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2013学年福建省罗源县第一中学高二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天气转冷,四位同学讨论穿衣问题。甲说: “天冷多穿一点,天热少穿一点,穿衣应合乎四季的变化。 ”乙说: “穿衣服要依身份与地位而定,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 ”丙说: “讲究穿着是一种浪费,穿着简单朴素为好。 ”丁说: “何必麻烦,按学校规定,大家都穿校服不就好了吗? ”他们四人的说法恰好与春秋战国的四种思想相吻合,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A甲 -儒 乙 -法 丙 -墨 丁 -道 B甲 -道 乙 -墨 丙 -法 丁 -儒 C甲 -道 乙 -儒 丙 -墨 丁 -法 D甲 -儒 乙 -墨 丙 -法 丁 -
2、道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分析,甲主张顺应季节的变化,属于道家思想;乙主张穿衣应符合个人的身份地位,分尊卑,属于儒家思想;丙主张穿衣应节俭,属于墨家节用的思想;丁主张服从规定,按规定办事,属于法家思想。根据分析,故选 C 考点:战国百家思想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各家思想的主要内容。战国百家思想是考试的重点。与此相关的百家思想的影响也需要掌握。 有研究者认为,近代中国出现过五次大的留学热潮、 处的初衷应该是 批次 留学时间 留学初衷 第一次 晚晴的留学热潮 第二次 民国初期的留学热潮 第三次 国民政府时期的留学热潮 科技救国 第四次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留学热潮 第五次 改革开放
3、以后的留学热潮 创业立业 A富国强兵、实业救国、建设国家 B实业救国、建设国家、富国强兵 C建设国家、实业救国、富国强兵 D实业救国、富国强兵、建设国家 答案: A 试题分析:第一次出国潮是由洋务派选送的,主要学习西方的科技,目的富国强兵;第二次出国潮是学习西方的制度和科技,实业救国;第四次主要是学习苏联经验,建设新中国。故选 A 考点:近代以来的留学思潮 点评:近代以来,为了实现国家富强和独立自主,不断地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主要是三个阶段:洋务运动时期学习西方的器物、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时期学习西方的制度、新文化运动时期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呈现出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 1955年,植物学
4、家胡先 因为批评前苏联生物学家李森科而遭到批判。1956年,周恩来与中科院负责人谈话: “科学是科学,政治是政治 如果李森科不对,我们没有理由为李森科辩护,我们就向被批评的胡先 承认错误。 ” A体现了 “双百 ”方针的精神 B实现了思想路线上的拨乱反正 C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 D蕴含了 “科教兴国 ”的战略思想 答案: A 试题分析: B项思想领域的拨乱反正是在文革后; C项说法与材料相反;科教兴国是在 20世纪 90年代提出,主张发展科技和教育,与材料也不符。周恩来反对学术的问题政治化,主张在学术领域里自由的讨论,争鸣。 A正确 考点: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的方针 点评:双百方针
5、是 1956年提出的在学术和文化艺术领域的指导思想。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双百方针的的背景和成就等也需要了解。 袁隆平说: “我说书本知识非常重要,电脑技术也很重要,但是书本电脑里面种不出水稻来,只有在田里才能种出水稻来。 ”这句话说明他认为 A实践不如知识重要 B知识不如实践重要 C知识需要实践支撑 D书本电脑与种水稻无关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可以看出袁隆平并不是在说明实践与知识谁更重要,而是强调书本知识与电脑技术是死的,用在实践上才能出真知。故选 C。其他各项明显错误。 考点:当代中国科技 点评:解答此题需要掌握以袁隆平杂交水稻为代表的当代中国科技发展的情况,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中国科
6、技发展的其它表现 也需要掌握。 如同在自然科学领域有 “物体运动三大定律 ”一样,西方先哲们发现人类社会也有 “三大定律, ”;第一,人是社会的中心;第二,个人利益是治理社会的基础;第三,任何政府唯一的宗旨就是保护人民创造财富和享受幸福的自由。其中,第三大定律的思想集中体现为 A三权分立说 B天赋人权 C社会契约论 D法律平等 答案: C 试题分析:第三大定律指 “任何政府唯一的宗旨就是保护人民创造财富和享受幸福的自由 ”,这体现了社会契约论。社会契约论由卢梭提出,指出君主应该尽力的治理国家,为民众服务,否则人民有权利推翻君主的统治。否定了君权神授的学说。故选 C。 ABD三项均未体现。 考点
7、:启蒙思想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的理解把握材料中所涉及到的观点。除此之外,卢梭的其它政治主张、其他启蒙思想家的政治主张上也应该掌握。 有学者认为:中国在明清时期就出现早期启蒙思想,欧洲 17、 18世纪也产生启蒙思想,但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而后者是近代社 会的宣言书。后者被看成是 “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主要是因为 A促成了英国光荣革命的爆发 B使广大人民通过宗教改革接受了思想启蒙 C规划了资本主义的政治蓝图 D直接促发了法国大革命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明清时期早期启蒙思想与欧洲 17、 18 世纪启蒙思想比较。明清时期早期启蒙思想未对未来社会提出设想而欧洲 17、 18
