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2013学年重庆市重庆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孟子 告子记载: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 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这段材料反映的是 A西周初期的分封制 B西周末期王室衰微 C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D战国时期群雄并立 答案: A 试题分析:材料大意是周天子能对不朝的诸侯贬爵、削地、讨伐,说明王室力量很强,只有在西周初才有这个能力。因此选 A. 考点:分封制 点评:从近几年高考对分封制的考察,无论是考察分封制度的概念,还是考察分封制度的内容与影响都从不同角度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材料或者生动的历史场景,考察学生
2、在新问题情景下对历史知识的运用。 古代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评价雅典的民主政治时曾说: “将同等的社会权利赋予其他所有人,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在政府中担任职务,从而开始实行由多数人统治的民主制。 ”这表明雅典的民主政治 A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 B体现了民主、平等的理念 C实现了所有人的民主平等 D是最完美无缺的政治制度 答案: B 试题分析:雅典民主是公民的民主,经过改革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特权,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雅典民主也有其历史局限性。它与现代民主不同,仅仅是对公民群体而言,而那些没有公民权的居民,例如外邦移民、奴隶和他国公民,都没有民主的权 考点:雅典民主政治 点评:雅典民主政治是高考的高频点之一
3、 ,要关注雅典的民主政治形成的历史条件、演变过程、主要内容、历史影响和局限性。 雅典公民克里斯提安,去参加公民大会。他带了妻子、奴隶和未成年的孩子,谁可以参加大会 A克里斯提安 B妻子 C奴隶 D未成年的孩子 答案: A 试题分析 :雅典民主制度的民主范围非常有限,而且维护的是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地位和利益。雅典民主政治实质上是少数男性公民的奴隶主专政,广大的奴隶、外邦移民和妇女根本没有政治权利。因此选 A 考点:雅典民主政治 点评:关于雅典民主政治,要关注 梭伦改革的内容、影响; 克利斯提尼改革的内容、影响; 伯里克利时代的雅典民主政治; 雅典民主政治的得与失。 狄摩西尼指出: “植根于每个人(
4、雅典公民)心底的原则是:人生来不仅属于父母,而且属于国家 倘若他视自己为国家的儿女,便会自愿赴死,而不愿看到国家沦为附庸。如果国家处于被奴役的地位 ,他会感到蒙受的耻辱比死亡更可怕。 ”导致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A雅典公民普遍都好战 B民主政治激发了公民的爱国热情 C雅典文化中的尚武精神 D所有雅典公民的品德都很高尚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 “倘若他视自己为国家的儿女 便会志愿赴死 而不愿看到国家沦为附庸。如国家处于被奴役的地位 他会感到蒙受的耻辱比死亡更可怕 ”可知 B项符合题意,强调公民的爱国热情和公民意识。因此选 B。 考点:雅典民主政治 点评:雅典民主制的特征 提示: (1)主权在民
5、、轮番而治 雅典民主制是小国寡民的民主制。享有民主权利的公民不过四五万人,而且均为成年男子。 雅典民主制是直接民主制,其本质是主权在民。雅典在国家结构上,实行公民大会制度和陪审法庭制度,雅典政治向全体公民开放,表现为 “轮番而治 ”,除十将军外,所有官职不受财富和门第的限制。 (2)权力制约:这种权力制约主要是城邦的公民集体对官吏的监督和制约。五百人会议受到公民大会,也受到由人民直接广泛参与的陪审法庭的制约。 “陶片放逐法 ”也是权力制约的民主形式。 (3)公民意识:由于任用官职不再受财产和门第的限制,人人皆可以为政,统一的 公民集体形成了。城邦至上、政治为本,成为雅典人的共识。 (4)法律至
6、上。雅典严格实行法治,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雅典人视宪法为最高法律,神圣不可侵犯。 乌尔比安的论告示中记载: “如果洗衣人收到了一件交付清洗的衣服。而老鼠将衣服咬坏了,那么,洗衣人要对此依照承揽之诉承担责任。 ”这一案例体现的罗马法原则是 A重视证据 B公平公正 C契约至上 D维护贵族利益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 “洗衣人要对此依照承揽之诉承担责任 ”和所学史实罗马法注重契约关系 ,保护私有财产。因此选 C。 考点:罗马法 点评:关于罗马法要关注 罗马习惯法; 十二铜表法的颁布及意义; 从公民法到万民法; 自然法精神; 罗马法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 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
7、价值。 “宁可让坏人逍遥法外,也不可冤枉一个好人。 ”这反映了罗马法的 A无罪推定原则 B人人平等原则 C不告不理原则 D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原则 答案: A 试题分析: “宁可让坏人逍遥法外,也不可冤枉一个好人。 ”体现重视证据、无罪推定原则,简单地说是指任何人在未经证实和判决有罪之前,应视其无罪。因此选 A 考点:古代西方政治文明 点评:罗马法为什么能成为影响深远的法律体系? 第一、罗马法在发展过程中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不断修正、完善,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第二、罗马帝国疆域辽阔,最强盛的时候地跨三洲,被征服的国家和地区都无一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先进罗马法的影响。 第三、罗马法的发展是罗马统治者重视
