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2013学年甘肃省天水市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弟子,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 ”该材料反映的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信息包括 ( ) 分封制 等级制 君主专制 宗法制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结合所学,根据题干 “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弟子,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 ” 可知分封制、等级制、宗法制都有反映,君主专制确立于秦朝。因此排除 即可得出结论。 考点:本题考查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点评:西周实行宗法制原则下的分封制。周天子以 “受命于天 ”自居,号称
2、 “天之元子 ”,是天下同姓宗族的大宗,居于至高无上的绝对支配地位。其王位由嫡长子世袭继承,其他庶子则作为小宗被分封为各地诸侯。各地诸侯在各自封国内又是同姓宗族的大宗,其王位也由嫡长子世袭继承,其余庶子则作为小宗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在自己封地里又是同姓宗族的大宗,其封爵仍由嫡长子世袭继承,其他庶子作为小宗分封为士。这样,根据宗法制 与分封制,便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各级宗主贵族构成的金字塔式的等级制结构。各个等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既是大小宗关系,也是上下级关系。每一个等级都必须服从上一个等级,并有义务尽其纳贡、服役等责任。周天子位居金字塔顶端,不仅是所有姬姓宗族的大宗,而且通过 “同姓不
3、婚 ” 、 “娶于异姓 ” 的联姻原则,又成为有甥舅关系的异姓宗族的共主。于是,宗法等级制度遂成为确立社会等级秩序、维护宗主贵族统治的政治法律工具。 大国崛起中对某一历史文献如此概括: “短短几千个字,却是第一次把国王和贵族之间的权利关系,转化为明确的 法律文字。 ”该历史文献应是( )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答案: B 试题分析:材料原文 “在大英图书馆的珍品展厅里,一张黑粗泛黄的羊皮纸,静静地躺在玻璃板下幽暗的光影里。这张单薄的羊皮纸,就是距今已有约八百年历史的大宪章,虽然它的边缘已经残破,当年用羽毛笔书写的字迹也早已模糊,却成为对君主权力进行限制的永久见证。 它一共只有 63款
4、,短短几千个字,却是第一次把国王和贵族之间一直以来既约定俗成但又模糊不清的权利关系,转化为了明确的法律文字。从此以后,英国国王的权力不再是至高无上的,他只能在 法律的限制之下行使权力。 ”因此该文献是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前签署的大宪章,确立了限制王权的传统。本题也可用排除法,美国没有经历过封建社会,独立之后确立了共和制;法国在大革命之前专制主义严重,等级森严,革命后逐步确立共和制;德国则是典型的专制色彩浓厚的国家,有哪次 ACD三项都不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英国代议制。 点评: 本题作为材料选择题,要读懂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并充分利用有效信息。有效信息一般包括 材料中所涉及的事件,
5、事件发生的时间(世纪、年月、朝代等),发生的空间(某大洲、国 家、地区、 流域、城市等),事件所包含的层次、观点,揭示的规律等,以及暗含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 2004年 11月 2日至 4日,伊丽莎白女王出访德国,活动频繁。女王的这趟舟车劳顿没有白费,德国媒体称其为 “抚平了英德二战恩怨的和解之行 ”。 由此可见,女王的这趟 “舟车劳顿 ”表明其在英国国家政治生活中( ) A虽然 “临朝不理政 ”,但可以处理一定的外交事务 B代表英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C无所事事,只是其个人行为 D作为国家元首,可以处理国家大事 答案: B 试题分析: A不对,错在 “可以处理一定的外交事务 ”; C不对
6、,女王毕竟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代表国家; D不对,英国君主处于 “统而不治 ”的地位。只有B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英国代议制。 点评:英国在君主立宪制政体下,国王是国家元首、联合武装部队总司令和英国国教的世袭领袖。但君主处于 “统而不治 ”的地位,而作为国家象征的地位更为突出。 国家权力的中心在议会,议会是国家的最高立法机关。由内阁掌握行政并对议会负责,法律上赋予英王的权利都由内阁和议会行使。 1832年改革法案规定,取消人口不满 2000人的 56个 “衰败地区 ”的议席,另外 31个人口在 2000至 2004之间的选 区分别减少一个议席,空出的 143个席位中, 65个给了新兴大工业
7、城市 这反映出( ) 工业革命进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新兴工业城市拥有越来越多的选举权 人口向工业城市集中、工业资产阶级力量断增强 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 “取消人口不满 2000人的 56个 “衰败地区 ”的议席 ”“空出的143个席位中, 65个给了新兴大工业城市 ”,结合所学, 工业革命以后, 工业资产阶级兴起,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使得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大大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符合题意, 错在没有比较,不足以说明新兴工业城市拥有越来越多的选举权。 考点:本题考
