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2013学年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汉语的称谓语作为词语使用时,常有词语连用的习惯,如 “祖孙 ”、 “父女 ”、“君臣 ”、 “师徒 ”、 “父母 ”、 “弟妹 ”等。这种词语的成分尽管都有并列关系,但是不能把其顺序颠倒。这种称谓语的结构排列体现了 原始民主 宗法观念 等级差别 男尊女卑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组合式选择题,根据题干 “这种词语的成分尽管都有并列关系,但是不能把其顺序颠倒 ”,说明体现了宗法制下等级差别 、男尊女卑,这与民主刚好违背,因此排除 原始民主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宗法制。 点评:宗法制是根据
2、血缘宗族关系的亲疏远近来决定继承权力、维系政治联系的一种制度。源于父系氏族的家长制,成于商,盛于西周,影响到整个封建时代。宗法制是周代分封制的基础。 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国王的权利来源发生了变化。其变化是 A由议会变为内阁 B由上帝变为议会 C由上帝变为国民 D由上帝变为辉格党 答案: B 试题分析: 1689年权利法案内容: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和军权。结果:后来,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逐渐处于 “统而不治 ”的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A不对, 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 C不对,与权利法案内容不符; D不对,辉格党从
3、属于议会。 考点:本题考查近代代议制。 点评:权利法案的意义: 封建朝代的君权神授遭到否定,君主权力由法律赋予,受到法律制约。 议会不但掌握制定法律的权力,还可以监督政府和决定重大的经 济决策,从而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开始处于 “统而不治 ”的地位,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从法律上巩固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使资产阶级统治进一步确立起来。 下列各国的国家元首中,权力最大的是 A光荣革命后的英国国王 B美国总统 C法国第三共和国的总统 D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皇帝 答案: D 试题分析: A光荣革命后的英国国王、 B美国总统、 C法国第三共和国的总统的权力都要受到议会或国会的制约,以防止
4、专制独裁,因此都可排除;而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皇帝 作为国家元首,拥有宣战、媾和、缔约、召 集和解散议会的权力以及统率权,即皇帝凌驾于议会至上,带有专制主义色彩。 考点:本题考查近代代议制。 点评:比较英、美、法、德四国的代议制。 国家 体制 特点 英德 君主立宪制 英国国王名义是国家元首,只是国家象征; 德国皇帝掌握国家实权; 都是世袭; 英国首相由选举产生,是国家权力中心; 德国宰相由皇帝任命,只是皇帝助手; 英国议会权力大,是立法机构; 德国帝国议会虽是立法机构,但受皇帝控制; 美法 总统共和制 都实行三权分立原则; 国家总统都是国家元首、行政首脑、军队元帅; 都由间接选举产生; 美国总统要
5、受国会和联邦法院的制约; 法国总统的权力较大; “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推崇政党轮替,视之为民主政治成熟发展的体现,能增加执政者的监督压力,防止执政党腐败及提高竞争力 ”。材料表明,英国制度创新主要表现在 A议会制度出现 B立宪制度确立 C政党政治兴起 D内阁制度形成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 “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推崇政党轮替,视之为民主政治成熟发展的体现 ”可知是指政党制度的发展。 A 不对,强调议会为国家的立法机构;B不对,强调宪法的作用; D不对,强调内阁为行政机构。 C符合题意,由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两个主要政党交替组织政府的政党制度最早产生于十七世纪的英国,当时在议会中有两个政党
6、 :一个是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辉格党 (后改称自由党 );一个是代表地主阶级和封建贵族利益的托利党 (后改称保守党 )。两党交替执掌政权,后来逐渐形成一种制度,被美国等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相继采用。 考点:本题考查近代代议制。 点评:高考历史选择题往往在题干中引入一些材料创造新的问题情境,结合材料设计选项。考查阅读、分析、概括材料的能力。一般采用信息推断法:读懂材料,提取有 效信息,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结合教材知识迁移分析。对四个选项进行分析比较,排除与材料明显不符的选项或结论正确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的选项。 2012 年 5 月 15 日,法国社会党人奥朗德就任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第七位总统
