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8 ,大小:28.75KB ,
资源ID:335452      下载积分:1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33545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2-2013学年河南省郑州市智林学校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registerpick11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2-2013学年河南省郑州市智林学校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1、2012-2013学年河南省郑州市智林学校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桃花红,杏花白洗衣裳走西口 一首首盛传神州的 “山西民歌 ”历史悠久,诗三百中所收集的魏风、唐风共十九篇,大部分采自山西。山西民歌品种繁多,一百多个县,几乎每个县都有自己的民歌。据有关方面统计,现在已经收集起来的民歌达两万余首。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山西人民创作的一大批富有特色的优秀民歌,享誉神州。这说明( )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文化就是人类的精神产品 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符合题意,材料中

2、 “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山西人民创作的一大批富有特色的优秀民歌,享誉神州 ”可体现。 符合题意,材料中 “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山西人民创作的一大批富有特色的优秀民歌,享誉神州 ”可体现。 错误,文化既包括人类的精神产品,也包括物质产品。 不符合题意,材料中讲的是民歌,不属于科学技术方面。 考点:文化与实践的关系 点评:此类试题要求学生掌握文化与实践 的关系。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根据书本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的能力。 在纪念辛亥革命 1

3、0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多次提到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下列对 “中华文化 ”与 “中华民族精神 ”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 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 中华民族精神深 深置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不符合题意,中华民族精神蕴涵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是中华民族之魂。 符合题意,这是两者正确的关系。 符合题意,应选择。 不符合题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因此保留 ,

4、选择 C。 考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点评: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区别: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所创造的区别于其他民族而独具特色的文化形式。它表现为中华民族所具有的共 同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心理状态、精神面貌等思想文化方面的特征。中华文化内容丰富多彩,其中既有文化精华,也有文化糟粕。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的结晶。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联系: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是中华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

5、之魂。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根据书本知识结合材料 进行分析的能力。 民间有一句俗语, “吃什么补什么 ”。这句话听起来简单,但流传广、影响大。在科技发达和文明进步的今天,保护野生动物已经成为世界潮流,但不少人还认为食用和药用野生动物可以大补。这表明( ) 饮食文化中也存在落后文化 对落后饮食文化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吃不吃 ”野生动物既是科普问题,也是文化观念问题 对饮食文化中存在的糟粕,我们要鉴别并加以剔除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符合题意,饮食文化有先进和落后之分。 错误,对于落后的饮食文化需要不断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

6、剔除。 符合题意,应选择。 符合题意,对于腐朽文化,我们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因此保留 ,选择 D。 考点: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腐朽文化 点评:此类试题要求学生掌握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腐朽文化。各种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都是落后文化。落后文化常常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腐朽文化含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 “法论功 ”邪教、淫秽色情文化等,都属于腐朽文化。危害:落后文化 是文化糟粕,污染文化环境。而腐朽文化则会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侵蚀民族精神、阻碍先进生产力发展、危害社会主义事业。对于政府来说,应做到 需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奏响主旋律,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7、主义文化,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这也是我们加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对于个人来说,应做到 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能力; 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 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崇高的理想。 增强法制观念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根据书本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的能力。 2011年 11月 2日,以 “拥抱民俗、快乐民众 ”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安徽民俗文化节在铜

8、陵天井小镇文化旅游区举行。惠民、乐民、受欢迎的民俗反映着生动的生活情景和劳动人民的生活智慧, “让民俗回归民众 ”是本届民俗节的一大亮点。材料说明( ) 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人民群众是文化的直接创造者 要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人 民需要的文化就是大众文化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符合题意,材料中 “惠民、乐民、受欢迎的民俗反映着生动的生活情景和劳动人民的生活智慧 ”可体现。 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无法体现此观点。 符合题意,材料中 “惠民、乐民、受欢迎的民俗反映着生动的生活情景和劳动人民的生活智慧, “让民俗回归民众 ”是本届民俗节的一大亮点 ”可体现。 错误,大众文化

9、是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因此保留 ,选择 C。 考点:发展大众文化 点评:此类试题要求学生掌 握发展大众文化。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原因: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都是先进、健康有益的文化。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根据书本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的能力。 近年来,国内媒体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了争夺受众眼球,部分媒体过分强调新闻的新奇性,