8、查英国代议制。 点评: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任何历史试题都是通过语言来表述的。在一些历史选择题中,对于某一历史事件的分层表述中,有些是通过设置语言错误来迷惑同学们的,因而我们可以通过其语言逻辑关系来定位判断其是否是合理的,进而确定正确的选项。 余秋雨 2001年在其文章扼守秋天中写道: “英国也许因为温和渐进,容易被人批评为不深刻。但是,社会发展该做的事人家都做了,该跨的坎人家都跨了,该具备的观念也 具备了,你还能说什么呢? ”从政治制度的演变来看,英国曾经 “做了 ”“ 跨了 ”什么?( ) 1832年议会选举改革 1688年的 “光荣革命 ” 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 责任制内阁形成 A B
9、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英国开始确立君主立宪制;责任制内阁形成与 1832年议会选举改革表明英国政治制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不对, 1688年 的 “光荣革命 ”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为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创造了条件,但本身不是政治制度演变的表现。 考点:本题考查英国代议制。 点评: 解答历史选择题,最基本的就是审清题目,这是解题的关键。尤其是题目中的限定词语,不仅规定了试题的属性,也规定了试题具体的解答要求。因而,准确把握题目中的限定词语,明确题目的时间、内容和解答限定,进而以此为突破口,排除错误项,是得出正确选项的基本方法。 有人说英国的革命实
10、际上是议会的革命, “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 ”。这实际表明( ) A革命前后国王的地位没 变 B革命后议会和国王共掌国家大权,二者是平等的 C革命前后国王和议会不仅互换了地位,而且发生了质变 D革命前后人民的地位没有发生变化,都处于无权地位 答案: C 试题分析: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议会的权利,。不对,英国革命后国王开始处于 “统而不治 ”的地位而不是地位没变; B不对,革命后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而不是二者是平等的; D不对,题干是关于国王与议会的关系,人民的地位与题干无关。 考点:本题考查英国代议制。 点评: 1688年的 “光荣革命 ”后, 1689年权利法案的
11、颁布标志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国王开始处于 “统而不治 ”的地位。 2003年 3月 20日美国总统布什发表对伊宣战演讲,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开始了对伊拉克的军事行动。依照美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如何来看待这一军事行动的实施?( ) A美国总统在派兵参战之前,必须经过国会的批准 B美国宪法规定,总统是海陆空三军的总司令,可以由其根据情况的需要自行决定 C宣战权等交由国会控制,总统必须对国会负责 D总统的权力在不断扩大,可以凌驾于国会之上 答案: A 试题分析: B不对 ,美国实行三权分立,总统的权力受到国会、法院的制约;C 不对,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直接对选民负责,不对国
12、会负责; D 不对,三权分立体制下,总统的权力不可以凌驾于国会之上。因此 A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美国政治制度。 点评:三权分立是美国联邦政府组建和运行的基本原则。其核心内容是权力分立、制约和平衡。三权分立的表现: 总统、法院在国会的立法权方面相互制衡的表现:美国立法权属于国会。但是总统有权否决国会立法;可以发布拥有法律效力的行政命令;还有立法倡议权,即建议国会立什么样的法。法院有权宣布国会制定的法律违 反联邦宪法。 国会、法院在总统行政权方面相互制衡的表现:行政权属于总统。但是行政机构的设置和所需经费须由国会批准,国会还有权监督行政执行情况、经费开支和官员行为。美国最高法院可以宣布总统发
13、布的行政命令、行政机关颁布的规章条例违宪;还能通过案件的判决对宪法作出新解释,扩大或限制总统的权力。 总统、国会在司法权法院方面相互制衡的表现:司法权属于法院。但是法官由总统提名经参议院同意后任命;最高法院法官人数和联邦其他法院的设立,均由国会决定,总统亦可施加影响。国会可以通过批准对法官的任命或弹劾法官的办法,来改变法院 的组成。国会和各州一起,可以用宪法修正案推翻最高法院的裁决。 美国总统奥巴马到 29日已经上任满 100天,普遍认为奥巴马的 “百日新政 ”交出了一份合格的成绩单。 在外交上,奥巴马的民主党政府倡导 “巧实力 ”政策,带领美国回归国际合作,开始显露出与上届布什的共和党政府奉