8、世纪启蒙思想规划了资本主义的政治蓝图,因此被称为近代社会的宣言书,为后来的革命做了舆论的准备。故选 C。 A项错误,英国革命发生在 17世纪; B项错误,不是通过宗教改革运动获得的启蒙思想; D 项错误,法国大革命虽然受启蒙思想的影响,但是发生的却比较晚。 考点:启蒙运动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的理解把握材料中所涉及到的观点。除此之外,中国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主张和它们的思想所产生的影响也需要掌握。 钱乘旦在 1500年,现代化起步中说,在近代世界的起点上,人们看到欧洲正在出现巨大的社会变动,看到欧洲已经发生大规模的文化运动, 这些都标志着世界正进入一个大动荡的时期,而动荡的发轫处就在欧
9、洲。 这些运动最早开始于 A智者运动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项发生在公元前 5世纪,排除。 B、 C、 D三项中最早的是文艺复兴,答案:为 B。 考点:文艺复兴 点评: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性质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以人文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强调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从神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等也需要掌握。 “造物者创造了人并对他说: 我将你置于世界的中心, 以便你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将你塑造成你喜欢的形体。你也许会蜕化,变成无理性的牲畜;但是,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升华,变得神圣。 ”材料表达的主旨是 A肯定人和人性 B否定教皇权威
10、 C反对君主专制 D提倡因信称义 答案: A 试题分析:从材料 “我将你置于世界的中心, 以便你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将你塑造成你喜欢的形体 ”可以看出,作者肯定人的地位,赞扬人的作用,认为人是世界的中心。故选 A。 BCD三项材料均未体现。 考点:人文主义 点评:人文主义是古希腊时期起源的一种以人为核心、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尊严的思潮。这种思潮在中世纪受到埋没,但是在 14世纪开始复兴, 16世纪宗教改革时期得到进一发展, 17、 18世纪发展到成熟阶段。人文主义的发展历程学生应该明白。 面对法庭的判决,苏格拉底在申辩词中 追问道: “人中最高贵者,雅典人,最雄伟、最强大,最以智慧著称之城邦的公
11、民,你们专注于尽量积聚钱财,猎取荣誉,而不在意,不想到智慧、真理和性灵的修养,你们不觉得惭愧吗? ”。他所追求的 “希腊精神 ”的核心是( )。 A民主与法治 B平等和自由 C财富和荣誉 D智慧和真理 答案: D 试题分析:从苏格拉底讲话的内容显然可以排除 C而确定 D正确。 A和 B具有一定的干扰作用,解题的关键在于联系苏格拉底的政治主张 不赞成雅典的直接民主,主张 “精英治国 ”,由此判断 “民主 ”“平等 ”不是苏格拉底的追求。 考点:雅典民主制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此外,也要知道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是雅典民主制的主要体现。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
12、雅典民主制的形成过程、特点、影响等需要掌握。 王尔敏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中写道 :“自天演论做出发点 ,以观进化之世界,反映出一个争杀的景象,弱肉强食的恐怖氛围,充斥其间。瓜分之祸,也觉得很显然有必然之势 ,为求其不灭亡,进而引导出保种、保教、保国的民族意识,强化了中国的民族主义思想。 ”据此可知进化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是 A导致瓜分危机 B掀起革命浪 潮 C推动民族觉醒 D兴起实业救国 答案: C 试题分析:进化论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法则引申到人类社会领域能激发落后民族救亡图存的爱国斗争,如甲午危机严重后的维新变法,题干就是体现这一主旨的。故选 C; A和 B也体现了进化论的两点影响,但不符
13、合题干论述的角度; D所体现的实业救国是从壮大国家经济的角度实现的,而不是从进化论的优胜劣汰的民族危亡的角度来救国的,所以不选。 考点:进化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点评:进化论思想是有达尔文在十九世纪提出来的,认为自然界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在 19世纪末,严复翻译了天演 论,认为社会也是和自然界一样,优胜劣汰,不奋起图强,将会亡国灭种。严复的天演论思想促进了中国的觉醒。 “这一发现成为二十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从那个时候起几乎完全决定了物理学的发展。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 ”下列有关 “这一发现 ”的表述,错误的是 A有助于解释光电效
