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2013学年福建省泉州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孔子认为周礼是理想之制度,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孔子思想中的 “礼 ”是指 A礼貌 B礼器 C法律 D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 答案: D 试题分析:题干材料的大意是孔子说: “周朝的礼仪制度借鉴于夏、商二代,是多么丰富多彩啊。我遵从周朝的制度。 ”因此孔子思想中的 “礼 ”带有政治性,体现其站在没落奴隶主的立场,意图恢复西周的等级秩序和社会规范。 考点:本题考查孔子学说。 点评:中国古代的周朝是中国古奴隶制社会的发达繁荣时期。周礼即周朝的政治文化和法律制度。中国春秋时期为什么会出现战乱?孔子认
2、为: “这是因为周礼被破坏了 ”,因此,要求人们 “克己复礼,为仁。 ”注意理解历史概念的含义,不能一味的死记硬背。 宋元时期,以 “风流文采磨不尽,水墨自与诗争妍 ”为特征的文人画兴盛。这类作品所表现的是( ) A个人的情感 B真实的景象 C多彩的生活 D繁盛的社会 答案: 试题分析:文人画是北宋以后中国画的主要艺术形式,其艺术特点: 追求抒情写意风格; 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集中体现出画家多方面的文化素养。 注重诗意。因此 A 符合。 BCD 错误,这主要对应风俗画。 考点: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绘画。 点评:注意文人画的特点。 如图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
3、兰亭序(部分摹本 ),它可用来研究中国古代的( ) A小篆 B隶书 C行书 D草书 答案: C 试题分析: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序被称为 “天下第一行书 ”,其特点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不像 楷书那么工整,也不像草书那么奔放。因此 C 正确。小篆:端庄工整、圆转弯曲。隶书:小篆的端庄工整、圆转弯曲的线条写成带方折的;草书:潦草、奔放。因此只有 C符合。 考点:本题考查古代书法。 点评:注意中国古代不同书法的特点。 篆书本是小篆、大篆的合称,后人常把篆文专指小篆。小篆又称秦篆,是由大篆省略改变而来的一种字体,产生于战国后期的秦国,通行于秦代和西汉前期。小篆虽然是较整齐的长方形,结构由均匀圆转的线条组成
4、,但是书写起来相当不方便,且字形繁复,由于种种缺点,故在民间很快地出现了一种新字体,将小篆的端庄工整 、圆转弯曲的线条写成带方折的,这种字体据说当时在下层小官吏、工匠、奴隶中较为流行,所以称为隶书。到了汉代,隶书取代小篆成为主要字体,中国文字发展历史就脱离古文字阶段进入隶楷阶段。 草书就是写得草率、快速的字体。草书是辅助隶书的一种简便字体,主要用于起草文稿和通信,在草书形成的过程中,因为官府的佐、史经常需要使用起草文书,因而影响了草书的流传。进入东汉后,经过文人、书法家的加工,草书就有了比较规整、严格的形体,可以用在一些官方场合,称之为章草,带有一点隶书的味道,保留了隶书的拨挑和捺笔。草书由于
5、字形太 过于简单,彼此容易混淆,所以无法像隶书取代小篆那样,取代隶书成为主要的字体。 在楷书产生后,草书在楷书的基础下进一步发展,不但笔划之间可以勾连,上下之间也可以连写,隶书笔划的某些特征也消失了,形成了另一种类型的草书,称之为今草。 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不像楷书那么工整,也不像草书那么奔放。行书没有严格的书写规则,写得规矩一点、接近楷书的,称为真行或行楷;写得放纵一点、草书味道比较浓厚的,称为行草,行书写起来比楷书快,又不像草书那样难以辨人,因此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楷书在字体结构方面,与隶书 差不多,但楷书将隶书笔划的写法改变了,且由扁形的隶书改为基本上呈现方形的楷书,即所
6、谓的方块字。楷书也称为正书、真书,说明了楷书是提供人学习和运用的正规书体。最早的楷书书法家是东汉末年的钟繇,从其流传下来的作品中,还多少残留著隶书的笔意。楷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又经历了不少变化,到了隋唐之后才基本定型,定型后的楷书,笔划、结构都相当精致、严谨,如唐朝著名书法家欧阳询的作品就是范本之一。 如图,下表中的日文写法主要仿自中国某种书法字体。唐代擅长这一书体的书法家是 A王羲之 B颜真卿 C柳公权 D怀素 答案: D 试题分析:题干涉及的书法字体是草书。 A不对,王羲之是东晋书法家,时间不符; CD不对,颜真卿与柳公权虽然是唐朝书法家,但擅长楷书。擅长草书的唐代书法家主要有张旭和怀素。
7、考点: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书法。 点评:用表格法识记知识,中国古代著名书法家简表 朝代 著名书法家及其代表作 秦代 李斯是著名的篆书家 东晋 王羲之备精诸体,尤擅草书,行书;代表作有兰亭序丧乱贴等,号称 “书圣 ” 唐代 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分别创立了楷书中的欧体、颜体、柳体; 怀素、张旭则擅长草书 北宋 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大书法家,都以行书名世 元代 赵孟颓,创立赵体 明代 文征明、董其昌 有文学家评论古代某词人时说,从整体创作风格看,他的词是儒家文化中的 “舍生取义 ”、 “杀身成仁 ”等英雄人格意识的现实表达。该词人是 A柳永 B李清照 C辛弃疾 D李白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
