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2013学年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下列关于商品的表述正确的是 商品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价值互证是显现商品价值的根本途径 商品质量的好坏从根本上规定着商品价值的大小 商品可分为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商品经济是指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所以说商品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错误的, 不选;商品的价值只有通过交换才能体现出来, 正确;商品的质量指的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的价值是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不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 不选;
2、的说法正确,答案:是 D。 考点:商品经济,商品的基本属性 点评:本题重点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几个选项都是围绕考生比较容易混淆不清的知识点设置,选项设置有一定难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随着网络技术的完善与发展 ,不少年轻人并不拘泥于在大城市、大公司就业,他们在网上开网店卖产品,方便了不少消费者,也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关于年轻人开网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些年轻人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投资者 B属于集体经济,对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 C属于个体经济,直接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D属于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商品流通 答案: A 试题分析:年轻人所开的网店应该属于非公有制经
3、济,至于属于个体经济还是私营经济,则要看其规模,材料没有给出具体信息,因此无从判断,据此排除BCD,正确答案:是 A。 考点:我国的所有制形式 点评:为了保证正确率,考生最好用排除法来做政治选择题,采用多种排除原则排除错误的选项,剩下的就是正确的选项了。 小明的父亲想开一家有限责任公司,便向读高三的小明询问有关事宜,在下列小明的建议中,你认为可取的是 公司资本划分为等额的股票 股东按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 成立股东大会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 公司财务不必向社会公开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公司资本划分为等额的股票,这是股份有限公司的特征, 不选, 的说法错误,公司的日常经营由总经理及 其
4、助手负责,股东大会是公司的决策机构,正确答案:是 D。 考点:我国的公司形式及其结构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我国法定公司的两种形式的记忆和理解,考生要能把这两种公司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都理解并且记忆。 在企业生产中,劳动投入与产量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关系。若某企业目前发展处于 B点,为保证产量的进一步提升,可行的办法是 减少劳动投入 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能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如果减少劳动投入,产量会减少, 不选,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这和企业的产量没有直接的关系, 不选,正确答案:是 D。 考点:劳动投入和
5、企业产量的关系 点评:考生在做图示题的时候,要能通过分析图示,领会出题者想用图示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也就是说要把图示转化成知识点,然后再根据知识点判断该选哪个选项。 皇佑二年(公元 1050年),范仲淹在杭州知州任上遇到 “两浙路大饥荒,道有饿殍,饥民流移满路 ”。范仲淹创造性的实施了 “荒政三策 ”。一是兴土木,以工代赈。因饥岁工价至贱,正是营造的好机会, 又解决了饥民流离失所之苦。二是利用杭州人好佛事、善旅游的习俗,大兴旅游业。一时间饮食、住宿、贸易等服务行业都需要劳动力,大增就业者数万人。三是引四方粮商昼夜进粮,结果杭州城粮食爆满,粮商只好降价,百姓大大得益。范仲淹的 “荒政三条 ”条条
6、见效。其经济学道理有 物价水平是消费水平的基础 就业是民生之本,对社会生产有重要意义 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变化影响 消费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荒政三策 ”所运用的经济学道理有两点,一是解决就业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对社会生产有重要意义;二是稳定物价,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变化影响,范仲淹引四方粮商昼夜进粮,结果杭州城粮食爆满,粮商只好降价正是利用这一道理, 的说法都错误,因为收入是消费的基础,生产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正确答案:是 B。 考点:影响消费的因素,就业的意义,价格和供求的关系 点评:本题一考查考生对材料有效信息的分析和提取能力,二
