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2013学年吉林省吉林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詹天佑说: “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这一名言 ( ) 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要求青年人努力学习,提高报效国家的能力 激励中国人自强不息,努力壮大国家实力 启示我们要牢记历史,勇于承担民族复兴的重任 A B C D 答案: D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不但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且形成了古老民族的传统美德。 “仁、德、礼、法、化、和 ”不仅概括了中华文化的核心内容和基本特征,也诠释着中华民族美好的愿望和追求,使中华民族享有 “文明古国、礼仪之邦
2、 ”的美称。这表明 ( ) 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决定一定社会文化的形成 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A B C D 答案: C 2014南京青奥会吉祥物阿福、阿禧是江苏最具代表与典型意义的城市独特元素,其亲和朴拙、对称和谐的造型,诠释了江苏文化的时代价值。不少商家及时推出了体现江苏文化特色的青奥会吉祥物产品,这些产品表明 ( ) A文化创造力是综合国力的首要标志 B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C传统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 D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答案: D 近年来,不少优秀的中国电影作品在进入国际市场后,常常遇
3、到对国外观众吸引力大大下降的 “文化折扣 ”问题,其原因之一是没有用国际普遍接受的方式讲好 “中国故事 ”。从文化角度看,这要求我们( ) A在文化交流中,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 B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C在文化建设中,挹握先进文化的方向 D正确处理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 答案: D 2009年 6月 13日是我国第四个 “文化遗产日 ”。为体现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展示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舞蹈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 6月 12日至 14日,文化部在北京举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 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舞蹈专场,羌族、藏族等 13个少数民族的舞蹈展示了中华文化的丰
4、富内涵及独特魅力。这表明 ( ) 中华各民族文化具有多样性 各民族的传统音乐舞蹈凸显民族的个性和特征,缺少共性 不同地域的民族文化各有特色,没有相互借鉴和融合 各民族的文化都是祖国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 A B C D 答案: A 一代名儒李叔同,借用一首美国通俗歌曲的曲调,参考一首日本歌曲的歌词并浓缩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的意境,创作了名曲送别, 20世纪中国人用这首歌 “送别 ”了太多的东西。名曲送别的创作 ( ) 说明了中华文化能把其他民族文化作为自己发展的根基 反映了中华文化能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积极成分 有利于加强不同民族文化在和睦关系中交流 有利于增强我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
5、族文化的理解 A B C D 答案: D “中国古纸科学价值挖掘研究 ”项目,于 2011年 12月底启动,这是国家文物局的 “指南针计划 中国古代发明创造价值挖掘与展示 ”的组成部分。 “指南针计划 ”是国家文物局组织实施的专项试点工作,旨在将中国古代发明创造的文化内涵挖掘和展示出来。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 ( )。 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展现中 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 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A B C D 答案: B 2010 年 8 月 1 日零时,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举行的第 34 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作为我国今年唯一申报世界文化遗
6、产项目的河南登封 “天地之中 ”历史建筑群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河南省继 龙门石窟、安阳殷墟之后的第三处世界文化遗产,也是中国第 39处世界遗产。世界文化遗产的确定,既能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丰富人们的文化消费,也能大大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 ( ) A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B文化与经济同步发展 C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推进作用 D文化与经济相互决定 答案: D 存款准备金率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图为我国大型金融机构一年来存款准备金率变化图:在不考虑其它因素前提下,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从 Ml到 M2,股票价格
7、指数会下跌 从 Ml到 M2,社会物价水平会上升 从 M3到 M4,企业贷款难度会降低 从 M3到 M4,货币的购买力会提高 A B C D 答案: B 中国画在其发展过程中,已经融入了西方画派的营养;但是中国画毕竟是中国画,它依然保持着自己的特色,这说明( ) A实现文化的发展就必须毫无保留的继承传统文化 B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最优秀的文化 C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D借鉴外国文化会影响本民族文化的发展 答案: C 2011 年 4 月 10 日,我国成功将第八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标志着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的基本系统建设完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独立发展、自主运行,并
