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5 ,大小:81.57KB ,
资源ID:335490      下载积分:1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33549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2-2013学年湖北武汉二中高二下期期中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towelfact22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2-2013学年湖北武汉二中高二下期期中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

1、2012-2013学年湖北武汉二中高二下期期中考试历史卷(带解析) 选择题 “商之继统法,以弟及为主,而以子继辅之,无弟然后传子。 盖周时以嫡庶长幼为贵贱之制,商无有也。故兄弟之中有未立而死者,其祀之也与己立者同。 ”这表明( ) A周代全面继承了商代的承继制度 B周代的承继制度比商代更合理 C周代在承继制度上确立了嫡庶差别 D商代完全采取兄终弟及的承继制度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商朝时期实行兄终弟及的制度,但是到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是嫡长子继承制,有了嫡庶之别。故选 C。 A项明显错误,西周时期没有实行兄终弟及的制度; B项材料并未说明; D项说法错误,而是以 “子继辅之 ”。

2、考点:宗法制 点评:宗法制是西周实行的重要的政治制度,是考试的重点和难点。西周灭商以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修改了商朝时期的继承制度,实行嫡长子继承制。血缘关系确保了政治的稳定。一般来说,凡是材料中出现祖、宗、家谱、血缘等字眼的,大多与宗法制有关。虽然宗法制在西周以后退出历史舞台,但是其思想流传下来,在中国人的姓与名的组合上能够得到充分的反映。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分封制、礼乐制度和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等也需要掌握。 陈寅恪先生指出 “真能于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创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民族之地位。此二种相反而适相成之态度,乃道教之真精神,新儒家之旧途径,而二千年吾民族与其他

3、民族思想接触史之所昭示者也。 ”他的主要观点是( )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学贯中西才能够创新中国文化 C中国文化本体论 D传承中国文化是民族精神寄托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 “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民族之地位 ”可以看出陈寅恪主张中西整合才能创新中国文化,故答案:选择 B项。材料中没有说明 “体 ”、 “用 ”关系,故 A项不正确; C、 D项说法不符合材料表达的意思。 考点: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点评:关于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高考的考查主要集中在:( 1)考查基本概念:中体西用思想、实业救国思想、维新变法思想、三民主义等;( 2)受文明史观的影

4、响,近代化问题成为高考命题常考的主题,把近代化与近代中国各阶级的探索结合在一起是命题常考的角度。( 3)以材料题的形式考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历程。 甲午中日战争时,日本国内知识界的一般看法是 “虽说战争的事实是日中两国之间引起的战争,然 而寻其真因却是文明开化谋求进步与妨碍进步之战,决非两国间的战争 ”,即 “文明和野蛮之战 ”, “吾人的目的是为惊醒支那,论定朝鲜战争是义战 ”。这些观点的本质是( ) A认定战争是推动文明的根源 B坚持认为战争可超越国家利益 C以狭隘地区观总结战争性质 D对历史现象的分析视角主观化 答案: D 试题分析:很明显,日本的观点是错误的的,是在美化侵略,为侵略做辩

5、护。从根本上讲,对历史的认识从自身的利益和角度出发,无视历史的客观事实。故选 D。 AB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到推动文明的根源或者超越国家利益的问题;C项错 误不是从本质上进行分析的。 考点:甲午战争的性质 点评:甲午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日本国内无论怎样美化侵略,都无法改变这场战争的性质。这场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该条约的对中国的苛刻的侵略内容,充分的说明了日本材料中观点的虚伪性和欺骗性。 有学者评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国王詹姆士一世与议会的冲突时说, “双方同样地相信各自所主张的权利是合法的,彼此都决计毅然加以坚持。 ”当时议会一方认为自己权利合法的依据是( ) A权

6、利法案 B中世纪以来的议会传统 C大抗议书 D孟德 斯鸠 “三权分立 ”说 答案: B 试题分析:材料说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很明显的可以排除 A; D项明显错误,启蒙运动是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后;议会认为自己的主张是合理的,是基于中世纪以来的传统,召开议会解决重大事项的传统。故选 D。 A项明显不对,大抗议书 13世纪的文献。 考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点评:此题需要掌握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事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以推翻封建统治为目标的,但是在革命的过程中,主要领导着克伦威尔在 1653年建立护国政体,建立了专制统治。 1688年光荣革命实现了国家主权的转移。英国资产阶级 革命是英国历史上的一

