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2 ,大小:35.86KB ,
资源ID:335104      下载积分:1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33510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2-2013学年广东汕头金山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ideacase15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2-2013学年广东汕头金山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1、2012-2013学年广东汕头金山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图所示的 “孙、周、吴、郑 ”四个字是 A甲骨文 B隶书 C楷书 D行书 答案: A 试题分析:甲骨文是我国商代文字,是一种象形文字,刻在龟甲或兽骨上,原始图画文字的痕迹比较明显。而隶书的特点是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 “蚕头燕尾 ”、 “一波三折 ”。 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平直、规矩整齐。行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观察图片,应该符合甲骨文的特点,答案: A。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技

2、文化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字的认识和了解,要求学生了解每一种文字的特点和中国古代文字的发展脉络。 以下 1700-1860 年美国人口种族构成变化表(单位:万人)(数据来源:安格斯麦迪森著世界经济千年史)。它说明 时间(年) 土著人口 白种人口 黑种人 口 合计 1700 75.0 22.3 2.7 100.0 1860 16.0 2724.0 400.0 3140.0 A奴隶贸易和欧洲移民致美国人口大增的同时土著居民大幅减少 B第二次工业革命对美国社会经济和人口种族结构产生重大影响 C先进文明的到来对土著文明而言不一定是福音而很可能是灾难 D奴隶贸易和欧洲移民是美人口

3、大增和人种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 答案: A 试题分析:首先排除 B,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 19世纪 60、 70年代,晚于此表,此表人口变化不受其影响。黑人代表的不是先进文明,排除 C。 D项没有阐明奴隶贸易和欧洲移民和土著居民大幅减少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没有反映出表格土著居民大幅减少这一现象,排除 D。答案:为 A。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学生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从表格中得出准确信息,再联系史实给予正确解释。 从 1808年起,拿破仑所封的贵族头衔多达成百上千个,直至 1814年,拿破仑下诏册封了 3600个贵族爵位。这说明: A欧洲封建残余复辟成功 B

4、法国走向民主共和的历程非常艰难 C拿破仑是一个封建皇帝 D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已经彻底失败 答案: B 试题分析:题干实际上强调了拿破仑所封贵族头衔众多,但依据所学史实,从18081814 年,虽然拿破仑已称帝,但法国一直是个资本主义国家,也不能断言其是封建皇帝,排除 A和 C。拿破仑执政时,对外反对反法联盟的进攻,对内颁布了拿破仑法典,维护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D项说法错误,答案:为B。 考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理解题干主旨,对所学基本史实还要熟练掌握。 美国 1787年宪法规定: “凡必须经参议院及众议院同意之命令或

5、决议或表决,应呈递于 合众国大总统 经大总统批准。如大总统不批准,应依照所定关于法案之规则与限制,由参议院及众议院议员三分之二多数再通过之。 ”该条文无法体现的原则是 A民主与法治 B少数服从多数 C分权与制衡 D平等自由 答案: D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议会同意的事件,需经总统批准,这体现了分权和制衡,C对。总统不批准的,议会议员可在达到三分之二时通过,体现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B对。题干总体上也体现了按照民主和法治的原则办事, A对,但题干没有提及平等、自由方面的内容,答案:为 D。 考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 展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准确

6、掌握题干阐述的主体内容,分析其特点。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中,亚历山大二世认为 “为了保护地主的利益,凡是能做的一切他都做到了 ”。因此在改革后,俄国地主有权 A自由买卖领地内的农民 B保留原有土地的所有权 C没收农民的私有财产 D对领地上的农民进行司法审判 答案: B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实际上此题是考查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农民拥有了哪些权力,地主还拥有哪些权力,联系史实可知,俄国农民以高价赎买的方式获得了一小块份地和人身自由,地主失去了 A、 C、 D三项所述权力,地主原有土地仍然保留,答案:为 B。 考点:近代历史上的改革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知

7、识迁移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恩格斯说: “如果我们从股份公司进而来看那支配着和垄断着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那么,那里不仅私人生产停止了,而且无计划性也没有了 ”。这段话表明恩格斯认为 19世纪晚期出现的垄断组织之实质是 A新的全民 所有制 B国家实施的计划经济 C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D一种工业组织 答案: C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恩格斯对垄断组织进行了客观评价,认为私人生产停止了,生产的无计划性没有了。但没有提到垄断组织的所有制形式发生变化, A排除。他强调的是垄断企业内部的生产组织情况,和国家是否实施计划经济没有关系,排除 B。 D项只是陈述了一个事实,没有涉及本质,实际上他