8、法学、尊重法学家的结果。 第四、罗马法本身的系统性逻辑性很强,法理精深,有利于它的发展和传播。 第五、所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准备各写一篇关于古希腊罗马的论文,他们采用了不 同的研究方法,其中步骤比较合理,论证比较严谨的是 第一步 第二步 甲 提出雅典民主是多数人民主的观点 寻找到伯利克里的同样言论作证据 乙 提出雅典民主是最完美的制度的观点 寻找到当时用于投票的陶片作证据 丙 查阅到十二铜表法的原文 得出当时已产生成文法的结论 丁 查阅到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具体内容 得出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成文法的结论 A甲 B乙 C丙 D
9、丁 答案: C 试题分析: A不对,伯利克里的同样言论可能带有主观色彩; B不对,雅典民主是最完美的制度表述绝对化; D不对,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之前,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因此选 C. 考点:古代西方政治文明 点评:古代西方政治文明重点是古代雅典民主制的内容、特点与作用,罗马法的内容、特征与作用。复习中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重点问题:古希腊民主形成的条件及历史意义;古罗马法制的演变及影响;比较中西方早期政治差异及原因。 有学者这样评价某国政治制度演进: “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俱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温和中包
10、含着刚健,渐进中累积着大步。 ”他评价的是 A英国君主立宪制 B德国君主立宪制 C美国总统共和制 D法国共和制 答案: A 试题分析:英国通过不流血的光荣革命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后,于 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确定了君主立宪政体,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君主立宪政体不断得到完善。因此选 A。 考点:近代西方政治制度 点评:本专题重点是英国君主 立宪制的确立与特点,美国 1787年宪法及美国民主共和制的内容、特点,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及其政体特点。 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勋爵 “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 ”的观点普遍被西方思想家政治家所认同,为避免 “绝对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 ”,西方政治家们大都采
11、取的措施是 A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制 B消灭私有制,实现社会平等 C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实行分权制衡 答案: D 试题分析: A说法绝对化,近代一些西方国家以英国为代表,保留君主制,建立君主立宪制; BC与新中国有关; D符合题意,实行分权制衡就是为 了防止权力过于集中,避免腐败或暴政。 考点:近代西方政治制度 点评:估计 2013年命题,仍侧重对英美法德四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的过程、宪法的内容及代议制特点的命题考查。命题可能会在美国 1787年宪法的特点、德国君主代议制的特征等方面重点考查,特别是对四国代议制的特殊性方面分析比较的考查,注重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875年法国国
12、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此宪法体现法国政权的特点包括 体现了分权的原则 实行民主共和政体 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保留君主制度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组合式选择题,从选项结构看, 排除一项即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标志法国最终确立共和政体, 错误,因此选 C。 考点:近代西方政治制度 点评:本专题的英美法三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和现象、英美法德四国宪法的内容及代议制的特点等是高考命题的高频点。题型以选择题为主,非选择题命题与其他专题链接进行考查,且有增加的趋势。 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认为:美国联邦制是 “为了把因国家之大而产生的好处和因国家之小
