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3 ,大小:52.69KB ,
资源ID:336680      下载积分:1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33668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3-2014年湖北长阳县第一高中高一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ideacase15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3-2014年湖北长阳县第一高中高一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1、2013-2014年湖北长阳县第一高中高一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西周在延续前代制度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完善与创新,以便达到 “天下归周 ”、 “天下归宗 ”和 “天下归心 ”的目的。下列与 “天下归周 ”相对应的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察举制 D郡县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封制,意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 天下归周 体现的是分封制,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 A项在夏朝建立后已经被世袭制取代, C 项是汉朝的选官制度, D 项在秦统一中国后在全国实行,都与西周不符,因此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 罗斯

2、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一书中称: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产生的路线是偏执的。 ”下列中共 “一大 ”的内容中不 “偏执 ”的是 A革命对象是资产阶级 B革命力量是工人、农民和士兵 C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承认无产阶级专政 D彻底断绝与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及与其类似的其他党派的任何联系 答案: B 试题分析:中共一大指出 ,革命对象是资产阶级 ,要求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 ,消灭资本家私有制 ,承认无产阶级专政 ,彻底断绝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及与其类似的其他党派的任何联系 ,A、 C、 D三项旨在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实现共产主义。这些内容是脱离中国国情的 ,是 “偏执 ”的表现 ,因为

3、当时的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资产阶级是革命的同盟军。革命的力量是工人、农民和士兵 ,这一内容是正确的 ,因此选 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 中共的成立。 毛泽东在给中共中央的一份报告中曾列举以下内容:( 1)有很好的群众;( 2)有很好的党( 3)有相当数量的红军;( 4)有便于作战的地势;( 5)有足够给养的经济力。(毛泽东选集)这段材料论证了 A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 B工农武装割据的条件 C持久抗战的有利因素 D解放战争胜利的经验 答案: B 试题分析:解题的关键是依据 “有相当数量的红军 ”进行判断,可知是指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或工农武装割据时期。与中共

4、相关的革命军队北伐时称 “国民革命军 ”,抗战时称 “八路军 ”和 “新四军 ”,解放战争时称 “人民解放军 ”,故排除 A、C、 D三项。因此选 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下面是历史漫画日本的今昔(邵恒秋抗建通俗画刊),漫画所反映的变化出现的原因是 A 1931年 9月,日本全面侵华 B世界反法西斯阵营团结合作 C日本跻身世界政治大国 D全民族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 答案: D 试题分析:从图片中的抗建通俗画刊及其他文字信息可知,这属于抗战时期的漫画。 日本全面侵华的时间是 1937 年 7 月,事件是七七事变,故 A项 错误; B项在图片中无法体现;

5、 C项表述错误;根据图片信息 “鸡是中国,毛虫是日本 ”说明作者对全民族抗战的信心,因此选 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 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抗日战争。 国民党爱国将领张治中先生 (安徽巢湖人 ),一生为和平而奔走,被誉为 “和平将军 ”。 1945年以后,他曾代表国民党当局先后与中共进行两次和平谈判。你认为这两次会议应该是 1945年重庆谈判 1946年重庆政协会议 1949年北平谈判 1949年北平政协会议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张治中参加了国共双方的重庆谈判和北平谈判,故选 B项。 1946年重庆政协会议、 1949年北平政协会议不是国共谈判,

6、排除 。因此选 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解放战争。 在今天,伴随着美国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的逐步加深,马克思在他的故乡西方,却以王者归来的姿态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马克思重新受到重视,是因为他 A深入分析了资本主义及社会不公问题 B创立了阶级斗争理论 C可以拯救金融危机 D提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 答案: A 试题分析:注意理解材料,美国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的背景下,马克思重新受到重视,原因是马克思主义深入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弊病。 B项与经济危机的背景无关, C项说法过于绝对; D项与欧美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相悖。因此选 A。 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

7、工人运动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共产党宣言的问世 。 全球通史写道: “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 那些在 (1917年 )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 ”“那些口号 ”包括 A “临时革命政府万岁! ” B “打倒战争!打倒沙皇专制统治! ” C “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 D “为我们的祖国不受外国侵略而斗争! ”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十月革命的直接目的。解题关键是明确 “第二次革命 ”是指什么?依据所学知识,俄国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材料中的四月份口号指1917年列宁的四月提纲,这样可以判断出第二次革命就是指十月革命了。十月革命要推翻的是资

