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2014年江西南昌三中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我国农业由 “刀耕火种 ”进入 “石器锄耕 ”阶段后,人们使用的主要生产工具是 ( ) A石斧、石锛 B骨耜、石耜 C钱、 D铁铲、铁犁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石器锄耕 ”是奴隶社会时期的主要耕作方式,这一时期农业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主要生产工具离不开耒耜,故B项正确;斧、锛是新石器时代的农业生产工具,故 A项错误;钱、 是古代的农业生产工具,但不是主要的生产工具,故 C项排除; D项是铁犁牛耕时期的主要生产工具,故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石器锄耕 据统计:
2、1972年与 1965年相比,工业总产值增长了 65%,其中重工业增长了近 112%,而同期农业总产值只增长了 35%1960 年代末 1970年代初,全国纺织能力已发展到 1300多万纱锭,但全国棉花年收购量仅 175万吨,只能满足纺织能力 80%的需求。这表明当时 A农业发展缓慢制约了工业的发展 B中国农业长期落后 C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 D工农业要均衡发展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中 “工业总产值增长了 65%,其中重工业增长了近 112%,而同期农业总产值只增长了 35%”的信息可以看出农业发展缓慢,从题干中 “全国纺织能力已发展到 1300多万纱锭,但全
3、国棉花年收购量仅 175万吨,只能满足纺织能力 80%的需求 ”的信息可以看出,农业制约了工业的发展,故 A项正确;材料主要涉及了农业和工业的关系, BCD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优先发展重工业 1992年 1、 2月份, 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重要讲话,当时各大报纸对此进行了报道。下面四组文章中,出自这一时期的是( ) A扭住中心不放要搞快一点要敢闯 B关于真理的标准问题标准只有一个 C必须坚持多快好省的建设方针力争高速度 D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奋斗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答案
4、: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本题用排除法较好,项是 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排除; C项是大跃进时期,排除; D项是21世纪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排除;故答案:为 A项。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南方谈话 “对发展经济来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 ”究其共同原因是( ) A没有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 B严重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C都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D远远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
5、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超越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故 B项正确;ACD三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人民公社化运动;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我国的经济特区、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大多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中央政府这样决策的主要依据是; A这些地区交通非常便利 B这里华侨众多,容易吸引外资 C有较好的经济基础和经济结构 D人们思想开放,容易接受新的经营方式 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我国的经济特区、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大多分布在东
6、南沿海地区,主要原因在于这些地区在近代中国开放较早,经济基础和经济结构较好,故项正确; ABD三项都是原因之一,担不是主要原因,故排除。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经济特区、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 中国近代史上,上海许多商家曾把招牌中的 “满 ”字改成了 “新 ”字,如 “满汉首饰 ”、 “满汉茶食 ”等改成了 “新汉首饰 ”“新汉茶食 ”,这主要是缘于( ) A维新变法的兴起 B辛亥革命的进行 C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D五四运动的爆发 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题干中的现象反映了排满崇汉的做法,原因在于 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贵族的统治,
7、建立了中华民国,故项正确; A D三项与题干现象无关,故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影响 19231929年在任的美国总统柯立芝说: “既然只有富人才是有价值的,因此政府应该谨防多数人的意见。由于贫穷是罪恶的报应,政府便不应该向高尚的富人征税,以援助卑贱的穷人。由于富人最了解他们的利益所在,政府便不应该干预 他们经营的企业。 ”对柯立芝上述观点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B加剧贫富分化,激化社会矛盾 C压制民意,破坏民主制度 D为经济危机的爆发埋下伏笔 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中 “由于贫穷是罪恶的报应,政府便不应该向高尚
8、的富人征税,以援助卑贱的穷人 ”的信息可以看出柯立芝维护资产阶级利益,这一做法会加剧贫富分化,激化社会矛盾,故项解读正确,排除;从 “政府便不应该干预他们经营的企业 ”的信息可以看出柯立芝奉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这为 2933 年经济危机埋下伏笔,故 D 项解读正确,排除;题干信息没有体现出柯立芝压制民意,破坏民主制度 ,故 C 项符合题意。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929 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危机 1929 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背景 美国总统罗斯福说: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
9、新应用。 ”文中 “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是指( ) A美国政府加紧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 B美国加紧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 C美国政府仍然奉行 “自由 放任 ”的经济政策 D美国政府对国家经济全面加强干预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指的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结合所学可知,这种调整指的是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故 D项正确;两项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无关,谈不上 “新应用 ”,排除;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罗斯福新政 国家干预经济 下图是 20世纪后半期世界工业发展情况表。据图可知,高收入国家的工
