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5 ,大小:52.71KB ,
资源ID:336006      下载积分:1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33600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2-2013学年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bonesoil32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2-2013学年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1、2012-2013学年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文王(商朝末年周国统治者)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西周时的诸侯)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 世异则事异 ”这反映了: A孟子的 “仁政 ”学说 B韩非的变法革新主张 C墨子的 “兼爱 ”思想 D庄子的 “齐物 ”观点 答案: B 试题分析:原文大意是说周文王施行仁义的政治终于统治天下,徐偃王施行仁义的政治却亡掉了自己的国家,这说明仁义的政治只适用于古代而不适用于今天。所以说:时代变了,情况也变了。反映的核心思想是 :使用策略应符合当时形势 ,盲目模仿只会遭到惨败 ,要与时俱进、变法革新

2、 .因此选 B。 考点:诸子百家 点评:先秦时期诸子百家思想主张是高考命题的高频考点。命题主要通过新材料,创设新情境,集中考查对道、墨、儒、法四家代表人物及其主张的理解。 卢梭在他的主要政治著作社会契约论一书中强调,契约就是人民之间的一个协定,统治权只是一种 “代办权 ”,从而证明把人民的合法权利归还给拥有最高权力的人民这种革命是正当的。这则材料反映的核心思想是: A天赋人权 B人民主权 C法律至上 D权力制衡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启蒙思想。材料中 “把人民的合法权利归还给拥有最高权力的人民这种革命是正当的 ”说明在统治者和人民之间形成了一种契约关系,属于卢梭社会契约论的内容。因此选

3、 B。 ACD与人民主权、社会契约的思想无关。 考点:启蒙思想 点评:注意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 “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 ”。其中 “理性 ”的含义: A独立的思考与自主的精神 B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 C国家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 D权威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 答案: A 试题分析:马克思强调启蒙思想家 “用人的眼光 ”观察国家,这说明 “理性 ”首先是人的思想,不是神的意志。再结合启蒙思想的主张,可以判断出 “理性 ”就是“独立的思考与自主的精神 ”。

4、考点:启蒙思想 点评:本题属于概念型选择题。解答概念型选择题的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 1)背景法。历史概念有其客观存在的特定背景,根据历史时间和历史空间,联系所学知识,直接选取合适的答案:。( 2)定性法。就是对历史概念的性质、本质等属性上的界定,即分析 “该概念是什么 ”。凡是与题目所考查的概念性质不同的选项就要被淘汰。比如,题干提供的是政治制度方面的概念,而某选项的阐释却是经济方面的内容,明显可以排除。( 3)定量法。就是对历史概念的时间、适用范围等量度上的界定,即分析 “该概念在什么时空区间内存在,在什么范围内适用 ”。 中西方哲学之比较中指出 “16至 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

5、分微弱。 黄宗羲们指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孟德斯鸠们则有了 三权分立 、君主立宪制这样的设想。 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以上材料可以说明: 16至 17世纪的中西方启蒙思想主张日趋成熟与质变 经济水平的差异是中西方思想主张不同的主要原因 中西方思想主张的不同反映了社会形态上的差异 黄宗羲们的主张局限于封建范畴,孟德斯鸠们代表着资产阶级的利益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西方的启蒙运动和中国明清之际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出现的时间差不多,但发展的层次、水平有着巨大的差异。中国思想家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只能用一些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属于地主阶级(或封建士大夫)的

6、进步思想;后者法国则提出了一些资产阶级国家蓝图,属于资产阶级的进步思想。原因: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 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黄宗羲等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 18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接近确立,孟德斯鸠等资产阶级思想家以科学为指导构建了资产阶级理性王国。因此 说法错误,排 除后选 B。 考点:中西方启蒙思想 点评:运用比较法对比中西方启蒙思想的异同,认识思想和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即一定的思想文化是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反映这一基本原理。 19世纪英国诞生的一项伟大理论,戳穿了 “上帝创造了万物 ”的流言,把越来越多的人从宗教神学的无知、愚昧和落后中解放

