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1 ,大小:20.02KB ,
资源ID:336585      下载积分:1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33658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3-2014年安徽泗县双语中学高一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visitstep34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3-2014年安徽泗县双语中学高一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1、2013-2014年安徽泗县双语中学高一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西周时 “一人 (踏 )耒而耕,不过十亩 ”;战国时 “一夫挟五口,有田百亩 ”。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公田变为私田 B国家走向统一 C原始自然崇拜 D铁器牛耕的推广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内容反映的是生产力提高后农业生产效率提高,中国古代史上第一次生产力上的革命表现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器牛耕的推广,所以答案:选择 D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铁器牛耕的推广 同治年间,中国的沙船日见少,外国的夹板船日见多,其原因是 “沙船船货皆有捐厘,而夹板无之,此其利息不如夹板也。

2、沙船非顺风不能行驶,而夹板则旁风亦能开行,此其迅速不如夹板也。沙船有风涛之险,有盗贼之虞,而夹板则炮火齐全,船身坚固,皆无是虑,此其安稳不如夹板也。 ”上述材料反映出外国船运业的优势在于: 享有经济特权 军舰武装护航 船舶较为先进 资金非常雄厚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材料中的 “沙船船货 皆有捐厘,而夹板无之 ”证明外国船运业享有经济特权; “沙船非顺风不能行驶,而夹板则旁风亦能开行 ”表明外国船运业较为先进,而其他内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答案:选择 B项。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民族工业的兴起 下列对于我国第一个五年

3、计划关于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的方针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有利于奠定国家工业化的基础 B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C有利于提高国家的国防能力 D有利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 答案: D 试题分析:一五计划 是在新中国经济恢复后才开始的经济建设内容,所以 D项的有利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对一五计划的认识不正确,符合题干要求,故答案:选择 D项。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一五计划 改变 “上工人喊人,下地人等人,干活人看人,收工人撵人 ”的劳动状态,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措施是 ( ) A土地改革 B实施 “一五 ”

4、计划 C “大跃进 ”运动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内容反映的是 1958 年 “人民公社化运动 ”的消极影响的相关内容,这种做法违反了经济发展的规律,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文革结束后,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决定进行改革,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故答案:选择 D项。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对内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 下列运动中,违背了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这一客观规律的是( ) A三大改造 B “人民公社化 ”运动 C “大跃进 ” D “文化大革命 ”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项内容进行是符合生产力发展规律的,新中

5、国经济建设的史实证明了这个问题。 C项内容不是生产关系,它只是工业生产上的速度问题,所以排除 C项。 D项是政治的问题,不是经济问题,故答案:选择 B项。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人民公社化 ”运动 “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 ”这首新民歌创作的时代背景是 A延安大生产运动 B农业合作化高潮 C “大跃进 ”运动 D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内容反映的是 1958“大跃进 ”时期的错误思想,这种思想在调动人民生产积极性的时候忽视了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反而挫伤了人民的生

6、产积极性。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大跃进 ”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这次会议标志着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确立 B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 C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 D政治体制改革全面启动 答案: C 试题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确立是在 1992年十 四大之后,所以排除 A项。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是在 1954年,所以排除 B项。政治体制改革全面启动是错误项,中国的改革是经济体制的改革,不是政治体制的改革,故答案:选择 C项。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十一届三中

7、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是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大变革 B适应了中国农村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C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最高形式 D有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答案: B 试题分析: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改变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只是经营方式的变化,所以 A项错误。 C项与史实不符合,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还有发展乡镇企业的内容, D 项是无关项,故答案:选择 B 项。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中共十四大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这一贡献主要表现在