7、次影响深远的革命。英国从此进入了资本主义发展阶段。法治取代了人治,民主取代了专制。 美国 “宪法之父 ”詹姆斯 麦迪逊说: “即使每一位雅典公民都是苏格拉底,每一次雅典人大会也仍然会是一堆群氓。 ”这段话从本质上说明麦迪逊( ) A反对直接民主 B反对民主制度 C主张集权政治 D否定公民权利 答案: A 试题分析:麦迪逊的话的意思说的是直接民主制的弊端,容易形成集体暴政。故选 A。 B项错误,麦迪逊不是反对民主制,而是反对的直接民主制; C项错误,与材料的意思相反; D项与材料无直接关系。 考点:雅典民主制 点评: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雅典直接民主制度的弊端。雅典民主制是直接民主,是建立在小国寡民

8、的基础上,用抽签选举的方式选拔官员,弊端很多,与现代民主有很大的不同,现代民主通常是代议制为核心的。直接民主弊端非常明显,即使在直接民主下,也是少数人的民主,妇女、外邦人和奴隶等都没有民主权力。但是,在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制发展到鼎盛时期,表现有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等。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雅典民主制的形成过程、特点、影响等需要掌握。 卢梭说: “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他能 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 ”这体现他主张( ) A通过分权制衡以限制官吏滥用职权 B “人民的主人 ”和 “人民的办事员 ”永远对立

9、C “受托人 ”只要服从就不需要社会契约 D官吏行使权力必须接受人民的监督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材料中 “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 ”可以看出,权力掌握在人民手中,体现的是 “人民主权 ”说,官吏需接受人民监督。故选 D。 A项是孟德斯鸠的观点; BC 项是对材料的片面的理解。 考点:启蒙运动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启蒙思想家卢梭的观点,卢梭的主要观点是社会契约、人民主权,主张建立共和国,是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启蒙运动是 1718 世纪资产阶级性质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主张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宣扬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反对君主专制,等级制度,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的

10、准备。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等也需要掌握。 瞿秋白在 1921 年旅俄日记中写道: “一友人告诉我,俄国现在无物不集中,消费者都是以团体为单位,个人名义很难领到需要物品。 消费者凭劳动券领取,劳动券以工作 下为标准分 为几等,每等可得若干,十日以前在消费公报登载。 ”这段材料显示了苏俄( ) A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情况 B实行新经济政策带来的新变化 C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的场景 D扩大政治 “公开性 ”的尝试 答案: A 试题分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当时苏俄此时消费品由国家统一分配,这是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时期。故选 A。 B项实行按劳分配的分配政策; C项是 1930年推行的政策;

11、D项 20世纪 70年代勃列日涅夫改革推行的政策。 考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点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为了应对十月革命胜利后严重的国内外局势而实行的以余粮征 集制为核心的政策。该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但是对农民进行了大肆的盘剥,引起了农民的不满,后来被新经济政策所代替。 下图反映的是美国 1899年与 1937年的工业生产状况,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 A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B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C 1929年经济危机的影响 D拥有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很少 答案: A 试题分析:注意图表中 1899-1937年的工厂数量在下降,而产品价值和生产工人的数量在增长,联系时间 1

12、899年,正是自由资本主义向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过渡时期;而经过 20 世纪 30 年代的罗斯福新政,美国走上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垄断的形成就是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因此 A符合题意。 BD项与材料无关; C项不可能导致产值不断的增多。 考点:垄断 点评:垄断组织控制着某一部门的商品的生产和销售,规模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把握整个社会的生产销售情况,加强计划性,这是生产关系的改变。 20世纪 30 年代经过罗斯福新政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据统计,从 1950年到 2000年的 50年中,全世界的商品出口总值从约 610亿美元增加到 61328亿美元,增长了将近 100倍。即

