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4 ,大小:48.82KB ,
资源ID:335215      下载积分:1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33521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2-2013学年广西钦州市大寺中学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brainfellow39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2-2013学年广西钦州市大寺中学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1、2012-2013学年广西钦州市大寺中学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 “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 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 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 ”这一学派是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和材料信息解读能力。材料 “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 他们把商人和学者 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 ”说明此学派代表地主阶级,反对贵族特权、主张社会变革、倡导重农抑商。结合所学可知是法家思想,故正确答案:为 D项 考点:百家争鸣 点评:从课标的要求看,要把握诸子百家的思想特色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主

2、张;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希腊神话故事里,有一个叫斯芬克斯的怪兽。它有一个谜语,询问过路的人,谜面是 “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傍晚用三只脚走路。 ”许多人因回答不出来被它吃掉。最终少年英雄俄狄浦斯给出了正确的谜底 -“人 ”。斯芬克斯听了答案:,就大叫一了声,从 悬崖上跳下去摔死了。这一故事体现了古希腊怎样的哲学思想? A重视对人自身的探讨 B尊重自然规律 C强调认识世界的主宰 D渴望征服自然 答案: A 试题分析:从希腊神话故事的内容看主要讲述人的一生,这一故事体现了古希腊重视对人自身的探讨 .再联系古希腊是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 ,因此选 A。 考点:西方人

3、文主义 点评:复习本单元首先要理解人文主义的含义;其次要掌握人文主义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和特点,特别是代表人物的思想主张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再次,把同一历史时期的中西方思想进行对比,总结两种思想的异同,并分析产生不同的根源。 “未经检讨反省的生命是没有生存价值的生命。 ”表明苏格拉底 A探讨人类社会,开创希腊哲学的新方向 B强调生命的伟大意义、决定作用 C追求美德、教化人民、改善人类的灵魂 D主张不断认识自我,追求生命真谛 答案: D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材料重点强调 “反省 ”,体现了苏格拉底强调知识及理性的思想 , “有思想力的人是认识万物的尺度 ”,因此选 D 考点:西方人

4、文主义 点评:本讲要把握三个重点:一是通过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 “人 ”的价值的阐述,明确人文精神的起源;二是结合时代背景,通过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众多巨匠的思想和作品的理解,认识这一时期人文精神的内涵;三是通过对启蒙思想家观点和作品的把握,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启蒙运动先驱是如何将人文主义发展到理性阶段。 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有段议论: “我们人类是天生平 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的标准,那发挥大才大德的人才当得起一个 贵 字,否则就只能算是贱 ”。这段议论 A否定教会的作用 B矛头直指封建等级制度 C肯定知识的作用 D宣扬了等级制度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信息 “我们人类是天

5、生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的标准 ”说明薄伽丘强调品德而非出身、等级,因此选 B. 考点:文艺复兴 点评:通过此专题复习要了解人文精神在演进历程上,由崇敬 “神 ”到早期人文精神的萌芽,再到近代以来系统论证 “人 ”的价值和力量,一直到理性主义至上。理解人文精神的萌芽,以及人文精 神的发展与弘扬为中心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关注欧洲近代这三大思想解放运动的内在联系与嬗变,概述人文精神演进中的历程及其历史意义。 卢梭说: “设计一种人类的集合体,以用集体力量来保障每一个加盟的个体和他的财产。在这一集体中,个体虽然和整体联系在一起,但依然自由如初,只听从自己的意志。 ”这表明他主张 A以

6、法治保护宗教自由 B以契约的保障个人自由 C废除封建财产私有制 D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答案: B 试题分析:卢梭主张 “社会契约论 ”和 “人民主权说 ”,根据题干中 “用集体力量来保障每一个加盟的个体和他的财产 ”表明建立社会契约保障个人自由。其余三项均不能体现。因此选 B。 考点:启蒙运动 点评:展望 2013年的高考,本单元内容仍然要重点掌握。从命题内容看,重点把握人文主义内涵实质和作用,宗教改革的实质和历史影响,启蒙思想家的核心思想观点,理性主义的内涵和历史作用;从命题能力要求看,应当主要考查考生对人类历史上重大思想成就的理解与认知能力,再一个就是灵活运用启蒙思想解答新问题的能力;从命题

