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2013学年浙江省金华一中高二 10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中国史书有不同的体裁:纪事本末体、编年体、纪传体、典章体。在学习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时,要想了解以某一人物为中心的生平事迹,最好参考上述哪一体裁的史书 A纪事本末体 B编年体 C纪传体 D典章体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基本史学观念内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在中国史书的编写体例或模式中, A纪事本末体以重大历史事件的记载为核心, B编年体以时间先后顺序为核心编写史书, C纪传体以记录重大历史人物活动为核心,末尾加以适当的评价, D典章体主要记载中国古代各方面的典章制度,如政治制度,所以了解某一历史人物的生
2、平事迹最好参考纪传体的史书,故答案:为C。 考点:中国古代史书的编写体例 点评:近年来高考对基本史学理论知识的考查日趋频繁,总结其中的考查角度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从新历史观的角度出发重新解读历史,常见的是考查五大历史观,整体史观,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阶级斗争史观和社会史观; 正确评估史料的价值,其一,考查具体史料和传统历史观点的关系,其二新发掘出的史料体现出的价值表现; 传统史学中的常识,如天干地支,十二生肖 重要史书的体例等方面,希引起学生平时加强这些方面的积累。 独立宣言声明: “政府从被统治者的同意获得公正的权力 ”, “任何政府一旦破坏这些目的,人民即有权变革或废除它,并且建立新的
3、政府,根据这些原则奠定它的基础,并以最大限度地保证人民的安全和幸福的方式组织它的权力 ”。以下是关于这段表述的评论,其中恰当的是 体现社会契约论的思想 承认国家主权属于人民 这是北美人民赢得独立斗争胜利的标志 表明北美人民深受启蒙运动的影响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料节选自北美的独立宣言,从节选内容来看,它体现了人民主权和社会契约论的主张,所以 三项正确,而 表述错误不符合史实,独立宣言的发表时,美国独立战争刚刚打响,并未胜利。 考点:美国独立战争 点评:美国独立战争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是影响世界最为深远的三次大革命,尽管三次
4、革命的形式有重大差别,但就去性质而言则是资产阶级革命,他们对推动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和启蒙思想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平时学习中应该加以对比和总结。 华盛顿一生有四次著名的 “出山 ”和 “归隐 ”,其中第三次离开维农山庄之际,美国是 A英国的殖民地 B联邦共和国 C封建帝国 D邦联制国家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材料考查华盛顿一生四次远离家乡而参与重大事件的史实,结合教材内容可知,第三次离开山庄康德目的是为了组建强有力的中央政府,而当时的邦联政府松散无力,故 D项符合题意, ABC 三项均不符合题目要求,答案:选 D项。 考点: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 华盛顿
5、点评:对华盛顿的历史评价长期以来几乎处于一种全面肯定的状态,但不容 忽视的是任何一个伟大人物必然会存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之处,华盛顿也不例外,在资本主义已经快速发展的年代其依然赞同对美国资本主义发展产生巨大阻碍作用的奴隶制和实行对印第安人的民族歧视政策,这不能不说是其局限性的表现。 美国 1787年宪法中规定 “依据本宪法制定之合众国之法律及合众国授权已经缔结或将来缔结之条约均为全国最高法。 ”这一规定体现了 A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 B加强中央权力的原则 C社会契约的原则 D人民主权的原则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强调了 1787年宪法的至高无上的地
6、位,同时也说明了依据该宪法制定的具体法律也具有崇高性和强制性,各州必须遵守,故这些内容体现了美国已结束了原先松散的邦联体制,而组建了中央拥有实权的联邦共和国,所以 B项符合要求, AC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考点:美国 1787年宪法 点评:美国 1787年宪法是美国联邦共和政体建立的标志。高考对此问题的考察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联邦宪法的内容; 联邦宪法确立的几项重大原则; 联邦宪法的影响,本题的考察角度是 。 1815 年,一场决定欧洲历史命运的大决战在布鲁塞尔以南约 20 公里处展开。这场战役彻底结束了拿破仑的军事生涯和政治生命。此战即是 A土伦战役 B奥斯特里茨战役 C莱比锡会战
7、D滑铁卢战役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拿破仑军事生涯中的最后失败是 D滑铁卢战役,而 C莱比锡会战也是决定拿破仑成败的一场关键战役,这场战役早于滑铁卢战役,最后拿破仑失败,被流放到地中海的厄尔巴岛。 A 土伦战役和 B 奥斯特里茨战役也是拿破仑军事生涯中的著名战役,拿破仑在这两场战斗中取得了巨大胜利,成为杰出的军事家,所以本题答案:选 D项。 考点:伟大的资 产阶级革命家 拿破仑 点评:对拿破仑的个人评价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史学中争论的一个焦点,如何正确评价这位历史人物也成为我们高考中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对此我们还是应该坚持生产力标准作为评判历史