10、业比重呈不断下降趋势。以下对此现象的解读中,比较合理的是 ( ) A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反映 B低收入国家工业发展水平超过发达国家 C发达国家逐渐从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 D低收入国家反对霸权主义取得重大成果 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世界经济多极化指的是世界出现了多个经济中心,题干材料无法体现,故项错误;题干信息只能得出低收入国家在本国经济中工业比重上升,但不能得出其发展水平超过发达国家,故项错误;发达国家在 20世纪后半期,在国民经济中,工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是在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下,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并在国民 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故项解读合理,答案:为项;项
11、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 知识经济 有学者认为,苏联发明了 “在落后的以农业为主的国家,靠人力劳动投资,迅速跨过工业化阶段的无情的国家公式 ”。这一观点( ) A充分肯定了农业集体化运动 B指出了新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 C较全面地评价了斯大林模式 D揭露了赫鲁晓夫改革的本质 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题干中 “靠人力劳动投资,迅速跨过工业化阶段的无情的国家公式 ”的信息可知,这符合斯大林模式的特点,故 C项正确; D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斯
12、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的作用 “冷战 ”的爆发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导致( ) A美国加速推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 B苏联没有参加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C中国国统区经济混乱 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建立与 1945年,冷战尚未开始, A项排除;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成立于 1947年,由于 “冷战 ”的爆发,苏联没有参加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故 B项正确; CD项不是冷战带来的影响,排除。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 “如果说 1971 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
13、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舞台,那么 ,30年后 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 ”“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 ”的事件是( ) A确立建立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B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 C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D中国在朝鲜核问题六方会谈中发挥重要作用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题干中的时间 “30年后 ”可知是 2001年,结合所学可知,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故 C项正确;是 1992年,排除; BD项与 “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 ”不符,排除。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
14、化趋势 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中 国读书人历来 “耻于言商,耻于言利 ”,而清末 “状元实业家 ”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这里反映出的观念意识是( ) A实业救国 B工商皆本 C重利轻义 D重商轻农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可知,张謇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是为了通过兴办实业来实现中国的富强,这种观念意识是实业救国的思想,故 A项正确, BCD项错误。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实业救国) 茅盾的小说春蚕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洋鬼子怎样
15、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但他很相信老陈老爷的话一定不错。并且他自己也明明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 这一类洋货,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 ”以下对这段描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小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 B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 C中国的自然经济瓦解 D列强的侵略客观上推动了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从题干中 “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 这一类洋货 ”“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 ”的信息,可知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列强的侵略客观上推动了中国
16、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故 BD项正确,排除;从题干 “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 ”的信息可知列强的经济侵略使小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故 A项正确,排除;题干信息反映了中国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但不能得出自然经济瓦解的结论,故 C项符合题意。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被史学界称为 “我国古代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的是 (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图片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结合所学可知,牛耕的出现是我国古代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故 B项正确; AC
17、D三项与农用动力无关,故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铁犁牛耕 中国古代明智的封建统治者大多采取重农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扶植小农经济,主要是因为( ) A统治者具有雄才大略 B小农经济的兴衰关系到封建政权的安危 C农民起义不断爆发 D “民本思想 ”和 “农本思想 ”的影响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封建统治者采取任何一个政策,其出发点都在于维护其统治地位,封建统治者扶植小农经济,是在于小农经济是封建统治的基础,它关乎王朝赋税的征收和徭役的征派,小农经济的兴衰关系到封建政权的安危,故 B项正确; ACD三项都不是主要原因,故排除。 考