13、而产生的好处结合起来 ”。对作者观点理解最 全面的是 A联邦制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力 B三权分立实现了分权制衡 C地方各州自治权力不断增强 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结合 答案: D 试题分析: 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各州有一定的自治权。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因此选 D。 考点:近代西方政治制度 点评:程度型选择题也叫最佳选择题,其结构是几个备选项与题干之间都有不同程度的内在联系、并列关系、包含关系,其备选项的内容一般不是完全错误的,而是含有合理的因素,解题时要区分 “程度 ”之间的差异。 1989年,美国国会通过反亵渎国旗法,将焚烧国旗定
14、为非法,布什政府对此表示支持。可仅仅隔了数小时,国会大厦门口就有人开始焚烧国旗。数月后,联邦最高法院宣布,反亵渎国旗法因违宪而作废,裁决书中竟然宣称: “美国国旗代表的权力之一,就是焚烧它的权利。这说明了 A联邦最高法院部分法官可能缺乏爱国精神 B联邦最高法院有权宣布法律不合宪法 C美国政府及国会与最高法院缺乏沟通 D联邦最高法院地位高于美国国会 答案: B 试题分析:美国将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总统掌握行政权,国会由参议院 和众议院组成,掌握立法权,而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有权宣布法律不合宪法,因此选 B 考点:近代西方政治制度 点评:关于美国政治制度 ,要掌握美国 1787年宪
15、法的主要内容、原则和评价以及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托马斯 潘恩在常识中告诫民众: “君主政体意味着我们自身的堕落和失势,同样地,被人当作权利来争夺的世袭,则是对我们子孙的侮辱和欺骗。 ”以下实践最能体现潘恩学说的是 A邦联制 B联邦制 C共和制 D君主立宪制 答案: C 试题分析: “君主政体意味着我们自身的堕落和失势 ”说明托马斯 潘恩反对君主制,而美国建国后,没有采取君主立宪政体,而是民主共和政体,因此选 C。 考点:近代西方政治制度 点评:通过对新课改地区近三年高考试题的研究分析可以看出,本单元是高考命题的重点专题。本单元主要考查雅典
16、民主政治的内容、特征,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特征,美国共和制的确立与特点、 1787年宪法的内容与作用,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及政体特点,法国共和制的确立历程等。相对而言,较多地侧重考查古代雅典的民主制度、近代英美两国的政治制度,德意志帝国的代议制 虽然从形式上看也属于民主制,但与其他国家差别很大,也往往会成为重要的命题区域,对此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复习时要注意冷点热处理。此外,在复习本单元时应注意联系我国的近现代民主政治和当今社会热点问题,认识人类政治文明的统一性、连续性和多样性。 “美国总统威尔逊本是国联的发起人和积极的鼓吹者,但是 参议院拒不批准凡尔赛和约。结果,美国没有加入国联。 ”这体
17、现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是 A分权制衡原则 B民主原则 C联邦制原则 D中央集权原则 答案: A 试题分析:美国将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 分,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掌握立法权。三者独立平等,但互相制约,以防止专制的出现,这充分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材料正反映了总统和议会间 “分权制衡原则 ”。 考点:近代西方政治制度 点评:英、美、法、德四国都建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但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其政体各不相同,且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学习中注意从国家政体、国家元首及产生方式、国家元首地位、政府首脑和政府产生方式、国家权力中心、议会权力、政府与议会的关系等方面分析比较其异同,分析其特色。 在遥远
18、的古代,雅典和中国都创造了高度发达的文明。关于这两种文明在梭伦和秦 始皇时期治国方略上的不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民主制度与君主专制 B代议制与分封制 C公民大会与三公九卿 D政事共商与皇权至上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否定型选择题 , B说法不对 ,雅典民主政治属于直接民主而非代议制间接民主 ;秦始皇时期废除分封制 ,全面推行郡县制 ,因此选 B。 考点:雅典民主政治 点评: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近三年来,高考对本专题的考查主要侧重于基础知识。从题型上看,以选择题为主。 2从命题角度上看,主要是把雅典的民主政治和罗马的法制建设与西方近代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相联系,考查西方政治文明发展