8、强调的是垄断组织内部生产关系的调整,答案:为 C。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要求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准确 分析。 20世纪 30年代,西方不少国家出现了 “妇女回到家庭去 ”“妇女的天职在教养子女 ”等口号。这主要是由于 A西方国家重视教育 B经济危机增大就业压力 C西方国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D科技发展提高了生产力 答案: B 试题分析:注意题干中的时间提示 20 世纪 30年代,此时,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愈加尖锐,导致 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失业人数剧增,所以不少国

9、家要求妇女退出工作岗位,答案:为 B。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解题关键是把问题放到当时的社会大背景中考虑,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经过 20年社会、政治的剧变,一种新的政治浪潮在西方世界逐渐抬头 开始于 1979年撒切尔夫人出任英国首相,直到 1980年底里根当选美国总统后,这一浪潮才真正发挥量。 ”“新的政治浪潮 ”不包括 A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推行私有化 C缩小 “福利国家 ”的规模 D增加政府的公共开支 答案: D 试题分析:首先分析题干所给时间提示,这一政治浪潮开始发挥作用于 20世纪80年代左右,联系此时西方国家的政治改革,其 主要内

10、容包括:改变罗斯福新政以来的做法,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推行私有化,减少政府的公共开支,缩小 “福利国家 ”的规模,因为 19世纪 60、 70年代 “福利国家 ”的普遍建立使国家财政不堪重负,所以答案:为 D。 考点:世界现代经济模式的探索与调整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解题关键是准确理解题干主旨,并与主要西方国家具体国情相联系,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有一则笑话讲道:苏联领导人坐火车旅行,铁轨到了尽头,火车停下。为了使火车继续前进,四位领导人分别下达了命令: “把后面的铁路接到前面去,火车继续开! ” “把火车拆了,到有铁轨的地方再拼装起来 !” “给我调 100万劳改犯来,修

11、不通铁路,统统枪毙! ” “立即发动无产者搞星期六义务劳动,修铁路,直通共产主义! ” 该笑话调侃了前苏联几个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措施。其中调侃戈尔巴乔夫改革措施的是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和各个选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试图从根本上重建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和政治体制,彻底摈弃斯大林主义留下的政治体制遗产,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从根本上背离了 “科学社会主义 ”的路线。第一个是赫鲁晓夫,嘲讽其农业改革措施,未经调查,盲目追求效果,导致环境恶化,第三个是斯大林,嘲讽其 “大清洗 ”的措施和独裁主义,第四个是列宁,其发动了“星期六义务劳动 ”,答案:为 B。 考点:世界

12、现代经济模式的探索与调整 点评:此题难度很大,考查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要求学生在掌握史实的基础上准确判断各个小项。 IMF预测在未来的 5年,世界经济将出现 8-6-4-2的发展格局,即亚洲发展中经济体将年均增长 8%,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将年均增长 6%,世界经济将年均增长 4%,发达国家将年均增长 2%。对此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A世界经济重心已转移到亚洲 B发展中国家成为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 C有利于推进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D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答案: C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这只是对未来的预测,不能就此断言 A,当今世界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还没有建立,全球化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受益者是发达国家

13、,此数字并不表明发展中国家成为全球化的主 要受益者,排除 B。题干阐述的是世界经济发展格局问题,与科技进步没有直接关系,排除 D。答案:为 C。 考点:世界现代经济模式的探索与调整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准确理解题干主题,密切结合当今世界经济形势。 1969年 7月 21日,美国 “阿波罗 11号 ”登月成功。当时全世界有 6亿多民众能够同时见证宇航员留在月球上的脚印,他们是 A通过广播收听报导 B在电影院观看纪录片 C通过电视观看直播 D通过互联网浏览新闻 答案: C 试题分析:注意题干中 “能够同时见证宇航员留在月球上的脚印 ”,说明是看到的现象,排除