10、一些媒体尤其是部分网络媒体,充斥着大量荒诞、变态、暴力的 内容,有些传统主流媒体也受到了污染,或者在新闻标题上失实,或者在情感上产生误导,或者对一些消极、负面的内容不加选择地曝光,放弃了引导社会舆论与提供积极有效信息的责任,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上述现象( ) A是信息网络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B是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的表现 C说明人们在文化生活中面临着多种选择 D说明许多文化产品以大多数人的口味为基础,雅俗共赏 答案: B 试题分析: A不符合题意,信息网络技术本身是一种工具,关键看人们如何使用。 B符合题意,部分媒体盲目追求自身利益而采取一些不正当的行为,反映了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

11、的商业性。 C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未涉及此观点。 D不符合题意,与材料无关。 考点:看待大众传媒的发展 点评:此类试题要求学生掌握看待大众传媒的发展。一方面,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可喜的变化;另一方面,文化市场的盲目性和大众传媒的商业性,也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对政府来说: 需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加强法制建设,打击不法行为; 大力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以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对企业来说: 既要注 重经济效益,又要注重社会效益; 遵纪守法,讲求职业道德,承担社会责任。对个人来说:要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眼力,拒绝污染,自觉抵制不健康文化。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根据书本

12、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的能力。 2011年,我国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不断加强,落实中央财政补助地方专项资金 35.97亿元。其中,以实施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为依托,安排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经费 18.22亿元。此举有利于( ) 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进一步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 从根本上保证文 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符合题意,享受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是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未涉及增强国际竞争力。 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未涉及此观点。 符合题意,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

13、务设施建设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培育文明风尚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保留 ,选择 B。 考点:发展大众文化 点评:此类试题要求学生掌握发展大众文化。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原因: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都是先进、健康有益的文化。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根据书本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的能力。 2011年 9月 20日,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颁奖典礼 德耀中华在北京举行。此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

14、表彰活动, 于 2011年 3月启动,历时半年,经过宣传发动、群众推荐、组织审核、公示投票、综合评定等程序,共评出 54名全国道德模范和 260名提名奖获得者。每位获奖用自己的感人事迹,唱响了当代中国社会的道德主旋律。这项活动的开展( ) 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 体现了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 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可以促进我国公民科学文化修养的提高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故 符合题意。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是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

15、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故 符合题意。物质文明建设才能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奠定坚定的物质基础,故 排除。全国道德模范的评选是思想道德建设活动,活动的开展是为了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而不是科学文化修养,故 排除。因此保留 ,选择 A。 考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点评:此类试题要求学生 掌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

16、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要发挥人民群众的积 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弘扬和培育民族 精神。 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加强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 文化,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大力发展经济(根本途径),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设和谐文

17、化,培育文明风尚。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根据书本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的能力。 2011年 9月 20日,广东省中山市全民修身行动动员大会在市委党校礼堂举行,为期 5年的全民修身行动正式启动。全民修身行动的主要内容包括提升全民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下列关于这两项修身内容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二者不可偏废 提高文化素质有助于提高道德素质 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是相互促进的统一关系 文化素质提高了,道德素质就能提高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符合题意,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二者不可偏废,二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符合题意,良好的知识文化素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18、。 符合题意,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不符合题意,此说法过于绝对。因此保留 ,选择 A。 考点:思想道德修养与知识文化修养的关系 点评:此类试题要求学生掌握思想道德修养与知识文化修养的关系,良好的知识文化素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知识文化修养。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根据书本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的能力。 目前,在文化交流领域,西方的文化产品(特别是影 视产品和动漫游戏)、语言文字、学术理论、节庆习俗等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主流价值观、社会科学和生活方式等产生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必须( ) 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千方百计发挥文化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9、建设 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创造力和感召力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主要强调了目前我国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必要性。为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我们应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强中华文化的创造力和感召力, 符合题意。 不符合题 意,不同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不同的。因此选择 C。 考点:文化的社会作用 点评:此类试题要求学生掌握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

20、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 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软实力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提高文化软实力,是应对西方文化冲击的迫切需要,也是高考命题的重点。 2011年 10月 27日,包括美人观音、反弹琵琶和飞天等在内的 60余幅莫高窟壁画艺术作品在德国展出。莫高窟堪称中华民族的 “文化化石 ”,其壁画和雕塑等文化遗产跨越了 800多年的历史。早期的释迦牟尼塑像,斜披印度袈裟;北朝时期壁画和雕塑中的人物体态健硕,有西域佛教的特色;西魏以后,壁画