7、出来。该理论是: A经典力学 B进化论 C相对论 D量子论 答案: B 试题分析: A诞生于 17世纪; CD诞生于 20世纪初; “19世纪英国 ” “戳穿了“上帝创造了万物 ”的流言 ”可知是指 19世纪中期达尔文进化论诞生,打破了基督教 神学的上帝创世说,给神创说以致命一击。 考点:进化论 点评:科技史在近几年高考命题中是重点之一,从考查内容上看,三次科技革命仍是今后高考的命题热点,相对论、量子论、经典力学考察较多,基础知识多以选择题形式考查,问答题往往会考查从多角度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现代化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历史学家认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技革命与启蒙运动极大地

8、促进了精神层面的现代化进程。这四场运动的共同之处是: A促使人类自立、自觉、自信意识的形成 B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枷锁 C使宗教宽容主张被广泛接受 D确保了代议制的逐步建立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近代欧洲社会的思想解放运动。此题可用排除法来做, BC项不符合科技革命, D项只符合启蒙运动。因此选 A。 考点:近代西方思想解放 点评:高考命题侧重于西方人文思想的起源、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对西方民主政治的影响仍是高考命题的热点 “当你去画画时,要设法忘掉你面前的物体,一棵树、一片田野。只是想这是一小块蓝色,这是一长条粉红色,这是一条黄色,然后准确地画下你所观察到的颜色和形状。

9、直到它达到你最初的印象时为止。 ”这话是谁说的: A德彪西 B 莫奈 C毕加索 D格里菲斯 答案: B 试题分析: “这是一小块蓝色,这是一长条粉红色,这是一条黄色,然后准确地画下你所观察到的颜色和形状。直到它达到你最初的印象时为止。 ”体现了印象画派的艺术特征,因此选 B. A是音乐家, C是现代主义画家, D是电影大师。 考点:西方艺术 点评: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在高考命题中常有涉及,就全国各地试卷来看,一般来讲,每年会出现 2 3道选择题。考查频率较高的主要集中在文学和美术两个方面,对文学侧重考查文学流派的特点,对美术侧重考查美术作品的艺术价值。 2005年美国、埃及科学家联合对金字

10、塔进行大规模考古揭秘,同时向全球电视直播,引起观众的强烈反响。这反映出电视艺术: 对艺术品的 “真实 ”复制和 “原貌 ”展示,使艺术品走下圣殿 普通人有了欣赏艺术珍品的机会 普通大众与艺术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扩大了视野 艺术借助电视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最广泛意义上的传播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影视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反映着人类在科学技术上的进步;直接引领着文明发展趋势和社会风尚,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审美需要和精神追 求;影视艺术与其他艺术既区别又联系,它通过特有的技术手段,使人感受到视觉冲击和心灵启迪;影视艺术的影响在人类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由于电视本身的

11、特点,它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成员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选 A。 考点:影视艺术 点评:解答组合型选择题的关键是要有准确巩固的基础知识,同时由于该题型的逻辑性较强,所以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史学理论水平。解答此类题的方法主要是筛选法,而筛选法又分为肯定筛选法和否定筛选法。肯定筛选法是先根据试题要求分析各个选项,确定一个正确的选项,这样就可以排除不包含此选项的组合,然后一一筛选,最后得出正确答案:。否定筛选法又称排除法,即确定一个或两个不符合题意的选项,排除包含这些选项的组合,得出正确答案:。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 种

12、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据此理解, “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 ”是指: A明末清初的 “工商皆本 ”意识 B魏源的 “师夷长技以制夷 ”思想 C洋务运动的 “中体西用 ”主张 D义和团运动的 “扶清灭洋 ”口号 答案: B 试题分析:把握 “最初觉醒 ”、 “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 ”等可知 “世俗理性的觉醒 ”与民族危机有关,而最初觉醒肯定选择 B项。 A与民族危机无关; C是在 B之后; D不能体现理性,义和团盲目排外。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 点评:本专题一直在高考命题中站有很大比重。西学东渐、早期维新思想、维新思想、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在