13、使扣除通 货膨胀因素,实际商品出口值也增长了 15倍多,远远超过了工业革命后乃至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的国际贸易增长速度。而且,世界贸易实际价值的增长速度(年平均增长 6%左右)超过了同期世界实际 GDP 增长的速度(年平均增长 3.8%左右)。不属于上述时期国际贸易发展的原因是( ) A世界贸易自由化体系推动 B新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 C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崛起 D货物贸易在国际贸易中居主导地位 答案: D 试题分析:战后的 1947年成立了关贸总协定,致力于消除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推动了贸易的发展,因此 A正确; B项正确,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也推动了贸易的发展; C项正确,发展中国家经

14、济的快速发展,也推动了全球贸易的发展和贸易额的增加。 D项错误,实物交易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 考点:战后全球贸易的增长 点评:战后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关贸总协定等国际经济组织的建立,推动了全球贸易的增长。全球贸易的增长是全球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除了材料中涉及到的原因之外,新式交通和通讯的发展的发展以及两极格局的结束等都是重要的推动的因素。 1953年 3月 16日,发布关于春耕生产给各级党委的指示, 3月 26日人 民日报发表题为领导农业生产的关键所在的社论,这些文件指出领导农业生产要从小农经济现状出发,生产关系的改变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否则,生产会受到损失。这说

15、明中共中央认识到( ) A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要保护个体农民利益 B农业生产要走合作化道路 C只有以小农经济为主体才能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D以钢为纲,全面跃进已影响到农业生产的发展 答案: A 试题分析:从材料 “这些文件指出领导农业生产要从小农经济现状出发,生产关系的改变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否则,生产会受到损失 ”可以看出中央认识到生产关系的改变,进行农业的三大改造,必须要适应农村的国情,保护小农的利益。故选 A。 B项与材料中心意思相左; C项错误,说法绝对; D项是在 1958年开始的以钢为纲。 考点:三大改造:对农业的改造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对农业的改造。三大改造是对农业、手工业

16、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6年,改造完成,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立。对农业的改造主要是通过实行建立公有制经济, 建立合作社的形式进行的,从材料看当时并不被所有人认可。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一五计划和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都需要掌握,知道这一时期执行的是社会主义改造同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并举的路线。 1983年 ,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是一首并非直接表现爱情的曾被列为靡靡之音的禁歌乡恋解禁的日子。当时,晚会现场设置了 4部观众点播电话,越来越多的点播条都是要求李谷一演唱乡恋的。乡恋的解禁表明( ) A中国人对个性解放的追求 B流行音乐已成为音乐发展的主流 C文学艺术仍受左倾思想的束缚

17、D大众传媒对政府 决策起决定作用 答案: A 试题分析: B 项材料并未体现; C 项说法错误,文学艺术已经逐渐的走向自由;D项明显错误,且材料也为体现。 A项正确,乡恋体现的是对人的情感的释放,故选 A。 考点:改革开放后的文艺 点评:改革开放后,在群众的强烈的要求下,在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的指导下,在文艺里的左倾错误逐渐的得到纠正。乡恋的解禁就是说明了这一点。建国后确立的双百方针得到真正的贯彻执行。 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美国纽约时报评价道:莫言在长篇和短篇小说中描绘了中国纷乱而复杂的农村生活,常常采用丰富的想象 动物叙事者、地下世界、神话故事元素 让人联想起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研

18、究莫言作品可以参考( ) A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B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 C塞缪尔 贝克特的等待戈多 D高尔基的母亲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材料 “常常采用丰富的想象 动物叙事者、地下世界、神话故事元素 让人联想起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 ”可以看出作品和百年孤独类似,百年孤独属于魔幻现实 主义。故选 B。 AC 是现代主义作品; D项是革命现实主义文学。 考点:近代西方的文学 点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前后在拉丁美洲兴盛起来的一种文学流派。它不是文学集团的产物,而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共同倾向,主要表现在小说领域,限于拉美地区。 18世纪是浪漫主义为主要的代表的时期; 19世纪中期以后现实主