18、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小农经济 国语中说: “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这反映的是( ) A官府垄断工商业 B工商业受官僚剥削 C工商业者不属于庶人,属于 官僚 D工商业者不劳而获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材料的能力,工商食官是指手工业者和商人靠官府供给而食,即官府垄断工商业,故 A项正确; B项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 CD项表述错误,故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手工业的发展 工商食官制度 “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这一商业现象不可能出现于 ( ) A元代 B宋代 C唐代 D明代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
19、识的能力,从题干 “俱是铺席买卖 ”的信息可知坊市的界限已经不存在,结合所学,宋代以后打破了坊市的界限,故 ABD项排除,答案:为 C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坊市制度 “波斯老贾度流沙,夜听驼铃识路赊。采玉河边青石子,收来东国易桑麻。 ”元代鼎盛时期的重要作家马祖常的这首诗主要反映了( ) A丝绸之路的兴盛 B陶瓷之路的兴盛 C古代玉石业的发达 D古代交通运输业的发达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 “波斯 ”“度流沙 ”“驼铃 ”等信息可知题干描述的是丝绸之路的兴盛,故 A项正确; BC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
20、展 丝绸之路 清朝规定: “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违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戍军。 ”这反映了( ) A固守重农抑商的政策 B保护远洋渔业 C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D禁海闭关政策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 “五百石以上违式船只出海者 ”的信息可以看出,清政府严格限制官民出海,这属于 闭关锁国政策,故 D项正确; ABC三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故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资本主义萌芽与 “重农抑商 ”和 “海禁 ”政策 闭关锁国 “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 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洋探险时才开始。 ”主要是由于( ) A在此以前未出现著述
21、世界历史的史学家 B其探险打破了人类彼此相对隔绝的生活状态,促进了世界各民族的联系 C他们在探险过程中都记述了所到地区的历史 D其探险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抓住题干要求 “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 ”,结合所学,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人类社会相对孤立和分散的状态,开始走向密切联系的整体,故 B项正确; AC 两项不符合史实,排除;两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故 D项错误。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的开辟的意义 观察下图,从图中我们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是( ) A英国
22、逐渐成为世界上强大的工业国家 B英国是世界上对外输出资本最多的国家 C英国已逐步取得了 “世界工厂 ”的地位 D工业革命促使英国的资本总额迅速增加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抓住图片信息“17501865 年间英国资本总额迅速增加 ”,而这一时期正值英国工业革命时期,说明工业革命促使英国的资本总额迅速增加,故 D项正确; ABC 三项与图片信息不符,排除。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影响 恩格斯说: “如果我们从股份公司进而来看那支配着和垄断着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那么,那里不仅私人生产停止了,而且无计
23、划性也没有了。 ”这段话表明恩格斯认为 19世纪晚期出现的垄断组织之实质是( ) A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的本质正在转变 B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全面实施计划经济 C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局部调整 D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发生了变化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题干 “那里不仅私人生产停止了,而且无计划性也没有了 ”的信息可知恩格斯认为垄断组织的出现一定程度 上克服了私人资本的无计划性,从而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这说明垄断组织的实质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故 C项正确; ABD三项表述错误,排除。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24、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 阅读中国土特产品出口统计表,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时间 茶叶 生丝 鸦片战争前 5000(年平均值) 5000(年平均值) 1846年 7010 13220 1850年 8919 23040 1864年 14122 62896 A.中国的茶叶和生丝出口量持续增加 B.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取得优势 C.茶叶和生丝日益商品化 D.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题干信息可以看出,鸦片战争之后,我国的茶叶和生丝出口量持续增加,这说明茶叶和生丝日益商品化,我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
25、市场,故 ACD三项解读正确,排除;鸦片战争之后,我国逐步沦为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在对外贸易中出于入超的地位,故 B项解读错误,符合题意,因此答案:为 B项。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其主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结果是 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 ,零零碎碎的,是零卖的,不是批发的。 ”符合材料描述思想特点的历史人物是( ) A林则徐 B曾国藩 C洪仁 D康有为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题干中 “模仿一部分西方
26、器物 ”“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 ”的信息,可知这符合洋务派中体西用的特点,故 B项正确;林则徐的思想没有付诸于实践,不符合题干信息,排除 A项;洪仁 与题干 “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 ”不符,排除 B 项;康有为主张变革政治制度,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 D项。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洋务运动 综合题 ( 17分) “三农问题 ”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必然产物,而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是其核心问题之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地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要使国家得到比现