8、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作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 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D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 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答案: B 试题分析:十四大召开在 1992年,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制定是在 1987年的十三大, C项内容是十一三中全会的内容, D项内容是十五大的内容,所以答案:选择 B项。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十四大的内容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调整,经历了四个步骤依次是 A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人民公社化 B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9、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化、农业合作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制 D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 答案: B 试题分析:土地改革是建国初期对地主土地所有制的革命,农业合作化是对个体小农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的改革,人民公社化是 1958年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内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改革开放后的政策,所以答案:选择 B项。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三大改造、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学者宋圭武在评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说: “对中国发展而言,小岗村既是成功的,也是沉重的。小岗

10、村的成功主要是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但小岗村的发展也是沉重的,也代表着一种 小 和不足。 ”该 “不足 ”是指( ) A没有解决农村生产经营权 B没有形成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 C没有促进农村经济的规模发展 D没有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项内容相对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来说是错误的, B项相对于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来说是错误的, D项说法本身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不是它不足 ,这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的前提,故答案:选择 C项。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93年,作为我国人民生活

11、中不可或缺的 “第二货币 ” 粮票,在完成自己 38年的神圣使命后 “光荣退休 ”。这不仅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更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新时代 ”是指 ( ) 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 B人民公社化时代 C计划经济时代 D市场经济时代 答案: D 试题分析:粮票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它的 “光荣退休 ”说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后商品经济体制及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起来,所以这个新时代是指市场经济时代,故答案:选择 D项。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十四大的影响 国际舆论曾高度评价当代中国的开放举措: “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 ”,它是中国政府所 “采取

12、的最大胆行动 ”。这是指 ( ) A开放沿海 14个港口城市 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C创办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D开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答案: A 试题分析:材料中的 “开放 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 ”表明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开放沿海城市的阶段,所以答案:选择 A项。 BCD三项均为无关项。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对外开放格局的内容 深圳、珠海等地是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其特殊性表现为 ( ) A突破了计划经济的限制 B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对外关系可以独立自主 D具有特别的行政能力 答案: A 试题分析:深圳、珠海等地第一批经济特区,它们的特殊

13、性体现在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但此时中国的改革还开放还没有进入市场经济体制阶段,所以 B项错误。 C项为错误项,经济特区不能实行特殊的对外关系, D项也是错误,与史实不符合,故答案:选择 A项。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对外开放格局的内容 下列对外开放的举措,直接有利于加快江苏经济发展的是 ( ) 开放十四个沿海城市 在长江三角洲开辟经济开放区 开发开放浦东 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我国对外开放的相关内容,题干要求回答的是有关于江苏对外开放的内容,从地理位置的角度考查江苏对外开放的内容,划定海南

14、岛为经济特区与江苏省无关,所以答案:选择 B项。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对外开放格局的内容 19世纪末,清政府多次谕令各省 “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 ”其主要目的是 ( ) A扶持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B获取资产阶级的政治支持 C调整经济政策以救亡图存 D扩大税源以解决财政危机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中反映的现象出现在 1895年马关条约签定后,清政府了偿还日本的赔款扩大税源而放松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所以答案:选择 D项。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民族工业的兴起 以下是民国初年新注册工厂数量一

15、览表(不包括矿山,单位:家) 年份 民国元年 民国二年 民国三年 民国四年 数量 17 37 37 50 材料所反映的现象出现的外部条件是 ( ) A奖励发展实业法令的颁布 B “实业救国 ”思潮的兴起 C提倡国货运动的掀起 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内容反映的是 1912年至 1915年间民族工业发展的状况,此时处于一战期间,资本主义列强由于忙于一战,所以对华经济侵略有所松动,故答案:选择 D项, ABC三项都是内部条件。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民族工业发展的条件 民谚 “五谷丰登 ”、 “六畜兴旺 ”相提并论,

16、生动说明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什么特点( ) A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B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C自给自足、 “男耕女织 ”的经营方式 D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力主要是畜力 答案: A 试题分析: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农业经济的特点 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描绘了这样一个农民形象:“普通 农民大概一半是自耕农,一半兼做佃农。不管怎样,他和他的家人在相隔不远的三四块田地里劳动,带着锄头和镰刀来来回回,主要为他们自己的生存干活 还可以种点卖钱的作物。 ”这反映了自耕农( ) A在经济上实现了男耕女织 B依赖于商品经济而生存 C生产的产品主要用于自给

