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7 ,大小:39.32KB ,
资源ID:336358      下载积分:1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33635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富国强兵的秦国》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bowdiet14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富国强兵的秦国》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1、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富国强兵的秦国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战国策 秦策一中: (公元前 338 年 )孝公死,惠王代后 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 ”文中的 “人 ” 在客观上代表了当时谁的利益( ) A没落贵族 B立功将士 C新兴地主 D富裕农民 答案: A 试题分析:通过阅读材料并根据课本知识,可以得知反对商鞅、诋毁商鞅的应该是商鞅变法中利益的损害者 没落贵族 ,因为商鞅变法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度;B项立功将士是商鞅变法的受益者,因为商鞅变法奖励军功,故 B项不合适;商鞅变法维护的是地主阶

2、级的利益,故 C项新兴地主 也不会反对。故此题应选A项。 考点:商鞅之死的原因 点评:对于商鞅之死的原因掌握两点即可: 商鞅变法触犯了贵族利益,受到贵族强烈抵制和抗拒 秦孝公去世,从考查的频率来说第一点考察的较多。 商鞅携其家人仓皇出逃至秦国边境的关口,想找个旅店投宿,遭到拒绝,理由是 “秦国商君 ”的法律。商鞅怅然叹曰: “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 ”商鞅变法中与之有关的是 ( ) A行 县制 B法律严酷 C奖励军功 D “焚诗书 ”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给材料和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因为根据商鞅颁布的法令,店主必须验明住店人的身份,否则就要受罚。而商鞅是不敢暴露身份的,因

3、此 B项符合题意。 A项行县制、 C项奖励军功和 D项 “焚诗书 ”以上三个选项与商鞅的遭遇无关。故此题选 B项。 考点:商鞅变法的背景与结果 点评:此题为材料型选择题,此类题目是材料题的客观答法。多在题干中提一则或数则材料,要求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透过材料发现其背后的历史真实,按照题干的指向和要求,找出正确选项。解答材料型选择题:第一,通过看引文的出处和其他有关信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知识;第二,抓住关键词,读懂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读懂材料找出关键词是关键。 观察下图,从图中获得的历史信息不包括 ( ) A商鞅为了实现变法敢于同旧贵族展开斗争 B商鞅的变法主张遭到了旧贵族

4、的强烈反对 C商鞅变法在秦国得到了一定的支 持 D商鞅变法必然以失败而告终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依据图片材料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题干要求从图中获得历史信息, A项商鞅为了实现变法敢于同旧贵族展开斗争、 B项商鞅的变法主张遭到了旧贵族的强烈反对、 C项商鞅变法在秦国得到了一定的支持从材料中能看出来; D项无法从材料中得出而且不符合史实。故此题选 D项 考点:商鞅变法的背景与结果 点评:此题为图文情境型历史选择题、图文情境型历史选择题以图像和文字为主题情境而设题,融读图、阅读文字、逻辑思维为一体。在该类题型中,图像和文字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以 文补图、此类试题以图像为主题情境,另

5、以文字来补充图像内容不能反映的信息。解答此种类型的试题,关键在于从图像中提炼信息,并以文字传递的信息为补充,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筛选,得出正确答案:。 对秦国来说,商鞅变法所起的最主要的作用是 ( ) A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B实现了富国的目标 C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 D加强了奴隶主贵族的势力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是要抓住 “最主要的作用 ”几个字。 B项实现了富国的目标、 C项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都是商鞅变法的直接作用,并非最主要的作用; D错误,作为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势力的商鞅变法,加强了地主阶级的势力,打击了旧贵族势力。故此题选 A项。 考点:商鞅变法所起的最主要