8、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互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大空间信息基础设施。材料表明( ) 文化与政治相互促进、相互交融 经济是文化的基础,文化促进经济发展 要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A B C D 答案: B 北京的 “四合院 ”、上海的 “石库门 ”、广东的 “围村 ”、陕西的 “窑洞 ”、福建的“土楼 ”等民居建筑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财富。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 ) 决定于各地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 蕴涵着中华文化的共性 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各具特色的地域文
9、化 A B C D 答案: C 2011年 6月 11日是我国第六个文化遗产日,活动主题为 “文化遗产与美好生活 ”,其涵义是:保护文化遗产是广大民众的共同事业,文化遗产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是创造美好生活的基础。这一主题蕴含 ( ) A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B文化遗产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C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D文化遗产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答案: C 有人说,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强弱是动态的、可以浮动的,但是民族的文化却是自己国家永远的一张王牌,尤其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 ”你是怎样理解这段话的( ) 传统文 化不因时而变 文化有顽强的生命力 中
10、华文化源远流长 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 A B C D 答案: C 福建省委在省的第九次党代会上首次提出 “ 爱国爱乡、海纳百川、乐善好施、敢拼会赢 ”的福建精神。福建精神的提出凝聚了广大民众的智慧,新时期“福建精神 ”是福建发展之魂,是全省人民团结奋斗、共创美好海西的精神动力。这表明 ( ) 文化创新的实质在于文化发展 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转化为物质力量 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 B C D 答案: B 近年来,美国开设中文课程的学校数量快速增加,已有 4000多所中小学开设中文课程,中小学生学习汉语的人数已超过 16万,是六年前的 8倍。高校选修汉语的学生人数稳步上升
11、,奥巴马总统关于未来四年内 l0 万美国学生留学中国的倡议正在组织落实。这表明 中华文化具有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的特点 中华文化在当今世界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教育是文化交流和传播的重要途径 A B C D 答案: C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这段歌词表明 ( ) A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 B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C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D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答案: A 自强不息不仅是一个人的优良品质,而且已成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与民族品格,下列体现自强不息的典故、名
12、言有 ( ) 大禹治水 愚公移山 精卫填海 勇于义而果于德,不以贫富贵贱死生动其心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A B C D 答案: C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 “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 ”20多年来,注重个人拼搏、竞争发展,成为以人为主体的广东文化内涵。而在新时期,注重人的和谐发展、人与人及社会的和谐发展,成为广东探索粤文化和文化创新的要义。这说明了 ( ) A文化创新能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B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C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D文化创新必须借鉴人类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 答案: B 美国时间 2010年 1月 1日上午,近百名中国中
13、小学师生组成的舞蹈队和旱冰队方阵引领着 “上海世博花车 ”出现在有着 120年历史的美国帕萨迪玫瑰花车巡游 活动中。 1月 2日洛杉矶时报在头版头条位置用大幅照片报道了上海世博花车。上海世博花车从造型到表演都注重中国元素、上海特色,体现 “城市,让生活更 美好 ”的主题,表达建设和谐城市的理念。纽约时报的报道说:“展现上海风貌的花车前,有一群穿蝴蝶翅膀、溜着旱冰的小朋友,他们赢得了观众的一阵阵掌 声。 ”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上海世博花车巡游活动,体现了 ( )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应该通过文化交流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文化交流对促进中国和世界的相互理解、提升中国形象大有帮助 商业贸易
14、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A B C D 答案: A 费孝通先生说 :“文化是人为的 ,也是为人的。 ”“人为 ”的文化必须源于生活 ,“为人 ”的文化能够更好地造福生活。没有生活的哺乳 ,文化创新难免营养不良 ,乃至枯萎败亡。材料说明 ( )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进行文化创新必须要博采众长 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A B C D 答案: D 2009年 7月 25日至 8月 17日,中国演艺品牌功夫传奇赴英国伦敦西区一流剧 院 伦敦大剧院连续演出 28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事实证明,要更好地走出去,必须大力推进文化创新。下列对文化创新的认识