14、A。 60年代末互联网才刚刚出现,还没有进入普通民众家庭,排除 D。 “全世界有 6 亿多民众能够同时见证 ”只能通过电视观看直播实现,答案:为 C。 考点:近代以来中外科技与文化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学生对广播、电影、电视、互联网等媒体技术的发明和使用情况的掌握程度,考查的是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16 世纪的特兰托会议宣称: “基督教的真理和道德规范,除依据圣经外,还依据不成文的传统,而传统任凭教会选择决定,圣经的诠释亦必须遵照教会意见。 ”此次会议主要目的是 A反对宗教改革 B强调信仰的纯洁性 C推动民族国家的发展 D阐释信仰和道德的关系 答案: A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可知,其主旨

15、是在强调基督教的真理和道德规范必须除依据圣经教会意见,实际上就是教会决定一切,所以其实质上反映的是维护教会的权威,维护基督教原有的规范,反对宗教改革,其它选项与题干都没有关系,答案:为 A。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 的起源和发展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准确理解题干主旨,考查的是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西方学者麦马虹在总结西方从古希腊至今两千多年来的幸福观时指出:荷马时期,幸福就是幸运;公元前五世纪的古希腊,幸福等同于 ;启蒙时期,幸福就是及时行乐。文中的空白处是 A智慧和德行 B民主与科学 C金钱与权力 D法律与宗教信仰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题实际是考查公元前五世纪的古希腊的思想发展情况

16、,联系史实可知,那时的主要思想派别和思想家有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等,智者学派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 ”,树立人的尊严权威,而苏格拉底主张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 “美德即知识 ”,这说明那个时代崇尚的是智慧和美德,答案:为 A。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学生是知识迁移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把基础知识和题干密切结合。 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推动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南方谈话的理论贡献是 A提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的科学论断 B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C提出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D深刻阐明社

17、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项是邓小平在 1977年全国科学大会上提出的, B项是在 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上提出的,时间上要晚于题干事件, C项是邓小平 1983年提出的,邓小平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答案:为D。 考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实际上主要考查学生相关史实,考查的是学生的知 识迁移能力。 秦朝中央政府机构如下图所示,它反映了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宗法分封 B分权牵制 C民主法制 D丞相专权 答案: B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和选项,秦朝是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封建王朝,

18、实行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宗法分封是在西周时实行的,和 A没有关系,图片不能反映民主法制内容,和丞相并列的有太尉和御史大夫,所以丞相不能专权,他们之间是一种分权和制衡的关系,答案:为 B。 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秦朝政治构建和各个机构的关系。 北魏均田制规定:贵族和官僚可以通过奴婢和耕牛另外获得土地,奴婢授田额与良民同,耕牛 1头授田 30亩,限 4头牛。其主要影响是 A从根本上解决了土地兼并的问题 B使劳力与田业相结合促进了农业生产 C将农民束缚于土地上以加强控制 D保留了贵族官僚在土地数量上的优势 答

19、案: D 试题分析:题干主要阐述的是贵族官僚的一种特权 可以通过奴婢和耕牛另外获得土地。这使土地集中到贵族官僚手中,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了土地兼并的问题,题干没有强调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和劳力与田业相结合的情况, A错。答案:为 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与特点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准确理解题干主旨。 古书记载,南宋杭州城 “自大内和宁门外,新路南北,早间珠玉珍异及花果时新、海鲜、野味、奇器、天下所无者,悉集于此,以致朝天门、清河坊、官巷 食物店铺,人烟浩穰。其夜市 扑卖奇巧器皿、 百色物件,与日间无异。 ”这反映了当时该城 A商业活动只在白天进行 B商业活

20、动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较小 C售卖的商品种类单一 D售卖的商品主要满足皇室需要 答案: B 试题分析:题干描绘了南宋时都城杭州的繁华景象,从材料中可知,此时的商业活动已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商品种类繁多,商业发达,从而排除 A、 C。题干没有关于商品主要满足皇室需要的信息,排除 D,答案:为 B。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点评:此题很简单,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是理解题干主要内容。 唐朝吴兢说: “始皇 暴虐,至子而亡 ”。李贽说: “始皇帝,千古一帝也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前者坚持历史原则评价秦始皇,后者坚持道德原则评价秦始皇 B前者坚持道德原则评价秦始皇