8、据题干,该词人应属于豪放派词人, AB不对,柳永、李清照属于婉约派词人, D不对,李白属唐朝诗人。因此 C符合,苏轼、辛弃疾属两宋时期豪放派词人的杰出代表人物。 考点:本题考查宋词。 点评:注意宋词豪放派与婉约派的词风和代表人物。 .宋词兴起的背景:( 1)背景 : 城市手工业、商业经济的繁荣,是宋词兴盛的物质基础; 市民阶层的扩大,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 两宋社会矛盾尖锐,文学家用词更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 2)代表人物:婉约派的柳永、李清照,豪放派的苏轼、辛弃疾等。 唐诗及以前的诸文体大多属于精英文学,深沉庄重,简洁精练;宋词及以后的诸文体更倾向于平民文学,寄兴遣情,
9、娓娓道来。出现这种变化的历史原因不包 A社会生活去纲常化带来的大众情感愉悦 B商品经济趋向繁荣促使 市民阶层的壮大 C印刷术等技术创新利于彰显平民的审美诉求 D古代文明发展和文明交流等因素的综合结果 答案: A 试题分析: BCD都有道理,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扩大,文明的交流、科技的进步都有利于促进文学的发展,推动文学呈现平民化的趋势;但 A表述不妥, “社会生活去纲常化 ”说法夸大,传统观念受到冲击但不能说瓦解。 考点:本题考查古代文学。 点评:在历史选择题中,命题者经常会在选项中设置一些干扰,例如增加一些程度副词,使得表述出现错误;或者题支犯了绝对化的错误,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要
10、对题支的表述的正确性进行全方位的考查。辨析的要领是要抓住题支中的主干成分,然后再对那些修饰、限制成分反复琢磨,看其是否和教材表述的观点一致,若不一致,则必须舍去。 清人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道: “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看识趣闲文者特多。 ”材料表明清初 A儒家思想正统地位动摇 B市民阶层文化心理的新需求 C读书入仕不再是文人的人生追求 D思想文化控制逐步松弛 答案: B 试题分析: A不对,儒家思想正统地位动摇是在近代中国新文化运动时期; C不对错在以偏概全,不能因此说文人不再追求读书入仕; D不对,明清时期思想文化控制加强而非松弛;只有 B正确,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冲击传统观念
11、。 考点:本题考查古代文学。 点评:注意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之间的联系。明清时期思想文化呈现出民主的、个性化的、世俗化的倾向。原因: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进一步扩大。 中国古代文学表达的主流形式经过了以下变迁:先秦诗歌 汉赋 唐诗 宋词 元曲 明清小说。下列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变迁特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多元兼容、雅俗共赏 B体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 C逐渐平民化、世俗化 D文学形式由落后到先进 答案: D 试题分析:不同的文学形式是不同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反映,因此具有多元兼容、雅俗共赏的特点,体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唐诗及以前的诸文体大多属于精英文学,深沉庄重,
12、简洁精练;宋词及以后的诸文体更倾向于平民文学,但不能说文学形式由落后到先进。 考点:本题考查古代文学。 点评:注意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在宋元明清时期的中国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都出现艺术内容世俗化的倾向。其共同根源在于(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社会思潮的变化 C社会上层的倡导 D传统文化的影响 答案: A 试题分析:文化发展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反映,世俗化的倾向就是适应社会大众,因此根源在于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对文化有新的需求。 考点:本题考查古代文学。 点评:注意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之间的联系。 苏格拉底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 “新 ”的含义是(
