 D明清 棉布 答案: D 唐人张籍在贾客乐中写道: “年年逐利西复东,姓名不在县籍中。农夫税多长辛苦,弃业宁为贩宝翁。 ”该诗反映的现象是 A商人经商获利刺激农民弃农经商 B商人好逸恶劳,弃农经商 C农民赋税沉重,被迫弃农经商 D唐朝商业繁荣,农业落后 答案: C 以下是电视剧中西汉长安 “市 ”的场景,其中不符合历史真实的是 A “市 ”的四面建有围墙 B “市 ”里有专
9、职管理的官员 C “市 ”门内外店铺林立 D晚上 “市 ”门紧闭 答案: C 被誉为 “山西紫禁城 ”和 “华夏第一宅 ”的晋中王家大院,包含三大建筑群,共有大小院落 123座,房屋 1118间,面积共 45000平方米。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晋商, “以商贾兴,以官宦显 ”,在晋商做官发财之后,大兴土木。这一现象产生的的消极影响是 A留下了丰富的晋商文化 B影响了工商业的扩大再生产 C使手工业缺乏市场 D有利于农业经济商品化 答案: B 茅盾在小说春蚕中写道: “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 老通宝不很明白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
10、一天一天贵起来。 ”这段材料从根本上反映了 A商品经济对小农经济的冲击 B农民阶级的愚昧落后 C自然经济已经退居次要地位 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案: A 1900年,蔡元培写了一则征婚启事: “1.女子须不缠足者; 4.男死后,女可再嫁; 5.夫妇如不相合可离婚。 ”这反映出近代中国出现的社会新习俗有: 恋爱自由,婚姻自主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妇女解放,男女平等 提倡天足,反对缠足 A B C D 答案: C 在广泛吸收欧美服饰优点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国近现代民族服饰是: 长袍马褂 中山装 列宁装 旗袍 西装 A B C D 答案: C 随着汽车、火车、轮船在近代中国的出现, “乘客不分男女座,
11、可怜坐下挤非常 ”这样的竹枝词也开始流行起来,这反映了 A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B新式交通工具并没有改善人们的出行状况 C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 D人们从没有停止过对交通工具改进的追求 答案: A 中国矿产资源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后遭到严重的破坏,图为德国在山东东路路矿公司的铜牌,类似的公司给中国造成的危害,影响最大的是 A轻工业 B重工业 C军事工业 D民族工业 答案: B 中国近代民族企业举步维艰,但是中国民族企业像一颗小树在夹缝中还是逐渐生长。以下两家近代企业的共同点有 它们都采用机器生产 都是近代中外合资企业 都是洋务运动的直接产物 是近代民族工业的代表 A B
12、C D 答案: C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20分) 材料一 唐诗云: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 “(扬州)夜桥灯火连星汉,水 郭帆樯近斗牛 ”。 材料二 宋诗云: “远闻叫声声,衣服两大堆,件件来回经。 ”“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 材料三 著名的(晋商)旅蒙商号大胜魁(注:创始人最初是肩挑小贩) 成为有影响的大商号后,还在店内供奉着一条扁担、两个木箱、一块石头(曾作秤砣用),其意是警示商号后人不忘当年创业之艰难。 晋商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谚语,如 “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 ”; “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 ”; “ 买卖
13、成不成,仁义都要在 ”等。 材料四 请回答: ( 1)从材料一、二中,你能得到唐宋时期哪些商业发展方面的信息?( 6分) ( 2)材料三反映了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展出现了怎样的新现象?依据材料三概括晋商发达的原因。( 6分) ( 3)材料四中的两幅图所示的历史现象出现的原因分别是什么?图二所示现象的出现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8分) 答案: (1)扬州是唐朝重要的商业城市;夜市繁荣;宋代商贩以歌唱的形式叫卖商品;政府不再限制商业活动的地点; “草市 ”有比较完善的饮食服务设施。(答 3点即给 6分) (2)现象:出现了区域性商人集团(商帮、商业资本活跃)。( 2分)原因:自强不息的进
14、取精神;诚信为本的经营道德等。(如答 “敬业、进取 ”“守信、讲义 ”等也可)( 4分) (3)原因:图一: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图二:外国资本主义入侵 (商品输出 )。( 4分) 图二影响: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业纷纷破产,耕与织逐渐分离;从而使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4分) 阅读下列材料( 20分) 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着三个重要的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 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 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一次是 70年代末期以来的 中国。请结合史实回答: ( 1)上述材料中所说的俄、美、中三个国家的 “改革调整的机遇 ”分别是什么?( 6分) ( 2)三国的改革调整的
15、特点、结果各如何?( 12分) ( 3)从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2分) 答案:( 1) 1921 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美国: 1933 年罗斯福实施新政;中国: 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 6分) ( 2)特点:俄国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美国在确保自由企业制度的前提下,国家大规模干预社会经济生活;中国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 6分) 结果:找到了一条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发展,巩固了苏维埃政权;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并促使资本主义世界进入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建设出现繁荣景象。( 6 分) ( 3)认识:经济改革必须坚持从国情出发,必须符合客观经济发展规律,实事求是地制定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方针。(或其他认识如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只是经济手段,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可以相互借鉴。等等认识都可,酌情给分。 2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