21、,后者坚持历史原则评价秦始皇 C前者评价的是秦统一前的秦始皇,后者评价的是秦统一后的秦始皇 D以上的说法全部都不对 答案: B 试题分析:题干给了关于秦始皇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 C项说法明显错误,首先排除 C。分析题干,前者是从秦始皇的道德方面进行评价的,认为其人暴虐,后者是从社会历史发展角度评价,秦始皇开创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对中国政治产生了长远的影响,答案:为 B。 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考查的是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解题关键是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人物。 据 1872年的一份统计,当时各通商地区的人口在短时间内激

22、增,连时人都发出感叹: “甚矣,生齿之繁也,可谓庶而富者矣! ”在时人眼中看来,人口与商业繁荣的关系是: A商业的发展促进了人口 的增加 B人口的增加推动了商业的发展 C对外贸易的扩大刺激了人口与商业的繁荣 D人口与商业的繁荣带来了对外贸易的增长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的题眼是 “在时人眼中看来 ”,而且题干阐述的重点是通商口岸的人口问题,强调的是人口众多,引起社会富庶,题干没有涉及对外贸易问题,所以答案:为 B。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点评:此题难度很大,解题关键是抓住题干主旨和题眼,读懂材料中时人的感叹,理解历史人物的情感。 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 “今物质修明,尤重机器,

23、辫发长垂,行动摆舞,误缠机器,可以立死。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 断发之俗,万国同风矣。 ”这表明,康有为主张剪辫的根本出发点是 A安全生产 B推翻清朝统治 C发展国力 D禁绝西方文化 答案: A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可以看到康有为阐述剪辫的理由是 “辫发长垂 误缠机器,可以立死 ”“今为机器之世 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 ”,所以其根本出发点是安全生产,答案:为 A。 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解题关键是读懂材料,抓住材料主旨意思,考查的是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一度销路不畅的国粹学报改名共和杂志后,重新变得抢手。时人不禁感叹: “今日惟

24、共和 二字稍可卖几钱耳! ”“今日 ”指的是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题干可理解到, 共和 是潮流,是时尚。联系史实,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时期,共和还没有成为潮流,而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救亡是社会主流,辛亥革命以推翻满洲贵族封建专制统治,实现共和为目标,所以答案:为 C。 考点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点评: 抗战胜利伊始,京津地区曾流传 “盼中央,望中央,中央来了更遭殃;天上来,地下来,就是老百姓活不来 ”的民谣。 “中央 ”指的是 A汪伪南京国民政府 B陕甘宁边区政府 C中华苏维埃临时政府 D蒋介石重庆国民政府 答案: D 试题

25、分析:注意题干时间提示:抗战胜利伊始。再注意中央来了之后的情况 就是老百姓活不来,以此可判断不是陕甘宁边区政府和中华苏维埃临时政府,汪伪政权随着日本的投降,也被消灭,答案:为 D。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的判断分析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弄清楚时间和选项中各个政府的性质和政府行为。 “火花 ”是指火柴盒上的贴画,在方不盈寸的火花上,我们可以看到它忠实地记载历史的变革、社会的变迁。下图是汕头利生火柴厂的一枚 “火花 ”,其反映的主要历史时期是 A建国初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三大改造时期 D文革时期(公私合营汕头利生厂) 答案: C 试题分析

26、:从图片中可清楚的看到 “公私合营 ”四个字,说明了这个火柴厂所经历的时期是三大改造时期,新中国对私人工商业进行改造的情况,公私合营后,实质上生产资料由私有变成了公有,所以答案:为 C。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点评:此题很简单,实际是在考查三大改造的相关史实,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新中国的教育方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 ”这一方针施行于 A新中国建立初期 B “大跃进 ”时期 C “文化大革命 ”时期 D改革开放 时期 答案: A 试题分析:从题干中 “ 新民主主义的 ”就可判断其施行的时间,在中国

27、,新民主主义社会指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到三大改造完成前,严格说我们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所以答案:只能是 A。 考点: 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学生要对新民主主义社会、三大改造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了解 综合题 中外教育史表明,教育内容变革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代书院(有别于官学的另一种教育系统)的课程设置与地方官学、国子监的课程设置相近,以四书五经为主。 19 世纪 60年代起,我国出现一批新式学堂,开设了外语翻译、轮船驾驶、天文、测算、军械、行军布阵等课程。 材料二 1912年 1月蔡元培出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主持制定