14、应 B推动了现代物理学的重大发展 C揭示了时空的本质属性 D促进了人们深入认识微观世界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从题干信息中 “二十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 ”“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 ”,可知 “这一发现 ”是量子论。 A、 B、 D 三项是量子论的重大影响 ,而 C项是相对论的影响。 考点:当代科学 点评:当代科学的两大支柱: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普朗克提出来的量子力学。它们的研究方向和对当代世界产生的影响也需要掌握。 瑞典皇家学会会长汤姆逊评价说: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不是发现一个孤岛,而是发现了新的科学思想。 ”
15、这里的 “新的科学思想 ”是指 A系统 合理地说明了自然界的变化规律 B揭示了热辐射过程中能量分布的规律 C彻底摧毁了天主教神学的理论基础 D提出了新的时空观、运动观和物质观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项明显不符合题意,相对论是研究时空关系的; B项说的是量子理论; C项说的是生物进化论。因此 ABC 均错。 D项指出了爱因斯坦的理论研究方向,故选 D。 考点:当代科技 点评:当代科学的两大支柱: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普朗克提出来的量子力学。它们的研究方向和对当代世界产生的影响也需要掌握。 2003年 10月, “神舟五号 ”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中国跻身于世界上实现载人航天飞行的三个国家之列,
16、显示出中国日益强大的科技实力。 前不久, “天宫一号 ”与 “神舟八号 ”两次交会对接成功。 中国在载人航天领域的快速发展,令西方发达国家叹为观止。以上文字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历史评价是对历史上的某一事件的看法,属于个人认识的范畴。 项是具体的史实; 项中的 “显示出中国日益强大的科技实力 ”、 “ 令西方发达国家叹为观止 ”属于历史评价的范畴。故选 B。 考点:历史研究的方法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历史研究的一般的方法。史评,就是根据资料得出结论,这要与具体的史识相区分。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对待史料的问题也需要掌握。 1939年冬。毛泽东指出: “领导中国民
17、主主义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这样两个伟大的革命到达彻底的完成,除了中国共产党之外,是没有任何一个别的政党能够担负的。 ”材料中毛泽东 A提出了中国革命的目标 B提出了中国革命分两步起的策略 C强调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中的领导地位 D强调了中国共产党无产阶级先锋队作用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材料 “除了中国共 产党之外,是没有任何一个别的政党能够担负的 ”可以看出,毛泽东强调了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故选 C。A项说的是革命的目标,材料未体现; B项说的是革命的策略,也未体现; D项说法正确,但是毛泽东在材料中并未说共产党中的无产阶级的作用。 考点:毛泽东思想 点评:此题实际上考查
18、的是毛泽东思想的相关内容。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指导了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实践,是以实事求是作为理论精髓。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都需要掌握。 孟子曰: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 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这体现了他主张 A民贵君轻,长治久安 B仁者爱人,社会稳定 C为政以德,君民共乐 D克己复礼,和谐共处 答案: A 试题分析:孟子主张 “乐民(天下) ”、 “忧民(天下) ”,体现了他民贵君轻,长治久安的主张,选 A。其他选项为孔子的思想主张,都排除。 考点:儒家思想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
19、儒家思想的内容。孟子主张民本、仁政,是对孔子思想的发展。此外,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西汉时期确立统治地位,唐宋三教合一后发展成宋明理学,明清成为了官方哲学并出现了批判思想。此外,儒家思想在每一个阶段的影响也需要掌握。 有学者认为,综观中国历史,儒家 “君子 ”几乎始终是政治、社会批判功能的首要承担者。从汉末 “清议 ”到宋代 “太学生 ”运动,再到晚明东林党人的 “一堂师友,冷风热血,洗涤乾坤 ”,无不是儒家 “君子 ”发挥政治主体意识和批判精神的表现。下列解释与该学者的主张最符合的是 A道德修 养是儒家 “君子 ”的首要内涵 B儒家 “君子 ”是维护君权和统治者的保守派 C儒家 “君子 ”是