19、义文学成为了主流;在二战前后,现代主义文学得到很大的发展。此外,对现实主义、无产阶级文学、现代荒诞派文学也需要掌握。西方绘画的主要流派和风格需要了解。 戊戌变法期间,湖南湘报发表了醒世歌: “若把地球 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来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 ”这首诗歌表达的主要思想是( ) A提倡维新变法 B提倡国人虚心向两方学习 C主张世界各国和平相处 D劝导国人放弃天朝观念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题干材料 “中国并不在中央 ”就是要劝导中国人摒弃 “天朝上国 ”观念,故选 D项。 A项无法体现维新派的主要的主张; BC项材料也无法体现。 考点:近代中国进步的思潮

20、点评:近代随着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对世界的认识也不断的加深。中国原来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央,是天朝上国,从材料可以看出 此时已经认识到比较正确的地理知识,这对妄自尊大的心态也是一个调整。 1905年,同盟会出版的民报创刊号撇开孔孟老庄,把墨子奉为一代宗师,并刊登了臆想的墨子画像。当时配发的文字介绍,最有可能的是称墨子为( ) A中国古代反对民族压迫第一人 B中国古代关注民生第一人 C世界第一和平主义大家 D世界第一平等博爱主义大家 答案: D 试题分析:墨子主张兼爱,和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宣扬的博爱思想有类似之处,故选 D。 A项在墨子思想中无法体现; B项不是辛亥革命的核心目的,核心是推翻君

21、主专制创立民国。 C项涉及到墨子的非攻思想,但是和资产阶级革命宣传家的目的关系不大。 考点:战国百家思想:墨子的思想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墨子和资产阶级宣传的启蒙思想的的主要内容。墨子主张兼爱、非攻,与战国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类似,因此被作为宗师。战国各家思想由于代表的利益不一样,观点也不是一样,儒家、墨家、法家和道家是考试的重点。百家争鸣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中国传统文化在此时基本定型。 左传记载晋国大夫赵简子曾于公元前 493年作战时宣誓说: “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 。 ”这反映出当时( ) A分封制开始遭到破坏 B分封等级秩序变动

22、 C县的面积比郡大 D郡县行政组织出现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说的是军功可以授予官职,这明显的打破了原来的分封制,郡县制开始萌芽。故选 D。 A项说法错误,春秋时期分封制开始遭到破坏,战国时期郡县制开始出现了; B项错误,材料并非说的是分封制了,而是采用了新的授官方式; C项材料并未体现。 考点:郡县制 点评:作为一种全国性实行的制度,郡县制是在秦朝开始实行的,但是在战国时期,郡县制已经萌芽。郡县制的出现,是我国选官制度的一次重大的变革,官僚政治开始取代贵族政治。分封制被打破,有利于加强君主对全国的控制。 “从理论上讲,秦汉以后的皇帝跟西周和西周之前的王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不是天下的共主而是

23、独主,是国家所有人惟一的君主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共主说明周王实现了高度集权 B独主是指皇帝实行地方长官任命制 C本质上都以血缘亲疏分配权力 D两者在统治方式上并无实质性区别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项错误,西周时期周天子实现了天下共主的地位,但是并未建立集权的制度; B项正确,秦汉以后实行郡县制,郡县的长官由皇帝最终任命,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皇帝成为天下的 “独主 ”; C项错误,郡县制是以地缘关系授予官职的; D项错误,二者的本质不同在于是否建立了集权的统治。 考点:分封制与郡县制 点评:此题实际上是考查的郡县制和分封制的影响。分封制是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郡县制是秦朝实行

24、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目的是要加强中央集权。此外,古代的地方行政体制发展演变的过程学生需要准确把握: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遭到破坏;秦统一后,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到了元代是实行行省制。同时,对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也不断的完善。 据史料记载,中国古代某一机构,其主要职责是 “掌献替可否,奉陈规晦,点检题奏,票拟批答,以平允庶政 ”。由此可以看出这一机构( ) A对皇权形成了一定的制约 B有一定的决策大权 C提高了中央行政效率 D适应了皇权加强的需要 答案: D 试题分析:从材料 “票拟批答 ”可以看出是明朝出现的内阁,内阁有