7、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情况,只有这两个能力都具备,才能把题目做好。 “炒股如种粮,春播秋收冬藏 ”“伴君如伴虎,跟庄如跟狼 ”等谚语主要反映了股票具有 受益 性 风险性 偿还性 固定性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股票的特点就是高风险高收益, 正确, 不是股票的特点,正确答案:是 A。 考点:股票的特点 点评:本题是基础知识点考查题,考生只要知道股票的特征就很容易锁定正确答案:。 小赵将 1万元存入银行,定期 3年,利率 5%。在存满两年时,小赵因急用,一次取出所有本息,当时活期利率 0.5%。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小赵获得的本息为 A 10100元 B 10500元
8、 C 11000元 D 1500元 答案: A 试题分析:如果定期存款没有到期,只能按照活期存款来计算利息,因此小赵获得的本息是: 10000+10000X2X0.5%=10100元,正确答案:是 A。 考点:存款利息的计算 点评:本题主要就是考查一点,考生是否知道如果定期存款没有到期,只能按照活期存款来计算利息。 当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出现连续上涨时,为了提高金融宏观调控的针对性,有效管理流动性,控制导致物价上涨的货币条件,央行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下列情形最有可能出现的是 某企业融资难度加大,投资规模难以扩大 某 居民存款实际收益增加,存款意愿明显增强
9、 某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价格与预期股息同比例上涨 某商业银行主体业务利润下降,经营压力加大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央行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这是紧缩性货币政策,这可能会导致某企业融资难度加大,投资规模难以扩大,某居民存款实际收益增加,存款意愿明显增强, 正确;股票价格和存款利息率成反比,此时股票价格应该是下降,贷款是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贷款利息高了,利润应是增加, 错误,正确答案:是 A。 考点: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影响,股票价格和银行利息的关系,银行利润 点评:本题涉及到四个重要的知识点,考生只有对这些知识点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准确记忆,才能发现错误,才能将其排除,才能确
10、定出正确的答案:。 下图表示某商品供给量和价格的关系(横轴为供给量,纵轴为价格, S1为变动前曲线, S2为变动后曲线)。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以下变量中会导致 S1向 S2方向平行移动的是 该商品劳动生产率提高 该商品的市场价格提高 该商品的生产成本下降 生产该商品的企业减少 A B C D 答案 : B 试题分析:导致 S1向 S2方向平行移动,也就是价格不变,供给量增加,由此先排除 ;正确答案:是 BD间,很明显商品劳动生产率提高,供给增加,而企业减少,供给也减少,正确答案:是 B。 考点:影响供给的因素 点评:考生在做图示题时,要能根据图示所给的信息想到这是考查的书上哪个知识点;不
11、管材料如何多变,最终的答案:是书本的知识点,因此考生要学会把材料的内容转化成书本的知识点。 假设 2012年我国一单位某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3200元,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为 1:6.4,如果 2013年我国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 高了 15%,纸币流通速度提高 15%,且人民币对美元升值 5%,其他条件不变,按照等价交换原则,该商品用美元标价为 A 575.5美元 B 525美元 C 475美元 D 615美元 答案: B 试题分析: 2012年我国一单位某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3200元,如果 2013年我国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 15%,纸币流通速度提高 15%,此时商
12、品的价值是 3200/( 1+15%) (1+15%),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为 1:6.4,即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为 1/6.4: 1,人民币对美元升值 5%,此时汇率是 1/6.4X( 1+5%),此时商品用美元标价就是 3200/( 1+15%) *( 1+15%)/6.4/(1+5%)=525美元,正确答案:是 B。 考点:商品的价值量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汇率的计算 点评: “正比用乘法,反比用除法 增加关系用加法 减少关系(贬值等)用减法 ”,按这个口诀计算就行了。纸币流通速度提高 15%,流通中的纸币就会过多,那么物价就会上涨,说明他们是正比例关系, “正比用乘 ”,增加关系用加法,就这
13、么简单。 下列四幅图描述了汇率、货币币值、商品价格、出口之间的关系。若人民币汇率升高,在其他条 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传导过程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从图示中分析, 和 只能有一个是正确的,人民币汇率升高,则美元汇率降低 正确,排除 。美元汇率降低则美元贬值,商品的美元标价升高,中国的出口量下降,正确答案:是 A。 考点:汇率对进出口的影响 点评:做本题,有两点考生需要明白,一,人民币升值,则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用美元表示,价格升高;二,价格是一种竞争的手段,价格高,则竞争力下降。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进金