7、形式看,既可以是选择题, 也可以是综合性的大题,特别是以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为切入点,考查人文精神对民主制度影响等。 公元 1500年左右,欧洲出版了大约 4万册图书,极大地激发了民众的求知欲。此种情形直接得益于 A活字印刷术在欧洲的传播 B新教翻译出版圣经的需求 C人文学者传播古典文明的需要 D大学发展对图书需求量的增加 答案: A 试题分析:欧洲人借鉴中国的印刷术,发明、研制自己的活字印刷机,印刷的大量书籍促进了欧洲文化的传播,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CD不是直接原因, B时间不符,宗教改革始于 1517年。 考点:中国古代科技 点评:复习古代科技时,突

8、出把握三大发明的发明演变历程及影响,联系近代西方科技分析比较,突出中国古代科技具有重实用轻探究的特点 黄宗羲评价某先贤说: “先生之学, 出入于佛、老者久之。及至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 格物致知 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该先贤是 A程颢 B朱熹 C王阳明 D李贽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 “圣人之道 ,吾性自足 ,不假外求 ”可知该思想家主张内心反省 ,不必外求 ,这是王阳明的 “心学 ”思想。 AB 属于理学家, D 属于明朝进步思想家,主张个性解放,因此选 C。 考点:宋明理学 点评:高考命题重视对宋明理学代表人物主张、理学的内容、特点、影响

9、的考查,命题多运用新材料,考查不同思想家的主张及影响。复习备考时,一要区分宋明时期不同理学家的思想主张及相同点;二要运用新材料、新情境,理解宋明理学的特点及对今天的深远影响。 小周同学在学习了孟德斯鸠的思想后认为, “三权分立 ”的主张和董仲舒的“天人感应 ”有一致之处。这是因为它们 A都主张权力制约 B都强调权力集中 C都主张分权制衡 D都认可君权无限 答案: A 试题分析:董仲舒提出君权神授,天人感应,认为皇帝是民众的主宰,但也以天的名义约束统治者,主张实行 “仁政 ”,而卢梭采用三权分立原则,限制王权,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因此选 A。 考点:孟德斯鸠、董仲舒 点评: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

10、展中是考查的重点。主要涉及比较、分析理解、获取有效信息、评价应用等各方面能力,复习中可将中西方的思想进行对比,分析出两者的异同,体现了历史学习的实用性和类比性。 东西方先哲的思想,有的倾向哲理思辨,有的倾向实际功利。其中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的是 墨家学 派的诉求 王阳明心学的主旨 智者学派的主张 道家学派的无为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墨子针对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社会动荡的局面 提出 “兼爱 ”“非攻 ”“尚贤 ”表达了小手工业者反对战争、提高社会地位的诉求。公元前 5世纪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人们越来越多地参与政治生活 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都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

11、神。智者学派主张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 研究人类 反思人类自己。针对法国的君主专制制度 以狄德罗为代表的百科全书派宣扬理性和科学 反对迷信和专制。因此选 A。 考点:东西方思想 点评:组合式选择题此类题型主要特点是容量大,考查的信息范围广,可以是知识归类,可以是评价分析,可以是异同比较,这便于考查学生的综合、归纳、比较、推理等能力,特别有利于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历史知识的纵横联系, 但在近年高考中已不多见 .。 唐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变动时期。从分期角度提出 “唐宋变革 ”首推日本学者内藤虎次郎, 1910年他在日本历史与地理上发表概括的唐宋时代观,提出唐和宋在文化性质上有显

12、著差异。下列支持这一结论的历史依据有 科举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程朱理学的出现 交子的出现 世俗文化兴起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首先排除, 是从制度上说的, 是从经济上分析的,都与材料中的思想上不符。 都是在宋代思想领域里的新发展。因此选 C。 考点:中国古代 思想文化 点评: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专题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和难点,在新课标高考省份和非课标省份都备受重视,高考考查思想的重点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思想和宋明理学,在近三年的高考中本专题的绝大部分试题出自本考点。考查文化科技的重点是古代科学技术、书法艺术、京剧等传统文化的代表性成就,科学技术部分又重点考查四大发明,相对而言,

