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4 ,大小:44.72KB ,
资源ID:335064      下载积分:1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33506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2-2013学年安徽无为开城中学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卷(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bowdiet14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2-2013学年安徽无为开城中学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卷(带解析).doc

1、2012-2013学年安徽无为开城中学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卷(带解析) 选择题 小农经济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井田制的瓦解 B封建生产关系的出现 C铁犁牛耕的普及 D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答案: C 试题分析:夏商周时期生产力水平较低,奴隶主使用大规模的奴隶集体劳动。春秋战国时开始使用铁农具与牛耕并逐渐推广 ,生产力的提高使得一家一户的个体小生产成为可能。因此选 C。 考点:小农经济 点评:解答根本原因可以根据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从引起历史事物变化的重大方面去理解分析 ,如 :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阶级本性等 ,其具体的分析方法大体可以分为三种。 新发明改变了我

2、们的生活,同时出现了很多新的职业,下列职业按出现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电话接线员 火车司机 空姐 网络管理员 B火车司机 电话接线员 空姐 网络管理员 C空姐 电话接线员 火车司机 网络管理员 D电话接线员 空姐 火车司机 网络管理员 答案: B 试题分析:火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电话接线员与空姐反映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网络管理员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就。因此选 B. 考点:近现代科技革命 点评:识记三次工业革命过程中代表性的发明;理解 “蒸汽时代 ”、 “电气时代 ”和 “信息时代 ”到来的必然性,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以蒸汽机、电动机和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展说明科学技

3、术进步对人类的意义;探究科学思想与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 某学者认为: “如果说西方的兴起或崛起靠的是从美洲掠夺过来的白银, 那显然忽视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在商业、金融、文化、科技及相关制度的发展,也没有领会到古罗马留在西方的民主法治思想,那些发展给了西欧以超前的制度资本和实力。 ”这一观点认为西方的崛起( ) A主要靠其内在发展 B主要靠外在动力 C主要靠古罗马法制 D与对外掠夺有关 答案: A 试题分析:考查西方崛起的原因。从材料的关键词 “如果说 ”、 “那显然忽视了 ”、“也没有那些发展给了西欧以超前的制度资本和实力 ”等即可知选择 A 项。 CD均从属于 A 项 ,B与材料意思相反。 考

4、点:近代西方的崛起 点评:材料型选择题此类题目是材料题的客观答法。多在题干中提供一则或数则材料,要求考生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透过材料发现其背后的历史真实和要求,找出正确选项。 牛庄, 1887年每包 300斤重的洋纱售价 57两,当地同量土纱售价却达 87两。洋纱和土纱之间的价格差距所导致的后果是( ) A中国出口的竞争力增强 B洋纱无利可图纷纷退出中国市场 C土纱和洋纱相比质量优势明显 D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答案: D 试题分析: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利用侵略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及掠夺原料。外国廉价商品的输入,使洋纱取代土纱,洋布取代土布,家庭手工业逐步破产,破产的手工业者沦为过剩

5、劳动力;原料的掠夺、收购和农民购买商品的需求,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可见,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入侵,破坏了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刺激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中 国逐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因此选 D. 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点评:列强入侵打断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进程,破坏了传统经济结构,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自 1868年至 1895年,中国棉花出口不断增加,刺激了棉花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形成了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淮河流域和汉水流域的四大集中种植区。这一现象反映了 ( ) A农业产业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B中国近代棉纺织工业的发展 C农业

6、商品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D列强控制了中国的农业生产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经济。材料反映的是棉花种植不断扩大,棉花出口不断增加,说明农业商品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材料没有体现棉纺织工业,农业产业结构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中国棉花出口不断增加说明中国成为列强原料产地,而不是列强控制了中国的农业生产,故 C 正确。 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点评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其表现有( 1)中国家庭 “纺 ”与 “织 ”, “织 ” 与 “耕 ”分离,大批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 2)中国农副土特产品日趋商品化,列强操纵中国丝、茶市场,使中国丝、茶生产服从于国际市场的需要,