13、) A开始实事求是说明事物的内在原因和本质 B把哲学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人类社会上去 C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 “人 ”的学问 D创立了逻辑学,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答案: A 试题分析: A不对,应是马克思主义; B不对,应是智者学派; D不对,应是亚里士多德;根据所学, C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苏格拉底。 点评:注意苏格拉底对人文主义的发展。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 “人 ”的学问。苏格拉底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 “人 ”的学问。他祟尚知识和自由探索的理性精神对后世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普
14、罗泰格拉有一句名言, “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 ”。对此言论内涵的理解,准确的是( ) A人要在自己的灵魂中发现神 B否定神的意志,反思人类自己 C希望知道神 是否存在 D慨叹人生短暂认识有限 答案: A 试题分析:普罗泰格拉是古希腊智者学派的代表,其思想主张是西方人文主义的最初体现。联系题干 “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 ”不难看出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即否定神而关注人。 考点:本题考查智者学派。 点评:注意智者学派的主张和作用。评价智者学派 积极:这种思想是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
15、体现,具有思想启蒙作用。 消极:过于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容易导致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否定了制度、法律和道德对人行为的约束力,不利于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德。 薄伽丘的短篇小说集十日谈被称为人文主义作品 , 主要原因是 ( ) A作者是意大利杰出文学家 B它成书于十四世纪的欧洲 C歌颂爱情和女性的智慧 ,抨击了教会的禁欲主义 D故事中的人物几乎包括了当时社会各行各业的人 答案: C 试题分析:薄伽丘的短篇小说集十日谈批判天主教会,嘲笑教传授黑暗和罪恶,赞美爱情是才华和高尚情操的源泉,谴责禁欲主义,无情暴露和鞭挞封建贵族的堕落和腐败,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考点:本题考查文艺复兴。 点评:
16、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应该着眼于作品的内容,作者的所在地、所处时代、作品人物关联不大。注意史学研究的原则之一是论从史出,根据历史事实得出历史结论。 意大利人布鲁尼( 1369 1444)的佛罗伦萨史,不再从上帝创世而是从佛罗伦萨的建城写起,不再记述有关佛罗伦萨建城的神怪传说和奇迹,而是更多地描写佛罗伦 萨当时的政治生活。这反映了在当时的意大利 A理性主义占据主导 B人文主义流行 C宗教改革正在进行 D无神论已经兴起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作者生活于 14-15世纪的意大利,应该与文艺复兴相符合,再联系作品内容,更证实这一点。 A 不对,这是指 17、 18 世纪的启蒙运动;C 不对,宗
17、教改革始于 1517年德意志马丁路德改革; D不对,材料无从体现。 考点:本题考查文艺复兴。 点评:注意把握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脉络。 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 “一种文明的进步,就是对古代材料中那些对今天仍然行之有效的东西的探索。 ”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是如何践行这种观点的 ( ) A整理古希腊罗马文化典籍 B修复了古代希腊和罗马的雕塑 C到希腊和罗马修学、旅游 D弘扬古典人文精神,尊重人性 答案: D 试题分析:联系题干,布罗代尔的主张是对传统文化应继承和发展,使之适用于现实。 AB不对,仅仅是继承传统文化; C不符合史实;文艺复兴是复兴古典文化为名,宣扬人文主义,为资产阶级服务。因此
18、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文艺复兴。 点评:本题的 关键在于理解文艺复兴实质是借复兴古典文化而进行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核心是人文主义。 据记载 ,唐朝后期 ,有人拿着白居易的诗印本在街上叫卖。这表明当时 ( ) A活字印刷技术已经出现 B雕版印刷促进了文化传播 C诗歌成为世俗文学形式 D诗歌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可 答案: B 试题分析:注意题干 “白居易的诗印本 ”说明隋唐时期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诗歌的传播, B正确; A错误,活字印刷技术出现在北宋时期; CD错误,在材料中无从体现,也与史实不符。 考点:本题考查古代印刷术。 点评:注意印刷术的发展演变和历史作用。隋唐出现了雕版印刷术。宋代