13、其他科技成就以及古代文学则考查相对较少。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称: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 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 ”这反映了 A元代文学不为后世所重视 B厚古薄今的观念影响深刻 C士大夫对市民文化的排斥 D八股取士抑制文学形式 答案: C 试题分析:原文大意是说每个时代文学创作都有其独创性,诗在唐朝、词在宋朝发展到顶峰。元曲源于民间通俗文学,但是开始时文学地位比较低下,元曲在明清两朝没有得到正史和学者的承认和重视 。因此选 C. 考点:中国古代文学 点评:从诗经、楚辞

14、、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除出现大批风格优异的传世作品外,还具有向平民化、通俗化发展演变的特点,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的社会现实。 ( 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淮南王赋八十二篇, 淮南王群臣赋四十四篇 上(汉武帝)所自造赋二篇 阳成侯刘德赋九篇 太子(刘爽,汉宣帝之子)喜(王)褒所为甘泉及洞箫颂(赋名),今后富贵人左右皆诵读之。 汉书 请回答: (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文体主要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 3分) 材 料二 北宋的都城汴京、南宋的都城临安以及建康、成都等都是人口达十万以上的大城市 “ 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孟

15、元老东京梦华录 序) ”,民间的娱乐场所也需要大量的歌词,士大夫的词作便通过各种途径流传于民间。 “ 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 ”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3分) 材料三 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小说演义之书未尝自以为教,而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 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 钱大昕(清)十架斋养新录 ( 3)据材料三,概括明清小说流传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对明清小说产生影响的新因素。( 5分) (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文学流传有何趋势?

16、对此你有何认识?( 4分) 答案:( 1)现象:赋成为汉代代表性文体;受到上层贵族(王室)的喜爱。( 2分) 特征:大一统。( 1分) ( 2)原因:都市(城市)的繁荣;商业的发展;市民数量的增加(或民间娱乐的需要);词更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任答 3点,共 3分) ( 3)特点:被社会各阶层所接受(读者 群包括了社会各阶层);影响力超过儒佛道三教。( 2分) 因素:君主专制的加强(或封建专制统治日益腐朽黑暗);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适应市民阶层需要。( 3分) ( 4)趋势:从社会上层逐渐流传到下层民间(或逐渐世俗化、通俗化)。( 2分) 认识:文学体裁要更加适应社会大众的需要;一

17、定时期的文学艺术都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2分) 试题分析: ( 1)从材料信息 “太子(刘爽,汉宣帝之子)喜(王)褒所为甘泉及洞箫颂(赋名),今后富贵人左右皆诵读之 ”可知统治阶级喜欢 “赋 ”,赋成为汉代代表性文体;联系汉代大一统的社会现实回答 “特征 ”。 ( 2)结合材料信息 “北宋的都城汴京、南宋的都城临安以及建康、成都等都是人口达十万以上的大城市 ”, “民间的娱乐场所也需要大量的歌词,士大夫的词作便通过各种途径流传于民间 ”,再回忆宋代经济发展、市民阶层队伍壮大等知识回答指出宋词兴盛的主要原因。 ( 3)问从材料信息 “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

18、者亦皆 闻而如见之 ”可知明清小说受到不同阶层人士的欢迎, “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 ”说明其影响力之大,据此回答 “特点 ”;联系明清时期政治、经济、思想特征回答 “因素 ”。 ( 4)注意概括中国古代文学流传的趋势,从社会上层逐渐流传到下层民间(或逐渐世俗化、通俗化)。 考点:中国古代文学 点评:对于中国古代文学艺术,重点掌握书法、绘画、文学、戏曲的成就,注意理解文学艺术成就与政治、经济的内在联系,理解艺术形式发展变化的社会背景,认识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 柏拉图说: “在所有动物中,人是最非凡和最高明的。 ”亚里士多德表示 :“一个自由人是为自己活着。因而不是为伺候别人而活着。 ”