8、产阶级临时政府,全部政权归苏维埃。排除 A、 B、 D三项,因此选 C。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俄国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归绥 (归顺、平定之意 )改为呼和浩特 (意为青色的城 )、迪化 (开导、教化之意 )改为乌鲁木齐 (意为优美牧场 ),这说明新中国 A贯彻 各民族平等的原则 B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D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归绥指归顺、平定;这个地名体现了旧时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对中原民族政权的附属地位。迪化指开导、教化;这体现了中原民族政权对少数民族的鄙夷之意。改名之后,体现了新中国贯彻各民族平等

9、的原则。因此选 A。 BCD在材料中无从体现。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新中国成立之初提出 “一边倒 ”的外交政策,到 50年代中期,又提出了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这 一变化 A不再坚持对苏联的友好政策 B改变了美国对华敌视态度 C减弱了外交意识形态因素 D意在推动亚非社会主义革命 答案: C 试题分析:中苏关系恶化始于 50年代后期,中美关系改善始于 70年代初, AB项与题干中时间不符;中国意在维护国家利益,发展与其它国家的关系,而非推动亚非社会主义革命,排除 D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它超越了意识

10、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 ,以其包容性和开放性逐渐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因此选 C。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建国初期的外交活动;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010 年 8 月 13 日,浙江省下达浙江省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规程(试行)通知,标志着该省在全国率先推广 “村务监督委员会 ”制度。这个模式被学术界形容为 “三权 ”分立,它在村支部的领导权、村委会的行政权之外,另设立村务监督委员会,以监督村干部执行村务。对于上述事实,最恰当的表述 A制约

11、和监督政府权力的有效形式 B拓宽民意反映渠道的最新尝试 C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深刻实践 D完善基层村民自治制度的积极探索 答案: D 试题分析: 材料反映的是监督村干部执行村务而非监督政府, A项表述不够恰当;材料反映的是权力相互监督,不是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故 B项不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基层村民自治制度不断完善,不是深刻实践,故 C项不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基层村民自治制度下权力之间的相互监督,因此选 D。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新时期的政治建设。 哈佛大学教授弗格森将 1989年 11月 9日柏林墙的坍塌视为 “世界经济的转折点 ”。其主要依据是 A不诉诸

12、武力的冷战方式保障了经济的安全 B德国的再次统一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C冷战秩序的瓦解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D冷战秩序的瓦解阻碍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苏东剧变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柏林墙的坍塌 ”意味着苏东剧变、两极格局开始瓦解。弗格森称其为 “世界经济的转折点 ”应该是从全球经济环境的角度论述的,即一部分前社会主义国家放弃了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而实行市场经济体制,这一举措客观上有利于加快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因此选 C。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历史课上,张明同学以流行歌曲形式诠释了二战

13、后日美两国关系的演变:“跟着美国走 紧抓住梦的手 ”“多边自主外交 我要我的滋味 ”“命运共同体 休戚与共不离弃 ”。该内容反映了 A日本已经成为世界政治大国 B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C美国霸权主义不得人心 D世界形势的缓和 答案: B 试题分析: “跟着美国走 紧抓住梦的手 ”“多边自主外交 我要我的滋味 ”等反映了日本对美国由依赖到自主的过程,反映了日本争取成为政治大国的心态,逐渐成为多极中的一极,反映了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 A 项不符合史实,可以排除;题干没有体现 C、 D两项,可以排除。因此选 B。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当

14、今国际局势。 素有 “民间思想家 ”之称的王康先生在接受采访时指出, “五四 ”的演员在中国,剧本和导演却是在国外。这说明五四运动 A由外国领袖组织发动 B是十月革命在中国 的翻版 C受到世界各国的援助 D深受当时国际形势的影响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结合所学可知五四运动受到十月革命、巴黎和会等国际政治事件的影响,因此选 D。五四运动由陈独秀等进步知识分子指导发动, A项错误;五四运动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十月革命属于社会主义革命, B项错误;五四运动的主要参加者来源于学生、工人、商人,并没有受到世界各国的援助, C项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

