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2013学年河北枣强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 选择题 导致二战后形成的两极格局受到 “撼动 ”和 “挑战 ”的因素有 美国的霸主地位愈加稳定 西欧、日本经济的崛起 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苏联日益陷入困境 ( )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欧、日本经济实力增强,在政治上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开始动摇美国的霸权地位, 与史实不符可排除,故选 C。 考点: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点评:在这几年的高考中,世界格局演变一直是考查的重要内容,尤其是演变原因的分析及多极化中西欧和中国的内容。试题主要以选择题为主,试题难度较大。在复习时特别注意 “两极格局的
2、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特别是近两年高考突出考查了 “多极化趋势的表现及影响 ”等相关知识。在今后的高考复习中关于 “现代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专题的考查应重点关注上述变化。 为统一的德意志帝国的建立奠定基础的是 ( ) A王朝战争 B资产阶级革命 C外交努力 D铁血政策 答案: A 试题分析: 1864-1870年,普鲁士王国通过三次王朝战 争先后击败丹麦、奥地利和法国,完成了对德意志的统一,故选 A。 考点:德意志的统一 点评:德意志的统一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第一,它促进了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到 19世纪末,德国工业生产已经超过英法等先进工业国家,而跃居世界第二位。第二,它为德国工人运
3、动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场所,统一后的德国工人运动走在其他国家的前面。第三,它改变了欧洲的国际关系,德国成为中欧的强国,成为国际关系中举足轻重的重要因素。但由于统一采取了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的形式,统一后的德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和浓厚的军国主义传统。 英国与德国代议制的共同点是 ( ) A总统制 B君主专制 C君主立宪 D民主共和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难度较低。英国与德国的代议制都是君主立宪制,故选 C。 考点:资产阶级代议制 点评:资产阶级代议制度在英、法、美、德等欧美主要大国的具体表现形式是:英国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法国 议会制共和制,美国 总统制共和制,德意志帝
4、国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法国共和政体得以确立的根本原因是 ( ) A法国工业革命完成后进入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时期 B资产阶级共和派的坚决斗争 C “一票共和 ” D保皇派内部的分歧 答案: A 试题分析:法国大革命后,政权更迭频繁,直到 1875年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最终确立共和制度。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是法国工业革命完成后进入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必然结果。 B、 C、 D都不是根本原因,故选 A。 考点:法国共和制度的确立 点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使资产阶级共和派掌握实权,标志着共和体制的最终确立;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帝制独裁对比,共和体制的确立是历史的进步
5、;随着法国工业资产阶级势力的上升,对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关于英国议会的说法正确的有 ( ) 英国议会有 “议会之母 ”的称誉 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议会制度的真正确立 18世纪中叶,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 1832年议会改革后工人、贫民的政治权利得到了保障。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英国的议会制度。 表述符合史实; 1832年议会改革后,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权利。排除 ,故选 B。 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 点评: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有: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国王 “统而不治 ”,是礼仪性的国家元首;议会掌握国家主权,是国家权力的中心;内阁与首相
6、由议会选举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建内阁及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首相是政府首脑,内阁对议会负责。 希腊和罗马的民主都 ( ) A维护了大部分公民的利益 B妇女权利受法律保障 C在亚非文明影响下产生 D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希腊和罗马的民主的实质。希腊和罗马的民主都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属于少数人的民主。 A、 B错误; C项只适合希腊民主;故选 D。 考点:希腊和罗马的政治制度 点评:古希腊和罗马欧洲文明的发源地。 “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归于罗马 ”,在古希腊的奴隶制民主政治制度下,希腊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明;而罗马帝国在扩张征服和统治帝国的过程中发展出