13、中国的传播是高考的重要知识点。各种题型都容易出现。 下图是一幅漫画作品如此 “修墙 ”,一位清朝官员用一张纸条(上面写着 “西方先进技术 ”)粘在墙上。下列表述内容与该漫画的讽喻意义一致的是: A “以忠信为甲胄,以礼义为干橹 ” B “然欲自强必先理财 ” C “遗其体而求其用 ” D “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以制器为先 ”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近代化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作者认为清朝 洋务派主张通过学习西方技术来维护封建统治,而不变革政治制度,是救不了中国的, A项是顽固派的主张,应排除; B项和 D项则是洋务派求富和自强的主张,不符合题干讽喻意义的要求,故也应排除

14、。 C 项 “遗其体而求其用 ”符合要求;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 C。 考点:洋务运动 点评:复习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时,要抓住一条主线:近代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及思想不断解放的历程。把握向西方学习的四个阶段的主题内容:一是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地主阶级学 “器物 ”;二是从戊戌变法到 20世纪初,资产阶级学 “制度 ”;三是 1915年至 1919年,资 产阶级学 “思想文化 ”;四是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从 “走俄国的路 ”到 “走自己的路 ”。 康有为说 “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托之先王,既不惊人,又可避祸。 ”这句话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康有为认为改制代表平民利益 B康有为

15、认为改制是惊人的大事 C托古改制最稳妥,不担风险 D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 答案: D 试题分析:康有为认为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目的是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合理性,力图将西方政治思想与儒家思想结合起来,以便在策略上减少变法的阻力。实质上反映了维新派在封建势力面前的软弱性、妥协性, A不对,康有为代表资产阶级利益; B与题干不符; C是表面现象;因此选 D。 考点:维新变法 点评: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演变过程、内容及特点是高考命题考查的重点。如 2010年全国课标卷第 30题对 20世纪初西学传入的影响的考查、全国课标卷第 31题对 20世纪初教育制度变革的考查、北京

16、卷第 16题对 20世 纪初启蒙思想传入中国影响的考查、广东卷第 16题对新文化运动出现的必然性的考查;2009年上海卷第 15题对封建顽固派主张的考查、 2008年海南卷第 19题对新文化运动中文学革命含义的考查等。复习时要重视分析各阶级、各阶层主张所体现的思想解放的特点,辨析早期维新派、维新派、革命派、激进派主张的异同,理解近代思想解放对社会进步的作用。 目前,全球已建成 26所孔子学院,分布已远远超出历史上儒家思想影响较大的东亚而到达了美国、瑞典、德国等西方国家。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说, “孔子已不仅仅是中国的了,他属于整个世界 ”。但是儒 家思想在 “西学东渐 ”中历经沉浮,康有为 “尊

17、孔 ”,陈独秀 “排孔 ”,两人看似相反的行为,相同目的却是: A借 “尊孔 ”或 “排孔 ”的舆论力量来发动民众 B否定守旧势力的理论基础 C借此否定守旧思想 以推动社会变革 实现各自的政治主张 D为实现各自的政治主张提供理论依据 并借此掀起思想启蒙运动 答案: D 试题分析:康有为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派,其阶级属性决定了他不敢去放手发动群众,所以不可能借助 “尊孔 ”的舆论力量来发动群众。另外, “尊孔 ”不是否定孔子,是利用孔子的权威为变法扫清思想障碍,所以 B、 C两项的说法错误。康有为和陈独秀为实现各自的政治主张, 进行思想启蒙而分别选择了 “尊孔 ”和 “排孔 ”,这只是手段不同而已,

18、因此选 D。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 点评:思想家是推动近代向西方学习、思想解放不断深入的主要发动者、宣传者,因而高考命题特别重视对思想家主张、特点的考查。如 2010年北京卷第15题对早期维新派代表王韬主张的考查; 2010年江苏卷第 7题、 2008年广东卷第 6题、 2008海南卷第 16题等对康有为思想主张、特点的考查; 2009年广东卷第 6题、天津卷第 4题对梁启超思想主张的考查; 2010年福建卷第 16题、2008年江苏卷第 7题对严复主张的考查; 2010年江苏卷第 8题对陈独秀观点主张的考查; 2010年福建卷第 17题对李大钊观点的认识的考查等。复习时在归纳主要思想家主张