14、行的 “单边主义 ”的明显不同。对美国两党政府的这种政策转变,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改变的不过是外交风格和表达方式、具体目标的不同 B维护美国的核心利益仍然是奥巴马与布什同样坚持的重点 C由于金融危机的打击,奥巴马政府开始放弃维持美国的世界领导地位 D奥巴马作为政治家能根据现实,不断调整所体现出的灵活性 答案: C 试题分析: 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奥巴马上台后政策的转变只能说明奥巴马作为政治家的务实性,不能说明放弃维持美国的世界领导地位,改变的只是具体的政策策略而已。直至今日,美国仍然没有放弃干涉别国事务的做法。 考点:本题考查美国两党制。 点评: 19 世纪 50 年代中期,美国民主党和
15、共和党两大党的对峙格局最终形成。美国的两党制,实质上是为资本主义制度服务的政党制度,是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经济基础、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一项政治制度。不管哪个政党执政,都实行有利于资产阶级的政策。 关于美国 1787年宪法的民主性,确切的说主要表现在( ) A规定了联邦政府的权力,巩固了国家政权 B确立了共和政体,规定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 C建立了国家政权,否定了封建制度 D认为人民有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答案: B 试题分析:民主一词源于希腊字 demos,意为人民 。其定义为: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也可以理解为人民参政议政的权利。
16、A不对,这体现了中央政府权力的加强,与民主性没有直接的关系; C不对,否定了封建制度不一定就是民主,资本主义社会也会有专制独裁,如二战前夕德意日建立法西斯专政; D不对,不是最能体现民主的核心意思 “人民参政议政的权利 ”。因此 B符合题意,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总统要对选民负责,这体现了一定的民主性。 考点:本题考查美国政治制度。 点评:美国 1787年宪法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宪法。宪法体现的 原则:中央集权原则(联邦制原则)、分权制衡原则、民主原则 1896 年帮助麦金莱赢得大选的马克 汉纳说: “要赢得竞选,需要两个东西。第一个是金钱,第二个我就不记得了。 ”美国前国会议员奥尼尔在
17、解释金钱与选举的关系时讲得更具体: “任何竞选都由四部分组成,候选人、政策立场、竞选班子和金钱,没有金钱,其他三项都可以忘掉。 ”这些都从根本上说明的问题是( ) A民主政治是金钱政治 B美国的两个执政党都是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 C美国民主政治的实质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D民主政治必须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作保证 答案: C 试题分析: A不对,只是看到美国民主政治的表面现象; B不对,材料中并没有涉及两党竞争、两党关系; D不对,说法本身正确,但是过于笼统空洞,与题干没有直接的关系,题干反映出美国竞选需要强大的财力支持,因此在幕后的必然是资产阶级不同的利益集团,实际上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考点:本题考
18、查美国政治制度。 点评:解答这类试题,考生必须把 “现象只看作是入门的向导,一进了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 ”,自觉地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才能排除干扰,否则就会舍本求末,导致失误。 拿破仑把皇冠戴到了自己头上,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他在回忆录 中说:“ 生活在这样一个时期:内处崩溃边缘,外遭敌人侵略, 在所有现实情景中,我除了通过专政的途径外不可能达到目标。我这样做了。 ”对法国历史上出现的这一现象认识不当的是( ) A走向共和的历程非常艰难 B拿破仑建立军事独裁政权是当时法国历史发展的需要 C一定程度上符合法国资产阶级的利益 D启蒙运动的影响还没有深入人心 答案: D 试题分析: 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
19、,即找出表述错误的一项即可,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是在 19世纪初期,而启蒙思想在 17世纪兴起于英国, 18世纪在法国形成高潮,为法国大革命爆发做了理论准备。因此不能说启蒙运动的影响还没有深入人心。 ABC都符合题意,拿破仑军事独裁是当时法国面临内忧外患、挽救革命成果的需求。 考点:本题考查法国政治制度。 点评: 历史阶段特征是特定历史阶段内的重大事件所赋予历史的深刻烙印,它揭示同一时期历史各方面发展的共性,是阶段历史的本质属性的发展趋向的集中反映,也是认识阶段历史的本质属性和规律的 “阶梯 ”。专题型历史选择题在对某一历史现象或事件进行分层设项中,必然有对有错,利用其所处的阶段特征就能
20、定位印证其是否正确,进而确定正确 的选项。 “共和国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 ”法国1875年宪法的这一条款仅以一票之多获得通过; 1877年,共和派在议会选举中获胜,法国共和政体最终确立。但当年君主派一家报纸仍叫嚣: “我们要把共和国和共和派搞成连狗都不吃的烂泥浆。 ”这从根本上反映了 ( ) A共和制将要被君主制推翻 B法国共和制的确立非常艰难 C恢复君主制是历史的必然 D共和制的确立不适合法国国情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 “法国 1875年宪法的这一条款仅以一票之多获得通过 ”可知B符合题意,即法国共和之路 的艰难曲折。 A不对,法国 1875年宪法最终