25、票拟的权力。内阁并无决策权,无法对皇权形成一定的制约,大权完全被皇帝掌握,是适应了皇权加强的需要而设立的。因此 AB错误 D正确。故选 D。 C项材料并未体现。 考点:明朝内阁制度 点评:明代建立后,明太祖吸取前朝丞相专权的弊端,废除丞相,自己直接管辖六部。为了提高效率,逐渐地发展成内阁制度。内阁官员无实权,只备顾问,但是却往往成为官员指责的对象。内阁的出现,极大地加强了皇权。 “(本朝)惟军机处恭拟上谕为至要。 诰诫臣工,指授方略,查核政事,责问刑罚之不当者,谓之寄信。寄信密封交兵部用马递,或三百里,或四五六百,或至八百里以行。其内外臣工所奏事经军机大臣定议,取旨密封,递送亦如之。 ”材料集

26、中说明了清代军机处( ) A由满汉高 级官员组成 B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C提高了政府办事效率 D有权裁决国家军政大事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体现了军机处传达上谕的方式:寄信。寄信涉及的内容广泛,程序简单有效,效率高。故选 C 项。 A、 B、 D 三项材料无法体现。 考点:军机处 点评:军机处的设立是清朝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的标志,军机大臣上传下达,跪奏笔录。其权力来源于皇帝,为君主专制统治服务,但是在另一个方面也极大的提高了效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古代的政治体制,除了要掌握清代的军机除外,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宋朝的 “二府三司 ”制、元代的一省制、明代废丞相设内阁等内容都要求掌握,

27、也是考试的重点。 明代漳州名士张燮在东西洋考一书中提到: “顾海滨一带,田尽斥卤,耕者无所望岁, 贫者为佣,亦博升米自给。一旦戒严,不得下水,断其生活,若熟悉自古力势不肯抟手困穷,于是所在连结为盗,溃裂以出,其久潜踪于外者,既接纳不敢归又连结外夷,乡导以入。 ”材料主要反映了( ) A重农抑商的必要性 B沿海居民生活艰难 C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D海禁政策后果严重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的意思是说,沿海地方土地并不适宜农耕,居民多以海为生,如果禁海的话,民众无以为生,多结队出海为盗。故选 D。 A 项材料并未体现;B项 不是材料的中心意思,材料主要是说禁海政策影响民众的生计; C项材料也为体现

28、。 考点:海禁政策 点评:为了防止外国列强的骚扰,明清以来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目的是为了防止海外势力的骚扰。这种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维护国家主权的作用,但是也造成中国沿海居民为了生计铤而走险,加剧了寇患,并使中国逐渐的脱离了世界发展的大势,造成中国近代发展的缓慢,被动挨打局面的出现。 清代学者黄百家反思中国传统科学理论时写道: “若太极,若阴阳 可任人之诬捏,吾不敢致问,以无所证对也。 ”可见,他认为中国传统科学理论( ) A没有 完整体系,支离破碎 B具有模糊性,无法证伪 C专制束缚严重,缺乏学术自由 D过分崇拜权威,不敢超越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材料 “可任人之诬捏,吾不敢致问,

29、以无所证对也 ”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科技多是以阴阳等作为解释,根本无法证明。故选 B。 ACD项错误,材料均未体现。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技 点评:中国古代的科技在虽然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为人类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中国的科技多以 “太极、阴阳 ”解释,缺乏科学证据,以至于近代以来,科技领域发展缓慢下来。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古代科技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和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都需要掌握;另外也要回近代科技中西方发展速度差异的原因。 据逸周书 大聚解记载: “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 ” 下列和材料中反映的思想不一致的是( ) A “苟得其养,