6、的作用 点评:对于秦国来说商鞅变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经济上,从根本上确立土地私有制度,为秦国农业生产带来生机。政治上,使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更加健全,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军事上,极大地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秦国在对外兼并战争中掌握了主动权。总之,变法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 ”的根本原因是 ( ) A符合新兴地主阶级利益 B顺应了经济发展的要求 C秦孝公的鼎力支持 D人民群众的大力拥护 答案: B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 “根本原因 ”, 本题考查理解能力。商鞅变法之所以得到贯彻落实,是由新兴的经

7、济形式决定的, A项符合新兴地主阶级利益、 C项秦孝公的鼎力支持、 D项人民群众的大力拥护均为政治因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故此题应选 B项。 考点:商鞅变法成功的根本原因 点评:此题为程度型选择题(最佳选择题),选项与题干隐含着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各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其他选项虽有 一定道理,但因不够全面或处于次要地位或不合题意而不能成为最佳选项。题干求答项前后,多有 “最主要 ”、 “最重要 ”、 “主要 ”、 “根本 ”等表示程度的副词或形容词。先根据题干要求,确定好题目的逻辑思维关系。题干与选项之间不是一种正、误关系或有、无关系,而是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

8、确定 “最佳 ”标准,进行判断。在此基础上,运用优选法,逐个比较、分析备选项,找出最佳答案:。谨防以偏概全的错误,或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公元前 361年,秦孝公继位,那时诸侯国会盟,拒绝邀请秦国参加。公元前 343年,周天子派人送礼 给秦孝公,各诸侯国也都派人来称贺。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秦国最先进行了变法改革 B秦国的社会风尚为之一新 C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强国 D各国害怕秦发动兼并战争 答案: C 试题分析:公元前 361 年,诸侯会盟拒绝秦孝公参加,是因为秦国弱小、落后;公元前 343年的变化,说明秦国通过商鞅变法走向富强; A项秦国最先进行了变法改革说法错误; B项秦国

9、的社会风尚为之一新不是主要原因; D项各国害怕秦发动兼并战争也不是主要原因,故此题选 C项 考点:商鞅变法对秦国的影响 点评:商鞅变法对秦国有深刻的影响,可以通过表格来对比变法前后的秦国,来加深对商鞅变法的理解 变法前 变法后 经济上 井田制为基础 封建土地私有制,统一度量衡 政治上 分封制、世卿世禄制,奴隶主贵族占统治地位 县制,军功爵制,军功地主占第一位,封建中央集权制 军事上 秦兵不敢东向 全国皆军、惟军为荣,虎狼之国 外交上 “夷狄遇之 ”,不能参加中原盟会 傲视群雄,六国合纵抗秦 文化上 百家学说 以法为教,法家思想占统治地位 生活上 陈规陋习 移风易俗 性质 落后的奴隶社会 新兴的

10、封建社会 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后世有消极影响的是 ( ) 重农抑商 “燔诗书而明法令 ” 奖励军功 废除井田制 实行连坐法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联系史实可知, 项重农抑商在封建社会后期不利于社会进步; “燔诗书而明法令 ”不利于文化的发展 实行连坐法对百姓的控制过于严厉因此以上三项措施对后世有消极影响; 奖励军功和 废除井田制前者利于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后者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故此题选 B项 考点:商鞅变法的消极影响 点评:对待任何事物都要一分为二的看待,商鞅变法也是如此,对与商鞅变法的消极影响,一般的考查点为以下三个,商鞅变法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商鞅变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

11、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特别是连坐法的推行,给广大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同时,商鞅变法也并未与旧的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 “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 ”,该主张实质上是 ( ) A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 B歌颂了商鞅变法的成效 C符合时代潮流的思想 D反对变法因循守旧思想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中的内容 “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 ”实质上是主张效法古制,依照旧礼,反对变法革新。因此 A项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 B项歌颂了商鞅变法的成效和 C项符合时代潮流的思想三项均未体现出反对商鞅变法的含义;联系史实可知,反对变法的为旧贵族势力,故此题选 D项 考点:商鞅变法遇到的阻力 点