15、正确的有 ( ) 离开社会实践,文化创新就成了无源之水 文化创新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 力 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实现文化创新,需要面向世 界、博采众长 A B C D 答案: A 国家主席胡锦涛说: “一切进步文艺,都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 ”。这充分说明 ( )。 文化创新要着眼于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 的主体,文艺工作者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文化创新要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文化创新最终源于人民群众的实践 A B C D 答案: C 下面漫画所揭示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 A不同地域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B文化的多样性和文化选择的多
16、样性 C网络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广和运用,能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D广播、电视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 答案: C 中国菜如今有了官方标准英文译名。如 “红烧狮子头 ”在标准译法中被称为Braised pork ball in brown sauce,而不能译成 Red burned lion head(红烧狮子脑袋 )。 “如果外国客人看到菜单中有狮子的脑袋,一定会向动物保护组织投诉的。 ”这体现了 ( ) 中西方文化具有趋同性 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文化在交流中相互借鉴 中华文化在竞争 中共同发展 A B C D 答案: C 中国古代书法不断赋予各种字体独特的审美
17、意蕴,篆书的庄重古朴、隶书的典雅高贵、楷书的端庄秀丽、行书的洒脱随意、草书的落拓不拘,虽然只是线条的描摹,却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五彩缤纷的艺术世界。与书法同源的中国画,同样表现出它的独特性,所谓梅兰竹菊的气节、松石的高风,正是艺术人生的写照。这说明 ( ) 书法、绘画艺术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书法、绘画艺术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是中华文化特有的 多彩多姿的中华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A B C D 答案: D 中华世纪坛序中写道 :“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 ”,这反映出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是( ) A源远流长 B唯我独尊 C博大精深 D独树一帜 答案:
18、A 2009年 1月 31日,由中国国务院侨办和中国海外交流协会主办的 “文化中国 四海同春 ”春节歌舞晚会在美国纽约连演两场,这两场演出不但一票难求、座无虚席,演出中更是掌声不断,演员与观众互动活跃,大获成功。这些文化活动的举办 ( ) 有利于不同民族文化的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有利于我国在文化交流中取长补短,实现文化创新 有利于消除两国的文化差异 有利于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A B C D 答案: A 团结统一精神 ( )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祖国面临危难、生死存亡的关头,方可展示出来 是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产物 是使任何征服或分裂中华民族的企图都不能得逞的强大精神
19、力量 A B C D 答案: D 草根是相对于主流、精英而言,草根文化即平民化、大众化的文化,近年来借助媒体和网络技术迅猛兴起。近来被网友称为 “大衣哥 ”“苏珊大叔 ”的农民歌手朱之文通过选秀视频一炮而红,他朴实的演唱方式和浑厚的嗓音更被粉丝所追捧。草根文化借助媒体和网络技术迅猛兴起,表明 A思想文化在思想运动中相互激荡,促进文化的发展 B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C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D社会制度的更替有力地促进了文化的进步 答案: C 周朝推行礼制。到战国时齐国管仲就提出礼、义、廉、耻,国之四 维,四维不长,国家灭亡。到孔子时候提出三种道德智、仁、勇。孟
20、子提出仁、义、礼、智。到汉代时在仁、义、礼、智后面加一个信。到宋代提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到民国时期,孙中山提出八种道德,叫忠孝仁爱、信义和平。这就是中国历代延续下来的道德。这说明 ( ) A文化创新的途径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B文化创新的途径是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C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D文化创新的成果要服务于社会 答案: A 日本的动漫产业、美国的影视产业、英国的创意产业、德国的出版产业等等,无不吸引全球消费者的眼球,成为其创造利润和财富的重要来源。由此可见 ( ) A文化日益显示出强大的经济功能 B文化硬实力已经取代了文化软实力 C文化产业利润总是高于其它产业 D大众传媒
21、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答案: A 在澳门,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几百年来和睦相处,中式建筑与西式建筑比肩而立,中式婚礼与西式婚礼、中餐与西餐相映成趣。这表明 ( ) 澳门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多样性 澳门文化的性质是由其地理环境决定的 澳门文化以中华文化为主以西方文化为辅 澳门文化具有包容性、开放性 A B C D 答案: B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 70多年过去了,那场伟大远征的亲历者,正带着他们的红色记忆一个个离去。但他们所创造的伟大精神,早已融进中华民族的血液。从延安精神、大庆精神、 “两弹一星 ”精神,到三峡精神、青藏铁路精神、载人航天精神 这表明 ( ) 民族精神
22、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中华民族精神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精神动力 发扬中华民族精神必须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结晶 A B C D 答案: D 山东文化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不仅已成为当代中国最具影响的地域文化,更是 在多个领域引导着时代新潮流。山东文化要保持这一优势,就必须 ( ) 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坚持文化创新 继承传统,保持地方特色 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 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当前工作的首要任务 A B C D 答案: D 综合题 材料一 18 世纪英国建筑师威廉说: “中国人设计园林的艺术是无与伦比的。欧洲人在艺