30、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 ” B “从天而颂之,孰 与制天命而用之 ” C “万物并齐而不相害,道并齐而不相悖 ” D “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 ” 答案: B 试题分析:材料的意思是不要采用竭泽而渔的政策,要给生物以修养的时间,维护生态的平衡。 B项体现的是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与材料意思相反。故选B。 ACD三项都体现了维护自然的思想。 考点:古代的环保思想 点评:战国百家思想当中道家学派就比较重视自然环境,庄子认为天与人,不相胜。意思是人不要干预自然,人对自然界的活动都是对自然界的破坏。这种思想具有消极性,但是保护环境的意识非常明显。儒家思想中的荀子 比较重视人的能动作用,主

31、张利用规律改造自然。 20世纪初,历史学家王国维在证明史记 殷本纪时总结研究方法说:“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 此二重证据法,唯今日始得为之 ”。王国维所言 “纸上之材料 ”与 “地下之新材料 ”分别指的是( ) A文献记录与甲骨文字 B古代书籍与竹木简牍 C神话传说与出土文物 D前人笔记与碑刻史料 答案: A 试题分析: “纸上之材料 ”即是文献资料;地下资料是考古资料,就他那个时期而言,是甲骨文的出现。故选 A。王国维时期,甲骨文被发现并开始被译读,其他各项均不符合题意。 考点:史学研究:史料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史料的问题。历史研究分第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第一手史料

32、是直接真实反应历史面貌的信息,如遗迹遗物等,史研究历史最有力的证据。二手史料如回忆录、后人的记载等,需要考据佐证,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史学研究的史料来对待,但是必须谨慎使用。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将民主政体定义为: “一种使人乐意的无政府状态的花哨的管理形式。在这种制度下不加区别地把一种平等给予一切人,不管他们是不是平等者。 ”在柏拉图看来,雅典的 民主政体( ) A为民众获得自由提供了重要保障 B有利于民众直接参与管理国家 C是社会不公平、政治动荡的根源 D体现了人民主权、轮番而治的特点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的意思是说雅典的民主政治绝对的平等不断很多,没有政治经验的人也可能管理国家

33、,会带来灾难。故选 C。 AB项错误,明显曲解了柏拉图的意思,柏拉图对雅典民主制是持否定的态度; D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雅典民主制的特点。 考点:雅典民主制 点评: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雅典民主制的弊端。雅典民主制是直接民主,是建立在小国寡民的基础上,用抽签选举的方式选拔官员,与现代民主有很大的不同,现代民主通常是代议制为核心的。直接民主弊端非常明显,即使在直接民主下,也是少数人的民主,妇女、外邦人和奴隶等都没有民主权力。但是,在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制发展到鼎盛时期,表现有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等。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雅典民主制的形成过程、特点、影响等需要掌握。 “烧毁房屋或堆放在房屋附近

34、的谷物堆的,如属故意,则捆绑而鞭打之,然后将其烧死;如为过失,则责令赔 偿损失,如无力赔偿,则从轻处罚。 ”十二铜表法的上述规定集中体现了罗马法( ) A考虑周全,甄别案件性质 B宽容忍让,代表弱势群体 C叙述详细,内容庞杂繁琐 D司法不公,保护强者富人 答案: A 试题分析:材料体现了同一犯罪事实的不同判罚,反映了罗马法能够甄别不同的案件进行判罚,考虑周全。故选 A。 B项关注弱势群体无法体现; C项说的繁琐也与材料不符; D项无法体现。 考点:罗马法 点评:罗马法是历次考试的重点内容。主要内容是以民法为主,调节的是人与人、人与财产之间的关系,保护私有财产的不受侵犯。罗马法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

35、,以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作为完备阶段,罗马法在维护罗马的统治方面发挥了积极地作用,同时对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罗马法的影响如罗陪审制度、律师制度等对现在影响深远。 鸦片战争前,广州十三行店铺的店员手中有一个小本本,上写一些词汇,并作了标注,如 “尺寸 ”标作 “土开了士 ”, “一月 ”标作 “叶那里了 ”, “一、二、三 ”标作 “温、吐、特里 ”。该现象( ) A说明英语开始在当 地流行 B表明海禁政策已受到冲击 C显示广东人崇洋风气盛行 D反映对外贸易的客观需要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说的是在鸦片战争前的十三行的店铺里为了对外贸易,已经有了学习英语的必要,故选 D。 A项错误,材料只