14、融资本与文化资源有效对接,并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制度,支持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下列对其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 A资本是促进文化资源向经济优势转变的重要生产要素 B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C非公有制经济因其经营机制灵活更适合成为文化市场的市场主体 D完善市场准入制度是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的必要条件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选择不正确的选项,材料的关键句是 “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制度,支持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 ”,由此可见,资本是促进文化资源向经济优势转变的重要生产要素,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完
15、善市场准入制度是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的必要条件,只有 C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因此公有制经济才是主体。 考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获得和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获得有效信息的方法是寻找材料的关键句和关键词,只有关键句和词定位准确,才能 快速无误的找到正确答案:。 为推动国有垄断行业改革, 2012年我国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措施,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铁路、市政、金融、能源、电信、教育、医疗等领域。这 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 是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有利于发挥国有经济的主体作用 有利于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 A
16、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明确指出 “2012年我国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措施, ”,而 “国有企业 ”是公有制,因此 不选, 的说法错误,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而不是 “主体作用 ”, 不选,正确答案:是 D。 考点:我国的所有制,国有经济的地位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情况,有一些知识点考生必须准确的记忆,往往一个字不同,意思就会截然不同,如主体,主导,公有,国有等,考生在记忆时需要留心。 对同一商品或者服务,不同的消费者的支付愿望(即购买者愿意为某种物品支付的最高量)是不同的。买者的支付愿望减去其实际支付量,就是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会影响人
17、们参与市场交易的积极性,因此精明的商家会据此确定销售策略。下列选项能体现这一做法的是 某品牌专卖店推出 “买一件 9折,买两件 8折 ”活动 某高档小区旁的菜市场上,菜贩将蔬菜择洗干净后提高价格出售 国家发改委宣布 2011年 9月 1日起降低 82种药品最高零售价 消费者选择在商品换季清仓时出手购物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的关键句是 “消费者剩余会影响人们参与市场交易的积极性,因此精明的商家会据此确定销售策略 ”,题目问的是 “下列选项能体现这一做法的是 ”,由此我们可以判断设问的主体是 “商家 ”,而 的主体是国家发改委, 的主体是消费者,和设问的主体不一致,正确答案:
18、是 A。 考点:消费者剩余 点评:在做选择题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 主体一致原则,要求题干的主体和题肢的主体必须一致,如果不一致的选项,就可以排除掉。 早期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有牲畜、布帛、贝壳、象牙等,但历史上后来选择由贵金属金银固定充当,这是因为 商品交换的发展使金银成为一般等价物 金银的体积小,价值大 金银具有不易磨损、易分割、易保存和携带的特点 人们乐于接受金银,它是交换媒介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金银取代了牲畜、布帛、贝壳、象牙等一般等价物,说明金银具有这些一般等价物所不具备的优点,因此本题的选项就要选择金银的优点,四个选项中只有 是金银的优点,
19、不是,正确答案:是B。 考点:金银为什么能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 点评:我们只有弄清题目考查的是什么,才能决定选什么,因此考生就必须仔细的阅读分析材料,从材料中弄清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找到答案:。 从历史发展的过程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一切商品都能充当价值尺度职能 B只有货币能承担价值尺度职能 C凡是劳动产品都能承担价值尺度职能 D仅仅金银能承担价值尺度职能 答案: A 试题分析:所谓的价值尺度,就是以自身的价值作为尺度,来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商品交换中,可以互为对方的交换价值,因此一切商品都能充当价值尺度职能, A正确, BD错误。 C的说法错误,因为劳动产品不一定都用于交
20、换,没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就不是商品,因此不具备价值尺度职能。 考点:价值尺度职能 点评:本题考生非常容易出现误选,因为价值尺度职能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有的考生就以为,只有货币具有价值尺度职能,这是价值尺度职能理解不够准确造成的。 一个想要改变自己办公环境的白领用闲置多时的碟片换来了一盆君子兰;一个喜欢工艺品的收藏爱好者,用瑞士军刀换来了一个精致的木筷盒漆器 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这种以物易物的交换方式 是一种商品流通 可以使商品的价值最大化 可以使商品的使 用价值最大化 遵循了等价交换的原则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商品流通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以物易物的交换方式中没有