19、的基础上,多运用相关史料,分析主要思想家主张的特点及差异,认识思想家主张体现的时代特征。 新文化运动时期,李大钊指出:(孔子)是 “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 ”、 “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 ”、 “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 ”。其本质目的在于说明: A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的理论基础 B孔子是历代专制统治的标志 C孔子提出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 D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是 “吃人 ”的历史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学生容易误选 B项和 C项,这两项的内容均是孔子代表的儒家思想维护封建统治的表现,但是没有点出本质所在。新文化运动反对孔子不仅因为他是儒家思想的代表,更为主要的是儒家思想实质是封建社会赖以统治的思想

20、基础,是封建统治思想的内核,但要注意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并不是孔子本人提出的,因此选 A. 考点:新文化运动 点评:新文化运动属高频考点, 2011 年天津、安徽、浙江、上海高考均有考查,2010年广东、江苏亦有考查,备考时要关注: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内容 、指导思想及影响; 民主与科学的含义; 树立对传统文化正确的扬弃观。 某思想家在 20世纪初大声疾呼: “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消灭也。 其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归天然淘汰已耳! ”从中可见,该思想家主张 A打破保守观念,为新文化营造空间 B剔除传统糟粕,重建儒家信仰 C宣扬

21、改革理念,为康梁变法造声势 D遵循进化理论,任凭自然选择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 “20世纪初 ”“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 灭也 ”可知该思想家为新文化运动中的思想家, B、 C错误;由 “其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归天然淘汰已耳 ”可知该思想家认为打破保守的观念,方能实现国家振兴, A正确, D错误。 考点:新文化运动 点评:从高考角度看,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内容、目的与影响等 知识成为近两年高考考查的重点。 从知识角度看,新文化运动彻底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后期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得以广泛传播。 从考查趋势看,从思想解放的角

22、度通过 “新材料、新情景 ”命制选择题全面考查新文化运动仍将是命题的着眼点。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著名的全球通史的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分析 “希腊的奇迹 ”时提出了两点解释:希腊人所处的地理位置易于吸收东方文化的成果;城邦的出现并持久地存在,是促成希腊人取得非凡成就的第二个要素。德国历史哲学家卡尔 雅斯贝斯更明确地指出: “希腊城邦奠定了西方所有自由的意识、自由的思想和自由的现实的基础。 ”恩格斯的著名论断: “只有奴隶制才使农业和工业之间的更大规模的分工成为可能,从而为古代文化的繁荣,即为希腊文化创造了条件。没有奴隶制,就没有希腊国家,就没有希腊的艺术和科学。 ”柏雷在其名著思想自由 史中

23、说: “希腊最幸运的,就是没有圣经。没有圣经这件事,就是他们自由的表现,也是他们能得到自由的重要条件。 ” 张广智民主政治、理性观念与中庸之道 试析古希腊人的 “思想自由 ”说 材料二 欧洲文艺复兴的策源地在意大利,宗教改革的故乡在德国,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决非偶然,它们显然是由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摘自董小燕西方文明:精神与制度的变迁 材料三 意大利人文主义者阿尔贝蒂认为,财富的日益增长是家庭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家庭应当修建和装饰自己的房子,拥有珍贵的书 籍和健壮的马匹。加尔文认为基督教学说必须适应经济生活的需要,每一个基督徒都可以通过自己在现世的勤奋劳作与成功来

24、证明自己是上帝的 “选民 ”。启蒙运动时期,法国有学者认为,经济也存在一套自然法则,那就是供给与需求。当政府对经济行为干预最小之时,这些法则运行得最好。 摘编自裔昭印主编世界文化史(增订版) 材料四 当物质活动作为基础性的东西决定精神与制度发展的同时,后者也通过影响物质活动的目的性和倾向性来制约物质活动,使物质生产方式服从精神(或文化观念)的引导 。 摘自董小燕西方文明:精神与制度的变迁 请回答: ( 1)依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先哲精神觉醒的历史条件。( 4分) (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 “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 ”分别是什么?( 6分) ( 3)概括材料三的基本观点及其共同精神