21、确立了共和制; CD不对,共和制符合法国国情和历史发展趋势。 考点:本题考查法国政治制度。 点评: 法兰西共和国之路的特点:共和之路上充满了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之间、共和派与君主派之间的长期斗争,政权在两者间反复易手;共和制确立之路充满了曲折反复,其过程漫长、艰难。共和之路艰难的原因: 资本主义发展相对薄弱,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法国是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小农经济长期大量存在。 下列有关法国总统与美国总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法国总统比美国总统任期长 B法国总 统可连选连任,美国总统不可 C两国总统都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D两国总统的权力都很大 答案: C 试题分析:美国总统任期四年,连任不
22、得超过三届,是政府首脑,总揽军政大权;法国总统任期七年,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有权任命部长等高级官员、缔结条约和实行特赦。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因此 ABD都是正确表述。美国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法国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都没有直接选举的情况。 C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美法代议制。 点评: 比较异同型选择题是利用历史中一些具有可比性的历史事件或现象,将归类在一起,或分析其共性或寻找其差别,以达到对同学们分析、判断及比较历史事件和现象异同能力的考查。解答此型选择题的关键在于把握一个 “比 ”字,要能够对各历史事件或现象的背景、原因、过程、实质、特点
23、及结果进行全方位的比较,进而确定其相同或差异的部分。此型选择题主要分为异中求同型和同中析异型。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 “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 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 ”这说明英国的责任内阁制 ( ) A首相对内阁负责而不必对国会负责 B内阁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C内阁拥有行政与立法大权,对首相进行限制与制约 D首相和内阁成员中的多数可能来自不同的政党,因而相互牵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 A不对,英国首相对议会负责,议会
24、是国家权力中心; C 不对,议会掌握立法权; D不对,首相和内阁成员中的多数来自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根据题干 “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 ”,结合所学,可知 B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英国政治制度。 点评:内阁、首相、议会、国王之间的关系:( 1)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即成为执政党,党的领袖被国王任命为首相。( 2)首相是内阁首脑,有权提名内阁成员组成责任制内阁。首相掌握国家的行政权和立法权。( 3)内阁成员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集体负责,与首相共进退。( 4)内阁形式上对国王负责,实际对议会负责。议会可不信任政府,迫使内阁辞职;首相也有权解散议 会,重新选举。 在资产阶
25、级革命时代,英国通过了权利法案、法国颁布了 1875 年宪法、美国制定了 1787年宪法。这说明( ) A以法律限制王权,是这些国家的共同举措 B以立法的形式巩固革命成果是这些国家的相同手段 C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得以普遍建立 D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独掌政权的法律地位 答案: B 试题分析: 本题用排除法,找出不同点即可, A不对,如美国没有经历过封建社会和君主制度,当时是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 C不对,不足以说明 “普遍建立 ”; D不对,如英国通过权利法案是在 1689年,而工业资 产阶级形成是在 18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开展以后。 考点:本题考查欧美代议制。 点评:比较型选择题是把两个以上的历史事
26、件或现象放在一起,让考生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以考查他们的分析、比较能力。从试题形式上它可分为类比和对比两种,前者是将同一类性质的事件、人物和观点进行比较,主要考查它们的相同点,如比较中国古代改革的相同点;后者是将不同性质的事件、历史现象或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空间的表现进行比较,主要考查这些历史事件在性质、影响等方面的不同。其题干中常见提示语有 “相同点 ”(共同之处、相 似之处)、 “不同点 ”等。 下列关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间接民主的方式 B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 C议会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D议会有立法权 答案: C 试题分析:现