7、。如果按 1875年宪法的规定,以下不属于他的权利范围的是 A有权任命部长等高级官员 B对外宣战、媾和 C经参议院同意解散众议院 D缔结条约,实行特赦 答案: B 试题分析: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行政权归总统,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有权任 命部长等高级官员、缔结条约和实行特赦,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因此 B项不属于他的权利范围,根据宪法,共和国总统非先得两院的同意,不得宣战。 考点:本题考查近代代议制。 点评:直接选取法。一般用于考查学生基础知识、记忆和理解能力的题目。此法是以平时的学业水平为基础,以认
8、真审题为前提条件的。考生一定要仔细审阅题干,准确断定全部条件与答题指令,而且即使一眼看中了得分项,也不妨把全部选项都认真审阅一遍,找出干扰项排除的理由。 中新网 2012年 6月 13日电综合报,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共和党总 统候选人罗姆尼为选战进行 “口水战 ”,罗姆尼 12 日抓住奥巴马就美国私营部门的言论不放,攻击奥巴马并非一时口误,而是脱离现实,不识民间疾苦。对此,以下不能说明的是 A两党本质上都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 B两党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C两党所代表的利益集团不同 D两党对垒,交替执政是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 答案: B 试题分析:美国两党制的演变: 1、形成和发展:( 1)形成
9、: 19世纪 20年代末至 30年代初 ( 2)发展: 19世纪 50年代中期,民主党(驴)和共和党(象)的对峙格局形成。(驴象之争) 2、特点:民主党、共和党两党对垒、交替执政。 3、本质:都是资产阶级政党。因此 ACD 表述正确, B表述不正确,两党代表了资产阶级内部不同的利益集团,但不能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考点:本题考查近代代议制。 点评:解答这类题目,考生首先要抓住题干或题肢中的主干成分,然后再对那些修饰、限制成分反复琢磨,看其是否和原观点一致,若不一致,则必然舍去。对题中出现的 “所有 ”、 “任何 ”、 “一定 ”、 “都 ”等具有绝对性的字词,一定要仔细推敲,慎重选择。 有
10、史学家认为: “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度。 ”以下不 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A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集立法、行政、军事大权于一身 B议会没有实权,议员是俯首听命的 “绵羊脑袋 ” C帝国宪法没有规定议会拥有立法权 D皇帝可以召集和解散议会,任命对自己负责的宰相执行政府决策 答案: C 试题分析:德意志帝国宪法: 宪法确定帝国为联邦制国家:帝国政府掌握了军事、外交等大权,各邦则保留了一些自治权。 宪法确定了君主立宪政体: a.皇帝 作为国家元首,拥有宣战、媾和、缔约、召集和解散议会的权力以及统率权。 b.宰相 作为政府首脑,主持帝国政府工作,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11、是内阁首脑,在内阁中拥有绝对权力。 c.议会 分为两院: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联邦议会(相当于上议院):权力巨大,议长为帝国宰相,议员由君主任命;负责法律的审批。帝国议会(相当于下议院):权力较小,具有立法权,但任何法案必须经过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无行政监督权。因此 ABD三项都表述正确。 C表述不正确,议会拥有立法权但不独立。 考点:本题考查近代代议制。 点评:解答否定型选择题,审清题型、题意是解答否定型选择题的必要前提,正向思维和逆 向思维相结合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解题: 1)直选法,根据所学知识,直接确定不符合史实和逻辑关系的选项。 2)排除法,通过排除符合史实和逻辑关系的选项,剩下
12、的就是符合题意的选项。 3)推理法,若不能确定某个选项时,可以先假设此选项正确,然后再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分析其结论是否符合史实和逻辑关系。 伏尔泰在评论某国的政治时说: “这个国家的人民曾抵抗过其君主,遂使君主的权力受到节制。他们建立了一个明智的政体,使其君主有能力做好事,而无法做恶事;其贵族很有势力,但不仗势欺人;其平民能够参与政治,却并未导致混乱。 ”伏尔泰评论的这个国家应是 A光荣革命后的英国 B大革命后的法国 C独立战争后的美国 D统一的德意志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 “他们建立了一个明智的政体,使其君主有能力做好事,而无法做恶事 ”可知是指君主立宪制; BC 不对,美国和