19、史;将雅典的民主政治与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进行对比、分析形成两种不同文明的原因,说明古代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下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示意图,最适合作为其标题的是 A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B典型的民主政治制度 C多样性的政治文明 D中外古代政治制度的比较 答案: C 试题分析:第一幅图反映的是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第二幅图反映的是古希腊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第三幅图反映的是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反映了政治文明的的多样性,因此选 C 考点:中外政治制度 点评:复习中外政治制度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重点问题:古希腊民主形成的条件及历史意义;古罗马法制的演变及影响;比较中西方早期政治差异及原因;比较
20、英、法、美、德四国政体,概括各自特点,并作出客观评价;思考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确立、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启示。 魏源在海国图志 大西洋英吉利国中介绍 “设有用兵和战之事,虽国王裁夺,亦必 由巴厘满议允。国王行事有失,将承行之人交巴厘满议罚。 ”材料中的 “巴厘满 ”是该国某一机构的音译词。这一机构是 A内阁 B议会 C首相 D最高法院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英国政治制度的理解能力,依据材料中的信息,国家大事最终需要巴厘满议允,这是英国议会的职能。因此选 B 考点:近代西方政治制度制 点评:相对而言,本专题较多地侧重考查近代英美两国的政治制度,德意志帝国的代议制虽然从形式上看也属于民主制
21、,但与其他国家差别很大,也往往会成为重要的命题区域,对此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此外,在复习本单元时应注意联系我国的近现代民主政治和当今社会热点问题,认识人类政治文明的统一性、连续性和多样性。 春秋时赵简子说 “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 ”。这表明春秋时 A郡县制普遍建立 B世卿世禄制受到冲击 C宗法制得到加强 D田地广阔,百姓富足 答案: B 试题分析: CD在题干中无从体现; A郡县制普 遍建立应该是在秦统一之后;注意材料时间 “春秋时期 ”,郡县制初步建立,官员由国君任免,而非世袭,世卿世禄制受到冲击,因此选 B. 考点:郡县制 点评: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高考命题的重点之一
22、,复习时要注意对历史概念内涵、外延的把握,要特别突出对分封制、宗法制、郡县制、三省六部制、行省制、科举制等历史概念的分析理解,应从概念制度的前因后果、发展过程、历史特点等方面准确理解和全面把握。 秦灭六国实现统一具有划时代意义,最主要是因为 A创建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B焚书坑儒统一了思想 C将西南、岭南等地纳入中原版图 D为汉朝的稳定奠定基础 答案: A 试题分析:公元前 221年,秦王嬴政结束了春秋战国分裂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 秦朝。 对秦朝:疆域初步奠定;巩固统一,中华民族逐步形成。 对后世: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
23、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因此 BC是 A的表现之一; D的表述片面化,因此选 A。 考点:秦的统一 点评:程度型选择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基本概念的准确理解和辩证思维的能力。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题干中明确提出了 程度型的要求,如包含有 “最 ”、 “根本 ”、 “全面 ”、 “决定性 ”、 “直接 ”等词语。二是题干与备选项之间有内在联系,一般是论点和论据的关系,也有说明与被说明、解释与被解释的关系。 始皇曰: “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为此秦始皇 A焚书坑儒 B推行郡县制 C攻打匈奴 D修筑长城 答案: B 试题分析:
24、本题为材料式题。秦始皇所说就是春秋战国时诸侯割据问题,而这是分封制造成的问题。他为此采取的办法就是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办法就是实行郡县制 ,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命。因此选 B。 考点:郡县制 点评:郡县制与分封制有何异同点。 ( 1)共同点: 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 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地方行政制度; 都曾在维护国家统一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在中央管理地方制度方面,郡县制是对分封制的否定和创新。 ( 2)不同点: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中央对地方的制约关系及其地方的权力的大小。 具体表现在: 分封制是宗法制相联系的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郡县制是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的, 是按地域划分。