27、在多得多 的商品粮及其他的工业原料,同时也能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使国家的工业品得到广大的市场,就必须提倡 “组织起来 ”。 农村政策文件选编 材料二 北戴河会议后,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大办人民公社。没有经过试验,只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基本实现公社化。 人民公社的特点叫 “一大二公 ”,实际上就是搞 “一平二调 ”。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材料三 到 1979 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在中国最贫困的省份,特别是安徽,中国领导阶层开始了叫 “生产责任制 ”的某些尝试。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下卷 请回答: 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变革措施及实
28、质分别是什么?( 4分)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一大二公 ”的意思及其影响。( 10分) 材料三的变革方式是对材料一、二变革方式的彻底否定吗?为什么?( 3 分) 答案: ( l)农业合作化(或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实现了公有制(或农业进入社会主义)。( 4分) ( 2)意思: “大 ”和 “公 ”指人民公社的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影响:严重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严重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10分) 不是。 公有制前提不变,农民只是拥有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或:只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 3分) 试题分析:( 1)措施和实质结合材料信息,联系三大改造的史
29、实,可得出实行农业合作化,农业实现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制。 ( 2)直接结合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相关知识点来回答即可, “大 ”和 “公 ”指人民公社的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影响:严重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严重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 3)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特点来分析,可知其是在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前提下,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因此它不是对材料 一、二变革方式的彻底否定。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三大改造、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
30、任制 ( 16 分) 20 世纪是经济体制不断创新与调整的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列宁说: “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 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基于这样的认识,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实行了什么政策 结果如 何 (4分 ) 罗斯福在首次就职演说中说: “根据宪法赋予我的职责,我准备提出我们积重难返的国家在灾难深重的世界中必须采取的措施。对于这些措施 我将竭尽宪法赋予我的权力之所能,尽快将它付诸实施。 ”罗斯福采取的措施历史上称为什么 这些措施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4分 ) 邓小平在 199
31、2年南巡讲话中指出: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 ”结合现实和所学,说明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原因和作用。 (8分 ) 答案: ( 1)政策: 新经济政策。结果:经济恢复发展,苏维埃政府得到巩固。( 4 分) ( 2)措施:罗斯福新政。影响:整个资本主义告别 “自由放任 ”的经济政策时代。( 4分) ( 3)原因:经济发展需要利用市场的力量调节,需要改变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需要与世界经济接轨;作用:推动了改革开放,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商品空前丰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8分) 试题分析
32、:( 1)第一小问从材料一中 “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 ”的信息,联系所学可知实行了新经济政策;第二小问联系新经济政策的作用来回答即可 ,如促进经济恢复发展,苏维埃政府得到巩固。 ( 2)联系教材知识点罗斯福新政来回答即可,其影响从新政开辟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使资本主义告别 “自由放任 ”的时代这一角度来分析。 ( 3)第一小问原因可从市场的作用、与世界接轨(全球化的影响)等角度来思考;第二小问作用可联系现实,从推进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等角度来分析。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
33、本主义的新变化 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的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17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就积极谋求世界经济霸权。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则是其具体表现之一。该体系虽然于上世纪 70年代初崩溃,但美国凭借其实力在国际货币格局中仍占主导地位。 请回答: ( 1)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是什么?该体系的组成内容分别是?( 9分) ( 2)当前影响世界货币格 局的因素有哪些?( 8分) 答案: (1)背景:国际金融秩序混乱;二战后美国跃升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4分) 内容: 1945年,分别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
34、发银行(或世界银行)。( 5分) ( 2)经济实力影响世界货币格局的变化。比如欧共体经济的发展,欧元区(欧盟)的启用;中国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人民币对美元的国际地位将构成强有力的挑战;经济危机,造成对世界经济的波动等。( 8分) 试题分析:( 1)第一小问背景结合教材知识,从战后初期的形势来分析可得出国际金融秩序混乱,二战后美国跃升为资本主义世界头 号强国,第二小问内容联系教材知识点来回答即可,如 1945年,分别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 2)货币格局从属于经济格局,因素可从当今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的表现、影响世界经济稳定的因素等角度来归纳,如经济实力影响世界货币格局的变化,欧共体经济的发展,欧元区(欧盟)的启用;中国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人民币对美元的国际地位将构成强有力的挑战;经济危机,造成对世界经济的波动等。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内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 的全球化趋势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欧盟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