28、 “壬子癸丑学制 ”,实行废除读经等改革措施。袁世凯上台以后,规定 “各学校均应崇奉古圣贤,以为师法 ”, “中小学均加读经一科 ”。 材料三 1917年北京大学开始改革时,陈独秀刚满 38岁,胡适 26岁,钱玄同 30岁,刘半农 28岁,鲁迅 36岁,李大钊 29岁,蔡元培 41岁。同年,林纾已经65岁,严复已经 63岁,辜鸿铭 60岁,段祺瑞 53岁。北大的新旧之争就不奇怪了 。 材料四 明治以来,日本建立了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制度。 1872年明治政府即引进西方近代国民教育机制,提出 “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 ”的目标,首次建立了义务教育制度。 1900年开始实行小学免费义务教育制度,

29、 l907年就学率达到了惊人的 99!小学之上,有男女分校的 5年制中学和初等技术学校,然后是专门为男学生设的 3年制高中和 3年或 4年制大学。改革教学内容,使自然科学占教学内容的一半左右。 ( 1)依据材料一,概括洋务运动时期的新式学堂与清代学堂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 ( 2分) (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蔡元培和袁世凯对于读经的做法,各自目的是什么 ( 4分) ( 3)依据据材料三,概括当时北大教员构成的特点( 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原因。( 2分) ( 4)根据材料四,说明明治维新以来日本教育改革的特点。( 4分) 答案:( 1)改变了过去以经学为主的教学内容( 1分);

30、主要培养从事实际事务的有用人才( 1分)。 ( 2)蔡元培:传播民主共和思想。( 2分) 袁世凯:尊孔崇儒复古,为专制统治服务。( 2分) ( 3)特点:年龄倾向年轻化,新旧思想共存。( 2分) 原因:蔡元培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 2分) ( 4)政府 高度重视;学习西方先进教育机制;形成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或普及小初教育、发展实业教育和高等教育);重视科技教育。( 4分) 试题分析:( 1)分析材料一,主要阐述了两类学堂学习内容的不同。解题时从学习内容阐述其变化( 2)蔡元实行废除读经的教育改革措施,袁世凯规定各学校必须加读经一科。解答其目的要从各自的身份及阶级属性、当时的政治

31、经济文化形势考虑。蔡元培目的是传播民主共和思想,袁世凯目的是为专制统治服务。( 3)分析材料三可知,其中年轻教员较多,并且多主张新思想,年龄大的一般是保守人士,且占人数相对较少,出现此特点 原因在于校长蔡元培和其教育改革。( 4)从政府的 “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 ”这一目标可知政府非常重视教育,从材料可知,其有小学、中学、技术学校、大学等,说明其教育体系完备,从自然科学占教学内容的一半可知其重视科技教育。 考点:近代以来中外科技教育与文化 点评:此题以中国和日本近代以来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为中心,综合考查学生对这两国近代教育发展的认识和掌握,考查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总结概况能力。 “宪政 ”即

32、宪法政治,它的前提是宪法,核心是民主政治,也就是通过限制政府的权力,来保障人的权利和自由。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 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至 18世纪,反对无限君权的 “权限说 ”兴起并发展,宪法也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即被认为是限制政府权力、保障个人权利的法律文件。 材料二 由于中西方在历史传统、文明基础、思想观念、政治制度等方面的差异,晚清时期的国人对于源自西方的现代法治文明隔阂极深,加之当时启动变法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尽快地在法治方面与西方列强接轨,这些决定了当时中国的法治变革是从借鉴和移植起步的。 侯欣近代中国法治变革回顾 (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启蒙思想家提出了哪些限制政府

33、权力的思想主张?简要分析 “权限说 ”对近代美国宪政的影响。( 8分) (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概括近代中国法治变革的特点,并用民国初年的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8分) ( 3)简述建国初期我国宪政建设的主要成就。( 6分) 答案:( 1)主张:社会契约论,三权分立,天赋人权,人民主权等( 6 分,每点 2分,答出 3点即可,其他表述,可酌情给分)。 影响:美国独立后,制定了 1787年宪法,在国家权力结构中突出 “分权与制衡 ”原则, 避免权力过于集中。( 2分,其他表述,可酌情给分)。 ( 2)特点:与西方接轨,借鉴和移植西方成果。( 2分,其他表述 ,可酌情给分) 史实:南京