27、代国家普遍实行代议制,即由选举产生的代议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体现间接民主的形式。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机关是议会,主要行使立法职能。因此 ABD表述正确。 C表述错误,如美国实行三权分立和总统制,总统是国家的权力中心,不能说议会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考点:本题考查代议制。 点评:解答这类题目,考生首先要抓住题干或题肢中的主干成分,然后再对那些修饰、限制成分反复琢磨,看其是否和原观点一致,若不一致,则必然舌去。对题中出现的 “所有 ”、 “任何 ”、 “一定 ”、 “都 ”等具有绝对性的字词,一定要仔细推敲,慎重选择。 英国、美国、法国、德国等西方国家,自 17世纪以来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努力奋斗,终
28、于制定了适合于自己国家特点的宪法,其具有的共同点在于( ) 确立了与原来社会性质不同的社会制度 建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都是本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宪法 开始了资产阶级的议会制度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注意题干背景 “17世纪 ”,此时正值资产阶级革命在欧美开展起来,使得西方国家逐步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但是由于国情,各国选择的资产阶级政体形式不尽相同,如英德是君主立宪制,美法是民主共和制,因此 不对; 不对,只能说各国制定了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但不能说是本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宪法。因此 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代议制。 点评:解答这类题目,一定要根据所学知识和题干的特定性,对相关题肢
29、逐一辨析,谨防被似是而非、添枝加叶的题肢所干扰。 古代希腊和罗马对世界文明留下的最宝贵的文化遗产是( ) 以雅典为代表的民主制度 古代罗马的法律体系 雅典的奥运精神 罗马古城的建筑风格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本题是程度选择题。程度型选择题即通常所说的最佳选择题,就是在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且表述最准确最完整,其它各项从切题上看也没有明显的错误,只是相比而言不够完整全面。所以此类题的迷惑性较大,难度也较大。本题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历史基本概念的准确理解和辩证思维的能力,古代希腊和罗马作为西方文明的发 源地,主要是因为其民主、法制建设, 符合题意。 也符合史实,但不能说
30、是最宝贵的文化遗产。 考点:本题考查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和罗马法。 点评:民主、法律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需要,能稳定社会秩序,规范人们行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使人类社会长治久安和不断繁荣进步。 我们要不断加强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使中国的社会主义文明和建设更进一步繁荣发展。 罗马帝国瓦解了,但罗马人却把他们的文明留给欧洲人,这主要是指( ) A给予自由民和奴隶以公民权 B是近代西方法律的先驱 C揭露和批判了私有制的罪恶 D维护和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答案: B 试题分析: A不对,罗马法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不可能给奴隶以公民权; C不对,罗马法承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D不对,维护和巩固了罗马
31、帝国的统治是罗马法在当时的影响,而不符合题干它对后世的影响。 B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古罗马法。 点评:评价罗马法的作用 1.维系和稳定罗马帝国:( 1)为国家权力提供法律依据,保护了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2)缓解社会矛盾、稳固帝国的统治。 2影响后世:( 1)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 2)罗马法对近代欧美国家 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当代很多法律制度中的原则和做法,都可在罗马法中找到源头。(如:律师制度、陪审制度、诉讼原则、继承制度等)( 3)近代时期,资产阶级利用和发展了罗马法中的思想和制度,作为反对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 的有力武器。 假设甲乙丙