7、日趋商品化。 下列某城市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被迫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改革开放后,这个城市又是最早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该城市是: ( ) A上海 B厦门 C广州 D汕头 答案: B 试题分析: 1842年南京条约中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是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改革开放后 1980年开放的最早的四个经济特区是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本题选 B项。 考点:对外开放 点评:比较型选择题是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人物、历史现象进行比较分析。在题干中一般有 “相同点 ”“不同的 ”“共同 ”“相识 ”“区别 ”等提示语 . 邓小平说: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后变的落后

8、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 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从材料可以看出我国新时期实行对外开放的原因主要有( ) 闭关自守导致中国长期落后 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和客观要求 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艰苦奋斗,自力更生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注意材料信息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后变的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 ”“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 ”,因此 可从材料中获得, 没有体现,答案:为 D。 考点:对外开放 点评:组合型选择题是由多项选择题演变而来的单项选择题,通常是在题干中列出四个或四个以

9、上的历史事物,并冠之以数字序号组成若干题肢;然后将题肢组合成备选答案:作为选项。考查的知识点一般都在四个以上,且多属同类系列知识或专题知识。该题型可以较好地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 的掌握情况、对历史线索或知识体系的认识把握程度和判断推理等思维能力。 19世纪 60年代,上海等地逐渐形成了以汉字注音为特点的洋泾浜英语,如“清晨相见谷地猫迎,好度由途叙阔情 ”等。下表是洋泾浜英语示例 英语 Sandwich Beer Telephone Engine Dollars commission 洋泾兵英语 三明治 啤酒 德律风 引擎 大拉斯 康密兴 词意 夹肉面包 麦制酒 电话 发动机 外币 佣金 据此,这

10、一时期上海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有 ( ) 英语开始在当地流行 生活方式受到西方的影响 引进了西方工业革命成果 对西方的认识发生了变化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洋泾浜英语以汉字注音为特点,说明英语开始在当地流行; “三明治 ”“啤酒 ”“德律风 ”的出现,说明生活方式受到西方影响; “电话 ”“发动机 ”等的出现,说明引进了西方工业革命的成果;洋泾浜英语的流行,说明对西方事物的接受,对西方的认识发生了变化。因此选 D。 考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 点评:解答组合型选择题很多方法中最常用、最有效的是选基法 +排除法, 即认真审读主题材料、题干和备选项,结合知识,先选定一个绝对正确或绝对

11、错误的答案:为基点,再运用排除法,将备选项中明显错误或明显正确的选项从备选项中排除,以缩小范围。再对其余选项进行比较分析,确定正确选项。 中国近代首先突破中国人的传统,穿上西装的是 ( ) A留美幼童 B资产阶级维新派 C资产阶级革命派 D部分买办 答案: D 试题分析:鸦片战争后,与西方国家的资产阶级打交道较早较多的广州、上海等地的买办,率先穿起了西装。因此选 D。 考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 点评:本题可用排除法,留美幼童始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始于 19世纪后期甲午战争后,而买办在鸦片战争后开始出现。 “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三,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好慢,老

12、街坊小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 ” 以上是周杰伦的歌曲上海 1943中的一段歌词,下列情况在 1943年的上海不可能出现的是 ( ) A徐小姐爱好很多,读书、阅读申报,看上海当地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节目 B恋爱中的青年男女把约会地点放在咖啡馆、西餐厅、电影院 C工人上班有的坐公共汽车,有的 骑自行车。如果去北平出差也可以选择乘坐飞机 D青年男女身着西服、婚纱在西式教堂中举办婚礼 答案: A 试题分析:注意时间 “1943年 ”,而 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中国电视业的诞生,因此在 1943年的上海不可能看上海当地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节目,答案:为 A。 考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