19、已使用彩色套印技术。 11世纪中叶,北宋平民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对西方的影响: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主要特点是( ) A政府是科学研究的主要组织者 B实用技术发达 C普遍重视科学实验 D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答案: B 试题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科技内容上主要集中于与农业有关的农学、天文历法以及医学等方面,应用性强,但是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研究方法上,主要是对传统典籍的整理,如经验总结,缺乏实验;重视总结实践经验,轻视理论概括和抽象。 在科技使用上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大型工程的需要,缺乏将科技有效转化为生
20、产力并成为科技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和意识。 注重社会人文问题的探求,讲究天人合一,尊重自然,重视完善人和自然的关系。因此 B 正确。 A 不符合史实; CD 是近代西方科技的特点。 考点: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科技。 点评:中国科技领域主要是应用科学,科学研究仍主要是采取传统的整理典籍和总结经验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经济的发展,而西方主要是理论研究,大多数科学家的研究采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以及数理逻辑推导的方法。重在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上,其成就在于标志着近代科学的产生,也为近代资产阶级反封建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力地冲击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这些内容和研究方法的差导正是近代科学与传统科学本质
21、差异的具体表。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工商业繁荣的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等地。与这一经济现象 相关,产生了一股具有批判色彩的思潮。其中,最能从本质上体现时代发展要求的是 A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 B “经世致用 ” C “工商皆本 ” D “君主是天下之大害 ” 答案: C 试题分析: ABCD都是这一时期思潮的内容,但注意题干 “与这一经济现象相关 ”“ 最能从本质上体现时代发展要求的是 ”,显然时代发展要求是指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这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转型。因此 C符合。 考点:本题考查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 点评:注意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的时
22、代特征。黄宗羲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 ”。这种主张是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在社会思想上的反映。 孔子教育思想中客观上与其维护原有统治秩序的政治主张相矛盾的是( ) A知之为知之 B有教无类 C学而不思则罔 D因材施教 答案: B 试题分析:孔子主张维护原有统治秩序,体现了其等级观念,但 “有教无类 ”是说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某种意义上体现了教育平等的观念。 ACD都是教学过程中具体的方法和规律,与题意不符。 考点:本题考查孔子学说。 点评:理解孔子的思想主张: 核心思想: “ 仁 ”。仁就是爱人,要做到待人宽容,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在政治上: A. 强调统治者要 以德治
23、民 ,爱惜民力,取信于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B. 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主张“克己复礼 ”。(思想的保守一面,站在保守奴隶主的立场) C.主张一定程度的改良和革新。( 3)教育方面: 首创私人讲学,主张 “ 有教无类 ”,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整理 “六经 ”即:诗书礼易乐和春秋。 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 “性本善 ”,苏格拉底也认为 “善是人的内在灵魂 ”。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 是( ) A实行人治和法制 B王道和民主政治 C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 D仁政和道德教育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两人都主张 “善 ”,联系两位思想家的主张,孟子主张 “民贵君轻