32、丁四位同学回到商周时代,请判断那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小 ( ) A甲是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兵败后降周 B乙做了商末平民,才能人品俱佳 C丙带兵攻打商纣王,为周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D丁为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 答案: B 试题分析:周朝对建国的元老、功臣、亲属和先世的后代等进行大分封。分封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和巩固西周的统治, “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封制 ”在周朝时期是周王室把疆域土地划分为诸侯的封建制度。分封的办法是把王畿 (首都地区 )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封给亲属、功臣、元老,建立起诸侯国,以镇守疆土,保卫王室。因此平民不在分封之列。 B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
33、查西周分封制。 点评: 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要求选出与事实不符或错误的选项。关键词有 : 不正确的是、不包括、不属于、错误的是等等。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看清题意,正向和逆向思 维并用。具体讲:首先根据题意正向思维,找出符合事实的选项,然后再逆向思维,把符合事实的选项删除,剩余的选项就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选出答案:以后要再复核一下,以防止未按照逆向选择要求答题。 秦时实行郡县两级行政制度,福建地域上主要有闽中郡,当时福州属闽中郡管辖,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当时郡守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郡守是闽中郡最高的行政长官 闽中郡有权任免辖区内的县令 福州是闽中郡郡守的封地
34、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郡县制与分封制相比,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郡县的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调迁,官位概不世袭,官吏只有俸禄没有封地。因此 说法不正确, 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 点评: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比较 都属于统治和管理地方的行政制度,但两者又有着明显的区别。 其一,分封制是与宗法制相联系的,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郡县制是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的,是按地域划分的。 其二,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并拥有封地;郡县的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调迁,官位概不世袭,官吏只有俸禄没有封地。 其三,诸侯国拥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容易发 展为割据势力;郡县则是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
35、的统一。 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中央对地方的制约关系及其地方权力的大小。 秦倾国家之力,以 70 余万人经历几十年,建造了一座雄伟陵墓 “秦始皇陵 ”。秦朝能够倾尽国家之力完成了这一工程的直接原因是 ( ) A小农经济的发展 B中央集权制的建立 C军事民主制的作用 D法家思想的影响 答案: B 试题分析: “秦朝能够倾尽国家之力完成了这一工程的直接原因 ”实际上是考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这一制度有利于维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稳定,有利于集中财力大兴土木、修建公共工程。 AD不对,这是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原因而非作用; C错在 “军事民主制 ”的说法,军事民主制指古希腊荷马时代(英雄
36、时代)部落及其联合(联盟)的组织机构。包括:议事会,由氏族长老组成;人民大会,由氏族成年男子组成;其军事首长,即 “巴塞勒斯 ”,尚不享有阶级社会中国王的权力。历史学上有时也用以指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一个阶段。原来的 氏族人民大会制度演变成为军事民主制,形成了军事首长的个人权力。 考点:本题考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点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作为我国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其积极作用主要表现为:有利于维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稳定;有利于各民族、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封建经济发展,民族融合;有利于集中财力大兴土木、修建公共工程、推广先进生产技术和抵御外来侵略等。其消极作用主要表现为:政治