13、变迁 点评:逆向型选择题(否定选择题)此类选择题通常要求选出与史实不符的选项。其特点是题干部分采取否定式提示或限制,如用 “不是 ”、 “无 ”、 “没有 ”、“不正确 ”、 “错误的 ”、 “不包括 ”、 “无关的 ”等词语,所以要特别注意逆向思维。它主要适用于难度稍大的组合型选择题和逆向型选择题,重在考查学生再现史实和比较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 关于近代农村社会生活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 A “洋油 ”“洋火 ”“洋布 ”等洋货已在农村普遍使用 B女子缠足现象没有停止 C倡导婚姻自由 D婚丧仪式提倡简约文明 答案: B 试题 分析:本题考查社会习俗变化的特点,近代中国城市生活习俗发生很

14、大的变化,但农村生活习俗变化不大,因此选 B。 考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 点评:复习本专题要注意运用文明史观及社会史观重新构建知识体系,并辩证分析评价。如以文明史观梳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由封建落后到走向近代文明的历史进程和特点;以社会史观梳理近代以来社会习俗、交通通讯及大众传媒对民众生活的影响等。 近代中国农村的风俗习惯变化较小,主要是因为 ( ) A未受到列强的侵略影响,所以变化不大 B自然灾害频繁,没有经济能力来改变自身的生活状况 C农村的封闭落后,难以接触到西方生活方式的影响 D农村的封建传统思想浓厚,难以接受西方的事物 答案: C 试题分析:近代中国农村的风俗习惯变化较小 ,( 1)主

15、要原因是由于农村的封闭状态和保守的观念,使城市与农村的联系少,交流少,而与外国的联系就几乎为零。( 2)长期以来形成的封建的传统观念坚如磐石,严重束缚了中国农民的思想意识。 AB表述绝对化, D从属于 C项,因此选 C。 考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 点评:此类题目主要着眼于历史现象的背景、条件、结果、影响等方面的考查。要注意区别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内外因等概念。需要注意的是根本原因和主要原因往往容易混淆。根本原因是指引起事物发展变化的诸多原因中起关键作用、决定作用的最重要的本质原因,一般是生产力、经济基础、社会存在、阶级本质、客观规律或是事物的内因等。主要原因是指在事物发展

16、变化的各种原因中占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原因。而在人为和自然因素、内因和外因中,人为因素和内因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不一定是根本原因,通常主要原因一般不与根本原因并 列于题中。直接原因是指引起事物发展变化的近期表面现象,不经过中间事物和中介环节,一般是分析出时间关系或逻辑关系上最为接近的因素。 某中学历史老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就 19世纪末李鸿章出访俄国这一历史事件进行探讨。学生发言中出现的下列言论与历史事实较为接近的是 ( ) A民报抢先透露了李鸿章此次的出行计划 B清政府为李鸿章专门包租俄国远东航空公司的一架客机 C李鸿章乘火车游历了俄罗斯的主要城市 D李鸿章参观了纪念十月革命胜利的 “阿芙乐

17、尔 ”号巡洋舰 答案: C 试题分析: 19世纪末俄国在中国获得了 不少的修筑铁路的权力,出现 C项中的情况完全有可能。其他几项,民报、飞机均出现在 20世纪初,十月革命发生在 1917年。因此选 C. 考点:近代社会生活变迁 点评:表述性选择题也称为肯定型、一半型选择题。其题干中常有 “表现在 ”“反映出 ”标志是 ”内容是 “”性质是 “”特点是 “”准确表述 “等提示语,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识记和再认再现能力。 每晚 7: 30分,大家在看完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后,又都等着看随后的天气预报,这反映了电视的 ( ) A传播资讯的功能 B媒体功能 C娱乐功能 D购物功能 答案: A

18、 试题分析:新闻联播和天气预报属于电视的传播资讯功能。因此选 A. 考点: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 点评:注意了解中国报刊业发展的过程,了解中国影视业发展的过程,识记第四媒介神奇的魅力;理解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报刊以及它们在各个时期所起的宣传作用;比较各个媒介不同的特点,探究它们各自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 国际舆论曾高度评价中国的开放举措, “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 ”,它是 35年来中国政府所 “采取的最大胆行动 ”。这一 “行动 ”是指 A开放沿海 14个港口城市 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C创办 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D开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答案: A 试题分析:据题干新中国 “35