20、“批判 ”的政治主体 D学习知识对儒家 “君子 ”有重要意义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以儒家 “君子 ”的主要功能为切入点,考察学生从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 “儒家 君子 几乎始终是政治、社会批判功能的首要承担者 ”、“儒家 君子 发挥政治主体意识和批判精神 ”可知,该学者强调的是儒家 “君子 ”是“批判 ”的政治主体,故答案:选 B。 A、 C、 D项和材料表达的主旨思想无关。 考点:儒家思想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儒家思想 的基本内涵。儒家除了提出一整套的治国理念外,还特别注重人的修养。此外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西汉时期确立统治地位,唐宋三教合一后发展成宋明理学,明清成为了
21、官方哲学并出现了批判思想。此外,儒家思想在每一个阶段的影响也需要掌握。 “理会得熟时,道理便在上面。又如律历、刑法、天文、地理、军旅、职官之类,都要理会,虽未能洞研其精微,然也要识个规模大概,道理方泱洽通透。 ”这段话提倡 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经世致用 答案: A 试题分析:材料揭示了获得 “道理 ”的方法,即通过研究万事万物,然后得出认识。格物致知的含义是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B、 D是通过内心的反省, C是王阳明的认识论。 考点:宋明理学 点评:宋明理学是考试的重点。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大派。陆王心学以陆九渊和王守仁为代表,主要是在明朝。程朱理学在两宋之
22、际就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宋明理学产生的背景和主要内容等都需要掌握。 图像与文字一样承载着历史,一图胜千言。关于下列图片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图一上的动物纹饰,商人认为可以沟通神灵 图 二为我们研究商朝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图三记载的所有内容已被证明是确实可信的 上述三图所代表的史料互相印证,使商朝的历史成为信史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商人迷信,保留下来的龟甲和兽骨记载的文字大都与占卜有关;图片信息都是直接商朝活动的记载,是第一手的宝贵的史料;文字史料和实物史料可以相互印证,有助于研究商朝历史。因此 都是正确的。龟甲文字大多为占卜、祭祀的内容,应作为史料进行客观分
23、析,不能据此认定是确实可信的。故选 B。 考点:商朝史料 点评:历史研究分 第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第一手史料是直接真实反应历史面貌的信息,如遗迹遗物等,史研究历史最有力的证据。二手史料如回忆录、后人的记载等,需要考据佐证。哪些是可信的,哪些需要佐证的,需要分清,考查的是历史研究能力的问题。 培根指出: “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这里所说的 “影响 ”主要是指 A促进了欧洲社会制度的转型 B奠定了中国世界文明古国的地位 C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开展 D打破了世界各
24、地彼此隔绝的状态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题易错选 D。错因是对四大发明的外传及深远影响理解不准确。造纸术、印刷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火药在欧洲的应用和发展使封建统治阶级日益衰落;指南针的使用,为资产阶级开辟广阔的活动天地提供了条件,使西欧人开辟了新航路,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将世界连成一个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整体。由此看来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特别是对欧洲的影响是综合的、多方面的。总之,这四大发明从政治、经济、思想三个方面推动了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 而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仅仅是指南针的作用与影响。所以 A项符合题意。 考点:四大发明 点评
25、:四大发明奠定了我国文明古国的地位,除四大发明外,我国古代的其他的科技成就也需要掌握 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 “西元 960年宋代兴起,中国好像进入了现代,一种物质文化由此展开。 ”这里的 “物质文化 ”的展开主要有 纸币的流通 火器的使用 指南针的普遍使用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古代科技。从材料信息可知,黄仁宇盛赞宋代的物质文 化。隋唐时期,雕版印刷术发明, 不属于宋代的物质文化。 均是。故选 A 考点:宋代的科技 点评:中国古代的科技在在宋代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宋代的发明为西方的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也要知道近代以来,科技领域发展缓