15、立 五四运动。 “比较 ”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 1787年美国宪法堪称是历史发展的里程碑,穿越时空,轻拂史尘,我们不难发现它们都 A深受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 B反映出民主与专制斗争的成果 C体现了古代文明向近代文明的演进 D使本国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答案: A 试题分析:美国历史上没有经历封建专制统治, 1787年宪法不能反映民主与专制斗争的成果,故 B道路,排除 D项;两者都宣扬民主、平等、自由、天赋人权等思想,都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因此选 A。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1787年宪法。

16、 下为汉至唐前期东南地区行政区划设置分布简表 时期 郡县数 西汉 三国 西晋 隋朝 唐前期 苏南浙江 会稽郡北部 31县 4郡 50县 5郡 70县 7郡 43县 13州 74县 江西 豫章郡 18县 4郡 51县 6郡 58县 7郡 19县 7州 34县 福建 会稽郡南部 1县 1郡 9县 2郡 14县 1郡 5县 5州 28县 根据表中东南行政区划设置变化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古代行政区划不断向东南拓展 B人口和经济重心有南移趋势 C中央政府对地方管理不断加强 D中央集权削弱地方权力加强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表格中东南地区 “郡、县 ”数目的增多,可以得出 AB项正确;郡县制的实

17、行反映出了中央权力的加强和地方权力的削弱,可以得出 D项表述不正确,因此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郡县制。 “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其地广而险远, 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 ”这里的 “官 ”隶属于 A宣政院 B中书省 C理藩院 D行中书省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解题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元朝设置宣政院管辖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据材料中 “及得西域,世祖 以其地广而险远, 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 ”,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判断西域等地设官分职的 “官 ”隶属于宣政院

18、。因此选 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行省制度。 明朝永乐帝时设立了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英国“光荣革命 ”之后,国王威廉三世逐渐以内阁代替枢密院,成立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下面关于两国内阁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阁制的形成标志着两国的皇权(王权)得到空前强化 B内阁已经成为两国最高权力的象征 C明朝的内阁长官称丞相,英国的内阁长官称首相 D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加强的结果,英国内阁是君主立宪的象征 答案: D 试题分析:明朝内阁制和英国内阁最根本的区别:当时中国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英国是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国家,明朝 内阁制是皇权强化的产物

19、,最高权力由皇帝掌握,英国内阁则是君主立宪制下的行政机构。 A 项不对,英国内阁制形成后国王逐渐 “统而不治 ”,只是国家的象征; B项不对,明朝最高权力在皇帝手中,而英国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 C项不对,明朝的内阁长官称首辅。因此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明朝创立内阁;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梭伦的金权政治对于当时的雅典不失为一次革命。我们不能忘掉改革以前的雅典是贵族阶级的寡头专政,平民不仅无权议政,而且处于债务奴役的状态。 ”这一评论基于梭伦改革 A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确立起来 B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 C确

20、立了财产等级的参政制度 D颁布了免除一切债务的 “解负令 ” 答案: C 试题分析:注意 “金权政治 ”“以前的雅典是贵族阶级的寡头专政 ”及 “债务奴役 ”等信息,结合梭伦改革的内容即可得出答案:。 AB项是指克里斯提尼改革, D 项虽然符合的内容,但是与题意不符;财产等级制度的确立:使工商业奴隶主进入统治阶层,打破了贵族的政治垄断地位,因此选 C。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罗马法在程序法律方面确立了很多基本原则,如:审判员不得审理与己有关的案件;举证的义务由主张者而不是否认者承担;单一证据不能证明,与其他证据相结合可以证明;判决应当与请求相对应等。确

21、立这些原则的直接目的是为了 A更好地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B确保司法审判的公正性 C防止法官以权谋私 D确保被告不受冤屈 答案: B 试题分析 :注意限制词 “直接目的 ”,题干中的避嫌、注重证据等,应是确保司法审判的公正性。 A项是罗马法的根本目的, CD项表述片面,因此选 B。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 1788年 7月 10日,纽约某报纸以船讯 -号外为题发布通告:万世联合船主的幸福船,已载着十三包 “联合、和平和友谊 ”进港, 愚蠢船主的船已载着地方偏见、不和的种子等出港。它赞美的是 A联邦体制 B分权制衡原则 C共和制度 D主权在民原则 答案: A 试题分