24、 ”,希望统治者实行 “仁政 ”;苏格拉底主张 “知识即美德 ”,认为人的道德行为应以知识为基础。因此只有 D符合题意。其它三项都不是对题干的正确把握。 考点:本题考查东西方思想文明。 点评:本题的难度在于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比较历史问题。解答比较型选择题的关键是明确比较什么、怎么比较,其解题过程可提炼为以下三个步骤: 认真审读题目,弄清 题意,明确比较的对象; 确立比较项,即找准比较的角度,如比较历史事件一般从背景、性质、方式、特点、结果、影响等方面思考; 按照确立的比较项分项比较,归纳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运用历史理论进行分析判断。复习时要重点掌握一些基本理论知识,如共性与个性关系
25、原理、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关系原理、量变与质变关系原理等。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坚持 “同中求异 ”“异中求同 ”。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的文官不仅是管理系统中的工具,而且是一个有意识形态的群体。这里的 “意识形态 ”最早可以追溯到( ) A春秋战国 B秦朝 C西汉 D宋朝 答案: A 试题分析:结合所学,这里的 “意识形态 ”应是指儒家思想成为古代中国的正统思想,而儒家思想形成是在春秋战国时期。 考点:本题考查儒家思想。 点评:注意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和历史地位。汉代董仲舒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结果: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
26、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 ) A人与人的关系 B人与自然的关系 C国与国的关系 D夷夏关系 答案: A 试题分析:孔子思想的核心是 “仁 ”,主张以爱人之心对待别人;孟子则进一步提出 “仁政 ”,主张统治者关注民生,因此可知主要是关于人与人的关系。 考点:本题考查儒家思想。 点评:本题考查孔孟思想的内容和意义,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对于我们今天处理人际关系、建立 “和谐社会 ”具有借鉴意义。 战国时期有人认为: “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 ”由此,他主张治国应该 A民贵君轻 B无为而治 C兼爱非攻 D严刑峻法 答案: D
27、 试题分析: “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 ”反映的法家思想,反对仁义、仁政、道德教化; A属于儒家孟子的主张; B属于道家老子的主张; C属于墨家墨子的主张。只有 D符合。 考点:本题考查 “百家争鸣 ”。 点评: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诸子百家主张的异同。 正确认识道、儒、法、墨等派别的阶级性极其主张 阶级 派别 代表人物 主张 评价 没落的奴隶主贵族 道家 老子、庄子 主张 “无为 ”,希望社会退回到 “小国寡民 ”的状态 表现了其没落、消极的情绪 儒家 孔子 核心思想 “仁 ”“礼 ” 缓和矛盾,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新兴地主阶级 儒家 孟子 主张实行 “仁政 ” 调整阶级矛盾,以利于封建统
28、治 荀子 “制天命而用之 ” 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利用自然、发展生产的朝气和信心 法家 韩非子 主张加强君主专制,提出以法治国, “法不阿贵 ” 体现了新型地主阶级改革旧制度的进取精神和加强中央集权的迫切愿望 小生产者 墨家 墨子 相关试题 2012-2013学年福建省泉州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带)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横岗街道深峰路 3号启航商务大厦5楼 邮编: 518000 2004-2016 21世纪教育网 粤 ICP备 09188801号 粤教信息(2013)2号 工作时间 : AM9:00-PM6:00 服务电话 : 4006379991 荀子的政治思想是在
29、人性恶的认识基础上建立的。他认为:人生而有各种欲望,性好利,因此人性恶;所以要改造人性,通过自我改造和社会改造,人皆可以为尧舜;社会改造在于强化礼法。这说明当时 A荀子在继承儒家思想基础上开创了法家学派 B战国时期出现思想学说相互融合的现象 C儒法并用逐渐成为统治者的治国思想 D儒家学派与法家学派之间结成了利益同盟 答案: B 试题分析: A不对,荀子仍然属于儒家; C不对,儒法并用逐渐成为统治者的治国思想是在汉代; D不符合史实;荀子虽然属于儒家代表,但其 “性恶论 ”与法家有相通之处,因此 B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百家争鸣。 点评: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
30、如儒、法、道、墨等,他们著书讲学,互相论战,又彼此吸收融合,出现了学术上的繁荣景象,后世称为百家争鸣。 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 6 公元前 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 “轴心时代 ”( Axial Age), “人类意识 ”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 象为 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 答案: A 试题分析:公元前 6 公元前 3世纪是春秋战国时期,因此 A符合。 B是在秦朝; C是在汉武帝时期; D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考点:本题考查百家争鸣。 点评:注意题干关于时间、地点、人物