26、慢下来。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古代科技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和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都需要掌握;另外也要回近代科技中西方发展速度差异的原因。 民国二年,某地农村百姓家贴出的一副春联这样写着: “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 ”这反映出 ( ) 辛亥革命的群众基础不够广泛 普通农民的思想基本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人人心 辛亥革命传播民主思想的范围十分有限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影响。从材料看,尽管民国已经建立一年有余,但农村依然停留在帝制观念之中。故 与题意不符,排除 ,其它各项均正确。故选 B 考点:辛亥革命 点评: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运动,虽然推
27、翻了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也传播了民主共和的观念,颁布了约法,但是在偏远农村地区依然变化不大。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辛亥革命的背景也需要掌握。 徐中约教授提出: “近代中国历史的特征并非是一种对西方的被动反应,而是一场中国人应付内外挑战的主动奋斗,他们力图更新并改造国家,使之从一个落后的儒家普世帝国,转变为一个在国际大家庭中拥有正当席位的近代民族国家。 ”对该观点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特别强调了中国奋斗的历史 B突出了中国人为国为民的主动性 C把中国与世界作为两个概念对立起来 D认为中国与世界是互相融合的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化。从材料看,作者认为,近代
28、中国历史是 “一场中国人应付内外挑战的主动奋斗 ”,故 A、 B正确。从中国 “转变为一个在国际大家庭中拥有正当席位的近代民族国家 ”可知 D正确。 C表述与材料信息不符,故选 C。 考点:近代中国历史线索 点评:近代中国史是一部列强侵华的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奋斗的历史,呈现两大线索:列强侵华史和中国人民的抗争史。侵华史包括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等;抗争史包括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都需要掌握。 19世纪末 20世纪初,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立宪救国、革命救国等各种社会思潮不断兴起,这反映出 民族危机的加剧 救国思 想的成熟 民族
29、意识的觉醒 共和观念的普及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19世纪末 20世纪初,各种救国思潮轮番实践,反映了中华民族危机加深,呈现出明显的救国急迫感;也体现了民族意识的觉醒。因此 正确;各种思潮都有反映了尚未找到一种成熟的思潮。各种思潮里面有立宪思潮,体现共和观念未普及。因此 错误。故选 C 考点:近代救国思潮 点评:由于民族危机的加深,各种救国思潮轮番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尝试,最终结合中国国情,选择了走俄国人的道路。 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潮相比。中 国辛亥革命时期出现的人文主义思潮的鲜明特点是 A更关注个人的人生价值 B是一种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 C更注重个人的思想解放 D个
30、人价值与民族独立解放相结合 答案: D 试题分析:中国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主义因为民族危机加深,个人的觉醒和解放表现出了和民族的解放紧密相连的特点。民族意识在个人解放的过程中得到加强。故选 D。 ABC三项都是符合欧洲文艺复兴的情况。 考点:中西人文主义的比较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人文主义在中国出现的时代背景。中国近代民族危机严重,个人解放和救亡图存紧密相连。 辛亥革命爆发后不久,孙文指出: “(中国)每省对于内政各有其完全自由,各负其统御整理之责;但于各省上建设一中央政府,专管军事、外交、财政,则气息自联贯矣。 ”此语表明孙中山 A认同自由平等的观念 B放弃民主共和的道路 C主张三权分
31、立的原则 D汲取分权制衡的思想 答案: D 试题分析:从材料 “每省对于内政各有其完全自由,各负其统御整理之责 ”可以看出,孙中山设想中给予地方以较大的自主权; “各省上建设一中央政府,专管军事、外交、财政,则气息自联贯矣 ”可以看出有保留了一个中央政府,这和美国的联邦制比较类似:联 邦政府和州政府分权的原则。故选 D。其他各项材料未体现。 考点:民国政体 点评:中华民国成立后学习美国实行中央和地方分权的原则,不仅如此还学习英国实行了责任内阁制,同时又学习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再结合中国国情方面明显做的不够。 综合题 礼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对中国乃至于世界思想文化有着深远影响。但对于孔子的