21、和雕塑中开始具有中原汉人的风貌;元代壁画中又出现了西藏密宗的内容。莫高窟人物形象的变化 ,表明中华文化具有( ) A鲜明的民族性 B历史的继承性 C相对的稳定性 D独特的包容性 答案: D 试题分析: A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无法体现此观点。 B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无法体现此观点。 C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无法体现此观点。 D符合题意,材料中“早期的释迦牟尼塑像,斜披印度袈裟;北朝时期壁画和雕塑中的人物体态健硕,有西域佛教的特色;西魏以后,壁画和雕塑中开始具有中原汉人的风貌;元代壁画中又出现了西藏密宗的内容 ”可体现。 考点: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点评:此类试题要求学生掌握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22、得 益于它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这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还有利于文化多样性和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根据书本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的能力。 2012年 1月 1日,是我国农历十二月(腊月)初八。在这一天,喝腊八粥是中国老百姓最传统、最讲究的习俗,人们借此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保佑国泰民安,祈求丰收和吉祥。自此,各地老百姓拉开春节的序幕 ,开始采购年货,“年 ”的气氛逐渐浓厚。这说明( ) A文化对社会活动和人的活

23、动具有促进作用 B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C文化具有多样性,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D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具有重要影响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错误,文化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对社会活动和人的活动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B错误,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C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未涉及此内容。 D符合题意,材料中 “喝腊八粥是中国老百姓最传统、最讲究的习俗,人们借此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保佑国泰民安,祈求丰收和吉祥 ”可体现。 考点:传统习俗 点评:此类试题要求学生掌握传统习俗的知识。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

24、文化。包括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等。传统习俗的继承,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影响。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根据书本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的能力。 民间有一句俗语, “吃什么补什么 ”。这句话听起来简单,但流传广、影响大 。在科技发达和文明进步的今天,保护野生动物已经成为世界潮流,但不少人还认为食用和药用野生动物可以大补。这表明( ) 饮食文化中也存在落后文化 对落后饮食文化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吃不吃 ”野生动物既是科普问题,也是文化观念问题 对饮食文化中存在的糟粕,我们要鉴别并加以剔除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符合题意,饮食文化

25、有先进和落后之分。 错误,对于落后的饮食文化需要不断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 符合题意,应选择。 符合题意,对于腐朽文化,我们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因此保留 ,选择 D。 考点: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腐朽文化 点评:此类试题要求学生掌握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腐朽文化。各种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都是落后文化。落后文化常常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腐朽文化含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 “法论功 ”邪教、淫秽色情文化等,都属于腐朽文化。危害:落后文化 是文化糟粕,污染文化环境。而腐朽文化则会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侵蚀民族精神、阻碍先进生产力发展、危害社会主义事业。对

26、于政府来说,应做到 需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奏响主旋律,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这也是我们加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对于个人来说,应做到 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能力; 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 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崇高的理想。 增强法制观念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根据书本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的能力。 2012年

27、1月 1日,是我国农历十二月(腊月)初八。在这一天,喝腊八粥是中国老百姓最传统、最讲究的习俗,人们借此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保佑国泰民安,祈求丰收和吉祥。自此,各地老百姓拉开春节的序幕,开始采购年货,“年 ”的气氛逐渐浓厚。这说明( ) A文化对社会活动和人的活动具有促进作用 B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 标志 C文化具有多样性,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D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具有重要影响 答案: D 试题分析: A不符合题意,文化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B错误,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C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未涉及文化的多样性。 D符合题意,材料中 “喝

28、腊八粥是中国老百姓最传统、最讲究的习俗,人们借此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保佑国泰民安,祈求丰收和吉祥 ”可体现。 考点:传统习俗 点评:此类试题要求学生掌握传统习俗的知识。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 性的文化。包括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等。传统习俗的继承,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影响。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根据书本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的能力。 2011年 10月 27日,包括美人观音、反弹琵琶和飞天等在内的 60余幅莫高窟壁画艺术作品在德国展出。莫高窟堪称中华民族的 “文化化石 ”,其壁画和雕塑等文化遗产跨越了

29、800多年的历史。早期的释迦牟尼塑像,斜披印度袈裟;北朝时期壁画和雕塑中的人物体态健硕,有西域佛教的特色;西魏以后,壁画和雕塑中开始具有中原汉人的风貌;元代壁 画中又出现了西藏密宗的内容。莫高窟人物形象的变化,表明中华文化具有( ) A鲜明的民族性 B历史的继承性 C相对的稳定性 D独特的包容性 答案: D 试题分析: A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未涉及鲜明的民族性。 B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未涉及历史的继承性。 C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未涉及相对的稳定性。 D符合题意,材料中 “早期的释迦牟尼塑像,斜披印度袈裟;北朝时期壁画和雕塑中的人物体态健硕,有西域佛教的特色;西魏以后,壁画和雕塑中开始具有中原汉人的风