22、析:注意从材料中有效提取信息时间 1788年纽约某报纸,美国联邦宪法已经颁布,联邦政府已经建立,材料中幸福船载着十三包 “联合、和平和友谊 ”进港。可以判断材料强调和赞美的是联邦体制,主权在民,分权制衡原则和共和制度都是联邦宪法的内容但不是本材料强调的内容,因此选 A。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1787年宪法。 下图以函数图像示意了法国大革命前至 1875年的政体变化,说明法国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假定起点 a为君主制, c、 e为君主立宪制,那么 f应为 A君主专制 B君主立宪制 C共和制 D帝制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 查学生对法国共和政体确立曲折历程的准确再认

23、。法国大革命以来政局动荡,政体更替频繁,君主制与共和制的斗争激烈,如果 a为君主制, c、 e 为君主立宪制,那么 b、 d、 f 所在的时期就应是共和制。因此选 C。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2013年 5月 26日,一场狂风暴雨过后,青岛百年栈桥近 30米长桥坍塌,让人不禁想起一百多年前正是从这里德国的军舰在清军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轻易登陆,并以此为租借地命名为 “青岛 ”。德军当时采取这一行动的最终决策权在于 A帝国议会 B联邦议会 C德意志皇帝 D德意志宰相 答案: C 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当时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具

24、有专制色彩,皇帝是国家元首,拥有任命官吏、创制法律、统帅军队、决定帝国对外政策以及主宰议会等大权,德军的对外军事行动的决策权应归于德意志皇帝,因此选 C。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在耶稣之下,太平天国的首义诸王一夜之间都成了上帝的众子,并按照各自的行序分别对应天象:洪秀全为日,杨秀清为风,萧朝贵为雨,冯云山为云,韦昌辉为雷,石达开为电。(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这实质上反映了太平天国 A宣扬人人生而平等思想 B借助神权重建等级秩序 C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D增强核心领导层凝聚力 答案: B 试题分析: 太平天国以洪秀全

25、为首进行永安建制,分权于诸王,实际上就是重建等级秩序,再加上各自的行序还要对应于相关的天象,反映了他们借助神权,将权力神化。因此选 B。 考点:近代中国的 民主革命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太平天国运动。 甲午战争使日本以强兵走向富强, 2014年又是甲午年,日本右翼期盼 “甲午神奇 ”能出现。 1895年,日本人终于拿到了想要的马关条约,西方政界议论纷纷,下列议论符合史实的有 美国:中国,你的一个孩子走了 英国:我们终于可以获得减免税率的权利了 法国:伙计,我们的机器也搬运到中国去 德国:我们现在终于可以把使馆设在北京了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联系所学史实,马关条约使日

26、本割占了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 正确;早在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中就已经规定双方协税, 错误;马关条约规定日本可以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其他国家可以援引片面最惠国待遇同样享有设厂权, 正确; 1901年辛丑条约规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界,而不是 1895年的马关条约, 错误,因此选 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1912年 2月 11日,神州日报发表了但闻人语声的漫画(如图),描绘了有人听见从遥远 的紫禁城传出了 “逊位 ”的声音。对此画解读正确的是 A民众要求建立中华民国的愿望 B民众对袁世凯贪恋皇权的厌恶 C报刊舆论对政局发展起决定作

27、用 D革命党人对结束封建帝制的期盼 答案: D 试题分析:结合题干中的时间和 “逊位 ”这一关键词,可以判断漫画反映了革命党人对结束封建帝制的期盼。中华民国已经于 1912年元旦宣告成立, 清帝溥仪退位是在 1912年 2月 12日,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是在 1912年 3月, ABC项与题干中时间不符。因此选 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 综合题 法律的历史和文明的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五表 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第九表 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十二铜表法 材料

28、二 诸八议者 (注:八议指亲、故、贤、能、功、贵、勤、宾 ),犯死罪,皆条所坐及应议之状,先奏请议,议定,奏裁 (注: 一般死罪可降为流罪 )。 流罪以下,减一等。 唐律疏议 材料三 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除非由于合法认定的公共需要的明显要求,并且在事先公平补偿的条件 下,任何人的财产不能被剥夺。 人权宣言 材料四 “法治 ”的本质不是 “治民 ”,而是 “民治 ”,是人民当家做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童光政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 ( 1)阅读材料一