25、。( 4分) ( 4)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三阐述的观点。( 8分) 答案:( 1)条件:对东方文化成果的吸收;城邦民主政治的发展;奴隶制工商业的发展;没有出现一种钳制人们自由思想的统一的宗教意识形态。( 4分) ( 2)条件: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古典文化遗存丰厚;德意志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罗马教廷的精神控制与 经济掠夺;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程度较高,典型的君主专制激发了资产阶级的强烈反抗。( 6分) ( 3)基本观点:鼓励追求财富;主张适应现世生活,提倡个人奋斗;反对政府干预经济。( 3分)共同精神:人文主义。( 1分) ( 4)能结合材料和史实,言之成理即可。( 8分) 等

26、次 得分 观点 论证 表述 第一等 8分 观点正确,能辩证认识问题 史实准确,史论结合密切 思路清晰,表达确切 第二等 6分 论点基本正确,认识不够全面 史实基本准确,史论结合不够密切 有基本思路,表达不够确切 第三等 4分 论点不准确,认识模糊 未能结合史实,仅能罗列部分史实 缺乏条理性,表达欠通顺 试题分析:( 1)注意材料信息 “希腊人所处的地理位置易于吸收东方文化的成果 ”“城邦的出现并持久地存在,是促成希腊人取得非凡成就的第二个要素 ”“没有奴隶制,就没有希腊国家,就没有希腊的艺术和科学。 ”“希腊最幸运的,就是没有圣经 ”,然后归纳即可。 ( 2)注意分析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

27、动兴起的背景: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古典文化遗存丰厚;德意志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罗马教廷的精神控制与经济掠夺;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程度较高,典型的君主专制激发了资产阶级的强烈反抗。 ( 3)注意材料信息 “财富的日益增长是家庭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督教学说必须适应经济生活的需要,每一个基督徒都可以通过自己在现世的勤奋劳作与成功来证明自己是上帝的 “选民 ”。 ”“经济也存在一套自然法则,那就是供给与需求。当政府对经济行为干预最小之时,这些法则运行得最好。 ”,然后归纳即可。 ( 4)本问是开放式问题,结合材料和史实,言之成理即可 考点:西方人文主义 点评:从命题形式上看,本专题以

28、选择题为主,但材料题呈现有增加的趋势,尤其是把古代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 蒙运动联系起来考查。 3从命题角度上看,是把中西方古代人文主义思想横向比较,通过材料新情境的形式,考查学生的学科能力。与时政热点问题联系起来考查,也是近年来高考命题的新形式之一。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主张 “师夷长技以制夷 ”,同时又认为 “万里一朔,莫如中华 ”。据此可以认为魏源: A推动了东方国家对西方世界的了解 B引发了 19世纪 40年代中国社会学习西方的热潮 C开始关注西方世界的同时仍然抱持文化优越感 D在遭受西方列强侵略时不失民族气节 答案: C 试题分析: “万里一朔,莫如中华 ” 大意是说

29、世界都是萧条的,远远不如中国,说明魏源在关注世界的同时仍然没有完全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仍带有天朝上国的思想。因此选 C。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点评:本专题主要讲述的是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不断深入,最终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重点是近代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主张及其影响,难点是近代不同思想流派的比较。 这一首诗被誉为 “宗教改革的战歌 ”:上帝是我们的避难所,是我们的力量,是我们在患难中随时的帮助;恶魔盘踞世上,仍谋兴波作浪,猖狂狡猾异常 诗中 “恶魔 ”指当时统治欧洲的教皇等人,如何才能打 倒他们的权威呢?马丁 路德利用九十五条论纲阐述基督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

