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年人教版高中政治选修二 2.4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 ( ) A社会生产和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 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C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D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和企业内部有组织性的矛盾 答案: C 试题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因此选 C。 A、 D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不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 B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不符合题意。 考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 点评:本题考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
2、根源。是基础知识的考查,要注意区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要根除经济危机从根本上就要 ( ) A消灭资本主义制度 B加大国家对经济调控 C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 D把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有机结合起来 答案: A 试题分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不治之症。要根除经济危机从根本上就要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消灭资本主义制度。因此正确答案:为 A。 B、 C、 D均不能从根本上根除经济危机,排除。 考点:经济危机理论的主要内容 点评:本题考查对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的理解与运用。抓住关键词 “从根本上 ”。 由于企业的减产、停产、倒闭破产,市
3、场上积压的商品逐渐减少,供需矛盾得以缓解。生产不再继续下降、失业人数不再继续增加,但社会购买力仍然很低。这一现象属于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的 _阶段。 ( ) A危机 B萧条 C复苏 D高涨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材料可以看出,这个阶段供需矛盾得以缓解,生产不再继续下降、失业人数不再继续增加,但社会购买力仍然很低。这符合萧条阶段的特点,选B 。材料没有显示危机、高涨和复苏阶段的特点,排除 A、 C、 D。 考点:经济危机理论的主要内容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处理问题的能力。难易程度适中。得分关键在于读懂材料。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两个具体表现分别是 ( )
4、社会生产和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 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 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矛盾 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爆发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具体表现为:一是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二是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这些将激发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 符合题意,选 B。 不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社会生
5、产和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任何社会都存在。 与题干重复,不选。 考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 点评:本题考查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两个具体 表现,是课本知识的再现,可以用直选法直接选出答案:。 马克思对生产过剩危机的分析,并没有停留于经济现象的分析,而是深入到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或经济制度中探寻根源。因此,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创立 ( ) A激化了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指明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C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D直接推动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 答案: B 试题分析: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萨伊、李嘉图等人不承认资本主义会爆发全局性的经济危机,并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一种美好的、永恒的制度。
6、而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科学地揭示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论证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渡性。揭示出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因此 B为正确答案:。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激化了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A观点错误。 C、 D夸大了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创立的意义。 考点: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意义 点评:本题考查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意义。得分关键在于读懂材料, 然后运用教材知识去阐释和论证。 1923 1929年在任的美国总统柯立芝说: “既然只有富人才是有价值的,因此政府应该谨防多数人的意见。由于贫穷是罪恶的报应,政府便不应该向高尚的富人征税,以援助卑贱的穷
7、人。由于富人最了解他们的利益之所在,政府便不应该干预他们经营的企业。 ”柯立芝上述思想对美国历史造成的最大影响是 ( ) A加剧了美国工人阶级的贫困 B加深了美国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矛盾 C阻碍了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实施 D为大规模经济危机的爆发埋下了祸根 答案: D 试题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的 直接原因是资本主义的生产相对于人民购买力大大剩余了,而柯立芝放任资本家的生产,并且拒绝帮助穷人而任其贫困,为产品相对剩余和经济危机的爆发埋下了祸根。因此正确答案:为 D。 A、 B、C都是柯立芝上述思想对美国历史造成的影响,但不是最大的影响,故不选。 考点:经济危机理论的主要内容 点评:本题考查资本
8、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审题时注意抓住关键词 “最大影响 ” 二战后,由于政府对经济运行的干预,使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呈现出新的特点,表现在 ( ) 危机的周期缩短 危机的破坏程度减弱 周期过程中的阶段交替界限不清 出现了 “滞胀 ”现象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于政府对经济运行的干预,使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二战后呈现出新的特点:危机的破坏程度减弱、危机的周期缩短、出现了 “滞胀 ”现象等。 均符合题意,选 A。 考点:经济危机理论的主要内容 点评:本题考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二战后的特点。是教材知识的再现,要求记忆准确。 资本主义再生产具有周期性的原因是 ( ) A资本主义生产规模扩
9、大造成的 B资本主义财富集中于少数人手中造成的 C社会生产各种比例关系日趋协调造成的 D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造成的 答案: D 试题分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的发生,使资本主义再生产呈现出扩张与萎缩的周期性。因此正确答案:为 D。 A、 B、 C都没有涉及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不是资本主义再生产具有周期性的原因。 考点:经济危机理论的主要内容 点评:本题考查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的理解与运用。要求对教材知识的有机整合。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有产物,危机到来时
10、( ) 生产严重不足 工厂减产 工人失业 商品积压,物价急剧下跌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有产物,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过剩的危机。危机的表现有:商品积压,物价急剧下跌,工厂减产,工人失业, 符合题意,选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过剩,而不是生产严重不足, A错误。 考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表现 点评:本题考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表现。注意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过剩这一知识点的理解与运用。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的重要意义在于 ( ) 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阐明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及其物质基础 论证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11、的历史过渡性 揭示了资本主义长期发展的必然性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意义有 科学地揭示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阐明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及其物质基础。 论证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渡性。 揭示出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符合题意,选 A。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论证了资本 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渡性,从而揭示出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的说法显然是不正确的。 考点:经济危机理论的意义 点评:正确选择本题可尝试用排除法,三项组合只要有一项是错的就可进行排除,最后确定正确答案:。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是 ( ) A生产的日益社会化 B大规模