29、、二,分别指出十二铜表法与唐律的特点。 ( 4分) ( 2)比较材料一、三,找出它们在内容上的相同点,并据此说明罗马法的深远影响。 ( 4分) ( 3)材料四中的 “民治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是如何落实的?综上探究,你认为法制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什么重要作用? ( 8分) 答案:( 1)特点:十二铜表法保护私有财产 (或侧重民法 ),注重法律公平; 唐律注重伦理 (或 “以礼入法 ”),赋予贵族、官僚一定的法律特权,皇帝拥有最高裁决权。 ( 4分) ( 2)相同点:罗马法和人权宣言都承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影响:罗马法奠定了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立法的基础。 ( 4分) ( 3)落实:颁布共

30、同纲领为施政纲领,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一切权力 属于人民;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 6分) 作用:规范自己,建设公正、公平的社会。 ( 2分) 试题分析:( 1)根据材料一题干分析了 “债务人 ”和 “债权人 ”之间关系, “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 ”等可以得出十二铜表法特别注重私有财产的保护;材料二针对妇女犯下的罪, “若犯死罪,议定奏裁,皆须取决宸 ”审判要取决于皇帝。比较西方法律注重平等,中国法律是为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不同,根据中西方法律的侧重点回答即可。 ( 2)根据材料三题干 “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除非由于合法认定

31、的公共需 要的明显要求,并且在事先公平补偿的条件下,任何人的财产不能被剥夺 ”,可以得出人权宣言也承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再结合所学知识,根据罗马法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即 “罗马法奠定了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立法的基础 ”回答。 ( 3)关于 “民治 ”就是 “民主法治 ”的过程,本题考察的是新中国建国初期的民主法制建设,根据所学知识,例举两部宪法(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三大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即可。再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法制对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考点:古 代希腊、罗马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

32、国统一 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传统、革新与社会进步 ”的主题几乎是每一个民族在寻求发展时所面临的共同问题。这一问题能否处理好,直接关系到一个民族的荣辱兴衰。 材料一 13世纪初,约翰王用恐吓和暴力的手段向贵族征税、征兵,愤怒的英国贵族和市民在 1215年联合起兵,迫使约翰王签署了一个限制王权的政治文件大宪章。一个看似寻常的事件,竟然在英国就形成了一个不可践踏的 历史传统、不可摒弃的政治遗产、不可逾越的政治原则。 蒋孟引主编英国史 诺曼征服和封建制度的发展 材料二 伴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诞生了一支资产阶级队伍。

33、 就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倡导社会变革之时, 斯图亚特王朝的詹姆斯一世著书自由君主制度的真正法律,他的 “自由君主制度 ”是指不受议会、宗教和一切法律制约的君主制度,国王只对上帝负责。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工业文明的兴盛 材料三 无论是在中世纪、近代或现代英国,各阶层的人士,对议会和国王具有一种心理状态:一方面,人人心中逐渐形成了一个想法 ,那就是议会执掌无所不包的权力,这是合乎法律的且是在所必须的;另一方面,人们在一般正常情况下,对国王怀有一种敬重的心理 人们在心理上形成一种在国王统治下的安全感。 王宇博君主立宪制:英国的历史选择 ( 1)依据上述材料,概括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原因。( 6分)

34、( 2)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英国 1719 世纪历史发展为例,以 “传统、革新与社会进步 ”为主题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8分) 答案:( 1)原因:议会和法律制约王权的政治传统;( 2分)君主专制阻碍资本主 义发展( 2分);对国王敬重与依赖的民众心理( 2分)。 ( 2)评分细则 论点一:传统与社会进步( 1分) 论据:有限王权;法律至上;议会传统;国王情结等。( 3分) 论点二:革新与社会进步( 1分) 论据:不流血的 “光荣革命 ”;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形成; 1832年议会改革等。( 3分) 要求:每个角度至少提供 2个史实,史论结合得

35、3分;只有史实,没有具体说明一个史实得 1分,最多只能给 2分。 试题分析:( 1)根据材料一信息 “愤怒的英国贵族和市民在 1215年联合起兵,迫使约翰王签署了一个限制王权的政治文件大宪章。一个 看似寻常的事件,竟然在英国就形成了一个不可践踏的历史传统、不可摒弃的政治遗产、不可逾越的政治原则 ”、材料二信息 “伴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诞生了一支资产阶级队伍 ”“斯图亚特王朝的詹姆斯一世著书自由君主制度的真正法律,他的 “自由君主制度 ”是指不受议会、宗教和一切法律制约的君主制度,国王只对上帝负责 ”、材料三信息 “一方面,人人心中逐渐形成了一个想法,那就是议会执掌无所不包的权力,这是合乎