7、体系宏大而缜密的罗马法律。 关于十二铜表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公元前 5世纪制定 B是罗马平等反对贵族的结果 C是罗马较早的习惯法 D规定了严格的债务奴隶制 答案: C 试题分析:罗马在公元前 5世纪中期制定了十二铜表法。十二铜表法内容相当广泛,法律条文也比较清晰,从此,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十二铜表法限制了贵族的特权,打破其对法律垄断,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是平民的胜利,但还保留着某些野蛮的习惯法。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 A、 B、 D符合史实,故选 C。 考点:十二铜表法 点评:十二铜表法内容广泛,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程序,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法律条文反映了罗
8、马奴隶占有制社会 早期的情况。明文规定维护私有制度和奴隶主贵族的权益,保护私有财产,严惩破坏私有权者。债务法规定债权人可以拘禁不能按期还债的债务人,甚至将其变卖为奴或处死。家庭法给予家长对其家庭成员的绝对权力,可把子女出卖为奴。该法典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继承法既实行遗嘱自由,又规定财产在氏族内继承;惩罚方法既采用罚金,又保存同态复仇。这表明当时社会中还存在氏族制度的残余。十二铜表法对贵族滥用权力作了一些限制,按律量刑,贵族不能再任意解释法律,是后世罗马法的渊源,对于中世纪和近代欧洲法学也有重要影响。 万民法在财产规定方面的主 要思想是 ( ) A保护奴隶主利益 B保护所有公民利益 C保护私有财
9、产 D保护奴隶制 答案: C 试题分析:万民法是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它主要调整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故选 C。 考点:万民法 点评:万民法意即 “各民族共有的法律 ”,是继公民法之后,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罗马司法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用来调整罗马公民和异邦人之间以及异邦人和异邦人之间民事法律关系的罗马法律。公元前 3世纪中叶以前罗马法律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居住在罗马的异邦人不能享受此法的保护,被称为公民法或者市民法。随着罗马对外征服地区的扩大,罗马的社会政治和经济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公民法不足以解决帝国疆域内出现的各种复杂的问题。从公元前 3世纪中叶开始
10、,在罗马逐渐形成了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这就是有名的万民法。万民法的调整范围最初只限于罗马司法管辖范围内的罗马公民与异邦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异邦人本身间的关系,后来逐渐成为调整各国公民之间关系的法律。 雅典实行民主政治最重要原因是 ( ) A奴隶主的 开明 B奴隶的劳动 C小国寡民 D历史传统 答案: C 试题分析:古希腊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对民主制度有着重要的影响。古希腊由于海洋和山峦的阻隔,没有形成统一的政治中心,而是出现了多个奴隶制城邦国家。城邦面积狭小,人口少,使公民能更直接地参与政治活动,更积极地追求民主权利。故选 C。 考点:古希腊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对民主制度的影响
11、点评:本题还可以改为: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古代希腊文明发生的地域特点是 ( D ) A.大河流域 B.交通中心 C政治中心 D海洋 雅典民主政治确立的标志( ) A梭伦改革 B克里斯提尼改革 C伯里克利改革 D公民大会的设立 答案: B 试题分析:公元前 6世纪初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公元前 6世纪末,克里斯提尼的改革使雅典的民主政治确立起来;公元前 5世纪中期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民主制度发展到顶峰。公民大会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国家机构。故选 B。 考点:雅典的民主政治 点评:在古代君主专制盛行的情况下,雅典民主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法治基础上的选举制、任期
12、制、代表制等民主运作方式。这一伟大的创举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曾经说: “环顾我们国家中的其他部分,你会发现一切都依照规则和法律的规定而运转。 ”这句话反映出当时罗马社会 ( ) A人人精通法律 B法律适用于所有人 C法律至上的原则 D统治阶级没有特权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认识能力。上述言论明确表达了在古罗马法律至上,法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占重要地位。任何国家的法律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西塞罗的话虽然强调了法律至上的原则,但并不表明人人精通法律,并不是法律适用于所有人以及统治阶级没有特权。故选 C项。 考点:罗马法 点评:罗马法的核心内容
13、之一是承认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是为了维系和稳定罗马帝国统治。它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对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产生了重要影响。 雅典执政官克里斯提尼重新划定以地域为基础的 10个行政选区代替原先的4个血缘部落;中国秦始皇以郡县制代替了分封制。两者都是进步的,主要在于 ( ) A都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 B都加强了中央集权 C都打破了贵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 D都缓和了社会矛盾 答案: C 试题分析:克里斯提尼重新划定以地域为基础的 10个行政选区代替原先的 4个血缘部落,基本上铲除了贵族的政治特权,确立起雅典民主政治。秦朝郡县的长官都有皇帝直接任免,废除了奴隶主贵族世卿世
14、禄的特权。两者都打击了旧贵族的特权,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制度。 点评:关于雅典的民主政治制度,还可以考查民主制度的发展历程:公元前 6世纪初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公元前 6世纪末,克里斯提尼的改革使雅典的民主政治确立起来;公元前 5世纪中期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民主制度发展到顶峰。 亚里士多德说: “人是城邦的动物 也就是政治的动物。 ”这一观点主要强调 ( ) A城邦制下公民视城邦治理为己任 B城邦制是专制统治 C古希腊只重政治而轻文化 D城邦制度压抑人性 答案: A 试题分析:古希腊城邦实行民主政治,可以排除 B、 D两项;民主政治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