13、法国确立了共和制,否定了君主制; D不对,统一后的德意志实行 君主立宪,但带有专制主义色彩,与题干不符; C正确,光荣革命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逐渐处于 “统而不治 ”的地位,。 考点:本题考查近代代议制。 点评:在历史高考选择题中,命题者一般以相关、相似、相近或相反的知识组成干扰题肢,主要考查考生的理解和辨析能力。解答这类题目,一定要根据所学知识和题干的特定性,对相关题肢逐一辨析,谨防被似是而非的题肢所干扰。 美国 1787年宪法第二条第一款规定: “总统有权缔定条约,但须争取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 ;他有权提名,并于取得参议院的意见和同 意后,任命大使、
14、公使及领事、最高法院的法官。 ”这主要体现了这部宪法的 A自由原则 B制衡原则 C民主原则 D平等原则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 “总统有权缔定条约,但须争取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 ”等信息,再结合所学。美国立法权归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国会;行政权归总统;司法权归最高司法机关联邦法院。运行机制和主要原则是三权分立,即 “分权与制衡 ”原则。因此 B符合。 ACD不对,这主要是就人民个体的权利而言,而非国家权力机构运行。 考点:本题考查近代代议制。 点评:在历史高考选择题中,命题者常常有意设置一些说法正确、但和题干无关的题肢作干扰,考生如果不对照题干仔细辨析,就会误选。解答这类题目,只能选择
15、那些与题干之间存在联系,且意思一致的题肢。对那些和题干无关,或没有直接联系的题肢,即使其本身的说法再正确也不能选。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到: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 1840 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 1856 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 1894 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A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 界市场 B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 C战后开放的商埠以沿海为主内地为辅 D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答案: A 试题分析: 本题属于比较型选择题,排除三者的不同之处即可。 B不对,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是在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6、后; C不对,在 “第二次是1856 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 ”后,商埠已经深入中国内地; D不对,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在 “第三次是 1894 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 ”后。因此 A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近代列强侵华和民主革命。 点评:综合比较选择题:此题型的特点是将具有史学意义和教育 意义的可比较的同类史实放在一起,提出相同点或不同点的要求,所要比较的特点是需要考生自己综合的,且一般是内在的比较。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1858年),洪秀全写了一件 “御诏 ”给英国特使额尔金。 “御诏 ”表达的核心意思是:感谢洋兄弟灭清妖。这一举动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国内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B洪秀全具
17、有强烈的民主革命思想 C列强侵略导致民族危机严重 D洪秀全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思想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 “洪秀全写了一件 “御诏 ”给英国特使额尔金。 “御诏 ”表达的核心意思是:感谢洋兄弟灭清妖 ”说明洪秀全 作为农民领袖的局限性,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本质认识不清,因此 BCD都可以排除;洪秀全基于清政府这个共同敌人,幻想对方是洋兄弟,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阶级矛盾尖锐,因此 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近代列强侵华和民主革命。 点评:此题型的特点是命题者结合一定的历史事实,给出相应的历史材料,要求考生在读懂这一材料的基础上,透过材料发现其背后的历史事实。做题一定要紧扣材料本身。 某史学家在