8、人物的主要依据,当然还应该注意的是要结合道德评判标准。 拿破仑加冕称帝时说: “我是做一个加冕的华盛顿 ”。拿破仑与华盛顿的共同点有 都是通过选举而上台执政 都领导了反对外来侵略的战争 都为本国的资产阶级战胜封建专制作出贡献 执政都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拿破仑称帝与华盛顿当选总统的途径不同,拿破仑是不经过选举,因此 不合题意,与法国不同,美国国内不存在封建势力,因此 错误,拿破仑领导法国民众多次打败了反法同盟军,华盛顿领导北美人民展开了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抵御斗争直至战争胜利,二人都是本国资产阶级政权
9、的建立者,执政期间,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 正确,符合题意,答案:选 A项。 考点: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 拿破仑与华盛顿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比较能力,对于历史的比较分析能力的考查一直是高考 关注的重点,就比较问题本身而言,关键是比较项的选取问题,这可分为两种类型,其一是题目中已经确立了比较项,其二是自己寻找比较项,前者难度较低,后者难度较大,多出现在材料题中。 “当我绝望时,我会想起在历史上只有真理和爱能得胜。历史上有许多暴君和凶手在短期之内,或许是所向无敌的,但最终总是会走向失败。 ”上述议论最可能出自 A华盛顿 B拿破仑 C甘地 D爱因斯坦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
10、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材料中的语言富含哲理和思辨,结合自身时感绝望而又不断斗争的实际,在领袖选项中只有甘地符合题意要求,甘地一生都在倡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以反抗英国对印度长期的殖民统治, A 华盛顿和 B拿破仑是杰出的政治家,而 D 爱因斯坦是伟大的科学家,故答案:选 C项。 考点:亚洲革命的先驱 甘地 点评:甘地是亚洲革命的先驱,印度的民族解放的领袖和精神导师,高考对其的考查主要侧重于 “非暴力不合作 ”思想内涵的理解,以及其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当然还应该多关注的是 “非暴力不合 作 ”运动本身所产生的影响。 图是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发展示意图,下列对 a、 b、 c、 d四
11、处出现起伏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A a处:秦朝 “焚书坑儒 ” B b处:西汉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C c处:魏晋南北朝隋唐 “三教合一 ” D d处:明朝批判思想的推动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结合儒学在中国发展的阶段特征可知 d处表述错误, d处是儒学发展的又一高峰,应是宋明理学的发展,再者明清时期的思想批判也不会阻碍儒家思想的发展,所以 D项符合题意要求, ABC三项表述正确符合史实。 考点:儒家思想的发展 点评:儒家思想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先秦时期民本思想浓厚,西汉时期神学化色彩浓郁,两宋时期又体现出了哲学化和思辨化的内涵,明末
12、清初又有了新的发展开始出现了民主色彩。 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教授在儒学创新的契机一书中指出:东亚的发展“虽然深受西欧和美国的影响,但却不只是西方发展模式的翻版,(东亚各国)都和传统有血肉相连的关系。 (在东亚发展过程中)儒家可发挥积极的作用, ”材料表明 A儒家学说始终对东亚文明起决定作用 B儒家学说难以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融合 C西方发展模式必须以儒家思想为基础 D东亚发展既吸取西方文明,又继承儒家文明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强调了东亚各国的文化一方面受到了西欧和美国的影响,同时又和中国的儒家文化血肉相连,故 A项表述错误, BC 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13、出来, D项符合题意要求。 考点:儒家思想的影响 点评:高考对中国古代诸子百家思想的考查比较频繁。今年来,随着中国内地国学热的兴起和世界各地相继设立孔子学院,儒家思想对当今社会产生了越发重要的作用。今后高考的命题方向可能会朝此方向集中。 历史学 家评论某一政权,指出: “他的帝国实为新、旧秩序的混合。一方面,他改变国家的社会与经济结构,保留象征自由、平等、博爱的三色旗,是新秩序的保卫者;另一方面,他虽号称革命之子,实为开明专制的精神后裔,忽略主权在民而行绝对君权,强调平等而不重视自由,注重秩序与阶级。 ”评论中的“他 ”是指 A建立法兰西帝国的拿破仑 B成立清教政权的克伦威尔 C背叛民国而称帝
14、的袁世凯 D妄想征服全世界的希特勒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的文字 “他的帝国实为新、旧秩序的混合。一方面,他改变国家的社会与经济结构,保留象征自由、平等、博爱的三色旗 ”可知,这符合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时代特征,所以A项符合题意,克伦威尔没有建立帝国,所以 “他 ”一定不是克伦威尔,因此 B错误, C D两项也与资产阶级革命无关,因此答案:选 A项。 考点:法国大革命 点评:法国大革命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是影响世界最为深远的三次大革命,尽管三次革命的形式有重大差别,但就去性质而言则是资产阶级革命,他们对推动资本主 义的快速发展和启蒙思想的