15、排除 C项;城邦赋予公民充分的民主政治权利,公民积极参与城邦政治事务,因此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主要强调了城邦制下公民视城邦治理为己任。故选 A。 考点:古希腊的民主政治 点评:古希腊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对民主制度有着重要的影响。古希腊由于海洋和山峦的阻隔,没有形成统一的政治中心,而是出现了多个奴隶制城邦国家。城邦面积狭 小,人口少,使公民能更直接地参与政治活动,更积极地追求民主权利。 我国新时期的外交方针与政策有 ( ) 不结盟政策 与周边国家建立友好关系 一边倒与一大片 对外开放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新时期我国对外交政策作出调整,强调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独立自主的外交具体
16、表现为实行不结盟政策;开展多边外交,进行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一边倒与一大片是新中国初期至六十年代的外交政策,故排除 选。 考点: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点评:新中国三个时期的外交政策: 20世纪 50年代: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20世纪 70年代:一条线、一大片; 改革开放后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马克思说某个国家是一个 “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这个国家是 (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以议
17、会形式粉饰门面 ”说明该国已经建立了议会制度,但议会权力很小; “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反映了该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但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和浓厚的军国主义传统。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判断,材料描述的是德国的君主立宪制。故选 D。 考点:德国的君主立宪制 点评: 1871年,德国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宪法规定:帝国皇帝由世袭产生,作为国家元首,拥有实权。皇帝有权任免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 、公布法律和决定对外政策。帝国宰相及内阁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帝国议会拥有立法权,但受到皇帝和联邦议会的制约。因此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是
18、一种不彻底的和不完善的代议制。 前不久,英国进行了一次主题为 “你是否赞成保留英王 ”的民意调查,结果70%民众投票赞成保留国王。英国的国庆节就是英王的生日,英王生日不一样,国庆节也就不一样。对上述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英国人重视历史传统 B英国国王是国家的象征 C政治传统影响社会生活 D英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英国 “70%民众投票赞成保留国王 ”说明英国人重视历史传统; “英国的国庆节就是英王的生日 ”反映了政治传统影响社会生活; A、 C在材料中都能体现。英王 “统而不治 ”,是国家的象征,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没有实
19、权, D项不符合史实。 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 点评: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具有以下特点: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国王是“统而不治 ”的虚君,是礼仪性的国家元首,首相是最高行政首脑,即政府首脑;内阁对议会负责,内阁与首相由议会选举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建内阁及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以代议制 为基础,议会掌握国家主权;实行分权原则。 20世纪 60年代的一次国际会议有下列宣言: “冷战和它会变成真正的经常性的严重危险,已经成为国际关系中存在的局势的一部分。 在这种情况下,和平共处的原则,是代替冷战和可能发生的全面核灾祸的唯一的办法。因此,这些原则 包括人民享有自决、独立和自由决定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方
20、式方法的权利 必须成为一切国际关系的唯一的基础。 ”这次国际会议是 ( ) A亚非会议 B中印外交会议 C日内瓦国际会议 D不结盟国家政府首脑会议 答案: D 试题分析:注意题干中的时间 “20世纪 60年代 ”, A、 B、 C都召开于 20世纪 50年代,都和题干的时间要求不符。会议的内容指出了和平共处是解决国际关系的唯一基础,可判断该会议是不结盟国家政府首脑会议。故选择 D。 考点:不结盟运动 点评: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改变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 日本外务省次官粟山尚一在动荡的 90 年代与日本外交的新展开中写道:“当
21、今世界 20万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美欧各占 5万亿美元,日本为 3万亿美元 这也是共同分担国际责任的结构比例,要建立国 际新秩序,就离不开 5: 5: 3的合作 ”。这表明日本的企图是 ( ) A不愿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 B谋求成为政治大国 C与美欧进行军事抗衡 D确立美欧日三足鼎立格局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材料表明了日本成为经济大国后正谋求政治上的相应地位,故选 B项。 考点:日本的崛起 点评: “冷战 ”开始之后,由于对抗苏联的需要,特别是朝鲜战争的爆发,使得美国开始改变对日政策,由经济制裁转为经济扶持。这就为日本进一步扩大世界市场提供了便利条件。日本自身加强政府