18、评价太平天国时说: “洪杨那个时代,他们只具有极大的 改朝 的机运,而无 换制 的机运。 ”洪秀全不能解决中国近代历史 “换制 ”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C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 D资本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 答案: B 试题分析: A不对,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正好说明中国近代历史 “换制 ”的必要性; CD不对,中外反动势力是中国近代历史 “换制 ”的阻力;解决中国近代历史 “换制 ”问题的关键在于是否有先进阶级和科学理论指导。而农民阶级不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阶级力量,提不出科学理论,即便成功,也是改朝换代而已。 考点:本题考查近代列强侵华和民主革命。
19、 点评:理论法。特别适合思维含量高、理论性强的历史选择题,尤其是评价型、因果关系型、史论结合型和程度型选择题。这时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来进行科学分析。常用的理论有:原因和结果,本质与现象,必然性与偶然性,重点论,两点论等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阶级和阶级斗争,人民与英雄的关系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上谕以永禁设或入与诸国(即列强)仇敌之会,违者皆宰。 ”这项规定出自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 D 试题分析: 根据题干 “上谕以永禁设或入与诸国(即列强)仇敌之会,违者皆宰。 ”,联系不平等条约内容,可知反映了辛丑条约的规
20、定,即要求清政府严禁中国人的反帝斗争,至此清政府完全成为 “洋人的朝廷 ”。因此 D 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近代列强侵华和民主革命。 点评: 巧记近代不平等条约。 ( 1)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歌诀:南约有四项,割赔与开商,口岸有五处,广厦福宁上 割 割港岛给英国; 赔 陪 2100万银元; 开 开五处通商口岸; 商 商定关税; 广厦福宁上 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 2)第二次鸦 片战争 天津条约 简化:三外一赔一开 歌诀:天约增开十口岸,长江南镇和九汉 ,沿海营烟再加汕,岛上还有琼台淡。 三外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
21、传教; 一赔 赔偿英法军费各 200万两,赔偿英商损失 200万两白银; 一开 增开十处通商口岸。 长江南镇和九汉 长江沿岸有南京、镇江、九江、汉口; 沿海营烟再加汕 沿海有营口、烟台、汕头; 岛上还有琼台淡 海南岛上有琼州,台湾岛上有台湾和淡水。 ( 3)第二次鸦片战争 北京条约 简 化:认天约、开天津、割九龙、准华工、增赔款。 认天约 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 开天津 增开天津为商埠; 割九龙 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准华工 准许华工出国; 增赔款 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 800 万两白银。 ( 4)甲午战争 马关条约 简化:割让三岛,赔款两亿,开放四口,设厂免税。 割让三岛 割让辽东半
22、岛、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款两亿,开放四口 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设厂免税 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 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 简化:修使馆赔炮兵,改总理惩官民。 修 修订商约; 使馆 北京东交民巷划为使馆界,界内由各国驻兵保护,中国人不准居住; 赔 中国赔款白银四亿五千万两,分三十九年还清; 炮兵 拆毁北京至大沽的所有炮台 ,准许外国军队驻守北京至 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改总理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惩官民 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对反帝运动镇压不力的官吏,
23、即行革职,永不叙用。 孙中山认为,义和团运动是 “对于欧美的新文 化之反动 ”; “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 ”。以上材料说明孙中山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是 A否定其排外主义 B赞扬其反侵略精神 C既有赞扬又有否定 D全面赞扬与肯定 答案: C 试题分析: 根据题干 “对于欧美的新文化之反动 ”可知孙中山否定义和团对西方文明的盲目排外; “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 ”可知又肯定其反侵略精神,因此说明孙中山从不同角度辩证的评价义和团运动。 AB不对,这涉及对材料的片面理解; D不对,错在 “全 面赞扬 ”