19、年来 ”可知该事件发生在 1984年。 A项发生在1980年; B项发生在 1990年; C项发生在 1988年;只有 D 项是发生在 1984年,故选 D。 考点:改革开放 点评: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难度不大,关键是据题干新中国 “35年来 ”得出该事件发生在 1984年,结合所学知识做出判断分析。 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 30年改革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 “如果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 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 ”作出这一 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C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D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 答

20、案: B 试题分析:题干材料大意是: 1992年之前中国改革没有正确的目标与方向,1992年才找到了目标和方向。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1992年的十四大上,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所以,答案:为 C。 B项为 80年代宪法修正案的内容,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在 1992年前已确立。 D项最终形成是在 2001年中国加入 WTO 后。 考点:改革开放 点评:利用时间要素有助于确定材料中的事件或现象,排除某些备选项。 试题中的时间,除了世纪、年代两种表现方式外,历史分期、朝代或政权、事件、人物等也能代表时间,如中国近代,即 1840 1949年;

21、近代以来,包括近代和现代,即 1840 年至今。故同学们做题时要把模糊的时间转化为明确的时间。 1980年 12月,我国颁发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这表明 A公有制主体地位开始改变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开始实行 D单一所有制经济结构已经被突破 答案: D 试题分析:个体工商业属于私营经济,改革开放后允许它的发展说明单一所有制经济结构已被突破, D 项正确;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没有改变,1985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开始实行,因此 ABC项错误。 考点:改革开放 点评:情境式选择题的主要特点在于题干或选项中引入教材以外

22、的新材料,创设新的问题情境,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分析判断,然后得出结论。 下列古代中国灌溉工具按其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筒车 风力水车 翻车 高转筒车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翻车出现在曹魏时期; 筒车出现在隋唐时期; 高转筒车出现在宋朝; 风力水车 出现在明清时期,因此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灌溉工具 点评:排列式选择题的特点是要求学生把一些历史事件、现象或按时间顺序,或按空间方位,或按因果关系等加以排列,选出正确答案:。针对此类题型既可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事实、历史概念的能力,也可以通过它来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所以在学习的时候,一方面必须牢固

23、掌握时间、空间概念,另一方面,更要注意对历史事实、概念的分析理解,强调思维能力训练的过程,重视知识的灵活运用。 东京梦华录记载: “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 鬼市子 (早市)。 ” 这种现象的普遍出现开始于 A两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两宋时期 D明清时期 答案: C 试题分析: “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 (早市 )。 ”从材料中东京梦华录、五更点灯、早市等信息可以判定是宋代夜市和晓市已出现且很繁华 (东京即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 )。因此选 C。 考点:古代城市和商业 点评:宋朝商业发展的特点:市坊界

24、限打破,经营时间也被打破;城郊和乡村的 “草市 ”更加普遍;出现商业名镇:(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 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开始于 A春秋 B 战国 C秦朝 D汉朝 答案: B 试题分析:奴隶社会西周时期,一切土地属于国家,实行井田制。在春秋时期土地关系变革的基础上,战国时期,在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的推动下,各诸侯国先后进行了变法活动。其中,最典型的是秦国的商鞅变法,也较为彻底。商鞅变法规定 “为田开阡陌封疆 ”,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因此选 B。 考点:中国古代土地制度 点评:)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土地制度的变革和调整;而土地制度的调整又促进生产力(社

25、会经济)的发展;说明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 首次发现美洲大陆的航行是在哪一个国家的支持下实现的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荷兰 D英国 答案: A 试题分析: 1492年,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意大利人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 因此选 A。 考点:新航路开辟 点评:注意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1、向东航行( 1) 1487年,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沿着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抵达非洲西南端的好望角。( 2) 1497年,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葡萄牙航海家达 伽马沿着迪亚士开辟的航路,终于到达了印度。 2、向西航行( 1) 1492年,在西班牙王