32、评价却是众说纷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伏尔泰特别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 “民为贵,君为轻 ”被他当做武器来攻击封建君主专制。伏尔泰推崇孔子,他认为孔子是用道德的说服力而不是用宗教的狂热和个人崇拜来影响别人。伏尔泰是从中国古老文化中为法国启蒙精神汲取营养。 (1)根据材料一,说明伏尔泰推祟儒家思想的原因。 (4分 ) 材料二 康有为冀图创立自己的中国式的思想体系,把孔学推到国教的位置上,而自己则成为创立新孔教的马丁 路德。戊戌年春出版的孔子改制考春秋董氏学和再版的新学伪经考 (1891年初版 )就是这一活动的代表作。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说康有为把孔子塑造成一个改革者的原
33、因。(4分 )康有为领导的维新变法运动,在中国近代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 (2分 ) 材料三 陈独秀曾评价 “孔子生长封建时代,所提倡之道德,封建时代之道德也。 ”并号召青年 :“似彻底之觉悟,孟勇之决心,塞决与新社会、新国家、新信仰不可相容之孔教。 ” (3)第一个将 “孔子提倡之道德 ”系统改造为 “封建时代的道德 ”的儒学家是谁 ( 1分 )请写出他的一条主张。( 1分 )陈独秀又是如何 “塞决 ”“孔教 ”的 ( 1分 ) 材料四 2010年 6月 19日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新西兰首都惠灵顿出席了中国厦门 大学和维多利亚大学共同成立孔子学院揭牌仪式。习近平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加
34、强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对话、增进彼此了解和友谊已成为当今世界的时代潮流。建立孔子学院,对于增进各国人民同中国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深化同中国的文化交流,增进彼此间的心灵沟通,都是必要的。 (4)依据材料四,说明新的历史时期下孔子学院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建立的原因。( 3分 ) 答案: (1)伏尔泰认为儒家的某些观点是抨击封建君主专制的有力武器 ; 儒家思想注重道德的力量。 (4分 ) (2)原因 :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减少变法阻力。 (4分 ) 影响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2分 ) (3)董仲舒。 (1分 ) 大一统 (或独尊儒术 ;君权神授 ;三纲五常等 )。 (1分 ) 发动新文
35、化运动。 (1分 ) (4)原因 :中国综合国力日益提高 ;中国传统文化仍具有重要价值 ;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世界的主题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3分,答出 3条即可 ) 试题分析:( 1)从材料 “民为贵,君为轻 ”被他当做武器来攻击封建君主专制 ”可以看出。伏尔泰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抨击封建君主专制的有力武器( 2)康有为维新变法期间,为宣传自己的主张,托古改制,把孔子作为了改革的先师,目的就是为变法 减少阻力。这样做原因还是在于资产阶级力量的弱小。维新变法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3)此问比较简单,是董仲舒。他创立了新儒学。大一统是其重要主张。陈独秀发动新文化运动,打到旧思想,旧礼教。( 4
36、)根据材料 “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加强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对话、增进彼此了解和友谊已成为当今世界的时代潮流 ”等内容可知,儒家学院在世界范围内建立的原因:中国综合国力日益提高 ;中国传统文化仍具有重要价值 ;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世界的主题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考点:中西思想文化的交流 点评:在近代,西方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 ,中国也随着民族危机的出现和加深,中国人开始了向西方学习的探索,这也是近代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由排斥西方先进制度和思想文化到全盘西化,再到正确认识西方文化过程。现在中华优秀文化在全球范围内传播。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食者,民之本;民者,国之本
37、也;国者,君之本也。 西汉 刘安淮南子 主术训 材料二 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乐。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 盖皆本也。 一一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三 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主张在西北地区 “每州县发纺织具一副,令有司依式造成,散给里下。 ”在东南沿海 “装土产,径望东西洋而去,与海岛诸夷相贸易。 ” 请回答: 【小题 1】材料一、二中的政治思想有何异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其不同的原因。( 6分) 【小题 2】对比材料二、三,黄宗羲和顾炎武的经济思想有何异同?(