24、的说法。 考点:本题考查近代列强侵华和民主革命。 点评: .本题命题属于以偏概全:用局部代替全部,以部分代替整体,以一种情形代替所有情形,有意用片面性的说法制造全面的假象。在做这类题时要注意待选项本身的表述是否与历史史实不符或不完全相符,即它本身错误或有部分错误。 某国家新政体因兼有民主制(议会下院)、贵族(或寡头)制(议会上院)和君主制(国王)三大要素,为后世学者称道。下列各国政体中具备上述三大要素的是 A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B美国的联邦共和制 C法国的总统共和制 D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答案: A 试题分析: 根据题干 “兼有民主制(议会下院)、贵族(或寡头)制(议会上院)和君主制(国王)三大要
25、素 ”,采用排除法, B. 美国的联邦共和制、 C. 法国的总统共和制、 D.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都实行共和制,否定君主制。因此这三项都可排除。 A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近代代议制。 点评: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英国君主立宪制度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 国王:作为国家的象征,是国家元首,处于 “统而不治 ”的地位。 议会:掌权,是国家权力中心,最高立法机关。 内阁:行使行政权,对议会负 责。 查士丁尼认为: “市民法(又称公民法)与万民法有别 每一民族专为自身治理制定的法律,是这个国家所特有的,叫做市民法,即该国本身特有的法。至于出于自然理性而为全人类制定的法,
26、则受到所有民族的同样尊重,叫做万民法,因为一切民族都适用它。 ”据此可知, “市民法与万民法有别 ”在于 A制定主体不同 B法律地位不同 C适用对象不同 D理论依据不同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 “是这个国家所特有的,叫做市民法 ”“为全人类制定的法,则受到所有民族的同样尊重,叫做万民法 ”可知是指适用对象不同。 A不对,都体现统 治阶级的意志; B不对,材料并无涉及 :D 不对,从程度上看,不是主要区别。 考点:本题考查市民法与万民法的区别。 点评:公民法与万民法的比较及认识。 类别 公民法 万民法 使用范围 罗马公民 罗马境内各族人民 实效性 注重形式、程序繁琐 简洁灵活、实用有效
27、内容 注重国家行政和诉讼程序 注重调节涉及个人关系 和财产关系 指导思想 具有狭隘的民族性和形式主义的特点 以自然理性为依据,接近自然法的观念,更能满足社会要求 古代雅典政治的一个特点是 “公民是轮流地统治或被统治 ”。下列雅典的机构中,不能反映这一特点的是 A公民大会 B五百人议事会 C民众法庭 D十将军委员会 答案: A 试题分析:伯里克利改革是雅典民主政治的鼎盛。 除十将军外,执政官和几乎所有其他官职向各等级男性公民开放;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20岁以上男性公民均可参加;五百人会议处理公民大会闭会期间的事件;陪审法庭是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和检察机关;十将军委员会不仅统帅军队,还参与政治
28、,十将军由民主选举产生。因此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和决定国家大 事,不能反映公民是轮流地统治或被统治特点。 考点:本题考查古希腊政治。 点评:古希腊政治具有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法律至上等特点。而其中最能体现人民主权这一特点的是公民大会的设置。 秦朝修建咸阳,运用了天体观念。把渭河比作天体的银河 “天河 ”,把各座宫殿比作星座,四周有许多通道,咸阳宫居中,形成了众星拱辰、屏藩帝都的格局。从咸阳的修建理念可以看出当时的政治理念是 A神话皇权,万世一统 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C借助神灵维护自己的统治 D皇位从二世三世至千世万世,传之无穷 答案: B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 “有叛人而无叛吏
29、有叛国而无叛郡 有叛将而无叛州 ” 这一现象对应的朝代应该是 A西周、秦朝、三国 B汉朝、唐朝、明朝 C战国、汉朝、宋朝 D秦朝、汉朝、唐朝 答案: D 试题分析:有叛人而无叛吏是指秦朝,秦朝实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避免了周朝地方割据的局面的重演,但因暴政而被农民起义推翻;有叛国而无叛郡是指西汉,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结果王国势力膨胀,威胁中央朝廷;有叛将而无叛州是指唐朝,唐玄宗时期设节度使,结果因节度使权力过大捏成安史之乱、藩镇割据的局面。因此答案: 是 D。 考点:本题考查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点评:分封制是与宗法制相联系的,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郡县制是在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的,是按地
30、域划分的。其二,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并拥有封地;郡县的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调动,官位概不世袭,官吏只有俸禄没有封地。其三,诸侯国拥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郡县则是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中央对地方的制约关系及其地方权力的大小。柳宗元的这段话实际上是肯定郡县制的作用。 魏晋南北朝至两宋时期,三省六部制经历了萌芽、 完善、成熟的演变历程。其中宋代 A三省的职能和权力分配尚未定型 B尚书省掌管六部,是中央最高执行机构 C三省的最高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 D六部归入中书省,相权重新得到加强 答案: C 试题分析:到了宋朝,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有