34、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主张主权在民;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 实行责任内阁制。( 6分,每点 2分,答出 3点即可。其他表述,可酌情给分) ( 3)成就: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共同纲领;中华人民 共和国宪法。( 6分,每点 2分,答出 3点即可。其他表述,可酌情给分) 试题分析:( 1)材料一给出了其中限制政府权力的内容,联系所学解答此题,如启蒙运动的 “社会契约论,三权分立 ”等思想。美国既是在此基础上以三权分立为原则组织国家机构。( 2)分析材料二,从 “当时中国的法治变革是从借鉴和移植起步的 ”可知其特点是借鉴移植。可联系所学史实举例。( 3)注意理解题

35、意,举例说明我国宪政建设,可联系史实,包括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 考点: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主要以中外尤其是中国近代以来民主政治建设为中心组织题目,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分析概况能力。 2006年 11月中央电视台隆重推出 12集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引起广泛关注和思考。阅读下列选自大国崛起的解说词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国之谜依然是一个难解的题目,各国的学者提供的答案:也是众说纷纭。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上百位接受采访的国内外专家在谈论这个话题时,都十分看重思想文化的影响力,在大国崛起中作用。 ” 材料二 “大国之谜,

36、当然还有另外的答案:,那就是体制创新。 17世纪时面积相当于两个半北京的荷兰,凭借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的创新,缔造了一个称霸全球的商业帝国。继荷兰之后,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起全球市场,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 美国在 20世纪 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从此, 看得见的手 和 看不见的手 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有历史学家认为,近五百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只有三个国家:荷兰、英国和美国。这三个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 ” 材料三 “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所以它们总是为世界秩序出谋划策。实际上,那些正

37、在崛起的国家想要打破这种秩序,因为他们试图取代以前的大国。 ”“历史教训是:一意逞雄的国家,等于是放弃了从容崛起的主动,最后的结果并不美好。 ” (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 1617 世纪,推动英国崛起的文化成就有哪些?( 4分) ( 2)根据材料二,指出荷兰、英国和美国在经济体制创新方面的贡献。这些创新的共同特征、共同作用各是什么?( 5分) ( 3) 20世纪后期哪个国家的兴衰最能说明 “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 ”,而且 “一意逞雄的国家 最后的结果并不美好 ”?结合该国史实加以说明。( 4分) ( 4)现在中国为什么要走和平崛起的道路?( 3分) 答案:( 1

38、)成就:莎士比亚宣扬人文主义;洛克倡导民主思想;牛顿进行科学探索。( 4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 2)贡献:荷兰 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 度。英国 -推行自由贸易,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美国推行新政,政府大力干预经济。( 3分) 共同特征:对市场经济进行创新和发展。( 1分) 共同作用:建立世界霸权,促进人类文明的演进。( 1分) ( 3)国家:苏联( 1分)。 建立世界秩序方面:成立华约,建立经互会,展开美苏争霸( 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最后结果:苏联解体。( 1分) ( 4)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原因: 中国的国情决定的。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

39、,需要长期的努力,这就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 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 择。中国文化历来强调和为贵的价值观念; 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侵略、掠夺建设不了和谐世界,殖民主义、霸权主义只能给世界带来灾难; 中国的对外政策决定的。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与各国友好相处,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3分,言之有理即可) 试题分析:( 1)注意题干要求答的是文化成就,此题实际是考查 1617 世纪,英国产生了哪些文化成就,结合所学,包括莎士比亚宣扬人文主义和洛克倡导民主思想等。( 2)此题要求回答荷兰、英国和美国在经济体制创新方面的贡献及其特征作用 。分析材

40、料,荷兰是推行了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英国是建立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美国是开创了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分析其共同点主要从它们对经济制度的创新和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角度考虑。( 3)分析题意,给出时间限定 20 世纪后期,联系史实,应该是苏联,苏联解体是不争的事实。第二小问可依据课本回答,如:成立华约组织,与美国争霸等。( 4)回答此问主要从中国的现实国情、历史传统、世界形势等方面考虑,如中国的发展需要和平环境,当今世界潮流是和平与发展等。 考点:世界近现代经济发展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涵盖了世界近现代经济的 发展轨迹和经济体制创新等方面的史实,要求学生正确理解各段材料主旨,提纲挈领,抓住三段材料是共同主旨,考查的是学生的综合答题能力。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