22、投资,重视教育;提出 “贸易立国 ”“出口第一 ”的口号, 20世纪 80年代,日本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 下表反映的是二战后,西欧对美国战争政策态度的变化情况,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 朝鲜战争 (19501953) 第四次中东战争 (1973年 ) 伊拉克战争 (2003年 ) 参与美国组织的 联合国军侵略朝鲜 不支持甚至批评 美国的中东政策 明确反对美国 避开联合国对伊动武 A、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 B、苏联对西欧的强力支持,使西欧有了强力后盾 C、西欧各国对美国的控制不满,双方反目成仇 D、西欧国家一贯坚持正义,反对美国侵略弱小国家 答案: A 试题分析
23、:三次战争西欧国家对美国的态度变化从参加 不支持甚至批评 明确反对,说明了西欧各国对美国从最初的 “唯美国马首是瞻 ”到不再听从美国。反映了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西欧无论从经济还是政治影响力都得到了较大提高,也反映了两极格局后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西欧成为了重要的一极。本题 B项与题意无关; C、 D两项说法本身有错误,不成立。故选 A。 考点: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点评: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源于经济力量的多极化。战后建立的两极格局在20 世纪 70 年代因欧洲联合、日本崛起、不结盟运动兴起和中国振兴受到挑战 。90年代后多个经济中心的崛起,多极化趋势加强。 二战后,德国和朝鲜形成分裂局面
24、的相同原因是 ( ) A国内民族矛盾的激化 B美国和苏联的相互对抗 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演变 D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推行 答案: B 试题分析:二战后形成了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受美苏对抗的影响,朝鲜和德国都分裂为两个国家。故选 B。 考点:冷战的影响 点评: “冷战 ”对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消极: “冷战 ”局面形成后,美苏争霸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造成国际局势紧张 . 积极:美苏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 发;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从对方身上借鉴经验,推动了世界整体的发展等。 假如让你写一篇集中反映美国实行 “冷战 ”政策的专稿,需要确定一组关键词,请依据有关知识,选出最准
25、确的一组 ( ) A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经济互助委员会 B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德国分裂 C铁幕演说马歇尔计划越南战争 D朝鲜战争杜鲁门主义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美国的冷战政策及其影响。 A项中的 “经济互助委员会 ”是苏联为首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措施; C、 D项中的 “越南战争 ”“朝鲜战争 ”是局部 “热战 ”的表现,不属于冷战政策,均可排除,故选 B。 考点:冷战政策 点评:冷战是美苏两大阵营之间的对抗,以杜鲁门主义的出台为标志。冷战期间,美苏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的对抗。冷战对国际局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冷战的背景、具体内容
26、等都需要掌握。 下列对十月革命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 A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革命 B打破了资产阶级一统天下的局面 C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 D结束了巴黎公社失败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低潮期 答案: C 试题分析: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故 C项不正确; A、 B、 D项符合史实。 考点:十月革命 点评: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其主要特点有: 从理论上看,打破了传统马克思主义观念,在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了革命的胜利,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从革命道路看,十月革命走的是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展到中小城镇和农村的革
27、命道路。 从革命阶段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紧密相连,形成了两个急剧发展的性质不同的 革命阶段。 从革命实现方式看,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革命夺取政权。 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世界进入了一个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共存和竞争的新时期。 第一次将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的是( )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巴黎公社 C俄国二月革命 D俄国十月革命 答案: D 试题分析: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第一次将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故选 D。 考点:十月革命的
28、意义 点评:十月革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成功地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 ,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也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巴黎公社( ) 敲响了资本主义的丧钟 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直接指导的产物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巴黎公社革命发生在 1871 年,但是法国的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时期, 项不正确;巴黎公社缺乏先进政党领导;没有建立工农联盟,并不是马