31、另外设 中书门下 ,作为宰相办公机构,其长官为宰相,但是相权已被分割,军政归枢密院掌管,财政归度支、盐铁、户部三司掌管,三司的长官三司使又称为 计相 ,总管国家财政。 ”, 因此 C 符合题意。 A 不对,隋唐时期三省的职能和权力分配已经定型;B不对,这在隋唐时期已经确立 :D 不对,宋代相权受到进一步削弱。 考点:本题考查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点评:中国古代中央机构的演变 (1)三公九卿制:秦朝建立,汉承秦制。这种制度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中外朝制度:汉武帝时创立,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3)三省六部制:隋朝时建立,唐朝时完善。这种制度的确立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32、度进一步完善,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4)北宋设立枢密使、参知政事和三司使,以分割宰相的权力,加强皇权。 (5)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枢密院,以中书省为最高的行政机构,行使宰相职权;以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同时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 (6)内阁的创立:明太祖时开始创立,明成祖时正式确立,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7)军机处的设置:清雍正帝时设立,是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的标志。 清代独创密折陈奏制度。所谓 “密折 ”,其实就是 “密奏 ”,一般只有皇帝和陈奏人知道。这主要表明 A清代皇帝更体恤民情 B清代皇帝较历代开明 C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D清代已出现民主萌芽 答案: C 试题分析:清代
33、独创密折陈奏制度,使皇帝 了解到不少从一般题奏中无法了解的情况,有助于进一步扩大视野,所以允许使用的官员范围逐渐扩大。并逐步成为制度。密折陈奏,取消了内阁等许多中间环节,加快了宫廷决策的效率,同时也使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达到一个新的高度。结合所学,清朝时期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ABD 三项都不对,这三项在材料中都无从体现。 考点:本题考查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点评:本题应采用特征法,特征法体现的时代或阶段特征。主要适用于题目中有明确特征要求或虽无明确表述但隐藏有特征要求的试题。解答问题时我们应站在全局的高度,抓住时代特 征或阶段特征,然后在这个大背景下去判断正确答案:。 皇明
34、职方地图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部军事地图。上卷为两京十三省图表,中卷为边镇、九边、三关图表,下卷为川海、江山、漕黄、海运、江防、外夷图表。该图绘制于 A秦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答案: D 试题分析: 注意材料隐含信息 “两京十三省 ”, 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五个时期:萌芽时期(先秦)、郡县制时期(秦、汉)、州制时期(魏晋南北朝、隋)、道(路)制时期(唐、宋)、省制时期(元、明、清)。因此 D项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点评:就题干设计方式来看,历史选择题主要有两种:直接设问和间接设问。直接设问就是题干明确指出要考查的知识点,不需要考生再去理解或
35、总结题干的意思,可以直接排除不符合题干意思的选项。间接设问,就是题干由材料组成,要考查的知识点隐藏在材料中,需要考生准确理解材料并归纳出要考查的知识点,然后才能解题。本题属于后者。 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论及中国某制度时说: “人类的想象无论多丰富,也很难设想一个更好的办法。在中国,智者决定一切,而且他们都是通过这一制度证明他们能够胜任他们的 官职、不负众望。 ” A郡县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答案: C 试题分析: 根据题干 “智者决定一切,而且他们都是通过这一制度证明他们能够胜任他们的官职、不负众望。 ”说明是关于中国古代某选官制度且以文化知识考试成绩为录取标准。 AD不对,郡县