37、上专制独裁易导致决策失误和暴政,权臣乱政;助长因循守旧之风,官僚主义盛行,人浮于事,腐败成风;地方没有一定的自主权,不能有效的治理,妨 碍地方的发展;人民受到沉重的政治压迫。经济上限制商品经济发展使之发展缓慢,妨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思想文化上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不利于民主科学思想的产生与发展,阻碍科技进步。 封建社会皇帝与丞相之间容易产生矛盾 ,从汉至元历代皇帝采取的限制相权的措施包括 ( ) 两汉时期形成 “中朝 ”“外朝 ”格局 唐朝的三省长官同为宰相,相互牵制 北宋三司分权 元朝行省的最高长官是平章政事,统领钱粮、兵甲、屯种、漕运等军国重事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38、:本题属于组合式 选择题。从选项的结构看,或者 都对,或者排除 中的一项。根据题干 “限制相权的措施 ”,结合所学,元朝行省属于地方行政机构,因此这体现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非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排除 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点评:从汉至元,历朝的政治制度的变革不外乎两点:中央尽量分散相权,限制相权,以达到加强皇权的目的;地方尽量削弱其权力,加强对其控制和管理,以达到加强中央权力,解除地方威胁之目的。这两方面的措施恰好说明了,在中央集权制度下,有两对矛盾是无法解决的。那就是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和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因为这两对矛盾的存在,使得作为地主阶级最高统治者的皇帝面临着两难
39、的选择:相权过大或地方权力过大都会影响到其统治的安定,而相权过小或地方权力过小别影响从中央到地方的工作效率,这样也难以对国家实施有效的治理。 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处理是中国古代政治的重要内容之一,属于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是 ( ) 汉武帝 “推恩令 ” 唐朝地方设节度使 北宋 “杯酒释兵权 ” 清朝设军机处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根据题干 “加强中央集权措施 ”,结合所学,这主要体现为地方尽量削弱其 权力,加强对其控制和管理,以达到加强中央权力,解除地方威胁之目的。唐朝地方设节度使,由于节度使权力过大,造成此后安史之乱、藩镇割据的局面,因此没有能够加强中央集权;清朝设军机处主要体现
40、为中央官制的变化,有利于加强皇权而非削弱地方权力。因此 与题意不符。 考点:本题考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点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两大基本矛盾及其解决 ( 1)皇权和相权的矛盾: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同为宰相,相互监视的监督。 北宋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分割宰相的政、军、财权。 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 ( 2)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秦朝推行郡县制,郡守县令直接由皇帝任免; 西汉实行刺史制度,监察地方。 北宋军事上强干弱枝,行政上派文官作知州,与通判互相牵制。 财政上在设转运使官理地方财政;司法上,中央派文官任地方司法官。 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明朝在地方实行三司分权。 清朝加强对地
41、方的管辖。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 A封建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 B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 D阶级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答案: B 试题分析: A不对,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往往是采用非正常的手段如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大兴文字狱等,再者君主专制达到顶峰也表明这一制度自我调节的空间越来越小,因此反映这时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C不对,君主专制空前强化阻碍了社会进步和资本主义的萌芽。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D不对,这是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的表现之一,没有抓住本质。 考点:本题考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点评:透过现象看本质。明清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42、度的强化,表明封建制度衰落。