31、等限定词。 两汉时期流行一句谚语: “遗子黄金满毓(竹笼),不如一经。 ”这句谚语反映当时 A科举取士深入人心 B儒家思想备受重视 C商品经济发展迅猛 D重农抑商思想严重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不对,科举取士是在隋唐时期开始; C 不对, “黄金满毓(竹笼),不如一经 ”说明财富没有读书重要; D在材料中无从体现;联系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一经 ”应是指儒家经典,因此 B符合。 考点:本题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 点评:历史选择题在材料的选择上,主要以文字为主,辅之以图像、表格、数据等,从多角度对考生进行能力考查;从所考查的知识来看,不是简单的对教材知识的再认和再现,考生需要在新情境
32、中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对它们进行分析、整合,才能正确作答。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这 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 A荀子、董仲舒 B荀子、孟子 C商鞅、孟子 D韩非子、董仲舒 答案: D 试题分析:注意题干涉及的两个时间及学派 “先秦法家 ”“ 汉朝儒生 ”,荀子属于先秦儒家而非法家,因此 AB 错误; C 不对,孟子属于先秦儒家而不是在汉代;因此只有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法家、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 点评:注意题干关于时间、地点、人物等限定词。 孔子、孟子、程颐、朱熹、王阳明等人思想的共同点是( ) A “仁 ” B “心外无物 ” C “理
33、 ” D “格物致知 ” 答案: A 试题分析: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人,其思想核心 “仁 ”被历代儒学家继承和发展,BC D属于宋明理学的新内容, “心外无物 ”是王阳明的观点, “理 ”、 “格物致知 ”是朱熹等人的观点,因此可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 点评:注意注意儒家的发展演变和不同代表人物的具体主张。 春秋战国 孔子 “六经 ” 核心是 “仁 ” 政治:以德治民、克已复礼 教育:有教无类 孟子 孟子 仁政和民贵君轻 性本善 荀子 荀 仁义、王道并用,以德服人,君舟民水 性本恶 子 汉代儒学 成为正统 董仲舒 春秋繁露 “春秋大一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中央集权
34、) “君权神授 ”“天人感应 ” (君权) 三纲五常 (道德) 宋明理学 二程 颢颐 万物本原是天理 “父子君臣 ”、 “人伦 ”即天理 格物致知 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 强调天理就是三纲五常 强调 “存天理,灭人欲 ” 格物致知在于明道德之善 陆九渊 心本原,心即理,万物在心中 内心反省得理 王阳明 心外无物无理, 致良知、知行合一 明清之际 儒学思想 李贽 焚书 藏书 否定孔、儒权威, 是非标准依时代而变 否定 “存天理,灭人欲 ”, 个性自由,私欲自然,人不能脱离物质生活去空谈仁义道德。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 君主专制制度进行猛烈抨击, 尖锐地揭露了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提出 “天下为主,君
35、为客 ” , 以百姓忧乐判断治乱, 主张 “天下之法 ” 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 相关试题 2012-2013学年福建省泉州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带)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横岗街道深峰路 3号启航商务大厦 5楼 邮编:518000 2004-2016 21世纪教育网 粤ICP备09188801号 粤教信息(2013)2号 工作时间 : AM9:00-PM6:00 服务电话 : 4006379991 雍正所作朱批上谕,责备臣下,并不用法律上的说法,总说 “你的天良何在 你自己问心可以无愧的么 ”这说明雍正帝要求臣下的一个重要标准是 ( ) A “存天理,灭人欲
36、 ” B “知行合一 ” C “格物致知 ” D “致良知 ” 答案: D 试题分析: “你的天良何在 你自己问心可以无愧的么 ”说明强调内心的作用,这符合陆王心学 “致良知 ”的观点。 “存天理,灭人欲 ” “格物致知 ”属于程朱理学的观点; “知行合一 ”虽然属于王阳明的观点,但是说不仅要认识( “知 ”),尤其应当实践( “行 ”),因此与题干不符。 考点:本题考查宋明理学。 点评:注意理学和心学的异同。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不 本体论 “理 ”是世界本原,理在心外 “心即理也 ”,理在心中 同 体验方法 “格物致知 ”体验 “天理 ” 克服私欲、恢复良知 点 哲学思想 客观唯心主义 主