29、克思主义思想直接指导的产物, 不正确; 、 是巴黎公社的历史意义,故选 D。 考点:巴黎公社 点评: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士树立了光辉典范。 马克思主义创立过程中,批判地汲取人类思想文化的优秀成果。其中不包括 ( ) A德意志古典哲学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D欧洲启蒙思想 答案: D 试题分析:马克思主义的三大思想来源是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欧洲启蒙思想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潮,故选 D。 考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 点评:马克思主义诞生
30、的历史条件: 经济基础: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发展,使资社会的基本矛盾日益明显暴露。 阶级基础: 19世纪三四十年代,独立的工人运动的兴起,失败的结果表明他们需要科学理论指导。 思想基础: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 个人作用:马克思、恩格斯深入到工人运动中总结经验。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根本原因是( ) A工业革命的发展 B英、法、德出现大规模的工人运动 C汲取人类 19世纪早期创造的优秀思想成果 D马克思、恩格斯与工人运动相联系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最佳选择题。四个选项都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但最基本的历史条件需要从这一理论产生的经济基础方面分析,即
31、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故选 A。 考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 点评: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社会经济前提;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阶级基础;欧洲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来源之一,包括以法国人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人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 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 “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材料反映出德国的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 ) A德国立法权控制行政权 B德国的皇帝凌驾于议会之 上 C皇帝兼
32、任联邦议会的主席 D皇帝无权中止法律的执行 答案: B 试题分析:材料反映了德国皇帝具有控制议会、任命宰相等各种权力,显然其权力远在议会之上。所以 A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属于帝国宰相,故 C项错误。 D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选 B。 考点:德意志的君主立宪制 点评:考查德意志的君主立宪制,还可以引用马克思的论述: “德意志帝国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主义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 美国 1787年宪法第一条 第十款规定:各州 “不得缔结任何条约、结盟或组织邦联; ”“不得铸造货币;不得发行纸币。
33、”这些宪法条文体现了 ( ) A联邦制原则 B民主原则 C三权分立原则 D自由平等原则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美国 1787年宪法原则的理解。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各州不得缔结任何条约、结盟或组织邦联 ”,说明 1787年宪法维护的是联邦至上原则,故答案:为 A项。 考点:美国 1787年宪法 点评: 1787年美国宪法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宪法。它突出 “分权与制衡 ”原则,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为美国的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 代议制是资本主义各国民主政治的基本形式。下列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君主立宪政体在英国确立 B 1787年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民
34、主共和政体在美国确立 C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标志着德国走上代议制道路 D 1875年宪法的通过标志着代议制政体在法国开始确立 答案: D 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 A、 B、 C符合史实; 1791年,法国在大革命中就已经实行了君主立宪制。大革命后,法国政体多次变更,直到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最终确立共和制度。故选 D。 考点:资产阶级代议制 点评:关于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要重点掌握英、美、法、德代议制确立颁布的法律文件、政体,掌握它们各自的确立过程及影响;理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点、进步性及局限性;利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把握各种政体之间的共性与个性,理解资产阶级代议制度不同模式的