19、这反映了古希腊先哲的精神本质是 A理性主义 B个人主义 C怀疑主义 D人文主义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古希腊人文精神的起源。柏拉图肯定了 “人 ”的价值,亚里士多德肯定了 “自己 ”,这都是人文主义思想的表现。因此选 D。 考点:西方人文主义 点评:在西文中, “人文精神 ”一词应该是 Humanism,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狭义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思想为: 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 张扬人的理性,反对神学对理性的贬低; 主张灵肉和谐、立足于尘世生活的超越性精神追求,反对神学的灵肉对立、用天国生活否定尘世生活。 西方某位思想家

20、出于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心,致力于研究人类本身,即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使哲学 “从天上回到了人间 ”,在哲学史上具有伟大的意义。他是 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彼特拉克 D薄伽丘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西方人文 主义思想的起源。 从材料信息 “使哲学从天上回到了人间 ”可以推断出答案:,苏格拉底的贡献之一就是使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 ”的学问。因此正确选项为 A。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点评:通过对新课改地区近三年高考试题来看,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中是考查的重点。主要涉及比较、分析理解、获取有效信息、评价应用等各方面能力,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兼有多以选择题形式为主。 马丁路德在

21、“九十五条论纲 ”中阐述了基督教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 ) 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B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C使基督徒实现了人人平等 D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答案: D 试题分析:宗教改革并非废除宗教信仰,也不是不信仰上帝,而是使人们取得宗教信仰的自主权,挑战教会的权威, A、 B两项错误, C项太绝对,因此选 D项。 考点:宗教改革 点评:展望 2013年的高考,西方人文主义单元内容仍然要重点掌握。从命题内容看,重点把握人文主义内涵实质和作用,宗教改革的实质和历史影响,启蒙思想家的核心思想观点,理性主义的内涵和历史作用。

22、 墨子主张 “尚同 ”,认为天下大乱的原因是没有共同的 “义 ”,这种主张作用与下列哪些思想家观点相似 A韩非子 董仲舒 B韩非子孟子 C老子董仲舒 D荀子庄子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思想。解答时注意题干中 “义 ”的含义,由此认识其作用在于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维护统治。由此再根据提供的选项进行比较,只有 A项韩非子的法治集权思想与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具有与墨子思想作用相一致的地方。因此选 A. 考点:百家争鸣 点评:从内容上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是高考的重点,从命题视角上看,可以从儒家思想发展的角度命题,归纳孔子、孟子和荀子的思想主张及其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是

23、考查儒家思想的重要命题视角;从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角度命题,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重要问题。 荀子曾提出 “从道不从君 ”的观点,这表明荀子 A认为天行有常,人道有为 B把君臣关系置于 “礼 ”这一最高原则下 C反对君主实行专制统治 D主张实行 “仁政 ”和德治 答案: B 试题分析:荀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儒家思想家,他主张治国 “以礼教为主 ”, “从道不从君 ”中之 “道 ”指的是礼。 A属于荀子的唯物观点, C与荀子不符, D是孟子的主张,因此选 B 考点:百家争鸣 点评:复习本课要注重理清孔子与老子的思想观点,掌握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基本概念,并认识早期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

24、。 “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执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 ”此言论说明荀子 A重视礼义教化 B强调严刑峻法 C主张王霸并用 D提倡上善若水 答案: C 试题分析: “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 ”大意是让人们学习礼仪教化他们,用公正的法律管理他们,用严刑峻法禁止他们犯罪。因此荀子是主张礼法并用, AB表述片面化, D属于道家观点,因此选 C。 考点:百家争鸣 点评:百家争鸣部分在近几年高考中,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有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等;从命题角度上看,侧重于考查考生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积极影响、儒

25、家思想合理成分;从题型上看,主要以选择题为主,也有非选择题涉及。 中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图片中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的人生态度的一项是 华佗针灸经佚文 程大位珠算博物馆 毕升活字印刷 安庆黄梅阁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古代科技成就与农业及其人与自然的和谐密切关联,发达的应用数学、天文测量及其系统的农学都与农业文明息息相关,而发达的中医学及其中药学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生态度,正与儒家的 天行有常 天人合一 契合。因此选 A。 考点:古代中国科技 点评:有关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内容仍然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对中国古代文化和当时政治、经济的关系