37、观唯心主义 相 同 点 代表 都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 内容 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仁 ”“礼 ”的思想,都认为世界本原是 “理 ” 实质 以儒家纲常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欲求 (“存天理,灭人欲 ”) 影响 都有助于维护专制统治,都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起了积极影响 以 “异端 ”自命的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贽 ,一生屡遭迫害 ,最后系狱 ,自刎身死。他屡遭迫害主要是因为 ( ) A将人性与天理对立 B质疑孔子的权威性 C主张吸收佛道思想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李贽自称为异端,指
38、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儒家经典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他认为是非标准依照时代变化而变化,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据此本题选 B项。 A项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的是二程; C项符合宋明理学; D项符合黄宗羲等人的学说。因此都可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 点评:注意明清进步思想家主张的异同。 1.李贽(明朝后期):(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反对以孔孟学说为权威和教条;批判道学家的虚伪说教,强调人的正当欲望,提倡个性的自由发展。 2.黄宗羲、顾炎武、王夫 之(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黄宗羲对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推动了以后的反专制斗争;顾炎武崇实致用的学风,开一代朴实学风的
39、先河;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 梁启超说: “我自己的政治运动,可以说是受这部书(明夷待访录)的影响最早而最深。 ”他从中受益最深的应该是 A批判君主专制的思想 B经世致用的学风 C追求个性自由的主张 D唯物主义的思维 答案: A 试题分析:明夷待访录是明清之际黄宗羲的著作,结合所学他批判君主专制 ; B对应顾炎武; C对应李贽; D对应王夫之。 考点:本题考查明清 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 点评:注意明清进步思想家主张的异同。李贽反对以孔孟学说为权威和教条批判道学家的虚伪说教,强调人的正当欲望,提倡个性的自由发展。黄宗羲对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推动了以后的反专制斗争;顾炎武崇实
40、致用的学风,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 综合题 社会转型时期,思想界往往随之共振,并对历史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8分) 材料一 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 “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 ”; ( 1)列举春秋战国时期 “私学文化 ”中服务于 “专制主义 ”的表现,( 2分)概括“私学文化 ”在思想、文化、教育领域的体现。( 6分) 材料二 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社会环
41、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 2)李贽 的思想跟文艺复兴在 “个人理智上的自由 ”方面有何相似之处 二者在促进社会转型方面起的作用有何不同 请指出导致这种不同的经济根源。( 10分) 答案:( 1)表现:荀子提出治国要礼法并施;韩非子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回答出 1点即可得 2分) 表现:思想活跃,出现百家争鸣;文化艺术繁荣;学术下移,私学兴办,出现从 “学在官府 ”到 “学在民间 ”。( 6分) ( 2)相似之处:都提倡个性的自由发展,反对权威。( 2分) 作用:李贽的思想未对社会转
42、型发挥重大作用;文艺复兴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和近代科学的进步, 从而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转型(或:推动了欧洲的近代化)。( 4分) 根源: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 4分) 试题分析:( 1)根据题干 “服务于 “专制主义 ”,可知视为新兴地主阶级服务,因此代表人物有法家的韩非子,联系法家的法治观、集权观回答。 “私学文化 ”在思想、文化、教育领域的体现可联系思想方面的百家争鸣,文化方面的文化繁荣,教育方面的孔子主张兴办私学、打破 “学在官府 ”的局面。 ( 2)联系李贽批判礼教,否认孔子权威,主张个性解放,而文艺复兴 宣扬