15、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高考对其的关注主要侧重于其革命进程中的复杂性和曲折性。 瑞士著名的国际法学者瓦特尔在 1758年发表的国际法中说: “均势的核心意义是妥协安排国际事务,没有一个国家能居于至高无上的主宰、支配他国的地位。 ”1907年,英国外交部在克劳备忘录中谈到: “英国的政策是维持均势,把自己的力量加在这一边或那一边,但是总是加在一边以抵制某一时期内最强大的国家或集团的政治霸权。这几乎成为一个历史上的真理。 ”英国 “均势 ”政策的表现不包括 A参加反法同盟, B巴黎和会上反对法国 过分削弱德国 C英法俄组成协约国 D与法国联合,与美国争夺国联领导权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
16、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英国的政策是维持均势,把自己的力量加在这一边或那一边,但是总是加在一边以抵制某一时期内最强大的国家或集团的政治霸权。这几乎成为一个历史上的真理。 ”强调了英国 “均势 ” 政策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国际力量的均衡,所以 ABC三项均符合英国的 “均势 ”政策,而 D项英法联合与美国争夺国际联盟的领导权目的是统治和支配世界而不是为了维持国际力量的均衡,故答案:选 D项。 考点:近代以来英 国外交政策 点评: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一直是世界上最强的的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上一直推行自由贸易的主要,但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快速推进其经济地位日益受到来自美国和德国的挑战
17、,此时英国外交政策的调整便显得益发重要。 右面是 1921年西欧各国工业生产指数(以 1913年为 100) 。 图中的数据主要说明 A一战使西欧的工业生产严重下降 B德法实力与英国难以抗衡 C英国仍然是世界第一工业大国 D一战对英国打击很小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从图表中不难发现英、德、法三国 1921年的工业生产指数明显低于 1913年的水平,说明了 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给西欧各国带来了巨大的破坏,所以 A项符合题意, BCD三项没有体现材料的意图,故答案:选 A项。 考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点评:创设新情境,挖掘新史料重新认识和解读历
18、史是当下高考命题方式的主流方向和趋势,而图片和图表信息的解读即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在解读图片和图表信息时必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准确识别图中的信息,其二注意图中材料的来源或出 处,最后就是要仔细观察图中是否有时间线索,只要有时间提示就为解题提供了较多的历史背景知识,因此一定要对此多加留意。 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于 1926年写道: “这场用鲜血覆盖了整个欧洲的战争 在距我们遥远的国度里唤起了一种独立的意识。 在过去几年中 一切都发生了变化。 ”上述材料反映了战争的影响是 A引发了十月革命 B促进了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 C和平主义思潮兴起 D欧洲各国发生了无产阶级革命运 答案: B 试题分
19、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强调说明了 “一战 ”对世界的影响之一 “ 在距我们遥远的国度里唤起了一种独立的意识 ”,即推动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和独立运动的开展, B项符合题意, A C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D项表述错误,答案:选 B项。 考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点评: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长期以来一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对其的考查进入了选修层面,但不能忽视的是这两次重要战争对世界造成的影响直至今日仍旧存在,尤其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仍 有必然对其进行深刻反思。 1920年,美国参议院共和党人亨利 洛奇说: “不能
20、为了维护世界和平而削弱自己,不能使我们的主权从属于别的国家 我们必须首先考虑到美国。 ”这段话反映了美国 A对威尔逊总统 “十四点和平纲领 ”的支持 B对苏维埃俄国新生政权发动军事围攻 C在华盛顿会议上限制日本在远东的扩张 D对英法操纵国联不满,拒绝参加国联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认为不能因世界利益而损害美国的利益,强调了美国利益是最高利益的原则,结合相关历史知识可知, 1920年前 后,国联为英法所专控,美国对此表示了强烈的不满, AB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C项举措符合美国的利益,故答案:为 D项。 考点:近代以来美国的外交活动 点评:第一次世界
21、大战之后美国综合的国力迅速提升,尤其是在经济方面超越了英国而成为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伴随着国力的上升美国已经不再固守传统的 “孤立主义 ”的主张而转向积极的对外扩张和对世界殖民利益的争夺之中。 下列学术观点与科学家相匹配的是 “一切物体皆有引力,而且与各自所含的质量成正比 ” “外力并不是维持运动状态的原因,只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 “物体在发射 辐射与吸收辐射时能量的交换或变化,是以一定数量值的整数倍跳跃式变化的 ” “人的结构和其他动物一样,尤其和猿更接近 ” A 牛顿 爱因斯坦 普朗克 达尔文 B 爱因斯坦 牛顿 玻尔 达尔文 C 伽利略 玻尔 爱因斯坦 达尔文 D 牛顿 伽利