38、4分) 【小题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黄宗羲和顾炎武的思想产生的政治、经济背景。( 8分) 答案:( 1)同:都主张以民为本。( 2 分) 异: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制度。( 2分) 原因:西汉时期的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对社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明清时期,君主集权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 2分) ( 2)同:都主张发展工、商业。( 2分) 异:顾炎武主张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2分) ( 3)政治、经济背景: 政治:明末清初,中国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专制统治危机日益加深。( 4分) 经济:江南一带的市民工商业者已有相当的经济实力(或工商业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得到缓慢发展。( 4分) 试题分析:(
39、1)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认为民为本,但是材料一主张君主专制,材料二则反对君主专制。原因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2)从材料二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和材料三 “装土产,径望东西洋而去,与海岛诸夷相贸易 ”可以看出他们都主张发展工商业,但是顾炎武主张发展经济应该因地制宜。( 3)可结合所学知识作答。 考点:古代经济思想 点评:在中国古代,普遍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但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主张工商皆本的理念开始出现,反映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典型的代表就是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主张,需要把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孟子 曰: “今之事君者皆曰: 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 今之所谓良 臣,古之
40、所谓民贼也。君不乡(向往)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 ” 【小题 1】材料一中孟子的治国之道是什么 ( 2分)体现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 2分) 材料二 仆之素志在提倡实业,实行民生主义,而以社会主义为归宿,俾全国之人,无一 贫者,同事安乐之幸福。 孙中山 【小题 2】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对民生主义的理解。( 2分)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认为应如何实现民生主义 ( 3分) 材料三 针对工业革命开始后,人类社会产生的新问题,有学者开出 了这样的处方:社会劳资对立与贫富不均的现象严重,应该废除私有财产制度,将主要财产如土地、矿产、机器、交通工具等,都改为社会共同所有,而由社会集体控制
41、。 【小题 3】材料三中 “处方 ”体现了哪种社会学说 ( 2分)新中国建立初期是如何实践这一 “处方 ”的 ( 3分) 【小题 4】综上所述,你认为实现民生幸福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 2分) 答案:( 1)治国之道:实行仁政。( 2分) 社会现实:战国诸侯纷争,社会动荡;人民负担沉重,生活困苦。( 2分) ( 2)理解:实现共同富裕。( 2分) 实现:发展实业,平均地权 ,节制资本。( 3分) ( 3)社会学说:社会主义(或马克思主义)。( 2分) 实践: l956年底,通过对农业、手工救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3分) ( 4)以民为本;注重社会公平,缩小贫富差
42、距;政策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发展。 ( 2分) 评分说明:第 卷考生答案:不必拘泥于参考答案:的表述。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得分。但总分不能超过该题的得分。 试题分析:( 1)从材料 “君不乡(向往)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 ”可以看出,孟子的思想主张仁政。其思想是与当时的社会现实密不可分的。诸侯争霸,人民遭殃, 因此孟子呼吁仁政。( 2)从材料 “俾全国之人,无一贫者,同事安乐之幸福 ”可以看出,孙中山主张民生主义的目的在于实现共同的富裕。通过提倡实业的方式实现国家富强。( 3)材料三明显可以看出来是说的马克思主义。新中国成立后通过三大改造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建立了社会主义社会,实现共同富裕。 考点:古今民生思想 点评:民生是历朝统治者关注的思想。封建统治者以儒家思想作为治国思想,关注民生,强调仁政,但是君主专制的体制不可能实现真正地人民的富足安康;孙中山民生主义具有空想性,近代不完成民族独立,无法富强;新中国成立 后,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正在努力实现着共同富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