25、分封的诸候王位世袭,并拥有封地;郡县的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调迁,官吏只有俸禄,没有封地。 诸候国拥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郡县制是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中国古代官吏的选拔经历了 “世袭制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的过程。下列说法与 “科举制 ”相一致的是 A “世胄嗫高位,英雄沉下僚 ” B “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 C “立嫡以长不以贤 ” D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是 指九品中正制; C是指嫡长子继承制; D是指察举制; B是指科举制,选官的范围扩大。不仅为庶族地
26、主进入仕途开辟了道路,扩大了统治基础,而且大大提高了官吏的文化素质。同时科举制作为一种封建的选士任官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选贤任能的公平竞争性。因此选 B。 考点:科举制 点评:科举制是高考的高频考点之一,科举制不但要认真掌握此知识点,还要注意与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宋代科举制、明清科举制进行归纳总结。 钱穆在中国历史政治得失一书中说: “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 ”以下各项表述中,最能体现钱穆这一观 点的是 A秦始皇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B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 C清朝雍正帝设立军机处 D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掌握大权 答案: C 试题分析: “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
27、的权,总是逐步降。 ”最能体现钱穆这一观点的是皇权达到顶峰,清朝雍正帝设立军机处,标志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君主专制空前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巩固。因此选 C。 考点:军机处 点评: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发展演变过程 初步形成: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废分封,行县制,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正式建立:秦统一后,为巩固统治,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皇帝制 (确立皇权至高无上 )、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确立中央到地方的行政机构 ),颁布秦律;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巩固: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解决王国问题;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28、 ;实行刺史制度。 完善: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创立和完善科举制,扩大了官吏来源。 加强:在中央,北宋集中军权,设三衙统领禁军并与枢密院互相牵制;立更戍法;设 参知政事 (副相 )、枢密院、三司使分割宰相的政、军、财权。在地方,派文官作知州与州通判互相牵制;在各路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司法人员。通过以上措施,皇帝掌握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军事、行政、财政和司法等大权,铲除了封建藩镇割据的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 新发展:元朝健全了中央官制,设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
29、。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空前强化:明初,废丞相,权分六部;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分离统兵权和调兵权;制定大明律,设厂卫特 务机构;八股取士;地方实行三司分权。清朝增设军机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大兴文字狱。 某中学开展以 “古代中国政治 ”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拟定了下列论文题目,其中有明显错误的是 A浅谈秦始皇与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B试论内外朝格局的形成与皇权的加强 C三省六部制与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 D简析清代皇帝与丞相的关系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否定式选择题, D表述错误,因为明太祖时期废除丞相制度,君权与相权的矛盾解决,因此清代不曾设置过丞相,答案:为 D。 考点:中