17、,部分用于市场交换 D生活富裕祥和的真 实情况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项是无关项,材料内容中并没有体现出小农经济的这个特点。 B项为错误项,商品经济与小农经济是相反的,所以排除 B项。 D项是错误项,材料内容与其相反,故答案:选择 C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农业经济的特点 据史料记载, 16、 17世纪时,西属拉美国家墨西哥和秘鲁的白银生产量约占世界的 85%,其中近半数流入了中国,这主要是因为( ) A中国手工业高度发达 B东西方的经济交流空前发达 C海上丝绸之路的畅通 D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答案: A 试题分析:材料内容中的时间是 16、 17

18、世纪,这个时间是新航路开辟后东西方贸易交流的现象,此时东方的生产力比西方高,尤其是手工业高度发达,在与西方贸易过程中占合优势地位,故答案:选择 A项。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的开辟的影响 古代南京云锦,是专供宫廷御用或赏赐功臣之物。云锦配色多达十八种,大量使用金线,形成金碧辉煌的独特风格。织造工艺高超,用 “七个范子,八个障子 ”就能把杂乱无章的线理得井井有条,成语 “七上八下 ”就出自云锦。南京云锦最有可能生产于( ) A民营手工业 B官营手工业 C工场手工业 D家庭手工业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于材料内容中的 “古代南京云锦,是专

19、供宫廷御用或赏赐功臣之物 ”表明手工业生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供宫廷使用,而不是供自己使用或是进入市场而获利,所以 ACD三项错误,答案:选择 B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古代手工业的发展 官营手工业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 “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 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 ”作者评论的是( ) A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B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 C工业革命开展的社会基础 D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 答案: A 试题分析:材料中的 “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 ”表明了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20、和条件。 B项明显不正确, C项内容与材料中的宗教动力不相符合, D项是错误项,故答案:选择 A项。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的开辟的原因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这样总结道: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 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 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对这一点最恰当的解释是( ) A否认了航海家们的贡献 B显示了企业家的作用 C企业家为航海活动提供了物质支持 D资本的发展和需求是海外扩张的根本原因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项是错误项,对材料内容理解不准确,所以排除 A项。 B项不准确,不完整,材料内容中并没有显示企业家的作用的相关

21、内容。 C 项是错误项,与史实不符合,故答案:选择 D项。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的开辟的原因 15021505 年,阿拉伯商船在印度洋的香料运载量从平均每年的 350万磅骤减为不足 100万磅。威尼斯商人于 1504年再次驾驶商船前往贝鲁特和亚历山大购货时,突然发现市场上竟然没有香料出售。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 A葡萄牙人基本垄断了印度的香料贸易 B西班牙人基本垄断了印度的香料贸易 C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地中海的香料贸易 D印度半岛战争频繁,香料生产停滞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解决的关键是材料提供的时间及地点,葡萄牙与西班牙垄断

22、东西贸易是在 16世纪初,所以答案:选择 A项。西班牙殖民的方向是美洲不是东方, 所以排除 A项。 C项内容是新航路前的现象, D项与史实不符合。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的开辟的原因 新航路开辟后,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从全球史观的角度看,这一 “转折 ”主要是指( ) A欧洲贸易中心转到大西洋沿岸 B欧洲经济发展开始超过亚洲 C农业文明已经转向工业文明 D世界开始从分散走向整体 答案: D 试题分析: C项是从生产力的角度来看的,所以排除 C项。 B项只是从欧洲发展的角度看的,所以排除 B项。 A项只是从欧洲发展的角度来看的,都不是