26、室的支持下,意大利人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 2) 1519 1522年,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葡萄牙人麦哲伦率领的船队绕过了美洲南端的海峡,横渡太平洋,完成了环球航行。 16世纪从英国到印度最近的海上航路是 A英国 大西洋 太平洋 印度洋 印度 B英国 地中海 苏伊士运河 红海 印度洋 印度 C英国 地中海 奥斯曼土耳其 印度 D英国 大西洋 印度洋 印度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B 项是今天英国到印度的最近海上航路,但在 16世纪时,苏伊士运河还没有开通; C项也是错误的,因为题干要求的是海上航路;而 A项不是最近的航路;通过运用地理知识可确定选

27、 D项。 考点:新航路开辟 点评:注意掌握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包括经济根源、社会根源、思想根源、宗教根源和客观条件)和经过(包括四位航海家和四条航线);学会辨证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能够比较并正确认识东西方航海史上的壮举以及新航路开辟给不同地区带来的不同影响。 19世纪后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阶段, “垄断 ”的实质是 A公司日渐成为工商业组织的支配形式 B自由竞争逐渐让位于国家 干预 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D职业经理人阶层的出现 答案: C 试题分析: 19世纪晚期,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垄断组织的出现正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它产生后,企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28、,这自然会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托拉斯等高级形式垄断组织的出现,更有利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垄断的出现,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因此选 C。 考点:垄断组织 点评:垄断组织的出现,适应了资本主义大生产的要求,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表现出资本 主义制度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19世纪末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其根源是 A民族危机的加剧 B民族资产阶级的爱国意识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D清朝政府的腐朽统治 答案: C 试题分析: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29、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主要表现为: 19世纪末 20世纪初,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旨在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旨在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辛亥革命。 ABD 都属于原因,但不能说是根源,因此选 C。 考点: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点评:因果型选择题即考查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原因和结果的选择题。此类题的基本结构大致有两中表现形式:一是题干列出了某一历史结果,备选项中列出原因,在试题中常出现的标志型词语有 “原因是 ”“目的 ”“是为了 ”等;而在考察原因时又多进行细化,如考查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历史原因 ”“主观原因 ”等;另一种是题

30、干列出的是历史原因,备选项列出的是结果,在试题中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 “影响 ”“结果 ”等。 从孔子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中,你能得到的正确信息 是 ( ) A原始畜牧业出现 B原始农业在春秋时期开始出现 C农业生产在春秋时期已经成熟 D我国主要农作物在春秋时期品种基本具备 答案: D 试题分析:四体:指人的两手两足;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 AB不对,远古时期已经出现原始畜牧业、原始农业; C不对,农业生产在春秋时期得到发展,但不能说是成熟;从 “五谷 ”在春秋时期具备,说明农作物品种较多,因此选 D。 考点:中国古代农业 点评:由于近几年来历史学科的试题特点主要是:选材于现实

31、问题和重大问题,结合学科的主干设置新情景、新问题,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还将提供数据、图表等信息让考生进行分析判断,以考查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和新增信息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下关于 “市 ”的材料中,最符合下图清明上河图局部场景的是 A “凡江淮草市 尽近水际。 ” B“千竹夜市喧 ”“蛮声喧夜市 ” C“大街两边民户铺席 约十余里。 ” D“ 立九市 其六市在道西 三市在道东。 ” 答案: C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需要提取图片信息,判断图片反映了宋代 “市 ”的发展 状况,“立九市 ”反映的是西汉时期,草市最早出现于南朝,夜市开始于唐末, ABD表述错误; “大街两边民户铺席 ”反映市坊界限打

32、破,符合图中北宋情形,因此选C。 考点:中国古代城市和商业 点评:中国古代经济史专题历来是高考考查的热点区域。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特点和成果,江南的开发和经济重心的南移,土地赋役制度的演变,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等内容都是以往高考重要的入题点。从命题趋势看,以选择题为主,注重对古代农耕经济的特点及对商品经济和城市经济有关知识的考查显得尤为突出。 洋务运动欲 “自强 ”而不强的结局,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生产关系 B没有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C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和破坏 D政府没有给予大力支持 答案: A 试题分析: B说法错误,洋务运动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创办了一批近