30、貌;元代壁画中又出现了西藏密宗的内容 ”可体现。 考点: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点评:此类试题要求学生掌握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还得益于它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这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还有利于文化多样性和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根据书本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的能力。 赵本山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文化传奇。他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源于他始终对农村、农民怀有很深的感情,从黑土地上获得了丰富的营养,从民 间文化中汲取

31、了精华,民间艺术正是他艺术创作中一条割不断的血脉。据此回答题。 【小题 1】这一事实主要说明( ) A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C文化创新来自于文化创作者的灵感 D物质条件差的地方也能搞好精神文明建设 【小题 2】赵本山的成就给文化工作者的启示是( ) 只有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营养,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 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创作优秀的文化作品主要靠文化工作者的聪明才智 利用大众传媒是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 A不符合题意,材料

32、中无法体现此观点。 B符合题意,材料中 “他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源于他始终对农村、农民怀有很深的感情,从黑土地上获得了丰富的营养,从民间文化中汲取了精华,民间艺术正是他艺术创作中一条割不断的血脉 ”可体现。 C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无法体现此内容。 D错误,不能以物质条件好与差为标准来判断能否搞好精神文明建设。 【小题 2】 符合题意,材料中 “他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源于他始终对农村、农民怀有很深的感情,从黑土地上获得了丰富的营养,从民间文化中汲取了精华,民间艺术正是他艺术创作中一条割不断的血脉 ”可体现。 符合题意,材料中 “他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源于他始终对农村、农民怀有很深的感情 ”可

33、体现。 不符合题意,创作优秀的文化作品不仅仅依靠文化工作者的聪明才智,还应进行生活实践。 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无法体现此观点。因此保留 ,选择 A。 考点:文化创新的源泉、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点评:此类试题要求学生掌握文化创新的源泉、人民 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也是文化创新的动力。文化创新的重要性: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创新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人民群众从来就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以上两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根据书本知识结

34、合材料进行分析的能力。 古老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世界文化中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下列内容能够体现这一点的有( ) 我国的园林艺术在世界上有口皆碑 我国的 文学艺术历史辉煌悠久、内涵丰富绚烂、风格鲜明独特 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描绘了魏、蜀、吴三国大约半个世纪的纷争和兴衰过程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前列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符合题意,材料中 “在世界上有口皆碑 ”可体现在世界文化中独树一帜。 符合题意,材料中 “历史辉煌悠久、内涵丰富绚烂、风格鲜明独特 ”可体现古老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无法体现此观点。 符合题意,材料中 “长期处于世界前列 ”体现出在

35、世界文化中独树一帜,独领风骚。因此保留 ,选择 B。 考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点评:此类试题要求学生掌握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体现在:独特性(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特点。 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关系: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特色。 民族性(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根据书本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的能力。 云纹在华 夏文明中有着千年的跨度,在建筑、雕塑、器皿和家具

36、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云纹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传递着天地自然、人本内在、宽容豁达的东方精神和喜庆祥和的美好祝愿。这说明( )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 中华文化引领世界文化潮流 中华文化具有丰富而绚丽的内容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符合题意,材料中 “云纹在华夏文明中有着千年的跨度,在建筑、雕塑、器皿和家具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云纹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可体现。 符合题 意,材料中 “传递着天地自然、人本内在、宽容豁达的东方精神和喜庆祥和的美好祝愿 ”可体现。 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无法体现。 符合题意,材料中 “,在建筑、雕塑、器皿和家具中

37、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云纹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传递着天地自然、人本内在、宽容豁达的东方精神和喜庆祥和的美好祝愿 ”可体现。因此保留 ,选择 D。 考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点评:此类试题要求学生掌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原因是: (1)中华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和相对稳定性; (2)中华文化的力量已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 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激励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源; (3)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得益于汉字和史书典籍的传承与延续。 (4)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还得益于它的包容性,即

38、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这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还有利于文化多样性和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根据 书本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的能力。 2011年 12月 9日各地学子以多种形式纪念 “一二 九 ”运动,以此来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感。在当代中国( ) 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弘扬爱国主义必须大力发展民族文化,消除外来文化