23、从全球观点来看的,所以答案:选择 D项。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的开辟的影响 某历史学家说,新航路开辟以来,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体系,既促进了全球的联系,又造成了 “全球分裂 ”。这里的 “全球分裂 ”是指 ( ) A西班牙、葡萄牙在全球争夺殖民霸权 B欧洲形成了两个政治军事集团 C欧美与亚非拉国家之间的鸿沟扩大 D美苏争夺世界霸权格局形成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过程中的殖民扩张的消极影响的相关内容。殖民扩张使得东方大量的财富被西方殖民者掠夺,成为了西方崛起的资本基础,而遭受无情的殖民掠夺的东方国家不断的衰落下去,最终造

24、成了东方从属的现象,所以答案:选择 C项。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的开辟的影响 直接推动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因素是 ( ) 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在欧美主要国家确立下来 B国际货币的出现 C科学技术的突破性成果和创新 D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答案: C 试 题分析: AD两项是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与题干要求不相符合,所以排除这两项。项是无关项,故答案:选择 C项。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下表根据中国工人阶级历史状况一书数据编制,透过产业工人人数的变化可以窥见 ( ) 时

25、间 18421895 年 (甲午战争前后) 18951912 年 (辛亥革命前) 19121919 年 (五四运动前夕) 产业工人 约 10万人 约 60万人 约 200万人 A清末洋务运动的足迹 B十月革命的推动 C民国初年实业推进的步伐 D五四运动的影响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图片的时间信息可以排除 A项,洋务运动期间兴办的企业多数都是官办企业,都属于封建性的企业,所以不会有太多的无产阶级产生,所以排除 A 项。 B项不全面, D 项是图片信息内容的影响,故答案:选择 C 项。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民族工业的背景 19世纪 80年代

26、,上海诞生了一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这些企业集中在 ( ) A石油化工业 B冶金采矿业 C机器制造业 D轻工纺织业 答案: D 试题分析:近代中国是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地,列强凭借其在华的各种特权压制中国的民族工业,他们大肆掠夺的矿产资源,而使中国的民族工业的重工业无从发展,所以答案:选择 D项。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民族工业兴起的地点 下表 (表中数据为 18631912 年的企业个数 )所反映的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创办的特点,正确的是( ) 上海 广东 江苏 天津 江西 浙江 四川 山东 湖北 河北 46 101 30 2 5 10 5 3 3 1

27、0 山西 北京 安徽 福建 广西 辽宁 内蒙 湖南 吉林 陕西 6 6 9 3 2 4 1 1 3 1 A. 投资规模大,资金多 B轻工业发达 C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和长江流域 D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项与史实不符合,并且与材料内容无关。 B项内容材料信息中也没有体现,所以排除 B项。 D项内容与表格信息不符合,上海、广东、江苏等都是在东部沿海和长江流域,所以答案:选择 C项。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民族工业的特点 综合题 ( 14分)经济结构指国民经济的组成和构造。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体现了生产力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阅

28、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社会制度的作用实际上产生两种效应。一种是拉动效应,而另一种则是滞后效应。 拉动效应主要是指社会制度有利于先进的生产方式替代落后的生产方式。而滞后效应则与之相反,主要指的是社会制度不利于先进的生产方式代替落后的生产方式。 摘编自李楠小农经济结构变迁与资本主义萌芽 材料二: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摧毁了中国自身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瓦解着中国传统的封建经济,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 义市场。中国面临 “千古未有之变局 ”。 材料三:浙江省温州地区三个重要年份的农业生产发展状况 年份 农业总产值(亿元) 比上年 增长率 财政收入 (亿元) 比上年 增长率 社会消费售

29、总额(亿元) 比上年 增长率 1979 7 78 14 12% 1 35 66 0% 6 30 42 5% 1993 44 53 8 7% 18 68 54 4% 92 51 36 3% 摘自中共浙江省温州历史大事记( 1949年 5月 1994 年 12月) ( 1)结合材料一,指出清朝前期(鸦片战争以前)社会制度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哪种效应。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效应的制度因素。( 6分) (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自鸦片战争后到 19世纪 70年代以前,中国经济结构出现了哪些变动?( 8分) (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上两个重要年份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背景。( 6分