12、评:此题为材料型选择题,要求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透过材料发现其背后的历史真实,按照题干的指向和要求,找出正确选项。解答材料型选择题一般分三步进行:第一,通过看引文的出处和其他有关信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知识;第二,抓住 关键词,读懂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第三,搞清备选项的内涵及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读懂材料是解答本题型的关键。 “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 ”, “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 ”。这反映了商鞅变法 ( ) A影响深远 B体恤百姓 C改革彻底 D法令严酷 答案: A 试题分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是一场地主阶级的改革,适应了春秋战国时期

13、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历史发展潮流,他本人虽下场凄惨,但他变法的措施在秦国继续下去,影响深远。 B项体恤百姓一说不符合史实;C改革彻底与材料中所说现象无关; D法令严酷也与材料中所述现象无关;故此题选 A项 考点:商鞅变法的特点 点评:关于商鞅变法特点的考查角度主要有以下几个, 改革最彻底 改革较全面: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思想和习俗等各个方面; 持续时间最久: 18年,两次颁布变法令; 作用最显著:变法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壮大了实力,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秦国在正式变法以前,秦孝公主持会议就是否变法进行

14、争论,商鞅针对当时守旧势力的观点进行了针锋相对 的辩驳,下列观点属于他的是 ( ) A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 B民贵君轻 C有能则举之,重予之爵,厚予之禄 D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项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为秦国保守派的观点; B项民贵君轻为儒家观点; C 项有能则举之,重予之爵,厚予之禄为用人方面的主张,属如何变法的范畴,不是要不要变法的原因。 D项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属于商鞅反对保守派的观点,因此正确答案:为 D项。 考点:商鞅的主张 点评:此题有一定的综合性,既考查了商鞅变法的内容,又考查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所以在学习本课时可以联

15、系必修三中的百家争鸣,这样对整个春秋战国的社会发展情况会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提高把握历史阶段特征的能力。 综合题 材料一 卫鞅曰: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 材料二 观察下列商鞅变法时期的三幅图: 图一 铁制农具 图二 奖励耕织 图三 商鞅铜方升 材料三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 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 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 食货志 请回答:( 1)从材料二图一和图二中的牛耕图中你能吸取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说明的问

16、题是什么? ( 2)据材料二图二中的牛耕图,史学家一般认为这是农民在私田上进行耕作,你认为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 3)引用材料三中的一句话,概括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 答案: 说明铁农具和牛耕技术出现并逐步推广,说明了当时社会生产力 得到发展。 正确。因为当时通过商鞅 “为井田开阡陌封疆 ”,废除了井田制度,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或由于当时生产力的提高,在井田以外的私田越来越多。) 倾邻国而雄诸侯。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一次变法,发展农业生产,增强经济实力;推动了秦国的社会进步,为秦国的国强兵奠定基础。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读图理解能力,第( 1)问,从材料二图一和图二中的牛

17、耕图中说明铁农具和牛耕技术出现并逐步推广,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铁农具和牛耕技术出现并逐步推广,说明了当时社会生产力得到发 展;第( 2)问,联系商鞅变法的措施,废井田承认土地私有,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认为是农民在私田上进行耕作,这种观点是正确。第( 3)问,联系商鞅变法的作用,可知,最终帮助秦国完成统一,故 “倾邻国而雄诸侯 ”最能说明商鞅变法的作用。 考点:商鞅变法的背景,经济措施与影响 点评:可用简表归纳变法的背景、措施与影响 背景 内容 影响 1、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进社会进步 2、秦国相对落后 3、秦孝公求贤,商鞅入秦 ( 1)改革土地制度 (