35、特点,认识资产阶级代议制对世界政治民主化进程所起到的推动作用。 由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 盘,共 12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了某一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 20世纪 70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是 ( ) A “另起炉灶 ”、 “分道扬镳 ”、 “播种友谊 ” B “斗智斗勇 ”、 “再次较量 ”、 “峰回路转 ” C “另起炉灶 ”、 “跨洋握手 ”、 “扬眉吐气 ” D “扬眉吐气 ”、 “跨洋握手 ”、 “冰释雪融 ” 答案: D 试题分析:联系新中国 20世纪 70年代外交的重大事件: “扬眉吐气 ”指的是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 “跨洋握手 ”是尼克松访
36、华,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冰释雪融 ”指的是中日关系的改善。故选 D。 考点: 70年代的外交成就 点评: 70年代中国外交打开新局面的意义: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缓和了国际紧张局势,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并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打开了 50年代以来中国的外交困境,形成中国外交史上第三次建交高潮。 20世纪 70年代,促使美国总统尼克松改善中美关系的根本原因是( ) A维护美国的根本利益 B联合中国对抗苏联 C放弃敌视中国的政策 D打开中国商品市场 答案: A 试题分析:外交是政治的延续,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维护国家利益。 B是促使美国改善中美关系的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 C、 D不符合史
37、实;故选 A。 考点:中美关系正常化 点评: 1972 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美国承认,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1979年中国与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两国关系进入正常化发展阶段。 义和团运动的直接作用是 ( ) A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它的灭亡 B暴露了清政府的卖国本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 C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 D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 答案: C 试题分析: 1898 年开始的义和团运动,英勇抗击八国联军的侵略,使西方列强看到 “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及兵力来统治此天下生灵这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
38、,实为下策。 ”从而使列强放弃了把中国完全变为殖民地的企图。正确答案:为 C项。 考点:义和团运动 点评:义和团运动的意义:义和团运动虽然失败了,但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企图。也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它的灭亡。 做为 “瓜分狂潮 ”开端事件 “三国干涉还辽 ”其中 “三国 ”是指 ( ) A美英法 B俄英法 C俄日法 D俄德法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马关条约的签订,损害了俄、德、法三国在华的侵略权益。俄、德、法三国向日本提出照会,并以武力强迫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故选 D。 考点:三国干涉还辽 点评:三国干涉还
39、辽这一事件的发生充分说明,帝国主义在对外侵略的过程中,既勾结又斗争,完全以自己的利益为转移,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为交换条件。日本被迫归还辽东半岛,说明日本的实力尚无法与欧洲列强相对抗,在其实施侵略计划的过程中,还要受西方列强的牵制。 辛丑条约中最能说明清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是( ) A向各国赔款白银 4.5亿两,分 39年还清,本息共计 9.8亿 B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 “使馆界 ”,允许各国派兵保护 C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D拆除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的炮台 答案: C 试题分析: “清政府严厉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说明这时的清政府完全站在人民的对立面,放弃了反抗,是替帝国主义列
40、强来维护它们在中国侵略利益的反动政府,完全变成了 “洋人的朝廷 ”,因而最能说明清政府已变成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故选 C。 考点: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 点评:从 1840年到 1919年的 80年间,中国人民对外来侵略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抗,这些反侵略斗争具有重大的历史作用,但是历次的反侵略战争都是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这些不平等条约的签署,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下列陈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甲午战争后,山东成为德国的势力范围 B帝国主义国家征相效仿德国,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 1899年美国向其他帝国主义国家提出了 “门户开放 ”
41、的照会 D美国的 “门户开放 ”政策遭到了其他帝国主义的反对 答案: D 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 A、 B、 C 符合史实;美国的 “门户开放 ”政策的推行,没有影响到列强的利益,因此也没有遭到列强的公然反对,反而使帝国主义掀起的瓜分中国狂潮,暂时取得表面上的一致。故 D项错误。 考点: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点评: 19 世纪末,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对外侵略的特征是资本输出和瓜分世界,即在世界范围内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列强加强了对中国的争夺:争作中国债主,抢夺路矿和设厂权,掀起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狂潮。 在马关条约中,最有利于列强对华经济