30、) 答案:( 1)滞后效应( 3分)封建专制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3分)。 ( 2)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洋务运动兴起,洋务企业兴办;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出现;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外商企业建立。( 8分) ( 3)政策背景: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废除了人民公社体制,实行家庭 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定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中国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阶段。( 6分) 试题分析:( 1)第一问,有关于指出清朝前期社会制度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哪种效应的问题,需要结合当时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发展的实际并且

31、与当时西方主 要先进国家各方面发展的现实来分析归纳回答即可。有关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效应的制度因素的问题结合前一问题的分析项来回答即可。 ( 2)第二问,回答此问题需要注意题干中的时间限制,不要超出这个时间范围。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我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开始出现了重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洋务运动的兴起、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出现、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外商企业建立等各各方面。 ( 3)第三问,本题需要读懂并且明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的重要作用,然后再根据这些信息来分析回答。 1979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开始年份, 1993年是中国改革开放进入到实行市场经济体制阶段的年份,所以依据这

32、两个点来分别分析其背景就很容易了。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民族工业的兴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对外开放格局的内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 歌曲春天的故事 材料二 1992年老人南巡时指出: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

33、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 “老人 ”是谁? “春天 ”的内涵是什么? (4分 ) (2)歌词中 “画了一个圈 ”是指什么?这个 “圈 ”后来又是怎样扩大的?歌词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8分 ) (3)根据材料二,指出 1992年这位老人发表谈话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2分 ) (4)我国对外开 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是什么?今天的对外开放政策与旧中国的被迫开放有什么本质区别? (6分 ) 答案: (1)邓小平。改革开放。( 4分) (2)“画了一个圈 ”是指在广东、福建设立了四个经济特区。扩大是指后来形成了“

34、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开放区 内地 ” 的开放体系。歌词歌颂了邓小平的丰功伟绩,讴歌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反映了作者对改革开放的衷心拥护。( 8分) (3)认为计划和市场不是判断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依据。( 2分) (4)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本质区别:今天的对外开放政策,与近代史上在西 方列强逼迫下打开国门有本质区别。今天我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主权国,之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6分) 试题分析:( 1)第一问,有关于材料一中的 “老人 ”是谁的问题,需要结合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相关史实来回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的总设计师是邓小平,所以材料中的老人即是指他。有关于

35、“春天 ”的内涵是什么问题,这个需要结合 “春天 ”出现前中国经济发展的状态来分析归纳。 ( 2)第二问,歌词中 “画了一个圈 ”是指什么的问题,可以依据我国对外开放的史实来分析归纳,这个圈是指我国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有关于这个 “圈 ”后来又是 怎样扩大的问题,需要结合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来回答。有关于歌词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的问题,材料内容体现出来的是一种赞美与褒扬的情感,所以反映了作者对改革开放的拥护。 ( 3)第三问,回答此问题时首先需要从材料内容中的时间来确定 “讲话 ”背景然后结合背景来分析讲话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材料内容出现在 1992年邓小平南巡过程中,当时中国的改革进入到了一个重要的转折阶段,面临着走向什么方向的问题,十四后我国确立了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政策,所以材料的核心内容即是与之相关的内容。 ( 4)第四问,有关于我国对外开放格 局初步形成的特点是什么的问题,依据史实及教材上对此的论述来分析归纳即可。有关于今天的对外开放政策与旧中国的被迫开放有什么本质区别的问题,需要从两次开放的背景、内容、性质与影响上来分析回答,这之中最重的是开放的背景与内容,主动与被动开放决定的开放的内容与影响。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对内改革的内容、对外开放格局的内容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