36、制和行省制是地方行政制度而非选官制度; B不对,察举制由地方向中央推荐,且后来被豪强地主所把持。 考点:本题考查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点评:科举制特点 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 以文化知识为主要录取标准。科举制东传日、朝,并为其效仿。 16世纪以后传入 西方,被西方人称为中国的 “第五大发明 ”。近代法、英、德、美受科举制启发,先后建立了文官制。虽然清末废除科举制,但许多原则仍被后世沿用。 “终明之世,内阁从制度意义上讲仍然不是宰相,它在编制上一直是临时的,成员严格上也都有自己的本职,入阁只是一种兼职。而且六部作为执行机关在体制上并不隶属于内阁,内阁领导他们,事实上没有法理上的依据,
37、所以内阁和六部经常会出现摩擦。 ”材料表明 A内阁权大位显,却无法理依据 B内阁职务虚设,没有任何实权 C内阁等同宰相,可以统领六部 D六部、内阁平行,实现权力制约 答案: A 试题分析:明朝内阁是为减轻皇帝沉重的政务负担、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而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权构或决策机构。阁臣虽有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但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还是取决于皇帝的批红。因此,内阁的出现有利于加强皇权。 B不对,错在 “没有任何实权 ”,内阁的权势和地位有过提高;根据题干 “六部作为执行机关在体制上并不隶属于内阁,内阁领导他们,事实上没有法理上的依据,所以内阁和六部经常会出现摩擦 ”可知 CD
38、不对。 考点:本题考查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点评: 宰相制与内阁制有何异同呢? 相同点: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不同点: 1. 地位不同。丞相是国家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或决策机构的长官,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明朝内阁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阁臣也只是皇帝的侍从。 2. 与皇权的关系不同。丞相在一定程度上对皇权形成制约;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阁臣职权大小、地位高低完全由皇帝决定,不能对皇权起制约作用。 削弱相权、强化皇权是历代封建帝王政治构建的核心。在下列帝王中,将专制皇权推向顶峰的是 A明太祖 B明成祖 C康 熙
39、帝 D雍正帝 答案: D 试题分析:明太祖时废除丞相;明成祖时设立内阁;康熙时设南书房,形成南书房、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三足鼎立局面,都加强了皇权。但封建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的标志是雍正时设军机处, 不仅提高了行政效率,而且将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考点:本题考查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点评:中国古代君主专制演进的趋势:皇权日益加强,相权越来越削弱,至明初被废除,清朝雍正时军机处设立标志皇权空前加强。 黄仁宇在万历五十年中说: “一人乾纲独揽,如果没有过人的精力,绝顶的记忆力,坚忍不拔的意志,对政务的练达以及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对权力的痴迷,根本无法做到。 ”因此
40、,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但皇帝负担过重,内阁的雏形开始出现。势必要寻求某种制度补偿性替代。其所寻求的 “制度补偿性替代 ”是 A设立殿阁大学士 B成立内阁 C直接掌管六部 D启用宦官 答案: A 试题分析:明太祖废丞相后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但皇帝负担过重,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 顾问,内阁制度的雏形开始出现。因此 C 不符合题意; B 不对,内阁正式成立是在明成祖时期; D 不对,宦官专权是在明朝后期,且与题意不符。 考点:本题考查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点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其核心是权力集中,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最后
41、集中到皇帝。专制主义的内在矛盾主要是皇权和相权之间的矛盾,中央集权则是中央与地方的权力之争。秦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后,历代王朝政治制度的演变,基本上都是围绕解决这两类矛盾而展开。 有学者认为,古希腊历史是多中心的。这种 “多中心 ”的主要表现是 A多元文化 B城邦制 度 C建立殖民城市 D广泛吸收外来文化 答案: B 试题分析:结合所学可知是希腊的城邦制度: 规模上:小国寡民(没有形成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帝国)。 政治上:各邦长期独立自治、盛行民主政治。 经济上:商品经济发达,希腊城邦之间和城邦与海外城邦之间的贸易十分活跃。 文化上:在文化上保持认同,他们通过共同的语言、风俗、信仰、文字等因素