36、法律的且是在所必须的;另一方面,人们在一般正常情况下,对国王怀有一种敬重的心理 人们在心理上形成一种在国王统治下的安全 感 ” ,概括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原因。 ( 2) 17-19世纪英国传统与社会进步主要是指国王与近代政治之间;革新与社会进步是指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但要注意观点明确;逻辑严密;表述清楚;注意史论结合,每个角度至少提供 2个史实,不能只有史实而没有具体说明,也不能只有结论而没有史实。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代议制。 “中国梦 ”,折射出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发展主线,描绘了近现代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 “百年

37、坎坷寻梦 ” 材料一 尽扫专制之流毒,确定 共和 ,普利民生,以达革命之宗旨,完国民之志愿。个人不可太过自由,国家要得完全自由。到了国家能够行动自由,中国便是强盛的国家,要把我们国家的自由恢复起来,就要集合自由成一个很坚固的团体,中国国家自由了,中国民族才真能自由。我们实行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的时候,须同时想法子改良社会经济组织。 孙中山文集 ( 1)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的主要思想观点。( 6分) 材料二 作为一个民族国家,中国是由于日本的大举入侵和举国抗战体制的形成 ,才在当时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统一,国人的民族意识也因此得以极大提升。我们说,抗日 战争使近百年饱受分裂之苦的中国重新统一起来

38、了,增强了国民对国家认同的程度和对政府的监督程度,它自然也就促进了国民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关心和参与,从而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 杨奎松抗战燃起中国现代国家梦想 (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抗日战争为什么 “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 ”? (4分) 现代 “梦想照进现实 ” 材料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在考虑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问题时认识到,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方针,制定发展战略。 1979年 12 月,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来华访问,在一次谈话中,邓小平正式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战略 “ 小康战略 ”。小康战略是不断充实和发展的,1987年,中共十三大确

39、认 “温饱(到 1990) 小康(到 2000) 基本现代化(到2050) ”的三步走战略。 何爱国重探新中国现代化战略的演变 (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小康战略 ”提出的时代背景。( 4分) ( 4)关于 “百年坎坷寻梦 ”到 “梦想照进现实 ”的曲折历程,谈谈你对 “中国梦 ”的认识。( 6分) 答案:( 1)推翻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国家的独立是个人自由人权 的前提;革命的同时进行经济社会改革。 ( 2)是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增强了民族意识(民族认同感),推动了中华民族复兴的进程。 (3)时代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吸取历

40、史教训,进行政治上的拨乱反正;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4)中国梦的主体是民族复兴和国家现代化;国家独立是实现中国梦的前提;制定方针政策要实事求是,既要立足国情,又要借鉴外来的先进经验;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国梦实现的精神动力。 (任答两点 ) 试题分析:( 1)根据材料一信息 “尽扫专制之流毒 ,确定共和 ,普利民生 ”“中国国家自由了,中国民族才真能自由 ” “我们实行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的时候,须同时想法子改良社会经济组织 ”,概括孙中山的主要思想观点:推翻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国家的独立是个人自由人权的前提;革命的同时进行经济社会改革。 ( 2)根据材料二信息 “国

41、人的民族意识也因此得以极大提升 ” 、 “抗日战争使近百年饱受分裂之苦的中国重新统一起来了,增强了国民对国家认同的程度和对政府的监督程度,它自然也就促进了国民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关心和参与 ”,再结合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说明抗日战争为什么 “成为 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 ”? ( 3)根据材料三信息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在考虑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问题时认识到,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方针,制定发展战略 ” ,再结合所学知识,在文革结束,党中央吸取历史教训,进行政治上的拨乱反正;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决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 4)本问属于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但要注意紧扣题意 “”中国梦 ”,民族复兴和国家现代化;国家独立是实现中国梦的前提;制定方针政策要实事求是,既要立足国情,又要借鉴外来的先进经验; 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国梦实现的精神动力。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抗日战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改革开放。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