21、货币作为媒介,因此不是商品流通, 不选,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和交换方式没有关系, 不选, 说法正确,答案:是 C。 考点:商品流通的含义,商品的基本属性 点评:本题需要考生对商品流通的含义、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含义准确记忆和深刻理解,否则考生就无法判断选项的对错。 小张本月领取了 3000元工资后,在服装店购买了一件打折上衣,原价 180元,实际支付 110元。在这里, 3000元、 180元、 110元分别执行货币的职能是 A流通手段支付手段价值尺度 B支付手段流通手段价值尺度 C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 D支付手段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答案: D 试题分析:领取了
22、 3000元工资是支付手段,原价 180元,这是价值尺度,实际支付 110元,这是流通手段,正确答案:是 D。 考点:货币的职能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货币的职能。货币的职能有五个: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通常考的只有前三个。考生要特别注意材料中的关键词,如果考的是 “价值尺度 ”,通常用的提示词是 “标价、价格,值多少钱 ”,如果考 “流通手段 ”,通常用的提示词是 “买、购、付、花多少钱 ”, “流通手段 ”和 “支付手段 ”的区别是:流通手段是钱货两清,而支付手段是赊销,或者只和钱有关,如工资、租金、利息等。 经济学上有个古老的原理叫 “劣币驱逐良币 ”:在铸币时代
23、,那些 “劣币 ”(低于法定重量或者成色的铸币)进入流通领域后,人们就倾向 于将那些 “良币 ”(足值货币)收藏起来。结果,市面上 “良币 ”越来越少, “劣币 ”越来越多。 “劣币 ”之所以能驱逐 “良币 ”,主要是因为 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不一定是足值的货币 货币是衡量商品价值的内在尺度 交易双方对货币的成色或者真伪不十分了解 “劣币 ”作为一种价值符号,能够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货币在充当交换的媒介时,不一定是足值的货币,也就是说不足值的货币也是当做足值的货币来使用的,这样人们就会慢慢的用不足值的货币代替足值的货币使用,直至以纸币来代替货币行使流通手段
24、的职能,这就是所谓的 “劣币驱逐良币 ”,因此 “劣币 ”之所以能驱逐 “良币 ”,主要是因为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不一定是足值的货币,交易双方对货币的成色或者真伪不十分了解。 的说法正确。衡量商品价值的内在尺度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纸币是价值符号,劣币虽然不足值,但还是有价值的,因此不能称之为价值符号, 不选,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 “劣币 ”之所以能驱逐 “良币 ”的原因 点评:考生首先要能弄清楚,这里的劣币和良币所对应的书上的知识点是什么(劣币就是不足值的货币,良币就是足值的货币),然后再根据书本上的知识来确定答案:。 假定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一商品价格总额增长 10%,货币流通次
25、数增加 30%,纸币发行量不变,则该国纸币的购买力约等于原来的( )元的购买力。在这个阶段,该国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 0.85物价上涨 B 1.18投资减少 C 0.78投资增加 D 1.29物价持续下跌 答案: A 试题分析:流通中所需要的 货币量 =商品价格总额 /货币流通次数,设未变动之前的货币量是 1,在商品价格总额增长 10%,货币流通次数增加 30%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是( 1+10%) /( 1+30%) =0.85,也就是说纸币贬值,物价上涨,正确答案:是 A。 考点: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这个公式的掌握情况,考生可以根据这个
26、公式计算出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是多少,然后跟实际发行的纸币量来比照,这样就可以算出 1元纸币相当于多少货币的购买力了。 2011年某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 1小时,用货币表示其价值为 60元 ,假设 2012年该生产领域的劳动生产率提高 20%,同时国家多发行纸币 10%,其他条件不变,则此商品用货币表示为( ) A 50元 B 55元 C 55.55元 D 66元 答案: B 试题分析:该生产领域的劳动生产率是社会劳动生产率,商品的价值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因此 12年该生产领域的劳动生产率提高 20%后商品的价值是60/(1+20%)=50元,此时国家多发行纸币 10%, 50X( 1
27、+10%) =55元,正确答案:是 B。 考点:商品的价值量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纸币发行量和商品的价值量的关系 点评:本题一道比较常见的计算题,考生只要知道社会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纸币发行量和商品的价值成正比,计算起来就比较容易了,需要注意的一个原则是:正比用乘法,反比用除法。 若某国居民将 10万元现金以 2年定期方式存入银行,年利率为 3%。存款到期时,该国市场中流通的纸币超过实际需要 10%,不考虑纸币的流通速度和其他因素影响,理论上,此时用存款的本息购买两年前的价格为 10万元的商品,应该 A会剩余 0.4万元 B再支付 0.4万元 C会剩余 0.6万元 D再支付 0.