43、人文主义,进而比较李贽的思想跟文艺复兴的相似点。再注意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思想与欧洲启蒙思想的比较。明清之际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与欧洲启蒙思想的比较:( 1)产生的社会条件: 政治条件,中国封建制度虽然衰落、封建专制却空前强化,封建统治仍十分稳固,资产阶级还未形成;而西欧已进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封建统治风雨飘摇,资产阶级力量强大。 经济条件,明清之际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而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文化条件,中国封建传统文化仍占统治地位;欧洲的文艺复兴使资产阶级文化迅速传播,封建文化受到 很大冲击。( 2)内容差异:中国的思想家抨击君主专制,具有初步的民主色彩,但没有提出建立
44、新社会制度的主张,也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欧洲启蒙运动批判封建专制主义、教权主义,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一整套政治构想,并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3)影响: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对当时的封建专制起了一定的冲击作用,但无法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欧洲启蒙运动极大地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对亚洲等地革命运动也起了促进作用。 考点:本题考查中国儒家思想和西方启蒙思想。 点评:本题的难度在于比较东西方思想文明,要注意从背景、内 容、特点和结果、影响等多方面进行分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4) 材料一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 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
45、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材料二 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理学家将 “天理 ”和 “人欲 ”对立起来,进而以天理遏止人欲,约束带有自我色彩、个人色彩的情感欲求。理学家专求 “内圣 ”的经世路线以及 “尚礼仪不尚权谋 ”的致世趋向,将传统儒学的先义后利发展成为片面的重义轻利观念。应该看到,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张载庄严宣告: “为天地立心,为
46、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顾炎武在明清易伐之际发出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的慷慨呼号;文天 祥、东林党人在异族强权或腐朽政治势力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无不浸润了理学的精神价值与道德理想。 摘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 1)材料一中,马克思指出了中国古代科技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哪些重大贡献?( 8分) ( 2)理学家将 “天理 ”与 “人欲 ”对立,以天理遏止人欲,根本目的是什么?( 2分) ( 3)材料二的作者认为理学倡导重义轻利的观念有何积极影响?( 4分) 答案:( 1)马克思指出了中国三大发明的外传,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促进作用。火药有
47、利于欧洲资产阶级封建贵族;指南针为欧 洲资产阶级打开世界市场并建立殖民地提供了便利;印刷术促进了资产阶级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8分) ( 2)以封建伦理道德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2分) ( 3)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 4分) 试题分析:( 1)这问实际上是问三大发明对欧洲的影响, “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说明总体上促进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 ”说明有利于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 “指南针打 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 ”说明促进新航路开辟和资产阶级打开世界市场、进行殖民扩张, “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 ”说明推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2)注意宋明理学的实质以伦理道德制约人的行为,维护封建统治,从而成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