26、,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特征等问题应该 予以重视。从近几年的高考实践来 看,命题视角将侧重于科学技术对社会生产发展的推动作用,体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理。题 目设计也可以中外历史比较为角度。 中国古代,皇帝诏书多以 “奉天承运 ”为开头语,农民起义也常打出 “替天行道 ”的旗号。这种现象发始于( ) A秦朝 B汉代 C宋代 D清朝 答案: B 试题分析:皇帝诏书多以 “奉天承运 ”为开头语,农民起义也常打出 “替天行道 ”的旗号 ,结合所学知识 ,联系汉代董仲舒 “天人感应 ”“天人合一 ”的观点 ,因此选 B。 考点:董仲舒儒学 点评:董仲舒对儒学的发展、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等是高考考察的重要知

27、识点之一。 从命题角度上看,侧重于考查考生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途径和影响理解和知识应用。 “他们无意于追求典雅的意境,无心于细细品味那种空灵、含蓄、主观性强烈的美学形态与艺术形式。他们所醉心的,是具有容量、具有情节的绵密的故事,是能直接地并情调热烈地满足感官享受的紧锣密鼓。 ”文中的 “他们 ”最欣赏的应该是 A楚辞 B汉赋 C唐诗 D宋词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实际涉及市民文化,可以对 “市民文化 ”、市民情趣进行归纳,宋代词、风俗画、勾栏、话本,元曲,明清小说等,文艺复兴等西方文化,都可联想。选项中符合 “市民文化 ”的只有 D项。 考点:中国古代文学 点评: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

28、化在高考命题中不占重要地位,命题几率比较低。一般来讲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和书画艺术。命题角度一表现为科技内容及其影响,二表现为文学艺术的成就、风格、流派等。命题意图一表现为考查学生的识记再现能力,二表现为考查学生对文学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一文中说过: “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节抄,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 ”材料中的 “其书 ”最可能是下列哪本著作 A李贽藏书 B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C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D王夫之读通鉴论 答案: B 试题分析:注意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 “民权共和 ”,这与黄宗羲的 “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 ”思想

29、相符,黄宗羲明夷待访录中反对君主专制,主张限制君权,因此选 B。 考点: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 点评:本讲内容要分析明清之际思想批判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理解明清之际思想批判四个思想家的思想主张的进步之处。正确评价明清之际思想批判四个进步思想家的思想。 “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 ”“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 ”对上述朱熹关于 “天理 ”与 “人欲 ”论述的解读,正确的有 把 “天理 ”和 “人欲 ”对立起来 “天理 ”和 “人欲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体现了朱熹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关注 与作为统治思想的理学是有差别的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南宋理学家朱熹的思 想主

30、张,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强调理之原在于天理,而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它是人性的最高境界;并指出人性本来与天理一致,具有仁、义、礼、智等美德,但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所以强调 “存天理,灭人欲 ”。根据材料结合各选项, 项正确,第 项 “把 天理 和 人欲 对立起来 ”不符合材料的意思。朱熹将两者结合起来,强调克制人性的重要性。因此选 B。 考点:宋明理学 点评:高考命题角度 (1)近两年高考特别注重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考查,侧重于宋明理学的内涵理解及对其阐释、应用 (2)对三教合一、程朱理学、心学等高频考点关注。对本讲高频考点的考查仍以选择题为主,命题立意侧重于体现 “中国传统的道德文

31、化 ”。 “真知与常知异。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若虎能伤人,虽三尺童子莫不知之,然未尝真知。真知须如田夫乃是,故人知不善而犹为不善,是亦未尝真知,若真知,决不为矣。 ”这段话体现出的思想是 A格物致知 B心即理也 C发明本心 D致良知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对宋明时期儒家思想发展特征的理解。这段话出自成语 “谈虎色变 ”,指被老虎咬过的人才真正知道虎的厉害,体现了朱熹理学的方法论 “格物致知 ”,强调通过实践获得感悟的格物致知。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 A。 考点:宋明理学 点评:从高考命题的趋势看,宋明理学强调和谐意识,也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32、在大力提倡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辩证地研究理学更加具有重要的社会历史意义,本课选择题、材料题、问答题均有出题的可能。 据史料记载,宋代女子吴妙静新婚之日,未婚夫在迎亲时溺水身亡,她遂出资在溺水处建造一座五孔石桥,并 终身守节。吴妙静此举的思想根源最有可能来自于 A董仲舒 B朱熹 C陆九渊 D王阳明 答案: B 试题分析:理学集大成的思想家朱熹,从哲学的高度论证专制统治和等级秩序的合理性,主张 “存天理,灭人欲 ”。本题中吴妙静此举的思想根源最有可能来自于朱熹。因此选 B。 考点:宋明理学 点评:备考对策是要准确记忆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思想,并能够结合宋明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理解掌握宋明时期