23、术方面无法和东方灿烂的成就相提并论,只能像对太阳一样尽量吸收他的光辉而已。 ” 材料二 “ 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基本发明和发现,可能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 ”这是英国学者罗伯特 坦普尔对著名科学史学家李约瑟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进行提炼后得出的结论。 材料三 中国幅员辽阔、区域文化特征使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如:华东的水乡文化,内陆的山寨文化,藏族洁白的哈达,维吾尔族独特的舞蹈等。 上述三则材料共同反映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点?你是如何理解的? 答案 :( 1)三则材料共同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 2)主要表现在: 中华文化的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独树一帜,中国的科学技术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
24、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不同的区域文化渐趋融合而又绚烂多彩,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 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它们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作为 “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 ”代表作之一的昆曲, 在中国文化史和中国戏曲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地位。然而,昆曲又是窘迫和无助的。在今天,昆曲严格的程式化表演、缓慢的板腔体节奏、过于文雅的唱词、陈旧的故事情节,丧失了时尚性和大部分娱乐功能,离当代人的审美需求相距甚远,因而难以争得观众。有人主张,昆曲应作为博物馆艺术,只求保存,不用发展。此说遭到昆曲工作者和有识之士的反对,
25、也有悖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 “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 ”的初衷 保证这些杰出文化的生存,而不是遏制它们未来的发展。 在保护昆曲艺术方面,我们应如何做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呢? 答案: (1)昆曲应作为博物馆艺术,只求保存,不用发展,这肯定是错误的。我们一方面要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生 存,另一方面也要为它们的发展创造条件。为保护作为中华文化瑰宝的昆曲艺术,正确的态度应该做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2)文化创新既要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的文化传统,又要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创新精神,使文化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吸取新的实践经验、新的思想成果而向前发展。纵观中外文化发展史,所有优秀文化成果之所以能够永垂青史,在
26、于它们能够深刻地把握时代精神,倾听时代呼声,密切关注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从而给文化的创作与繁荣注入强大的生命力。昆曲的发展道路也应该是这样的。 2009年 6月 26日,第 33届世界遗产大会在西 班牙召开,随着山西五台山的申遗成功,中国世界遗产数量已达 38处。但正如下图所示,中国对世界遗产的保护仍然任重而道远。 根据漫画,结合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回答: (1)请分析漫画中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 (2)这样做有何危害?对此我们应持怎样的态度? 答案: (1)原因: 一定的经济决定一定的文化,文化对经济有反作用。当今世界,经济和文化相互交融。 但一些地方政府把世界遗产当作 “摇钱树 ”,在文化产业
27、发展中片面追求商业利润,忽略了保护文化的重要性。 (2)危害:影响我国文化的继承、发扬、传播,不利于我国文化影响力的 提升。态度: 既要发展。世界遗产的申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文化的传播。发展文化产业是经济发展和文化现代化的需要,是维护民族文化的需要。 更要保护。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的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在发展文化产业的同时,要有民族责任心,生财有道,高度自律,不做有损文化的事情,积极保护好文化遗产。 中华饮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 100多万年的生产和
28、生活实践中不断创造积累、走向完善 并自成体系的独特文化。近期热播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就是以美食作为窗口,让海内外观众在领略中华饮食之美的同时,又推广了中华饮食文化。一道菜就是一个故事,一个汤就是一种文化,锅碗瓢盆透出的都是丰厚悠久的文明: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区域性特征;风味多样、四季有别、讲究美感、注重情趣、食医结合的多样化特征;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的多角度审视 。 ( 1)结合中华饮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说明中华文化的特点。 ( 2)根据材料,谈谈我们应如何坚持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答案:( 1) 中华饮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说明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中华饮食文化具有区域性、多样化和多角度等特点,说明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中华饮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包容性。 ( 2) 立足社会实践,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为中华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尊重文化多样性,加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播。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