22、略 普朗克 达尔文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 是英国科学家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是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的观点, 是德国科学家普朗克的量子假说, 是英国科学家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故答案:选 D项。 考点:西方近代自然科技的成就 点评: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在文艺复兴以后快速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不仅推动了自然科学本身的发展,也极大地解放了人类的思想。牛顿的经典力学、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代表。平时学习中必须对此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下列关于亚里士多德的表述正确的是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是他的名言 师从苏格拉底 被认为是最博学多才的科学天才之一 其很多自
23、然科学成就后被证明是错误的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结合材料中的内容可知, 都 是对亚里士多德的正确表述, 项表述不符合亚里士多德生平实际,亚里士多德师从柏拉图,因此答案:选 C项。 考点:古代西方的先哲 亚里士多德 点评:本题属组合型选择题,此类选择题试将同一类事件或现象按一定的关系进行组合的选择题,解答此类型题的方法主要是筛选法,大体可以分为肯定筛选法和否定筛选法。肯定筛选法是先根据试题要求分析各个选项,确定一个正确的选项,这样就可以排除不包含此选项的组合,然后一一筛选即可;否定筛选法即是排除法。 拿破仑法典 阐述的原则是:私有财产不可侵
24、犯、契约自由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它的历史作用不包括 A把启蒙思想的原则规定下来 B奠定资本主义社会立法基础 C推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 D摧毁了法国小农土地所有制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材料考查拿破仑法典的历史作用,结合教材内容可知,拿破仑法典是法国大革命的积极成果,它起到了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作用,所以 A B C三项表述均是其积极的影响,D项表述错误,不符合法国大革命期间允许小农土地私有制存在的史实,故答案:选 D项。 考点: 拿破仑法典 点评:高考对历史中重要法律的考查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古巴比伦的汉莫拉比法典; 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 古罗马的查士
25、丁尼民法大权;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颁布的拿破仑法典,在平时的学习中应该对此进行总结,尤其是在各部法律所产生的影响方面。 以下与图中圈示地区开始进入中原政权版图有关的是 A开凿灵渠 ,平定岭南 B修筑 “自九原抵甘泉 ”的直道 C开辟 “五尺道 ”,并在当地任命官吏 D设置桂林、南海、象郡对该地区进行管辖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图中显示该区域为云贵地带,结合所学知识, A 发生在广东, B 发生在西北,山东, D 发生在广东、海南地境,只有 C项符合题意,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有效地控制在夜郎、滇等地设立的郡县,秦始皇派遣将军常 率军筑路,这条路就是五尺道
26、,其称滇k古道, k道,是连接云南与内地的最古老的官道,故答案:选 C项。 考点:秦朝统一中国的措施 点评:秦朝是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开创时期,其所采用的一些制度和措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在考查秦代某一项具体政策和采取的措施时一定要从 统一对中国所产生影响的高度予以审视。 某史学家认为: “后世官制,变化繁赜。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军、监察官吏三者之外;此亦可见秦之定制,非漫然而设也。 ”以下相关评述中,正确的是 材料中的 “原理 ”指的是三权分立与制衡 秦朝的中央官制最早体现了此原理 作者对 “后世 ”的官制持否定态度 作者对 “原理 ”的开创者持赞赏态度 A B C D 答
27、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强调了秦朝以后,中国政治制度基本继承了秦代开创的 “三公模式 ”,说明秦朝所开创的 中央集权模式对后世影响深远,应该加以积极的肯定,所以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可知 表述错误, 在材料中没有说明, 符合题意要求,答案:选 D项。 考点:秦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点评:秦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的具体表现是 “三公九卿制 ”,在地方表现为 “郡县制 ”,材料强调了 “三公九卿制 ”对后世产生的影响。高考关注的角度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历程和具体特征,而秦代是这一制度的开创时期,应从整体上对此有所把握。 唐太宗曾说: “自古皆贵中