30、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点评:复习中国古代政治文明中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重点问题:从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历史影响;归纳北宋初期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比较明清时期的中国和当时西方政治状况,分析不同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比较不同时期中央制度、地方制度的异同,归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趋势;评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等内容。 鸦片战争后签定了中英南京条约,在该条约的各项条款中,最能体现英国发动战争的本质意图的是 A割占香港岛 B赔款 2100万银元 C领事裁判权 D五口通商 答案: D 试题分析:受工业革命的影响,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以打开中国市
31、场,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使东南沿海门户大开,损害了中国的贸易主权,便利了英国对华的商品输出,因此选 D。 考点:鸦片战争 点评: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是在列强入侵和世界革命形势影响下进行的,所以复习时应注意联系当时的世界历史背景,也可以联系必修 2中的 “工业革命的影响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和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必修 3中的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选修 2“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 ”等内容。 1861年,维克多 雨果在给朋友的信中怒斥火烧圆明园的罪行: “在我们眼中,中国人是野蛮人,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 ”信中的
32、“文明人 ”指 A英国军队 B法国军队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答案: C 试题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1860年英法联军接连攻陷天津、北京,洗劫并焚毁圆明园,与清政府签北京条约,战争结束。因此选 C。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点评: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本讲内容近年在多个地区的多套试卷中多以选择题形式考 查, 2009年海南卷对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兽首中的兔首、鼠的拍卖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 2010年全国课标卷关于甲午战争丰岛战役的描述、江苏卷甲午战争中威海卫战役形势图从不同角度考查甲午中日战争。 2011年福建卷引用林则徐给道光皇帝的奏稿的材料,考查鸦片战争的背景,北京卷和
33、全国课标卷分别通过漫画和材料形式考查八国联军侵华。 2011年的上海卷和海南卷都出了相关的主观题。 22013年命题趋势。从命题角度看,本讲的命题将会立足基础,突出主干,命题多会运用新情境、新材料设计考查问题。从题型看,多以选择题为主,非选择题多是链 接性考查。从内容看,主要考查考生对列强侵华中重大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背景、特点及其影响等方面的理解。 鸦片战争中,一些清朝官员看到英舰不用帆桨也能行驶自如,认为 “英人使用妖术 ”,于是请来法师助阵破敌。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A英国的军事力量远远超过清朝 B部分官员闭目塞听,愚昧无知 C清政府动员各界力量参加抗英 D清军将领采取积极抵抗的政策 答案
34、: B 试题分析: “认为 “英人使用妖术 ”,于是请来法师助阵破敌 ”说明清朝官员当时迷信思想严重,愚昧无知, ACD都在材料中无从体现,因此选 B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点评:复习本专题时应把握两条基本线索:一是列强的侵略,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及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历程;二是围绕反侵略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展开的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探索历程。 1838年 9月林则徐的奏折写到 “盖以衙门中吸食最多,如幕友、官亲、长随、书办、差役,嗜鸦片者十之八九,皆力能包庇贩卖之人,若不从此严起,彼正欲卖烟者为之源源接济,安肯破获以断来路?是以开馆应拟绞罪,
35、律例早有明条,而历年未闻绞过一人,办过一案,几使例同虚设,其为包庇可 知 ”。由此可见,林则徐认为禁烟的关键是 A整顿吏治 B禁止吸食 C严惩贩卖 D断绝外贸 答案: A 试题分析: “律例早有明条,而历年未闻绞过一人,办过一案,几使例同虚设,其为包庇可知 “说明林则徐认为鸦片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在于吏治腐败,官员纵容鸦片走私,因此选 A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点评:材料型选择题【解题技法】 (1)一般采用信息推断法:读懂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结合教材知识迁移分析。对四个选项进行分析比较,排除与材料明显不符的选项或结论正确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的选项 。 (2)注意细