30、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 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B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D天主教势力在西欧各国荡然无存 答案: B 试题分析:马丁路德是否定罗马教廷,而不是否定基督教,路德教派还是宗教的范畴,所以他不可能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故 A不正确 ;路德罗马教会而不反上帝 ,C也不正确;他主张每个人都可以阅读圣经,就否定了罗马教廷的权威,肯定了人们的自由和 独立性,故选 B. 考点:宗教改革 点评:通过对新课改地区近三年高考试题来看,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中是考查的重点。主要涉及比较、分析理解、获取有效信息、评价应用等各方面能力,选择题和非选

31、择题兼有多以选择题形式为主;宗教改革部分主要考查马丁 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明太祖朱元璋读论语非常敬仰孔子,但读孟子就很厌恶孟子,曾经想把孟子的牌位搬出孔庙。孟子一书中哪一句话最可能招致明太祖对孟子的不满: A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 B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 C “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 D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体现等级秩序,符合封建统治者的要求; B 体现荀子的唯物思想,C体现道家的无为思想,与孟子无关; D符合题意,体现孟子的民本思想。 考点:儒家 点评:通过对新

32、课改地区近三年高考试题的分析可以看出,本单元主要考查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即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历程等基本知识,并直接或间接与现实问题或社会生活相联系,充分体现了历史学科教学的历史性、现实性和应用性等功能。从高考命题来看,题型多样,材料呈现形式新颖,情境化趋势很强。 “萧何定法律,明白又整齐;曹参接任后,遵守不偏离。施政贵清静,百姓心欢喜。 ”史称 “萧规曹随 ”,比喻按照前任的成规办事。反映的汉代当时的主要政治统治思想是: A儒家的 “仁政 ”思想 B法家的法治思想 C墨家的 “兼爱 ”思想 D道家的黄老之学 答案: D 试题分析:萧何和曹参都是汉高祖刘邦的重臣,萧何创立了汉初的一整套制度。

33、萧何死后,曹参在朝廷任相国三年,主张 “清静无为 ”的执政理念,遵照萧何制定好的法规治理国家,使西汉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日渐提高。史称“萧规曹随 ”, “清静无为 ”的执政理念符合道家的黄老之学,因此选 D. 考点:诸子百家 点评:本专题复习时要关注 “百家争鸣 ”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和历史意义,诸子百家重要派别的思想主张。 史记云: “诸吕作乱,日蚀、昼晦。吴楚七国叛逆,彗星现,天狗过梁野。 ”上述记载: 反映 了董仲舒的思想观念 给后人留下了研究天文学的宝贵资料 体现了迷信对封建史学的影响 具有科学精神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 “天人感应 ”思想的理解。

34、题干中诸吕作乱,出现日食,七国之乱,出现慧星和月食,这体现了董仲舒的 “天人感应 ”思想。史记中的这些记载 ,体现了 “天人感应 ”思想对史学家的影响,也从客观上反映了当时慧星出现的史实,对后人研究天文学留下了宝贵的资料。故选 D项。虽然记载体现了 “天人感应 ”的思想,但基本史实是可信的,所以 是错误的。因此选 C 考点:儒家 点评:注意分析,汉代董仲舒的 “天人合一 ”和 “天人感应 ”学说,纯属唯心主义,无稽之谈;但是发挥 “仁政 ”思想,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减轻农民负担,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推动经济发展,是积极可取的。 秦朝实行的 “焚书坑儒 ”,西汉实行的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35、两者的根本着眼点是: A压制知识分子 B区分对待古代文化 C完善法制机制 D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帝王思想文化上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秦始皇实行 “焚书坑儒 ”、汉武帝推行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明朝的 “八股取士 ”以及清朝大兴 “文字狱 ”都是以思想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 ,推行文化专制主义 ,加强了君主专制,故 D正确。 考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 点评:注意规律总结,统治者对思想文化的态度主要是看是否适应巩固统治的需要。 直至今天,在我国许多地方尤其是农村重男轻女的观念还相当严重。许多父母消极对待女儿的教育、医疗问题,溺杀女婴的惨景时有发生,造成近年来