36、是说了在店铺里,并未流行; B项错误,海禁政策并不是全面禁止对外贸易,十三行的对外交易并不能说明海禁政策受到冲击; C项材料无法体现。 考点:闭关锁国政策 点评:为了防止外国列强的骚扰,明清以来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只保留广东十三行与外部世界通商,目的是为了防止海外势力的骚扰。在有限的对交往中,十 三行的店铺已经有了学习英语对外交往的必要了。闭关锁国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维护国家主权的作用,但是也使中国逐渐的脱离了世界发展的大势,造成中国近代发展的缓慢,被动挨打局面的出现。 综合题 政治制度的变化是社会变迁的重要内容。请回答下列问题:( 19分) 材料一:西周灭商后,控制的地域西起今甘肃东部

37、,东达海滨,北起今辽宁,南达长江。有的学者认为,由于技术性的因素,西周的中央政府不能有效地统治整个国家。在平定了一次严重的叛乱后,西周王室进行了大规模的 “封藩建卫 ”:西周的统治者把统治的权力、权威和责任委任给 属国,属国反过来效忠中央政府并向中央政府纳贡,提供军事支持。 中国历史 先秦卷、新全球史 -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与西周推行分封制有关的重要因素。( 4分) 材料二:灭六国后,针对地方政治制度问题,秦王朝曾有重要的辩论。多数大臣赞成恢复分封制,而李斯却提出了不同意见: 廷尉李斯议曰: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

38、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 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始皇曰: “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 史记 秦始皇本纪 ( 2)结合材料二,分析秦始皇和李斯决定推行郡县制度的历史依据。( 2分)与分封制相比,该制度具有鲜明的特点。请根据所学简要概括。( 2分) 材料三: 19世纪末 20世纪初,地方自治的呼声在社会上骤然兴起。 康有为在 1902年指出,欧美、日本等国强盛的原因在于实行地方自治, 中国所以 “败 弱 ”,原因在于 “官代民治 ”,因此救中国之道, “听地方自治而已 ”。 梁启超认为, “抑民

39、权之有 无,不徒在议院参政也,而尤在地方自治,地方自治之力强者, 则其民权必盛,否则必衰 ”。 某留日学生则认为, “地方自治制最完全者,其实业必最隆起,其国力必最强盛。地方自治 制与实业要有密接之关系 ”, “吾民族欲自发达其实业 非亟亟趋向于地方自治之规模而进行不可 ”。 晚清新式绅商的公民意识与政治参与 (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以上三人对地方自治问题论述的不同角度,并概括由此反映的时代背景。( 11分) 答案:( 1)西周疆域辽阔,但交通、通讯等条件落后;( 2分)通过分封诸侯,建立藩屏拱卫王室,维护统治。( 2分) ( 2)历史依据:春秋战国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混战不休。(

40、 2分) 郡县制地方官员的任免权悉归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无自主权,必须服从中央的政令。( 2分) ( 3)角度:康有为:地方自治是强国之道,立国之本。( 2分) 梁启超:地方自治是伸张民权的基础。( 2分) 留日学生:地方自治是发展民族工商实业、增强经济实力的重要保证。( 2分) 背景: 19世纪末,中国民族危机严重;( 1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2分)主张变法强国,( 1分)实业救国。( 1分) 试题分析:( 1)从材料可以看出,西周疆域已经非常辽阔,但是当时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低,交通不便,无法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制度,因此实行了分封制。( 2)从材料 “则安宁

41、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 “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可以看出二者对分封制的看法。实行郡县制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中央集权。( 3)维新派人士是想着通过地方自治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的权利。这种自治的思想是和当时的背景密不可分的。当时民族危机严重,挽救民族危亡成为了中国人的首要任务。再加上民族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增强,因此提 出了这样的主张。 考点: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点评:我国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中央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统一;在秦代,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这一体制在汉代以后逐步的加强。到了近代,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和民族工业的发展,主张通过地方自治实现国家富