28、6万元 答案: B 试题分析: 10 万元现金以 2 年定期方式存入银行,年利率为 3%,存款到期时,利息是 10X2X3%=0.6万,加上本金,就是 10.6万,两年前价格是 10万元的商品,在流通的纸币超过实际需要 10%的情况下其价格是 10X( 1+10%) =11 万,因此该居民还需要再支付 0.4万元,正确答案:是 B。 考点:存款利息的计算,纸币发行量和商品价格的关系 点评:本题是计算题,考生需要准确记忆计算所需要的公式,然后根据所给的条件进行计算即可。 国家统计局发布, 2012年 4月居民消费价格( CPI)同比上涨 5.3%,工业品出厂价格( PPI)同比上涨 6.8%,其
29、中 PPI上涨主要表现为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和企业生产成本的提高。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针对 CPI上涨,政府应扩大信贷规模,刺激生产发展以稳定物价 针对 CPI上涨,政府应通过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加大资金回笼 此次 PPI上涨会使企业的受益增加,但却直接影响了居民的生活水平 此次 PPI上涨可能会推动企业加快技术进步和改造升级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价格上涨是因为需求过旺,如果政府扩大信贷规模,只会使流通中的纸币更多,刺激物价继续上涨,政府正确的做法是通过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加大资金回笼,选 不选 , PPI上涨主要表现为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和企业生产成本的提高,这
30、样并没有使企业受益, 的说法错误,针对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会加快技术进步和改造升级,正确答案:是 C。 考点:正确应对物价上涨的措施 点评:我们要想知道该使用何种措施应对物价的上涨,就要弄清楚物价上涨的原因是什么, CPI和 PPI的上涨原因不同,因此应对措施也不同。 假定 A商品的互 补品价格上升 10%时,该商品需求变动为 20单位;当它的替代品价格下降 10%时, A商品需求变动为 30单位。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当上述两种情况同时出现时, A商品的需求数量 A增加 50单位 B减少 50单位 C增加 10单位 D减少 10 单位 答案: B 试题分析:一种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此互补品的
31、需求下降,此商品的需求也下降,因此,当 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 10%时,那就意味着 A商品的需求要下降 20个单位;一种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下降,此替代品的需求上升,此商品的需求就下降, A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下降 10%,那就意味 着 A商品的需求要下降 30个单位,两者同时出现, A的需求量应该下降 50个单位。 考点:一种商品价格变化对相关商品需求的影响 点评:本题是对互补品和替代品的考查。对于解答这类题,关键要把握两个因素。一,对于原商品,互补品变动比例与之成正比、替代品变动比例与之成反比;二,要注意价格对供(生产)、求(消费或需求)的影响。根据价值规律,价格与生产(供应)成正比,价格增加或
32、降低,生产者同比扩大或缩小生产;价格与需求(消费)成反比,价格增加或降低,消费者会减少或扩大消费需求。 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 “扩大内需特 别是消费需求是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根本立足点,是今年工作的重点。 ”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是 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 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影响居民消费需求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收入,二是物价,因此要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一是要增加居民的收入,二是要控制物价, 两种措施都会让居民手中的钱减少,这样只会抑制消费,正确答案:是 D。 考点:影响消费的因素,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措施
33、 点评:本题虽然问的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措施,其实考查的是影响消费的因素,考生只有知道什么因素能影响需求,然后才能对症下药找到刺激需求的措施。 综合题 材料一 近年来,中国共产党逐步形成了就业优先战略,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落实 “就业优先战略 ”成为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 2007年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以就业促进法为核心的法律法规和促进就业创业的政策体系,今年 1月,国务院批转了由七部委联合制定的促进就业规划( 20112015 年),确定了 “十二五 ”时期促进就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就具 体实施作出了详细部署,明确了各级政府的相关责任。 材料二 “十二五 ”时期
34、,我国经济增长预期是在明显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年均增长 7%。同期,城镇需就业的劳动力年均 2500万人,比 “十一五 ”时期的年均数多 100万人,年均岗位缺口 1300万以上,还有 1亿多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此外,在人力资源市场上还存在着劳动者技能与岗位需求不适应、劳动力供给与企业用工需求不匹配的矛盾。 请结合经济学知识,回答: ( 1)材料一、二各说明了什么问题。( 6分) ( 2)如何解决材料二中的问题?( 12分) 答案:( 1)材料一说明了党和国家近年来十分重视就业工作,并从法律到政策等多角度解决就业难题;材料二说明我国就业形势严峻,就业结构不合理。 ( 2)国家: 促进