36、我国女孩的死亡率比男孩高的后果(自然情况 下,男孩的死亡率要比女孩高)。而早在 400多年前我国就有一位思想家提出了男女平等观点的,他是: A顾炎武 B黄宗羲 C王夫之 D李贽 答案: D 试题分析:题干中的距今 400年提醒大家的是明朝后期,而李贽恰是明朝后期反封建思想的先驱,提出了反对空洞的理学,提倡男女平等的思想。因此选 D。 考点:李贽 点评:注意掌握李贽和黄宗羲等三大思想家的进步主张,探究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的主张形成的原因和作用。 “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A格物致知 B尊崇道统 C心外无理 D经世致用 答案: D 试题分析:题目材料为顾炎武文章

37、 “君子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 ”意思是大丈夫之所以学习的原因,是为了明白事理,为了济世救民。如果只是为了吟诗作赋,玩文字游戏,那就成了所谓的雕虫小技,又有什么用处呢?这体现了经世致用的思想,所以选 D。 考点:经世致用 点评:从高考考查内容上说,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的主张及影响是考查的重点之一。从考查的能力要求上说,注重考查考生理解材料、分析问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解决问题的能力,凸显历史事件中共性的提升与个性的 1922年胡适列举了他心目中 “中国当今十二位大人物 ”,其中将康有为、梁启超、蔡元培、陈独秀列为一组。这些人物具有的共同特

38、征是: A要求实行变法救亡图存 B其思想对知识界影响重大 C倡导实行民主与科学 D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康有为、梁启超属于近代维新派,蔡元培、陈独秀属 于新文化运动;AD符合康梁维新变法, C符合新文化运动; B是共同特征,他们都掀起了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因此选 B。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点评:对于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应突出一个主线,就是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的渐进过程。抓住三大特征:一是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题是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相联、启蒙和救亡相联,体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二是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是一个由浅入

39、深、由表及里、由 “器物 ”到 “制度 ”再到 “思想文化 ”不断深化的历程;三是中国人民对西方文化的 认识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如新思想的萌发、洋务运动)到主动选择(如辛亥革命)的过程,最终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2005年 10月 12日,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飞船再次飞上太空。将 “神六 ”成功送入太空所用的火箭是长征 2号 F火箭,现在的火箭与中国早期的 “火箭 ”相比虽然相去甚远,但原理却是一样的。如果你要查找火箭作为火药武器的最早记录应该翻阅: A史记 B汉书 C唐书 D清史稿 答案: C 试题分析:唐末,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因此要查

40、找火箭作为火药武器的最早记录应该翻阅唐书。答案:为 C. 考点:中国古代科技 点评:复习中国古代科技时,突出把握四大发明的发明演变历程及影响,联系近代西方科技分析比较,突出中国古代科技具有重实用轻探究的特点。 元杂剧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以下关于元杂剧产生原因的推测,正确的是: A戏曲界 “徽汉合流 ”的局面带动了元杂剧的产生 B流传甚广的昆曲促成了元杂剧的出现 C “同光十三绝 ”等着名艺人的出现 D “瓦肆 ”之类娱乐场所和知识分子科考无望而致 答 案: D 试题分析: ABC都是与京剧有关,与元杂剧不符; D符合题意, “瓦肆 ”之类娱乐场所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扩大,元

41、朝实行民族压迫政策,汉人知识分子科考无望,转而从事戏曲创作,因此选 D。 考点:古代戏曲艺术 点评:复习中国古代文化时可以利用表格法梳理文学、书画、戏曲艺术的成就及发展脉络,归纳其发展的阶段特征,结合时代背景,形成知识结构。 宋朝时一次宫廷画院考试,以 “野水无人渡 ,孤舟尽日横 ”为题。应试画作多为岸边泊着一条空船 ,船边蜷着一只鹭鸶 ,或船篷上栖着一只乌鸦。而获得第一名的画卷上,画的是一个船夫悠闲地躺在船尾 ,独自吹笛。这反映了宋代绘画注重: A山水景物 B真实情景 C情趣意境 D人物形象 答案: C 试题分析:宋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 ,文人画强调表现个性 ,讲究借物抒情