33、儒学的发展。 从公元前 5世纪到公元前 3世纪,古代中国与古代希腊都创造了不同类型的辉煌灿烂的文明,这种不同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地理环境的不同:中华文明产生于大河流域,而希腊文明产生于蓝色的海洋 B公民素质的不同:古代中国人的参与意识、社会公德意识远远落后于古代希腊 C政治制度的不同:古代中国实行专制集权制度,而古代希腊实行民主制度 D经济制度的不同:古代中国的小农经济发达,而古希腊的商品经济发达 答案: D 试题分析:经济制度是指一个社会里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构成了这个社会的经济基础,并决定着这一社会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社会意识和思想文化等上层建筑。因此选 D。 考点:古代中国与

34、古代希腊文明 点评:复习古代中国与古代希腊文明中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重点问题:古希腊民主形成的条件及历史意义;比较中西方早期政治差异及原因。 综合题 ( 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 “明法者强,慢法者弱。 ” (1)概括材料中的三种主张。( 3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主张出现的政治经济背景。( 2分)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 “以教化为大务 ”; “正法度之宜 ”。 汉书 董仲舒传 (2)依据材料二中董仲舒的论述,指出其思想特征( 2分)。结合所学知

35、识,阐述董仲舒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1分) 材料三 唐代儒学较多地吸取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而盛行于唐代的佛教,既有本土发展起来的禅宗,也有从天竺引进的法相宗,还有中印合璧的天台宗等。唐代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是印度的乾达婆、希腊天使和道教羽人等多元文化因素的混合物。唐代大型歌舞剧羽衣霓裳舞曲,则源于印度的婆罗门曲,并含有胡旋舞等中亚歌舞元素。 张国刚唐代开放与兴盛的当代思考等 (3)依据材料三概括唐代思想文化的特点( 1分),并结 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分) 材料四 哀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 “政之急者,莫大乎使民富且寿也。 ”公曰:“为之奈何? ”孔子曰: “省力役,

36、薄赋敛,则民富矣;敦礼教,远罪疾,则民寿矣。 ”公曰: “寡人欲行夫子之言,恐吾国贫矣。 ”孔子曰: “诗云: 恺悌君子,民之父母。 未有子富而父母贫者也。 ” 孔子家语 贤君 ( 4)据材料四,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 分)如何实现这种思想?( 2 分) 材料五 金非财,惟五谷为财。兴屯不足以生谷,惟垦荒可以生谷。起科不可以垦荒,惟不起科可以垦荒。五谷生则加派可罢,加派罢 然后民生可安。 黄宗羲明儒学案 ( 5)据材料三,指出黄宗羲认为如何可以安顿民生?( 2分)并根据材料四、五指出他们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 2 分)对当今社会有什么积极作用?( 1 分) 答案: (1)主张:实行仁政;

37、无为而治;强调法治。( 3分) 原因:政治上,分封制瓦解,诸侯争霸;经济上,铁犁牛耕推广,井田制破坏。( 2分) (2)思想特征:强调 “大一统 ”;糅合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体系。( 2分) 影响:儒学正统地位在汉代确立,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1分) (3)特点:多元性 (兼收并蓄 )。( 1分) 原因:唐朝实行开放政策;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对外交往频繁等。( 2分) ( 4)核心思想:注重民生,使民富裕( 2分) 方法:轻徭薄赋,减轻人民的负担;注重教化,减轻刑罚。( 2分) ( 5)大力垦荒,减少税负。( 2分)价值观:注重民生,以民为本( 2分) 积极作用:有利于社会和