八股取士,使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科举制至此已失去积极作用。文字狱造成社会恐怖, 从而禁锢了思想,摧残了人才,严重阻碍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从秦朝到清朝,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 A牢固的血缘关系 B君权和相权的矛盾终于得到解决 C浓厚的专制色彩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答案: D 试题分析: A不对,秦朝时实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官僚政治逐步取代贵族政治; BC 不对,因为只反映中国政治制度的片面情况;中国古代的政体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制度的含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含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层含义。专制主义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具体说就是皇帝个人专
43、断独裁,集国家最 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权、政权、财权都具有独断性的随意性。中央集权是指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分配中,全国军、政、财权统归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绝对服从中央。 考点:本题考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点评:本题属于最佳选择题:此题型的特点是在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切合题意,其他各项看似也对,但因不够全面、不够深刻就不能成为最佳选项。做题中要反复比较后再选择。在解答这类题目时,要运用辩证思维的方式对各个题肢进行全面分析,将观点片面性、绝对化的题肢舍去。 某历史课在进行 “古希腊民主制度产生原因 ”研究性 学习时,下列能够作为其有力证据的是 ( ) 古希腊地图 爱琴海地
44、区贸易图 雅典城邦居民的构成 刻有放逐人员名字的陶片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根据题干 “古希腊民主制度产生原因 ”,再结合所学, 刻有放逐人员名字的陶片反映的是克里斯提尼时期的 “陶片放逐法 ”,这属于古希腊民主制度的内容之一而非产生原因,根据本题组合式选择题的特点 ,排除 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古希腊民主制度。 点评:归纳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确立的条件: 1、自然条件:多山、多岛、环海。 2、经济条件:商品经济发展。 3、文化因素:吸收亚非文明。 4、政治前提:小国寡民的城邦体制。 按照土地收入和财产多寡划分等级并授予相应官职,是梭伦改革的措施,其重要意义在于 ( ) 沉重打击
45、了依靠血缘关系谋取特权的贵族 促进了奴隶制国家的发展 完善了雅典民主制度 满足了所有雅典公民参政的要求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注意题干 “梭伦改革 ”,结合所学,用排除法, 错在 “完善 ”,梭伦改革是雅典民主制度的奠基时期; 错在 “所有公民 ”,梭伦改革按照土地收入和财产多寡划分等 级,因此不是所有公民都享有平等的政治权利。 考点:本题考查古希腊民主制度。 点评:组合式选择题的解题方法有 1.肯定法。即凭借对一些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直接作答。 2.排除法。即找出一项或两项不符合题目要求的题肢,排除它,逐步缩小范围,最后留下正确选项。有的题目经过一次排除可能还无法得出正确答
46、案:,则须经过多次排除,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3.求同存异法。即将备选项中相同的题肢放在一边不管,而将所剩余相异的题肢加以比较辨析,从而根据题干的要求得出正确答案:。 4.选基顺藤摸瓜法。即根据自己能够熟练掌握的知识先确定一个或两个正确的选项,以此作为基点,然后以此对其他各选项进行比较辨析,顺藤摸瓜,从而得出正确答案:的方法。 从罗马法的产生发展过程,可以清晰看到人类社会法律产生和演变的发展过程。罗马法发展的过程中,合乎逻辑的演变是 ( ) A习惯 习惯法 法 法律总结 B法律理论 习惯 法 习惯法 C法 习惯 法律总结 习惯法 D习惯法 习惯总结 习惯法 答案: A 试题分析: 公元前 5世纪十二铜表法标志罗马法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罗马帝国时期罗马法从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查士丁尼时期编纂民法大全标志罗马法最终形成。因此 A符合。 考点:本题考查古罗马法。 点评: 本题的关键在于要根据时间变化理清概念的发展脉络,尤其是理清概念所处的时间的阶段特征。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认真读书不可少,联系实际多思考,历史脉络要理清,人时地事记分明,前因后果多分析。 罗马帝国皇帝高度重视法律制定,许多法学家纷纷前来献策。下列主张不可能被采纳的是 ( ) A倡导自由民主平等,法律公正 B增加处理经济纠纷的条款 C废除原法中基于身份等级的不平等条款 D政府保护一切自由民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