28、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体现唐太宗这一思想的主要活动有: 对佛教等 外来宗教 “示存异方之教 ” 在东突厥故地设置羁縻府州,任用突厥首领 以宗室女文成公主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和亲 特封达赖、班禅、哲布尊丹巴、章嘉四大活佛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强调了唐太宗时期推行的民族融合的开明政策,结合史实可知 符合题意要求, 是对外来文化的态度,与题意不符, 是发生在清代的重大历史事件,故答案:选 C 项。 考点:唐代的民族政策 点评:唐代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繁盛时期,它以清明的政治,开放的文化和开明的民族政策为其时代特征的显著标志,再加上较
29、之前代更为繁荣的经济使唐文化绽放出璀璨的光芒。而本题所考察的民族政策正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图是唐朝的鸿胪寺。唐太宗统治时期,在鸿胪寺经常可以看到的人是 A各国使者 B宗教人士 C少数民族首领 D各地学子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唐代的鸿胪寺主要负责对外交流,即类似于今天的外交部,所以其中可以经常看到外国使节,这体现了唐代开放的民族政策,故答案:选 A项。 考点:唐代的对外交往 点评:高考对唐代社会特征的考查经常会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成熟的政治制度 三省六部制; 开放的对外政策和宽容的文化心态; 开明的民族政策,较多的涉及到与少数民族的交往史实; 繁
30、荣的经济,一般从均田制,两税法,草市的出现等方面切入,在平时的学习中应该多加关注和总结。 “官吏多自清谨。制驭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迹,无敢侵欺细人 ”。(贞观政要卷一),上述材料主要描述了 A唐律颁布实施的效果 B贞观之治的升平景象 C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推行的影响 D科举制的实施扩大了统治基础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主要强调了唐太宗贞观时期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社会现象,所以 B项符合题意, ACD三项在材料中均没有体现出来,故答案:选 B项。 考点:唐代的社会特征 点评:唐太宗因 “贞观之治 ”而彪炳史册,在以往的史料中对唐太宗的 评
31、价往往过于夸大,而忽略了其本质属性,在历史人物的评价中客观性和实事求是的原则是正确进行历史人物评价的前提条件。 有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后一问题的主要举措是 A废分封,置郡县 B建立法律体系 C确立完善三省六部制度 D实行科举制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指出官员的选拔和官员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 心内容,而隋唐时期制衡官员权力所采取的是实行三省六部制,将官员的权力分割,达到弱化其权力加强皇权的
32、目的,所以 C项符合题意要求, A项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 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D科举制属于官员的选拔方式而部分属于后者,故答案:选C项。 考点:中国古代的官僚政治 点评: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和考核以及监察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也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政治运行过程中的核心。高考对此内容的考查一般以官员的选拔方式为重点,内容涉及到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应该予以高度关注。 图是 2011年热播的电视剧步步惊心的宣传海报。剧中女主人公张晓穿越到了清朝的康熙年间,她有可能看到的情景有 军机大臣跪见皇上 孔庙中悬挂着皇帝亲书的 “万世师表 ” 皇上在木兰围场围猎 各国商船频
33、繁出现于沿海各港口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 发生在雍正皇帝之后, 不符合清代史实,清代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对外贸易并不活跃, 两项符合康熙皇帝时期的社会实际,故答案:选 D项。 考点:清代的社会特征 点评:准确的识记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或 王朝的社会特征是掌握中国历史的必备要素。在精确记忆每一个时代特征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知识点的纵向梳理和总结是深入理解和把握专题史知识的关键,然后再在此基础上进行横向的综合便能形成对中国通史的整体掌握。 下列有关康熙帝维护国家统一和主权的措施,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平定三藩之乱 统一台湾 乌兰布通战役打败噶尔丹 与沙俄签