39、的影响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符合题意,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爱祖国就是爱爱社会主义。 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现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符合题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错误,弘扬爱国主义必须大力发展民族文化的同时,应区别对待外来文化的影响。因此保留 ,选择 D。 考点:爱国主义 点评:此类试题要求学生掌握爱国主义的相关内容。基本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原因是:爱国主义是中华 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无论什么

40、时候,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根据书本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的能力。 2010年 7月 1日,歌唱祖国 庆祝建党 89周年大型晚会在北京举行。晚会上, 20余首广为传唱的革命歌曲重现了昔日共产党人的革命激情,表现了中国人民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继续发扬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是因为它( ) A是中国 共产党人创立的 B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C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统一的 D根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答案:

41、C 试题分析: A错误,中国共产党人创立的理论不一定都要继续发扬。 B错误,革命精神不是指导思想。 C 符合题意,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是革命精神的延续。D错,并不是因为它根源于实践就要继续发扬,一些错误思想也根源于实践。 考点:弘扬中华民族民族精神 点评:此类试题要求学生掌握弘扬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立足点: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继往开来,与时俱进。主体:人人都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主要途径: 最重要的是发挥 “主心骨 ”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我们应对世界范围相互激荡的各种思想文化的 “主心骨 ”。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42、 。 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根据书本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的能力。 一家网站就 “山寨文化 ”做过一次调查,结果显 示, 38.7%的人认为复制是山寨文化的核心内容和代名词,此外,冒牌( 33.7%)、剽窃( 30.0%)、劣质( 24.9%)等词也成为公众对山寨文化核心内容的理解。与此同时, 40.8%的人认为山寨文化是一种创新,它迫使 “庙堂文化 ”“庙堂产品 ”更加注意自己产品的平民化。这说明( ) 流行文化是经典文化的基础 草根文化与精英文化是相对立的 多元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 人们的文化需求是多层次、多样性的 A B C D

43、 答案: C 试题分析: 不符合题意,与材料无关。 不符合题,材料中未 涉及精英文化。 符合题意,对于山寨文化有不动的观点。 符合题意,对 “山寨文化 ”的不同看法,反映出人们文化需求的多层次、多样性。因此保留 ,选择 C。 考点:正确态度文化多样性 点评:此类试题要求学生掌握正确态度文化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坚持的原则。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反对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根据书本知识结合 材料进行分

44、析的能力。 “一弹戏牡丹,一挥万重山,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 ”2009 年 7月 13日,央视 “开心辞典 ”暑期特别节目 “开心学国学 ”在备受瞩目、千呼万唤中终于掀起了 “红盖头 ”。回答题。 【小题 1】该电视栏目用娱乐化的方式普及国学知识,开辟了一条全新的中华文化弘扬之路:从广大老百姓中寻找博古通今的国学高手,通过国学知识竞技,使国学基础文化深入人心。这说明( ) 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文化传播带来了可喜的变化 只有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和活力 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决于大众传媒的发展 文化发展只有面 向人民群众,才能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 A B C D 【小题 2】通过参与、收看 “开

45、心学国学 ”,更多老百姓了解了我国深邃的国学思想。这说明( ) 电视文化比传统经典文化更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最受人民大众欢迎的是传统经典文化 文化创新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电视等现代传媒的发展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试题分析:【小题 1】 符合题意,材料中 “该电视栏目用娱乐化的方式普及国学知识,开辟了一条全新的中华文化弘扬之路 ”可体现。 符合题意,邀请当代中国文化名人担当 “电视说书人 ”,把那些大众较难理解的古书典籍讲解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说明只有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和活力。 不符合题意,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决于本身是否

46、能受到人们的认可。 符合题意,把那些大众较难理解的古书典籍讲解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很受广大观众特别是青少年的追捧,说明文化只有面向人民群众,才能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因此保留 ,选择 B。 【小题 2】 不符合题意 ,夸大了电视文化的作用。 错误,受人民大众欢迎的文化很多。 符合题意,材料中 “收看 “开心学国学 ”,更多老百姓了解了我国深邃的国学思想 ”可体现。 符合题意,邀请当代中国文化名人担当 “电视说书人 ”,把那些大众较难理解的古书典籍讲解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考点:发展大众文化、文化传播的媒介 点评:以上两小题要求学生掌握发展大众文化、文化传播的媒介。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原因: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样 化、多方面的特点;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都是先进、健康有益的文化。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