42、,追求神韵意趣 ,最能反映文人画风貌的是写意画 .因此选 C。 考点:中国古代绘画 点评:复习本专题时注意三方面问题:一是一定的社会文化是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在给人以美的感受的同时,也浓缩着历史的精华,反映着历史的脉动和时代的风貌;二是 对相关文艺作品的欣赏,要抓住它所反映的时代特征;三是结合文学、书画等相关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剪纸、年画等民间艺术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这些民间艺术的题材多样,内容丰富,尤以反映现实生活、时事风俗、历史故事等题材为特长,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民间文化的繁荣主要反映出: A明清时期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B封建政府对民间艺术的扶持 C文人对民间文化

43、的推广 D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答案: A 试题分析:民间艺术的发展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因为只有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才有剪纸、年画等艺术形式的商品市场,才能使之发展到鼎盛。 BC 无从体现; D错在 “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的说法,因此选 A。 考点:中国古代绘画 点评:对于文学艺术,重点掌握书法、绘画、文学、戏曲的成就,注意理解文学艺术成就与政治、经济的内在联系,理解艺术形式发展变化的社会背景,认识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 老师介绍下边这幅古意盎然的书法艺术,内容以词的形式描述作者的心情,并要同学讨论其可能的时代。请问何人的说法较为正确: A这是甲 骨文,但商代以后不用,这应当是

44、商代的作品 B这是汉代的隶书,商代也没有纸张,这应当是汉代的作品 C这是汉代的隶书,但汉代没有发展出词的文学形式,这应当是宋代的作品 D这是甲骨文,但宋代对甲骨文并没有认识,这应当是民国初年的作品 答案: D 试题分析:图中的文字应是甲骨文,隶书产生于秦,字形扁方,上下收紧,左右舒展,而甲骨文是在民国初年时才被发现。据此符合所说的是 D项 “这是甲骨文,但宋代对甲骨文并没有认识,这应当是民国初年的作品 ”。 考点:中国古代书法艺术 点评:注意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 ,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古希腊智者学派什么理论的出现,表明人类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自身所属社会的审判者,人有资格

45、、有力量也有权利重新规范自己的生活,这是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开始: A水是万物的本原 B感觉即知识 C人是万物的尺度 D知识即美德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西方人文精神的开始。智者学派兴起被认为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其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提出 “人是万物的尺度 ”,强调人的价值。A与人文精神不符; B没有这种说法; D出自苏格拉底。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 点评:要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西方早期人文精神的内涵 有人说: “古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中国什么都不禁,独禁本能。 ”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你可以

46、找到能论证这一做法的论据是: A “人文主义 ”, “民贵君轻 ” B “因信称义 ”, “天人感应 ” C “人文主义 ”, “存天理,灭人欲 ” D “因信称义 ”, “致良知 ”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东西方如何对待人性态度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西方的 “人文主义 ”是肯定人的价值、人的尊严, 东方的 “民贵君轻 ”强调的是民本思想;西方宗教改革提倡 “因信称义 ”是人有信仰的自由权利,东方 “天人感应 ”学说强调的是人与自然是相互沟通、和谐相处的关系;中国的理学家提出的 “存天理 灭人欲 ”强调的是压抑人性、维护封建等级,为专制统治服务;东方的理学家提出的

47、 “致良知 ”是强调人内心的自省,故同时符合西方“不禁人的本能 ”、中国 “独禁本能 ”要求的是 C。 考点:东西方古代思想 点评:复习本单元首先要理解人文主义的含义;其次要掌握人文主义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和特点,特别是代表人物的思想主张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再次,把同一 历史时期的中西方思想进行对比,总结两种思想的异同,并分析产生不同的根源。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摆脱隔绝状况,逐步踏上蜕变与新生的近代思想文化历程。如何向西方学习,向西方学习什么成为近代思想家讨论的焦点。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之学者,必先通经以明我中国先圣先师立教之旨,考史以识我中国历代之治乱、九州之风土,涉猎子、集以通我中国之学术文章,然后择西学之可以补吾阙者用之。 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 张之洞劝学篇 材料二 夫西人立国,自有本末,虽礼乐教化,远逊中华,然驯致富强,俱有体用。育才于学堂,议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大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 1884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