34、订尼布楚条约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结合有关康熙皇帝的有关史实可知,康熙帝在亲政后不久便着手开始推行削藩政策,并最终平定了三藩之乱,紧接着任命施琅打败台湾的郑氏集团收复了台湾,接着与俄国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解决了东北地方的边患问题,最后打败了新疆地区噶尔丹的叛乱部队,维护巩固了西北地区的安全,故按时间顺序先后排列为 ,答案:为 C项。 考点:清代国家的统一 点评:历史事件、时间、事件内容的考查是高考历史试题中的常见题,主要涉及对教材中知识点的识记,在平时的学习中必须加强时间、事件、事件内容 方面的记忆。 秦始皇创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康熙时这套制
35、度得到强化。在这两个不同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对社会发展产生的相同影响是 A适应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B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C巩固和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D推动了思想解放和科技的进步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秦始皇所创造的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深远的影响,这种制度在中国封建社会前期适应了生产力发展水平,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而到了后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其不利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生长的消极作用表现出来,所以 A D两项适应中央集权制的前期,而 B项则符合后期的特征,只有 C项是中央集权制度一直以来未曾更易的功能,故答案:选 C项。 考点:中央集权制度的
36、作用 点评:秦代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被后世历代王朝所沿袭并不断地加以强化,当然这一制度在封建社会前期能起 到积极的作用,但是任何一种制度绝不可能是完美的,当中央集权制度强化到一定程度时便会转向反面。 古代某学者对孔子思想做过这样评价: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该学者的观点是 A孔子思想微不足道不可轻信 B孔子思想是真理但应适时变易 C不应该以孔子言论为衡量是非的标 D孔子思想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准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强调了古代学者认为孔子的儒家
37、思想是古往今来最成熟 、最完善的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不能更改,故 D项符合材料主旨和题意, A表述错误不合题意, B C两项表述正确,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考点:儒家思想的影响 点评:本题给我们的启示是如何正确对待儒家思想,这在一定的层面上也是在考查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因为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在大力倡导复兴国学的今天,如何正确对待儒家学说成为我们不可不认真对待的现实问题。 儒家思想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生命力,主要得益于 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 封建统治者的大力 提倡 儒家思想没有受到外来思想的影响 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
38、大力传播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家思想之所以能长久不衰的原因, 三项表述均是事实,而 项表述错误不符合史实,儒家思想在发展中是不断吸取外来思想文化来丰富自身内容的,比如佛学思想,故答案:选 B项。 考点:儒家思想的发展 点评:高考中对儒家思想的发展阶段的考查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初步形成,并与其它学派相互争辩; 汉武帝时期,儒学经过董仲舒的创新,成为正统思想; 宋代儒学在吸收了佛,道思想的基础上完成了 “程朱理学 ”的思辨化; 明末时期,儒学迎合新的时代发展要求积极转向经世致用。 全世界 75 位诺
39、贝尔获得者于 1988 年在巴黎聚会,讨论新世纪世界的前途,他们竟然得出一致的结论,认为 21世纪,人类如果要过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回到 254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他们回到孔子那里去寻找 “智慧 ”应包括 “制天命而用之 ” “民贵君轻 ”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 “以德服人 ”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强调说明儒家思想对世界和平和发展能产生积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两项是符合史实和题意要求的,而 是荀子的思想而非孔子, 是孟子的主张也不是孔子的观点,故答案:选 D项。 考点:儒家思想的影响 点评:高考对中国古代诸