12、的固定资本更新 C国内有效需求的扩大 D生产集中程度的提高 答案: B 试题分析: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既使资本主义经济走出萧条,步入复苏,又为下次危机的到来准备了物质条件。所以,固定资本的更新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物质基础。正确答案:为 B。 A、 C、 D均不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排除。 考点:经济危机理论的主要内容 点评:本题是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要准确把握好基础知识。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有周期性的,这就使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一再地被经济危机所打断,从而使资本主义再生产也呈现出周期性,每一周期包括的阶段有 ( ) 危机阶段 萧条阶段 复苏阶段 高涨 阶段 A B
13、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有周期性的,每一周期包括四个阶段:危机阶段、萧条阶段、复苏阶段和高涨阶段, 均符合题意,选 D。其他 3项均不全面,排除。 考点:经济危机理论的主要内容 点评:本题考查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是教材知识的再现,要求基本功扎实。 简答题 1929年 10月 24日,美国爆发了资本主义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一周之内,美国人在证券交易所内失去的财富达 100亿美元,农场主为了销毁 “过剩 ”的产品。把牛奶倒进密西西比河。当时纽约流行一首儿歌: “梅隆拉响汽笛,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往地狱里冲! ” 1933年 3月 4日,在经济危机最严重
14、的时刻,富兰克林 D 罗斯福就任美国第三十二届总统。为了挽救濒于绝境的美国经济,他开始实施 “新政 ”。罗斯福的 “新政 ”并非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一场为保证资本主义制度的稳定发展,在资本主义经济肌体内部进行的一场 “伤筋动骨 ”的大手术, “新政 ”把美国拉回人间。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是什么? 答案: (1)实质:是生产过剩的危机,但 这种过剩不是生产的绝对过剩,而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的过剩。 (2)根源: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试题分析:本题以资本主义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为背景,考查资本主义经济危
15、机的实质和根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爆发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具体表现为:一是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二是 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这些将激发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直接根据教材知识去回答即可。 考点: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主要内容 点评:本题考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是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要准确把握好基础知识。 很多数据显示美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每一次经济衰退后的复苏之路所需
16、时间越来越长。这也就是说,美国从未从上一次 2001 年的衰退中复苏过来;城市人口就业率在衰退之前就再未问鼎历史峰值,而这十年间的收入水平更是停滞不前。但是过去两年给人们造成的创伤 远不能与这十年间的悲伤情绪混为一谈,因为这次的创伤需要更多时间去平复。去年下半年,美国平均失业时间已经超过了六个月,这是自 1948 年劳工统计局开始统计此数据以来的最糟状况。现在在美国,每个公开招聘的职位就有六个人竞争。最近一项调查显示,在过去一年里, 44%的家庭经历过一次失业或消减支出的状况。 (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是什么? (2)怎样理解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意义? 答案: (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7、是生产过剩的危机,但这种过剩不是生产的绝对过剩,而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的过 剩。其根源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2)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完整的经济危机理论,他们不仅科学地揭示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而且阐明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及其物质基础,论证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渡性,从而揭示出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试题分析:材料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重大影响。第一小题要回答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可以直接根据课本知识去回答。第二小题实际上要回答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意义。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意义具体表
18、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 科学地揭示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阐明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及其物质基础。 论证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渡性。 揭示出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考点: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主要内容 点评:本题考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根源以及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意义。是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要准确把握好基础知识。 综合题 在 1929 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性大危机期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产量下降了 44%,社会生产大约后退到 1908 1909年的水平,还毁坏了大量的社会财富。美国毁坏了 92座炼钢炉 、英国毁坏了 72座、德国毁坏了 28座、法国毁坏了 10座
19、; 1933年,美国有 1 040万亩棉花在棉田中被铲倒毁掉,有 540万头猪抛进密西西比河;英国的大批鲜橘子、巴西的 2 200万袋咖啡被倒进了大海。危机还使劳动者大批失业。据 1932年 9月幸福杂志估计,美国有 3 400万成年男女和儿童,即约占全国总人口的 28%的人口无法维持生计, 200万人到处流浪,平均每 3个可以工作的人中,就有 1个人失业。 请回答:应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答案:经济危机集中地体现和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局限性和历史过渡性,是资本主义 生产方式无力驾驭社会化大生产的有力证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然要求一种新的、更加先进的社会关系来代替它。 试题分析:材料反映
20、了 1929 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性大危机的表现和重大危害。题目要求回答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认识。可以从经济危机产生的产生、影响和实质等角度去回答。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不治之症。要根除经济危机从根本上就要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消灭资本主义制度。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科学地揭示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局 限性和历史过渡性。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要运用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的重要意义等知识去回答。 考点: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主要内容 点评: “对 问题的认识 ”是思想政治学科非常典型的一种设问方式。对于这种设问方式,组织答案:的一般思路是围绕所要探讨的问题,从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这三个角度进行分别分析,而不能只是分析其中的一个方面。当然,这类题目的思路也不能完全僵化,有时候,也会出现这三个角度中重复的情况,特别是 “是什么和如何做 ”这两个角度重复的几率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组织答 案:时,就要注意思路的精炼性和侧重点,避免无谓的重复。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