38、谐。( 1分) 试题分析:( 1)结合诸子百家主张分析 :“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体现儒家仁政思想,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体现道家无为思想, “明法者强,慢法者弱。 ”体现法家法治思想。再结合春秋战国的背景分析。 ( 2)根据材料信息 “春秋 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 “以教化为大务 ”; “正法度之宜 ”。体现了董仲舒强调 “大一统 ”, 糅合道家、法家等思想。 ( 3) “唐代儒学较多地吸取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而盛行于唐代的佛教,既有本土发展起来的禅宗,也有从天竺引进的法相宗,还有中印合璧的天台宗等 ”体现了唐朝文化的

39、多元性,结合唐朝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状况分析原因。 ( 4) “省力役,薄赋敛,则民富矣;敦礼教,远罪疾,则民寿矣。 ”说明孔子主张统治者减轻人民的负担,关注民生,注重教化,减轻刑罚。 ( 5)注意把握材料中的关键词, “起科 ”指对农田计亩征收钱粮, “垦荒 ”指开垦荒地,体现了注重民生,以民为本。 考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 点评:梳理古今中外有关民生问题的重大举措,借鉴解决民生问题的经验教训,是高考的重要命题角度。复习时理解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及其实践活动 (老子主张“无为 ”孔子提出 “仁 ”,主张以德治民;墨子提出 “兼爱 ”“非攻 ”;孟子提出 “仁政 ”“民贵君轻 ”、反对苛政等。 (

40、 15分) 西方人文精神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至于神,我们既然无法真切的感受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到底长什 么样子,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泰格拉 ( 1)材料一体现的人文精神的具体内涵是什么?指出这一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2分) 材料二 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 ( 2)材料二两幅作品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其反映的内容与材料一反映的内容有何关系?( 2分) 材料三 上帝的道不是什么行为,而是单因信才能领受爱慕的。因此,既然灵魂为它的生命与义所需要的只是信,那么,灵魂称义显然单是因信,而不是因任

41、何行为。 马丁 路德论基督教的自由 ( 3)在灵魂得救的途径问题上,材料三持什么观点?此观点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义?材料二、三所反映的思想有何相似之处?( 4分) 材料四 以下是启蒙运动时期一些思想家的言论: 孟德斯鸠:这个禁欲的职业(神职)摧残了许多人,即使瘟疫与最惨烈的战争也从来不至如此。 伏尔泰: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项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 卢梭: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处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康德: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 用自己的理智无能无力 ( 4)据材料四概括

42、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 3分) ( 5)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不同历史阶段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特征。( 2分) 答案:( 1)内涵:强调人的价值,树立人的尊严( “人是万物的尺度 ”)。( 2分) 背景:雅典商品经济发达和民主政治高度发展( 2分) ( 2)思想:人文主义。 关系:继承与发展。( 2分) ( 3)观点:因信称义(或信仰上帝即可得救)。 意义:否定教皇权威。 相似:人文主义;反封建(抨击教会、教皇)。( 4分) ( 4)内涵:反对教权、特权;提倡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提倡理 性。( 3分) ( 5)特征:从反神权到反教权再到反专制。( 2分) 试题分析:( 1)要依据材料信息

43、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概括普罗泰戈拉的主要观点,再结合古希腊的历史背景分析。 ( 2)要围绕文艺复兴所体现的人文主义作答,指出两者的关系:继承与发展。 ( 3)要围绕宗教改革所体现的人文主义作答,马丁 路德提出 “因信称义 ”(或信仰上帝即可得救),否定教皇权威。 ( 4)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的发展应从宣扬理性主义方面分析,注意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相比,进一步发展人文主 义的表现。 ( 5)应注意归纳古希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从反神权到反教权再到反专制。 考点:西方人文主义 点评:本专题重点问题有智者学派的观点及主张、苏格拉底的主要思想、文艺复兴所体现的人文主义精神、宗教改革的内容及影响、启蒙运动的内容及影响;难点主要是理解人文主义精神内涵,认识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对人类历史进程的重大影响。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