40、子百家思想的考查比较频繁。今年来,随着中国内地国学热的兴起和世界各地相继设立孔子学院,儒家思想对当今社会产生了越发重要的作用。今后高考的命题方向可能会朝此方向集中。 以下为康熙时期地方增丁统计表,其中 1676年福建莆田未做统计的原因可能是 年代 福建莆田 直隶宝坻 湖北川汗 康熙十五年( 1676) 192丁 0丁 康熙二十五年( 1686) 88丁 22丁 24丁 康熙三十年( 1691) 58丁 10丁 14丁 A.三藩之乱 B.准噶尔叛乱 C.郑氏割据 D.大兴文字狱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要求根据材料推测 1676年清政府没有统计福建莆田增丁情况
41、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此时正值三藩之乱,而福建、广东、云南等地为三藩所控制,故无法统计,因此 A 项符合史实,B 准噶尔叛乱发生在新疆,且时间与题中设定时间不符, C 郑氏割据是在台湾,D大兴文字狱与增丁统计没有关系。 考点:清代国家的统一 点评:清代是古代中国继元朝之后疆域最为广阔的一个王朝,这与其坚决维护国家统一的政治行为紧密相关,尤其是得益于康熙,雍正和乾隆三位杰出的封建帝王的政治行为和举措。但随着鸦片战 争的爆发清王朝一次次的丧失国土。中国的领土完整遭遇极大的破坏。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
42、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唐兴,初未暇于四夷,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府,以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 大几府州八百五十六,号为羁縻云。 新唐书 材料三 郑经提出: “苟能照朝鲜事例,不削发,称臣纳贡,尊事大之食,则可矣 ” 江日升台湾外记 四月天山路,今朝翰海行。积沙流绝塞,落日度连营。战伐因声罪,驰驱为息兵。敢云黄屋重?辛苦事亲征。 康熙帝翰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明 “新皇帝 ”巩固统治的主要措施。( 1分
43、) (2)据材料二归纳唐太宗治理东突厥地区的政策和措施。( 4分) (3)据材料三,说明康熙执政初年面临哪些矛盾?对此,他采取哪些措施来解决 ( 5分) (4)综合以上材料,概括指出三位封建帝王在我国统 多民族国家发 展史上的地位。( 6分) 答案: (1)措施:实行郡县制。( 1分) (2)政策:实行羁縻政策 (开明的民族政策 )。( 1分) 措施:设置羁縻府州;以突厥首领为都督、刺史,这些官位可以世袭;这些地方不向唐中央纳税。( 3分) (3)矛盾: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分裂势力的矛盾;中华民族与外来侵略之间的矛盾。( 2分) 措施:进军台湾,设置台湾府;粉碎噶尔丹叛乱;进行雅克萨之战及签订
44、尼布楚条约。( 3分) (4)地位:秦始皇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 (或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 唐太宗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康熙帝捍卫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 6分) 试题分析:( 1)从材料一中的文字 “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可知,推出的具体措施是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2)材料二中的内容反映出唐太宗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允许其自治,具体措施可以依据材料归纳概括为两点。( 3)材料三中的文字和图画分别反映了台湾地方势力割据现象,康熙帝征服西北噶尔丹的辛劳以及沙俄与清
45、军雅克萨战役的惨烈,从中可以 总结其面临的内外矛盾,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直接回答出采取的措施;( 4)结合秦始皇、唐太宗和康熙帝三位皇帝的在统一国家和民族融合方面采取的重大举措可以总结出他们在维护民族国家的统一和民族融合方面的作用。 考点:中国古代杰出的封建君主 点评:高考对中国古代杰出的封建君主的考查主要集中在秦始皇、唐太宗和康熙帝三位皇帝身上,这是因为他们本身对中国古代社会历史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这三位皇帝也正好代表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即封建社会的初期,中期和晚期的社会特征,对此我们可以这样总结 三位帝王的时代特色:千古一帝,盛世君主和落日余晖。 阅
46、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把合众国的建立视为明证:启蒙时代的许多思想都是切实可行的 歌德曾经若有所思的对美国称道说:美利坚,你的那个大陆胜过我们的这个旧大陆。 R.R. 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 战后的最初几年 更多的人认为对付这些印第安人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他们驱逐出白人的势力范围。乔治 华盛顿旗帜鲜明地支持这种意见。他说:“我们的扩张,将使这些野蛮人和狼都退出我们的视线。他们都是我们的猎物,只是外形不同。 ” 加里 纳什美国人民:创 建一个国家和一种社会 材料三 美国一家图书馆收藏着第三帝国重建德意志昔日光辉的宣传海报(下图),有美国人认为海报中从左至右第一人为华盛顿,其余依次为俾斯麦、兴登堡、希特勒。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合众国的成立践行了哪些启蒙思想?歌德为什么说美洲大陆胜过了旧大陆?( 10分) 根据材料二的核心内容,分析材料一、二的矛盾之处。( 6分) 根据材料二、三,分析材料三中部分美国人认为左起第一位人物是华盛顿的原因可能是什么?你认为能将华盛顿与 “海报 ”中的希特勒相提并论吗?为什么 ( 10分) 答案: 启蒙思想:天赋人权说、社会契约论、三权分立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