33、代企业; C属于失败的客观原因之一,但还不是根源; D说法不妥,慈禧为首的统治集团给予了洋务运动支持;洋务运动只学技术而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这是根本原因,因此选 A。 考点:洋务运动 点评:洋务运动的破产,说明只学西方的先进技术,而不变革封建制度,不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 路。 洋务派想以此达到维护清王朝统治的目的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有人认为: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里的 “启下 ”的具体表现是 ( ) 提出 “师夷长技 ”的主张 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创办近代海军 创办新式学堂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提出 “师夷长技 ”的主张始于鸦片战争后, 19世纪四五十年

34、代林则徐、魏源等人提出 “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主张;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继承了这一主张,提出 “师夷长技以自强 ”,因此是 “承上 ”而非 “启下 ”,因此排除候选A. 考点:洋务运动 点评:解答组合型选择题很多方法中最常用、最有效的是选基法 +排除法,即认真审读主题材料、题干和备选项,结合知识,先选定一个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的答案:为基点,再运用排除法,将备选项中明显错误或明显正确的选项从备选项中排除,以缩小范围。再对其余选项进行比较分析,确定正确选项。 下图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 B、 C两个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A清政府放宽设厂限制 B爱国人士 “实业救国 ”

35、 C民国政府奖励实业 D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 答案: B 试题分析: B、 C两个时 期分别属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和短暂春天时期。A项只是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 C 、 D两项只是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只有 B项的 “实业救国 ”才是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和短暂春天两个时期发展的共同原因, B项正确。 考点: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点评:对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要从宏观上掌握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轨迹:产生 初步发展 短暂春天 曲折发展 萎缩。注意分析每一阶段的发展背景、特点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从表中无法获取的信息是 ( ) 1840 1894年间投资民族资本的人

36、数比例表 投资者 所占比例 (%) 官僚地主 30.86 一般商人 18.52 手工作坊主 7. 41 华侨商人 7.41 A.部分官僚地主转化为民族资本家 B.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C.投资者主要来自国内 D.民族资本来源多样化 答案: B 试题分析:图表反映了民族资本家的来源和所占比例情况,从图表信息看,有官僚地主、商人、华侨等多种来源,而官僚地主所占比例最大, ACD 理解正确;民族资本家的来源和所占比例情况并不能说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迅速,因此选 B。 考点: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点评:解逆向选择题时,要注意方法的灵活使用,解法可以是直接逆向思维法,也可以用正向思维排除法,先排除正确的三

37、项,选出剩下的一项,还可以采用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并用的肯定与否定结合法。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 孝经 材料二:顺治二年 (1645年 ),颁布了剃发令,规定 “京城内外限旬月,直隶各省地方,至部文到日亦限旬月,改令剃发。遵依者,为我国之民;迟疑者同逆命之寇,必置重罪。 ” 蒋良骐东华录卷五 材料三:盖欲除满清之藩蓠,必去满洲 之形状,举此累赘恶浊烦恼之物,一朝而除去之,而后彼之政治乃可得而尽革也。 张 论辫发原由 材料四: 60年光阴荏苒,中国女性的发式变化越来越丰富,从建国之初流行的长长、粗粗的系着红绳或者彩带的麻花辫,经过了齐耳短发的 “刘胡兰头

38、”到如今兼容并包、变化多样、与世界时尚同步的各种美丽发型。中国女性越来越美丽,发型成为女性打造自我魅力的重要的一环。 中国女性 60年发型变迁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中国人从什么角度又是怎样看待自己身体的? (4分 ) (2)据材料二、三,在头发问题上有哪两种不同的 认识?有何相同之处? (6分 ) (3)据材料四,建国后中国女性发型变化的趋势怎样?说明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10分 ) 答案: (1)人伦 (亲亲、血缘 )角度,爱惜自己的身体发肤就是孝。 (4分 ) (2)认识:剃发留辫就是归顺清王朝;剪辫就是支持排满革命。 (4分 )相同:将辫子问题政治化。 (2分 ) (3)由单调到