36、节:有时材料太长,观点隐藏在后半部分,需要完整阅读;有时设问为否定式,需要标记设问关键词;常见的名词在材料中有特定含义;注意材料中时空限制和材料出处。 1853 年定都天京后,杨秀清发布待百姓条例,其中规定 “铺店照常买卖,但本利皆归天王,不许百姓使用。 ”这一政策 A促进了农工商业的发展 B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C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D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答案: D 试题分析: ”铺店照常买卖,但本利皆归天王,不许百姓使用 ”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的方案 ,违背社会发展规律 ,难以调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因此选 D。 考点:太平天国 点评: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纵观近
37、几年年高考命题,高频考点主要体现在太平天国运动中拜上帝教理论、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内容及其评价,考查形式主要以选择题为主。 太平天国十分强调 “正名 ”。幼学诗以朝廷、君道、臣道、家道、父道、母道、子道、媳道为题,规定了每个人的行为准则和伦理规范。如 “朝廷 ”诗即云: “天朝严肃地,咫尺凛天威,生杀由天子,诸官莫得违。 ”天父诗则云:“只有媳错无爷错,只有婶错无哥错。只有人错无天错,只有臣 错无主错。 ”上述材料表明 A太平天国比清朝统治更加黑暗腐朽 B太平天国坚决反对封建传统道德 C太平天国有机糅合了儒家大同思想和基督教教义 D太平天国缺乏科学的革命理论指导 答案: D 试题分析: “只
38、有媳错无爷错,只有婶错无哥错。只有人错无天错,只有臣错无主错。 ”“天朝严肃地,咫尺凛天威,生杀由天子,诸官莫得违。 ”表明太平天国领导人仍然没有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提不出科学的革命理论,因此选 D。 考点:太平天国 点评:农民阶级是小生产者的代表,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不可避免地具有落后性、分散性、自私性等特点。他们没有先进的革命纲领和科学理论的指导。因而,农民阶级虽然是近代民主革命的主力,但不能领导革命取得成功。 “在耶稣之下,太平天国的首义诸王一夜之间都成了上帝的众子,并按照各自的行序分别对应天象:洪秀全为日,杨秀清为风,萧朝贵为雨,冯云山为云,韦昌辉为雷,石达开为电。 ”这实质上反映
39、了太平天国 A宣扬人人生而平等思想 B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C借助神权重建等级秩序 D增强核心领导层凝聚力 答案: C 试题分 析:本题考查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关键信息:上帝众子、按照各自的行序分别对应天象,说明太平天国没有先进的革命纲领和科学理论的指导。ABD说法都错误的,因此选 C。 考点:太平天国 点评:材料型选择题就是以文献、图表等材料为载体而设计出来的选择题。试题选材广泛,设置新情景、新问题,以考查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和利用信息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材料的类型分有:文字型材料和图表型材料。从材料在试题中的位置来划分有:一是题干上引入一些材料,根据材料创设新情景,并根据材料设置备选项;
40、二是以材料作为备选项,根据材料内容与题干 要求对比进行选择。 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礼记 材料二 (西汉时期)一个青年跑进大学求学,毕业后,派到地方服务。待服务地方行政有了政绩,再经长官察选到中央,又须经过中央一番规定的考试,然后才始正式入仕。那是当时入仕从政的唯一正途,政府的一切官吏,几乎全由此项途径出身。这样的政府,我们再也不能叫它做贵族政府 我们只能叫它做读书人的政府,或称士人政府。 钱穆中国历史政治得失 材料三 唐人沈既济说: “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父教其子,兄教其弟,
41、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资身奉家,各得其足。是以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闻天下,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咸出于是。 ” 引自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 ( 1)材料一表明先秦时期人才选拔的标准是什么?( 2分) ( 2)材料二描述的选官制度是什么?为什么 “这样的政府,我们再也不能叫它做贵族政府 ”?( 6分) (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科举制的影响。( 8分) 答案:)血缘、门第 .( 2分) ( 2)察举制 (2 分 )。原因 :通过太学求学、政府考核 ,取代了贵族世袭为官。 (4 分 ) ( 3)影响:科举制