42、组成统一的希腊世界,因此要注意希腊城邦与希腊世界这种多元一体化的特色。( “希腊人 ”)同时,保持繁荣的思想文化。 A不对,希腊文化有一体化的特征; CD不对,这与题干 “多中心 ”不符。 考点:本题考查古希腊政治。 点评:认识城邦制度与希腊政治的关系:城邦国家的出现 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使公民有较多的直接参与政治事务的权利,君主专制始终发展不起来,从而为古希腊民主政治提供了宽松的政治环境。 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写下了 “男人就是城邦 ”之句。根据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以下解释最确切的是 A妇女地位低下,隶属于家庭,无权参政 B全体男性共同分享城邦权力,承担社会义务 C男人参军,保家
43、卫国,确保城邦的安全 D公民皆为男性,是城邦生存与发展的决定力 答案: D 试题分析:希腊民主的局限性之一:属于男性公民的民主。妇女、外邦移民、奴隶被排除在民主之外。因此 B不对,与史实不符; AC 表述本身正确,但流于片面, A是从妇女的角度, C是从军事的角度;最符合题意的是 D项。 考点:本题考查古希腊政治。 点评: 最佳选择题(即程度型选择题),就是在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且表述最准确最完整,其它各项从切题上看也没有明显的错误,只是相比而言不够完整全面。 所以此类题的迷惑性较大,难度也较大。 程度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历史基本概念的准确理解和辩证思维的能力,即历史阐 释
44、能力。其特点有二,一此类题型与一般选择题相比,在结构上最明显的特点是题干与选项之间一般都不是一种正与误,有与无的关系,而是一种质与量的关系,在题干中明确提出了程度性的要求,如包含有 最 根本 全面 决定性 直接 等词语。二是题干同备选项之间都有内在联系,一般是论点和论据的关系,也有说明与被说明、解释与被解释的关系。 古雅典历史记载,在雅典, “公民 没有抛弃公务照管私物的自由, 相反他必须奋不顾身地为城邦的福祉而努力 ”。梭伦时期,曾制定一项特别法令,规定任何公民 “当发生内争之时,不加入任何一方者 ,将失去公民权利 ”。这表明 雅典民主政治是雅典成年男子的民主 雅典的法律鼓励公民直接参与城邦
45、政治活动 雅典民主是建立在法律制度之上的 雅典民主政治中存在着利用公务徇私的现象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本身表述正确,材料中并没有涉及公民的范围,可排除; 与材料意思不符,根据题干 “他必须奋不顾身地为城邦的福祉而努力 ”表明要求公民的集体意识和责任感;因此 符合材料这一意思,再看题干 “梭伦时期,曾制定一项特别法令 ”说明雅典民主是建立在法律制度之上的, 也符合。 考点:本题考查古希腊政治。 点评:高考历史选择题中新情境、新材料很多 ,解答材料型历史选择题,除了用常规的直接选择法、排除法之外,解答材料型选择题时尤其要注意关键信息的把握,切记粗枝大叶凭感觉、不作对比分析混乱选
46、择。 恩格斯指出, “罗马法 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律关系 ”,是 “商品生产者社会第一个世界性法律 ”。下列表述符合材料所表达含义的是 A罗马法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法典 B罗马法是罗马帝国统治的有力支柱 C罗马法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 D罗马法是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基础 答案: D 试题分 析: 根据题干 “罗马法 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律关系 ”可知是指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完成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武器;奠定了近代欧洲法律体系的基础,是各国立法所遵循的蓝本。 A不对,罗马法本身是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B不对,表述本身正确,但是是对古罗马的影响,而非是对近代的影响,与题干不符
47、; C不对,只是阐述罗马法的原则之一。 考点:本题考查古罗马法。 点评:辩证地看待古希腊、罗马文明的历史影响:为世界政治文明的发展,特别是西方政治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雅典树立了民主政治的典范,罗马法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 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制约,只是初级发展的制度文明。 综合题 ( 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廷政治方针的变化和知识群体的参政,才导致了贤良对策与孝廉察举的出现,由此, “进贤 ”、 “贡士 ”成了汉代察举的典型形态, “科目 ”取士之法也因之获得了制度化的形式。 引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二 科举制度中,如唐宪宗时规定 “迹涉流狂,兼亏礼教 不得中选 ”,宋代规定 “不许有不孝不悌、隐匿工商异类、僧道归俗之徒 ”。文化考试要经过层层选拔、淘汰、极为严格。历代对考生健康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