35、经济发展,扩大就业总量,提高更多就业岗位。 完善法律法规,制定相应的就业政策,完善就业机制,改善就业结构。 引导劳动密集型和民营企业发展,鼓励支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和创业。 企业: 制定合理的用人原则,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经济吸纳就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劳动者个人: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如自主择业、竞争就业、职业平等等。 发扬创业精神,实现自主创业。 提升个人素质, 适应社会需求,把个人的理想和社会需求结合起来。 试题分析:( 1)材料一的关键词是就业,主体是党,党为就业做了一系列部署,说明党和国家近年来十分重视就业工作,并从法律到政策等多角度解决就业难题;材料二中的 “年均岗位缺口 1300万
36、以上,还有 1亿多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 ”,说明了我国就业形势严峻;在人力资源市场上还存在着劳动者技能与岗位需求不适应、劳动力供给与企业用工需求不匹配的矛盾,这说明我国的就业结构不合理。 ( 2)材料二的问题是就业问题,因此材料二所定位的知识点就是 “如何解决就业问题 ”,书上从两个角度来 解决,一个是党和政府的角度,一个是从劳动者的角度,这个按书上叙述回答即可。这里还需要补充一个从企业的角度,要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党和国家重视就业以及如何解决就业问题 点评:小题 1属于说明类问题,此类题目并不难,只要考生能准确归纳出材料的主旨,以主旨去寻找书上的知
37、识点即可;小题 2是书上的知识点,要注意多角度回答。 2012年 2月 15日出台的国家 “十二五 ”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构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要加强和 改进对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服务和管理,引导他们自觉履行社会责任。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构建现代文化体系,为什么要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服务和管理。( 8分) 答案: 2012年 3月 12日下午,国内最大的两家视频网站优酷网与土豆网宣布合并,优酷和土豆将以 100%换股的方式合并,合并后的新公司将命名为优酷土豆
38、股份有限公司。二者在我国网络视频市场收入份额中排名第一和第二,此次合并不仅将对由这两家公司整合之后新公司的市场地位、经营成本会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同样还会对相关市场行业的竞争格局、市场态势乃至走向产生重大影响。 运用经济学知识回答: ( 1)分析两家网站合二为一的影响。( 8分) ( 2)选择至少两种生产要素来说明两公司合并是如何影响其自身的市场竞争力的。( 6分) 答案:( 1)积极影响:是企业间的强强联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扩大市场占有率,获得更大经济效益,提升国际竞争力。 消极影响:可能形成垄断,对消费者利益和公平竞争产生不
39、良影响。 ( 2) 资金:可以缓解自身资金压力,降低运营成本,提 升竞争力。 品牌形象:提高企业品牌知名度,压缩对手市场空间,提升竞争力。 技术与研发:节约资金用于研发与技术创新,促进技术进步,意识竞争力。 管理与人力资源:实现管理科学化,人力资源互补,提升团队的竞争力。(任意两项即可) 试题分析:( 1)所谓的 “合二为一 ”,乃是强强联合,因此本题可以转换成 “强强联合的影响 ”,影响有积极的方面: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扩大市场占有率,获得更大经济效益,提升国际竞争力。也有消极的方面:可能形成垄断,对消费者利益和 公平竞争产生不
40、良影响。 ( 2)生产要素有:资本、土地、技术、劳动、管理、品牌形象等,考生可以任选两项来回答,回答围绕 “对自身竞争力的影响 ”这个主题,言之成理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强强联合的影响,合并对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影响 点评:不管材料如何复杂多变,最终要回归书本上的知识点,因此考生一定要想方设法去根据材料和设问来定位书上的知识点,当然, 要做好主观题,必须牢记书本上的内容。 互联网用户的持续高速增长,带来了 “宅经济 ”的强大发展,众多 “宅人 ”吃饭叫外卖、购物上淘宝。催熟了 “宅经济 ”,改变了 “宅男宅女 ”的 生活方式。 结合材料,请运用生产与消费的知识分析 “宅经济 ”的发展。( 10
41、分) 答案: 互联网用户持续增长,带来了 “宅经济 ”的强力发展,说明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 众多 “宅人 ”叫外卖、上淘宝,催熟了 “宅经济 ”,说明一个新的消费热点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发展; 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带动了 “宅经济 ”的发展,说明生产决定消费,决定消费的方式,并为消费创造新的动力。 试题分析:本题给出了明确的知识点范围限制 运用生产与消费的知识分析,材料中说到,互联网用户的持续高速增长,带来了 “宅经 济 ”的强大发展,前者是生产,后者强调的是消费,说明生产决定消费,决定消费的方式,并为消费创造新的动力。催熟了 “宅经济 ”,说明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发展。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产和消费的辩证关系 点评:考生在做主观题时,一定要仔细的去审设问,看清楚其知识范围的限制是什么,材料内容的限制是什么,主体是谁,这样才能有的放矢,防止答非所问。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