39、丰富多彩,由从众到个性化,与世界时尚同步。 (6分 )社会的开放,经济的发展,思想的自由,社会生活水平提高。 (4分 ) 试题分析: (1)问,由 “受之父母,不敢损伤 ”可知,从人伦角度对头发不敢损伤。 (2)问,注意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 “尽令剃发。遵依者,为我国之民;迟疑者同逆命之寇,必置重罪 ”, “盖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去满洲之形状,举此累赘恶浊烦恼之物,一朝而除去之 ”,得出两种认识。 (3)问,把 “中国女性的发式变化越来越丰富 ”等信息具体化来回答发型变化的趋势,变化原因可联系时代变迁来考虑 (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 )。 考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 点评:本题通过中国历史上对

40、头发的不同态度来考查不同时期中国习俗的变化。注意通过归纳、比较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情况,培养归纳发展特征的能力。通过思考 “为什么近现代 中国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会有如此大的变化 ”等问题,培养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2分) 材料一 材料二 1835年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对英国工业城市曼彻斯特评论到:从这污秽的阴沟里泛出了人类最伟大的工业溪流,肥沃了整个世界,从这肮脏的下水道中流出了纯正的金子。人性在这里获得了最充分的发展,也达到了最为野蛮的状态;文明在这里创造了奇迹,而文明人却把这儿几乎变成了野蛮人。 材料三 1956年 3月 31 日 安徽省私营

41、工业中,实行公私合营的已达到全省 10 人以上私营工业总户数的 99 1; 10 人以下的私营工业通过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私营商业中,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轨道的达到私营商业总户数的 76 9。私营交通运输业中,汽车、轮船已全部公私合营。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共划资本家 7241 人,其中工业资本家及其代理人 3506 人。对资本家的代表人物安排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级工商业联合委员会的 567 人。由于缺乏经验,在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高潮中,曾发生盲目并厂并店、实行固定工资、不适当地改变原来某些经营制度等混乱现象。 材料 四 1985年 2月 4 日 中共安徽

42、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发出关于增强企业活力的若干暂行规定。提出:加快推行厂长负责制,实行目标管理;搞活企业主要面向内部,向经营型、开拓型转变,在企业内部继续推行以承包为主的多种形式经济责任制;扩大横向经济联系。 请回答: ( 1)结合材料一的图片,分析他们在两次工业革命中的贡献使人类社会进入什么时代?( 4分)分别对世界市场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分) ( 2)根据材料二,概括托克维尔对工业革命的认识。( 4分) ( 3)根据材料三,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采取了什么方式?( 2分) (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这时期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 3分)通过改革管理体制发生了什么

43、变化? ( 3分) 答案:( 1)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并推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 ( 2)一方面,推动了英国和世界的进步;另一方面资产阶级对工人的压迫,资本主义对世界的侵略。 ( 3)全行业公私合营。 ( 4)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通过改革,从以前的政企不分、高度集权到政企分开,简政放权,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 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试题分析: (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瓦特、爱迪生分别对两次工业革命的贡献,概括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关系。 ( 2)注意材料信息 “人类最伟大的工业溪流,肥沃了

44、整个世界 ”“人性在这里获得了最充分的发展,也达到了最为野蛮的状态 ”“文明人却把这儿几乎变成了野蛮人 ”体现了对工业革命的辩证的分析。 ( 3)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采取的方式即可。 ( 4)根据所学知识, 1984年以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通过改革,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企业有了 竞争机制,增强了活力,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效益显著提高。 考点:中外社会经济 点评:材料题通常是由材料和设问两大部分构成。一道题中有一个或多个材料作为设问和答题的依据。材料来源非常广泛,只要是能反映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相关内容,都可以作为试题的材料;同时材料形式多样,有文字材料、图片材料等。设问灵活,一般从不同角度设置几个问题,也有的设置成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考生对某一历史现象进行分析、归纳。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