42、扩张的条款是 ( ) A开辟新 的内河航线 B在苏杭富庶地区开放新的通商口岸 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D给予日本巨额赔款 答案: C 试题分析:,马关条约规定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适应了帝国主义向中国进行资本输出的需要,体现了列强分割世界、资本输出的新要求,最有利于列强对华经济扩张。故选 C。 考点:马关条约 点评:马关条约对中国的危害:日本割占了中国大片领土,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加强了列强对中国的控制;允许在华投资设厂,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甲午中日战争所产生的影响和后果有 ( ) 列强对中国
43、的经济侵略进一步加剧 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 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马关条约是南京条约以来对中国危害最严重的不 平等条约。其影响和后果有:割地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巨额赔款,不仅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四个通商口岸的开辟,便于列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这就直接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总之,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符合史实; 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故选 C。 考点:甲午中日战争 点评: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在西方列强支持下企图征服朝鲜、入侵中国而发动的侵略战争
44、,战后签订的马关条约给中国带来严重的危害,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我国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设立军机处的是( ) A明太祖 B明成祖 C清雍正帝 D清乾隆帝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清朝军机处设置的有关史实。军机处是雍正帝为办理西北军务而设,它的设立是清代统治者在中央行政制度方面的重大变革,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故选 C。 考点:军机处的设置。 点评:军机处产生后,原来的议政王大臣形同虚设,内阁也成为处理一般事务的机构。军机处虽然总辖军国政务,但它本身不是一个正式的权力机关。军机大臣无专职,亦无定员。军机处不设官署,除了 奉命办事之外,自
45、己不能作出任何决定,也无权对外发出任何指示,即 “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其官员互不统属,皆直隶于皇帝,军机大臣的罢置也听命于皇帝,一切大权都集中在皇帝手里。它的设立是清代统治者在中央行政制度方面的重大变革。皇帝通过军机处,完全控制了全国的军政大权,实现了 “乾纲独揽 ”的绝对君权。 钱穆在 中对古代某一地方制度作出了如下评价: “(它 )就是一个 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 ”这一制度是 (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郡国并行制 D行省制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郡与县是直接隶属国君的行政区域,与 “宰相的派
46、出所 ”无关,故排除 B、 C;从 “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 ”可以排除A;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作为最高行政机构,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地方上设置行中书省作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行省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故选 D。 考点:行省制度 点评:元朝实行行省制度,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外,地方上设置行中书省(行省),行省是地方的最高行政机构。行省制度是我国省制的开端,是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 ,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明朝后期,曾两度出任内阁首辅的叶向高说: “我朝阁臣 ,只备论思顾问之职 ,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 ,皆上窃君上之威重
47、 ,下侵六曹之职掌 ,终以取祸。 ” 下列选项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明内阁阁臣只是顾问不是宰相 B明内阁不能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 C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决策机构 D明朝内阁无法制约皇权 答案: B 试题分析:明太祖设立殿阁大学士,仅备顾问兼协理奏章,并不参与决策;明成祖设立内阁;从材料中 “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 ”可以 看出,内阁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A、 C、 D正确,明内阁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但无决策权, B项错误。 考点:明朝的内阁制度。 点评:明朝的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决策或行政机构,阁臣的权力完全来自皇帝的信任。它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任何制约作用。 在我国古代,秦朝设立丞相,明朝废除丞相。下列对这种现象的评析正确的是( ) A都是君主专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