42、成为官员走向仕途的主要途径;形成了崇尚读书的风气;扩大了统治基础,有利于社会公平;为官僚队伍提供了高素质人才。( 8分) 试题分析: (1)公、卿是古代高级官吏的称呼。世卿就是天子或诸侯国君之下的贵族,世世代代、父死子继,连任卿这样的高官。禄是官吏所得的财物,世禄就是官吏们世世代代、父死子继,享有所封的土地及其赋税收入。有了这种制度上的保障,一般的赏罚对当时的公、卿利益触动不大 。材料反映的正是这一特点。 ( 2) “待服务地方行政有了政绩,再经长官察选到中央 ”联系汉代实行察举制,地方自下而上推荐人才的制度;原因 :通过太学求学、政府考核 ,取代了贵族世袭为官。 ( 3)注意科举制的影响:
43、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选贤任能的公平竞争; 科举取仕,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这一制度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考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点 评: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具体内容是历年高考的热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规律、不同时代不同选官制度与当时的社会背景之间的联系,这是高考的冷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典的法庭不设法官,只设主持官,负责组织审判并维持法庭的秩序,判决的权力则在陪审团。陪审团成员从公民群体中抽签产生。其例为
44、:每年初公民自愿报名 而后抽签从自愿者中挑选出六千人,作为当年陪审团成员。如遇有法庭开庭之日,城邦官员事先根据案件大小确定审判每桩案件所需陪审团规模,从五到二千人不等,然后从六千名陪审团成员中抽签选出当日所需陪审员总 人数。开庭之前,再以抽签的方式将这些陪审员分配到不同的法庭,审理不同的案件。 苏格拉底之死 材料二 1832年,英国选民从人口总数的大约 2%增加到 3.3%,但工人阶级被排斥在外。 1836年后,工人阶级为争取选举权掀起了宪章运动。 1866年后,英国通过两次议会改革,至 1885年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普选权。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妇女为争取选举权展开了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
45、已实现全民普选。 钱乘旦英国通史 材料三 英国、德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比较 英国 德国 国家元首名称 国王 皇帝 国家元首产生方式 世袭 国家元首的权力 掌握行政、立法、军事等大权 政府产生方式 首相组阁 政府与议会的关系 议会、宰相对皇帝负责 ( 1)根据材料一,指出法庭陪审员产生的主要方式是什么?它对法庭的公正判决会产生什么影响?( 6分) ( 2)材料二中,英国选举权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这一变化历程表现出哪些特点?( 10分) ( 3)根据所学知识,在材料三的表格中依次填写相应的内容。( 8分) 答案:( 1)抽签产生。( 2分)防止任何形式的贿赂 ,有利于法庭的公正判决 ;公民抽签产
46、生 ,陪审员法律素质无 法保证 ,也可能产生不公正的后果。 (4分 ) ( 2) 1832年选民人数增加 ;1885年基本实现成年男子普选权 ;二战前前夕实现全民普选。( 6分)英国实现全民普选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广大民众为此进行了艰难的斗争。( 4分) ( 3) 世袭 统而不治 皇帝任命 政府对议会负责 试题分析:( 1)根据材料信息 “陪审团成员从公民群体中抽签产生 ”;结合雅典民主政治的利弊分析影响。 ( 2)注意提取材料信息 “1832 年,英国选民从人口总数的大约 2%增加到 3.3%,但工人阶级被排斥在外 ” “至 1885年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普选权 ”“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
47、已实现全民普选。 ”归纳英国选举权变化的几个阶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主政治进程的长期性、复杂性、渐进性。 ( 3)注意分析德意志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不同: 君主的权力不同:英王是国家象征, “统而不治 ”,无实权;德意志皇帝是实际的国家首脑,拥有广泛的实权。 议会的权力不同:德意志帝国议会权力很小,只有参与制定法律和财政预算的权力,对政府和皇帝没有监督权;英国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限制王权。 内阁和议会的关系不同:英国内阁首相是由议会选出的多数党领袖担任,内阁对议会负责;德意志宰相是由皇 帝任命度,对皇帝而不是对议会负责。 考点:西方政治文明 点评:本专题重点是古代雅典民主制的内容、特点与作用,罗马法的内容、特征与作用,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特点,美国 1787年宪法及美国民主共和制的内容、特点,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及其政体特点。复习中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重点问题:古希腊民主形成的条件及历史意义;古罗马法制的演变及影响;比较中西方早期政治差异及原因;比较英、法、美、德四国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