18、2)重农抑商 ( 3)奖励军功 ( 4)迁都咸阳、推行县制 ( 5)严明法令 1、性质:战国时期秦国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改革。 2、商鞅变法的意义: 旧制度废除、新制度建立; 秦军战斗力提高 秦国社会经济得到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商鞅强调 “轻罪重罚 ”,主张 “以刑去刑 ”,对此韩非子评论道: “公孙鞅之法也重轻罪。重罪者人之所难犯也,而小过者人之所易去也,使人去其所易无离其所难,此治之道。夫小过不生,大罪不至,是人无罪而乱不生也。 ” 韩非子 材料二 “连坐 ”也称相坐、随坐、缘坐,是一种存在已久的株连政策。商鞅变法使该政策更加确定化,并将其与什伍相结合,以后代代相传。秦始皇时,

19、百姓不堪统治的残暴,在陨石上刻 “始皇死而地分 ”等字。秦始皇抓不到案犯,便将陨石附近居住的百姓全部诛杀,这也是一种 “连坐 ”。 材料三 商鞅认为,以诗、书、礼、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是于国有害的寄生虫。他把礼、乐、诗、书等统称为 “六虱 ”,认为应该统统毁灭。 请回答: (1)韩非子对商鞅 “轻罪重罚 ”持何种态度? (2)材料二所反映的连坐法在商鞅变法时有何特点?其直接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中商鞅认为 “六虱 ”应该统统毁灭的原因是什么?其实质是什么? (4)以上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商鞅变法的措施对秦国以后的历史发展造成了怎样的消极影响? 答案: (1)赞赏。 (2)与什伍相结合。直接目的:

20、强化对基层民众的管理与控制。 (3)是推行耕战政策和富国强兵的大敌,不利于新法推行。实质是思想文化专制政策。 (4)使秦的法律严酷苛刻,文化专制严重,阶级矛盾激化,是导致秦亡的重要原因。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第 (1)问,联系 “小过不生,大罪不至 ”可知其赞赏商鞅的做法。第 (2)问,结合材 料中 “商鞅变法使该政策更加确定化,并将其与什伍相结合,以后代代相传 ”回答,其直接目的要从巩固统治的角度概括。第 (3)问,从 “商鞅认为,以诗、书、礼、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是于国有害的寄生虫 ”提取有效信息回答,实质联系这是思想文化方面的措施是进行文化的专制。第 (4)问注意回答的是

21、 “消极影响 ”,要从矛盾激发了人民反抗入手,例如其法律严酷苛刻,文化专制严重,阶级矛盾激化,成为导致秦亡的重要原因。 考点:商鞅变法的措施、特点和影响 点评:此题分析和理解材料是关键:( 1)从材料内容本身 找取有效信息。在找取每段每句的含 义时,要注意抓取关键词语,不论题目所给的材料文字多少,无效信息和虚假信息的干扰程度多强,材料的含义往往就在几个关键词语上,它们是信息的集中表现,是解题时所要用的重点。当然,也别忘了有时关键信息还可能出现在材料的首尾,即材料的介绍和出处上,它有时会给解题以一定的暗示和启发。 ( 2)从材料与课本的关联 找取相似点。试题虽然是新材料、新情景和新设问,但迄今为

22、止,任何一道材料题的解答,都要求 “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即不管材料多新,必定与课本有不可分割的关联, “貌离神合 ”于课本知识。这里的关联一是指试题以课 本知识为背景或依托,二是指试题的一两处设问需用课本知识来回答或确定大方向。确定了材料与课本的某个或某方面重要知识的关联,这样材料便与课本联系在一起,回答问题就不难了,甚至有的设问可以在课本中 “对号入座 ”。 ( 3)从材料内容与设问角度 找取相关点。材料题,顾名思义是要求把对问题的回答建立在对材料的分析应用上,突出运用材料论证,说明问题的特征和坚持 “论从史出 ”的原则,以充分发挥材料本身在解题中的价值。所以读材料时要处处想着设问,把设问放到材料中互相对照,从材料中找出回答设问的信息,或从设问的行文中重新获得读材 料时忽略了的重要之处,以纠正在答题时抛开材料或设问,随意发挥、答非所问的错误倾向。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