42、强和民权成为一种新的思潮。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西政治文化的差异及两者的个性可以从多种维度来考察。当我们对这两种政治文化从宏观上作一个粗略的观察后,有一种现象令人十分醒目。这里权且将其概括为 “一 ”与 “多 ”。无疑,这是一对模糊的概念,这里用来概括中西政治文化的两种个性特征。它们包括这两种政治文化发展的历史道路、它们在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层面的表现以及隐于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深处的政治思维定势和政治心态。 丛日云 “一 ”与 “多 ”:中西政治文化的两种个性分析 材料二 在上书光绪帝的的奏折中,康有为摘引了孟子和周礼中的相关内容,证明了自己主张的 “君民 共主 ”符合 “先王

43、之制天下,与民共之 ”的古训。其后的孙中山指出: “我们定要为平民革命,建国民政府,这不只是我们革命之目的,并且是我们革命的时候所万不可少的。 ” 中国近代史(商务印书馆) 材料三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将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是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实践的一次伟大的创举,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十月革命改变了世界历史的方向,中国革命是十月革命的继续,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不能离开中国的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抽象化。马克思主义必须和中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 族形式才能实现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所取得的宏伟成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结果。 于沛十

44、月革命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 纪念十月革命 90周年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中国和希腊具有 “一 ”与 “多 ”两种个性特征在政治制度方面的基本表现,( 2分)分析形成这两种不同政治制度差异的自然地理环境。( 2分) (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康有为和孙中山分别主张在近代中国建立的政治制度,( 2分)分析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进程中出现的特点。( 4分) (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 知识,概括指出十月革命 “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的含义( 2分),说明中国近现代史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取得的主要思想理论成果。( 3分) 答案:( 1)表现:

45、“一 ”指中国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多 ”指古希腊实行民主政治。( 4分) 环境:中国属于大河流域,平原为主;古希腊依托海洋,山岭和河流把古希腊分隔在相对孤立的山谷和海岛上。( 2分) ( 2)制度:康有为主张君主立宪制,孙中山主张民主共和制。( 2分) 特点:有倡导君主立宪到实现民主共和;民主与专制的斗争激烈。( 2分) ( 3)含义:打破资本主义一统天 下的局面;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模式。( 2分) 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思想( 3分) 试题分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以知道,材料中所说的 “一 ”是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多 ”是指雅典

46、的民主制。中西古代不同政治体制的建立是由于二者所处的不同的地理环境造成的,学生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不同的地理环境。( 2)此题相对简单。康有为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孙中山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制。近代民主化进程曲折艰难。维新时期经历了维新派与顽固派的争论;宣传共和时期,经历了革命派与保皇派的争论。( 3)之所 以说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主要是从十月革命打破了帝国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人类历史进入到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而言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践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的重要思想。 考点: 20世纪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点评: 20世纪中国发生了三次巨大的变革,产生了三次理论

47、性的飞跃,诞生了三位伟人。分别是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进行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创立了共和国;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领导了中国的革命的胜利;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取得巨大的进步。 诺贝尔奖自 1901年首届颁 发,已历经百年。探究其历史,有利于我们从一个独特的视角认识 20世纪人类社会发展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主题一:诺贝尔自然类奖(包括物理、化学、生理学、医学奖) 表一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获奖人数统计表 (1)请说出上图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的获奖理由。( 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表一所反映的 20世纪世界科技发展趋势。( 6分) 主题二:诺贝尔经济学奖 根据美国最近几年的经验 成长缓慢、生产力降低 使人怀疑如果我们继续授予政府前所未有的权力 迟早一个更大的政府会毁灭我们因市场自由而取得的繁荣,以及 独立宣言中信誓旦旦的人类自由。 正如没有一个社会能够完全以命令原则来经营,一个社会也不可能完全靠自愿的协同合作来推动。 相反地,以自愿交易为主的经济制度,却有足够的潜力同时促进繁荣与人类自由。 (美)米尔顿 .弗里德曼( 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 2)据材料概括米尔顿 .弗里德曼的核心观点,( 4 分)并结合当时的经济背景,说明诺贝尔奖评委会为什么在 1976年授予弗里德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